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市场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市场化范文1
对于“三农”问题的根源,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类:第一类观点是从“三农”问题本身寻找,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第二类观点是对“三农”问题进行前向寻找,认为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所面临的诸多棘手问题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三农”问题的根源。第三类观点是对“三农”问题进行后向寻找,认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倾向于第二个分析,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三农”根源问题,这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个共识是认为,只有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从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第二个共识是,必须增大政府三农的增量投入。第三个共识是必须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在以上三个共识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最为根本,这也是本文的基本观点。笔者将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半市场化配置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分离出农村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转换权,以这种转换权的配置现状为核心展开分析。
二、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半市场化配置
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和土地等。我国农村劳动资源的配置已经市场化,劳动报酬率(工资)调节劳动供给与需求,农村劳动在全国范围自由配置的结果,表现为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和求学。农村资本要素的配置也已经市场化,资本报酬率调节资本供给与需求,资本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配置的结果,表现为农村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报酬率更高的城市。土地虽然因其自然性质无法在空间上流动,但由于非农业用地更高的报酬率以及政府城镇化发展策略,大量农村土地由农业用地正变为非农业用地,所以,土地资源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配置上也存在市场的力量。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半市场化的。首先,农村土地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对农民来说,农业用地总量已经给定并掌握在政府手中,即农业用地总量上的配置是由政府计划或规划而非市场配置的。其次,在农业用地内部,农民可根据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特性、自身偏好等因素,决定对每种农产品供给多少农业用地量,即农业用地内部在不同农业产品之间的配置是市场化的。
再次,对农民来说,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总量也是已经给定的,非农业用地供给掌握在政府手中,农民不具有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权利,即非农业用地总量上的供给是由政府计划或规划而非市场配置的。又次,在政府已经允许农民在农村土地经营工业和商业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工业产品收益状况、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偏好等自由选择对何种产品提供多少用地量,即在工业内部的土地资源配置基本上也是市场化的。又再次,对公用土地来讲,土地资源在宅基地、桥梁、道路等公共用途之间的配置,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配置基本上完全由政府行政规划配置,市场只起辅作用。最后,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表现是价格机制的形成,虽然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但是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转化价格基本上完全由政府决定,农产品的价格受政府严格限制。
可见,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是半市场化的。尽管对我国农村资源配置体制改革而言,农民劳动资源的配置已经基本市场化,农民资本的配置、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内部土地资源配置、农业生产资料供求、农产品的供求等已经基本市场化,但农业用地的总量调节、土地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配置等仍由政府调节,国家对农产品价格仍有最低价与最高价的限制,这些都是我国农村资源非市场化配置的表现,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土地非市场化配置对“三农”的影响
(一)对农业的影响
1.对农业利润率的影响
首先,从供给角度考虑,政府限制农民将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直接限制了农业用地的供给面积,从而限制了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农产品供给弹性极小意味着,当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时,农民无法增加农产品供给获得更多利润,当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农民无法减少农产品供给以减少亏损。其次,从需求角度考虑,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在人们总需求中占的比例会趋于下降,即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当农产品价格变化时不会引起需求大幅波动,即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因此,农产品价格走低时,农业利润率必然降低。再次,从成本角度考虑,已经市场化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无论农产品价格上升还是下跌,农民都必须种粮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受到供给方面的冲击价格上升时,农民必然无以应对。最后,任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措施都可能导致谷贱伤农。在政府保证农业用地面积的情况下,对农业投资的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供给,必然导致谷贱伤农,农业利润率下降无可避免。
2.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和制度。当这五种生产要素的农业利润率不低于其他用途利润率时,它们才会被用在农业上。如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增加、从事农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用地规模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和制度的创新等。在给定农业用地的非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基于农业的自然特征,如果农业利润率持续低于非农业利润率,就必然导致农业要素回报率持续抵于非农要素回报率。农民拥有农业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所有权,当它们与土地结合且在农业无法获得正常回报率时,农民可将它们从农业用地上剥离,并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非农产业中去,其表现就是农民农业投资的持续降低、农村青壮年和高素质人才每年大量流人城镇、农业生产技术和组织制度创新乏力。另外,“农民劳动的农业回报的持续降低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使农民对农业的资本投入的流动性约束也持续增长,农业积累持续降低”【]]。如此,农业生产要素离开农业无法避免。
