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金融机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62―03

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货币政策的现状

(一)加强金融服务意识,贯彻落实货币政策

从经营情况看,市场定位主要倾向于个人消费、私营个体企业和票据融资业务,票据融资业务也全部面向乌海市中小企业。2007年6月末,三项贷款分别占乌海市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11.63%、26.65%、23.95%,合计占62.23%,服务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深入乌海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全过程程。为进一步深化强化这种服务定位,2006年12月,乌海市商业银行与辖内三个区级政府签订了《担保贷款合作协议》,与三个区政府成立的担保中心进行合作,在担保资金范围内以1:3的经例发放贷款,重点支持三区农户、下岗职工、中小企业等客户,解决弱势群体流动资金困难的问题,从政策上保证了国家相关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

(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如《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等。2006年,乌海市银监分局配合国家政策出台了《改善乌海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制定《小企业信贷业务操作细则》,乌海市商业银行给予了积极配合,目前已成为支持乌海市中小企业发的主力军。2007年6月末,乌海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3.21亿元,比年初增长8.41%,占城市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64.30%,高于上年同期43.71个百分点;支持中小企业2763户,占全市中小企业贷款户数的97.05%。以上数据显示,乌海市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不断增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有效作用,对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较好

随着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成为了乌海市商业银行一项重要信贷业务。2003年11月,乌海市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开始启动,在乌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此项业务进展顺利,2003年11月――2007年6月末,乌海市金融机构累计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1008笔,金额4028,2万元,有力的支持了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实现“第二次”创业,其中,91.35%为乌海市商业银行发放。2007年1―6月份,乌海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3笔,累计金额504万元;6月末,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278万元,比年初增长20.23%,贷款全部为马海市商业银行发放。目前,乌海市商业银行已成为全市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独家承办机构,曾经承办该项业务的农行乌海分行和建行乌海分行已先后退出该业务领域。

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货币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持农业力度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乌海市农区建设对信贷资金需求潜力逐渐释放,而支农信贷服务却日渐萎缩,导致信贷资金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资金严重短缺成为乌海市新农区建设中面对的现实。当前有限的信贷投入也是投入涉农龙头企业的多,扶持农户的贷款少,金融支持力度从一个侧面成为了制约乌海市农牧业产业发展“瓶颈”因素。

(二)农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高,加大农户及地方政府负担

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制,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为尽快增强资金实力。扩大公司规模,乌海市商业银行一直实行高利率政策,在未改组前对农业贷款利率采取一浮到顶政策;改组挂牌后,由于与各区政府签订了《担保贷款合作协议》,对农业贷款利率执行本行制定的期限利率上浮80%,如6个月期限的贷款利率为10.53%。为减轻农户负担,引导乌海市商业银行对农业给予积极支持,2006年4月,乌海市政府专门出台会议纪要,对已发放的农业贷款利率高出基准利率的部分,由区、乡两级财政负担,年底时,市级财政酌情给予补贴。调查显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政策并未很好贯彻落实。同时,对农户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在乌海市地方性金融机构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市场定位局限性较大,难以全面有效落实货币政策

乌海市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信贷扶持失衡问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扶优扶强”、“抓大放小”的经营策略下,信贷集中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大集团;大客户,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挡在高门槛之外,唯一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成为了被阻客户群竞相追逐的焦点。乌海市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呈现出户数多、金额小、行业广等特点,信贷多集中于煤焦、化工、冶金等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行业,但受制于乌海市产业发展的局限性,乌海市商业银行很难有更大的信贷选择范围。

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定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还将承受地方政府和生存问题的双重压力,其信贷行为很难完全与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衔接,导致货币信贷政策在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落实效应减弱。

(四)小额担保贷款发展压力增大

目前,乌海市商业银行已成为乌海市唯一的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承办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退出。由于此项业务有很强的政策性因素,商业银行开办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难以得到真正调动,此项业务在地方政府强力推行下才出现发展势头,即该项货币政策的落实是在行政调控的协助下才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果没有行政干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将不会成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重点。

