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1

一、考研专业准确定位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供求的影响,文科类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经济、MBA、会计,理工科类的医学、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找工作普遍比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较高,属于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通过最近几年的报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专业报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竞争十分激烈。

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二、专业前景分析 许多考生在考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后的就业问题,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自然也是考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研究生专业可能就是未来要伴随一生的工作领域。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毋庸置疑,比较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

三、专业选择要满足自身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努力的原动力,因此对于考研专业选择要以兴趣为导向。如果不喜欢某个专业,即使考取了研究生,不仅学习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2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概述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2.深度研究尚待加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般思辨占了较大比重,而且重复性研究也较多。能像“教育经济学”研究那样宽基础、重深度,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期待。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3

对于参与式教学的本质理解,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陈向明(2003)认为参与式教学已经是国际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强化批判意识。高广胜(2009)认为参与式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教学理念。例如,许建领(2006)指出,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投入,从而实现其内在素质的强化。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参与式教学的本质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李峻(2008)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透视与反省,认为参与式教学首先应当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教学方法是理念的载体,参与式教学并不是以特定模式机械的运作,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的即席创造。陈时见(2014)认为从理念上讲,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从方法上讲,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

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

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教学课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让学生针对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展示教育经济现象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大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思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视结论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维形成碰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要加强追踪与评价。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有错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3.课后安排实践活动,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专业;教育经济学;分析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阎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2007(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就业难 民工荒 结构性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的加速,导致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与此同时,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竟然大范围地出现劳工短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信息不对称影响就业结构相应变化

由于经济总在不断的变动中,信息又不可能绝对对称,所以“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现象在我国会长期存在,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大背景下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首先是劳动者与企业技能需求不匹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调整,简单的重复劳动已经不是企业的主要需求,这直接导致了熟练程度不够、技术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劳动者无法适应企业新的用工需求;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民工荒”向西部转移;最后是“民工荒”呈现明显的行业与季节特征。从近几年缺工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特性分析,各地缺工较多的都是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劳动环境差、体力消耗大特别是有污染的行业,同时缺工的主要对象是生产一线工人,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和春耕、秋收季节缺工数量最大。

二、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就业岗位总体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作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总体不能满足需求。从2000年到2013年这13年中,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从95万增长至700万,几乎每年增长近7倍,而第三产业占比仅从2000年的27.5%上升至2012年的44%,而日本是65%,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基本都达到70%,美国甚至到了80%以上;其次,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偏少。2013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但能够提供的岗位实际上仅有1200万,缺口达1300万。当前经济下行,新增就业岗位还有缩减趋势,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供需矛盾。

三、校企供需脱节,劳动者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远大于理工专业,主要是因为与理工类专业比较而言,开办人文社科类专业更容易,不需要太多的实验设备,大大减少了开办成本。但是由于社会需求无法跟上,而人文社科类专业招生与培养规模增长太快,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难问题。这种功利性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只看重规模,而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同时,由于各高校专业设置与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以及部分高校不太了解企业需求,专业同质化严重,理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直接导致大学生自身能力发展不足,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大学生就业取向偏倚,就业期望增加

调查发现,由于企业结构调整,以往作为招录大学生主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招聘岗位减少了15%左右,但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凭借较好的待遇以及自身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求职者,以至出现了百人争一职、千人竞一岗的极端现象,而社会地位低下的职位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却难受学生青睐,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家里啃老也不愿意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对有尊严、体面就业的追求与当前就业“质量”差的矛盾降低了部分年轻人的就业欲望,他们自主择业意识的增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巨大挑战;其次,城乡差距大、东中西部差距大、工农差距大同样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比如,受到很多大学生青睐的公务员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却经常招不到人;再次,大学生对企业的依赖性太强、抗压能力很弱,有时企业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大学生还不能胜任工作。

五、青壮年劳力从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导致其严重缺乏

从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看,我国人口总数虽然还在增加,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离退休的老年人口的增加,“人口金字塔”下部的青壮年人口特别是80后、90后开始减少,而当前作为企业劳动力主体的80后、90后却不愿接受低待遇、高强度的工作,他们为了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而不断变换工作,年龄越小的农民工,就业越趋于短工;其次是技能人才地位不高导致其严重缺乏。我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对青年择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直接挫伤了其学习技能的热情。据了解,我国城市孩子的家长宁可节衣缩食,也要送孩子上大学或者出国留学,普遍不愿意上技校,而60%-70%的技校生是来源于农村家庭,且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贫困。因此,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大大高于学习技能人口的数量,而在发达国家的就业人口中,这个比例是成反比的。同时,许多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给予技能工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只使用不培养现象普遍,即使技能人才自费参加技能培训班或者职业资格考试,企业也常常以生产任务重为由不允许,或是有的技能人才利用业余时间获得了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却在收入分配中得不到合理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均等——高校扩张的平等化效应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0(3)

[2]张冀.人口结构调整与均衡性社会的建设[J].人口研究,2010(5)

[3]张冀.近年来中国人口与就业热点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1(4)

[4]张宝兰、郭其友.就业与招工“两难”矛盾解析[J].劳动与就业,2005(2)

[5]699万毕业生创历史最高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05-19现代快报

[6]多地再现“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待解,2013-02-23 新华网

注: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CZH1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袁秋菊(1981—),硕士,讲师,汉口学院人力资源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管理、高等教育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6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地位,需要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双向契合。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成本需由政府、学校、受教育者(个人)及作为第三方参与的社会共同承担。随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政府分担不足、个人分担超负、社会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社会补偿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亟需从其定位、主体范围、分担模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社会补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14-03

作者简介:刘大洪,男,博士,教授,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教育经济学;李淑君,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职教中心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编号:G2012AO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李莉、程冲、李淑君等)。