3.其他方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存在利润差,将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可获得极大的增值空间,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农村基层及其他有关系的个体和组织,会积极通过地方政府和其他权力部门,以公共和国家利益为借口将大量农村耕地转换为非农用地,使耕地面积不可恢复性地迅速减少。其次,虽然政府严格限制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用地,保护耕地面积和粮食供给,但农业利润率的持续降低使农业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农业投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足,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再次,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自动化,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本参与。但农业资本回报率持续低于非农业资本回报率,农业现代化的资本供给受到严重威胁。
(二)对农民的影响
1.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将劳动大多配置在农业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种物质资源特别是粮食短缺,解决广大农民温饱问题非常急迫。实行以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农民大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民希望通过从事农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以向更高的生活目标迈进。但由于农业用地的半市场化配置体制的存在,劳动要素的农业回报率持续降低,农民将其劳动要素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通过进城打工、专注子女教育、从事非农创业等手段以获得更高收益。农民的就业结构和自身性质发生了改变。
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资料表明,从1978年至2006年……农民收入整体绝对水平低,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速,与过去相比下降较快,9O年代以来,更是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_2]。分析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发现,“198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下降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收入下降引起的,支撑农民收入增加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3]。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农业、打工、经商及其他来源等,农民主要职业是农业,农业收入应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农业利润率的下降使农民的农业收人持续降低,这是近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根本原因。最后,农民只有农村土地的残缺产权,只有特定期限的使用权和受到限制的农业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权,所以农民欲将农业用地改为非农用地以增加收人会非常困难。因此,农业用地的半市场化配置导致农业利润率长期持续降低,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3.农民农业收入降低的本质
政府强制性规定农业用地数量,暗含着无论农业用地报酬率高低,农民都必须提供给定的农地供给量。农业用地报酬率高,农民提供给定的农业用地量,不会亏损反而会有盈利。农业用地报酬率过低,农民无法通过减少农业用地供给量而提高利润率,必然亏损。作为一个经营农业的“企业家”,农民在“企业亏损”时仍然不能退出,其收入降低难以避免。政府限制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换,限制了农业用地利润率向非农业用地利润率看齐,人为创造了经济租金,并被其他非农主体无偿占有,是农民农业收入持续降低的本质。
(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任何社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有足够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必需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制度等,其中的劳动包括一般劳动和人力资本。这些生产要素又可称为经济资源或资源。资源的流动或配置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在市场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受到资源价格的调节,资源总是流向回报率更高的用途。农业是农村的主业,农业不发展农村经济实难发展。农业资源回报率的持续降低,必然造成农村资源回报率持续降低。我国市场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体制改革的不均衡性,以及政府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限制,使我国农业从而农村土地资源回报率远低于城镇。任何生产要素都无法单独在某领域内获得收益,必须与其他要素保持一定的投人比例和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回报。土地要素在农村无法获得正常回报率,其他要素配置在农村也必然无法得到正常利润率,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就必然会不断流向回报率更高的城镇,而农业用地则在政府控制下也不断变为非农业用地并流向城镇。农村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制度等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直接导致农村生产要素的积累越来越少,没有生产要素投入的积累,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困难重重。
四、政策建议
(一)深化农村农业用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
土地资源在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之间的配置上,应当以市场为主而以计划配置为辅,这样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农民能够根据要素回报率自由选择将农业用地用于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从而将这项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转换权主体由模糊的集体界定给清晰的农户家庭,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权利。
(二)在耕地上种植不破坏土地的非农性产品
储备粮食不如储备耕地。通过退耕还林或其他手段将农业用地强制减少,这样粮食产量虽然下降,但是粮食安全并没有受到威胁,若粮食不足,可迅速地将这部分土地用作耕种粮食,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可逆性。“通过强制性的退耕还林,储备农业用地,既保护了粮食安全,同时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若农产品的价格能赶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程度,农业基本利润率就会提高,即使提高到农民经营亏损与盈利的临界点,耕地将会有保障”[4]。
(三)取消农产品最高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前两个建议得到实施的前提下,应该放松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让农产品价格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而自由调整。“政府限制农产品最高价格不一定能控制通货膨胀,反有可能损害农民利益;政府以最低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粮食,不一定能保护农民利益,反有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和激励农民偷懒,催生道德风险”5]农产品价格随着市场供求自由调整,农产品价格可反映市场供求信息,有利于政府制定各种农村相关政策。
农村市场化范文2
第一,片源自主化
