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合同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入职合同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入职合同书

入职合同书范文1

系统:win10190964位企业版

部分用户可能电脑型号不一样,但系统版本一致都适合该方法。

大家在使用电脑输入法的时候,烦恼的是不是需要频繁切换输入法,切换到别的输入法用着不习惯;而且需要使用组合键(Ctrl+shift)才能切换,那么电脑如何设置输入法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电脑输入法设置方法。

1、鼠标单击开始图标,点击设置图标,点击时间和语言

2、左侧选择语言,接着在右侧的相关设置点击拼写,键入和键盘设置

入职合同书范文2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对策研究;现状;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统计数据质量面临着新的考验。近几年来,我国的统计工作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但是,我国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结构也变得更为复杂,干扰因素很多,导致数据统计的工作不能够完全客观地实施。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

统计数据要有一个时间上的及时性,只有这样,统计信息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提供给决策人有用的信息。统计信息价值的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适用性,如果所统计的数据根本无法适用于相似的项目中,它便失去了其价值所在,统计数据应该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将要表达的内容都表达得清楚明了。可比性主要是为了日后项目的参照,经济性则是经济效益上的要求,毕竟对企业而言,其经济效益是运营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一)统计数据的虚假。在数据统计工作中,虚假现象是较为常见的,这一问题对数据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危害,这些数据完全脱离了事实,根本毫无依据可言,是一种人为杜撰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完全不具备统计数据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虚假的统计数据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然而归根究底都是和利益相关,一些企业单位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想方设法在财务报表上做工作,各种捏造数据,使得财务报表上所体现的并非是该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应该缴纳的税收,也不惜在财务会计方面大做文章,故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收获更大的利润。

(二)指标数值背离指标原意。统计工作是繁重的,而且是要根据所要求的指标去进行的,如果在众多的数据中,没有目标性地去做统计工作,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挑战。数据统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理解所下达的指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生对指标了解有所偏差,从而导致统计工作的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准确地理解指标的内涵,会造成所统计的数据并非是真正需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做了无用功,这种指标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计算数据的随意性,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地保证。

(三)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现今的统计报表可以说是种类繁多,所以所对应的指标也是各种各样,同一个指标可能出现在不同的专业或者是相同的专业中,一些指标的设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缺乏科学合理性,不能够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项组成成分变得更为复杂,经济主体和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在做数据的抽样调查过程中,明显受到了挑战。在随机抽样的情况下,抽样调查的调查样本难以保证,所以,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也难以得到最好的保证。

(四)数据统计手段发展不平衡。数据处理手段出现从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度信息化,就地域而言,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可靠性差,这与统计的及时性要求不相符合。统计所反映的当前经济现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

(五)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分析评估能力弱。目前基层统计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镇村统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只有高中文化程度,有的尽管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但是实际能力仍然很差。文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其业务处理能力就存在困难,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就谈不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分析和评估。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一)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对于那些严重的造假行为,绝对不能姑息,一旦发现,要严惩,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只有加大该项工作的执法力度,才能够让相关的统计工作人员认识到违法杜撰的严重性。而且要适当地增加处罚金额,毕竟一些企业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主要是受利益的驱使,所以大量的罚款金额能够比较好地遏制财务数据的造假,从而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为了更好地建立统计诚信体系,仅仅靠部分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大相关的部门相辅相成,共同合作,纪检司法等有关部门应该密切配合,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共同为统计数据工作的诚信体系而不断努力。

(二)树立新的统计数据质量观理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不同时期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不同的标准,明确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和概念,树立全新的统计数据质量理念,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数据质量评估判断标准的思维须从狭义转向广义,要从过去单纯注重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扩展到提高数据的时效性、科学性多维的质量内涵,要从过去工作重点是收集上报搞准统计数据的工作思维中解脱出来,不仅仅要抓住数据的准确性,又要做好解读统计数据,开发统计分析研究成果。以新理念来确立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开拓新局面。

