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1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座谈会议,主要是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精神,进一步动员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上面,有关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金融业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从政策扶持、改进工作、创新服务和措办实事等方面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讲了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措施办法,充分体现了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支持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金融机构和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后,请李书记、邓市长负责,组织银监局等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

总结回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应当说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各金融机构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会上,市银监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在协调各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拿出了《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经济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管理办法》,同志们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会后请根据讨论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总体感觉,拿出的这个意见和办法,针对性、操作性都比较强,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充分体现了各金融机构讲大局、讲服务,关注“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态度、务实作风和政治使命感。武书记从充分认识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三个方面讲了重要意见,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第一,要更新支农理念。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到近80%,没有农村的繁荣,就没有全市的繁荣;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因此,农村工作始终是我市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每个部门包括金融部门在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各类利益实体讲求效益的新形势下,把支持与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支持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加大支持力度,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各金融部门要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善于把握大局,注重工作创新,不断探索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子。首要的是要解决理念问题,也就是认识问题。从我市来讲,我想,至少要树立这么四个理念:一是共同发展的理念。要看到,除了国家在我市落户的一些大型企业外,金融部门发展的最大市场还是在农村。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占到24.4%,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全社会的43.9%,农村储蓄存款占到全市所有储蓄存款的59.1%,这是一个具有持久效益、潜力巨大的市场,谁在这方面认识得早,能够抢占先机,谁就能争得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新农村建设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一致的,不仅是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农村发展了,全市才能快速发展,金融部门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相互依存、互促共进的利益共同体。二是“放水养鱼”的理念。这是一句老话,但在现阶段,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就是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思想观念、法制意识、市场意识都有了明显转变和提高,资本积累也有了一定基础,求富、快富的愿望非常迫切,兴产业、增收入的路子正在不断拓宽,这就给我们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因此,要牢固树立“放水养鱼”的理念,在支持农民致富中实现金融部门效益的最大化。说透了,就是要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为我们金融部门培育发展的“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到先放水,才能有养鱼的条件。这个理念必须得到强化。三是多予搞活的理念。在新形势下,服务新农村建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首要的是要多予,只有增加“三农”贷款的投放量、扩大贷款的覆盖面,才能提高收益面。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农村存款增幅147%,贷款增幅118%,存贷差达2.93亿元。2005年,全市农村农业贷款增幅比存款增幅低16.3个百分点,存贷差达4.13个亿。今年元至8月份,全市农村农业贷款增幅比存款增幅低7个百分点,存贷差拉大到7.21亿元。这充分说明金融部门的资金对农村的扶持与农民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这次金融部门提出的具体扶持举措,应当说已开始有了较大突破。说明我们的经营理念、服务观念正在转变。今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进一步做更加有益的探索。所谓搞活,就是要研究政策,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搞活经营。要善于充分发挥利率空间的优势、还贷时限的优势,以调动农民发展的积极性为前提,采取灵活的信贷经营方式,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农户贷款需求,灵活确定相关信贷制度,在利率优惠上既做到让利于农,又能扩大覆盖面,更能有效拓宽金融部门经营的领域和收益的范围,进而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支持“三农”的力度,也才能搞活自身的经营。四是诚信服务的理念。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受益农户、企业诚实守信,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清息还贷;另一方面,作为金融部门,也有一个讲诚信、讲服务效率的问题。我们好多生产经营项目,为什么起步时势头很好,但以后的经营中发生一些问题?关键的一点,就是资金注入不及时,错过了发展机遇期,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稍纵即逝。因此,支持新农村建设,金融部门不仅要选准项目,更要在机制上、制度上大胆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做到放贷支持与企业发展、农民产业开发相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龙头企业,金融业要扶上马、送一程,提供良好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要把放贷支持建立在服务“三农”的基础上,按照利益共同体的要求,不仅在资金上要支持,而且要通过服务,规范经营管理,为其发展多出点子、多想路子,走出一条相互信任、利益均沾、互惠双赢、互促共进、共同发展的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第二,要把握信贷重点。没有重点,工作就没有突破口。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也要注意把握好重点,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要把握好支持服务的重点方向。主要是面向三个层次,即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实力型、成长型、待哺型村子中有潜力的村。从当前来讲,就是要围绕果、菜、草、畜四大产业开发和“四个百万”工程,重点向“五带两区一园”倾斜,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抓点带面思路相配套。二是要把握好支持服务的重点领域。原则上是哪里要求最迫切,就向哪个方面倾斜。总体上看,就是要把支持的重点放在产业开发、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各金融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定向定位,从而形成重点领域支持服务的正确导向和效益优势。三是要把握支持服务的重点对象。一个是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再一个是农村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协会、乡村企业等;第三个是有经营眼光、有经营头脑、有经营实力的种养大户、进城务工经商农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及与“三农”服务有关的经营户,从这三个层面上切实加大支持服务的力度,以有效服务、重点支持、重点突破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第三,要拓宽融资渠道。目前,各个金融机构的行业政策随着市场的变化都在随时调整。因此,一方面,要注意适应新的政策要求,积极有效的运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拓宽融资的渠道,加大资金的运筹总量,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比较宽松的资金调剂渠道。特别是人民银行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合作性银行资金的有效调控,发挥好再贷款的结构性调整引导作用,在强化再贷款管理的同时,确保支农资金的总量需求。同时,各县(区)和财政部门要注意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衔接,努力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特别是要注意通过政府的协调、财政的贴息等有效作为,促使各金融机构加大资金运筹总量,加大支持的力度。要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创新融资方式,完善担保体系,调动全社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着力构建以金融部门为主、全方位融资、多层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格局。:

