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教学反思;重要性;策略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事物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因此,对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逐渐提高。首先,新课改提出,在实际教学中不得不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由以老师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由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由学生被动学习到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其次,教育作为促进科技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各界都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事物。最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不断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教育事业要想产生质的飞跃,不得不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只有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才能总结实战经验。

一、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对于工作反思、工作总结此类公文的书写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即为合理”,既然它存在,那么就一定有其合理性。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工作的反思,同时也包括对个人的反思。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血肉之躯,工作即是生活,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反思通过对一天生活和工作的分析与探讨,对其中做得好的、做得不好的进行分析,然后加以完善,是不断提升个人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通过对自己教学方式方法与课堂效果的分析,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对于自己在教学中与学生、同事的交往分析,有利于提升自己待人接物、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素养。

2.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正是由于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教学能力、教学素养、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相应地改变,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以数学教学为例子,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教学工具、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从而优化教学方式,得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3.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完善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对于家庭、个体而言,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社会而言,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对于全人类而言,是人类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完善,不断反思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方法,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从而产生量的积累,最终产生使教育事业日臻完善的质的飞跃。

二、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

1.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教学反思

在现有的教学反思中,时常出现反思片面、漏洞百出的问题。其次,有效教学反思对个人、教学以及教育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最后,我们要针对这两点,统筹兼顾,全面地进行教学反思,以显现其重要性。通过反思教学的目的、方式方法、内容、教案、流程等各方面以求全面、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反思,以达到有效、高质量的反思效果。

2.实时进行教学反思,平衡优缺点、总结实践经验

在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

时,往往都会进行课后反思,而忽视课前、课中反思。另外,有许多教师在反思中着重反思不足,而忽视优点。针对这类问题以及教学反思的意义,作为教师,不但要兼顾课前、课中、课后的实时教学反思,还要优点和缺点两者兼顾,从中获取教学经验并总结实战经验,以完善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提升个人的同时,也是在为教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3.正确并深刻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与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反思中,难免会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教师将教学反思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教师为完成教学反思的任

务,往往就重形式数量、轻具体的内容与质量了。因此,教师要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与意义。首先,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在实质上,首先是针对个人的,是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完善个人整体素质的。其次,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上文已提及。因此,这些都要求教正确理解教学反思。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反思已成为完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途径。综合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与相关策略,随着时代变化,社会竞争,有效的教学反思是促进个人与教育事业适应时代、适应发展的一剂良方。因此,对于教师有效教学反思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的,对于有效反思的策略研究也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因为,个人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依赖于有效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2

1.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我国职业教育进入科学发展新时代的基本要求。2011年12月,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即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明确了工作方向和思路,即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位置,对高职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2.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是以“产教研”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行业协作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对新任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

3.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迫切要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这些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为高职学生提供高端前沿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的特殊学习环境。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对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教师面临新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素质和能力构成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了新任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各年龄阶段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的不同,对不同年龄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

(一)新任教师的能力构成

高职院校新任教师,是指刚入职五年内的教师。这些刚入职的教师主要承担“校内教育者”的工作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从事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践课教学及相关工作。同时,青年教师还有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相对应于“课堂教育者”的工作角色,新任教师必备的主要工作能力包括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能力、校内实践课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等。1.基础课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师职业能力之一,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基础课包括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课课堂教学能力具体包括导课能力、课堂提问能力、教学反馈能力、结课能力、课堂学生管理能力等。2.校内实践课教学能力是指,在校内实验课堂上、校内生产车间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发展专业能力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能力。具体包括教师演示能力、示范能力、指导学生操作能力、评价学生操作和学生作品能力、组织学生相互评价的能力等。3.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具体包括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唤醒学习需要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强化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反思的能力。4.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计划、评价、反思、总结的能力,是教师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能力。具体包括:制订教学计划的能力以及教学过程(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和一个学期)完成后,分析、评价和调整教学计划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以及反思、评价、修改教学过程设计的能力;对其他老师教学的听课、记录和反馈评价能力;以及撰写个人教学经验总结报告的能力等。5.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教师职业规划是指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包括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对教师职业目标和预期成就的积极期待、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和环境条件的考虑等。