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管理中心作为全国农村数字院线唯一的内容的提供者,为全国院线提供公益影片和商业影片。由于公益影片相对于商业影片订购费用较低,可供选择的数量较多,因此许多公司大多订购公益影片在农村放映。截止2012年10月,全国287条数字院线均在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管理中心订购播放内容,而商业影片订购不足整体订购的百分之十。但仅仅依靠公益影片一来难以满足庞大的农村数字电影市场,再则公益影片大多是已经上映很久或没有机会在商业院线放映的作品,在新鲜度上和内容质量上会稍显不足。因此鼓励地方院线自制影片,是农村电影经营市场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中央实施农村电影惠民政策之后,大力拨款以保障地方电影放映的顺利进行。许多地区更是拨专款采购一批先进数字设备,大大改良了基层电影硬件配备。当下中国电影市场被古装、武侠、奇幻等所谓“大片”侵占银幕,针对农村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电影类型缺乏,增强农村电影放映类型,也是培养农民观影兴趣的途径之一。与此同时,三网融合新形势下,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使得影片的拍摄门槛降低,拍电影不再高高在上,电影正在逐渐降低身段成为一种大众娱乐。在此基础上,地方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可参考一些低成本影片的运作方式,利用自己现有的设备,择取与当下农民生活切实相关的题材,拍摄一些反映农民生活,如干群关系、婆媳纷争、邻里间家长里短等生活题材的片子,让有一定表演能力且在农村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演绎农村百姓身边的故事。也许技术上不及国内一流大片的水平,但由于受众是自己所辖地域内的农民观众,只要影片内容紧密联系农村生活,故事的现实感和地域的亲近感则可以掩盖技术层面的粗糙感,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院线主动摄制影片,拥有“自主版权”的影片素材后,就可充分发挥放映队伍的优势,以较小制作成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此实现放映片源的自主化,既可以丰富农民群众观影内容,调动观影积极性;又可以缓解农村数字电影公司局限于公益影片订购,逐步实现自主经营。如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西影视艺术制作有限公司自主拍摄的影片《浴血雁门关》,通过在电影频道的播放及与农村放映队的结合,向放映机构收取每场次5元的放映费,在农村市场取得了不俗的票房。针对农民群众的需求,多层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地市级农村数字院线公司动用自身电影资源制作贴合所辖地域内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片无疑是农村电影市场深度发展的全新路径。
第二,放映商业化
电影放映是处在惠民工程最基层的链条,电影放映由原来的计划式放映到自主性的商业放映的转变是农村电影经营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1、改变放映机制,激活放映队伍。作为电影文化的传播者与电影放映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放映员直面观影群体,通过电影与民众交流沟通,天然地“主宰”着电影放映活动中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环节的优劣效果,承担着与民观影息息相关的任务职责。但许多地区因放映任务繁重,缺乏编制,工作时间不稳定等,导致放映员队伍出现一定问题。电影映前宣传不到位,现场无海报、节目无预告;仓促到场,不准时放映;声画调不好,时亮时暗、时虚时实等现象常存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一些地方实行政府公开招标,个体自主承包放映工程,实行国家补贴与自主经营相结合。唯有放映员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发挥主动积极性,认真仔细负责地工作,增加院线公司本身的市场活力,是我们进行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前提。
农村市场化范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概述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自身掌握利率的决策权,并以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作为利率调节的参考依据,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对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加以分析,可以发现:一是利率市场化与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相关。中央银行只是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二是利率市场化的主体是市场,利率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三是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供求规律发挥作用的机制,利率的形成体现了供求关系的作用;四是利率市场化最终将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体系。简言之,就是将中央银行对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完全放开,其利率高低由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经营决策自主决定。我国自1996年6月1日开始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的突破口,此后经过近十年的历程,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再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标志着中国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市场。
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一是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客观要求,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利率市场化可以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提高市场效率。三是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企业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从而增强金融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四是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的选择权及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五是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宏观调控。央行的货币政策是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特征的,一个顺畅而且有效的传导机制是其发挥作用的必然条件。
二、利率市场化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挑战
农村信用社本身存在着资产规模偏小、传统业务竞争力弱、中间业务发展相对落后、资金定价能力弱、风险管理能力弱、法人治理不够完善、社会责任负担较重、服务经营成本高、电子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利率市场化给农村信用社带了巨大的挑战。
(一)经营风险的增加,包括利率风险和信贷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说,利率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存贷单一的农村信用社的收益与成本。而受利益驱动,利率市场化使得农信社实现当期利润最大化成为现实,尤其是对垄断性与随意性并存的当前农信社利率定价而言,高利率的状况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利率价格的高低与信贷风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呈正相关的关系,高风险高利率,低风险低利率。然后受短期利益的驱使,信贷逆向选择问题会出现,从而形成风险激励。一方面为了获取较高的信贷资金利息回报增强盈利能力,农信社会忽略掉项目本身的一些风险因素,更倾向于高收益高风险项目的选择;另一方面借款人若是偏好风险则会把贷款用于高风险项目来支付更多的利息,从而成为农信社客户。风险越高的贷款业务虽然能够带来高收益,同时也意味着在贷款业务整个环节要投入的人力、精力、物力要比其他贷款业务多,一旦出现收息不及时的情况,造成的风险要高于其收益。