第四,要优化信贷环境。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建立资金聚集的长效机制,核心是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真正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要为金融支农工作、为农村金融工作创造宽松、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各部门要率先垂范,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企业要完善信用征集、评价、管理、监督等制度,促进企业信用建设;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搞好内控建设,不断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改进信贷审批机制,实行“阳光操作”,放宽限额管理,构筑支农的“绿色通道”;各级都要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全民诚信意识,推动全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确保“三农”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各级党委、政府要全力支持金融机构的工作,帮助解决金融部门在拓展业务、延伸服务等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真正形成新农村建设与金融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科学规划网络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开放办社,坚持“多元化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连锁化经营”基本原则,遵循“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方针,加大各类经营网点整合改造和连锁配送工作力度,通过上下协同、城乡互动,内外合作、联合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保证农民消费平安,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任务

抓好示范,1.构筑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供销联社农资企业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依托县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全县农资经营网络资源,坚决清理乱挂靠行为,以农资综合服务社、村级站和庄稼医院为网络终端,构建集中推销、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农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

个别经销人员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和滥施农药破坏环境的现状,针对我县农药市场价格不一。支持供销联社符合条件的农资企业实行统一配送,连锁经营;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联社从事种子、农机具、废品油等商品经营,办好庄稼医院,面向农民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支持县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供销联社系统内有条件的企业,利用现有设施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国家商业储藏、救灾贮藏任务;支持供销联社企业的仓储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送中心仓储立体化、商品配送机械化、电子化水平。2015年末,培育和完善农资配送中心4个,建立镇场区农资直营连锁店60个,村级终端销售网点204个,实现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与服务一体化,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充分的农资商品满足全县农业生产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打造农产品“绿色通道”整合现有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资源,2.发展疏通有序的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当地主导特色产业,推进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设,并与各类农产品种养、加工型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产加销型企业对接,形成“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服务格局。支持新建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和原有农副产品市场改造升级,增强仓储运输、冷链物流能力,建立健全检验检测、资金结算、信息服务系统,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创建名牌农产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推介。有秩序、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经纪人开展农产品销售,切实把我县优质农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市场。2015年末,建立和培育高标准农产品批发市场3家,发展重点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3户。

