新增债券投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增债券投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增债券投资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1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560亿元,同比少增1523亿元。从结构上看,中长期个人贷款增加4280亿元,对公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小幅下降,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总体而言,4月的贷款结构说明了一季度信贷的高增速不可持续,并与经济下行周期相适应。

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的风险偏好会逐步下降,这使得主要体现为短期零售贷款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的投放会下降,而低风险的按揭贷款却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中长期对公贷款主要以基建与政府类贷款为主,此类贷款的投放根据项目储备与项目进度情况呈现较大幅度的月度波动,而地方债务置换也会对对公贷款月度增量有较大影响。从4月当月定向发行的地方债角度考虑置换金额预计逾4000亿元。此外,由于贴现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形成较大贡献,加之实体有效需求不断弱化,票据融资替代短期贷款持续上行。

4月M1同比增长22.9%,M2同比增长12.8%,增速环比下降0.6%。M2环比回落主要是由于当月财政存款季节性高增长,但不计入M2口径。4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10亿元,同比减少3072亿元,主要是由于贷款同比少增2403亿元,以及受票据监管的影响,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2704亿元。此外,企业债券净融资受信用违约事件增多的影响,环比出现大幅下降。

由于经济增速阶段性回暖,以及对供给侧改革推进的进一步明确,全年贷款增量与2015年持平是大概率事件,但月度投放节奏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

信贷高增长不可持续

4月的新增贷款由3月的1.4万亿元降至5560亿元,显著低于8000亿-9000亿元的市场预期。M2增速回落至12.8%,也低于央行13%的目标。新增贷款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央行谨慎的贷款窗口指导和银行下降的风险偏好,贷款供给较为保守所致。

事实上,由于对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催生资产泡沫并导致杠杆率过快上升的担忧,央行从4月起逐步放慢货币宽松的步伐。据此推断,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会保持谨慎,流动性宽松的空间将收窄。另一方面,信用债大量违约,违约主体也从民营企业蔓延至国企、央企,这将导致“违约-再融资难度上升-违约风险进一步上升”的恶性循环。3月以来,100多家公司相继取消或推迟了债券发行,就是流动性收缩的一个缩影。新增企业债融资由一季度月均4130亿元降至4月的2100亿元。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导致贷款需求下降。4月以来,投资、出口和消费复苏势头均放缓,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贷款需求降低。新增中长期企业债减少430亿元,这是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单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负增长。虽然部分原因是3500亿元地方政府贷款置换为地方政府债券,但鉴于过剩产能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较低,实体经济的有效贷款需求低迷也是重要原因。

2016年1-4月,中长期住房按揭贷款比例上升至历史新高的29%,2008年至今的平均值为21%,2015年为27%;同期的中长期企业贷款的比例下降至39%,2008年至今的平均值为35%,2010年达到53%的历史高点;而贴现汇票占比升至12%,2008至今的平均值为5%,2015年达到15%的历史高点。

贷款的高增长做大了贷款基数,使实际不良贷款率小幅下降,并通过展期等方法延后了资产质量风险。但是,为过剩产能的僵尸企业提供资金不仅会导致企业借款人潜在的道德困境,也与政府正在实行的供给侧改革相矛盾,最终推升长期系统性风险。

因此,像一季度那样的贷款高增长不可持续。一方面,银行业目前的贷存比已经上升到73%的历史高位,而全社会总体杠杆率也达到250%的历史高点,其中,企业杠杆率达到128%,政府杠杆率达到57%,居民杠杆率达到40%。这高于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也高于日本、法国和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另一方面,资本压力持续上升。鉴于收入增长放缓和上升的拨备压力,加上最新版本的《巴塞尔协议》即将生效,银行有可能需要选择再融资或是再次降低分红来解决资本充足率下滑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中高风险行业占比达到25%,而有违约风险的贷款和公司债券中产能过剩行业占比达到50%。在经济不断下行、货币宽松放缓以及政府致力于减少过剩产能的宏观背景下,下行的经济基本面几乎限制了银行板块价值重估的空间。

数据波动幅度加大

4月新增贷款环比下降59.4%,同比下跌21.5%至5560亿元,除季节性因素外,4月新增贷款大幅下滑主要归因于企业新增贷款表现乏力,4月短期和中长期企业新增贷款分别减少930亿元和430亿元,显示由于中国经济前景不明朗,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低迷。4月票据融资增加2390亿元,抵销了4月份短期和中长期企业新增贷款下跌的影响,也表明银行贷款需求的不足。

不过,除了企业贷款增长低迷以外,4月企业新增贷款远低于预期或也受到地方政府发债置换平台贷款的影响。

4月新增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时出现负增长,分别减少925亿元和430亿元,是拖累4月信贷投放的主要因素,这印证了目前实体企业融资需求并未有真正改善的现实情况,一季度新增企业贷款虽然表现较为强劲,但其中主要的拉动因子来自于政府基建项目的投放。而从4月的情况来看,基建项目投资明显放缓,政策性银行新增规模低迷,对信贷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此外,随着春节后地方债置换节奏的加快,使得地方债对于表内信贷替换的负面效应体现得愈发明显,3月、4月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分别为7900亿元和10646亿元。其中4月新增1万亿元地方债中定向置换债券的规模更是达到4700亿元,对信贷的负面影响加大,进一步加剧了4月新增贷款规模的收缩。

从其他项目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280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占新增贷款总额的77.0%,而3月这一数据仅为32.1%,这表明居民的购房需求依然强劲。票据贴现增长2388亿元,结合4月未贴现票据2778亿元的负增长来看,表内新增贴现主要来自于存量表外未贴现票据,实际新增票据融资规模仍在低位,票据业务的监管影响仍在持续。

不过,单月信贷投放规模的收缩不应被市场过度解读,也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2016年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节奏加快,一季度46万亿元的规模本就不可持续,二季度投放速度放缓应在情理之中。而地方债务置换规模并不会每月均维持在万亿元量级,如果按2016年5万亿元置换规模考虑,年初至今已完成2万亿元,以后月均置换规模约在4000亿元左右,对于贷款的负面冲击将会减轻。

从月度数据来看,基建项目投放及地方债置换进度的波动仍将会对月度数据形成扰动,考虑到5月基建投放存在的反弹可能以及地方债置换负面影响的减弱,预计新增信贷规模将比4月会有所放大。

地方债置换节奏的加快与基建项目投资放缓导致新增信贷缩量,这更充分地印证了实体融资需求的偏弱。

4月新增社会融资7510亿元,社融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2%,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分别为5642亿元及-2778亿元,是拖累社融增速的主要因素。此外,外币贷款4月负增长706亿元,同样对社融带来负面影响。4月新增委托贷款1694亿元,信托贷款2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50亿元和315亿元,这表明表外融资的回暖仍在持续。

而在直接融资方面,4月企业债和股票新增融资为2096亿元和951亿元,最近几个月以来,信用债风险的持续暴露将对未来企业债券的融资形成制约,而股票融资仍将维持平稳。随着近期企业债券违约案例的增加,企业债券风险上升,使投资者对债券的兴趣减低。企业债券融资由3月的6460亿元萎缩至4月的2100亿元。4月“影子银行”萎缩820亿元,主要受银行承兑汇票下降拖累。

4月新增人民币存款8323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季节性减少9296亿元,同比少减1204亿元,企业存款新增2175亿元,环比减少1794亿元,这与企业贷款表现不佳有关。而财政存款大幅增长9318亿元,同比多增8217亿元,主要是由于企业缴税增加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以及大规模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所致。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2

近三年,平安保险旗下的平安进取账户(收益51%)、招商信诺旗下的灵动A型账户(收益33%)、海康人寿旗下的稳健型账户(收益31%)、泰康保险旗下的避险型账户(收益19%)的收益率在各类账户中分列第一

在排名前列的投连险长跑优秀选手中,太平人寿的整体实力最强。但是公司对于投连险热情不高致使规模增长有限

随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的放开,投连险产品通过投资于另类资产,成为保险公司布局新产品和新账户的重要方向

