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个人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个人反思范文1
在教育教学语言上,我说话的语速实则太快,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听这个过程中还不适应,记得校领导也说过,可是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把这一缺点改正过来。
在备课方面,我没有以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去写教案,而是注重了教材的格式与内容,教后反思也没有及时的去写而且认真的去写,缺少教师应有的备课能力与生活素养。
在上课方面,尤其是板书设计这一环节还不怎么理想,对学困生的教导也有一定的忽视,使他们对自我分析该问题的机会少之又少;单元检测也做得不及时,没有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忽视不见。
在听课方面,学校对我们新青年教师实施了“青蓝”工程,要多向师傅请教与学习,可是我嘴上说的多实际上却做得少,言出没有必行,这不应该是一个人民教师的作风,我离这一名称还差的很远很远。
在教育学生方面,我方法欠缺,对少部分学生缺乏耐心。有时候或许是自我情绪的影响,在上课时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进行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我可以大胆的承认这是我的错误,我不应该带着私人的情绪去上课,更不应该以这种情绪去对我的学生。
在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不管是书面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量可能有点多,听学生说比上学期的多多了,尤其是书面作业;对部分学生课后辅导做得也不及时。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对校领导工作的安排与要求忽视不见,忽视不问,经常处于被动而不自发积极的去做,实为惭愧。
教师个人反思范文2
背景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于11—20的数数,读写11—20的数,学生并不陌生,已经具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或者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会感到困难,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构建教学思路。为此,我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11—20的数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及读写数三大块。采用“学生操作—反馈展示—评价讨论—归纳点拔”这样的基本步骤,展开教学过程。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能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为了符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各环节的设计,我安排了大量的游戏。如“考眼力”游戏、排队游戏、猜数游戏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做到“玩中学”。另外,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我觉得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数感的培养尤其重要。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考眼力”游戏:分别出示四种动物,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数出各种小动物的个数,并把数填在方框里。
2、引入新课:
师:这些数都是几以内的数?
生:10
师:比10大的数还有哪些?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1:11
生2:15
生3:100
……
师:是啊,比10大的数多得数也数不完,今天我们先来认识11—20各数。
二、探索讨论,展开新授
1、 出示主题图
师:快乐的周末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李奶奶家帮忙做好事。(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哎,这是什么地方?
生:马路。
师:马路上这一条条白色的是什么线?
生:斑马线。
师: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学生过马路,他们多遵守交通规则啊!赶快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几人?生:(异口同声)10人。
师:周围这些人在干什么? 生:骑车。
师:我们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提示:数的时候可以先数马路这边,再数马路那边)接着师生一起数。
师: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
生:(抢着说)19
师:再加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生:20
师:多少人加上1是20? 生:19
师: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
生:树、汽车……
师:赶快数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及组成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考眼力”游戏,看看这一次谁的眼睛最亮?
(出示一堆乱七八糟的小棒,马上消失。)
师:猜一猜一共有几根小棒?
生1:15
生2:20
生3:11
……
(数一数:验证哪些小朋友猜得最准确?)
师:小朋友猜得都不一样,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怎么验证呢?
生: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小棒)
师:(让生想一想)为什么这一次不容易猜准?
生1:太快了。
生2:太乱了。
师:怎么摆能让别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
(摆一摆:让每个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
师:小朋友可以自己摆一摆,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朋友自由摆)
反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出示画面,然后消失。(学生有一根一根摆、两根两根摆、十根一捆的摆……)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摆法?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看的很清楚。
师(随手拿起一捆小棒):这一捆就是一个几?
生:一个十。
师: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生:10
师:刚刚摆的是多少 生:11
师: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生:1个十和一个一。
师:那11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生:11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
师:(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师:如果要摆13根小棒怎么摆?
生:再加两根小棒。
师:那么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个十和7个一能组成几?再加一根是多少?(18)1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再加一根呢? (19)1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生:19是由一个十和9个一组成。
师:(小结)十几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19再加一根是多少? (20)20应该怎么摆?
生(想了想说):两个1捆。
3、联系生活,理解数的顺序及大小
(1)出示尺子
师:老师家隔壁的小弟弟非常顽皮,弄坏了尺子,你能帮忙把数字补起来吗?
