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1

创新实践管理的依据

“双师”型人才紧缺

电网规模的日益壮大,以及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两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把具备“双师”资格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而济源供电公司目前高层次人才匮乏,“双师”型人才比例低,导致公司在严格执行省公司各项政策开展相关工作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培养“双师”型人才已迫在眉睫。

青年员工成长的必然性

1998年公司上划以来,已通过大学生招聘接收110多名青年员工,青年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新鲜血液,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青年员工工作热情饱满,学习积极性高,对“双师”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高度认可,是公司“双师”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公司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为新进员工科学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加大培训,提高新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把青年员工“双师”型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信息渠道不畅

以往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公告和公司内网途径宣传职称申报和技能鉴定工作,导致部分员工因出差、工作等原因未及时关注信息而错过申报时间;公司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工具用来监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的申报、考试等情况,不能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到符合条件的每一个人,影响省公司下发的“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完成。针对这些问题,公司自发研制了职称信息管理软件,通过及时维护员工的职称、相关考试成绩等信息,随时按职称级别对未取得职称的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为职称统计和申报提供数据支持。人力资源部可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个人参加本年度职称及相关考试申报,大大提高了宣传力度和工作效率。

创新实践管理的主要做法

健全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结合省公司《关于“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以及《河南省电力公司员工配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公司创新出台了《青年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按照“一年认知、三年成长、五年拓展”的培养模式确定各个节点的培养目标,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量化考核细则,对各个节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培养计划可控、能控、在控;采取“师带徒”等方式,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促进青年人才快速长才;建立青年员工技术档案,完善档案信息数据,连同考核结果作为岗位晋升、评优评先、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考核体系

针对“1+3+5”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分类别设计不同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为“认知期”,公司参照《新聘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管理办法》采取集中培训、岗前培训、轮岗见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管理考核。第二阶段为“成长期”,通过师带徒方式,为培养对象制定师傅,签订《师徒合同》,一对一负责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提升其专业技能、组织融合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合同期满,建立师徒连带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第三阶段为“拓展期”,通过选派优秀培养对象参加公司各类竞赛调考、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工业余文化生活、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其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由所在部门负责人主动承担起职业导师职责,帮助培养对象岗位成才。该阶段不再实行年度考核,公司根据“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间节点对培养对象和所在部门进行考核。

全面推广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为提高“师带徒”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型,要求《师徒合同》的培养目标必须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中Ⅰ、Ⅱ、Ⅲ级适用对象和培训内容制定并执行,杜绝新聘高校毕业生盲目追求两证(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进一步转变“重理论、重证书”的培训观念,提高新聘高校毕业生业务技能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为完善人才信息化管理,提高人才信息统计效率,公司自主开发了涵盖人员学历、入局年限、职称、职称英语以及职称计算机等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员工职称申报情况、职称计算机、职称英语考试情况,第一时间通知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申报或考试,确保不遗漏一人,并对取得证书人员信息进行及时维护,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

工作流程

公司“双师”型人才培养工作流程图见图1。

制定计划是基础

一是做好政策宣贯工作。结合省公司有关要求,通过召开会议、座谈会、公司内网等渠道向员工传达省公司涉及“双师”型人才的有关文件精神,尤其是在新聘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中重点将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到每一位大学生,鼓励大学生拓展职业发展通道,走“双师”型人才发展道路。

二是制定培养计划。公司结合新聘高校毕业生岗位、专业情况以及自身特点,为新聘高校毕业生量身制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学历层次,按照“助理工程师”“高级工”“双师”三个梯次,利用4-9年的时间培养“双师”型人才,明确培养过程中各个时间节点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各部门根据公司总体培养目标及当年新分高校毕业生等情况,结合部门实际制定部门青年人才年度培养计划。

规范措施是关键

一是各部门严格按照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程序逐步开展工作,做到专人负责、专业管理,将培养计划落实到每一名青年员工,及时传达公司关于人才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政策要求,督促青年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资格评审和相关考试,确保部门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二是充分发挥现有专家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现有专家人才与青年员工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师徒责任、目标和任务,实行部门、师傅、徒弟连带考核机制。

三是各部门为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提供各种便利。组织参加公司各类培训学习,增强综合知识水平;压担子、提要求,在工作中承担一定责任,适时选派优秀培养对象参加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及调考,促其成才。为青年员工建立青年员工技术档案,收集学习培训、技术等级提升、奖惩等相关材料并及时入档,作为今后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是人力资源部在每年的职称申报和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前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导出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名单,并通知到每个部门和个人,确保不遗漏一人;在证书发放时及时维护各类证书等信息,保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加强考核是手段

