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怎样推动生产率的发展?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怎样能提高科学技术?答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简单地来说就是通过我们主体在创新意识的刺激下,以大脑里已经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想象与想法,感觉与灵感等方式,对头脑中现有知识或信息进行新的糅合和融合,从而产生新观念、新想法的过程。初中物理的学习旨在通过日常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理论知识学习中更好的理解所学,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需要,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1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1.1 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下,旧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多数老师依然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课堂中存在不少教学误区,如老师灌输、注入式、题海战术等。这些错误的方法已经严重约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学生创造力上。传统教育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
1.2 历史原因造成我们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我国创造性思维和国外相比较,存在起步较晚、底子薄、发展速度慢等特点。我国目前缺乏创造性思维的模型以及测量标准,即评价体系。另外,国外已经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实施量身定制。
1.3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
随着国际环境的日趋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共同话题。在知识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在世界立足,就必须依靠创造性思维,大力激发创造力的生产。我们国家需要一大批人才来帮助我国经济、科技等实现历史的超越。
2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上有所欠缺。如,对问题的探讨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是:“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这样的模式,这在根本上约束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来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势在必行。
2.1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创造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但是它一种潜能,需要外界的刺激和开发。老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能力。在讲解物体重力的时候,也可以仿照伽利略在斜塔上的实验,把大小同、质量不同的物品从高处抛下,情景再现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验带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促使他们转动思维,积极寻找正确的答案。不仅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提问与质疑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设立相应的情节,创造提问的情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例如,在讲授电流和电阻关系的时候,会提前告诉学生电流表、电压表、两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及电源,然后让学生去测算电阻,最终得出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实老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解这方面知识时,其实可以在这基础上探究总电阻和总电流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这种办法可以启发、指导学生去思考,开放性思维方式可以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做出考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这样老师就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方便老师做出评断,找到教学的问题所在。可以帮助老师改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知识面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都是老师带领着学生怎样学习,学生围绕着老师转,这种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所以需要客服这个弊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该怎样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物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是不够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在课后自主学习。目前我国大多中学存在阅读量不够的问题,导致他们的见识和经验比较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俗话说见多识广,所以在日后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应该加大对物理相关书籍的阅读,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培养创造性思维。
2.4 通过实验探究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纸上来的终觉浅,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纯粹的理论灌输,缺乏实践性,这样会使学生对物理存在厌倦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实际操作。在实际物理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例如,物理中的大气压强方面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所以需要老师多加演示操作。老师可以用一张纸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再把手拿开会出现什么情况?水不会溢出。学生会大吃一惊。这会便于学生的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如,声音需要空气作为传播介质,在将讲述声音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把一个手机放在被抽了空气的密封瓶子里,然后拨通电话,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多交流,互相探讨,形成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交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进步,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有着更多的需求,因而要求教育机构建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科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状不乐观,对人才培养有不良影响。所以,本文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提出科学课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使人能够对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能力。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学科,因而对小学科学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纵观小学科学教学,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明显不足,因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性,所以有关人员应加强对该问题的探讨,提出有效策略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提升小学生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
目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诸多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认识能力不足方面。首先,认为科学学科教学中,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思维能力是小学生自主养成的。其次,认为创造性思维为优等生所特有,其它水平学生不具备,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平台具有倾向性。最后,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时间相对较少,且将实验步骤、内容等问题直接告知学生,减少学生探究时间和缩短过程,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
二、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其路径相对较多,但结果只有一种。所以,科学课教学中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尤为重要。首先,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竞争是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决定力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开创祖国未来。其次,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
三、科学课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鼓励小学生勇于质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勇于质疑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起始,可以将小学生带入创造性思维的殿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进而提出质疑,为小学生专心寻找问题答案提供良好的动机条件。例如:在《大树的观察》教学中,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大树的树皮为什么自己裂开”、“树皮裂开后怎么办”等系列问题,待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可急于为学生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深入学习,最终寻找问题的答案。该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使学生享受问题解决过程和得到答案的快乐[2]。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之门。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对所了解知识不满足,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对此,教师要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其求知欲。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力》一课中,教师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首先,问学生是否相信一张纸可以托住一杯水,相信许多学生都会摇头,表示不相信;其次,教师进行实验操作,以验证事实。当学生看到一张纸可以完全托住一杯水时,便会产生浓厚兴趣,想一探究竟。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小学科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因而要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将教学活动回归于实验中。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完全操作实验,而是在启发小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既能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又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水有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将橡皮泥放入水中,问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有效方法将橡皮泥浮起。对此,学生开展激烈的探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一一验证。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且激发小学生想像力,增强思维拓展训练的效果[3]。
(四)激发小学生创造欲望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激发其创造欲望,使小学生思维方式得以发散,打破现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所以,在该阶段,教师要鼓励小学生敢于对问题加以探讨,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便是异想天开的想法,教师以正确方式加以否定,不可打击学生,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想像能力。例如:在《登上月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月球与地球的区别问题,如空气、引力等方面,不仅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月球的认识,而且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月球宇航员服饰、喝水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论: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小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小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不足,阻碍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且不利于人才培养。但是,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逐渐深入人心,小学科学教师必定能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广.结合小学生心智特点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102.
