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城镇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小城镇建设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1

关键词:加快 农村小城镇 建设

加强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加强小城镇的综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引导农民摆脱小农意识,树立整体观念,积极培养进镇农民的法律意识、科普意识和文明习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到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要建立科学的物业管理机构,完善服务机制,建管并重,以管促建,树立农村城市化新形象。

一、小城镇建设基本概况与状况

小城镇发展还是比较快,几年的时间全省村镇铺装砂石以上道路1.04亿平方米,年平均增加0.21万平方米,道路铺装率由98年的82%提高到89.87%,其中小城镇铺装高级道路101.7万平方米,年平均增加203.4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由98年的50.60%提高到60.66%,其中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由98年的74.78%提高到82.36%;小城镇共增加地下排水管网588公里。小城镇地下排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小城镇住房向城市化迈进。全省村镇新建住宅、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等房屋建筑面积达到7933万平方米,年平均新建房屋1576.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98年的16.47平方米增加到18.65平方米,住房砖瓦率由98年的58.86%提高到73.05%。其中小城镇新建住房20.18万户,1895万平方米,年平均新建住房37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由98年的17.25平方米增加到19.52平方米,住房砖瓦率由98年的77.43%提高到87.9%。

二、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建议

1 建设要有新措施。首先,要建立城乡联动和整体推进建设机制。各级政府要敏锐地把握国家政策走向,把发展特色产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新农民和大市场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抓手,按照“资源集中利用、企业集群发展、环境集中保护”的原则,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实施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创办高标准乡镇工业园区,以基地的形式,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聚集,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农村小城镇,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还有制定一套优惠政策吸引本土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外商和民营企业家在小城镇创业、扎根,发展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家庭工业,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

2 要优先发展农垦和森工小城镇。具有大农业、大林业的特点,是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上百个农垦、森工小城镇星罗棋布。农垦和森工小城镇普遍经济实力强,工业化程度高,组织程度高,发展基础好,建设水平高,辐射能力强,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应成为我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必须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

3 省级及以上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村镇建设必要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建立必要的研究与管理机构,完善职能,认真解决村镇建设存在的许多矛盾与问题,确定符合实际的城镇化标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有力措施,推进城镇化进程。

4 小城镇建设投资取向。除工业、生产、民用建筑主要以民间、企业投资外,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用设施等应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或以经营城镇的手段进行开发建设,村镇的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应由政府投资与管理。

5 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我省是农业大省,已发展绿色农业为宗旨,走有特色的道路,农业发展现代化。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三个中心环节,规划和建设好小城镇,进一步促进农业强省建设。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社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5JA790001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成教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2]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3

××镇是××县的一个边远乡镇,距县城公里。该镇小城镇建设自年起步,累计投资余万元,征地余亩,建房万平方米,改造旧房万平米,新建街道条,硬化道路平方米,新增程控电话余门,水、电、气、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等设施逐步完善。××年全县文明场镇竞赛考核评比中,该镇以分获得第一名。发展小城镇,不仅改变了场镇面貌,而且使之成为周边乡镇的商贸集散中心,场镇呈现出人气旺、商气活、财气浓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预计今年全镇可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加元。该镇的主要作法是:

一、坚持“四高标准”,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和扩张

××镇作为一个农业镇,工业基础薄弱,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就农业抓农业肯定不行,引进大企业的可能性也小,怎么办?镇党委、政府经过思索,决定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镇利民、寻求新的经济支撑的第一要务来抓,作为农村经济起飞的载体来抓。于是,“城建兴镇”战略便成为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整个场镇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四高”为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一是高起点规划。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整个场镇进行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的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终着眼发展,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又不改变规划或降低标准。为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镇党委、政府还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到重庆、泸州、宜宾等地参观学习,为场镇规划布局提供超前的思维构想和有力的科学依据。二是高水平设计。先后邀请重庆市建筑学院、××市设计室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设计,在立意上突出新、特、美、实用,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样后再付诸实施。今年新建、改建竣工的幢楼房,都注重了立面造型新颖美观、色调搭配适宜和谐、功能结构合理完善,改变了以往规划设计中“一般化、一溜齐、一个样”的现象。三是高投入建设。仅今年月,全镇共投入万元资金加快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上做文章。硬化场镇道路平方米,修下水道米,新装路灯盏,新建花坛个,新增绿化带平方米,全面改造了水电、通讯、电视及排污系统;大力加快“四个一”工程建设进程,总投资万元修建的一个中心广场、一个农贸市场、一个汽车站、一个垃圾处理场,预计明年初可以全部竣工。四是高标准把关。集体和私人的建筑工程,均发包给建设水平高、完成质量好、社会信誉佳、具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和能工巧匠修建。镇党委、政府组织国土、建设等有关单位现场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并严格把好验收关。