每年年底,各部门结合一年来人才培养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自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制定出整改措施;合理修订部门下年度培养计划、严格明确责任,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在此基础上,公司对各部门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对未按时完成培养计划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应用于年度公司评优评先、人才选拔、岗位晋升等工作中,激发各部门员工自主学习、自发成才的积极性。

总结提升是目的

公司年底对“双师”型人才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当年新聘高校毕业生定岗情况、各部门人才培养工作有关建议以及省公司“双师”型人才计划,合理制定下发下一年度“双师”型人才培养计划,为顺利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效果评估与改进

主要成效

一是通过制度和信息化平台的双重保障,2012年公司参加职称申报和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和通过率明显多于往年(见图2)。二是青年员工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由以往的被动报名转变为主动参与,由以前的拒绝申报转变为现在的主动作为,学知识、强素质、提技能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三是同业对标指标有所提升。人才当量密度、高技能人才比例以及技师、高级技师占生产人员比例等指标均得到较大提升,为公司同业对标工作取得新突破奠定了基础。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28-03

湖南文理学院是湖南省确定的两所专业转型试点高校之一。2014年10月,湖南文理学院确定了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幸作为我校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之一,一年多来,根据学校整体方案的要求,按照《试点专业综合改革、深度转型发展建设任务申报书》目标任务,在我院已开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了转型专业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转型效果。

一、理清专业转型工作思路,全面谋划专业转型发展

转变思想观念,理清转型思路,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方法模式,开拓创新,主动转型。化学化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究竟转型为什么(转型的实际内容)?怎么转型(转型的方式与方法)?专业转型的路障在哪里(转型工作关键点)?经过反复调研、探讨,确立了“1234”材料专业转型改革与探索新模式,即“一条主线”、“二个主体”、“三个对接”、“四个共建”。

“一条主线”,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线;“二个主体”指学校和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责任,即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三个对接”,即践行“专业教学与行业产业对接”、“专业方向教学与企业对接”、“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对接”;“四个共建”,即校企紧密结合,形成“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培养计划与实践教学模式、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高校专业转型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专业转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转型工作需要全面谋划、设计目标,不断推进、总结和完善。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转型工作重点突出“二个阶段、三个建设”。“二个阶段”,即为初创阶段与提质阶段。初创阶段时间是2014年到2016年,在此阶段,按目标和要求,使专业转型工作初具成效,保证转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为深度转型发展谋篇布局,并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提质阶段时间为从2017年起一段较长的时间,做好补缺增强、精益求精工作,使转型工作趋于成熟、趋于常态。“三个建设”是指在专业转型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坚持抓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强化教学与管理制度建设。硬件建设。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建设校内外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中试基地(孵化器)、实践教学基地群(实践教学基地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训基地。为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个层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落实和完成创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软件建设。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及其比例。制订符合材料转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类文本材料。强化教学与管理制度建设。在专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对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各环节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和提炼经验,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合作教育管理等制度建设,从而使专业转型工作更加卓有成效。

二、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线,做实专业转型工作

1.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为突出“应用”与“创新”两要素,确立了“3+1”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我院材料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3+1”模式分配教学时间,即一学年的时间为实践教学时间,且集中实践训练时间为40周,其中,校内训练12周,校外训练28周。校内训练的12周,主要完成生产实践模拟训练(生产实践虚拟模拟、生产实践中试模拟)、基础创新训练;校外训练的28周,主要完成生产实践技能训练、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训练。通过组织、实施这些训练,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效果。①制订较为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按实践教学模块制订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包括实践基础训练教学大纲、生产实践模拟训练教学大纲、创新训练教学大纲、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以及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教学大纲。以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模块为例,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分别在四个实践基地训练,每个实践基地训练7周,共计28周。学生在每个基地的实践教学训练为280学时,其教学大纲与学时分配包括:三级安全教育(4学时,包括安全案例学习);企业基本情况与企业所在行业情况(2学时,另外,行业情况课外查阅、总结4学时);企业文化理念教育(2学时);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2学时);生产工艺学习(6学时);生产设备、生产辅助设备与设施(4学时);原材料、产品的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4学时);产品生产配方(4学时);原材料与产品标准(4学时);各工序及设备的操作规程(160学时,包括操作训练);产品的研究开发与技术革新(10学时,另外安排60学时创新研究);质量控制体系(4学时);企业发展探讨(10学时)。②拟定规范的、健全的、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上述实践教学大纲,结合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拟定各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③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模块属性,结合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拟定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评指标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评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考评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态度、纪律、表现情况;根据各基地实践教学内容,从应知什么、应会什么、应熟悉什么、应理解什么、应掌握什么等方面,考评学生实践教学训练效果;考评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考与创新的成效。