随着资本市场的好转,投连险再度热门起来。今年10月份,投连险新增保费49亿元,创今年以来单月新增投连险保费最高,环比大增1.1倍。保监会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今年以来寿险公司投连险保费新交费激增至176亿元,同比增长143%。

牛市烧了一把火,政策又添了一捆柴:10月份,保监会向各家寿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允许保险公司投连险投资具有稳定收益预期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此次放开非标投资渠道后,投连险将可以更灵活地配置资产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迎来转机。

今年以来,由于股债市场双双向好,投连险账户表现不错。投连险整体迎来春天,但个体表现仍存差异,对于国内处于存续期的195个投连账户,如何选择仍是令投资者头痛的一件事情。

过往的成绩是区分优劣的重要指标。但短期的业绩惊艳并不说明问题,投资不应该是一个炫极一时的秀场,而是PK长期稳定回报的擂台。因此,衡量一家公司的投资实力,通常需要三年、五年的成绩来综合评价。但是成立满五年的投连险账户并不太多,所以《投资者报》选取了三年时间为统计期限。

统计结果显示,近三年,平安保险旗下的平安进取账户(收益51%)、招商信诺旗下的灵动A型账户(收益33%)、海康人寿旗下的稳健型账户(收益31%)、泰康保险旗下的避险型账户(收益19%)的收益率在各类账户中分列第一。

长跑冠军名花有主

在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活下来,然后活得好,只有经过长期的历练验证,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投资能力。我们需要给长跑健将们多一点掌声。

华宝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存续满3年的投连险账户共有175个,其中激进型投资账户55个、混合型投资账户55个、债券型投资账户37个、货币账户28个。

近三年,激进型账户排名前十的是平安进取、太平价值先锋、太平蓝筹成长、生命精选股票、太平智选动力增长、光大永明进取、太平策略成长型、招商信诺锐取A型、建信主动基金和泰康优选成长账户,业绩涨幅分别为50.54%、48.08%、42.61%、42.58%、38.76%、31.83%、30.65%、27.06%、25.7%以及24.08%。

激进型投资账户主要投资于在国内依法公开发行的上市证券投资基金、国债、金融债券、信用等级在AA+以上的中央级企业债券、国债回购、银行存款以及监管部门批准的新投资项目。账户的标准投资比例预计为(但不限于)七成权益类证券投资及三成固定收益证券投资。

平安进取何以能在近三年中成绩表现优异?平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安进取账户实质上是一个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混合类产品。投资管理人始终坚持集中投资于高景气度或景气度可以持续上升的行业,这种以跟随产业生命周期为策略的投资方法,让其能够持续研究行业市场空间、潜在增速和企业竞争力,充分分享优势行业高速成长带来的投资回报。

平安保险称,过去两年,A股市场持续低迷,但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经为投资者带来了充分的回报。平安进取账户捕捉到了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以投资产业周期为先导,充分投资于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得以穿越牛熊。2012年,进取账户主要投资于电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和医药等行业,2013年,我们判断随着智能终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硬件的高速增长机会逐步消逝,开始布局以下游应用为基础的计算机软件及新媒体产业,收到了较好的配置效果。

混合型账户排名前十的是招商信诺灵动A、生命优选平衡、泰康平衡配置、瑞泰平衡、中意增长理财、华泰平衡、联泰大都会混合偏债、中美联泰大都会混合偏债、瑞泰财智平衡以及中荷平衡,业绩涨幅分别是33.16%、26.53%、26.43%、25.42%、23.44%、20.58%、20.15%、19.41%、18.38%以及18.33%。

招商信诺旗下的灵动A型账户成立于2011年9月,主要投资于股票、基金和固定收益金融工具。招商信诺旗下有21个账户,短期业绩参差不齐,招商信诺首席投资官陈旭东此前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主要是由于成立于2008年前的账户有严格的仓位契约限制,2010年后成立的账户由于配置灵活,长期收益表现都不错,例如旗下的锐取A型、先锋B型、进取账户、配置型账户,还包括债券类账户,收益率都超过了10%。

债券型前十的账户分别是海康稳健型、泰康稳健收益型、招商信诺稳健、生命稳健I、泰康开泰稳利精选、中意稳健理财、阳光债券型、信诚优选全债、招商信诺添利C以及中意安逸稳健,业绩涨幅分别是30.8%、27.08%、23.87%、23.11%、21.61%、21.59%、20.57%、20.52%、20.45%以及20.38%。

债券型账户冠军海康人寿,整体投资实力都不俗,旗下共有7个账户收益率都在10%以上。尽管投连险成绩不错,但是作为整体的公司却持续亏损,今年9月11日,中海油以10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公司50%的股权。

货币型前十的账户分别是泰康货币避险型、平安货币、光大永明货币市场、太平安益避险型、瑞泰财智安益、平安保证收益、太平稳健安心型、太平稳健避险型、招商信诺现金增值以及陆家嘴国泰货币型,业绩涨幅分别是18.92%、15.09%、14.35%、13.88%、13.75%、13.73%、12.71%、12.68%、12.63%以及12.57%。

货币型账户的冠军泰康人寿,整体成绩表现不错。其中,激进型账户中优选成长账户的收益率在24%,进取型账户的收益率在16%。不过曾经创下10年15倍收益率并超过王亚伟的进取型账户近来表现不好,收益率有所降低。

规模与实力不成正比

在排名前列的投连险长跑优秀选手中,太平人寿的整体实力最强。

太平人寿旗下一共有13个账户,其中,长跑亚军太平价值先锋账户,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就高达33.89%,在今年的排名中获得第一名。2013年的收益率为27.82%,2012年略亏2.29%。

根据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价值先锋账户持仓量居前列的是医药生物(20.5%)、机械设备(19.8%)、信息服务(10.4%)。

近三年排名第三的蓝筹成长型账户收益率为42.61%,该账户今年的涨幅也在29%。蓝筹成长型账户重仓的是机械设备,高达36.2%,其次是信息服务,占15.2%;去年账户上涨了24.45%,2012年上涨了1.91%。

排名第五的智选动力增长型账户,收益率为39%,重仓板块是电子,仓位占40%。排名第七的策略成长型账户,收益率为31%,重仓了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持仓比例分别是26.7%、23.8%。该账户2013年上涨了8.98%,2012年略亏损5.34%。

尽管太平人寿的投连险投资实力不俗,但是,公司对于投连险并没有多大热情。太平人寿一共有13个投连险账户,涵盖品种比较全。不过这都是公司7年前的布局,自2007年9月份以来,公司再没有推出新的账户。

今年前9个月,太平人寿新增投连险区区630万,在23家新增投连险的保险公司中排名倒数第六。截至上半年,公司投连险的市值只有9亿元,对于拥有上千亿保费的太平人寿来说,9亿仅是公司众多保费中的九牛一毛。

投连险在公司中处于边缘地位,而非公司主流力推的品种。对于太平人寿来说,如果借着高收益来推广,投连险的规模显然将不限于此。《投资者报》记者向太平人寿发出过采访提纲,但对方对于此类话题并不感兴趣,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整体业绩表现不错的还有生命人寿。公司旗下生命精选股票三年来的收益率高达42.58%,在激进类账户中排名第四;生命优选平衡近三年的涨幅为26.53%,在混合型投资账户中排名第二。生命稳健1近三年的收益率为23.11%,在债券型投资账户中排名第四。

生命人寿近来在资本市场频频出击,举牌、收购各类公司股权,构建了庞大的投资体系,其整体的投资效益也不错。

中小险企发力投连险

市场的变化,吸引了新进入者。今年以来,一共有24家保险公司新增了投连险,合资保险公司就有14家。不过,他们的新增规模远远跟不上中资保险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合资保险公司新增保费24.6亿元,中资保险公司新增保费152亿元。

在24家公司中,新增保费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光大永明、平安寿险、信诚人寿、弘康人寿以及汇丰人寿,新增保费分别是121亿、21亿、11亿、4亿以及3亿。