二、立足“四个到位”,着力提升小城镇质量和水平

一是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认识到搞好小城镇建设,对于加速商品流通、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度重视场镇建设工作,牢固树立起“抓场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把场镇建设和发展工业、农业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成立了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副组长,建设、工商等乡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征地、规划、设计、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又将各项工程和建设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位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逗硬奖惩。

二是宣传到位。镇党委、政府响亮地提出了“××是我家,城镇靠大家” ,“创建文明场镇就是抓经济发展”,“热爱××,建设××”等口号,号召全镇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创造优美的场镇环境;组织居民学习《城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文明常识,加强“三德”和“三个主义”教育,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勤奋创业、爱镇爱家,有利于加快场镇建设的思想舆论氛围,加深了人们对推进小城镇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资金到位。加快小城镇建设,关键在投入。镇党委、政府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把场镇作为商品来经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大力吸引外资投入参与小城镇开发,因地制宜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吸农、加速发展”的路子。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征统管,并着力建立场镇资本的生成机制,以政策性投入和生产要素投入为主,选择让开发商能够赚钱的项目,使无利变有利,资源变资金,让土地在流动中升值。今年月,新增建设面积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达万元,全部属个人投资。今年城镇建设收益约万元,除拿出万元用于合金会个人股金兑付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场镇建设再投入。

四是管理到位。镇上成立了专门的场镇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了考核管理制度,派出所、建设、工商、税务等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整治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效果突出。镇上购置了垃圾车,聘请了保洁工,对垃圾实行定时清运,街道随时保洁。对“乱摆、乱放、乱建、乱倒、乱停、乱贴”等现象进行坚决整治,实行“四归”,即坐商归店、行商归市、车辆归点、广告归栏。切实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反对欺诈暴利,要求经营者明码实价、亮证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在各行业中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居民中开展争做文明镇民活动,居民的思想素质、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明显增强。形成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和睦友善、尊老爱幼的良好社风。

三、注重“四个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特色经济。在小城镇建设中,××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经济特点,着重抓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确立了蔬菜、水果、竹木、畜禽四大支柱产业。各种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通过市场源源不断销往外地,特产“仁”字豆腐干更是远销××市、州、州等大中城市。随着场镇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镇还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场镇从事二、三产业。几年来,全镇就地安置剩余劳动力余人,小城镇的发展为农民致富开启了希望之门。村民周××搞养殖业,投资余万元养蛋鸡万余只,年收入达万余元;朝阳村⒐社蔬菜种植形成规模产业,今年仅蔬菜一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将增加元。市场的吸收,利益的驱使,政策的开放,使农民不再囿于有限的土地,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纷纷告别以往传统农业单一、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进城入镇,建房经商,自觉走上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⒉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工业强镇。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向场镇集中,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支撑力强的骨干支柱企业。如矸砖厂一年可生产矸砖万匹,产值达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该镇农民与渠县业主合资余万元新建的页岩砖厂,预计年产值可达万元。彩瓦厂系回引工程,由打工青年周斌等回乡创办,今年可初创工商税万元左右。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 规划; 建设