师:(补好后)老师代表小弟弟感谢大家的帮忙,还要告诉小弟弟要爱护东西。现在从0开始按顺序数一数?
生:0、1、2、3、4、5、6……(从小到大)
师:还可以怎么数?
生:从大到小
师:刚刚是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怎么数?
生:2个2个数一起数。
师:还可以怎么数?
生:5个5个数
……
师:在尺子上陈老师能提这样的问题:16比15大几?谁也会提?
生:20比几?
……
师:(小结)在尺子上我们还可以提好多好多的问题?小朋友回家还可以给爸爸妈妈提问题?
(2)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11—20的数,用水彩笔写在放大的田字格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1:(学生发言积极)我喜欢20,因为它最大。
生2:我喜欢15,因为它正好是10—20的中间。
……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理由。接下来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然后四人小组读一读,比一比,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学生自由活动,非常投入)
师:请小朋友按要求上讲台:16先上来(小朋友高举自己的数上讲台)
一个一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两个两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师:你写的数这里有吗?如果没有,你手中的数应该排在哪个位置?(小朋友都急着看自己的数,想上台排队)
三、练习反思,巩固新知
(1)读卡片,并说出数字的组成
师:(出示漂亮的水果)小白兔准备了一堆水果要送给大家,但它有一个要求:你得读准水果后面的数,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才能拿走苹果,你行吗?(学生兴致高昂,教室里只听到“我来我来”的声音)
(2)猜数游戏
师:没奖到水果的小朋友不要泄气,看过李泳叔叔的幸运52吗?只要你猜出卡片上的数,就可以拿到奖品。(师读卡片上的条件,小朋友来猜。如:比11大1的数;比14大比16小的数;与19相邻的两个数;由2个十组成的数等。)(小朋友的兴致依旧很高)
(3)说一句话,让别人猜一猜你手中的这个数。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还觉得谁的表现特别好?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11—20各数意义的理解及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我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为此,我适时安排了相应的活动。新课引入时,我就先通过“考眼力”游戏,让学生通过数数,猜数。这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有11根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以十为计数单位,以及在出示主题图时让学生数一数图上的事物各有多少。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去观察事物,表达和交流生活中有关数量的信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领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另外,在尺子上除了让学生一个一个数外,还让学生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这些安排不仅加深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2.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尽量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如在马路上数数等。同时,设计了“考眼力”、“帮小弟弟补尺子上的数”、“按要求上讲台找位置”、“小白兔送水果”、“猜数游戏”等游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特别是我拿出鲜艳形象的水果时,教室里只听到“我要,我要”的声音,学生简直忘了自己是在上课,只知道我答对了问题就可以拿到水果。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各数组成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
3.尊重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教师个人反思范文3
存在问题:
1、无资质人员驾驶工程抢险车,违章作业
2、驾驶员未提出存在身体疲劳等因素、未拒绝违章指挥,出现单方交通肇事。
3、管理人员违章许可无驾驶资格人员使用工程抢险车。
4、工程抢险车管理员审批交由其他人员管理
5、部门日常管理中未对车辆钥匙进行实际控制
6、当日施工组织松懈,未携带设备室钥匙
7、未在作业前对所要携带进入作业地点的安全用具、设备、物料、备件、工机具、劳动防护用品等进行检查和清点,并在《线路出清检查表》中记录。
8、值班工程师得知机电员工驾驶工程抢险车发生交通肇事并有人员受伤后未通知大兴机场线应急工程师,也未赶赴现场进一步了解情况、处理问题。
发生交通意外后,机电维修工程师电话无人接听,突发事件未响应。
事件感想:
1、要严格执行车辆审批制度,谁申请谁驾驶。严禁没有驾驶工程车资格人员驾驶工程车。
2、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3、密切关注施工人员身体状况,出现身体状况不良的人员,不要安排重要工作,必要时可安排调休。
4、对上级安排的违章行为当面拒绝。
5、清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并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交由其他人做。
6、时刻铭记安全,出现突发事件要重视,响应要快。
车辆段接触网漏停电接地二级事件
存在问题:
1.车辆段控制中心调度长未详细阅读接触网供电需求的内容。在施工开展前,未核对施工计划,关键作业未按计划要求实施,玩忽职守、违章作业。
2.供电专业施工负责人对施工区域需停电的条件不清楚,日常业务水平未覆盖该技术内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未能将该业务内容作为重点予以关注,专业技能、施工管理能力低下。
3、磁各庄车辆段施工计划管理的供电分区不能有效包含区域内所有设备,施工计划内容不严谨,施工管理存在较多漏洞。
4、车辆段施工管理现行制度未按公司要求开展
5、现阶段车辆段施工管理中存在场区未完成停电发出施工许可证的情况。未对施工许可证发出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施工作业人员可能在停电前开展施工作业,车辆段施工管理严重缺失,
6、事发后的抢险抢修作业未依据《施工管理规定》流程管理
7、安全交底会在停电前召开,如出现作业条件变化将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8、验电器存在显示不准确情况,安全隐患未进行有效管控
9、同类事件首次出现时未采取改善措施
10、现行《停电通知单》对供电分区划分与实际接线方式不符,存在安全隐患
11、技术交底流于形式
12、各级人员对此事件信息通报存在严重违章行为,严重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事件感想:
1、担任施工负责人时,认真核对施工计划,了解本次施工的各项细节(计划范围、实际里程、登消记地点、有无配合,对线路有无影响等)。
2、施工计划要严谨,对施工计划不严谨的地方要及时提出。
3、要确认线路断电后,做好登记手续方可进入线路。
4、安全交底会要在停电以后召开。
5、认真检查探伤仪性能,保证电量充足。
6、严格执行《施工管理办法》、《线路出清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7、发生事件后要及时上报,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迟报瞒报等行为。
教师个人反思范文4