上述5家公司中,只有投连险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平安寿险是大型保险公司,其余都是中小保险公司。记者注意到,同为寿险保费排名前三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就没有发展投连险。

尽管平安寿险的投连险新增保费排名前列,但是相对整个公司保费规模,21亿的投连险规模比较小。平安保险相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平安在国内最早推出投连险,经过多年的销售和市场洗礼,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投资和风险控制经验,投资业绩也经历了资本市场最动荡时期的考验,对客户和市场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这为平安投连险的销售提供了独特优势。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平安未推动投连险进行正常销售,但也会时时关注投连险市场的变化。

一位保险公司的高层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投连险对于公司的贡献比较少,而传统寿险产品贡献率高,今年保险的趋势是回归保障,因此这些大型保险公司的重心都在传统的寿险保障产品上。而中小保险公司在大型保险公司优势项目上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大,因此将目光转向了投连险。

由于保监会没有公布保险公司管理的投连险最终规模,华宝证券根据相关资料做了一个估算统计。

华宝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投连险总规模大约在884亿元,具体到各家上,最早开展投连险的中国平安以绝对优势居首。10月末账户规模合计达362亿。泰康人寿凭借其良好口碑,在账户规模中排名第二,合计99亿元,但较2012年的118.77亿元缩水严重。信诚人寿位列第三,账户规模在75亿元,是合资保险公司中投连险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也是2013年投连险账户规模扩张最明显的保险公司之一。

投连险的新变化

《投资者报》注意到,投连险出现了新的变化――投资于另类投资品以及通过拥抱互联网来直面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虽然投连险规模不大,但是包括弘康人寿在内的新兴保险公司还是让我们看到了投连险产品的创新进步。弘康人寿是国内第一家开发投资另类投资品的投连险账户的寿险公司,今年前10个月新增保费收入4亿元。

弘康人寿并非唯一的例子。2014年上半年,国华人寿开发了旗下首只投连险产品“国华华瑞1号A计划”,也就是备受市场热议的“娱乐宝”,投资者通过在阿里平台上投资该投连险,就是间接投资于影视项目和游戏项目。

根据国华人寿官方的说法,“国华华瑞1号A计划”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流动性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不投资权益类产品。

投连险新增保费排名冠军的光大永明保费增长,也得益于新成立的类固定收益账户。据了解,光大永明在某理财平台销售的“定活宝66”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0%,销售火爆。该产品由“光大永明光明财富2号A款年金保险(投资连结型)”构成,产品信息显示,定活宝66不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货等高风险产品”,投资于“高收益、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资产”。

光大永明还在该理财平台预热推出“双十一”投连险理财。对接产品为“光大永明光明财富2号B款年金保险(投资连结型)”,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5%,每人限购500万,限售2.5亿。

生命人寿从10月30日起也在百度限量推出“百赚365天”保险理财产品。该产品同样投向类固定收益资产(不含权益类资产),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5%,产品期限365天,产品持有1年以后赎回不收取手续费,最低起购金额为1000元,可提前赎回,但需按账户价值5%收取手续费。

截至目前,在华宝证券统计的10个类固定收益型账户中,投资差距尚未拉开。10个账户的平均收益率为0.53%,收益率最高和最低的账户均落在光大永明。

目前,还有6家公司的11个新账户通过了保监会批复但尚未公布净值。

在保险公司创新的背后是政策的鼓励。10月份,保监会向各家寿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允许保险公司投连险投资具有稳定收益预期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这些非标产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不动产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意见稿同时要求,全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账户价值的50%,其中单一项目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账户价值的25%。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3

万科、碧桂园、华夏幸福位列三强,TOP20公司拥有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更低的融资成本,奠定行业并购整合的效率基础。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阵难得的春风。

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4.8%,地产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同比增速更是达到55.5%,销售均价的中位数也较上年提高了14.5%。

但在经历了2016年的繁荣后,整个地产行业的低谷抗冲击能力非但没有上升,还进一步被削弱,上市公司平均能够承受的最大降价幅度从2015年的24.7%下降到21.7%,显然,扩表的背后是一个“繁荣的陷阱”。

而进入2017年以后,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大规模“缩表”,融资成本重新上升,销售速度则有所放缓,在地价上涨、无杠杆化核心利润率降低的背景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将进一步侵蚀地产行业的利润率。

在金融机构“缩表”背景下,行业低谷中将有80%以上的企业面临再融资风险,而那些效率优势明显、规模较大、具有行业整合潜能的企业将成为未来行业的并购整合王者。

上 榜单王者

万科A、碧桂园、华夏幸福位居综合实力榜前三,排名靠前的地产企业,不仅效率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其财务安全性也要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行业的并购整合奠定了金融基础。

实力50强

由北京贝塔咨询中心与《证券市场周刊》合推出的2017年度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综合考虑了地产上市公司的静态财务安全性、动态财务安全性、运营效率、成长潜力、规模效应五个方面的因素后,对127家主要的A+H地产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实力排名。

其中,静态财务安全性和动态财务安全性两项指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反映了地产企业的财务安全状况。

评分结果显示,在2016年全年销售额大于100亿元(下同)的65家地产上市公司中,中国海外(0688.HK)、滨江集团(002244.SZ)、金地集团(600383.SH)、仁恒置地(Z25.SI)、建业地产(0832.HK)在静态财务安全性指标上排名前列;万科A(000002.SZ)、朗诗地产(0106.HK)、碧桂园(2007.HK)、金地集团、旭辉控股(0884.HK)在动态财务安全性指标上排名前列。

而运营效率和成长潜力两项指标则反映了地产企业利用多元金融工具和轻资产模式为投资人创造超额回报的空间,以及在行业转型期的并购整合能力。

运营效率指标排行中,旭辉控股、朗诗地产、新城发展(1030.HK)、华夏幸福(600340.SH)、华侨城A(000069.SZ)排名前列;成长潜力指标排行中,华夏幸福、旭辉控股、碧桂园、万科A、荣盛发展(002146.SZ)等公司排名前列。

最后,规模效应既反映了企业跨区域复制商业模式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该项指标排行中,中国恒大(3333.HK)、万科A、绿地集团(600606.SH)、碧桂园以及保利地产(600048.SH)等排名靠前。

上述五项指标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正常情况下我们对五项指标进行综合加权,分别赋予20%的权重,以计算综合实力评分。

但在行业转折期,财务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当地产行业的未来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时,动态财务安全性成为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并购整合的能力基础。为此,当企业的动态财务安全性评分低于5分时,该项指标的权重将被提高到40%,其他四项指标的权重则相应降低至15%。

2017年地产上市公司50强排行榜显示,万科A、碧桂园、华夏幸福、中国海外、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旭辉控股、龙湖地产(0960.HK)、招商蛇口(001979.SZ)、新城发展排名前十。

与上年度50强榜单相比,万科A由第三重返榜首,碧桂园也由第六位跻身前三,中国海外则跌出前三,金地集团、旭辉控股、新城发展则取代了万达商业(3699.HK)、融创中国(1918.HK)、华润置地(1109.HK)进入前十。

TOP 20:未来并购整合者

除了十强之外,进入TOP20的还有华润置地(1109.HK)、仁恒置地、滨江集团、荣盛发展、龙光地产(3380.HK)、禹洲地产(1628.HK)、华侨城A、时代地产(1233.HK)、中骏置业(1966.HK)、中国金茂(0817.HK)。

与其他地产上市公司相比,TOP 20公司拥有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更低的融资成本,为行业的并购整合奠定了效率基础。

2016年,TOP20公司平均的营业利润率达到17.5%,较地产上市公司总体的平均水平(12.1%)高出5.4个百分点,较中位数水平(13.7%)高出3.9个百分点;2016年,TOP20公司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年化)达到0.62倍,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0.41倍)高出51%。

结果,TOP20公司2016年中期平均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年化)为12.8%,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8.5%)高出4.3个百分点,而平均的可持续内生增长率为16.5%,是地产上市公司总平均水平(6.5%)的2.5倍;与之相对,TOP20公司2016年平均的债务融资成本为6.5%,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7.6%)低1.1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相较于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TOP20公司具有更低的负债率和更小的资金缺口。

