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教学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教学方式范文1
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对象层次的提高,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护理人才的关键。作为护理学基础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从培养学生从单纯的护理技术人员,转变为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精神、能够成为促进护理工作发展主体的高素质人才;从传授“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护理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传授“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知识与技能;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参与教学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积极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人才。我校尝试做了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改革的内容及方式
1.1 改革实验用物的准备:将传统的实验员准备物品改为实验员值班制。预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分组,每4人一组,实验课开始前30min,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内容自己准备物品。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实验操作连贯性。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要动手动脑,以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1.2 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运用。改变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互动性。很多教师采用角色扮演、自身体验、设立情境、设障碍法、幽默图画等灵活应变方法,增加护生直接参与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1.3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围绕着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重新设置实验项目,多数实验设计为病例形式,如:“剖宫产手术的病人欲回病房,请作好准备”,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麻醉床的操作,而更多的是,学生围绕剖宫产手术的病人进行思考,考虑到病人的需要、以及病人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进行准备,使课堂所学到知识得以应用,锻炼了学生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以往的实验教学方式是:学生观看操作录像-老师课堂示教-学生回示-学生铺开练习,学生在练习课上往往机械地模仿老师的操作流程进行学习和强化,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虽然操作规范但无创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改革:①操作前准备: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上有关内容,按实验分组进行准备。②课堂实施:实验课时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老师要给予评价与分析,然后观看录像或老师示教。
2 实验总结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老师的操作,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最简化的实验用物及实验步骤:
2.1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首要任务。应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实验操作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课堂认真练习,课后自觉练习,营造了互帮互练的良好学习气氛,更激发了学生学。
2.2 引入情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是以临床问题为中心,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提高教学效果及培养学生应变能力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不仅学到了护理工作的方法,护士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应变能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开放练习实验室,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或休息时间到护理实验室练习。让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练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护理教学方式范文2
关键词:多种教学方法;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联合应用
毕业实习是每一位护理实习生由学生阶段转变为护理人员的重要时刻,而实习带教又是师生互动合作的有效基础之一,由于手术室的专科性及特殊性,传统的带教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手术室护理教学的发展[1]。因此,我院针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联合应用进行带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手术室实习的9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将9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名护理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20至28岁不等,年龄均值为(24.13±1.26)岁,大专21名,本科11名,中专13名;实验组45名护理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18至27岁不等,年龄均值为(24.05±1.38)岁,大专19名,本科8名,中专18名。对比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基线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值大于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传统带教主要是指带教老师针对手术室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对一带教;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主要包括一对一带教、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及实习手册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联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度,实践操作水平,还能有效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其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护理意外发生率及手术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考核成绩总分100分,主要内容包括无菌观念强化程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护理态度、手术配合能力等,分数越高,成绩越好;满意度评分100分,由手术室患者(100例)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2]。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意外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考核成绩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室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护理意外发生率及手术室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一对一带教:选择科室内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及规范操作的护理人员担当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考察评估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实施因材施教[3]。
(2)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手术室正确着装、环境、无菌操作内容及要求、安全核查等内容采用幻灯片的形式为护理实习生进行讲解,图片解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讲解效果。
(3)小组讨论:在手术任务结束后,安排护理实习生坐在一起讨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问题、可能面临的问题、对手术室的建议、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等内容,护理实习生提出问题后,指导大家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小组组长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交于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进行解答[4]。
(4)情景模拟及实习手册:为护理实习生发放《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实习手册》,手册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规章制度、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守则、实习计划、手术室相关知识、工作职责、理论知识及常见手术等,能明确的为护理实习生提供理论指导,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的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意外发生率比传统带教的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少17.78%,说明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护理实习生在手术室操作过程中护理意外的发生;且实验组考核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加强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综上所述,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养及实际操作能力,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杏云,徐维娜.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及体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7(z1):248-249.
[2]龙六凤.多种教学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联合应用效果研究[J].延边医学,2014,18(35):149-151.
[3]刘艳,马永.因人而异的带教方法在手术室护生实习中的运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6):90-91.