1 小城镇的作用

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结合点,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总体规划,将小城镇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通过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建立规划项目和标准,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小城镇建设目标。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坚持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小城镇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利用缺乏总体规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给出了清晰的思路,首先,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城乡分割、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总特征,以土地出让收入、土地抵押贷款为核心的“以地谋发展”模式,为上一轮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目前土地制度安排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性质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没有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基础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粗制滥造,盲目向外扩张,规划缺乏科学性,既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无法抑制城市漫无目的铺摊子式的无序发展。并且这种以局部和短期利益为目的的过度开发不仅能够导致区域土地结构失衡,而且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伴随着人口外流,过疏化现象逐渐出现,许多村镇建设时布局分散,“空心村”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不仅能够改变农村地区的原始风貌,也加剧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难度,有可能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在流转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迅速攀升,因此围绕土地利益争夺的现象也在不断加剧,这种征地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2.2 产品质量差,缺乏公平的交流平台

现如今,工业废水、污水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和非法使用,使农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再加上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检验检疫技术、设施落后,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致使很多不合格的农产品就直接入市[1]。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多关心自己的食品和健康,追求养生之道,对纯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需求量大,@不仅导致农业比重不断降低,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而且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此外,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比较分散,缺乏组织,谈判地位弱,农民不仅没有很强的自我维权意识,而且对事情没有较准确的辨别能力,因此无法充分掌握整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对价格的走势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只是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商品源,却无法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很少能形成真正利益的共同体。这使农民很容易受到价格欺诈,农产品流通中的风险大多数也转嫁到农民身上。

2.3 产业结构单一

(1)养殖业不能够独立发展,需要长期依赖于种植业,这种格局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例如:大型养殖场中牲畜养殖的废水随意排放,不能够加以利用;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塑料薄膜等有机废气物污染等使用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这不仅使生产规模难以稳定扩大,而且产品质量也难以稳定提高。在养殖业产品的开发利用上,主要局限于食品类,而在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非食品类养殖产品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2)增产却不增收。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增产而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明显,再加上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使农产品在品种类型、质量档次、工艺水平、营销策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3)城镇中大规模的集约性经营程度低,组织比较分散。具体有:一是品种多但很杂,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缺乏深加工环节与增值的有效途径,再加上品牌意识不够强,对市场把握方向也不够准确。二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优质产品少,因此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旦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三是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落后性调整不能准确地应对市场发展变化。

2.4 小城镇缺少融资渠道

现阶段,资金短缺一直都是小城镇在建设中无法逃避的问题,融资渠道不平稳,市场机制与资金运作方式又不协调,镇政府无法灵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如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积累建设资金,而大部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也是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资,而政府给予的财力支持具有一定限度[2]。在小城镇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时,分散了这些有限的地方财力资金,使得基本的道路交通设施、排水设施、处理净化设施等都没有达到正常标准,城镇功能不完善,进而使得一些企业因成本过高、基础设施落后而不愿进入小城镇发展,因此造成小城镇缺少外来企业的投资,外来劳动力也难以在小城镇立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小城镇的发展受到限制。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主要措施

3.1 制定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第二十四章,对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给出了六个方面的重大政策改革方向,分别是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和强化耕地保护制度[3]。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1 有效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针对村镇发展规模不合理、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首先,政府应对耕地实行重点保护,科学引导,防止建设用地进一步扩大,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第二,可以通过市场采用经济规律,通过多种经济杠杆调节土地利用规模,对盲目扩张建设用地进行约束,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最后,对人口少、布局零散、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村,施行撤销合并,集中建设,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3.1.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严格的用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3]。这个集体究竟是属于哪一级,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为了让各个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明确土地产权,必须抓紧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在小城镇实行国家土地政策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得到保障,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中得到实际利益。

3.1.3 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基金制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在支付完抵押贷款和赎回土地债券外,把剩余的出让收入放到国有土地基金中,基金用途主要是调剂历年出让收入和支付抵押贷款和赎回土地债券之间的收支差额,地方政府和其他机构都不得随意动用这笔基金。有利于缓解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占总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保障跟土地相关的政府资产表的长期平衡以及维护农民的利益,减少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

3.2 提高农产品质量

3.2.1 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由于广大村民往往直接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因此,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等,确保农民购买到安全可靠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并且逐步扩大以小城镇为着力点的惠农政策覆盖面。其次,可以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集中治理环境污染。