截至2016年12月31日,TOP20公司平均的净负债率为60%,较地产上市公司的总平均水平(97%)低了37个百分点;此外,TOP20公司平均有24%的短期资金富余,但上市公司总体平均只有10%的短期资金富余;TOP20公司平均的中期资金缺口约相当于总资产的4.0%,而上市公司总体平均的中期资金缺口高达17.5%。

结果,TOP20公司在不扩张情况下平均的最低续借率要求仅为16%,而上市公司总体平均的最低续借率要求为50%;相应的,TOP20公司平均的利息支出与同期销售额之比仅为4.2%,而上市公司总体平均的利息支出占比则达到11.4%。

显然,排名靠前的地产企业,不仅效率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其财务安全性也要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就为行业内的并购整合奠定了金融基础。

下 排名启示

当地产企业的“扩表”遭遇金融机构的“缩表”时,繁荣的背后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在金融机构“缩表”背景下,行业低谷中将有80%以上的企业面临再融资风险。

地产企业“扩表”遭遇金融机构“缩表”

在货币政策的刺激下,2015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经超越了降息释放的刚需购买力空间,北上深的刚需购买压力较大,一线城市房价平均较刚需可承受力高出28%。二线城市则冷热不均,华东和华中的部分城市价格涨幅较大,部分城市的溢价已达到30%以上,而西部和东北部城市则复苏乏力,平均来看,多数二线城市的当前房价仍在刚需可承受范围内,但随着房贷利率的回升和贷款额度的降低,实际购房压力增大。

除了降息释放的刚需购买力空间,宽松的货币政策还通过对投资性需求的刺激推动了本轮地产市场的复苏。

2016年,全社会新增房地产贷款5.6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大部分是个人购房贷款;在存量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占比从2014年年底的14.1%上升到2016年年底的18.0%。

但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货币供应开始收缩,截至2017年4月底,货币供应M1的同比增速已从2016年高峰时的25.4%回落到18.5%,新增社会融资总额的同比增速则从2016年全年的15.6%回落到2017年4月的5.4%,1-4月累计新增房地产贷款的同比增速从2016年全年的57.9%回落到13.3%,而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速也从2016年全年的86.2%下降到24.6%,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则从2016年年底的44.9%下降到2017年4月的35.8%,尤其是二套房贷款的比例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产市场的销售增速开始放缓,2017年前四个月的销售增速已从2016年全年的36.2%下降到16.1%。未来,预期货币供应将进一步收紧,在金融机构的缩表过程中,投资性需求的杠杆化空间被压缩,地产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

2016年,美国开始“缩表”以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在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下,中国央行也面临被动“缩表”的压力。摩根士丹利预计,受美联储“缩表”的影响,2017-2018年,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每月将收缩850亿元。

与央行的温和“缩表”相比,中国式“缩表”更主要体现为金融机构的“影子缩表”和金融产品的“杠杆缩表”。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估算,2016年上半年,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58万亿元,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的通道业务嵌套的杠杆。

2017年以来,为防范金融系统的表外风险,“一行三会”协同发起一场监管风暴,各种政策层出不穷。

金融机构“缩表”下,流动性再次趋紧,资金成本开始上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纷纷回升。随着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开始回升。

2014年以来,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从7.20%一路降至2016年三季度的5.22%,但2017年一季度反弹至5.53%;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自2017年3月起反弹至6.51%,部分产品的收益率重回10%以上,2017年4月,新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进一步回升至6.60%,其中,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产品增加到19个,占比从上月的0.49%提升至9%。

金融机构的“缩表”也冲击了债券市场,不仅债券融资成本显著上升了近两个百分点,发行规模也出现大幅萎缩。

2017年一季度,企业债券的净融资额为-148亿元,债券在全社会新增融资总额中占比从2016年全年的16.8%下降到2017年一季度的-2.1%;而全社会新增融资总额的增长也大幅放缓,从2016年全年15.6%减缓到2017年一季度的5.4%;由于新增人民币贷款也出现同比负增长,所以,信托贷款的占比从2016年全年的4.8%回升到10.6%。

鉴于信托贷款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银行J款和债券,所以,融资结构的改变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

“缩表”之下,地产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2016年,在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4.8%,其中,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2.4%,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6.2%;但2017年1-4月,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不断升级的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同比增速减缓到15.7%,销售金额的同比增速也减缓到20.1%,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更减慢到13.0%,销售金额的同比增速减慢到16.1%。

2017年1-4月,一线城市整体的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23.8%,销售金额则同比下降了17.7%。其中,北京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22.0%,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9.1%;上海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40.9%,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32.5%;深圳的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减少了35.6%,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37.2%。

与之相对,二线城市的销售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比微增了1.4%,销售金额则同比上升了10.6%,其中,太原、昆明、西安、青岛、南宁的同比增幅在50%以上,而石家庄、苏州、南京则出现20%以上的销售降幅。

至于三四线城市,则在2017年出现补涨势头,1-4月,商品住宅的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23.1%,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35.8%,其中,北海、三亚均出现100%以上的销售增幅。

结果,2016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中一线城市的占比从2014年的14.9%上升到2015年的18.1%,2016年又降低到16.9%,2017年1-4月,在限购限贷政策作用下回落到13.9%;而二线城市在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中的占比则从2014年的36.1%上升到2016年的37.1%,2017年1-4月回落到35.6%;相应的,三四线城市在全国销售额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49.1%下降到2016年的46.0%,2017年1-4月反弹到50.8%。

虽然市场的销售结构出现波动,但多数地产企业仍在持续加大对一二线城市配置的比例。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性布局的地产上市公司,其存量土地储备中,一线城市平均占到17.9%,二线城市占49.7%,三四线城市占32.4%,海外项目占0.4%;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合计占到土地储备总面积的67.6%,占比较2015年年底又提升了4.2个百分点,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占比则下降了4.5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和限购限贷政策的加码,地产行业整体的销售增速放缓,其中一线城市出现明显的负增长,二线城市维持温和增长,三四线城市出现补涨,但市场普遍认为三四线城市的大幅上涨难以持续。

高成本土地削弱企业低谷抗冲击能力

庆幸的是,销售的复苏使得地产行业整体的库存压力得以释放。此前,全国商品住宅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已从2009年年底的2.91倍上升到2014年年底的4.90倍,但2015年年底降低到4.55倍,到2016年年底,全国商品住宅的累计施工面积达到52.13亿平米,较上年同期微增1.9%,而2016的销售面积为13.75亿平米,同比增长22.4%,年底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降低到3.79倍,从而恢复到过去10年的平均存货水平。

而40城市商品住宅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也从2014年年底的5.21倍降至2015年年底的4.71倍,到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3.90倍;但其中,呼和浩特、太原、三亚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仍在7倍以上,厦门、北海、北京、西安、银川、大连、长春、昆明、海口的存货比例则在5倍以上;与之相对,天津、合肥、武汉、长沙的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则不到3倍。

总体上,一线城市累计的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已从2014年年底的5.40倍降低到2015年年底的4.52倍,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4.06倍;而二线城市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则是从2014年底的5.09倍降低到2015年年底的4.68倍,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3.84倍;三四线城市的累计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从2014年底的4.76倍降低到2015年年底的4.49倍,2016年年底进一步降低到3.74倍;整体的住宅库存有所缓解,但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仍较大。

在去库存的同时,地产行业的投资也开始复苏,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的同比增长率从2015年的1.0%回升到2016年的6.9%,2017年1-4月的累计同比增速进一步上升到9.3%,其中,住宅市场的投资增速更是从2015年的0.4%回升到2017年1-4月的10.6%;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速则从2015年的-14.0%恢复到2016年的8.1%,2017年1-4月进一步提升到11.1%,其中,商品住宅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7.5%。

而土地购置面积的同比增速也终于在2017年1-4月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速达到8.1%,土地成交价款的同比增速更是从2015年的-23.94%恢复到2016年的19.8%,2017年1-4月达到34.2%;40城市土地成交价款的增速更高,2016年全年的同比增速达到28.6%,2017年1-4月的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到39.3%。