(五)助学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规范的发展模式

1999年12月,《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从乌海市的实际情况看,农业银行乌海分行积极响应政策,在2001―2003年期间开办了助学贷款业务,其它金融机构均未开办此项业务,乌海市商业银行虽然有小部

分贷款用于支持学生上学,但均列为综合消费贷款,未单独进行统计。2006年,政府下发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生源地助学信贷业务在全区得到快速发展。由于该项业务是自治区政府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展的,乌海市没有该机构,受金额小、笔数多、风险不确定等因素影响,马海市商业银行对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业务仍持观望态度。引导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助学贷款业务,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落实仍需时日。

(六)收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等政策反映强烈

目前,传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资金运作模式仍是商业银行的首选,乌海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差由2001年的490万元,增至2006年的2424万元,增长4.9倍,由占营业收入的86%提高到95%,上升了9个百分点;往来收入与往来支出之差由2001年的32万元,降至2006年的16万元,由占营业收入的27.3%下降到13.6%。这种以货款利息为主的收入结构,决定了商业银行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加,商业银行对任何影响资金来源的政策敏感性较强。2006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上调4个百分点,对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资金营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乌海市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内力,为保持稳定的收益,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业务成为其另一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货币政策贯彻受阻的原因

(一)地市级人民银行落实货币政策手段缺乏

目前,人民银行总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窗口指导等,各级分支机构只具有再贷款、再贴现、窗口指导等三种工具操作权限,而且调控权层层削减,“窗口”指导又缺乏相配套的措施、条件作保证,往往陷于“一厢情愿”的尴尬境地。由于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董事会与经营班子、法人代表与经营负责人合二为一,信贷投向由总部领导班子决策,信贷行为较为灵活,地市级人民银行依靠部分再贷款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工具引导其信贷结构调整显然比较乏力。同时,货币政策在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传导由“人民银行总行―省会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一地市级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一企业和居民”,传导环节较多,导致货币政策贯彻时滞延长,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

(二)货币政策与高利润回报的矛盾难以协调

乌海市商业银行是全国规模最小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乌海市唯一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较大,生存的压力和挑战也较大,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实力成为其面对的首要问题。所以,取得较高的收益水平与贯彻以支持弱势群体的货币政策相比,前者对乌海市商业银行更为重要,导致许多货币政策在地方性金融机构难以全面有效贯彻落实。

(三)地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乌海市地域面积小、人口少,是依托于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但其经济发展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之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矛盾明显,在近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下,全市关停企业300余户。在这种独特的经济环境下,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只能与地区产业结构相融洽,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中保持利润增长,难以拓展新的信贷空间,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这种信贷定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四、提高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的建议

(一)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引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有效落实货币政策

地市级人民银行要切实做好与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金融办、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通过经济金融季度分析例会、政银企座谈会、信贷风险提示、货币信贷工作动态等形式,充分发挥地市级人民银行的行的“窗口”指导作用,构建地方政府与银行、企业全方位的交流平台,疏导政、银、企三方沟通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落实效果。

(二)建立多级化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要赋予各级人民银行灵活调控辖区货币政策的权力,促进货币政策目标在不同区域均衡实现。人民银行总行主要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监测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执行效果,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确保总体目标顺利实现。人民银行各级分行。省会中心支行在总行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货币政策目标完成,地市级中心支行负责监测货币政策目标在本地区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地区经济金融运行中与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的偏差,因地制宜地做出有针对性偏差调整。同时,延伸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到地市级中心支行,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制定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再贷款指标考核体系,根据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财务状况适当赋予地市中心支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浮动权限,最终促成货币政策目标在面上和点上均衡实现,进而拉动经济共同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疏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渠道

