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股票投资的策略

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1

【关键词】股票;主成份分析();回归分析();投资策略

自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时间,沪市A股已经达到了900多只,如何在茫茫股海中选择股票一直都是广大股民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些成长性好、营运效率高的股票总能让投资者取得不菲的投资收益。本文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五大权重板块的龙头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力图找出股价涨跌的影响因素,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参考,以避免盲目投资。

1.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

1.1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把一些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变量进行线性变换和压缩,得到几个互不相关但却能反映原有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并且按其贡献率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评价函数,从而可以对各个体进行综合评价。

1.2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中解释变量(自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一元线性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事实上,一种现象常常是与多个因素相联系的,由多个自变量的最优组合共同来预测或估计因变量,比只用一个自变量进行预测或估计更有效,更符合实际,因此多元线性回归比一元线性回归的实用意义更大。

2.样本及指标的选取

2.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准确的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房地产、有色、煤炭、钢铁五大权重板块的共25家龙头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这些公司股票流通盘大,不易作而造成财务指标的失真,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个股走势都与所处行业总体行情相吻合,它们的市场表现也比较真实的反映出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另外,在样本选择中,本文慎重剔除掉了ST股票,力求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准确。

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上市公司资讯网与东方财富网公布的各公司2009年年报,上市公司所有财务指标均来源于和讯网。

2.2 财务指标的选取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客观性: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客观现实,能够正确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水平。

公开性:指标选取以经过注册会计师或者有关监管机构审计、审核过的公开披露的信息为依据,普通投资者能够公开获取、公平共享。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全面反映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各项要素,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都要做到有机结合。

规范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尽力做到指标简化、规范等要求,确保评价过程的准确无误。

2.2.2 指标的选取

研究股票的投资价值,探寻股票的投资策略,应从分析股票的财务指标着手。本文指标的选取以客观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为准则,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制的《财务成本管理》为依据,选取了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的共计10个指标作为研究自变量,并没有选取股本扩张能力相关指标是因为样本选取的均为各行业龙头企业,其股本结构已经比较合理;选取了反映公司股价波动的股价年度涨跌幅作为研究的因变量。没有选取股价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各行业股价基数大小不一,且有些企业因合股或转送股的原因,股价波动过于明显,因此选取年度涨跌幅则可以有效的减少误差。

(1)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成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它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评价指标。

(2)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预测。本文选取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评价指标。

(3)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有关指标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它表明了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营运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和偿债能力的不断提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选取净资产周转率(10)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评价指标。

(4)成长能力指标

成长能力是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价值的源泉,也是公司股票能否升值的关键。本文选取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作为评价指标。

3.实证分析

3.1 主成分分析

3.1.1 验证主成分分析必要性

先对待分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无量纲化带来的影响,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检验和球形检验,通过表1可以看出检验的值为0.551,大于0.5。说明了研究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印证了主成分分析的必要性。

3.1.2 确定主成份的个数

通过总方差解释表(表2)可以看出前3个主要特征值大于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3个因子能够解释原有的10个指标的76.77%的信息,表明这3个主因子基本上能够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的信息,丢失信息较少,用它们来代替原有指标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是可行的。

3.1.3 主成分分析的线性组合

从因子载荷矩阵表(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F1包括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增长率()与净利润增长率(),并且载荷较大,前两个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后两个则体现了企业成长壮大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第一公因子命名为成长及盈利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净资产周转率(1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有着较大的载荷,这几项都体现了公司的资产管理及获得利润的能力,我们称第二主因子为营运获利能力;第三主因子F3在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上载荷较大,我们称之为偿债因子。

各主成份得分函数为:

3.1.4 计算主成份得分并排序

为了进一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以主因子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来计算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得分(表4)。

其中为所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为上市公司的各个主因子得分。

3.1.5 实证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成长及盈利因子方面,煤炭业行表现一只独秀。五只煤炭股中有四只位列前六名,充分说明了09年煤炭行业取得的巨大的效益优势。煤炭价格上涨是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获得优良业绩的最主要的原因,2009年经济复苏明显加快导致工业用煤紧张,加之冬季取暖需求增加和国际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共同决定了煤炭行业的良好形势。而2010年,在国家鼓励煤炭进口、限制煤炭出口的政策导向下,伴随着整合后的山西煤矿产能的不断释放,煤炭行业仍将保持总体宽松格局,煤炭股也将在未来有着较好的表现。