进一步完善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3.优化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一是支持供销联社以加盟、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日用品配送中心。形成县有配送中心、镇场区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体系,营造便利实惠、平安放心的消费环境;二是支持以日杂公司烟花爆竹销售中心为龙头企业的烟花爆竹配送网络。加强全县烟花爆竹配送网点建设和整合,以放心商品和优质服务,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15年末,发展日用品连锁店240家。

采取招商引资、加盟等方式建立我县再生资源大市场,4.整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鼓励支持供销联社抓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并作为综合利用处置基地,规范建设小区、镇场区、村回收网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区域集散交易市场;以资产为纽带,对全县再生资源经营企业整合,加强教育培训,强化行业规范管理,营造低碳环保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2015年末,建立和培育规模以上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个;发展规模以上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1个;各镇场区再生资源网点控制在23个以下,由现在70个压缩到40个左右。政府在资金、土地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三、推进措施

实现一网多用。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1.大力发展双向流通。努力把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成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供应和农产品购销“双向流通”新平台。拓展经济服务范围,主动适应农村消费市场新变化、新要求,依托流通服务网络,拓展、完善以助农增收为重点的科技、劳务和信息服务。

增强带动力。采取外引内联等多种方式,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寻求与社会物流配送龙头企业联合与合作,培育壮大具有自主品牌、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商贸、加工、服务、科技型龙头企业。依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一体化生产、购销、加工经营网络。

扩大覆盖面。把“新网工程”建设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3.加强网络终端建设。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加强配送体系建设,采取网点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多种形式,现有网点基础上,延伸经营网络终端,实现镇场区、村连锁经营全覆盖。

强化网络利益联结。加强连锁配送企业与经营网点之间产权、利益上联结,4.搞好规范化管理。增强网络可控性;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商品配送率。积极探索组建推销联盟,争取实现规模效益,推进基层网络终端规范化、规范化建设,提升运营水平。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支持供销联社牵头组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各类农产品专业协会建设。加强供销联社系统行业协会建设,5.发挥部门作用。完善服务功能,组织市场开拓,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挥供销联社系统行业协会在制定农资、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和农副产品等方面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及产品规范中的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调查、决策咨询等相关工作。

开拓农产品购销渠道。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各类农产品专业协会,6.加强信息服务。组织涉农企业、经纪人和种养大户利用各种媒体购销信息,加强产需衔接,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增强影响力。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培育企业品牌,7.培训品牌。加强对品牌的管理和经营,保证品牌健康发展。同时,大力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努力形成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

四、组织领导

县政府决定成立县新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我县新网工程建设工作领导。负责全县新网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其组成人员如下:

五、工作要求

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3

关键词:福建省 海峡西岸经济区 农业现代化 策略

中圈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15-04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该区与我国台湾地区地缘相近,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是我国沿海经济地带中具有重要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进一步明确海西建设福建先行的发展思路。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农业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利于加快海西农业现代化进程。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进程与海西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海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农业现代化关系

1.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基础。马克息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是一条基本的自然法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基。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经济社会结构还存在较大不平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2009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80元。城乡收入比高达2.93,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势必影响福建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繁荣”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并且付诸实践,取得显著效果。2008年12月17日召开的福建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立足国情重‘三农’,融人全局重‘三农’,改革创新重‘三农’.统筹协调重‘三农”’,力求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进一步探索农业现代化。福建要先行的方针和策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关键时刻,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深化,福建省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海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福建省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农业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特征分析

