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1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改革 财务分析指标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46-02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是依据1997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分别占事业单位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三个主要指标。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自身运行环境的变化,客观上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些已有的财务分析指标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必要重新构建。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会计信息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财政拨款的比重逐步下降,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主体已由政府主导发展成为政府、服务对象、银行、投资者、捐赠者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或者将要成为事业单位资金的提供者,他们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资金提供者的预期,事业单位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其所需的会计信息。资金筹集的多元化要求事业单位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要。财务分析指标也应适应这一需求,提供适应各方需要的财务分析信息。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从1998年开始财政部门逐步推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深化收支两条线的公共财政的改革,2007年又全面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现行的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已不能满足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公共财政改革后预算单位“不仅要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信息,还要提供预算与执行情况比较的信息,以及除预算管理活动以外的所有财务信息”{1},提供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绩效评价信息等会计信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滞后于财政预算体制改革”{2},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体系已不能适应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因此,构建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财务分析指标新体系十分必要。
(三)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明显落后于事业单位的改革。2007年财政部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准则和制度)。虽然由于种种因素,新准则和制度尚未正式颁布,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2009年8月财政部先后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两个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新制度在核算范围、核算内容、科目设置以及报告体系上均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新制度的反应都很热烈,这对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新制度中会计报表体系得到了优化和完善,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会计信息,为提供更为全面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信息,构建适合事业单位改革所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有用性
根据决策有用学说的观点,财务信息应以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为目标。作为财务分析的结果,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应从政府、银行、投资者等资金提供者的角度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清晰易懂,有价值的决策有用信息。
(二)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涉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预算执行结果以及绩效评价等,涉及面广。不可能将所有指标都反映出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有所侧重,区分主次,以主要财务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主体,以与主要财务指标相适应的其它财务指标为补充。
(三)适用性
在我国,事业单位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行业门类众多,财务分析指标既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满足事业单位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四)可执行性
可执行性是指财务指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指标源数据信息的方便采集,能够较好地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它相关财务数据中获得。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以有用信息量的多少作为构建是否合理的标准,着眼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构建。基于事业单位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事业单位本身和利益相关各方对财务经济指标的需求;其次要考虑政府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及预算执行结果分析指标的需求;再次还要考虑公共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资金运行绩效分析指标的需求。
对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如下三个层次:
(一)基本财务状况指标
基本财务状况指标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指标,主要是指反映资产负债指标、财务收支指标、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等等。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1.资产负债指标。⑴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债权人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⑵流动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短期能够变现的资产偿还短期流动负债的能力。⑶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从财政部的《两个新制度》来看,现金流量表已列入医院会计报表的范围,表明事业单位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凸显必要。该指标是开展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更为谨慎的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⑷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收支的结余与利息支出的比率。通过该指标可以考察业务活动收支结余对偿付债务的保证程度。⑸长期资产适合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净资产与长期负债之和同固定资产与长期投资之和的比率。通过该指标可以考察事业单位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2.财务收支指标。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对单位资金组织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亦可根据需要反映其它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如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分别占总收入的比率等,从而合理分析收入结构。⑵业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业务活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支出在总支出的比率。该指标同样可根据需要反映其它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如人员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还贷支出、设备采购支出等分别占总支出的比率,从而合理分析支出结构。
(二)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
预算及预算执行指标是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指标,可作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评价事业单位预算完成、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参考。
1.预算完成分析指标。收入完成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实际收入与收入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根据需要可以将指标细化到预算收入的各收入项目,考察评价各项收入的完成水平和收入潜力,为下年度预算的编制作参考。
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指标。支出完成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实际支出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根据支出的构成也可按照预算支出项目分别计算指标,用来反映各项支出的执行情况,支出控制水平。
3.预算支出调节指标。预算支出调节比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正式预算下达后支出预算变动的绝对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编制预算以及预算执行的水平。
(三)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反映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效率的指标,可以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
1.经费自给率,该指标是财政性补助经费以外的事业单位自身组织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日常基本性支出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组织收入满足日常基本支出能力的指标,不包括纳入财政预算的项目支出部分。
2.净资产增长率,该指标是事业单位本年净资产增长额与上年度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净资产增长情况的分析指标,该指标既可以反映净资产总额的增长情况,也可将指标按净资产的明细项目反映各净资产明细的增长情况。
3.经费节约率,该指标是相同支出项目上年实际支出与本年实际支出的差额同上年度实际支出的比率。反映该支出项目与上年度相比,支出的节约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支出的汇总分析也可进行支出的明细分析。