一是增强货币政策的激励作用,提高货币政策的落实效果;二是严格按商业化原则经营的同时,乌海市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结构上要有新突破,逐步加强与货币政策的衔接,使货币政策的落实成为其稳定的利润来源,提高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2

2004年2月 隆重推出改刊号,全面阐述“精明理财,快乐一生”的杂志基本价值取向,专题、资讯、消费、投资、文化、财识六大版块内容精彩设置,贴近都市白领生活,注重理财技术,着力塑造理财师和理财机构的专业形象。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温馨时尚的版式风格,轻松自在的阅读过程,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服务。《大众理财顾问》将走出一条在国内独创的理性内容,感性风格的生活财经杂志之路。

2004年7月 成为国内门户网站之一搜孤(省略)理财频道的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专业化的理财信息平台,开设向读者展示杂志形象的又一个窗口,在“服务读者,方便读者”方面继续向前迈进一步。

2004年7月 与建设银行长安支行合作出版《建行理财》(季刊),至2004年年底,共出版2期。

2004年8月 成为国内知名财经网站和讯(省略)理财频道的重要合作伙伴,进一步发掘大众理财需求,加强业内理财知识的切磋。

2004年8月 作为特别支持媒体,参加首届深圳金融文化节暨理财・竞技博览会,于展会上接待深圳市市民,答疑释惑,交流心得,同期特派记者采访深圳市多家金融机构和专家人士,完成《大众理财顾问》个人理财系列调查――深圳理财人群投资与消费倾向调查报告及“深圳理财业系列报道”。

2004年9月 作为协办媒体,与金融理财界近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各方代表齐聚北京翠宫饭店,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理财策划发展论坛暨CFPcm认可财务策划师教育与研究项目会”。旨在普及国际先进的理财规划专业知识、传播规范的现代国际理财服务理念、推动国内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理财精英。

2004年10月 参加北京市报刊发行局组织的第六届北京图书――报刊宣传活动日,充分展示杂志形象,与热心读者亲密接触。

2004年11月 作为协办媒体之一,在首届北京国际投资理财博览会特装亮相,营造三大亮点。亮点一,特邀机构资深理财专家,现场对观众进行理财规划指导;亮点二,成功举办个人理财系列讲座“增值你的财富――个人投资者理财策略”,并以此为契机,将于2005年陆续推出十次以上的进座及沙龙活动;亮点三,作为支持媒体,参与2004亚洲财富管理北京高峰论坛,进行了关于“保险中介的市场发展机遇”访谈,与业内中高层管理人士进行了沟通。

2004年11月 参加杭州融资&理财金融产品展,特派记者完成“杭州理财业系列报道”。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3

社会信用信息系统的阙如,令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行为出没社会,投机盛行。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勾勒了大陆社会信息体系蓝图:率先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然后依托各行业、各地方信息系统,形成多个信用信息平台,最后建立全国通用的信用数据项标准,使共享覆盖各类主体。

社会信用体系的搭建看似已成为政府亲历亲为之事,但此前美国却用“看不见的手”,完成了巴比伦通天塔的建造。

谁掌控美国人的信用

莉莉和马修来到房屋经纪公司,报了自己的社会安全号。这对新婚夫妇祈祷着能够以较低的利率按揭买房。然而,妻子莉莉平时的购物强迫症留下了许多不良的信用记录,这一切通过数据库检索展露无遗,也使他们低价买房的愿望成为泡影。

这部热播美剧《老爸老妈的罗曼史》中的经典桥段揭示,在美国,只要通过社会安全号,或者人名、地址等基本信息,可以查询出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

不过,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并非由美国政府建立,而是主要掌握在三大个人征信“寡头”手中:益百利(Experian)、艾可飞(Equifax)、美国环联公司(简称环联Trans Union),而且它们掌握着90%以上的美国人信用记录。它们对消费者个人信用进行收集和评估,构建出庞大的技术与检索系统,以出售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盈利。关键时刻,也为公务部门提供了帮助。