在营运获利因子方面,金融业与地产业联袂强势,尤其是银行业与房地产业走势几乎步调一致,这是由银行业与房地产业的高度相关性决定的。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缺乏创新,目前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是依靠银行的支持,土地储备、楼盘开发、消费者按揭….各项业务贷款都离不开银行间接融资。2009年,房地产市场火爆依旧,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状况良好,获利丰厚。而这也促使银行的各项贷款能够有效收回,促进了银行业的健康营运。2010年,针对房价过快增长的局面,国家连续出台各项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力调控,此举很可能会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一定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营运能力,因此投资者应慎重选择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相关股票。

在偿债因子方面,金融业优势明显,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位列三甲。三家国有大型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资产规模和业务水平,偿债能力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像西部矿业、陆家嘴、紫金矿业等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其偿债能力往往不容乐观,投资者在选股时应慎重考虑。

总体来看,得益于国家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2009年住房需求依旧旺盛,整个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良好,而股市的重新走高,也与房地产市场一道,成为促进金融业走势上扬的重要力量;煤炭板块表现差强人意,龙头企业国阳新能和潞安环能更是盈利丰厚;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化工、火电、建材等行业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炭业还会继续良好走势;钢铁行业与有色金属行业排名靠后,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收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之企业兼并重组障碍重重,使得企业提高竞争力困难重重,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

3.2 回归分析

3.2.1 拟合分析

表5给出的是逐步回归的各种模型的拟合情况,最终模型(模型2)的方和达到0.8以上,即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绝大部分,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不错。

3.2.2 线性模型的建立

表6包含的是进入模型的变量,主要描述模型的参数估计值,以及每个变量的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和共线性检验。结果模型中所有变量系数的检验值都接近或小于0.01.说明这些变量对最终模型的贡献率都是显著的。可以得到线性相关模型:

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表明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对于股票价格的走势起着决定的作用。

3.2.3 预测效果

以构造的线性相关模型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执行时间序列作图,得出了预测的股价涨跌与实际股价涨跌图(图7)。通过图7可以看出,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较高,说明了股价波动与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之间的线性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总结

通过对沪市5大权重板块25家上市龙头公司进行的主成份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投资者在选股投资时首先要选择盈利高且价值仍被低估的行业进行投资,例如煤炭行业;其次,在对行业内部上市公司进行选择时,应尽量选择营运良好、成长性高的公司进行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受制于上市公司行业众多,本文只是对几个权重板块的部分代表性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研究数据有限,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罗学强,刘丽杰.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在基金重仓股评中的应用[J].财经视线,2009(5).

[2]张俊瑞,贾宗武,孙玉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学报,2004,11(6).

[3]张蕾.股票价格及投资价值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5,3.

[4]梁苓.主成分分析法在煤炭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7).

[5]王一平.上市公司财务实力定量评价方法探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框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6(1).

[6]江雪娇,孙涛,吴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钢铁业股票价格研究[J].供求月刊,2010(393).

[7]刘千,刘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票价格与其财务信息相关性研究[J].商业经济,2010(346).

[8]王学仁,王松桂.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9]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入门到精通[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汪顺伟(1986―),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证投资。

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2

(一)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而导致股票需求的变化最终影响到市场的波动。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促使银行个人贷款量的增加,社会融资环境的宽裕令大量的社会游资不断流入股票市场,造成股票市场的交易活跃,价格上扬。

(二)财政政策的影响

国家以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财政支出的增加与降低将直接影响市场的繁荣与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效益。而税率的提高或减少,将会影响到市场的投资欲望与股票价格,从而直接与个人股票投资的损益相关。

(三)供求结构影响

当可供投资者持有的股票量和入市资金之间的比例失调时,市场的扩容速度与入市资金增加速不匹配时,供求结构风险就显得极为突出,大量的资金闲置或过热,都会导致股市出现虚假的繁荣和萧瑟,从而增加了个人股票投资的风险。