(三)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工作是专业型、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统计工作涉及的面较广,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统计人员既要精通统计科学、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尊重科学、严谨求实、遵守纪律、忠诚统计、不出假数。

四、结语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它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做出决策和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的统计数据工作质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但是,数据统计工作者只要牢牢把握统计数据的基本特性,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就一定能够实现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入职合同书范文3

教师控制数合同到期后,可以终止合同也可以续签合同,学校有权确定是否续签。

用人单位与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人员可依法解除、续签或终止聘用合同。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用人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招聘的人员,不办理入编手续,名单需报同级机构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备案。在有空编的情况下,使用聘用教师控制数的人员可通过考核直接办理入编手续,可按本单位原聘岗位等级聘用。

《教师法》第十七条作了如下阐述: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来源:文章屋网 )

入职合同书范文4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图书流通

高校图书馆工作是高等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而图书流通工作又是高校图书流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的借阅流通是图书馆的命脉,流通部门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第一线窗口,图书文献只有通过借阅流通才能为读者所用,发挥其作用,造就出人才。所以,这项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整体形象的塑造。作为图书馆重要服务窗口的流通部,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是每位馆员应深思的问题。

一、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图书馆是读者服务的学术机构,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重点,一切为了读者是馆员的工作目标,作为一名称职的馆员,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认识到馆员为读者提供周到、耐心、专业的服务,是馆员的职业范畴;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馆员应尽的义务,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读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流通部工作人员日常最大的工作量就是图书借还和上架,借还处虽然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但是,经常还会遇到图书损坏、条形码受损、IP地址不对、图书不能消磁等问题,这就要求借还处比任何时候都要耐心细致。书库管理人员要及时将归还的图书上架,经常巡视书库,随时排架、整架,避免图书乱架堆放。这些工作都要求馆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流通部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是直接面向读者,为他们提供藏书与服务的工作岗位。管理人员直接与读者打交道,是图书馆服务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流通管理人员应该懂得读者的心理,能对不同的读者运用不同的交际艺术,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艺术,这项工作是操作技能和服务热情的高度统一。

1.“一切为了读者”,书库流通工作要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及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除了提高藏书质量外,还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全方位地提高服务水平。只限于借还、上架及整理等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更谈不上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馆员。流通部工作人员的高素质首先体现在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观念,在工作中理解并支持读者对科学知识的渴求,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真诚、热情地对待每一位读者,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我校图书馆实行分借统还管理模式,借书在各个书库,书库实行开架服务,读者可以在书库自由地挑选自己需要的图书,还书统一在大厅的“还书岛”上办理还书手续,大厅的两侧有二十多台检索机,读者如果想借哪方面的书,只要在检索机上查找,马上就能知道这本图书在哪个书库,并知道此书是否在库,如果想查寻自己借的书是什么时候到期或续借、预约某本书,都可以自己在检索机上操作,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应具有扎实的图书管理理论知识,熟悉本馆馆藏图书的分类法则,并能运用理论去指导图书的日常流通。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如要高标准地为读者服务,首先就必须熟悉本馆所采用的分类法,掌握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熟悉本库的馆藏以及其他书库的馆藏范围、藏书特点,熟记本书库每本书的大致架位,熟记类目,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找到所需图书,在丰富的藏书与读者之间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三、加强书库服务工作管理

1.科学地排架,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量非常庞大,图书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一般是几十万,有的甚至几百万册。流通部要管理好如此大数量的图书,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划是很难想象的。流通部的藏书是根据分类规则来排列的,每本书都应有其位置,只有这样读者寻找图书、查阅资料才能方便快捷;相反,在排架混乱的书库里找一本自己想要的书,就像大海里捞针,寻找图书所花的时间往往是在排列整齐树库里寻找图书所花时间的几倍,甚至找不到所需图书。图书排列整齐是管理好图书的基本要求,是流通部开架借书、服务读者的前提。笔者所在的书库是依据两种分类法排架的,前面十几架新书是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排架,后面几架是按中国科学图书分类法排架。每排书架的两端各贴了此排书架的分类号,读者一进书库,马上就能看到书架两端的醒目提示,就能很快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工作人员在读者走进书库时,一定要注意读者是否拿了代书板,如果没拿代书板,图书工作人员就要提醒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要在书库里巡库,发现读者没有使用代书板看书,就要告诉读者如何正确使用代书板。如果发现读者乱放图书,就要耐心说服读者,希望他们能配合书库工作人员共同搞好书库工作。工作人员在巡库时,要经常检查书架是否有乱架的书,如果发现,要及时把书放回正确的位置,尽量减少图书乱放,让书库的书架经常保持整齐。