3.2.2 建立公共交流平台

一方面,小城镇作为一个桥梁,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小城镇将各种资源交汇融合,为周围地区提供一个信息和物资的交流平台,并且通过开展期贷、指卖、展会等贸易方式来规范订单农业发展,减少生产盲目性。另一方面,小城镇还可以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通过他们组织生产,将农副产品直接向城镇和其他地区销售,以带动和促进周围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3.2.3 实行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简称CSA。它是指社区居民在对食品安全关注下兴起的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稳定发展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一种区域性生产-消费经济系统和运作方式。换句话说是让城市购买者参与到农事中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城乡互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来增强两者的信任度,建立起相互支持、平等友好的关系。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城里消费者通过感受到农民生产的艰辛和所付出的成本,了解有机产品与生产的环境和自身健康的联系,进而更容易接受高于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并愿意与农民共同承担气候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另一方面,建立“社区支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与城里消费者的需求直接挂钩,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也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不仅农民得到了公平贸易,收入不断稳定增加,而且消费者也能得到新鲜的蔬菜供应,并且能根据自身需求对种植计划提出调整建议。通过小城镇提供的这个平台,CSA可以更加具体地实施“城市反哺农村”这项政策。

3.3 构建乡村产业园

在当今现代文明大潮中,城市人群工作竞争十分激

烈,生活节奏紧张,身负压力大,为此可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如在城镇近郊附近,可以围绕农业教育、游览观光、科技展示、生态旅游等主题,发展生态农业,创建农业休闲型、科普型、生态型等园区。对小规模产业建设予以扶持,如太阳能小型污水处理沼气池等实体建设,并围绕主导产业链,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镇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融种植、养殖农业、情趣果林、花卉、观光旅游、娱乐于一体,较好体现生产功能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以构建绿色经济自然和谐低碳环保体系,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动力[4]。

在延长产业链上,由于企业对市场的需求有较准确的判断能力,可以引导农民生产,把制造业与农业生产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来提高小城镇农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整个农业结构。

3.4 拓宽建设资金多种渠道

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商业利润空间较小,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吸引足够的资金,因此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化融资体制,优化投资环境[5]。也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小城镇居民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如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实行BOT融资模式。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而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这个模式不仅节省了政府的投资,也激励一些企业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更多的外来企业的转移,促进小城镇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许俊丽,吕晓男,邓勋飞.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5).

[2]王颖真.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19.

[3]赵 韩.在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中要进一步集约用地[J].中国产经,2011(8):4~5.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经济;因素;功效;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影响农村经济的因素

(一)居民经济生活意识

居民经济生活意识是指居民对自己经济生活的规划,以及对待生活中经济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其消费价值观、理财意识、对农村市场机遇的把握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意识相对保守: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得较为不喜消费,除基本生活消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消费,也有部分居民仍没有能力进行过多的其他消费;在理财方面,农村居民较多的是重视财产的保存即存款,害怕投资害怕蚀本,造成大量的农村经济滞留,资金流动性小;在对市场的认知上,往往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较低,导致其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到位,农民眼中的市场犹如一潭深水。

(二)区域性经济结构

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地域广阔人数分散、地势偏远等原因,造成其区域性经济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市场畸形,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商品普遍质量较低,农民能够出售的商品也多是廉价的初级原料,农村市场管理漏洞较大,农民消费得不到保障;②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力量不足;③农村信息网络不完善,特别是信息网络方面,由于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原因,以目前的经济实力不能做到“家家通”。上述问题直接将农村变成一个封闭、滞后、独立的空间,农村经济脱离与外界市场的联系,活力较低,因此发展缓慢。