二、个人风险管控应对策略

(一)策略层面防范

1.避免盲目投资,全盘投资计划股票的信息不对称性,致使个人投资者在投资之初就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因此个人股票投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信息的搜集,把握住市场的定位,分析判断现今股票市场的投资价格变化,入市时间和入市目标的制定,乃至于最后的撤离时间,都需要做好计划,不能仓促选择。

2.规避风险,不亏为赚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股票的涨幅变化极快,投资盈利时应留出空挡,分析市场变化果断抛售,避免被“套牢”或者“踏空”,任何时候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做出止损吸纳。

3.投资不是投机股票虽然名为投资,实际上却是投机行为,而且短时间的投机常常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众多的个人股票投资者就陷入了投机者的行列。而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投机在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扩大了风险。

(二)实际操作的风险防控对策

1.买入卖出时机的选择当股价高于SAR线之上的时候,属于买方市场。股价低于SAR线之下属于卖方市场。SAR指标反应的是长期和中期的走势,因此何时买入、卖出,当以SAR线为基准,结合长期均线来判断时机。

2.以值搏率测算通过对值搏率的测算分析,比较一段时间内某一只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空间,选择上涨空间比较大的股票投资,避免持有值搏率低的股票。

3.技术指标测算买点结合周线、月线的KDJ指标,在低位、套牢区外、布林线收口方向、极度萎缩和重底线交合出找寻校准买点。

三、结语

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3

[关键词]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股票投资理念;投资制度环境

[DOI]10.13939/ki.zgsc.2015.46.071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逐渐推进,并且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也逐渐成立,投资者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随之日渐加剧,相应地,对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股票投资中国,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风险因素逐渐演变成风险事实,也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投资者应正确认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并且做好投资风险管理工作。

1 中国股票投资的风险因素

在股票投资活动中,应根据经济、政治、市场以及投资者的心理状况等对股票投资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析[1]。

1.1 内生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股票投资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技能不足、受到心理因素等影响,使得投资者预期的收益受到损失,这主要是投资者内部因素造成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不够完整,对风险因素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足,在股票投资中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并不合理,并且出现风险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及时、不科学。投资者的投资心理会影响到股票的投资风险。

市场为导向的心理。就是在证券市场中,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行情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有时是乐观的,有时是悲观的[2],这些观点一旦形成规模,一些单个的投资者往往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大多数的观点也可能是谣言或虚假现象,如果个人投资者的素质能力不高,跟风而动,可能会获得良好收益,也可能惨败而归。

个人心理的素质。在这种心理因素中,从众、贪婪、侥幸等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1.2 外生风险

外生风险是由于国家政策、经济体制以及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政策制度的风险,是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也可能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变化使得证券市场的价格出现剧烈的波动,导致投资者面临严峻的风险,这种风险投资者个人是无法避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利率、汇率等风险因素对股票投资者造成风险[3]。风险心理的预期是股票投资者对股市的反应比较过度,在股票增长时普遍比较乐观,而股票市场低迷时预期比较悲观,对股市的预期过高或过低。

1.3 投资目标的风险

投资目标的风险就是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或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主要有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二级市场风险。

2 中国股票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

当前,我国股市还存在着很大的投机性,很多人盲目跟风,道听小道消息,只关注股票的行情,却并不了解股票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这种投机行为会使人们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而要避免这种状况,股票投资者就要以企业家的眼光去看待企业为发展以及财务经营情况,作出选择和买卖股票的决定,在企业的发展中分享成果收益[4]。股票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将自己从股民变成股东。

2.2 提高投资者的素质能力

股票投资者应具备一定的证券知识,并掌握股票投资的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方式,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股票投资者要多阅读相关的文学、哲学书籍,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与志趣高尚的人接触,明确理想与现实是存在差距的,应从现实出发,从小事做起,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要认识到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情绪,避免出现极端化的想法。