关键词:教师实践知识;教师理论知识;教学反思;知识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52―02
一、教学反思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
教师知识是教师回归教育生活的必要准备,它必须借助教学反思这一实践形式来完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依凭自己的实践知识来践行教学反思。
(一)教师知识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理性表达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知识是由学者、专家决定,教师不具备构建知识的能力。事实上,实践中的教师基于新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个人对教育事件的反思,已日渐成为生产知识的主体。“教育生活以知识为基础,教师以拥有知识为前提;教师与其他知识丰富者相区别之处,在于教师具有自己的实践知识”。教师知识已成为教师职业构成的基本元素,且理性表达了他们的教育生活:
1 教师知识包含教师个人的教学目的。教师作为一个育人育己的职业,在对自身知识管理与构建的过程中,教学目的通常融入到他们个人的知识结构之中。
2 教师知识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情景,教师必须在个人知识的基础上作出创造性的回答,以彰显职业的创造性和复杂性。
3 教师知识蕴涵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来表达,但最直接、最客观的是以教师知识的形式来体现。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很好的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识成智,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个人知识。
4 教师知识凸显教师对自身知识的管理。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人才,现代教育更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能适应现实与未来需要的知识与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借助实践经验、在注重动态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反思。
(二)教学反思是教师知识的基本实践形式
在教师依凭个人知识实践有目的的课程情景、融合与之相关的知识过程中,需要借助教学反思,才能顺利地完成教育生活。而作为教师知识管理的两个基本向度,其理论知识是学科知识中各概念具体化到教学领域而形成的一种知识表现形式,其实践知识则是教师特有的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就是说,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已有的个人知识基础之上对自身教学经验的体悟,是教师个人知识的一种动态表现形式,这种知识产生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是一种需要反思的行动理论。
教师实践知识与教学反思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体现为知与行的相互转化关系。具体说。教师实践知识往往是在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它是教师关于课堂情境和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的知识,它集中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主动性,是一种体现教师鲜明个人特征和教学智能的知识。它实践了教师对教学的自我思考与经验探索,对教育理论进行内化,并用自己的方式和策略将知识转化成智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以实践知识的形式来表现教学反思的内涵,同时也获得、拥有和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反思提供知识基础。
二、教学反思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教师实践知识
教师实践知识本身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从教学反思的视角,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类:
(一)如何理解教育的知识
“‘知识’是一种行动的工具,具有实践性和能动性”。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好”教育的标准又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师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诠释上述问题时往往通过自身的实践知识,并且以个人的教育信念表现出来。
(二)认识自我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包括教师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以及在对自我认识进行调节时体现出来的知识。在教学中认识自我的过程,主要体现为教师运用“自我”进行教学,了解自己知识结构的特点和教学风格,善于扬长避短,适度发展,并能从错误中获取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三)与学生相处的知识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教育生活最基本的动态形式。如何与学生相处既是一门学问,也是教师实践知识表现与发展的平台。在教学中,诸如教师关注学生、恰当地回应学生的质疑等,必须以实践知识来表现。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也会努力表达与人相处时的一些实践知识。比如,对待学生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尊重他人等。
(四)教学机趣
教学机趣是教师教学机智、机敏与个人天趣、风趣的结合,它不是一种按步骤、分阶段的逻辑认识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感觉或无意识的行为。而是教师直觉、灵感、顿悟和想象力的即兴发挥,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教学机趣本身是富有创造性的实践知识,是教师个人知识与教学情境达成的一种默契,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生成实践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帮助教师有效克服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个人知识。
(五)理解理论知识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教育学理论的理解,对整合了上述领域的教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将原理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如比喻和类推),对所教科目及其目标的了解和理解,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和实施,对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对特殊案例的处理,选择学生评估的标准和手段等。”这些知识主要是有关教师基于个人的经验和思考,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以具体的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多元的动态知识形式。
(六)反思性知识