护理教学方式范文3
【关键词】 护理教学; 护理查房; 时间轴图; 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Timeline diagram” in the nursing rounds teaching,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Method:44 cases of nursing intern in the thoracic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y received “Timeline diagram ” nursing rounds mode,and 24 cases of nursing intern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y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rounds mode.The effect of nursing rounds teach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rounds presentation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score of nursing rounds teaching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0.38±4.76)scor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56±5.33)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412,P=0.000).The scores of the evaluation of nursing rounds presentation effect on the rational,clear and intuitive medical history report,comprehensively grasp disease,find the key nursing problems in time and nursing measures and health education more targe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teaching; Nursing rounds; Timeline diagram; Effect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8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5.022
护理查房是检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临床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查房时,护理人员往往以疾病知识的复习为主,病史汇报冗长、零碎,较难突出护理问题的重点,不能个体化地解决具体护理问题[1-4]。本研究将“时间轴”图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评价其在提高护理查房教学效果和提高护生对护理教学病史汇报的认同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科轮转实习的44名护生作为试验组,采取”时间轴”图查房模式,另选取2014年1-3月采用传统查房模式的2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名护生均为女生,年龄21~24岁,平均(22.62±1.20)岁;本科11名,大专33名。对照组24名护生均为女生,年龄20~24岁,平均(22.41±1.13)岁;本科7名,大专17名。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每月以4名护生为一组在本科轮转实习,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对照组护生采取以疾病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护理查房教学,具体内容包括1名护生对患者病情和所采取的治疗措施进行汇报,另1名护生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明确该患者的护理问题,并分析相关因素,拟定预期康复目标、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措施等,另2名护生以聍听为主。由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并予以指导。试验组护生则指导其采用“时间轴”图模式进行护理查房,具体内容如下。
1.2.1 “时间轴”图护理查房模式介绍 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护生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查房的重要性及“时间轴”图护理查房模式的概念、目的、意义、如何绘制及如何将其应用至护理查房中。入科第1天做好宣教,鼓励护生自主选取个案,并以实际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讲解,提高护生对“时间轴”图护理查房模式的理解,使其熟练掌握该模式的要领及制作。并提供以往老师优秀的护理查房课件和查找相关文献供护生借鉴学习。
1.2.2 “时间轴”图的绘制 由护生于实习第3周开始,根据本科特点,选择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可给护理工作带来启发或反思的案例作为护理教学查房对象,鼓励护生自己搜集个案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进展、临床检验,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老师从旁指导。指导护生对所获得的病历资料加以整理、分析,获取重要信息,并绘制横轴表示时间轴,标示患者入院至今的病情进展情况,并以不同符号标示日期及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上标注患者主要的病情变化、治疗措施、护理措施、辅助检查、出入量等。本文以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例,见图1。
1.2.3 采用“时间轴图“汇报病史 带教老师对护生绘制的“时间轴”图进行点评,并协助其进行修改,同时指导其根据所绘制的”时间轴”图汇报病史,包括如何筛选出重要信息进行汇报,如何将病史更有条理性、完整地汇报。同时指导护生根据所绘制的“时间轴”图,对该病作出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当前存在的护理问题,组织其他护生进行讨论,阐述各自见解,共同讨论。出科前由带教老师从旁指导,并对护生“时间轴”图的绘制及病史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协助其修改。
1.2.4 床边护理查房 带教老师组织护生进行床边护理查房,由1名护生进行病史汇报,并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或相关的操作,期间与患者进行交流,采集相关资料,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其他护生则观察整个过程,并参与讨论。最后由带教老师予以补充、纠正和点评,总结出该次护理查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3 评价指标 出科前对护生进行出科考核,每2名护生完成一次床边护理查房,由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采取本院护理部设计的《胸外科护理教学查房效果评价表》对查房情况进行评价,该评价表共包括20项内容,涉及病史汇报、病情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体会、仪表形象、查房时间等,每项总分为5分,由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打分,总分为100分。同时,采用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护理查房病史汇报效果评价表》对护生进行调查,该评价表共5个条目,包括护理查房病史的汇报是否清晰直观、条理性、可全面掌握病情、及时发现重点护理问题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采用Likert5级评分,各条目得分1~5分,分数越高表明认同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护理查房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护生护理查房效果得分为(90.38±4.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6±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2,P=0.000)。
2.2 两组护生对护理查房病史汇报效果评价比较 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查房在病史的汇报有条理性、清晰直观、全面掌握病情、及时发现重点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等5项评价的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统护理查房内容往往以疾病知识的复习为主,且由于较大部分护理人员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直接将电子病历资料复制、粘贴,未对信息进行筛选全部汇报,导致护理查房病史汇报冗长,较难突出护理问题的重点,无法清晰直观地呈现重要信息[5-7]。而除查房者外,其他参与人员对病历资料并不熟悉,不能全面掌握查房对象的具体情况,导致重点护理问题和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出科护理查房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P
综上所述,“时间轴”图模式应用在护理教学查房中,使护生学习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而提高护理教学查房的质量。由于“时间轴”图护理查房模式应用时间尚短,其应用效果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观察、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Zhang R.Investigating the prevention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through standardized teaching ward rounds in clinical nursing[J].Genet Mol Res,2015,14(2):3753-3759.