要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角色,股票投资中存在着很多的假象与诱惑,很容易迷失自己,而成熟的股票投资者会包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式。同时,股票投资者应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加强自身教育,了解风险评估以及控制管理的方法,使投资行为更加合理。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知识、投资的数量、自己的习惯等因素选择比较灵活的风险评估方法,并能够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投资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2.3 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不仅需要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还需要从政策制度的角度进行管理,打造良好的投资制度环境,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批公示制度。在股票发行以及审核时,需要通过媒体将审核的项目、审核人员以及审核的结果进行公布,在审核过程中,建立约束机制对工程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审批人员要采用竞争上岗、定期轮换的形式,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5]。同时,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信息披露程序更加规范合理,能够对股票市场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披露,保证投资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的信息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的决策主张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股市的走向,因此政府的政策信息披露应是一致的,能够使投资者产生良好的预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2.4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要对股票市场进行规范,还应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打击内部交易以及操纵价格的行为,促进我国的证券市场实现良好的发展。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政府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避免出现股市泡沫的重要角色。我国政府应明确对自己的定位,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分工协作。同时,进一步对股票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完善法律法规,对证券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加强信息公开,保证投资者的利益。积极发挥证券协会的作用,加强政府与证券协会之间的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保证监管的稳定。

2.5 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

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能够认识到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并且了解自身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我国人民存在着很强的暴富心理,而风险教育等严重缺失,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比较多。文化差异也是造成我国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应规范上市公司的标准,培养一些有助于证券市场发展的公司企业,保护中小型企业,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企业清除,使股票投资者风险得以降低。

3 结束语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投资者自身做出调整,加强自身的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营造良好的证券市场投资环境,做好证券市场的文化建设,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使股票投资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投资,使投资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朱原野.浅析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讨[J].商业故事,2015(2):48.

[2]姚玲.论股票投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8):11-13.

[3]宋元明.股票投资风险分析方法[J].财务与会计,2014(12):34-35.

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4

实际上,行为金融学主要是以人为视角来描述何为金融学、何为投资,为何是这样以及是怎样形成的。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和后悔理论这两大理论。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指股票投资者对于相同状况所作出的决策往往要考虑自身处于盈利时期还是处于亏损时期。在大多数状况下,一旦投资人士所亏欠的款项和盈利的金额相等时,在亏损的状态下会变得十分沮丧,但是盈利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快乐。反之,一旦出现了亏损,其心理情感往往就会变得极度强烈。譬如,一支股票的现价为10元,如果一名投资人花12元买进,而另外一名投资人是花8元买入的。面对10元钱的这只股票价格发生改变之后,两名投资人会作出迥然不同的决策。假如该股票升值,8元价位买入者肯定将留着这支股票,因为他追求的是更多的利润;而对于这位12元买入的股票投资者来说,他就会犹豫不决,在观望之后也许就会动摇自身的意志,甚至在考虑之后卖出该股票。反之,假如该股票下跌,其反应还是截然不同的。为继续保持现有利润,8元价位买入者十分有可能选择卖出以确保有限的利润能够加以兑现。然而,对12元价位买入者而言,往往会继续持股甚至选择再次买入,这是由于一旦出局就代表亏损已成为事实。

(二)后悔理论

股票投资人士在进行投资时常常会产生后悔状况。具体来说,出现牛市时会后悔未能及时购买当时已看好的股票;在熊市的背景下,又会后悔未能加以止损而被套入其中;即使在自身所拥有的股票既不涨又不跌时,当看到他人所推荐的股票获利也会为未能购入而后悔;而当股票投资者抛出未涨的股票而选择买进他人所推荐的股票之时,当看到已卖掉的股票再度不断上涨,投资者会因为没有坚定自己的想法而后悔。投资者在投资判断决策上容易出现错误,他们会感到非常悲伤。所以,投资者往往会出现瞻前顾后的犹豫特点,尤其是要决定是否要买入或卖出时常常会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避免后悔的发生。

二、股票投资中的行为金融学研究

作为股票投资者,无论是老练娴熟的投资者还是刚步入股市的菜鸟,他们都试图用理性的方式来分析股票市场的波动来进行投资理财。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判断和分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等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金融市场就出现了普遍的行为偏差,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行为金融学可以成功地解释股票市场中的很多现象。通常,人们在股票市场中往往表现出来的行为心理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偏差,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股市参与者往往通过自己的估测和预期来做出相应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过度自信。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股票参与者对未来股价的区间估计往往很小,同时投资者不能从以前的投资决策中汲取失败的教学,进而更加陷入了过度自信的状态之中。由于金融产品的价格很难估计准确,当股票投资者面临选择时,投资者就容易过度自信。那些专家、专业人士也会依据自己的理论来对股市进行分析和预测,这都是过度自信的直接表现。