二、新农村建设的功效

(一)有助于促进农村消费观念的城镇化

城市经济之所以较为发达且发展较快,关键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其经济效应被集中扩大化,单以居民消费而言,同样是基本生活消费,盖因城市人口脱离了自给自足的模式,而变得异常活跃。新农村的建设,将农村居民汇聚在新型城镇当中,部分居民离自己的土地较远,难以独以土地为收入来源,因此只能是另寻他路谋求生存(在外务工、发展民营经营等),众多的人口聚集,其消费需求也同时被集中为一点,因此消费水平也相对提升。另外,农村居民的集中,相互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信息交互,就如早期城镇发展一般,渐渐会衍生出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或者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向城市居民靠齐。

(二)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当代住房问题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实际问题之一,农村居民一生的积蓄,最终往往都是花在了维修或者翻新自家住房上,也有部分居民节俭一生为的是能够在城市中购得一套住房。因此,可以说住房问题是促使农村消费水平低,使农村群众偏于资金存蓄的主要原因。新农村所建住房有国家财政补助,农民只需花费较少的一部分钱财便能够入住,解决了多数农民一生需要操劳的问题,释放了农村居民的负担,便能渐渐开放农村经济。

(三)促使农村集群化生活模式的构建,拉动农村内需

①新农村的建设,将农村生活中心转移到“新型城镇”当中,诸如超市、小型集市等设施必将应运而生,使居民消费集中起来;②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触发一些休闲类产业的发展,例如茶楼、饭馆、KTV等,丰富了农村的消费形式;③住宅高档之后,居民相继会配套进行装饰装修、家具家电配置、交通工具配备等消费行为;④信息网络的完善,促使消费渠道的增多,诸如网络消费等经济形式出现,丰富了农村居民眼光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经济流动性。

三、未来建设工作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一)文化及道德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从目前看来仅仅是物质上的建设,即住房和配套建筑设施的建设,而在思想上的建设略显不足。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同物质文明建设同步,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新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例如科学知识的普及、政策法规的宣传等,提高农村居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的建设,例如农村地域特色的娱乐节目、历史遗留风俗等,作为新农村生活经济的有机调剂。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是制约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原有的土地应当重新被合理规划,农产品种植用地可以采用规模化管理,例如蔬菜大面积大棚种植,种植机械化,养殖集中化等。农村劳动力可以采取统一协调、集体分工。在农副产品方面,政府部门和居民委员会等应发挥统筹能力,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或者引进外来投资,发展深加工企业,深化产业结构形式。

(三)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环境

一是要严格农村商品的准入和准出制度,加大工商质监执法力度,对农村出入商品的质量、成分等进行监测,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商品坚决不准予流通。二是要根据各新农村聚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专门的市场管理标准,最好是建立诚信档案,对不法商人予以登记、警告、驱逐和惩治。三是要建立及时高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的相对空白地带,大量的农村经济市场开发,有助于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我国农村目前正在有选择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补充。经过上述研究表明,新型城镇(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对农村经济产生有效的促进效果。从农村居民本身经济状况来看,要想大量迁往城市毕竟是不现实的,只能用其他方式让他们聚集起来,形成农村新型小城镇,使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城镇接轨,尽快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尚全.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湖南大学,2007.

[2]尹建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6

(一)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

1、建设发展规模。邵阳市现有土地面积2.0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8万人,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1%,乡镇197个,其中县城以下的乡镇 188个,小城镇88个,比2000年末增加6个,增长7.3%。小城镇建成区面积436.1平方公里,比2000年扩宽167平方公里。

2、城市化水平。2000年以来,邵阳市小城镇发展迅速,到2009年末,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24.44万人,比 2000年增长36.25%。

3、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以来,邵阳市小城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2009年末88个小城镇生产总值355.4亿元,占县城以下乡镇生产总值的63.4%,比2000年增长1.1倍,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29.8亿元、117.1亿元、106.1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41.2%、265.9%、133.7%;财政收入18.1亿元,财政支出50.9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4倍、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8元,高出辖内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元。

4、建设投资。2000年至2009年期间,88个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146亿元,其中公共设施建设投资46.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1.8%。

(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水平不高。全市县城以下的88个城镇中,真正上规模或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镇不多。人口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共设施投资效益,难以积聚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与人流,难以发挥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据对小城镇周边农户调查反映,普遍对小城镇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等满意度不高。