2.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学生在图书馆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庞大的读者群,要想管理好藏书和读者,光靠几个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办到的,还要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学生的作用,与他们共同管理好流通部。笔者所在的书库有二十几万册图书,每天有几百名读者书库借书,借阅量大,书架非常乱,每天有几百本书、有时上千本书还回书库,这些图书都要尽快上架,书架也要及时清理,把放错位置的图书及时归位。这些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地管理勤工俭学的学生,与他们一起共同管理书库。首先,工作人员要编制一份勤工俭学考勤表,学生到库后,必须严格按照考勤表的内容执行。考勤表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他们上课的时间,合理地确定岗位、安排时间。工作人员在管理勤工俭学的学生时,要注意言传身教,书架散乱、还回的书多,工作人员要主动与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起上书、整理书架,尽量缩短图书堆放在书车的时间,让读者尽快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工作人员应多与勤工俭学的学生进行交流,如果还回的图书太多,书架又太乱,勤工俭学的学生超过规定的时间,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地表扬他们,如果勤工俭学的学生有困难,工作人员就应尽量帮他们解决。勤工俭学的学生既是一名读者,又是一名书库管理人员,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周围的读者,读者对书库有什么意见,他们比工作人员更容易了解。

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生命线,流通部又是图书馆的前沿阵地,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起桥梁的作用。这一工作广泛联系读者,广泛接触读者,在工作中馆员一方面要为读者服务,另一方面要直接倾听读者的意见,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提高服务质量,使服务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丘玲.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之我见[J].图书馆论坛,2006,(4).

入职合同书范文5

1、查录取真假,考生应通过本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招生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

2、查学校真假,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本省招生考试院网站或本省招办发放的招生资料上查到。

3、查学籍真假,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籍学历注册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要和省级招生机构进行信息核对,核对无误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学籍注册网上查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学籍。

4、看邮件,正规通知书是通过邮政快递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的信封,接收此类邮件需要现场出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而不正规的通知书一般是用平信的方式寄出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入职合同书范文6

结,提出建立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飞速,然而,在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城市交通拥挤,运输秩序混乱,运输结构不合理,内外交通的衔接不顺,多种运输方式的配置不当等,而这些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即管理体制问题,现有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正在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制约。因此对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1.交通管理体制的含义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影响着交通运输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复杂关系,是保证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革现行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建立统一管理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创新非常必要。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由管理主体、客体、方法以及环境有机结合而构成的。改革创新交通运输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从而交通运输畅通,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现行交通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

2.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平衡发展,重复建设突出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各种运输方式的行政主管部门,致使交通运输各部门之间争项目、争投资的现象十分突出,而且还导致重复建设。由于交通各部门缺乏统一规划,致使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海陆空路网布局不合理。

2.2政出多门,机构重叠,管理混乱

一种运输方式往往是两三个部门共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互相推委的现象,效率低下。例如,我们社会上同时存在道路路政、运政、规费稽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公安部门承担)四支执法队伍,这四支执法队伍同时在一个路而执法,由于存在职能交叉,各自对执法职责内容的理解不一致,冲突难免。无利的事,各部门该管的也不去管,互相推睡。有利的事,各部门争着去管,互不相让,各部门执法时经常出现矛盾。而且由于机构设置臃肿,管理人员繁多,经费开支巨大,管理成本太高,同时也加大了广大经营者的负担。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能,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2.3执法扰民的现象十分突出