[2]支丽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26:60.
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3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之林。” 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不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从思维的培养方面,他们只是按教师和书本之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这样,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基于此,培养独立思维的心理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当务之急。例如:我在上九年级思想品德(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课第二框题中的“感受社会变化”时,没有直接去讲课,而是首先要求学生们围绕我给他们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他们自己来设计尝试思考题。有的同学在认真预习后,很快就设计了“为什么要关心社会的发展?个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怎么理解?中学生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吗?为什么?”等等,虽然本课没有与同学们讲授新课内容,但是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这种意识已经深深地埋在了他们的心中,从而也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培养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它不受定势的束缚,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教师和教材,勇于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提出疑问,独创己见,独树一帜。人们所说的“标新立异”实际上就很有创新意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倡导建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我在讲完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二十课第四框题《保护环境》的内容后,允许学生对我国如何去进一步保护环境这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提倡师生共同讨论、争论,哪怕是学生的“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的言行都要及时予以评价和肯定,切不可抹杀瞬间的“闪光点”,应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独创己见、坚持己见”的自信心和勇气。引导学生学会查资料、找证据、求事实,千方百计论证自己的观点,想方设法证实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不要“随大流”,要有敢于坚持真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课”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
(1)设疑发散,多思善问。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创造性思维培养更是如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不断质疑,因为有疑才有思。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不宜迫不及待地将答案和盘托出、将结论直接奉献。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打破思维的旧框框,富有启发性、思考性,并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不必把学生的答案都集中到与自己的答案一致才算正确。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问,不可嘲笑学生的问题“可笑”、“古怪”、“钻牛角尖”,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从而扑灭创造性思维的“火苗”。
(2)敢想敢做、启发发现。有位科学家说过:“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由于缺乏想象和观念。”丰富的想象,尤其是创造想象的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创造想象就很丰富,他想象着用各种颜色的液体浇在报春花上,让它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来,如今达尔文当年的创造想象都变成了现实。事生于虑,成于做。有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苗”,还要由实验、逻辑推理等来证实创造性思维的正确性,从而使“火苗”能够延续与发展成“火花”、“火焰”。
四、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来源。在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挖掘生动有效地社会生活资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寻地兴趣,使学生在鲜活开放地生活、社会实践中去感悟、体验、探寻, 来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此,让学生在充满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来不及深究的奥秘。通过小发明、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等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向,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五、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4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富于幻想,在他们身上时时迸发出创造的潜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也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民主、和谐,激发兴趣之关键
心理学家托兰斯曾提到:“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环境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引导学生勤思、多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创性,促使学生内在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创造潜能得以迸发。如在教学《最佳路径》一文时,我就围绕“迪尼斯乐园的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不断鼓励不同想法的出现,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充分给予肯定,及时给予奖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与表扬中得到提升。因此,关注学习氛围的营造,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领学生走上成功之路。
二、观察、判断,培养直觉之方法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之一。直觉思维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培养学生直觉思维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主动观察、判断。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则为学生观察提供一定的材料,为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启动直觉思维,积累经验,提高直觉思维能力。如在进行以春天的发现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在附近的青山公园寻找春天,指导学生逐一观赏春天美景,引导学生注重整体观察,思考呈现在眼前的是什么?再有序、深入观察,逐步加以认识;然后鼓励学生直觉判断,思考讨论“从哪些地方可发现春天来了?”最后引导学生带着直觉判断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完成习作。这样的习作教学,它既反馈观察的收获,又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既注重学生观察的训练,又进行直觉思维的培养,促进直觉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突破、创新,重视求异之核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重视学生求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不同的方向思考,用新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出不同见解,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如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围绕“如果你尝试来切苹果,你还可以怎么切?”这话题积极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学生热烈讨论,广开思路,在不同中达成共识: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又如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猪、小牛、小猴三种动物用不同方式处理三袋麦子,谁的处理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既没有简单效法小猴,也没有一味排斥小猪。如有学生说:“吃一半、留一半”,有学生说:“做成食品,送给别人一起享用。”有学生说:“直接送人,帮助别人”……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让学生真正明白小猪的憨厚、小牛的节约、小猴的聪明,认识到同样三袋麦子,呈现的三种不同结果,三种不一样的发展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正确解读土地爷爷的评价,获得科学的认识。这样,既重视求异,又注重求佳,才是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最终目的。
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应重视启发学生的想象。心理学表明:运用想象,有助于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提高求异思维能力。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没把故事全盘托出,这就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想象往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如《狐狸和葡萄》一课教学时,学生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看到小猴的举动,狐狸可能会怎样呢?学生独立思考,各自发表意见,一个个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的续写故事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这时,教师相机评点、总结,评选出几个最佳的续写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学习效率大幅提高。这样,通过学生的想象,打开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5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1.1 顺应时代要求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其典型特征便是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决定教育必须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核心也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初中历史教学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到了高中阶段也就没有综合能力可言,这就要求初中历史课程作必要的调整,应当充分重视历史课的教学,且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2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3 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喜欢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且表现出较强的叛逆心理和批判精神。