(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开放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同步而来。农村信用社本身底子薄,包袱大,业务少,客户群狭窄,受政策的影响大,虽然一直在进行深化改革,改革也初见成效。但是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农村市场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又一阵地,众多商业银行纷纷进军农村市场。同时随着民间金融限制的逐步解除,农村信用社将面临新的一轮竞争。农村金融市场这一被农信社占有60余年的阵地正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各种担保公司、邮政银行、村镇银行、各种合作社的出现,这都实实在在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挑战。总之,在市场利率化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与他们相比不占优势。在这点上,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三、农村信用社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一)确立完善的资金定价体系,实现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利率形成机制。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以效益为中心,各方面协调的金融产品定价原则。通过核算自己的风险成本和财务成本,根据客户情况、市场变化、资金情况及时调整定价方案。首先核算按照业务品种、部门、网点进行,并以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为依据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并将成本核算的结果用于不同的利率水平的确定,使农村信用社的决策能够依据实际的利率变化进行,做到理性。其次是风险监测体系的建立。成立风险经营管理部,并专人负责,通过对客户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利率变化、政策变化等引起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级,将每个级别授予不同的利率额度,建立动态的利率风险监测体系,一旦出现不同层次的风险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给信用社带来巨大的损失。三要建立利率定价的授权制度和追责制度。根据客户种类、利率额度、区域划分确立不同层次的利率授权制度,利率授权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资金使用额度,使用周期等因素,资金使用周期短,额度小的业务可以将权限下放到微贷分中心,对于有固定资产、信用良好并与信用社有多次合作关系的客户可以考虑将权限下放到大客户经理部,但是这种授权是在已经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调查基础上。权限的下放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授信,应同时考虑建立追责制度,对于授权经办人和客户经理以及部门负责人建立追责台帐,对于出现损失的利率授权业务及时追责。
农村市场化范文4
作为农村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三农”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然而,由于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贷款风险高、所处金融环境相对较差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导致农村金融系统的发展受阻,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三农”事业的发展。所以,发现并解决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业务量大、单笔业务金额小、中间业务量少、资产负债结构单一、贷款风险高等特点。据资料显示: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13年4月末,该农村信用社累计发生债券业务5.25万笔,金额100574.9亿元。其中自营业务3.69万笔,金额76166.5亿元;代持业务1.56万笔,金额24408.4亿元。部分县(市)农村信用社资金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已接近30%。农村信用社资金管理水平偏低、业务办理能力不足的现状极为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落后的资金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将极大程度地制约着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农村金融系统的稳定。现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缺少竞争机制
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机构在农村市场的相继撤离,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卖方垄断地位。尽管受到了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控,但大多数地区向农村信用社申请的贷款成本仍然极高,若折合为贷款利率甚至高达9%;从事种植业的农户所大多数仅能申请到金额为4000―6000元/墒的贷款,若从事高成本类的种植业,则贷款金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迅猛发展,则农村信用社将会面临较为激烈的同行业竞争,相对偏高的贷款利率和相对较高的贷款申请评价标准将会对农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2.资产负债结构单一
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一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主要面向的客户群体为农民,这一客户群体对非存款、贷款类的其他金融产品和业务了解甚少,导致农村信用社开展非存贷款类金融业务较为困难;二是农村信用社所处的金融环境也可能会导致其资产负债结构的单一。而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则可能会导致农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着较高的利率风险,同时利差收入也将减少。所以说,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将极大程度地压缩着农村信用社的利润空间。
3.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专业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信用社较多的机构扎根于农村,而农村的发展相对城市较为落后,多数人才不愿意被分配到农村地区或者其他相对偏远的城市而选择其他商业银行甚至非银行领域工作;二是农村信用社还处于不断改革之中,部分用人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吸引并留住相关人才;三是农村信用社校园招聘对生源地要求严格,限制了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信用社的就业所在地,导致许多高校人才转而选择其他机构。
4.吸收存款能力薄弱
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存款作为主要的负债方式,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更为重要。但是,作为主要将农民作为客户群体,面向农村金融市场经营的金融机构,其吸收存款的难度无疑是较大的。一是农民很少有大量的存款可以存放于银行;二是农民即使有存款也不一定存放于农村信用社;三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落后,大量资金游离于农村信用社以外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如:高利率的农民间的借贷。若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其他金融机构进驻农村金融市场,而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无法吸收大量的存款作为负债,将会严重制约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5.贷款潜在风险高
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重要的资产组成部分,由于其客户群体的特殊性而存在较高的风险。一是农业自身不可避免的高风险性,导致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到期回收存在风险;二是由于涉农贷款的单位金额较小、客户量较多,信用审核困难,导致部分贷款可能成为不良资产。为尽量减小潜在的风险,信用社需要以提高贷款利率为代价,而这恰恰不利于农村信用社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发展建议
1.形成自我竞争机制
农村信用社为避免作为农村金融市场卖方垄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形成内部竞争的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不同城市或地区之间形成竞争;在加强相关监管力度的同时,放宽不同城市间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自我定价机制,促使不同城市间形成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贷款利率,同时适度放开贷款机构与地域范围的限制。