结果,新增项目的单位土地成本平均已经占到同期销售均价的50%左右,而即使以2016年的销售速度计算,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量平均也已相当于6-7年的销售量。这意味着,一旦销售减缓,库存压力将重新上升,而去库存的同时,新增的高成本土地项目削弱了企业未来的低谷抗冲击能力。

此外,货币政策刺激了销售复苏,但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却日益升级,而销售的复苏可能让这些被掩藏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激化。

结构问题之一:商业地产施工面积10倍于年销售面积

复苏的不仅是住宅市场,2016年,全国办公物业的销售面积达到3826万平米,同比大增了31.4%,销售金额达到5484亿元,同比增长了45.8%;2016年,零售物业的销售面积达到1.08万亿平米,同比增长了16.9%,销售金额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6%。2017年1-4月,在住宅市场的限购限贷政策下,投资性需求进一步转向商业物业市场,推动办公物业和零售物业的销售继续维持高增长,1-4月办公物业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50.4%,零售物业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41.4%,但随着各地对商住物业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的落地,预期商业物业的销售也将被抑制;而“缩表”下,投资性需求的整体萎缩将对商业物业产生更大冲击。

另一方面,虽然销售在增L,但库存压力依然高企。2016年,全国办公物业的施工面积同比又增长了6.01%达到3.5亿平米,相当于同期销售面积的9.16倍,而零售物业的施工面积同比也增长了4.46%达到10.46亿平米,相当于同期销售面积的9.67倍。虽然库存比例较2015年年底有所降低,但近10年的存货仍然预示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和招租压力。

在存货压力下,2016年,商业地产市场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首次低于住宅市场,2016年全国办公物业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了2.3%,零售物业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了0.9%,均低于同期住宅市场8.7%的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但2016年全年仍有6415万平米的办公物业和2.23亿平米的零售物业开工,2017年1-4月又新开工了1709万平米的办公物业和5673万平米的零售物业。

全国在建商品房中,商业地产(含办公物业和零售物业)的面积占比从2008年的13.9%上升到2016年年底的18.4%,而投资额占比则从2008年的14.1%上升到2016年的21.8%。

部分城市的存货压力更大,除北上广外,成都、郑州、南宁2016年新开工的办公物业面积都在200万平米以上,而海口、南宁、昆明、长沙、沈阳等城市2016年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幅在100%以上;在零售物业方面,重庆2016年一年的新开工面积就达到900万平米,成都和郑州的新开工面积也都在500万平米以上,西安、长沙也超过了300万平米,而济南、海口、三亚等城市零售物业新开工面积的同比增幅都在100%以上。

存量方面,截至2016年12月底,北京在建办公物业面积为2447万平米,上海2181万平米,杭州1467万平米,广州1076万平米;二线城市中,成都、重庆的在建办公楼面积也超过了1000万平米,而银川、沈阳、天津、海口等城市的在建办公楼面积则超过了这些城市年销售面积的20倍,未来,一旦销售有所下滑,这些城市的写字楼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

零售物业方面,截至2016年12月底,北京的在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达到1355万平米,上海1991万平米,杭州1424万平米,广州1226万平米;二线城市中,重庆、成都、西安、苏州、合肥、郑州、昆明、长沙、沈阳、武汉、天津、青岛、长春等城市的在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均在1000万平米以上,其中,重庆在建的商业营业用房面积高达4194万平米,成都也超过2500万平米,而太原、深圳、西安、大连、沈阳、济南、海口等城市在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也都超过了年销售面积的20倍以上,未来这些城市销售和招商的压力都将大幅上升。

结构问题之二:土地成本升高挤压利润空间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105城市居住用地的地价同比上升了7.9%,商业用地的地价同比上升3.1%,工业用地的地价同比上升2.9%;2017年一季度,居住用地的地价同比又上升了2.1%,2016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达到10.1%。

其中,一线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累计上涨了23.5%,达到22624元/平米,二线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累计上涨了9.2%,达到5802元/平米,三线城市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累计上涨了6.6%,达到2552元/平米。

具体到各城市,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北京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同比上升19.8%,达到61072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25.3%;上海居住用地的平均地价同比上升24.7%、达到47701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33.4%;深圳同比上升8.7%、达到47798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13.1%;广州同比上升38.7%、达到40545元/平米,2016年以来累计上涨了43.8%。

而二线城市平均的地价涨幅要显著低于一线城市,平均只有9.2%,但其中,苏州、厦门、南京、太原、合肥、济南等城市的同比地价涨幅都在20%以上,厦门的平均地价更是达到29407元/平米,直追一线城市;与之相对,哈尔滨、昆明、西宁、长春、银川等城市的平均地价涨幅不到3%;三线城市方面,平均的地价涨幅更小,为6.6%。

在此背景下,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的平均单位成本则达到7900元/平米(中位数为6850元/平米),新增土地储备的单位成本平均相当于当期销售均价的54%(中位数为44%);其中,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的平均单位成本约为8200元/平米,新增土地储备的单位成本平均相当于当期销售均价的55%;而2016年地产上市公司的新增购地支出平均也已相当于同期合同销售金额的55%,这不仅占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还导致行业整体的利润率呈下降趋势,未来,一旦房价停止上涨,甚至掉头向下,许多企业将面临亏损压力。

结构问题之三:低谷中八成地产上市公司面临再融资风险

土地成本的大幅上升和商业地产的过量供给还导致了地产行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回收周期的延长。

2016年,销售的复苏也让地产上市公司投资回收周期的中位数缩短到27个月,但低谷中仍将延长到54个月,而全国地产企业当前的投资回收周期平均达到39个月,低谷中将超过5年。

与之相对,地产企业平均的债务资金期限仍维持在2年左右――截至2016年年末,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有20%的资金来自预收款,23.5%来自各项应付款,10%来自短期借款,15%来自长期借款,9%来自长期债券,1.5%来自永续资本证券,22%来自权益资本。

虽然,债券的占比有所提升,但由于大部分境内债券都附有存续期内的投资人回售条款,所以这些债券真实的期限平均只有2-3年;而永续资本证券由于票面利率较高,且随着持有期的延长票面利率还面临大幅上升的压力,所以,真实的存续期一般也不超过3年。

结果,剔除预收款后,上述债务的平均期限约为24月,并在2018-2019年面临境内债券的集中到期或回售压力,仅上市地产公司层面,2018年就有近4000亿元的债券到期或可回售,2019年又有总额3500多亿元的债券面临到期或回售压力。

由于债务期限普遍短于当前的投资回收周期,更短于低谷中的投资回收周期,这就意味着,当债务到期时,项目资金还没能回笼,从而使地产企业面临再融资缺口。

根据我们的测算,即使在2016年的周转速度下,也有48%的地产上市公司面临短债长投的期限缺口问题,26%的企业面临1年以上的资金缺口;而在低谷中,面临期限缺口的企业比例将上升到84%,其中71%的企业将面临1年以上的资金缺口,51%的企业将面临两年以上的资金缺口,再融资压力仍很大。

截至2016年年底,127家地产上市公司(A+H)平均的现金持有比例(算术平均)为16.2%,高于2015年年底13.7%的现金持有比例,更高于2014年年底12%的现金持有比例;但127家公司平均的净负债率(算术平均)已从2013年年底的85%上升到2015年年底的98%,2016年末只是略降低到97%;净负债率的中位数则从2013年年底的65%上升到2015年年底的75%,2016年年底略降低至74%。因此,虽然地产企业手中的现金有所增长,但负债率却并没有降低。

负债结构方面,短期借款在总带息负债中的占比从2014年年底的35%降到2016年年底的28%,结果,127家地产上市公司未来1年平均有相当于总资产10%的短期资金富余。但由于多数债务仍将在未来2-3年内到期,所以企业的中期资金缺口(未来2-3年的资金缺口)仍占到总资产的17.5%。