2.加大课程群的建设力度,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培养实际条件,设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每个专业都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群、专业课群、专业方向课群和专业选修课群。在专业方向课群、专业选修课群中,加入了针对地方企业生产方面的课程或章节内容。实际上,我院编印的转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包括基础综合部分、创新训练部分、行业产业实践部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已基本完成,行业产业实践部分,针对各基地的具体情况,正一一组织编写,每个实践教学基地的编写内容分为基地简介、公司管理与经营、生产工艺与技术、生产设施与设备、产品标准与检验、质量控制与环境保护、产品研究与开发几大部分。强力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3.创建创新训练基地及实践教学基地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需要有相应的环境和条件,需要有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创新训练基地。近几年,我院利用学校转型试点资金(16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490万元)、学科建设及国家项目奖励经费(200万元)、社会投入与社会资产并入(250万元)共计1100万元经费,来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创新训练基地(中试基地、创新实验室)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我院材料工程专业分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尽可能选择与专业理论课内容相匹配的生产企业,使实践教学训练的内容尽可能地“对接”专业理论课内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与用相脱离的问题,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满足“三对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这样,也就形成了每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即打造出了“实践教学基地链”。以我院材料工程专业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例,我们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分类,重点创建了以下四类实践教学基地:“湖南金帛化纤有限公司”、“湖南美华尼龙有限公司”化纤树脂生产与化纤生产即化纤类基地;“临澧安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邓权塑业有限公司”塑料制品生产即塑料类基地;“湖南太子化工有限公司”、“常德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涂料树脂生产与涂料生产即涂料类基地;“湖南中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电池隔膜材料生产即功能材料类基地。每个基地按“标准化”建设:一是设有实践教学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二是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三是建有实践教学专用办公场地、教师与学生专用生活场地;四是有统一的标示、规范的档案。

4.打造“教练式”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适应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我院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由五年前的20%上升到目前的60%。通过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使本院专任教师既熟悉实际生产,又能不断地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同时实现本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由“领队式”向“教练式”转变。从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几个层面聘任基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作实践教学现场指导教师,通过明确其职责、规范其任务与要求,提高其指导水平,以壮大和完善“教练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三、坚持专业转型探索,力求专业转型实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深度转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只有通过变换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才能较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内容之一,只有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当然,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都要针对社会现实,对于工科专业来讲,就是要针对行业企业、面向各行业企业。要较好地做到这点,就要加大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服务。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3

【关键词】ERP 企业管理 人才培养 模式 创新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推动了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变化。经实践表明,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的发展应更加重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对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改组过程中,ERP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逐渐兴起,打破了传统的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的界限,将企业的物资、信息、资金集为一体,将企业的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人员、财务技术整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在企业管理中引入ERP系统,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实力和整体运营的效率。

目前,ERP已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加剧了市场对ERP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ERP人才培养成为企业应重视的问题,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成为企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以教学、研究、生产、突破、反馈为切入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二、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最早产生于美国。在产生之初,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应用软件,由于其集成性和适应性等特点,逐渐为全球商业企业接受。目前,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系统化管理理念,为企业员工和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的平台。ERP系统集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于一身,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资源优化的要求,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ERP系统下,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基本思路

ERP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目标是让企业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发展的情况,如应收账款、库存、产品销售等,各分公司、下属单位的经理也能够随时掌握企业的库存情况和实际销售情况,从而对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避免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发生。对销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关键性指标,提高零碎订单和配送车辆处理的效率。因此,ERP人才培养应由社会人才需求和教育水平的特点来决定。从目前来来看,社会培养的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ERP系统维护人员、ERP信息采集人员、ERP技术人员、ERP业务人员和ERP顾问咨询人员。因此,在ERP人才培养方面,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包括ERP营销人员、采购人员、维护人员、技术开发人员、服务人员、应用实施人员等方面,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来决定ERP人才培养的方向。