(二)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构成

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和改革的主力军,是“产教研”结合的领头兵,其主要工作任务是除了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外,还要参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协调组织、学生行业服务指导以及高职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工作,中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工作角色转变为“改革者”“研究者”的角色,为此,骨干教师和中年教师特别需要发展以下几种能力:1.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知识的更新、行业的发展、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等,要求教师具有更新课程内容,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首先,教师要了解和关注本专业理论发展的新知识、新方向,及时更新专业理论课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够联系本专业的前延动态。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和关注社会、行业、企业对本专业的新要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反映社会和行业的最新需要。教师还要分析和了解教学对象的新变化、新特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方法和技术,满足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要求。2.课堂教学改革能力。大多数中年教师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利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能满足高职“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中年教师需要适应“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锐意进取,具备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3.行业服务和协调组织能力。校企合作,为行业和企业服务,是高职教育产教结合的特殊要求。骨干教师行业服务和协调组织能力包括:撰写本专业领域校企合作计划书的能力;在学生进入企业、车间学习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与企业培训师的协作能力;能够记录和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实习实训的反馈信息;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的能力;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新动态和新进展;改进和完善校企合作计划的能力。4.高职教育研究能力。这是高职教育的特殊的要求,即要求高职教师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和探索工作。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包括教育资讯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教育资讯能力包括对教育信息的检索、选择、分析和综合能力,校内外网络协作能力等。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科学探究精神、科研方向和研究课题的确定、科研方法的选择、课题组成员的内部合作能力、合作单位的协调能力等。

(三)老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老教师指二十年工龄以上,积累了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老教师已经具备娴熟的校内课堂教学技能和丰富的行业实践指导经验,拥有了指导青年教师发展的条件,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亲密伙伴”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同时,老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技术更新,活到老学到老,坚持终身学习。此外,预防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也要引起老教师的重视。相应地讲,老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1.指导青年教师发展的能力。在高职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老教师通过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传”,即通过示范课等形式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学生管理经验、指导学生学习的经验等。“帮”,即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发现其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优势和不足,以激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水平。“带”,即通过微课教学的形式带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发展,训练青年教师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条件保障。2.终身学习能力。快速发展的时代对老教师的工作胜任能力提出严峻挑战,老教师特别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关注学术前沿动态的能力、关注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能力、适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的能力等等。3.预防职业倦怠的心理调节能力。老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预防职业倦怠需要从中年教师着手。预防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能力包括:首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能够扩展思维、激发积极的行动。其次,提升职业幸福感。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语言自我激励、自我指导,体验教育工作的快乐,提升职业幸福感。最后,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问题的探讨,都需要教师与他人合作探讨、团结协作。

三、确立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首先确立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教师素质和能力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1.能力本位理念。以能力提升为本位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该理念主张: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全面分析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角色,以提供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以教师能力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实训课教学能力的提升为重点,构建课程和内容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

2.终身教育理念。从高职教育对象的角度看,高职教育面对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传授的是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适应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和行业对高职教育的特殊需要,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才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分年龄、分层次的结构以及合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内容体系,以促进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持续发展。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18-01

对于人文关怀这个概念,或许有的人还比较陌生。其实,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国家获得了发展,大学生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人文教育理念应当被广泛植入到每个高校教师心中,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一、内化人文关怀信念,增强责任意识

简单来讲,内化就是指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国家倡导的方针、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让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内心深处自发地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此来驱动自己的行为活动。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方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且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社会风气确实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之下显现出了新的气象。当这些都在人们心中获得内化之后,就会进一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为大学生个人的成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人文关怀有什么联系呢?具体来讲,只有教育者的思想素质提高,才会意识到将人文教育理念运用到高校教学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自觉、认真、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对于教育的重要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内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进行外化。也就是说,要通过人文式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心中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更好地支配他们的行为,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新的教育模式的创新和要求。

二、借鉴优秀的人文关怀素质榜样

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善于从历史中吸收营养,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明的教育者;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这才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深地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当代中国正处于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关键历史时期,要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得更好,就要广泛地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些优秀的人文教育经验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总结和发扬种种成功经验。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三、在反思总结中提升人文关怀素质

相信每一名教师都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其实,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那就是多阅读、勤思考。另一方面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一点就比较困难了。这不仅仅与教师平时的实践经验有关,与其自身的“悟性”也有很大的关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样的道理,教师也要时常找寻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种种问题,在找到问题之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悟性高的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改正,而悟性相对较低的教师则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在教育活动当中,教师要时刻根据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来分析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对于一些学生认可的方面要继续发扬下去,对于一些不正确、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改正。教师要尊重大学生提出的意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肯定他们的发展,时常鼓励他们,给予其前进的自信心,维护其自尊心,真正让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坚定的信念,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内化人文关怀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借鉴优秀的人文关怀素质榜样,在反思总结中提升人文关怀素质几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素质,使人文教育理念广泛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芳.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2]刘艳,袁明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7).