其中,有21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10%以上的短期资金缺口;有60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20%以上的中期资金缺口,占比47%;还有35家公司面临相当于总资产30%以上的中期资金缺口,占比28%。

上述资金缺口意味着地产企业在不扩张的情况下,现有债务也必须通过再融资才能维持资金链平衡,平均的再融资比例至少要达到50%以上才能维持现金流平衡。长期资金匮乏、期限结构错配已成为制约地产行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部分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和信用成本上升加速

地产行业最重要的几项成本,土地成本、税收成本和融资成本,土地成本的占比持续上升,融资成本虽然在2015年、2016年有所降低,但在货币政策收紧、金融机构“缩表”的背景下,已开始反弹;而地产企业的“扩表”与金融机构的“缩表”更加速了部分企业信用风险的暴露。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5795亿元,较2016年年底又增加了67亿元,虽然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74%的水平,但表外业务风险正在积聚,银行理财产品的纠纷日渐增多,而频繁爆发的债券违约事件也增加了银行理财的潜在风险。

债券违约方面,2014年只有6只债券违约,2015年23只,2016年上升到79只、涉及34家企业,违约总规模达到403亿元,2016年还发生了首单资产支持证券的违约事件;2017年1-4月又有12只债券违约,预期随着2017-2018年债券的集中到期,信用风险的暴露概率将进一步增大――2017年共有12223只债券到期,到期规模超过10万亿元,1%的违约概率就意味着千亿元违约规模。

而在信托市场上,2016年共发生了14起兑付危机,其中,湖州港城置业、北京星城置业等多起违约事件都涉及到不动产的信托纠纷。

随着信用风险的暴露,信用利差也在扩大。在同业拆借市场上,1年期AA-债券与AAA+债券的信用利差虽然从2016年年初的2.30个百分点缩小到2016年11月时最低0.70个百分点,但到2017年5月底又扩大到1.29个百分点,AA-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从2016年11月时最低的3.65%反弹至2017年5月底的5.71%。

3年期债券的信用利差更大,3年期AA-债券与AAA+债券的信用利差从2016年年初的2.65个百分点缩小到11月时最低1.68个百分点,但到2017年5月底又扩大到1.84个百分点,而AA-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从2016年11月时最低的4.66%反弹至2017年5月底的6.58%。

未来,如果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信用利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地产企业的信用成本也将随之上升。

无杠杆化利润率的降低和权益占比的降低削弱了潜在的低谷抗冲击能力

2016年的销售复苏,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和周转率都出现短暂回升。

其中,地产上市公司毛利润率维持在21.0%左右,但由于费用率,尤其是财务费用的显著降低,使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率的中位数从2015年的12.9%上升到13.7%,平均的营业利润率则从2015年的9.2%上升到12.1%。

但在土地成本和信用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地产企业的利润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上市地产公司营业利润率的中位数已经从2010年的23.5%降至2016年的13.7%,平均的营业利润率则从2010年的24.5%下降到2016年的12.1%。而销售额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营业利润率则从2015年的14.2%下降到13.1%,相较于2012年平均24%的营业利润率已经降低了11个百分点。

如果再加回资本化利息支出部分,则上市地产公司无杠杆化营业利润率的中位数将从2015年的22.3%进一步降低到2016年的18.5%,平均的无杠杆化营业利润率也从2015年的19.8%下降到17.9%;这意味着未来如果融资成本上升,杠杆化的营业利润率将进一步降低,即,除非售价持续上升,否则新增项目的高成本土地将削弱企业潜在的低谷抗冲击能力。

周转率方面,2016年的销售增长使周转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地产上市公司存量资产周转率的中位数从2015年的0.29倍提高到0.37倍,平均值也从2015年的0.31倍提高到0.41倍,销售额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存量资产周转率的平均值则从0.41倍提高到0.53倍。

但逐步升高的地价侵蚀的不仅是利润率,还使地产企业的前期投资压力增大,潜在的投资回收周期延长、周转速度减缓,尤其是当房价滞涨甚至出现下跌的情况下,土地成本在销售均价中的占比过高,企业将被迫推迟开盘,使投资回收周期进一步拉长。

此外,投资物业占比的上升也减慢了地产行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当前上市地产公司投资物业的总值已达到1万多亿元,再加上200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物业及固定资产总值已相当于上市地产公司资产总额的12%(剔除万达商业)。

结果,地产上市公司存量资产周转率的中位数从2009年的0.44倍降至2015年的0.28倍,虽然在2016年恢复到0.37倍,但我们预期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未来的市场低谷中行业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可能降低至0.18倍,较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0.26倍)还低;而销售额在百亿元以上的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存量资产周转率虽然也在2016年暂时恢复到0.53倍,但预期低谷中仍将降低至0.29倍,行业整体不改周转速度的下降趋势。

半数以上地产公司投资回报率不敌债务融资成本

2016年行业平均的利润率和周转率有所恢复,相应的市场平均的投资回报率也有所上升,上市地产公司2015年平均的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已降至8.3%,2016年(年化)略升高至8.5%;在财务杠杆的放大作用下,期末摊薄的净资产回报率(ROE)则从2015年的6.4%上升到8.9%,但较几年前14%以上的ROE已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虽然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综合债务融资成本已从2015年全年的9.1%降低到2016年的7.8%,但上市地产公司中仍有43%的企业2016年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低于债务融资成本,从而使股东回报低于了债权人回报。

2017年,随着销售增速的减缓,地产企业的周转率和利润率将再度面临下降的压力,而融资成本的上升将使更多地产企业面临投资回报不足以覆盖债务融资成本的问题――预期行业低谷中,半数以上的地产企业其投资回报率都不足以覆盖债务融资成本。

结论:地产企业的“繁荣陷阱”

2016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22.5%,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了34.8%;但繁荣的背后,除了“馅饼”,还有“陷阱”,在销售增长的刺激下,地产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增长了33%,带息负债增长了32%,权益资本却只增长了17%,扩表的背后主要是负债的推动。相应的,虽然2016年的销量有所增长,但地产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总量仍相当于6-7年的销售量。

地产企业的“扩表”也拉动了地价的上涨,新增项目的单位土地成本平均占到同期销售均价的50%左右,结果,虽然一线城市的销售均价平均上涨了27.3%,二线城市的销售均价平均也上涨了13.4%,且地产上市公司平均的综合债务融资成本(含汇兑损益)从上年的9.1%下降到7.8%;但上市地产公司平均的毛利润率(扣税后)仍维持在21%左右,无杠杆化核心利润率的中位数还从上年的22.3%下降到18.5%,只是由于融资成本和费用率的降低才使得营业利润率从上年的12.9%上升到13.7%。

但是,M入2017年以后,整个金融行业开始大规模“缩表”,融资成本重新上升,销售速度则有所放缓,这意味着,预收款的占比将有所下降,而此前扩张的资产负债表将主要依靠债务来支撑,净资产占比持续降低;而在地价上涨、无杠杆化核心利润率下降、信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将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结果,经历了2016年的繁荣后,整个地产行业的低谷抗冲击力非但没有上升,还进一步被削弱,上市公司平均能够承受的最大降价幅度从2015年的24.7%下降到2016年底的21.7%。此外,2015-2016年发行的大量境内债券,将在2018-2019年面临集中到期或回售的压力,在金融机构“缩表”背景下,行业低谷中将有80%以上的企业面临再融资风险。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4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 影子银行 信贷规模

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3倍,货币投放增长4倍,金融系统存贷款余额均增长4.5倍,企业和居民存贷款状况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有了长足进展。债市、信托以及影子银行的兴起正逐渐替代对金融机构的信贷需求,并成为实体经济主要的助推器和稳定器。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研究我国近十年来信贷结构、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统计数据,将对2013年社会融资层面状况起到前瞻性的预测。