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建设ERP平台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ERP系统的信息集成程度较高,能够为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投资决策的完善和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包括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市场、客户、财会、产销、后勤服务等,还能根据企业规模情况在供应链中延伸,因此,在知识面以及业务熟练度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这就要求ERP管理人才不仅要熟悉企业管理的原理,还要熟悉企业的流程和思路,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

在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应遵循“四步法”原则,从观念实践到思维创新,将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结合起来,实行校内外联合教育,做好企业资源计划和教学实践,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具体如下:

观念实践。ERP观念实践是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市场推广活动、软件运用、课程深入等方法,加深学生对ERP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ERP系统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作用,挖掘优秀的人才,通过ERP系统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仿真课堂。在仿真课堂中,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的方法,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开展课程,讲解ERP系统的实验步骤,再结合具体的企业案例,仿真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环境,让管理人员能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体会不同背景下、不同环境下ERP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实习训练。在知识讲解、仿真课堂的基础上,实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学生可通过ERP软件来处理业务,或者观察企业ERP人员的操作过程,学习操作方法和经验,让学生参与到ERP项目中,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对学生进行ERP培训。

创新思维。在ERP人才培养中,创新思维是培养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仿真教学和实习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对ERP人才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具体方法如下:在学生的实习报告或者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总结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并提出改善性、指导性建议,通过管理数据和软件效率总结出ERP创新的方式。

(二)课程体系

从目前来看,ERP系统在我国还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不管是经济单位,还是普通高等院校,对ERP系统的研究都不够深入。高校管理类课程仅对ERP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各高校对ERP系统的认识标准不一,加之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导致ERP课程的内容、课程设置经常发生变化,尤其是在软件设计方面,其变化性更加明显。ERP课程创新的步骤如下:

在观念实践的基础上,以小组实验方法来组织ERP培训课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模拟公司经营管理的情景,结合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设立首席执行官、采购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件、营销总监等角色,将课堂模拟成流水作业线、车间、厂房等设施,为每个小组发放固定的资金,让学生完成新产品研发、生产、订货、后勤保障、物流、工艺监制等工作。ERP系统运作包括企业资源管理、营销数据统计、融资管理、整体战略等,将这些工作全部交给学生来完成。通过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ERP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课程设置中将案例、模拟、实训相结合,以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类学科的教育大纲为依据,对ERP课程进行分阶段设置。目前,在ERP课程中大都采用了蓝软5000ERP系统,其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案例分析,就海尔公司而言,在课程设置中首先对青岛海尔公司企业管理的情况进行剖析,将海尔公司产品研发、仓储、物流、营销、人力资源、财务、采购、审计、上下游经销商、资本利得、供应链等录入到ERP系统中。

校外培训。在ERP人才培养方面,校外培训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企业经营业务以及经营模式的不同,在ERP管理人才的培养时可借鉴会计人员培养的方法,进行周期性的知识辅导和更新,通过社会专业测评来授予相应的资质。在校外培训中,不仅解决了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还能够提高培训的效果,校外培训成为ERP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校外培训思想在蓝软5000ERP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海尔公司业务流程的模拟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ERP系统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之后再组织学生在海尔公司进行实习和考察,将知识内容与案例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外教学的方式能够弥补企业教育资源的不足,帮助ERP管理人员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课程创新方面,应将学与研、校内外结合起来,分模块、分阶段、有条理地设置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不能急于求成。在设置ERP人才培养创新课程时,应重视社会实践课程,走访多家企业,了解企业的整体战略部署,掌握企业的硬件设施、财务信息、人员情况等资料。在人才培养时,如果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的ERP人才应该是能够挖掘ERP系统潜力和价值的人才。因此,在ERP人才培养时应与管理类课程结合起来,注重审计课程、公司战略、经济法、税法、财务会计和ERP教育之间的联动性。

三、基于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一)加大投入力度,探索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对ERP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应对ERP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进行重新建构。ERP管理人才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求其政治觉悟较高、心理素质好、掌握前沿管理学科的程度要高,能够紧紧跟上ERP系统创新的脚步,对现代科学技术也应该有较好的认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资金投入对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认识到ERP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作用,从长远利益着手,审视并推进企业ERP人才培养创新,制定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ERP人才培养。