信用是一种商品

美国是个信贷消费的大国,这种消费习惯可以追溯到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最早的一批来到美洲大陆的移民,就是分期付款订购的船票。

这便早早推动了个人征信机构在美国出现,以防御信贷风险。如今美国金融机构遵循着向个人征信机构无偿提供信息却有偿购买信息的商业模式。

这些授权机构免费提供它们的客户付款信息,包括借贷人的详细还贷记录(每月偿还的类型和任何拖欠记录)和一些消费记录。同时,授权机构还会对消费者的付款信用行为作出相应的评级,待到个人征信机构将手头有效信息加工处理后,形成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再有偿卖给金融机构。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其实是默许这种模式的,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双赢。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主要的收入来自投资和贷款,他们更关心的是被投资者和被贷款者的信用,毕竟征信机构信用报告所带来的安全感效益远大于金融机构免费输送信息造成的人工成本。征信公司越来越迅速、功能越来越完善的服务也给金融机构节约了大量的开支,使金融机构的决策变得更容易,也更经济。

征信机构为了把信用这个商品做得更大更好,也会独立采集一些信息。他们会搜集政府机构掌握的且对公众开放的“公共记录”或者媒体报道。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处于第三方地位的数据处理公司搜集有关消费者社会经济行为的数据,包括估算消费者的收入和估算消费者的消费形态等数据。

搜集的信息总是零散无序,美国信用公司采用评分的方法,将消费者以往相互关联又繁杂凌乱的各种涉及信用表现的资料量化,经过加权平均得出简单且具体的分数,使银行和信贷公司一目了然,便于决策。同时信用评分系统的出现又在空间中统一了标准,使得以往手工操作的审核人员有了一个工作指南。除此之外,它也让整个社会的数据采集和整合变得极为方便,数据的兼容性很强。

对于申请人而言,评分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文章开头莉莉和马修一家遇到的情况一样,评分低就无法得到利率较低的贷款。这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自律机制”,促进整个社会信用氛围的建立。

征信主体之争

中国的征信服务业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政府主导,一直发展缓慢。如今,中国的征信服务业公私并存,以公共征信为主导。在公共征信中,一家独大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其他政府部门的行业专项个人征信系统为辅助。

200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了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都能接入并查询任何有记录的个人在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信息。这些信息绝大部分来自于与个人有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信贷业务信息会先由业务发生行汇总上报给其总行,其总行按月定期将信息报送给征信中心。征信中心将从各行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后,形成以身份证件号码为主标识的个人信用报告。信用报告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银行信贷交易信息以及与个人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并不能随意查阅和使用,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目前仅限于商业银行、依法办理信贷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等)、人民银行以及消费者本人,截至201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约8亿人,全年累计查询次数为2.4亿次。

个人信用评估需要大量有关个人的社会信息、商业信息、道德信息及个人与家庭的财务状况、金融资产拥有状况等,但个人信用信息征信数据还散落在公安、法院、工商、国税、劳动保障、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移动通讯、保险等非政府机构。国税总局建立了纳税人信誉等级信息系统,国家工商总局建立了工商登记数据库和工商年检数据库,最高人民法院建立了判决文书基础数据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公安部、国家技术监督局、检验检疫局、海关总署、外经贸部等都在各自的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建立个人信用资料登记体系。许多地方政府也建有地方个人征信机构和系统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各方掌握的信用数据分割、封闭,信用信息的内容、侧重点、指标、格式各不相同,数据缺乏可比性,也难以共享。

目前,人民银行已建立的基础数据库也暂未对商业银行以外的机构开放。《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个共享模式,即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各部门和机构数据源的免费整合与共享。但有些学者指出,由于其他部门和机构只能无偿提供数据而无法共享利润,这种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制度安排难以让其他部门有动力。