2.开展多元化业务
在银监会许可范围内,开展多元化业务,避免资产负债结构的单一化。在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传统类银行业务正在越来越被农民所接受。在农民看来,农村信用社与银行没有任何区别,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具有办理所有银行类业务,所以,开展多元化业务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
3.优化人力资源
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农村信用社长期发展的基本保障,笔者认为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人才队伍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一是在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方面方面放宽优秀人才就业的地域限制,让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具有优先选择工作环境和地点的条件;二是鼓励员工积极到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地区工作,在经济上给予补助,同时可以为这些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员工提供较为宽松的提升机会;三是对员工的工作地点实行定期轮岗制,规定员工必须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从事基层工作的年限,同时明确基层工作年限期满后享有调回城市工作的机会;四是加强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形成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队伍。
4.采取存款鼓励措施
农村地区现金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北方地区农民为例,在每年的十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有大约5―7个月的资金闲置期。在这一时期,农民手中拥有一定的闲置资金,这些资金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存放于农民手中,另一部分则以存款的形式存放于不同的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对于这些季节性的闲置资金,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一定的鼓励措施,以存款的形式吸入。例如:规定农户存入农村信用社一定数量的存款,则在第二年拥有在农村信用社享有贷款期限、金额、利率或者其他方面的放宽待遇,鼓励农民将手中闲置的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
5.建立多元化信用评定机制
由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民,贷款主要投放于农业生产,所以较高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信用评定机制来尽可能减小风险,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按地区评定信用等级,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历史信用的综合评定,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风险发生的概率等多方面因素将不同地区评定为不同的信用等级;二是在不同地区中将不同农户或组评定等级,主要是根据农户或联保形成组的信用情况、贷款偿还能力、所从事的生产类别等方面将不同的农户进行信用评级;三是按土地产量和风险水平评定等级,主要考察贷款农户从事生产的土地质量、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等因素来进行信用评级,尽管此措施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长期的数据积累,但对于减小所发生的风险具有较强的作用。
6.加快向农村商业银行改革
农村市场化范文5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消费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10-02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以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偏紧、价格飙升,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直接加大了国内通胀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健全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村消费,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由投资和出口推动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缓解人民币过快升值、减缓我国外贸压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保证我国农业长远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必须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因此,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开拓消费市场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发展的状况
1.1 农产品市场的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目前,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支持的145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007年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占全国亿元以上市场交易总额的1/3,累计带动2300多万农户增收,带动新增就业110万人。流通提高了农民的商业意识,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协会等中介组织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纪人近600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3878万户;其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农产品流通格局有效连接了消费和生产、城市和农村。1985年以来,城市食品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3.4%,农村食品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9.1%,预计“十一五”期末,我国居民食品支出需求总额将达到36200亿元。同时,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国80%以上的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环节,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150个,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811个,专业批发市场671个,成交额9191亿元。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网点为基础,以期货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初步形成。
1.2 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功能逐步完善,促进了农业以需定产,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水平。一是市场定价比例不断提高。改革前,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农产品230多种,中央直接定价的113种,非政府定价收购额仅占农产品收购总额的5.6%。改革以来,农副产品市场定价比例不断提高,“十五”期末达94%;二是信息引导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样本企业2.04万家,监测地域覆盖全国31个省区、97%的地市、35%的县。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推动了农民利用市场信息组织生产,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三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以销定产”、“以需定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初步形成,目前农产品商品化率超过80%,其中蔬菜、水果约90%,水产品、畜产品约70%,粮食约40%。市场机制在全国甚至全球配置农产品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强,目前我国1/3以上的农产品跨省流通,10%左右进入国际市场。30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扩大了6倍。