(二)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ERP系统应用是ERP系统的关键,因此,企业在ERP管理人才培养时,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企业用人机制,为企业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重视人才的未来发展潜力,关注人才对信息科技、ERP软件运用、管理知识的发挥。因此,在员工参加工作后,应鼓励员工继续学习,以跟上企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步伐。同时,对于冗余人员和设备应及时裁撤,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给与奖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寻找第三方ERP培训机构,发挥ERP培训的资源优势化和专业化

由于ERP系统的理论范围较广、集成性较高,企业和高校教育都有很大限制。因此,应寻找第三方ERP培训机构,发挥ERP培训的资源优势化和专业化特点。在理论、实践上力求创新,确定培训方案,明确ERP培训的目的,开展ERP使用评价机制和客户评价机制,对ERP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避免企业ERP培训中的专业化低、理论化、系统化、各自为政的缺点,满足不同企业对ERP应用的需要。

(四)创新教学手段,推进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在ERP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在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也应该借鉴ERP系统的管理方法,引入仿真模拟手段,制作教学工具和场景,编制培训手册,为培训工作做好准备。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对ERP系统的漏洞进行分析,找出ERP系统软件中存在的漏洞,使ERP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企业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ERP系统更新工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功能模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具有业务处理功能强、资源节约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ERP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避免了传统企业管理中过分依赖人员的现象,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还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加大了社会对ERP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应不断创新ERP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时代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毅.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11).

[2]赵玉洲.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8.

[3]姜和忠.基于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人才实践能力进阶式培养模式[J].文教资料,2009,(21).

[4]刘玉军,汤渊."ERP沙盘模拟"在企业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4).

[5]张国伟,梁焱.浅析ERP系统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防范[J].生产力研究,2010,(4).

[6]唐艳辉.ERP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

[7]曹汇坚.基于ERP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J].价值工程,2012,(19).

[8]吴大峰.关于上好《企业管理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10,(4).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团队主体化;项目实践引导;创新模式

0、引言

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说: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在当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焦点。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如今盛行的素质教育,再到新兴的创新教育,人们不断意识到创新在教育领域内起到的强大推动力。探索创新教育的道路上,西方教育无疑是先驱者。在学术氛围浓郁且自由的西方教育中,创新一直是人才培养中最受关注和重视的素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就开始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中国高校逐渐意识到,炎黄子孙千百年来传统的“被动接受”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大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而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改革的提案中占据首要位置。

在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渴求的大背景下,要想在众多培养模式中脱颖而出并推广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团队主体化的建设不容忽视。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sophia团队是一个新兴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其首创的以项目实践引导为核心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模式,在人才培养领域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创新团队主体化

在创新活动主体越来越具有团队化趋势的今天,团队模式成为人才的“培养皿”。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如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时间要求越来越短,领域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单独的个体是无法完成的,只能采取团队形式才可能完成。创新主体团队化,就是创新智慧集成化,它将问题提出的智慧、问题解决的智慧、应用推广的智慧集成起来,形成整体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与社会经济进步。

团队模式虽然日益发展,但是受高校体制、教师能力、学生素质等多方面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受限,从而导致了创新源泉的枯竭。因此,单纯的团队形式建设治标不治本,最终只能和普通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相似。

华东师范大学sophia团队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团队模式的探索,依托创新团队人才培养的教学园地,实行“学生自管自治、公司化管理模式”,在团队建设探索道路上谋求更高标准的创新,悉心孕育和灌溉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认真态度和研究型习惯的新苗。因为创新能力不是简单的复制继承,更是一种独立的创造,因此,“学生自管自治”模式提出由各个层次的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实验室主任、文化策划、财务等职位,共同负责实验室的项目和日常管理,这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无形的推动力。当然,这本身也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成员不仅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更要时刻关心实验室的动态和发展,为实验室的管理提出意见,让团队在合理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各个项目。“学生自管自治”在培养团队成员技术层面能力的同时,增强了成员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管理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新颖模式也让成员们比同龄人更早一步接触公司化的管理模式,更早地适应发展的环境。

总结sophia团队的发展历程,有两点创新之处:第一,强调团队主体化,将团队成员的能力最大化,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独特的“学生自管自治”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素质,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项目实践引导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团队的构建为sophia提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基础。在以“学生自管自治、公司化管理”指导思想为创新实践平台的基础上,sophia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发展历程,将团队的建设和专业的研究融合成一套创新型人才综合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2.1 以实践为引导的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sophia制定的实践课程体系核心思想是强调“先上手实践、自主学习理论”的培养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做出的大胆创新。