2、规划不配套。由于受规划资金不足和部门规划不同步、不协调的影响,造成规划总体上缺乏整体性、科学性与前瞻性,规划深度明显不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电力、电信、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缺乏协调,内容不配套,建设难同步,造成了很多浪费。

3、投资渠道单一。目前,全市绝大多数乡镇都是吃饭财政,有的负债很重,很难抽出资金来搞建设。而在经营城镇方面,由于我市城镇普遍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城镇经营的投资回报不高,多数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城镇建设的投入渠道不畅等,利用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城镇的吸引力不强,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受到约束。

4、城镇管理功能不全。一是邵阳市城镇建设管理机构亟待统一。县城以下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执法主体难以明确,城镇管理工作难度大。二是管理人员经费不足。各县(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实行差额拨款(每人每年3-5千元),其余依靠从收取规划管理费中补足。这一收费项目被取消后,这些人员的工作都难以保证,严重影响队伍的稳定和正常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开展。三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县城以下城镇管理队伍中,本专业或相近的大中专毕业生不到30%,能独立承担规划管理的不多。

5、政策落实乏力。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镇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落实。如:国务院、省政府先后颁发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庄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然而,《条例》和《办法》在我市一直未能实施,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村民建房以国土管理代替规划管理,造成乡村建房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建房十分混乱。

6、产业支撑不强。县城以下城镇工业化程度低,主导产业不明显,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目前只有邵东廉桥镇、火厂坪镇、仙槎桥镇和洞口高沙镇、隆回六都寨镇、新邵陈家坊镇等城镇产业比较发达外,其它城镇产业仍然以综合商贸型为主,无特色产业,大部分人员主要从事商品零售服务和外出务工。

二、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情况

1、小城镇建成区金融机构网点占有率较大。2009年末,邵阳市88个建制镇拥有金融机构网点202个,占全市金融机构网点的2.9%。全市县城以下城乡居民每10000人拥有金融机构2.3个,小城镇每10000人拥有金融机构3.5个,机构设置占有率相对较大。

2、小城镇金融机构对小城镇建设信贷投入总量较大。2000年以来,小城镇建成区内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至2009年末,小城镇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4亿元。

3、小城镇金融支付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小城镇金融机构中有196个网点的支付网络并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现代支付工具布设力度加大,在小城镇布设POS机27台。

4、小城镇金融服务创新产品不断增多。近几年来,邵阳市金融机构在小城镇推出各类金融创新产品30多种,到2009年末各小城镇金融机构发放各种银行卡46万多张。

5、支持小城镇居民创业。2000年以来的近10年间,金融机构积极向小城镇居民累计发放创业贷款67亿元,支持了36754个个体工商户创业。

(二)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贷款机构不健全。邵阳市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2000年共有县级支行47个,营业所和分理处151个;城市信用社11个。到2009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经过降格、撤并,县级支行减少到41个,营业所和分理处减少到139个。农村信用社也经历了撤站并联站的过程,机构收缩由1995年末的4000多个信用社(站)并为2009年末的1000余个信用社。目前真正能够发放贷款、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机构已显得十分单一,除了极少数的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外,主要重任则落在农村信用社肩上。

2、贷款总量不足。据调查,2000年邵阳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8.8亿元,其中小城镇建设贷款为27.8亿元,占25.5%;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已达276亿元,小城镇建设贷款为72亿元,占26.1%。小城镇建设贷款年均增幅比全市各项贷款年均增幅慢4.1个百分点。特别是个别县(市)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呈现负增长,导致小城镇建设贷款也大幅下降。

3、贷款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生产经营性贷款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少;城镇居民的小额消费贷款多,启动发展性贷款少;商业性贷款多,扶贫性贷款少;短期性贷款多,中长期贷款少;上浮利率贷款多,优惠利率贷款少等等。以邵阳市为例,全市2009年末72亿元的小城镇建设贷款余额中,基础设施贷款仅占8%左右,60%以上为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生产经营性贷款,20%左右为居民消费及购房建房贷款。而且这些贷款80%以上为商业性高利率贷款,且期限一般为3-6个月,跨年度的贷款极少。