1.3 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目前,我国农产品“订单”购销、连锁经营交易量比重达到15%,传统的集市贸易逐步向专业批发、“订单”购销、交易、拍卖交易等转变。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年累计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6万家,覆盖全国75%的县市。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从城市开始走向农村;同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目前,农产品出口量居全国首位的山东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多达17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7%以上。
2 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受城乡发展失衡、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核心矛盾还未解决,影响农民增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1 现代化水平低,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订单”购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滞后,在美国,8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供应给消费者,而我国这一比重尚不足15%;同时,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也刚起步,目前美国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我国农村批发市场拥有电子结算设备仅占2%;再者,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合作程度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美国每6个农场主有5个参加合作社,日本99%的农户加入农协,而我国每6户不到1户。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低,直接导致农产品“卖难”现象的时有发生和农户利益缺乏保障。
2.2 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先导作用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一般由政府投资或给予资金扶持。相比之下,我国流通设施的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发展。目前,全国农村产地批发市场2400多个,每个县平均不到1个,而且绝大部分批发市场路、电、水等设施陈旧,冷藏保鲜、冷链运输、检验检测等设施严重匮乏;服务于农村的物流、仓储等发展缓慢。在零售环节,大部分农贸市场露天经营,农产品损耗率较高。基础设施落后,必然增加流通成本。目前,我国粮食流通费用约占售价的30-35%,比发达国家高10多个百分点,生鲜产品更高达50%以上。流通费用偏高挤占了生产环节利益,不利于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引导农民扩大生产。
2.3 运输成本偏高,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民利益的促进作用
根据商务部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跨省流通量占总量40%以上。例如,海南、甘肃等20多个省市每年通过山东寿光批发市场销往全国的蔬菜约50亿公斤。调查显示,寿光至乌鲁木齐运距3000公里,运费和损耗约占流通总成本的57%。农产品流通环节大约有9种税、13种费,占流通总成本的10%。车辆通行费使海南到北京的蔬菜每斤成本增加0.125元,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西红柿的摊位费、交易手续费占批发价格的2.4%。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了农民受益的削弱。
2.4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充分发挥流通对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作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农产品流通法规,虽然有关部门分别出台过一些管理办法,但不系统、不协调、缺乏权威性。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监管不够,交易行为不规范,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对农产品流通监管的随意性也很突出,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流通领域缺少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假农资也在市场上流通,坑农害农激发民怨,不利于内部和谐。同时,市场和流通秩序不规范,也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农产品出口和我国国际声誉,不利于外部和谐。
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机制尚未形成,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信息采集、传播、共享机制不健全,农产品信息缺失、失真、滞后,一些信息过于宏观、针对性差,对具体地区和具体农产品适用性不强;其次,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硬件配置落后。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互联网络的建设还比较滞后,系统还有待完善,多数批发市场还采用传统的广播、板报等方式信息。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仅有34%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网络信息中心,大部分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再者,农民接受信息能力弱。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低,判断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弱,影响了信息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信息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具有很强的盲目性。
3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措施
3.1 革新农村商品市场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化流通
首先,要以“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革新农村商品市场经营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据测算,连锁经营率提高1个百分点,物流成本可降低0.66个百分点。目前,美国8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供应给消费者,而我国这一比重不到15%。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扩大国内消费,就需要不断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在国债中安排技改资金,给予贷款贴息;其次,加强农村商品流通环节的硬件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发展冷链物流体系。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运输大部分采用冷藏车或冷藏箱,并配以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而我国这一比例仍然很低,技术落后。建议尽快建立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完好率;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展网上平台交易,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3.2 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降低流通成本