事实上,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华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这样一些私营性个人征信机构,正在市场化过程中完成行政部门似乎难有动力完成的任务。这些征信机构大多采用“有偿采集个人资信信息――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来扩张数据来源和提升分析工具。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博州中心支行经济师李萍指出,完全依靠私营征信模式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先从以人民银行的公共模式为主,适当引入民营资本做起,逐步过渡到以私营征信模式为主、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如何保护透明人

个人征信和信息统一,直接涉吸如何保护公民隐私,而中国至今为止没有一部正式的法律出台来规范征信业务。

2012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失窃案,3000多份客户信息被贩卖,作案的正是银行内部的员工,利用征信系统查出个人征信报止,再卖给中介,故技在反复重演。

美国很早就面临如何保护个人不成为“透明人”的问题,并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期间,有近30部相关的法律诞生。其中与征信问题联系最为紧密的是1971年4月开始实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

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充分了解任何一家信用机构对自己信用状况的评价及依据,消费者还具有针对不实负面信息进行申诉的权利。不仅当事人有权取得自身的资信调查报告和副本,而目信用报告机构也有义务向其披露信用报告的所有信息(除了医疗信息)、信息的资料来源以及信用报告的用途,也就是谁曾经查看过其信用报告。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4

1.专业认知实习

会计专业知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机构设置、走访会计部门,认识真实的会计资料,与财务人员交流,到生产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通过感性的观察与认知消除其对会计工作的陌生感,进而激发其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2.专业社会实践

专业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时间,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当面访谈、网上调查等方式进行一些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撰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进而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技能实践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院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技能实践,并将创新技能学分的获取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活动来获取创新学分,以此来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具体的会计岗位并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将其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会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从而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二、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学院在已有的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先后建设了ERP沙盘实验室、审计实验室和会计开放实验室,先后配备了用友、金蝶、网中网等财务教学软件。在会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受现有实验资料的限制,学院成立专门团队收集不同行业的全真会计资料(包括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外贸企业、房地产企业、小企业等),形成了一整套多行业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全真会计实验资料,有效保障了轮岗开放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学院加大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与2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学生校外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专业建设校外专家委员会,聘请知名企业财务总监、事业单位会计主管、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专家前来参与,共同探讨社会各界对会计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探索有利于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优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学院通过积极选送教师参加财政部门的有关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横向的项目开发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执业资证书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积极聘请来自校外的财务总监、会计主管、财务经理、注册会计师等实践经验丰富且业务素质高的专业财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除担任具体校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案例开发、实践教学资料收集、实践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我院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补充。

(四)强调“多证书”培养

“多证书培养”是指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种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能力等级证书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职称证、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获取率接近100%,会计职称证书、理财规划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接近20%。

(五)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技能竞赛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各类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学院每年组织的“会计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比赛,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2014年,我院学生多次荣获“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沙盘模拟大赛辽宁赛区团体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二、三等奖。

(六)改革毕业论文形式

我院自2012年开始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试点改革,将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调整为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和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及答辩两个部分,2013年在会计开放实验室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将学位课程综合考试调整为综合轮岗开放实验。学院对毕业论文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改变近年来学生不深入企业调研、单纯通过“东拼西凑”的方式编造论文应付了事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状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公司治理、投资策略、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某个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撰写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的形式,针对实习中所发现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最终,通过答辩的形式,教师可以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实习的实际状况,辨别其专题调查报告中所写内容的真伪,以便减少杜撰与抄袭等现象。我院对毕业论文形式所进行的改革探索,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在实际调研中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七)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5

大家好!x同志在支行货币信贷与统计股统计岗位工作,现任统计员,几年来,在支行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刻苦努力,掌握了货币信贷与统计工作的基本技能,是我行货币信贷与统计工作的业务骨干,他思想进步、热爱本职、忠心职守、积极钻研、开拓创新,十几年如一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首肯,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行员。