4、贷款方式不灵活。从邵阳市的小城镇建设贷款中,我们可以发现,信贷方式单一,集中、呆板的表现为抵押、质押、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只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他信用贷款基本为零,创新性贷款品种几乎没有。信贷方式死板、不灵活。如邵阳市2000年末小城镇建设贷款余额27.8亿元中,尚有20%左右个人信用贷款,到2009年末72亿元的小城镇建设贷款余额中,几乎没有信用贷款,90%为抵押和质押贷款,10%左右为担保贷款。

三、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金融应当怎样支持小城镇建设,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认为现阶段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升推进小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农”发展的理念,加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力度。

第一,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农业二、三产业的集聚和集约化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推进小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针对目前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大的现状,推进农村城镇化,能很好地解决农村劳力尚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的条件,而又能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的矛盾。三是推进小城镇化进程可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加快农村城镇化,不仅可以把占有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潜在的消费能量释放出来,而且能孵化出新的、庞大的投资和消费能量,扩大规模,并提高整个农民的消费质量。四是推进小城镇化进程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第二,推进小城镇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信贷活动有一个较广阔的空间,而且为市场参与者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增值服务机会,为主办金融机构谋求丰厚的综合收益,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第三,要突破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定位上的误区。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县级城镇还是乡级集镇的问题,当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认为既然中央、国务院把城镇化一项战略措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那么,作为县及其以下小城镇建设,理应把县级城市和农村乡级集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二是模式上的误区。一般认为,小城镇无非是由“几条路――几排建筑群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构成。固然,路、房子、人口是城镇的主体,但现代化的城镇必须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对周边人文、经济、文化起着辐射功能并带动周边共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部门要突破误区,为推进小城镇化进程搞好服务。

2、加强和改善服务,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一个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多层次的小城镇金融组织体系。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收缩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在农村,仅靠农村信用社来满足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的。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民间金融及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层次机构网络。二是科学定位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例如要调整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对象,要充分发挥农发行的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性职责,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投入;国有商业银行重点应放在支持产业化经营上,重点支持城镇重点、骨干企业;农村信用社则应当在支持农户信贷资金的同时,拓宽“三农”的涵盖面,增加农民进城镇的创业贷款投入,加大对县以下民营、私营、股份等企业的贷款投入。三是加快小城镇结算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集镇,国有商业银行下设机构很少,日常金融业务靠农村信用社办理。金融市场缺乏发展的中间机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最为不便的是结算问题,直接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四是建立农村小城镇保险体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社会保障。

3、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为小城镇建设从制度上提供保障。

(1)信贷政策的支持。一是国债专项资金支持。国家可从每年新增加发行的国债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低息或无息还本。二是专项贷款支持。可调整国家开发银行职能,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该项贷款业务。

(2)补偿政策的支持。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商业信贷出台补偿政策。如专项贷款贴息政策、专项贷款保险政策、专项贷款税收减让政策等。

4、完善信贷机制,完善小城镇建设信贷体制以确保目标的落实。

首先中央银行要在支持小城镇建设上发挥货币政策传导作用,通过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信贷支持重点。其次,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体制、机制,加重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是要确定信贷支持目标。要根据政府确定的小城镇规划,确定信贷总目标,并分年度拟定信贷计划。在制订目标、拟定计划中要始终坚持发展的观点,确保信贷在支持小城镇建设上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二是要狠抓目标、计划的落实。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积极寻找、培育特色产业,特别是围绕政府在抓小城镇建设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贷款营销,对支柱产业要重点支持,对支柱产业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重点客户贷款上要满足需要。三是要给基层行适当的贷款审批权。基层行身处小城镇建设的第一线,对情况比较熟悉,该贷该不贷,贷多贷少,比较了解,因此,也应该有贷与不贷的决策权。四是要改善服务,简化贷款手续。要尽量降低贷款门槛,对黄金客户要采取服务上门、营销上门的方式,方便客户贷款。

5、改善信用环境,为小城镇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