(二)处置效应

通常,股票投资者往往注重财富的变化量而非绝对量。股票投资者在面对亏损的时候常常抱着赌一把的心理,且宁愿接受确定性的盈利。这就是处置效应,通俗讲就是股票投资者会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这是一种典型的投资者认知的偏差,对盈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厌恶性心理”。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他们是有风险偏好的,愿意继续持有股票直到解套;当出现了盈利之后,投资人会进行风险的合理规避,同意快速卖出以确保自身的利润,怕再出现亏损。

(三)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是一种典型的非理。当股票投资者在没有掌握准确的信息的状况之下,往往易受别的投资人之影响而作出类似之行为,过度地依赖别人的意见和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羊群行为”在股市中非常常见。能够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投资者的个性特征、舆论与政策、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投资者的赌博心态和求利心态等都会造成“羊群效应”的产生。“羊群效应”理论认为,人们的自信心会收到行为与其结果的影响。

(四)家族集体效应

我国的公司许多是需要大量资金的上市公司,尤其是私人公司,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其创业初期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寻求发展,公司规模偏小,产权结构不明晰,缺乏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在这种条件下,大多数公司走过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完成了初次创业。而今,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普遍追求以规模扩张、产业多元化为目标的二次创业。随着公司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其融资需求的规模也不断加大,仅仅依靠自我积累很难满足实际需求,便家族式的进行股票融资、或者进行股票投资以期获得收益等,但在经营转型中难以适应股票市场的新环境,造成家庭企业收到重创。

三、促进股票投资行为有效性的分析

(一)与自身经济能力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自身构思建设

在股票投资中,大力推行科学化行为模式,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市场导向状况来判断如何进行股票投资。在股票市场买卖过程中,要着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投资人价值列入生态、文化产业当中,视为统一体进行发展;另一方面是在股票投资中按照资源投入产出比最优化之原则,运用各类管理方法以提升投资人所具有的产出。

(二)健全股票投资监管法律法规,确保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股票投资监管尚处在起步阶段,由此可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十分必要,特别是在监理过程中健全股票投资的相关管理机制,一旦出现了资产与资源之变更,一定要实施公开招标制度与决议制度。为此,要持续健全完善议事会、代表会等有关民主管理机制,并且明确相关的工作程序,完善有关的工作制度,保障以上组织能产生监督的作用。投资人要事先开展可行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得到科学而合理的监管机制。

(三)建立健全股票投资经济风险评估机制

本世纪以来,股票投资被人们关注,并最终在各地遍地开花,但许多属于盲目投资,造成巨大损失。人们对这些损失下的股票投资之异议开展了原因探讨,股票投资可以说是经济运行的一大重要载体,其中有着非常多的市场资金以及企业。在当前我国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一旦投资人对于股票投资的评估机制不够健全,将导致投资处于风险极大的状态。

(四)提高经济政策信息、市场信息透明度

股票投资大多属于政府主导或参与,资金投入大,涉及部门多。因此股票市场管理者要注重目前财务报表和市场资金之间有关信息的披露,让社会大众能够了解到股票投资的趋向以及支出收益等相关内容,从而有效避免投资人员匆匆忙忙地盲目参加激烈的市场经济,让投资人能够更加理性地参与和运用市场中的资金,并且有效实施绩效考核机制。

四、结语

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5

    悬念之一:准备期有多长

    《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产险、寿险资金的特性制定股票投资策略方案,并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股票投资业务申请。此外,按照程序还需要确定托管人、建立投资账户、申请投资席位,除了这些必要的程序问题外,各机构还分别要进行调研、决策、执行等。不过考虑到保险资金入市属于预料之中,所以节前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向保监会提出了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申请,这些保险公司已经为资金直接入市做了很长时间的充足准备,甚至托管人等各方面事宜也已经准备妥当,所以只要监管部门审批通过,保险资金入场操作也不会让人们等待过久。以上这些因素,都注定保险资金不可能呈现蜂拥入市的态势,因此其作用势必也会缓慢释放。

    悬念之二:监管者的角色如何转变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是由保监会单独签发的文件,涉及整个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关键问题和具体操作细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保监会主要担当着保险资金证券投资监管者的角色。