“作为教师一种基本生活方式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宏旨,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理性审视并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这样一个过程”教学反思的实质是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审视和分析,再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取得相应的改进教学策略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反思,表现为“对实践反思,在实践中反思,为实践而反思”的实践知识形式。
三、作为教学反思的教师实践知识的表现形式
(一)以隐性知识的形式
理论知识一般是显性的,而实践知识往往是隐性的。教师实践知识的潜隐性具体表现为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再具体地说,教师实践知识首先是教师自己在对理论知识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教学行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个人知识形态。
(二)以个人知识的形式
如果说教师理论知识侧重强调知识的客观性、社会性、开放性,尤其是知识的复合主体性及其认识向度,那么,教师实践知识则侧重理解向度。强调知识的个体建构性,旨在从心理、精神、意义、价值等层面阐发知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师实践知识的本质特征表现在它的单一主体性和理解向度,并以个人知识的形式来表达。
(三)以教师本身作为知识主体的形式
一线教师既是教师实践知识的主要载体,其教育生活又是教师实践知识的主要体现形式。这种知识主要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构、反思而生成,从生活经验中产生,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教师教育生活本身包含教师个人的打算与目的,以及人生经验的累积与体悟等。
(四)以教师践行理论知识的形式
教师实践知识始终与教师理论知识构成一个动态的教师个人知识建构模式。教师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理论知识通常表现出超越时空性与独立性,而实践知识的价值追求则主要体现为教师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本身虽然有其模糊性,但作为其重要表现主体的一线教师,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追求,并一直在反思如何使用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唐荣德,等,教师素质:自在教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7:33
[2][4]陈向明,实践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4
[5]张爱闻,论教学反思的本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6,(4):87-90
教师个人反思范文5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幼专院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去,都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效果,从而加速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幼专院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堪忧。幼师重视技能课轻视文化课,语文课也是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课。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就学习,没有什么难学的,而且毕业后语文知识的用处不大,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好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要么做手工,要么玩手机。很多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大大受挫,认为精心准备的课堂,认真听讲的很少,时间一长,多数语文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备课上课,认为只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即可,没必要认真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懒得查阅大量资料,懒得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都是在每学期交教案时草草补上,根本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法形成个人教学实践智慧,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幼专院校语文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学反思与幼师语文教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认真地分析、探讨、反省、思考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或困难,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我国著名学者张立昌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他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批判地考察,及时肯定教学的成绩,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从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文教学效果等方面来研究自己的语文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从而改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理念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重新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再度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堂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策略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上,有助于语文教师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其教学效果更好。可见,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思考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思路,保证语文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激发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语文课堂管理,让学生想上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只要上课学生认真听讲,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升,也会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文化课堂管理制度,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肃处理,给予适当处分,并与其学分挂钩。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学校督导室应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定期对语文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反思手段及反思水平进行评定,对于较好的教学反思策略,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扬,倡导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其教学反思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学校各部门领导带头进行教学反思,增强语文教师的反思意识