[2] Newnham A L,Hine C,Rogers C,et al.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umentation of paediatric post-take ward rounds:the impact of an acrostic[J].Postgrad Med J,2015,91(1071):22-25.
[3] Kalb K A,O’Conner-Von S K,Brockway C,et al.Evidence-based teaching practice in nursing education:facult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J].Nurs Educ Perspect,2015,36(4):212-219.
[4]陈媛.“时间轴”图在护理查房病史汇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3):13-14.
[5]张华,王筱君,王阿丽,等.护理查房的现状分析与新形式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2-304.
[6] Sharma A,Norton L,Gage S,et al.A 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to achieve high nursing presence during 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rounds[J].Hosp Pediatr,2014,4(1):1-5.
[7]韦丽飞,杨华.国内护理查房模式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54-55.
[8] Black A T,Clauson M,Fraser S.Nurs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ounds:evaluation of a webinar-based education strategy to engage nurses and support practice[J].J Nurses Prof Dev,2013,29(5):249-254.
[9] Kelly J,Watson R.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nursing in pre-registrationnursing education in the UK[J].Nurse Educ Today,2015,35(2):360-365.
护理教学方式范文4
Abstract: The hearing teaching holds the quite important status in entir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ystem, however, although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make many efforts, the hearing teaching has not made the satisfying progress. The author in the quality high spe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s practice, will attempt “the interactive type” the educational model to utilize in Japanese hearing teaching, will seek for one more effective hearing classroom instruction method, for Japanese specialty and the student, will provide feasibly the experience in Japanese learning process.
关键词:互动式 建构方式 日语听力
Key word: Interactive type construction way Japanese hearing
一、 引言
在日常交往交际中,听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一项美国资料显示,正常人在清醒时,70%的时间是用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其中11%是用于写,15%是用于读,32%是用于说,42%是用于听。(Cooper 1998)但对于许多学习语言的人来说,听力一直是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重要障碍。学习外语,如果听力存在问题,那么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学习语言的畏惧。导致丧失学习语言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听力理解作为一种输入型的技能,在学习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互动式”教学涵义
1、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的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的探讨过程中,达到不同观念,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探索性、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2、互动式日语听力。它包括如何抓住关键词,猜测词义,连记等等。必要的听力技巧和听力训练很大程度影响着听力能力的提升。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式教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是“客观主义”、“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消化、理解教师所传输的课本知识。这使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形成信息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在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下主动建构新信息的学习。它在听力教学中包括以下的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学习者都在认知过程中是可以将个人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带入到新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在对学习的理解、改造和重建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知识。因此,“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了以“学”为中心,认为日语的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获得,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互动式”高职高专听力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直接参与,即重视学生的直接参与学习的过程,同时还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自我监督能力的培养。
四、 提高日语听力的方式、方法
1、 单项技能训练与整体技能训练相结合
单项技能训练包括:辨别单词中的音素,辨别语言中的语素,重音类型,语调类型,以每一项技能为主要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并结合到简单的短句、对话和段落中。单项技能的训练方法贯穿于整个听力的教学始终。在进入整体技能训练后,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对听力文章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及推理的能力
2、 课内与课外的相结合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它是在一定量变的基础上的质变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的自主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两者是同一目的的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它们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
五、 学习日语听力的建议
在日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它一定实际的意义。在“互动式”学习中,本人认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处地位。
1、 就教师而言,应积极将多媒体与网络用于听力的日常教学,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创造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境。通过人机交流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协助、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2、 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
总之,把建构主义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到日语的听力教学当中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互动式”的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内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朱亚萍,大学外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教育理论 1996