1.福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分析。第一,福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了全省土地面积80%以上。耕地大部分以水田为主,占80.8%,旱地仅占19.2%,且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福建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全省林地面积908.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74%,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于造林的无林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初步建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福建是我国水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省份之一。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人均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海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浮游生物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分布广。福建地处亚热带,全年平均气温17-21.6度,无霜期270-350天,年降雨量1000-2200ml,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繁殖。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其中粮食作物品种9191个,蔗、麻、烟、油莱、花生等大田经济作物品种1709个,果树品种3000个。茶树品种400个。花木品种400个,药用植物60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作物400多种,油料作物30多种,微生物中真菌类有430种。第二,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第三。闽台农业合作不断拓展,农业对外开放优势突出。福建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2005年7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海峡两岸农业台作实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全省,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通过闽台农业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闽台”和对外优势显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密切关系,决定了福建省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和“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更好地对接“两洲”、延伸两翼,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福建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2.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劣势分析。第一,农业投人不足,农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农业资本流失严重。当前。福建存在严重的财政资金有效投入不足和使用效率低的现象,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的投资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不仅是当前农业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农村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抑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业自身积累不足,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农民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抑制,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较差,农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足以有效保证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邮政储蓄银行未能真正发挥支农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和以下的机构,金融支农的任务几乎都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承担,农村信用社不愿承担风险,相当部分资金

被大量转移用于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或者贷给乡镇个体工商户,农业项目融资困难。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有限.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专用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模式陈旧,产业内部缺少联合协作。市场欠规范;研究经费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低。人才缺乏;标准化建设滞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弱。全省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全省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专用优质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收购的原料品种混杂,难以实现规格化,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农业增效,制约了产业化进程。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民间与介于政府和民间之间农村信用社和供销社等各种服务组织构成。福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隶。一是全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已相对滞后.更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不强,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二是福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的73.5%降低至2009年的32.3%;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全省2010年1-4月份福建省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沿海明显比山区高,最高的是晋江市,达到78.74亿元,其次为石狮市,达到57.70亿元,排在后面两位的罗源和永泰分别是7.11亿元和6.47亿元,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2.17倍。三是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在金融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减少农村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尚在进一步改革中,未能有效地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农村合作基金会因为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已经整体清盘关闭;农业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又无法面向农民开展信贷业务。在农业保险方面,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业务呈不断萎缩状态。四是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组织机构与服务功能亟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仍然是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要求。五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面临“两难”,即条块管理难以理顺,服务工作难以协调。六是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问题凸显,供销社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福建目前供销社改革发展很不平衡。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体制,仍在困扰着一些供销社,致使有的县级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低下,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立足于区域自身基础条件,合理地借鉴海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发挥区位优势,ECFA背景下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安全农业,保障农业现代化顺利进行。

1.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福建省最大的区域优势是与台湾省地缘相近、血缘相亲。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福州、漳州两地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来,闽台农业合作在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福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化闽台合作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围绕科技研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一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以及休闲农业、乡村建设延伸产业推进闽台农业合作,承接和吸纳台湾农业产业整体转移,重点拓展良种、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开展深层次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农业产业合作上,以果蔬、花卉、茶叶、食用菌、水产、畜牧、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合作为重点,以引进台湾精致农业科技、理念为核心,强化闽台精致农业、健康农业和休闲农业合作,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是要通过实施品牌带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福建省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品牌而停产或关闭,农业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闽西北一些地方的柑橘等大宗农产品由于缺乏品牌而滞销或卖不到好价钱,而永春芦柑2009年出口量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每吨价格还上涨了印多美元。笋竹、花卉、水产等拥有品牌的农产品,价格依然较高,品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2.重视安全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规避农业风险,为农业发展创造安全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海西现代农业建设,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强化安全农业,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2009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2001.08亿元,增长5.O%。其中农业产值825.08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371.25亿元,增长4.2%。全省农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54亿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实际增长10.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年新认定49个福建名牌农产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86个、绿色食品60个、有机食品16个,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达到1820个,企业1106家。创建绿色食品茶叶、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4个,基地面积40多万亩。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从4次例行监测的结果看,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蔬菜合格率达97.9%,茶叶合格率达984%,水果样品100%。三聚氰胺、鲜奶抗生素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检测合格率为99.9%和100%,家禽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重大动植物疫情总体乎稳。强制畜禽群体免疫工作,实现疫病防控关口前移;严格疫情报告与核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排除疫情隐患。及时监测并组织水稻“两迁”害虫科学防治,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2300万亩次,防治3200万亩