[3]苏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的路径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2009(06).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四环节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由此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充分体现了阅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非凡。从现实角度来讲,阅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益处:它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它如同剂,让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变得不再苦闷和彷徨。阅读的人内心是宁静的,它可以给人以置身闹市却宁静如深潭的境界。总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意义是非凡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进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感。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意识加强了,语文素质和修养也就自然提高了。随着国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得以加强,自主学习意识也就得到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至关重要。这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国家素质教育呈现实效的具体体现。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个性发展和主动性受到极大的压制,这不利于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提出的历史背景

自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和谐的关系。这原本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认真贯彻实行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而是习惯性采用传统的低效的教学模式。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定性思维的影响。俗话说: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习惯了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方式,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而对于新型的教学模式又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认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备课不认真、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无法驾驭活泼的课堂。推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提出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的提出,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充分准备,提高备课质量,并唤醒教师的觉醒,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学习环境。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内容

阅读教学的研究是及其复杂的,如果不慎,往往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泥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阅读教学的“四环节”。如下:

1.自主阅读环节

自主阅读环节,也就是预习环节,这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大概了解文章内容,识记生字词,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进行学生自主阅读的环节,主要是为扫清阅读障碍,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于学生下阶段的阅读是比较有益的。同时,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提高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2.合作交流环节

合作交流是继自主阅读环节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沟通,提出自己的见解,了解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互交流解决对方存在的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和思考空间,并注意倾听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利于解决学生阅读存在的实际困难。

3.释疑导讲环节

释疑导讲是整个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相应的解读。教师要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字句特点,并充分解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自己前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了解。

4.系统总结环节

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阶段,也是最有意义的阶段。系统总结的内容和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充分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总结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各有异同。本文中,笔者从阅读教学的四环节入手,简要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也只是一己之见,只能作为盲人摸象的一部分。诚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单宗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田.科教文汇( 中旬刊,l ),2022(3)

[2]曹彦青.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田.教育教学论,2013(3)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5

一、指导思想

通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我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教研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提升我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形成健康的教师心理,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分享的意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幸福感。

2、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教研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逐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3、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迅速提高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5、迅速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老师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

四、研修形式:

第一阶段 理论培训。集中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理论更新和专业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 跟岗学习。进入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采用师带徒模式由工作室主持人进行传、帮、带。与主持人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 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回任职单位进行岗位实践,进行教学改革,提炼个人教学风格,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完成教学课题的研究。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社会实践 项目化管理

医学生教育, 不仅要加强专业业务素质的培养, 而且必须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科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它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目标。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 要使医学生把接收的教育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 只有经过切身的体验和躬行实践才可能实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已经成为高校实践育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作为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临床医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重要教育途径。

形势的发展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探索新的路子, 那就可能使社会实践落后于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无法适应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大局。目前医学社会实践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未来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医学技能, 又要具备全面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交流艺术和服务意识。要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高度看待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改变认为社会实践仅是思政部门一家要关心的问题的不恰当态度, 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服务档次亟需提升, 服务内容有待创新, 服务时间需要外延。近年来, 不少医学院校在本科生中开展了一系列医 疗社会实践活动,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本科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使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另一方面, 往 往忽视了研究生群体在提升服务档次和创新服务内容中的作用 。此外, 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课程多、学习负担重、 业余时间少等原因, 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集中于寒暑期, 平时实践断断续续, 缺乏时间连贯性。

(3)缺乏开拓精神, 激励考评机制不健全,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些单位开拓精神不足, 活动主题缺乏时代特色, 活动形式 因循守旧, 在学生中失去了号召力; 另一方面, 缺乏一套好的考 评和激励机制, 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引导, 挫伤其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也是一个使学生失去参加实践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七步走”模式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 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 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1)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 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 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 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 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 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 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 自行联系1 至2 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 其中至少要有1 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 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 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 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 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 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 严格按照既定计划, 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 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 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 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 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 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 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 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 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 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 展示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 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 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 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