很多人认为,实践是日常课程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锦上添花的点缀,现今的教育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这种观点。高等院校的实践课时仅为理论课的一半甚至更少;在学分上,两者的权重之差体现得更甚,理论课的学分为实践课学分的4-8倍,这让教师和学生在潜意识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5

关键词 良性组织氛围 人才培养 企业

对于企业而言,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需要遵循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改善培养支持模式。企业既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广大员工发挥所长、价值增值的新机制,又要进一步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员工的企业组织氛围。在政策指引与企业自身的努力下,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

企业需要寻找公司高速发展与员工工作驱动之间更多的联系,打造公司与员工之间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夯实人才梯队建设,在需要人才的时候,永远有合适的人选,这就必须明确企业现阶段及未来所需的人才种类,合理地从社会和企业内部予以引进、培养人才,并定期对员工动态评估和管理,确保人岗匹配,发挥其最大潜力。

本文以某多元化集团为例,基于对组织氛围和人才梯队情况的盘点,联系人才培养支持方式上的改进和优化,希望对其他兄弟单位持续打造更具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人才管理体系有所助益。

一、背景情况

某多元化集团正处于组织扩张期,对内不断推行组织变革,对外业务拓展上实施投资兼并。在组织能力建设上,亟须寻找公司高速发展与员工工作驱动之间的联系,从而打造公司与员工间更为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而员工当下的选用育留情况如何,能否支持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公司整体组织氛围如何,是否能促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这些问题亟待公司解决。基于此,公司对组织氛围和人才梯队情况进行了盘点,以支撑未来人才管理的决策与行动。

二、组织氛围和人才梯队盘点介绍

第一,盘点思路:围绕“要做”――符合集团战略方向,“想做”――员工的工作驱动力强度,“能做”――员工的能力结构和部门的梯队情况3方面展开。

第二,盘点对象:集团16个职能部门,其中访谈9人(高管),问卷调研98人(高管9人,中层42人,基层47人)。

第三,盘点内容:一是敬业度,寻求员工视角和企业视角的契合,员工敬业度反映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智慧、感情和承诺的程度,重点为乐于宣传、乐于留任、乐于奉献3个方面;二是满意度,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盖洛普路径中的6个方面、21个主要驱动因素进行盘点;三是员工适岗能力,对员工岗位匹配度、专业能力、文化融入、部门梯队搭建情况等方面进行盘点。

三、集团整体组织氛围和人才梯队现状

(一)集团整体组织氛围现状

集团敬业度为60%,所在领域为敬业度稳定区域,高于中国企业51%的平均敬业度,但和最佳雇主的85%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员工满意度数据上看,集团在以下方面具有优势:一是安全,员工对于公司提供的工作发展平台、环境、保障方面的认可度高;二是企业文化,员工对公司倡导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高,在日常工作中乐于践行文化框架下的具体行为准则;三是高层管理人员,员工对公司领导的引领作用和领导魅力认可度高;四是直接上级,员工对直接上级在团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对员工的激励和指导上表示认可;五是认可,员工工作中做出贡献和成就时能得到直接上级和团队的欣赏、鼓励。

但在以下方面稍显不足:一是重视员工,公司整体上对员工的诉求、员工对公司制度的建议、对与其切身相关的事务反馈和倾听渠道建设有待强化;二是职业发展机会,员工在公司的晋升条件不够明确,对自身在公司的晋升空间或持续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三是福利,员工认为与同类公司相比,公司福利竞争力较弱,同时在考虑员工需求差异和多样化上有所欠缺;四是绩效评估,员工认为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绩效评估和绩效辅导)在提升业绩和明确改善方向上提供的指导仍有不足。

(二)人才梯队建设现状

通过问卷调研发现,70%以上的人员能基本胜任现职岗位,但在各职能的专业能力上各中心人员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中高层后备上的储备度不足,中坚力量较为薄弱。整体上,关键岗位的继任培养计划和准备还不够充分,人才培养方式基本以“干中学”为主,一些部门尝试贯穿集团与子公司的专业线条来学习和分享,但与绩效改善、能力拓展的结合度还有待加强。