[2]乐眉元,应用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护理教学方式范文5
关键词:实践教学;护理;开放式管理;门禁系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护理专业校内实验室是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课后实训操作和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护理人才培养质量[1]。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所有实践资源向学生开放,而不受实验室、时间和内容的限制,让学生成为实践主体,实现学生自主实践,帮助学生成长[2]。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放式护理实践成为培养综合性创新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3],而信息技术是实现实验室开放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借助于多种技术交叉的集成体,创建整合门禁系统的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取得良好成效。
1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实验室开放已被提倡许久,近年来,教育部和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实验室开放在高等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经费开展开放建设[4]。众多高校陆续建立了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措施,在医疗、工程、信息等各个学科领域均取得良好成效。医学院校开放主要是从实验室管理人员教育、实验内容与管理技术手段3方面着手,通过各种科技与网络资源革新教学模式[5],然而各个学科情况不尽相同,护理学科起步较晚,急需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和运行机制[6]。护理学科从21世纪初开始探索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管理形式最初为人工管理,但是随着学生数量、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持续增长,实验开放项目和时数不断增长,人工已无法处理如此庞大和复杂的管理工作,其中人员和设备的管理成为最大难题[7-8]。一些护理院校引进了门禁系统作为管理手段,但也是通过商业门禁管理软件来操作,由于护理操作开放密集、人员物品繁杂,目前还未见完全符合护理学科特点的门禁管理系统。为此,本文根据目前开放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需求,研发了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2中心门禁系统的建设需求及原则
中心门禁系统应以安全性、先进性、时效性、便捷性为原则满足以下要求。
2.1安全性
系统的全部设备及配件性能安全可靠,因为门禁系统是一项不间断的工作系统,所以系统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需要保障无人值班期间的稳定运行。
2.2先进性
能依据教务系统或预设的数据信息,对中心门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按照实验课程表和教师信息,鉴别刷卡,决定门禁权限。门禁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未来可拓展的实际需求,灵活增减或更新子系统,保证在今后的数年内与其他发展中的系统对接,并配合实验教学质量检查、学生活动验证等其他教学需求。
2.3时效性
能记录进出实验室的人员、时间,并存储到数据中心,作为考勤、计费、信用考核等依据。在网络覆盖地区即可通过通信设备登录中心信息平台,实时掌握中心门禁系统情况并实施远程控制。
2.4便捷性
系统的客户端均有良好的易学性和操作性。管理端具有易维护性,维护过程中无需使用过多的专业工具。
3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构架
3.1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指导下,平台系统采用了3层架构的理念,使用SQLServer数据库,前端采用开发Web页面作为调用WebService的客户端,采用JQuery结合Javascript技术进行界面设计。后台基于编程框架,利用WebService技术建立了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异种数据源数据识别,利用EntityFramework框架实现对数据访问,在技术框架下,设计了8个功能模块(见图1)。
3.2各模块设计思路
该系统由教学任务管理、实验开放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管理和查询统计8个功能模块组成。教学任务管理具体包括实验排课、实验项目管理、房间指派、任课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实验室开放管理可以实现学生在线申请、教师审批,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设备。教学资源管理提供学生学习时所需教学视频、课件、教材、指导书等。教学质量管理包括题库、试卷、实验报告及成绩管理。资产管理涵盖仪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的申购、入库、出库、使用、借用等。查询统计功能包括一般查询、查询模块和统计分析3部分内容。一般查询可实现对所有录入数据的查询;查询模块是把常用的查询字段组合成固定模块,并按指定格式输出,避免用户反复点选,节省时间;统计分析可通过指标图/表的形式直观反映查询指标特点和变化。
4开放式护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
借助门禁管理系统,建立开放性实验选课和预约系统,采用集中开放与零星预约开放相结合,让学生自由选择课后练习时间,要求预约、练习学时数达标后方可参加课程考核。下文以学生自主预约开放性实验的实现为例介绍其实现过程:学生登录系统后,在开放预约栏目下可预约实验室或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实验室预约为例,可以查看某个特定实验室某一天的使用情况,然后在空余时段里预约,申请时应完整填写项目名称、时间段等信息(见图2)。预约完成后,任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再根据情况进行二次审核,全部通过后学生自动获得对应门禁权限(见图3)。值得一提的是,本系统为了规范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提高管理效能,特意设置了信誉积分系统,有效防止课后操作不规范行为。信用度过低的学生将被给予警告及不予再次预约。通过平台进行过程管理,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重,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时评价、开放性实验预约学时数、实践作业、实践考核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操作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形成性评价提供客观数据支持(见图4)。
5讨论
5.1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借助门禁管理系统,可以延长学生课后开放时长。本系统自2013年建成运行至今,已形成开放式技能实训教学模式,实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年均完成实验教学人时数达30万以上,通过提高练习时数,可以直接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9]。此外,鼓励学生自主预约和小组练习,激发了其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在反复的自觉行动中促进知识意义建构,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
5.2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在系统使用中探索新的实验教学和考核模式,要求预约、练习学时数达标后方可参加课程考核,丰富了形成性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拟实践课题,自行设计综合创新性实验,更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11]。通过实践操作与实时反馈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统一的教学形式,凸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12],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撑,同时建立了基于本平台的直录播、教学资源等平台和配套硬件,为学生练习提供更多资源和互动[13],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5.3提高了实验管理效率
利用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对实践教学、课后开放、资产设备工作进行过程管理,利用门禁、对讲和视频管理系统对教学现场、课后开放房间实现即时控制,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实现精准化管理,是护理实验室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绮静,罗艳华.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体会[J].全科护理,2013(5):453-454.