    在监管程序上,事前需要保险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股票投资业务申请;投资过程中如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资产市场价值发生大幅波动,亏损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10%的,或者盈利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20%的,应当于3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送《股票投资风险控制报告》;此外在投资比例上也有严格限制。再加上保险资金需要开设新的股票投资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办理专用席位和资产托管,市场完全可以期待保监会严格监控下的保险资金将会成为立足于长期、稳健投资的机构投资者。

    悬念之三:如何适应分散投资要求

    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余额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扣除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资产和万能保险产品资产后的5%;投资同一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的5%;投资同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数量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10%;投资流通股本低于1亿股上市公司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含投资连结、万能寿险产品)的20%等等规定,都要求保险公司尽可能的进行稳健、分散投资。在这些投资比例上限的约定下,保险资金将不得不成为地道的“分散投资者”。

    悬念之四:庞大的蛋糕如何瓜分

    截至去年底保险资金总额约1.1万亿元。根据规定直接入市的比例可由小到大逐步提高,目前是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规模的5%,因此可测算出目前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规模将为550亿元左右。加上此前允许投资基金还有15%的额度,因此近阶段理论上可以进入股市的保险资金最多可达到2200亿元。

    这2200亿元,550亿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另外的1650亿元,可以通过投资基金间接投资股市。但是实际上,受制于连续多年低迷的熊市,1650亿元的可间接投资于股市的保险资金额度远远没有充分使用,以此类推,550亿元直接投资资金有多少能够积极入市,也是一个悬念。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认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并没有大量切小基金本来拥有的“蛋糕”。

    悬念之五:保险资金能否抄到大底

    如果对保险资金这种长线资金本身的短线作用冀望过深,则是一种误解。以往曾经出现过风闻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入市而暴涨的情况,但是那主要是其他资金借题发挥的结果。现在市场各路活跃资金都已经被熊市重创,自然难以掀起大的波浪了。

    就市场本身看,尽管指数已经大幅度下跌,不过仍存在系统性风险。在这种局面下,保险资金马上入市就能够抄到底部的说法,还是过于简单化了。

    悬念之六:会否重蹈社保基金覆辙

    社保基金进入股市数年收效甚微。社保基金入市初期公开的持仓情况都是配股、增发的筹码,和当初瑞银大张旗鼓买进A股相比,社保基金小心翼翼的投资思路显得太小家子气,缺少必胜的气势。社保基金买进亚泰集团、参与新潮实业、民丰特纸等的增发,很明显是消极保守性的策略,与社保基金的背景和身份不符,就算是投资蓝筹股,中石化表演的一出“捉放曹”,也很有戏剧性。

    保险资金此番入市,采取了和社保基金完全不同的模式,而且是在多年来的绝对指数低位区,但愿其一改社保基金的颓势,能够为“国”字头机构,打出一片新天地。

    悬念之七:哪里将是主战场

    《通知》后,其中关于保险机构申购新股不设申购上限的规定被特别注意。仅凭这个条款,就可以看出一级市场对这些长线资金的巨大吸引力。对于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而言,还有一个新的投资渠道,那就是推出不久、如今似停又似未停的非流通股市场。至少在目前的局面下,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的、稳定的利润,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超过基金公司,就决定了一、二级市场、非流通股市场三足鼎立。

    悬念之八:如何改变机构博弈现状

股票投资的策略范文6

关键词:价值投资;成长投资;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日

一、引言

从已有文献对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的含义描述来看,其是一种融合价值和成长性两个因素的投资理念。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股神巴菲特、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影响下坚定不移地信奉价值投资成长策略。于是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二、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很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发现不管在欧美成熟股票市场还是在新加坡、中国等亚洲新兴股票市场,运用价值投资策略选出的价值股都能获得超额收益。