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怎样,与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息息相关。“创设一种鼓励公开揭示个人错误的氛围,关键是那些掌握象征性权利或掌握权利的人们做出自我揭示的典范。”这表明学校领导如果带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愿意承认他们不是全能的,并请求教师们帮助他们了解一些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学校的老师也会以学校领导为榜样。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都会效仿领导的揭短行为,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制定专家引领制度,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反思
很多语文教师虽然能够看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大都没有接受过撰写教学反思方面的培训,不能真正了解教学反思,更不会写教学反思,希望进行教学反思时,得到专家指导与帮助。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一些教学反思方面的专家,针对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遇到的迷茫与困惑,及时地加以培训指导,并教授一些反思的理念及有效的方法,帮助语文教师进行有效反思,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深化。
(四)利用每周三的教师集体备课,大力开展集体反思活动
集体反思通常是同学和教师对某一问题,集体交流探讨,集体反思教学的活动。集体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观,有利于语文教师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因为,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会不够全面,如果有同教研室的同事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分析教师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多种意见”、“不同看法”,就可以促使语文教师借助大家的智慧,不断改正自己理解的偏颇,更好地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从而克服个人惰性。语文教师以这些共同反思的成果为基础,重新设计和完善教学过程,会有很大收获。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要大力开展集体反思,多听听同事的建议,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集体备课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解疑答惑、提供问题解决的良好对策,强化反思效果。所谓集体备课是指以教研室为单位,由备课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的,事先制定好备课计划、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集体讨论的集体活动。它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对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一种备课方式。教育博客也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博客,然后就可以利用论坛发表和张贴个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看法,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其他语文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谈论自己的经验,交流自己的解决策略。教育博客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为语文教师交流反思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语文教师要多阅读教学反思的专业书籍,提高反思技能
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树立反思理念,要在教学之余,加强理论学习,阅读教学反思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会反思方法。语文教师只有坚持读书学习,多与语文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对话,不断积累反思知识,还要勤于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读书的感悟,及时整理记录下来,并将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合理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进行不断的反思训练,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师的反思技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语文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可以写教育日志,把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等记录下来,结合一定的理论,分析、回顾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反思技能。可以写教育叙事,即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阅读故事后,让读者能够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其叙事形式有故事、口述、日记、访谈、总结报告等。也可以写教后记,这是教学反思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教师在每节课后把上课的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是一种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最好方法。写教后记一定要及时写,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等到学期末再补写教后记,毫无意义。
四、小结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历程,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教学反思,学会反思的方法,不断增强反思技能,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魏爱玲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8).