要针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完善仓储、交通运输、储藏、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个人、企业等多渠道资金投资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加大农村市场信息硬件基础投入,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实现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3.3 拓展农民农产品经营链条,增加农民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收益
农产品的分级、保鲜、包装等初加工是农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初加工均在生产环节完成,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农民就地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包装等,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逐步将农产品初加工等环节前移到农村,由生产者就地进行,将目前流通环节实现的部分利润转移到生产环节,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利润,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培育,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而且能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增加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3.4 完善农产品信息体系建设,做好农产品流通信息引导工作
一是加强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大力推动乡村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装备水平,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市场信息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完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和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实时提供国内外主要农产品生产、需求和市场交易信息,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易提供便利;三是做好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在市场信息监测的基础上,加强预测预警分析,为农民生产提供前瞻性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3.5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要不断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的市场营销、管理培训、信息服务等支持力度,减免相关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的税费,放宽注册登记条件,并在注册和年检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连锁经营企业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接,通过委托生产、协议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结成产销联盟。首先,要鼓励发展“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实现标准化生产,集体采集、收购,集中储藏、包装,统一配送、运输,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其次,适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规模化经营,发展优质农产品经纪大户成立农产品专业流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协调生产布局与供求衔接。
总之,农产品市场和流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和扩大国内消费的关键。我国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要切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决定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国内国际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制度完善、功能齐备、运转高效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积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保障居民消费、粮食安全和物价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农村市场化范文6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农村中学,教风、学风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毕恭毕敬、鸦雀无声,老师在讲台上端庄严肃、口若悬河、入目三分,学生哪里还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多只能是乖乖地、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然而新课标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以自学、讨论、探究、合作等方式和手段,师生互动,构建开放式课堂,这是教育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开放式课堂的内涵
开放式课堂是教师、学生、课堂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培养能力,突出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课堂上应有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做到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
三、开放式课堂的几点尝试
开放式课堂的核心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给学生自由组合、自由交流对话的平台,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让一些学科特长生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真正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的统一。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做的几点尝试,供大家商讨。
1.开放思想,变革教学模式
在农村中学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题海式、灌输式这种落后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影响深远,课堂成为了讲堂,讲课成为了讲座,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难怪学生会变得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机械。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从小学到初中成为一贯制,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已经定型,上了高中以后若哪个教师想改革教学方法,而我们的学生居然难以适应,我们的老师想创新课堂都难啊!为此,想要在农村中学建立开放式的课堂,必须解放思想,包括解放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让我们的教师有信心肯花时间和精力去摸索新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去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复习电离平衡时,以醋酸为例首先让学生讨论醋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哪些,再根据已有知识提出能使平衡移动的方法。教师在小结后给学生提供了相关仪器和药品:0.1 mol/L CH3COOH, 0.1 mol/L HCl,冰醋酸,0.1 mol/L NaOH,0.1 mol/L的CH3COONa,CH3COONH4固体,Zn 粒,PH试纸,酚酞溶液,甲基橙, 蒸馏水,碳棒,直流电源,导线,灯泡,然后分组讨论,要求写出能确定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各小组交流,评判哪些方案是不妥的,哪些方案是难以实现的,哪些方案是最佳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来只是教师将知识点详细罗列,学生只是简单重复、机械记忆的复习方法,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讨论确定弱电解质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疑可思,有话可讲,教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用心,师生交流也开心,有这样和谐有效的学习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2.开放时间和空间,创建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学习热情