(三)各部门的组织氛围分布

在盘点中,部门的敬业度和满意度得分以部门所有人的平均得分为基数,再以敬业度和满意度两个维度组成二维模型描述了各部门的组织氛围。通过将两个维度按照高低标准区分出四个象限,分别是:激励追求卓越区域(高敬业度高满意度)、防止人才流失区域(高敬业度低满意度)、激励全力以赴区域(低敬业度高满意度)、驱动勇担责任区域(低敬业度低满意度)。有5个部门处于激励全力以赴区域,针对这些部门,公司领导层应给予额外关注。

结合年度绩效考核成绩,获得优秀绩效团队的两个部门均属于高敬业度高满意度区域,且人才梯队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优秀员工90%属于高敬业度高满意度区域。由此可见,组织氛围和人才梯队情况与企业的绩效密不可分。另外,在盘点中属于高敬业度低满意度、低敬业度低满意度区域内的员工,有22%出现了离职和转岗的现象,员工的留存率与组织氛围息息相关。

四、推动人才培养支持方式的改善

(一)员工关系

优化畅通的沟通渠道,管理层和部门都要努力成为员工的“知心人”。例如,组织领导不定期参与各层级员工的座谈会;各部门建立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不定期盘点和访谈员工对公司的诉求;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和制度要进行宣传和及时答疑。

(二)绩效评估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闭环体系,加强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的连接。例如,探索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的更优连接方式,在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评估项目、绩效沟通反馈上提出优化建议;在绩效结果应用上要结合年度定薪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地体现岗位匹配度、能力、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薪酬福利

更好地宣传福利制度,同时把设计多样化和切合时代需求的福利形态相结合,梳理现有的公司福利政策与项目,通过宣传来强化员工的感知。

(四)职业发展机会

结合战略规划,未来可以启动本部机构调整与人员优化,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例如,设置与调整本部机构的工作,梳理岗位任职资格及评价标准,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在部门内部营造鼓励、欣赏、民主的团队文化氛围。

(五)人才梯队

细化公司整体的分层分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例如,启动中高层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及时对接各部门人才招聘、培养中的需求和困难点;明确各项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目标和重点内容;总结并共享部门内部或专业线条联动的人才培养做法及经验。

五、总结与展望

从该集团的实证研究来看,组织氛围与梯队建设盘点获得了大量关于员工诉求和部门管理现状的数据,这些数据为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方式、完善与优化绩效考核、调岗定薪、培训计划等提供了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决策支持。同时,在盘点过程中与各部门就员工的职业发展、工作状态、人才梯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这种深度互动的基础上,企业内部建立起了更加互信的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将有利于实现公司组织效能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为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公司人才培养总结范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34-02

中国因地域辽阔,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文化差异,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差别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则要注重区域经济的特点,比如工业较多的区域经济、纺织服装业区域经济、旅游业区域经济或娱乐传媒区域经济等。商务英语多数用于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商务英语和一般英语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了更多西方国家的商业文化。结合这些因素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所培养的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一方面令人才培养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实际应用价值也更高。

一、以往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系统性缺乏的问题

现代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和过去的英语翻译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外的贸易往来更加的多样多元,普通的英语翻译已经无法满足快速l展的市场的需求。在商务英语翻译这一领域,很多人才培养的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令人才培养变为英语培训。在人才培养之前没有制订专业的计划,令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包括:前期调研的不全面;人才培养内容或方法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针对性不足;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评价体系的缺乏等。因人才培养系统性的缺乏,很容易令其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培养后的人才很快会被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所淘汰,人才的利用效率不理想。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求符合现代市场的需求,还应具备一定的符合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的条件,但很多相关的人才培养都忽略了这一点。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至关重要,从以前到现在仍有部分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会借用院校相关的教育教学模式加以调整使用。一方面,各院校所针对的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在时间上并不适用于市场上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在区域经济的实际应用上仍有很大的不足。面向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一方面需要具备当地经济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工商、国贸以及国外商务文化等知识,可以说是一种更加专业的商务型英语翻译人才。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和针对性的不足,就导致了培养后的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不足,不懂得如何高效地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

学以致用,并实现所学的最大应用价值是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但很多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只考虑了如何教、如何培养,以及培养的目的,但两者是否可以联系在一起,即:通过此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是否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和效果,却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三)区域性人才培养的问题