同样由于政出多门,在道路执法领域,往往同时存在上述四支执法队伍,使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特别是在进出市区的主干线公路上行驶的货运车辆,经常要多次停车接受不同执法部门的检杳,如可能由于同一原因,先后多次受到处罚,出现重复罚款。

2.4长途汽车运输管理与公交运输管理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市场经营秩序

我国大部分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出租汽车和长途客运分属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市交通委系统主管长途汽车的管理部门与市建委系统主管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的管理部门之间经常发生管理权冲突。

2.5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由于现行的交通管理体制的部门分割,使交通发展规划建设、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等方而存在自成体系的问题,缺乏互相之间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的机制。地方政府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交通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委负责立项,建委负责设计审杳,经委负责技改项目,衔接环节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如果一些不需要报国家计委审批、企业自筹资金的项目,改由交通主管部门立项、审杳初步设计,就可以达到减少环节、节省时间、加快进度、提高质量的效果。

3.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创新

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依托于管理机构而存在,服务于其管理职能与目标的实现过程,需要以管理规则的形式来确立。设计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所应有的竟争、激励、协调、反馈和监督机制,首先要符合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模式特点,根据行政管理机构与经营管理机构运作的职能与目标不同而有所侧重。其次要根据各种机制调节对象、作用方式、欲达目标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对策,逐步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体系,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良性运作的整体目标。

3.1竞争机制的实现

交通运输业属于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要满足市场需求,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市场竟争机制,是促进运输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完善运输营运活动市场经营规则的同时,加速市场主体的培育,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垄断和地域垄断局而,促使不同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企业参与到综合运输市场中来。利用竟争择优的机制提高交通运输的各项经营效率和水平。竟争的范围包括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竟争,同一运输方式内部市场经营主体之间的竟争。对于不具各完全市场化竟争条件的行政职能机构与岗位,则可以通过组织机构之间的竟赛评比,人员之间的竟争上岗方式形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竟争氛围,促使这些机构或人员不断改进管理手段与方式,提高自身素质,进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3.2激励机制的实现

激励机制之所以能够存在,原因就在于管理主体自身不同等级需求的不断进化。对于交通运输中的经营企业来讲,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激励企业搞好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给子其“付出”以合理“回报”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时机再施以一定经济利益刺激。而对于行政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激励,则要以经济手段刺激为基础,以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为目标。要实现有效激励机制,必须将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与惩罚的负向激励作用结合起来,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来,将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

3.3协调机制的实现

协调机制是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应有的一种自适应机制。协调机制一方而是指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实现子系统及整个系统的功能:另一方而还指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中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干预与控制。无论是哪种协调机制,其实现的条件不外乎刚性的手段和柔性的手段两种。所谓刚性手段是指具有强制约束力、协调力的方法,其表现形式有法律手段、行政命令、经济手段、物质技术手段等。管理机构之间及管理机构与运输市场主体之间的协调,一般都涉及经济利益问题,协调部门能否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对协调工作效率至关重要。而所谓柔性手段则是通过信息传递、说服教育,利用感情、心理因素作用来协调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主体的一种方法。因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协调对象往往是具有丰富感情的具体管理人员,以情动人,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环境,可以促使管理人员由被动协调对象变为协调行动的积极参与者,调动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取得强制手段所不及的效果。

3.4反馈机制的实现

反馈是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这一大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反馈机制的建立,从管理体制系统内部来讲,一方而要建立信息反馈的规则与制度,譬如重大事项的请示与报告制度:另一方而要投入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譬如运输枢纽和关键节点配置先进实用的视频监控通讯设施,建立市级的交通信息中心,保证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安全。而从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系统外部来看,其管理对象有各运输经营企业,还有重要一部分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过往客人,这些管理对象既是信息的来源,也是信息的载体,投入设施、建立渠道改进管理与服务质量,也是创新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反馈机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庆云.我的交通发展观[J].交通运输系统与信息,2004, 4 (3)

上一篇正规合同书

下一篇销售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