一、他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几年来,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的“十六大”及“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主动以“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的指导,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其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不断充实自己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在从事货币信贷与统计工作中,努力学习金融统计与贷币信贷的基础知识,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行内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岗位落实,责任到已。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确保了货币信贷与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分析质量三年来,x支行的货币信贷与统计工作继续以“强化管理、狠抓质量”为切入点,确保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统计分析的时效性。为提高年度统计工作统计分析质量,特别是要提高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的质量,他在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经常与各金融机构及各企业联系、及时了解银行和企业资金运行情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随时掌握经济、金融运行变化情况,每月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变化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统计分析工作中,力求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突出的重点问题认真做好分析,尤其对经济金融主要统计指标的变化,及时向上级行反馈,注重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做到了少列数字,多反映情况,三年共向上级行上报调查报告24篇、各项分析26期,切实把分析质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他不断提高自己,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工作方面,他能够做到认真登录,及时上报,与辖内各登录点积极配合,在登记咨询系统全国联网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完成了企业信息及信贷情况的登录上报。三年他利用年审之机收集企业信息,以增加系统的信息量,提高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防范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中的作用,并加大对金融机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在科技部门大力支持下,加班加点,完成了对农村信用联社的系统安装及业务培训工作,保证了信用社信贷登记系统全国联网前的登录正常。

金融机构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是河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最先受到影响和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河南省中小企业局2008年12月对外的《关于目前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披露: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亏损、半停产、停产和倒闭的企业不断增多,其比例分别约为5.5%、15%、10%、3%。2008年1―6月份,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营业收入分别为3466亿元、11108亿元。同比增长26.15%、36.73%,但增幅下降7.55%、5.75%,增幅下降速度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回落速度。因此,为中小企业生存提供顺畅的资金渠道,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2008年上半年,在银根紧缩、金融机构严格约束贷款,担保机构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更趋紧张。根据河南省中小企业局的调查,94.1%的企业反映。贷款难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55%的中小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而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92%的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或进行技术改造,84.3%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民间融资和自有资金。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政府资金支持、民间融资等方式。据统计,河南省84%以上的企业发展资金靠自有资金和民间融资。以三门峡市为例,该市人行系统监测的45家样本企业中,共发生民间借贷34笔,金额404.5万元,据此推算全市规模以下企业民间借贷规模为4.61亿元。在河南省民营经济发达的巩义、长葛等地,民间高息借贷渐成愈演愈烈之势:股票和债券融资方面,2008年上半年,河南中小企业上市几乎为零。河南省曾拟由9家担保公司联合担保,为20家左右的企业发行10亿元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目前该政策还处于待字闺中。在银行贷款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担保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其银行贷款也较为困难。据统计,获得金融机构信贷的中小企业仅占河南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的0.26%。新乡获嘉县被调查的企业100%反映贷款难,该县各金融机构均未向中小企业放贷,只有新乡市商业银行获嘉县支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00万元。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金融机构的原因,又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同时也存在担保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政府支持不到位的因素,更与当前国家偏紧的宏观调控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密切相关。

第一,从金融机构方面来看,银行贷款难是导致融资困难的最根本原因。金融机构的原因在于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建设及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从河南省金融组织结构来看,现有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4大银行基本垄断全省金融资源,地方金融培育严重滞后,中小民营金融机构严重缺失,未建立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

第二,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强、抵押物不足、信用程度低和经营困难也是导致融资难的重要原因。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处于成长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强,还未形成良好的品牌实力,无法获得银行的完全认可。同时,信用信息不透明,社会信誉度不高。此外,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减缓、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出现了过去没有的经营困难,如订单减少、销售收入锐减、产品大量积压、成本大幅增加和利润率快速下降等情况。经营困难导致融资更加困难。

第三,资本市场培育不健全,直接融资滞后。目前,河南直接融资基本上被国有大企业所垄断,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融资的条件。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河南省在国内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只有4家,大大低于浙江省的41家企业的上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