虽然国内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主次之分,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的经济体系越来越多样多元化,而部分商务英语翻译的人才培养则忽略了这一点。如金融、装备制造业、化工、服装等,涉及到的商务英语内容则有所不同,而部分地区的经济仍以工业为主,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的培养也以此为主,这就导致相关人员对其他领域的商务英语有所欠缺。如该地区开始发展其他产业、行业,则需要再次培养新的翻译人员。一方面会影响新经济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相关翻译人才培养上浪费了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二、面向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一)制定科学而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科学而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应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前期的调研与培养目标的设定;二是中期的效果反馈研究;三是后期的总结分析。

前期的调研是针对不同区域经济体系的组成和特征的调研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和其他次要部分,以及未来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新兴的经济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时间上的划分则分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顾名思义,短期目标是指短时间内几天或一个星期所培养的翻译人员的收获等。长期目标则是半年或一年内容翻译人员的改变和实际的应用效果,而这种改变时根本性质上的改变,也可以说是工作效果和方式的改变。

中期的效果反馈研究是指针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策。因为无论前期的规划和调研多么的完善和全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多多少少的问题,而为了使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杜绝这些问题对翻译人员长远性的影响,就需要及时地发现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解决问题,在避免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对翻译人员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模式。

后期的总结分析是指翻译人员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此为依据总结前期调研和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有无需要调整和变更的部分,以及如何调整。这主要是针对翻译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同时对人才培养整体的分析,对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评定,包括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素质评定。

(二)人才培养与实际价值要紧密联系

在实际的行动没有得出具体的结果时,任何人都无法确定培养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完全符合预期所需的翻译人才。因此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时,设定的培养目标所涉及的商务英语范围不应过于广泛,即使是在面向区域经济的条件下。以工业为例,工业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和化学工业,而重工业又分为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等种类繁多的工业种类。因此在培养区域经济性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时,就不能简单的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把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为工业或重工业等,而是应保证众翻译涉及商务英语的多元性,如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

在细化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后,就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因此把细化后的翻译人员培养目标的国内和国外的产业文化相互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同一个行业或产业,因为在国内外起步和发展的不同,国情的不同,人文文化和风俗等之间的差异,对于商务英语翻译人员来说都是影响翻译的元素之一。因此,了解本国区域经济和国外文化的同时,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把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小化地进行翻译是关键之处。包括:把具有本国或区域独特性的商业或经济文化进行翻译,让对方可以在短时间最大程度上的了解,则是现代商务英语翻译所应具备的能力。

(三)同步进行评价研究

评价研究是进步、更新和创新的依据。自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国内的市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令所培养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可以紧跟市场的需要,对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评价研究就是最好的保障。相关的评价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效果;二是资源的投入价值;三是培养后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对相关区域经济的影响。

出现问题并解决这是人才培养的常识,但解决的效果,所用的时间和资源则往往缺乏专业的评价研究。因此,针对这一部分的评价研究则是为了以后的人才培养避免同种问题的出现,节约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正是评价研究的目的。成本与利润、投入与收益,这是每一个企业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同样如此。对投入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可以更加合理和高效的利用资源,同时也会提高人才培养整体的执行力。最后,培养的翻译人才是否对该区域济的发展起到的促进效果的评级研究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对该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面向区域经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针对这一方面的评级研究可直接得出翻译人员真正的实际价值。

(四)更新与创新

面向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创新,但这里的创新不是指以往所有的旧的东西,完全创造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而是以市场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为核心,以区域经济的特征和国情为基础去完善和更新以往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式。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地应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法,而是应根据自身的确实需求,在细节上去调整或完善,摒除院校商务英语中的教学理论和考试部分,把实践应用作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和更新的核心部分。

(五)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作为现代社会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专业性和技能型不再单是人才培养的内容,翻译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商务英语翻译人员会涉及到企业、公司内部的相关信息,因此自身的职业素养则直接决定了政府单位、企业和公司的信息泄露问题。同时,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简单或短时间就可完成的工作,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所培养的人才为他人所用也是常有之事,而职业道德的培养则是针对翻译人员思想上的教育,以求最大化地实现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

三、结语

人才培养并不是一般企业内部的人员培训或院校的教育教学,而是可以自我思考、自我提升的翻译人才。现代社会中,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不再是对英译中或中译英的翻译工作,而是起到了令两种不同的商业理念和商业文化可以实现最佳的交流和沟通的作用。参考文献:

[1] 赵亮.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4,(22).

[2] 宁雅静.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

[3] 雷静.国际视野下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分析与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