次,保证了虫害不成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围绕全国“安全生产年”和福建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目标,开展法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农机事故指标全面下降。

四、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策略分析

福建按照2004年11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2006年8月15日颁布的《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试行草案)》确定的监测指标体系,福建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得分已经由2000年的50.1分,上升至2006年的68.2分,增长36.1%,平均每年增加3分。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指标得分从11.24分提高到16.65分,增长48.1%;“社会发展与环境子系统”的4个指标进程均达到95%以上。从总体上看,目前福建已进入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海西建设福建先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福建应采取更加有力举措,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建立宏观指导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稳步发展。其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业发展新思路。建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新思路,把宏观指导、市场导向、信息引导、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等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点。其二,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突出抓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尤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投入政策的落实到位,抓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等扶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其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确保全省耕地稳定在1750万亩以上;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兴修水利和改造中低产田,使旱涝保收耕地面积提高10个百分点,继续改造500万亩中低产田。其四,完善基础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推广、病虫疫病监测防治等基础体系建设。其五,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抓好农业部门执法体系建设,在建立省地县各级法制工作机构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综合性的农业执法体系,形成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执法公正的执法体系。

2.摆脱路径依赖,构建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制度基础。第一,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率先实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政府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管理可将其收益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联系起来;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政府要缩小征地权的使用范围,明确“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对非公益性的经营用地可采用农用地转用的办法依法按市场交易规则加以解决,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走多元化安置之路;在完善农村农地流转市场方面,政府应在确保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建立农地市场基准地价,并定期公布。发展农村土地中介服务机构,为农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在提高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方面,政府要规范土地市场,逐步取消“双轨制”,实行“单轨制”,要在征地制度改革、完善招标和拍卖出让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协议出让;在规范政府行为方面,要界定政府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政府应公开办事程序,提高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在鼓励存量土地人市方面,要加强对原划拨土地的管理,严禁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非法交易。要挖掘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此外,还应转变依靠占用耕地扩大城区面积的旧模式,尽量发展由非耕地转化的增量土地市场,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其一,重视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技术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力争在主要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种养、贮藏保鲜加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高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厚实基础。其二,重视品牌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推动每个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福建区域特色和相当经济实力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农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促进优势品牌的集聚。鼓励企业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在全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传统产业向品牌创新转型,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采用典型示范与综合推广相结合,加快建设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漳浦、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其三,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要组织与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过程管理与有效引导,使农户在价格形成、利润分配等伺题l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第三,重视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农村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从土地中解放农民,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有序转移;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致府主导。政府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积极建设学习型新农村。重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开放式农村教育,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教育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为福建农村以至整个海西的现代化创造条件。鼓励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培训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民最为迫切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有效提高。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营造多类型农业发展模式。首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要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福建省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总量虽有增加,但投入强度仍显不够。2009年实行单-项示范与集成推广相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进村人户。全省建设茶叶、蔬菜、食用菌、芦柑、葡萄、香蕉、水稻、马铃薯、肉羊等9个集成推广示范县,建立单项示范推广和综合集成推广示范片376个、农垦与南亚热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个.培育“五新”示范户3500户,辐射推广作物200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水稻、茶叶、生猪3个试点产业初

步形成了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新突破,16个县(市、区)先行开展部级示范县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定位、管理体制和工作保障问题: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开局良好。因此,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其次,制定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综合标准。重点抓好各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农产品集中产地县和快速检测室的建设。积极推行良好操作规范(C,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l4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9000)认证和管理工作。第三,推进农业信息化。继续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完酱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第四,探索多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着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农产品加工、医药、能源、环保、生物化工、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被称为“第三农业”的绿色能源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现代生态农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育型农业等多功能农业除了作为衣食之源、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积累资本外,还具有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如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就业机会、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