创建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两者相辅相成,这是由封闭式课堂向开放式课堂转变的突破口,也是变革教学模式的最难之处。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开放师生关系为起点,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伙伴关系、合作关系,不专制、不放任,要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没有心里压力,学得轻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开放的教学体系中应该有一部分课堂时间是学生自己支配的,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试着理解教材上的新内容.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和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自己可以将新知识与脑中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托尼布赞指出:“如果休想记住任何东西,你要做的一切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越多,就记得越牢。教师讲课.也应将新知识与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的基础相联系.联系越多.学生听得越轻松;第三教师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要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准能让学生兴奋的知识点,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促成了学生心里上的开放和思维的开放。第四教学过程渗透情感交流,这是师生交流的催化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当师生双方感情产生共鸣时,心灵的碰撞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才能创造积极、活跃、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才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例如,在讲到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把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何现象?有好几个同学同时回答:产生白色沉淀。而且声音宏亮,我有意停顿了几秒钟,接着模仿主持人的口气说:“真的吗?”、“确定吗?”这种富有疑问又有挑战性的语气使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如果老师听到学生错误的答案就不高兴,或者责怪学生,甚至讥笑学生,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怕老师、讨厌老师,以后谁还敢敞开心扉与你交流?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比知识交流、信息交流更直接,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因此,教师要“蹲下来”用“心”跟学生交流、对话,这也是学生学习心理上的一种本能需要;要学会欣赏学生、尊重学生;要更换身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持续、稳定、发展的学习热情。
3.开放问题设计,促进自由交流对话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所以,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真正地“动”起来。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也就是要根据农村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磨合、比对,把化学概念、规律、原理设计成若干有一定思维量的思考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着学生去质疑、探究,这样很自然地也就把课堂时间和空间开放了,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下座位去寻找自己合适的学习合作伙伴,让原本木讷、腼腆的农村中学生也能大胆的说出自己对问题的想法,让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让他们亲身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逐步培养他们自由交流对话的一种学习习惯。例如在《电解池》一节中为分析电解原理,在采用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后设计如下问题:①通电前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如何运动?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铜棒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说明什么?③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判断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④根据实验事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这种设疑式、探究式、递进式问题的设置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构建了平台,问题层层递进,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创设了交流的空间。
4.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精心编导,寓教于乐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科学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造和改组的过程”,一堂课就像是一场戏剧,教师是戏剧的编导、策划,学生是演员、是主角。化学新课程结构编排更具弹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也给教师进行发散式、递进式、探究式教学设计提供了基础;新课程内容也更充实,有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等,为建立开放式课堂提供了范本。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精心编导每一堂课,让他们在探究、合作、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同时融学生的思想感情于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在体会过程与方法、科学与实践中培养情感意志,升华人格品质,为建立开放式课堂提供源动力。如学习原电池原理时为探究Zn-Cu原电池的的形成,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导入新课(展示水果电池卡片)-感知实验仪器-学生分组演示-观察现象-分组探究原因-各组互相交流讨论-小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演示的实验为:(1)分别将Zn片、Cu片放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图I),观察现象。(2)将Cu、Zn连接后,先将Zn片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再将Cu片插入稀硫酸中(图II),观察现象;再在Zn片与Cu片间连接一电流计(图III),观察现象。(3)Cu、Zn用电流计连接后,将Zn片,Cu片分别插入到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图IV)观察现象;再将盐桥两端分别插入两烧杯中(图V),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