[2]顾倩.开放性实验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5):778-779.
[3]徐蕴.基于胜任力的社区护士继续教育需求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8):150-154.
[4]徐蕴,魏琦,汤大朋.基于CNKI文献统计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研究述评[J].时珍国医国药,2017(3):723-725.
[5]宋彬妤.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8):19-20.
[6]张艳芬,刘中成,耿强,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80-183.
[7]田朝霞.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在护理实验室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1):13-15.
[8]徐蕴.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师资状况的分析与思考—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为例[J].光明中医,2015(3):651-652.
[9]杨光.开放式实验教学与护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江汉大学护理学专业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09-112.
[10]石岗.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5):90-92.
[11]徐蕴.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156.
[12]李蓉.“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河北中医,2013(7):1073-1074.
护理教学方式范文6
关键词:护理专业;英语作文教学;词汇及句型训练;应用文
现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护理专业出国就业的人才越来越多,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她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作文教学是护理专业英语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经过笔者十几年教学研究和多次出国调研,发现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教学,虽然其专业性极强,教学过程中必须严谨,但是护理是服务性行业,英语学习重在语言运用能力,不是学术型、研究型培养模式。学生的英语教学需要走技术型、运用型路线。
一、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先打好词汇和基本句型的基础
作文教学需要按照一定顺序,有逻辑,有条理地进行。让学生步步为营获得提高,把学习基础打扎实,再进入更高层次地学习。这里的基础包括护理学英语基本词汇,护理学英语构词特点和护理学英语常用基本句型。更高层次学习才是学生独立阅读国外护理学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护理学论文各部分的要求。[1]护理学基本词汇需要学生通过大量地重复,才能达到熟练运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因为过度地重复而大打折扣。如何保持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个及其关键的部分,成为当今护理学生教学中几大热议话题之一。护理专业英语单词相比日常英语,专业性强,针对性强,记忆难度相对较大,恪守一般的背诵和默写教学模式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从现代学生的新潮流中,笔者发现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播放视频进行教学。播放视频进行教学看起来似乎不那么高效,同样多的单词数,视频教学将会延误大量时间。事实上,播放视频的关键点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效率是以学生掌握英语单词水平为评价标准的,如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那么在英语单词默写,或者英语考试中将无法取得很高的成绩,如此一来,即使单位时间内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多,但学生掌握不了,效率就显得无比低下。当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进行单词学习,原本枯燥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画面,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也随着画面的介入而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于是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笔者对自己担任英语教学任务的4个班做了一个英语单词能力的教学反馈测试。其中2个班级按照一般教育方式,课堂讲解,布置抄写作业;另外两个对照班级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教科书附带cd中的视频内容以及笔者通过研究而确定的国外电视剧“实习医生格雷”、“豪斯医生”等。一周的教学试验后进行一共100个英语单词词组的测验,结果显示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组的学生综合正确率为72%,视频多媒体教学组的学生正确率为87%。可见通过视频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单词教学效率。
二、重点攻克应用文文体
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要求培养技术型,运用型护理人才,因而英语作文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应用文上,这类文体包括图表类,书信类等。在未来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日常病情记录常采用图表显示变化。例如:体温、血压等。在图表类作文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根据横坐标,纵坐标进行图标内容的表述。常见的比如时间与病情变化类图标作文,要指导学生根据横坐标--时间的推移,对数据点进行描述。可以由初始点的描述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接着一个地将关键信息表达出来,直至终止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对信息点的多样化和详细化的表述。书信类文章在护士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比如求职信,工作报告,与病人的信件交流等等。传统的论述文和这类文体具有很大不同,不符合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专业性、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在书信类作文的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文章格式,语言的优美性和句式的复杂程度将不再如论述文那样重要。例如工作报告,其格式应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自我介绍,以及工作报告主题;第二部分为此次报告的详细内容以及此次工作中自己的感受;第三部分为自己的总结、未来要求以及感谢。总之,笔者的教学经验以及调研结果显示,良好的英语基础是由学生可观词汇量以及丰富的句型构成的。循序渐进,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以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应用文文体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主要文体教学。其中,图表类和书信类文体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需要抓住图表类的数据表述和语言多样性和书信的内容格式。这些是护理专业英语教师值得关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作者:陈青 单位: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