(一)国外关于价值投资策略有效性的研究。国外最早采用具体估值指标对价值投资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的是Basu(1977),他采用了市盈率(P/E)指标,选取了美国股市1957年4月至1971年3月的公司数据,构建了高低市盈率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低P/E的股票组合投资收益明显高于高P/E股票投资组合,就算将绩效测度偏差因素考虑在内,这个结果也是成立的,市盈率指标效应由此诞生。这一实证结果更加证明了价值投资的价值性。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4)对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进行了研究,他们将股票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两类组合,通过5年数据的分析,他们发现价值股的平均收益率为19.8%,明显高于成长股组合平均收益率(9.3%)。Fama和French(1997)用B/M、C/P、E/P、D/P作为估值指标构造价值投资组合及成长股投资组合,通过实证分析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和一些国家的新兴市场都进行了验证。在13个成熟股市中有12个股市的价值股投资组合收益率超过了成长股投资组合,其中B/M和C/P组合取得的投资收益率最高。以E/P将股票分类,在16个新兴市场中有10个股市发现了超额收益率,虽然超额收益率较小仅有4%,但这是因为新兴市场收益率波动较大,而且样本时间跨度较短。

(二)国内关于价值投资策略有效性的研究。虽然我国股市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股市应用也比较广泛,很多学者也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股市是适用的、有效的。王永宏和赵学军(2001)通过实证分析分别对价值投资策略和动量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通过价值投资策略筛选出的股票后期表现都比较好,说明了价值投资策略同样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王艳春和欧阳令南(2003)利用市净率指标将样本股票进行分组,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低市净率即价值股的投资收益率跑赢了高市净率股票,证明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的有效性。陈祺(2013)采用了5种财务指标: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收入增长率以及ROE来构建价值投资组合和成长组合,实证结果显示市净率和市现率两个指标构建的投资组合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他还证明了在成长、稳定、金融和消费四个板块中价值投资策略都有效可行。

三、价值投资策略中估值指标的选取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价值投资策略时,不管是用统计分析或者构建模型,都运用到了最基本的指标分析,但这些指标都不尽相同。

一些学者仅运用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单一指标作为选股依据。比如:Fuller(1992)选取了1973~1990年的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市盈率与公司销售业绩成正比,即高市盈率的股票,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好;反之,低市盈率的股票,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差。蔡飞(2008)通过对A股市场2000~2003年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低市销率的股票显示出较强的市场表现,市销率越低,超额涨幅越大,而且低市销率的股票组合的市场表现超过了市场上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在牛市中,低市销率的优势更明显,而熊市却不明显。同时,选择低市盈率的比选择低市销率的有价证券组合更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在采用低市销率策略时,所选的公司规模越小,收益越不稳定。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单一指标作为选股依据难免有失偏颇,他们同时选取了几个指标,并构成价值投资组合,以此来验证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如:杜惠芬、平仕涛(2005)在文中指出单一利用市盈率或市销率作为选股指标并不完善。文章运用实证检验方法,证明低市销率和低市盈率相结合的选股指标体系,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因此“双低”策略是基于目前中国股市特点的、比较适合的选股指标体系。顾纪生、朱玲(2012)指出目前的相关分析指标无法全面且深刻地揭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即便ROE也是如此。笔者在文中提出股票化率和市销率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研判其宏、微观价值的两大核心指标,也是对现有分析指标的必要补充。

四、成长性投资策略指标选取

传统的衡量一家公司成长性的指标通常有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很多学者在研究公司成长性时,选取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陈晓红、佘坚和邹湘娟(2006)把中小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成长性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12个指标,分别采用突变级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公司成长性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余岚(2009)在《成长型股票的选择方法及投资策略》中选取了预估市盈率与历史市盈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股价/现金流量比这4个指标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性。同时,她在文中指出成长型股票与其他股票的显著差别就在于主营业务收入和盈余成长率必须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张显峰(2013)在研究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时认为度量公司的成长能力主要是通过增长率指标来衡量,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指标。

五、结语

通过归纳整理后,本文得出以下现有研究结论:(1)明确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价值投资策略不仅适用于国外成熟市场,同时也适用于包括我国股市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2)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选股指标有很多,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现率等;(3)成长投资策略的有效选股指标有很多,如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相信在采用价值成长投资策略选股时,定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主要参考文献:

[1]Basu.S.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Common Stocks In Relation To Their Price Earnings Rations:A Test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

[2]Fama,E.and K.French.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1992.47.

[3]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1.6.3.

[4]王艳春,欧阳令南.价值投资与中国股市的可行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4.1.

[5]陈祺.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策略的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3.4.1.

[6]蔡飞.市销率指标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8.2.

[7]杜惠芬,平仕涛.在A股市场使用市销率系列指标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

[8]顾纪生,朱玲.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综合指标及其创新指向[J].商业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