[3][美]StephenD.Brookfield著.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教师个人反思范文6
一、反思意识
虽然部分外语教师具有教学反思行为,但其反思意识表面化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进行的是偶然反思,其特点是即席性或临时性较强,是随意发生的,目的不明显,甚至没有目的,所以深度不够,容易成为无效反思。反思必须是有效果、有实际意义的。要保证反思的有效性,首先得加强反思意识,从思想根源上入手。
可从以下几点培养和完善职业反思意识:①培养日常反思意识。这包括善于对教学行为、教学理论进行反思,勤于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同事的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大到宏观的教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小到对课堂导入方法、课堂氛围的营造手段进行挖掘、思索,反思诸多教学因素带来的教学结果。培养日常教学反思习惯,能使教师达到“自我监控”的目的。②反思要足够地深入。众多反思之所以无效,是因为不够深入的原因。有了教学反思的习惯,还要考虑适当提高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否则,反思稍纵即逝,不能带来教学意识上的革命性的变化,进入不了新的教育实践,注定不能使教学有质的飞跃。因此,对某些问题可以不进行深究,但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要追根问底,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反思精神。③反思时机的掌握。掌握科学的反思时机能极大地提高反思效果。虽然个体因素导致了人们反思时机的差异,但对反思时机的掌握,通常可以考虑在教学行为之前、教学行为中、和教学行为后。教学行为之前的反思注重反思课堂设计、相关教学策略可能带来的教学效果,着重“教学预期”的思考;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中反思的机会不大,但也可借用快速反思进行适度灵活调整;教学行为之后的反思注重回顾、总结,可采取自问、参照对比等办法。
二、反思策略
没有一定的反思策略的支持,仍然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反思。恰当的策略可提高成功反思的概率,提倡“聪明”、“策略”地进行反思。以下从三方面讨论反思策略。
1.要有独立的反思能力,更要与他人合作探讨。多数情况下,反思应当是反思者独立完成的。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教师应当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教师对课堂评价体系、尤其是对一堂“优质课”的概念,应当有比较明确的心理原型,并遵照教学理论的相关原则对自身课堂进行合理评价。这种独立的评价能力,其实就是教学能力,更是反思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独立的反思能力并不意味着排斥他人的帮助、排斥向同行学习。虚心向他人学习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节省直接经验所要经历的巨大支出。间接经验在很多时候更高效,因为那是他人的总结。加强与同事、与外界联系、沟通,对拓展教师的反思思维空间和反思角度是极为有利的。
2.处理好反思型教学与常规型教学的关系。反思并不意味着需要对每堂课进行反思,也不是意味着所有的教学都属于反思型教学。从反思的视角来看,外语教学可分为反思型教学和常规型教学两种。反思型教学是指教师在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对原有的做法或想法有了新认识,随之进行意识和行为的调整。在这种新认识相对成熟的时候,把其带进课堂,付诸行动。这种具有实验性质、或具有对原有做法进行调整的教学行为,称之为反思型教学。当这种反思型教学进行到某一程度,逐渐成型并能体现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的时候,它就成为了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即常规教学模式。常规教学模式形成后,教学即进入平稳的运行。一旦发现问题,教师又开始对它进行新的反思和新的调整,向新的常规教学继续深入。如此循环,在反思型教学和常规型教学的轮流交替中,教师完成了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辨证过程。
3.对反思内容有清楚的界定。要避免反思的盲目性,就要对反思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即应该对什么进行反思的问题。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所要求的反思内容是不同的。例如,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教学反思,常常是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目的等进行反思,具体如导入方式、提问策略、互动环节等等。然而,多数教师往往把反思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如上具体的教学行为上,忽略了对宏观的教学指导思想,或相关教学理论的反思。例如,课堂体现了什么样的现代教学思想?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新外语教育理论、新学习理论的框架?是否体现了运用了现代网络教学资源的新思路等。反思的内容应该是有层次的,由细微到宏观、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多维。应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反思对象,避免盲目、关联意义不明显、甚至毫无相关的反思行为。
三、反思的理论支持
没有理论基础,教师就无法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没有评价,教学反思就显得没有必要,因为反思的一个出发点是存在不足。没有评价,何来“不足”之说呢?因此,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是其具有评价自己教学行为、评判他人教学质量的科学依据。否则,其教学反思因出发点不正确而缺乏说服力。教师可从以下两点提升理论水平,作为反思的科学依据。
1.跨学科理论基础。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互动交往频繁的程度胜过以往任何时代,各学科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多学科互相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见证了现代信息的便捷与繁荣。另外,由于人的智力的发展,人脑变得更加复杂,人们对信息的领悟能力和吸收能力是空前的。人脑可对更加错综复杂的信息进行清晰地解码。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在这样信息交融的大环境下,充分吸收了多种学科的有益元素,在教育理论和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要成为合格的现代外语教师,就要对这些学科知识有所涉猎,虽不门门精通,但要具备一定的通识能力,方能成为快速变幻环境下的合格教育者,成为具有广阔视野的教育反思者。跨学科理论基础知识,是外语教师进行成功教学反思的重要基础。
2.个人教学理论。跨学科知识由于具有抽象性、普遍性、间接性的特征,其对外语教师的思维和教学的作用往往是比较间接的、潜移默化的。真正对外语教师起直接指导作用的,是其个人教学理论。外语教师的个人教学理论指的是教师对教学认识的深层理念。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和对学习与教学的信念来绘制出个人教学理论的。它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先有的经验和理论认识水平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