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这些心理特征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可贵的。另外,学生在学校想与同学、老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这点有利于形成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交流学习气氛。敢于质疑、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所提倡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2.1 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要调动学生去积极思维,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使知识的传授富有启发性。在教学中,我常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这样,教师层层设疑、释疑,不断给学生思维的时机,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例如在讲述其中“赤壁之战”这节内容时,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存,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比如可以用如下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兵力上居于优势的曹军弱点在哪里?有多年作战经验、熟知兵法的曹操为何对自己的弱点视而不见?官渡、赤壁两战相隔不过八年,曹操为何一胜一败?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紧张思考的状态,对训练其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努力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既提高教学效果。
2.3 引发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
知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所提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只有在学生通过思考后,教师再启迪诱导学生得出答案,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所表现。
2.4 引导学生大胆的去思考
提出假设,让学生大胆的去思考,去批判。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教学中的误区很多,有时学生自己走进误区,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加以批判。有时教师也可以有意制造误区,诱使学生“上当”、“中计”,学生可求解迷,求知欲望强烈,课下便积极探求、查阅资料,进行论证和批驳。例如,有人说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既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5 充分利用史料激励学生思考
新编历史教材比以往更重视史料的编辑,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究史料,对史料的质疑问难,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性。
2.6 正确对待学生的见解
在历史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回答问题时人云亦云,这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看法,而是因为惧怕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者怕答错后被学生或者教师讥讽和嘲笑,怕处于孤立状态。在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对一些创意的见解予以及时赞赏,对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回答甚至谬论不一棍子打死。而是肯定其合理成分,因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出现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种错误恰恰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创造性思维怎么培养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创造力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推陈出新的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方法措施。对于教师来讲,要从本质上解决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教学中各个方面。教师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也要督促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这一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教育家魏书生鼓励学生:“要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放声高呼,我能成功”。的确,善于质疑的创造发明者无不是充满自信的人;相反,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也很难提出有创意的观点。要培养的质疑精神,就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一个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诸葛亮是“骗”来的箭,为什么课题中却说是“借”呢?此刻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及原因时,大家却哑口无言。其实细想起来这位学生的提问是很有价值的,老师应表扬他的勇于质疑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分析课文探究原因,结果发现正因有“借”才有“还”,暗示曹军造箭射自己,体会到了诸葛亮的职明才干,此时大家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赞叹不已,那位学生也正因为有老师的支持和同学的赞赏而对自己更有信心,从此大胆质疑。
二、鼓励质疑,以培育思维的灵活性
我国宋朝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益,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这话很有道理。读书无疑,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常有疑点问题才能常有思考,有疑好问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引导他们逐步将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要在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引导的方法,一是鼓励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说说好在哪里,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二是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围绕中心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遇事好问,勇于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质疑,这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好奇心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善于提出研究性问题,从中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技能。
三、提倡争辩,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争辩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因为争辩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陈述,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依据,这就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如教学《麻雀》一课时,同学们品析了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可一位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争辩,有的学生认为课文中描写的是母爱,只有母爱才如此伟大;也有的学生认为是父爱,因为父爱也同样伟大。
在大家争辩过程中,思维又一次被激活,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出了一种亲子之情。又如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有的学生就对“这座世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一句产生了质疑:这座宝鼎比起那些高大宏伟的建筑物,简直太渺小了,为何称为宏伟之作,“宏伟”一词是否用大了?于是引发了学生的一场争论,从造型、工艺等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问题得以解决。这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争辩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四、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别的任务。因此,语文课的提问设计,应当具有培养想象力的功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价值,而不是老在重复课文情节上设问。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课文详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而“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等奇石,课文只是略写,为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留下了空间,我让他们想象奇石的样子,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当鸟儿千辛万苦地找到了已变成灯火的树朋友时,“她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此时,鸟儿对着灯火,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教师的启发使学生马上走进想象的空间,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有的说:“她在想,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有的说“她在想,树朋友,我来给你唱歌了,你听到了吗?”还有的说:“她在说,树朋友,你不记得我们的约定了吗?明年我还来给你唱歌,你一定要等着我。”……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如果教师不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们的想象力怎么会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呢!
五、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左右脑协同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主要处理语言信息,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脑主要主管形象记忆、图形识别和运动、音乐舞蹈等活动。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的“火花”产生期间,主要是右脑在发挥作用。但要将创造性的“火花”加以分析和整理,就必须依赖于左脑的抽象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以前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上的注入、分析,到课后的“题海式”的作业,使学生更多的偏重于左脑的使用训练,往往忽略了右脑功能的开发。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