一、企业短期贷款稳步上升,居民及中长期贷款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02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8000亿元,至2009年上升至95900亿元,增幅约为432.78%。之后迅速下降至2011年3月份的22400亿元,降幅约为-328.13%。从结构上来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从2002年7752亿,增长至2012年末50901亿,增幅约为556.62%;中长期贷款从2002年5548亿增长至2012年28700亿,增幅约417.30%,增速明显慢于短期贷款。从以上数据分析:企业、居民以及金融机构对长期风险趋于谨慎,短期贷款需求继续保持高位。从贷款主体来看:居民类贷款从2004年5925亿增长至2012年25200亿,增幅约为325.32%;非金融类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从2004年16700亿增长至2012年56600亿,增幅约为238.92%。

十年间,新增贷款有如下特点:从期限来看,自2002年到2012年,短期贷款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显示短期贷款需求比较稳定。自2009年次债危机爆发导致流动性紧缩使短期贷款急剧下滑之后,2010年又需要迅速重回上升通道。但中长期贷款自2010年后,占比新增贷款总额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至近期下降至18%,企业中长期贷款额继续负增长且降幅有扩大趋势。整体来看,银监会在2012年8 月要求同业代付于年底前入表和年末短期周转资金需求旺盛会促使短期贷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高增长;但中长期贷款规模负增长则反应了未来央行货币政策可能收紧。从结构来看,09年后,居民贷款持续萎缩,但企业贷款反弹明显。从企业贷款分项数据来看业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银行大幅压缩票据贴以保证一般性贷款的需求;第二,信托贷款、债券融资等新兴渠道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愈加明显,在当前基建、国企等传统中长期贷款大户的融资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将分流很大一部分需求;第三,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的中长期贷款需求由影子银行替代。

从近期来看,2012年新增存款超越市场一致预期,但并未带来贷款增长超预期。新增贷款疲弱条件下存款却能大幅跃升表明在“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下,银行存贷款相互派生的功能正在不断弱化。另外,公中长期贷款增长率证明,工业企业投资需求仍在低位,但亦有复苏的苗头,与11 月小幅下滑的逐渐复苏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也与之对应。同时,居民贷款方面,由于在降息周期、经济下行及信贷额度受限,居民经营性贷款出现收缩。银行对居民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发放速度亦有下降,显示监管部门加大信贷控制.同时,居民户和对公短期贷款合计占新增贷款比重达84.7%,且两者均出现较大幅度的环比正增长(分别为48.6%和136.2%),显示出当前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依然旺盛。

今年,金融脱媒化快速推进。今年以来信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但需防范其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平台等高风险领域带来的潜在偿付风险。预计明年信贷稳中趋降,增幅预计在10%-12%左右。

二、居民企业存款稳步上升,财政存款投放力度持续趋弱

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累计从2002年22535亿增长至2012年108100亿,增幅约为379.70%;从结构上来看,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从2004年15900亿增长至2012年57100亿,增幅约为259.12%;非金融类机构新增存款从2002年16300亿增长至2012年80800亿,增幅约为395.71%,财政存款从2002年2490亿增长至2012年2578.75亿,增幅明显呈季节性变化,显示财政存款窗体底端集中资金,统一调度、窗体底端计划拨付、转账结付的特点。

十年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呈如下态势:自2002年以来,居民存款稳步上升,企业存款快速增加,企业存款快于居民存款,显示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并未明显居民收入分配增长,很大一部分资金作为留存利润或资本形成沉淀支持企业再生产。至2008年,企业存款增量增速全面超过居民存款,并呈加速上升态势。另一方面,财政存款增量呈现季节性,时点性特征:根据人民银行规定,财政存款划拨及缴存必须依照“窗体底端集中资金,统一调度、窗体底端计划拨付;转账结付”的特点,在旬末或是月末,将统一上缴人民银行财政存款专门账户,对各商业银行财政存款结余统计造成一定影响。具体来说,季末年末央行财政存款账户余额减少造成实际货币投放,而缴存上缴时则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可以看到,总体来说,财政存款自2002年后一直比较平稳,但年内波动巨大。另外,2011年底至今,财政存款年均结余降幅明显,预计2012年全年财政存款总体趋势呈收缩状态。这说明2012年财政资金投放力度将继续偏弱。如将财政存款和居民存款结合起来看,居民存款2012年的增幅低于2011 年同期,如两者同时作用将使货币增量下降。

从近期来看全年本外币存款余额94.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12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3.3%,分别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0.2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10.81万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往年季末理财产品到期转为存款导致年末存款增速加快的现象有所减弱。另外,全年财政存款投放减少1974 亿元,投放力度较弱。财政存款降幅较低也是M2较上月下滑的原因之一。预计明年存款增速将继续保持在13.3%-13.5%左右。

三、融资渠道扩宽,社会融资总额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社会融资总量累计从2002年34113亿增长至2012年852048亿,增幅约为2397.72%;从结构上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从2002年27652亿增长至2012年222374亿,增幅约为704.19%;新增外币贷款从2002年2285亿增长至2012年18598亿,增幅约为713.92%;委托贷款从2002年601亿增长至2012年末的29036亿,增幅约为4731.28%;新增信托贷款从2007年1702亿增长至2012年末的25068亿,增幅约为1372.86%,新增为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从2002年2010亿增长至2012年26491亿,增幅约为1217.96%;企业债融资从2002年499亿增长至2012年50317亿,增幅约为9983.57%;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从2002年559亿增长至2012年7055亿,增幅约为1162.08%。

十年间,社会融资总量有如下特点:第一,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逐年萎缩,新增贷款额度受控制;社会资金需求旺盛,表外融资大幅增长。截止2012 年末,新增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债券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比重分别为52.0%、8.1%、8.2%、6.7%、14.3%,同比变动分别为-6.2%、-2.0%、6.6%、-1.3%、3.6%。而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为27.9%,创2008 年以来单月新低,委托贷款(增2041 亿元)、信托贷款(增2445 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2574 亿)合计增长7060 亿,占比43%创年内新高。第二,由于同业代付入表,挤占了票据融资的额度,在同业代付监管和信贷额度控制下,外币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继续维持高位。

造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在人民贷款和委托贷款方面,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银行中长期贷款的传统需求大户,如开发商和政府融资平台,在银行传统信贷投放以及委托贷款等变通渠道受限愈加严格的背景下,以银行和信托为核心的影子银行体系解决了上述行业大量的融资需求,这在数据上体现为信托贷款突飞猛进,传统人民币贷款和委托贷款占比持续下降。在信托贷款方面,由于去年12 月末四部委联合《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即463 号文),强调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共租赁住房、公路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需要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借款,不得通过金融机构中的财务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直接或间接融资。这实际上限制限制了“影子银行”体系的融资功能,将融资平台的融资需求赶入债券市场。预计2013年影子银行融资规模将大幅减少。在债券融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 号文),对发债主体的资产负债率、信用等级、担保行为、资金投向等方面都做了更强化的规定,保障债券融资规模的有序扩张。该通知为债券融资提出了指导性和规范性发展意见,对未来债市融资的发展有好处。总体来看,企业债、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表现强劲,金融脱媒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尽管新增信贷仍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晴雨表之一,但随着直接融资和非传统信贷渠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社会融资总规模对经济形势的指导意义将更为重要。对商业银行而言,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去信化,银行方可真正实现资本集约型增长,彻底摆脱频频出现的资本瓶颈;金融脱媒带来中间业务机遇,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进一步提升收入多元化水平。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5

3月9日,央行2017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降低0.2%,比2016年同期降低2.2%;狭义货币(M1)余额47.6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月末提高6.9%,比2016年同期提高4.0%。2月,新增社会融资1.15万亿元,同比多增3166亿元。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4391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多增1.46万亿元,新增存款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企业存款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回升;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47%,比上月高0.11%;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1%,比上月高0.13%。

总体来看,1-2月的合计贷款增量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体现了央行自2016年年底以来一直强调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

截至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高0.4%,比2016年同期低1.7%。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比2016年同期低1.9%。

2月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4391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贷款同比多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此外,1-2月合计贷款增量与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2016年1-2月,贷款合计增量同比增加30%,由此可见,2017年年初,央行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的基调。

从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票据规模压缩。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804亿元,按揭贷款增速逐渐放缓,表明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逐步显现。对公贷款伴随着经济的回暖出现回升,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1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418亿元。