20世纪60年代,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成本概念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而兴起,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针对其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属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研究的一个分支。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其成本包含高职院校提供教育服务所耗费的所有资源价值,为政府部门、高校管理者、教育投资者、学生家庭等各方教育活动参与主体提供信息咨询与决策服务。显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成本分担参与主体投资力量失衡、利益分配不均、社会补偿积极性缺失等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导致教育成本依靠政府和个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如何激励作为教育价值受益第三方的社会在成本分担中的积极性,以及构建合理有效的社会补偿机制,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与社会补偿的涵义

在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中,教育行业无疑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肩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帮助受教育者完成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重任,但同样可借用物质生产领域中成本核算的规律与原则,细化教育活动中投资者与受益者的角色定位。美国著名人力资本专家舒尔茨认为:学校可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教育机构(包括各种学校在内)可视为一种工业部门……把学校教育视为一种投资进行研究,这便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上述教育成本理论为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成本提供了依据。高职教育的成本既包括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提供的教育经费、纳税人、社会团体、民间机构的捐款捐赠,也包括学校自主创收,或用于教育而免除的税收,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段的学生如不上学而就业时国家可能获得的税收。‘骊社会补偿则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为背景,这一属性决定了受教育者不是整个高职教育活动中的唯一受益者,高职教育产生巨大的外部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具备私人产品的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从而产生无形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因此,社会补偿有责任参与高职教育活动成本分担,在保证高职院校办学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之下,以校企联合、科研合作与支持、技术支持与培训等方式积极参与教育投入,实现互利双赢的最终目的。

二、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中社会补偿的必要性

政府部门、个人、家庭、社会各方组织共同构成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政府的财政经费投入是高职教育成本的主要供给来源,理应成为主要分担者。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投入长期以来包办了职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产出社会效益的主要受益方。我国长期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短缺,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化与大众化,也限制了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多样性与自主性。

受教育者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效益的直接受益者,需要为自身的受教育活动支付成本,一般通过学费、书本费、文具用品费、公共设施使用费、餐费住宿费等缴费形式具体表现。根据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高于社会收益,在政府部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由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支付一定的学费来分担办学成本合情合理,能够减轻政府负担,但近年来,受教育者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此外,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教育活动中的客体除了承受学费作为直接成本,还负担了作为法定劳动力却因为在校学习没有付出工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接受高职教育过程中本人及家庭产生的潜在心理成本。

社会补偿机制的构建与优化近年来成为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中的热点问题,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日益推进及高职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单一的政府投入以及个体承担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办学资金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技能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等方式加强深度融合,极力吸纳企业、民间非官方组织、校友、社会团体支援和捐赠,协助职业院校提高职教质量,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社会补偿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职业教育投入负担,同时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又能达到互利共赢,成为高职教育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应当日趋成为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力量。

三、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中社会补偿存在的问题

1.从整个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比例来看,社会民办教育投资及社会捐赠援助的力量非常薄弱,相比政府分担和个人分担所占的比例几乎“微乎其微”。2003年8月24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在决定的第18条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从近年来的教育投入数据分析来看,政府部门致力于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鼓励职业院校采取奖励资助政策,以减少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教育成本,提倡院校与企业、民间社团组织之间加强协作,加大社会补偿的力度。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体系中,社会补偿的比例很小。2003~2007年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各成分的比例分别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7.34%、学杂费33.09%、社会团体与公民个人办学5.07%、社会捐赠办学0.94%、其他学杂费13.5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几乎占据“半壁江山”(47.34%):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已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第二大势力”(33.09%);而社会团体办学与社会捐赠办学所占比例仅占总量的6.01%。

2.国内社会对于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缺乏理论上的探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社会捐赠组织之间存在沟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上受市场经济下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趋利影响,企业与院校之间很难找到双赢互利的最佳模式。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无疑是社会补偿成本分担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通过资助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师生技能培训等显性投资,或者通过提供实训岗位、接纳学生就业、技术前沿信息沟通等隐性投资渠道进行分担: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契合企业用人单位不断提高的人才质量要求,采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无疑又增加了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成本,二者很容易产生企业成本补偿力度不够与职业院校实际需求较高的矛盾。

3.社会补偿机构对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缺乏必要的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对于社会补偿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企业、民间基金会等教育成本社会分担者偏好于技术科研实力较强的普通本科院校,以追求最大限度、最短时间、最高效率的质量与品牌,造成目前处于高等教育体系最后一个批次的高职教育长期“被忽略”。

四、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中社会补偿的途径

高职教育成本分担需要政府、个人及社会三方的合理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作为技能型人才的直接接纳和使用者,应逐渐提高成本分担的参与度。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公司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极其有限。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本身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对于教育投资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从外部来看,尽管近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教界日益盛行,国家也大力倡导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创新理实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改革教育教学机制,但很多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加上缺乏相关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企业参与职教成本分担的积极性不高。综上来看,结合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社会补偿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完善社会分担机制,弥补政府与个人分担存在的片面与不足。

1.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于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宏观调控力度,从教育体制上完善社会补偿机制。鼓励扩大新兴社会组织参与高职教育成本分担,开拓新的社会分担渠道,放宽国有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垄断性,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些资金人股、董事会建制的产业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中外合资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已开始运行,这体现了以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产业经营的高等职业教育企业投资发展的方向②。这些政府支持鼓励的新的成本分担中的社会补偿方式,扩大了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范围,减轻了政府投资压力,让企业获得一定的货币化收益即直接利润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投资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社会捐赠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所接收的社会捐赠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其中高职教育所获得的捐赠更少,政府亟需将社会补偿中的捐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施正确的政策导向,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捐赠,提高其数量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