新增按揭贷款回落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元,环比1月新增贷款大幅减少,扣减2月新增非银机构贷款1327亿元,新增一般性贷款1.04万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13%。2017年前两个月,新增信贷合计3.2万亿元,与2016年同期持平,年初信贷增量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2月,对公信贷投放延续良好的增势,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加60亿元和996亿元。其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前两月合计新增2.1万亿元,高于2016年同期1.6万亿元的水平。考虑到年初基建项目投放需求的持续,预计对公信贷的良好表现将至少会延续到一季度末。

值得关注的是,2月的表内票据负增长2418亿元,这是表内票据规模连续4个月负增长。票据持续负增长,一方面,反映出央行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调控仍在持续,对保持2017年中性偏紧货币政策的态度十分坚决;另一方面,体现了银行年初信贷需求的旺盛,使得银行票据投放动力降低。

具体来看,居民端中长期贷款2月新增3386亿元,较1月6000多亿元的水平明显回落,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开始显现,预计后续月份按揭增量将维持在3000亿-4000亿元的区间,而2016年月均按揭贷款增量为4700亿元。展望3月,预计新增信贷规模在1万亿-1.1万亿元左右,未来需密切关注由央行规模指导以及地方债置换加快所带来的信贷投放的不确定性。

从新增贷款结构来看,按揭贷款受调控政策影响占比回落,导致居民存款增量也大幅回落。数据显示,2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00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80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04亿元。从企业贷款端来看,2月,企业贷款增加73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1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41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27亿元。

观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结构,2016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居民按揭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出现回落。从趋势来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的趋严和购房需求的下降,按揭贷款的增长日益趋缓是大概率事件,与此相反,个人消费贷款增量有可能获得提升。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增长的短期回暖,企业中长期贷款将逐渐走高,由于央行引导公开市场利率稳健上行,随着债券利率的提升,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会由债券融资转为贷款。而票据在贷款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将会受到持续的压缩。

从新增存款结构来看,2月的住户存款增加1013亿元,环比大幅回落,预计与理财产品的替代有关;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6645亿元,环比上升。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性存款增加190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864亿元,它们成为2月存款大幅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

社融将达阶段高点

截至2月末,M2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降低0.2%,比2016年同期降低2.2%;M1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月末提高6.9%,比2016年同期提高4%。M1和M2剪刀差为10.3%,终结此前7个月持续收窄的局面。整体来看,2月,M2环比持续下降,预计由于受到去杠杆因素的影响。M1环比回升,预计与节后开工加大投资力度有关。

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7%,比上月高0.11%;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61%,比上月高0.13%。2017年以来,银行间市场利率小幅上行,预计未来资金成本仍会保持缓慢趋升的态势。

2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5万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加316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增加221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68亿元,同比增加93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172亿元,同比减少47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062亿元,同比增加75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18亿元,同比减少1987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073亿元,同比减少245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70亿元,同比减少240亿元。

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J款、信托贷款等表内外融资的增加。由于央行有意推动公开市场利率的上升,导致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073亿元,同比多减2458亿元。此外,由于央行近期加强了对银行理财在MPA广义信贷规模中的考核要求,限制了信贷通过信托、委托贷款等相关通道出表的增长,此举使得2月银行表外融资占比出现显著回落。从趋势上看,在MPA考核及去杠杆政策加强的背景下,社会融资预计将达到阶段性的高点。

尽管2月新增社会融资1.15万亿元,但社会融资单月增量低于市场预期,只是由于2016年低基数的影响,使得同比增速较上月末提升0.2个百分点至12.9%。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2017年前两个月合计新增社会融资4.9万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近6000亿元。考虑到地方债2月发行量为145亿元,2月的广义社会融资增速为12.8%,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

由于监管的拖累,使得直接融资规模出现收缩,这是拖累2月社会融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债券融资受到发行利率高企以及房企发债受限的影响,2月负增长1073亿元;而股票融资则在定增新规的影响下,2月新增570亿元,这是2016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表外融资的增长则保持稳健,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新增2234亿元,同比增加276亿元。未贴现票据2月减少1718亿元,这可能与春节假期企业经营活动减少有关。由于2017年的社会融资增速目标较2016年下行1个百分点至12%,预计全年社会融资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进入下半年后,社会融资增速将大概率逐步回落。展望3月,受一季度MPA考核因素的影响,预计在3月中下旬以后,银行对于时点规模的控制将延续到表外,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将稳定在1.3万亿-1.4万亿元之间。

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31万亿元,居民存款增加1013亿元,企业存款增长6645亿元,这表明春节后存款回流较为乏力。在此背景下,银行不得不加大力度去主动吸收同业负债,当月非银存款增加6675亿元就是最好的证明,预计非银存款的增加主要来自同业存单发行的增加,2月同业存单发行量近万亿元。2月,M2增速为11.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这与居民及企业端存款增长乏力有关;M1的增速环比上月提升6.9个百分点至21.4%,主要来自节后活期存款的回流,在春节因素消除后,后续M1的增速仍将回归下行的趋势。

新增债券投资范文6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后,央行2011年工作会议一反常态未明确全年新增信贷及M2增长目标,而是以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取代。现在这一指标如期公布(一季度4.19万亿元),引来业界的一片喝彩,被认为是央行监控的一大进步。

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测算,与新增人民币贷款相比,社会融资总量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关系更加密切,与GDP也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其司长盛松成甚至称,可以根据GDP和CPI等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应的社会融资总量。

既然如此,就有点奇怪了。2011年的GDP\CPI目标在两会上早已明确,既然能够推算出来,何以央行对此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呢?这有点不符合常规,此前央行历来都是喜欢定指标的。

全新指标

过去央行调控货币,主要指标是新增信贷和M2。几乎在每年的央行工作会议上,都会对这两项分别给出控制目标。而作为调控新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涵盖的范围要比新增信贷宽泛。

社会融资总量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央行方面阐释为: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央行当前执行的统计口径包括:社会融资总量等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等各项之和。

在直接融资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货币调控更多关注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指数相关度更高的社会融资总量,而不是仅止于货币信贷量。

2010年信贷扩张迅猛,仅人民币贷款就增长7.95万亿元,不过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更多体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上。数据显示,去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10275.2亿元,以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达到1.18万亿元,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也超过万亿元。

从结构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5%,而在2002年,这一比例高达92%。在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之时,央行货币调控适时引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坦承地讲这是一种进步。

统计缺陷

好事也并不是没有瑕疵。像目前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并不完整。

众所周知,社会融资渠道繁杂,现在央行把社会融资定义为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其实很不妥当。像国债、外商直接投资(FDI)、私募股权投资(PE),以及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其实都是实体经济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在社会融资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这些被“遗漏”的社会融资的量级到底有多大?看看下面的数据就清楚了:

创投及私募股权第三方机构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共有8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募集金额276.21亿美元;当年中国共发生私募股权投资案例363起,交易总额103.81亿美元。

而来自于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FDI(对外直接投资)为1057.40亿美元,截至当年底,中国利用外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至于民间借贷,那就更是一个庞大的数额了。央行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对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据其调查统计,到2010年3月末,民间借贷余额为2.4万亿元。

这些看得清摸得着的社会融资,却没能进入现行的统计口径,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

调控难题

对央行而言,对社会融资总量的客观可测是一大难题;而更大的难题,则是精确可控。这也是央行时时处处提“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却偏偏给不出一个“合理”的尺度在哪儿的根本原因。

有人或许认为,这是第一次统计“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没有历史参照,所以才会这样。其实不然,央行按现有口径追溯统计历史数据,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事实上央行也做了此项工作。

央行报告里表述:初步统计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4.27万亿元,年均增长27.8%。是否有历史可比数据,已经一目了然。

很显然,央行在调控社会融资总量目标上打迷踪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其行政能力还无法企及。拿现有口径来讲,央行能够调控货币信贷规模,但对于债券融资规模以及股票融资规模它是无力控制的,因为这些属于发改委、证监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