4.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同一收入项目本年度收入与上年度收入的差额同上年度收入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该项收入的增长能力,可按照收入项目个别分析。
5.固定资产更新率,该指标是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与非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比率。《两个新制度》中已明确事业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得该项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更新的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
6.资产保值增值率,该指标是以本年度事业单位净资产与上年度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指标。
笔者是在已的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财政改革的成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实践,就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进行的有益探讨。由于事业单位行业门类较多,涉及的具体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有待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改革成果颁布后再作细化研究。
注释:
{1}汪敏.改革开放三十年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时代金融,2008(11)139~140
{2}钟怀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财会通讯,2009(9)48~49
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2
今天,我们召开200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会,针对2009年全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是各级人事部分要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重视和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为进一步规范我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州人事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实施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将实行全州同一组织综合素质笔试。这是我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规范化、制度化是人事工作发展的必然规律,规范工作势在必行。无论是招录程序还是方式、方法都要进行规范。针对事业单位岗位的特殊性,州人事局在研究相关规定时提出了专业测试、跟班学习考察等尽可能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口试方式。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也可能会带来弊端,主要是对特殊人才的进进会产生制约。但总体框架必须在规范化、制度化之内再考虑灵活性。如州人事局此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实施意见》就做到了尽可能兼顾两方面的需要。
二是要把“坚持公平正义”作为当前一个阶段衡量人事工作好坏最基本的尺子,提升政府公信力。“公平正义”是当代社会对人事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严重,从1993年中心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夸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二者之间的转换是时展的要求。在“选拔人才”与“维护公平正义”两者发生冲突时,在当前的特定条件下,特别是在鼓励特殊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机制尚未完善之前,人事部分更多的是要服从公平正义,只有坚持公平正义才能提升政府人事部分公信力。规范化、制度化的招聘方式可能会使少数特殊人才受到影响,但当前应把坚持公平正义作为衡量人事工作最基本的尺子,尽最大限度排除人情关系的干扰。同时,在程序设置上要更加严格,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事业单位招聘都要把程序设置放在首位,只有严守程序、严格措施,整个招录工作才不会受到社会质疑,才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3
1999年6月至2002年4月,曹某利用其担任江苏油田分公司试采二厂资产装备科科员、工程师职务之便,在负责报废资产的申报、评估、处理过程中,为个体户张某谋利,多次收受张某行贿的现金、木材、家用电器等财物,共计4万余元。试采二厂原系江苏石油勘探局(国有企业)下属单位。2000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独立发起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试采二厂隶属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7月成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分歧意见:在对曹某的定罪上,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曹某应定受贿罪。理由是:在1999年6月至2001年7月间,江苏石油勘探局系国有企业,曹某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应定受贿罪。2001年7月,因为国有资本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仍占控股地位,所以企业性质仍然是国有企业,因此曹某仍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其收受张某行贿的现金等财物的行为仍然是受贿行为,故应将曹某的行为定为受贿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曹某应定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理由是:曹某自1999年6月至2002年4月多次接受张某给付的现金等财物的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具有连续性,同时有独立性,数个行为是基于同一犯意而产生的,曹某接受贿赂的行为是连续犯。对于连续犯应当适用其行为终了之日的罪名,而曹某2002年4月案发时是公司人员,故曹某应定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曹某应定受贿罪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理由是:曹某虽然是一种连续收受贿赂的行为,但由于企业的性质发生变化,曹某的主体身份也随之变化,因而对曹某的连续犯罪行为应当分段定罪量刑。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种犯罪,两者相区别的关键是犯罪主体不同。受贿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九十三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考察曹某的行为,必须和曹某的主体身份联系起来,分段进行考察:
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 问题 对策
自2006年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至今,各地在认真贯彻执行这一规定过程中,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在事业单位公招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如四川省自2006年3月以来,就结合省情,细化制度、分类指导,先后出台了《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关于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在全省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政策体系和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事业单位公招工作的开展[1]。在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中,考生作为相对的弱势群体,因此更多的强调了对考生的公平,但对用人单位的公平性却重视不够。这在事业单位的公招工作中表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拔的质量。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笔试考试缺乏专业特色
目前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公招的笔试考试内容为公共科目,缺乏专业特色。事业单位的招聘岗位,多数有专业限制和要求,但在笔试时,考的却是与专业内容不相关的公共知识。目前各单位在面试考核时,虽然都要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但由于面试时间相对较短,多数单位由于考生人数多,面试时间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很难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有更多的考察。这就难以保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选拔质量。
1.2笔试成绩缺乏最低的分数线
在事业单位公招面试考核要求中,对面试未形成竞争的情况,有的地区确定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质量,也体现了对用人单位的公平性。而在笔试考试中,有的地区近年的缺考率达30%左右,对笔试成绩却缺乏最低的分数线,特别在一些报名人数少特殊岗位,以至出现笔试成绩2.2分进入面试的情况[2],引发公众的广泛热议。
1.3递补录取缺乏限制条件
目前部分考生在通过全部考核进入拟录取名单后,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放弃进入该单位。按照目前政策,单位需要进行递补录取。但在递补录取过程中,由于对递补录取人员没有最低录取条件限制,用人单位在是否递补录取考生方面缺乏自,致使一些条件差,达不到单位用人标准的人员,不得不录用,因而难以保证用人单位在公招中对人才选拔的质量。
1.4缺考现象较为突出
据统计,四川省的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缺考率,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20%[3]、21.9%[4]、21%[5],而自2010年开始,缺考比例大幅攀升,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缺考比例分别为30.7%[6]、29.66%[7]、30.66%[8]。究其缺考原因,除因事业单位考试在公务员考试之后举行,部分考生可能因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成绩达到了面试成绩、或因备考期间找到了工作而放弃了参考等原因外,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单位,报名人数少,甚至达不到开考比例,因而不少人找同学、朋友报名,但同学、朋友并非真正的考生,他们一般只报名,不参考。这对真正的考生而言,已经不能形成竞争了。事业单位公招考试要坚持公平科学的原则,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保证在考试中形成有效的竞争,才能从考生中选拔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缺考比例的不断增加,只报名不考试在考生中成为公开的“秘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
1.5对公招弱势单位的人才选拔保护力度不足
四川省针对地勘、卫生等系统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性短缺或地域性短缺的情况,出台了《关于适当放宽考核招聘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条件的通知》、《关于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等多个考核招聘文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公共事业单位人才紧缺的矛盾。但一些公招弱势单位,如地域、经济条件较差的单位,招聘岗位连续2年及以上不能开考的情况较多。目前的考核招聘制度设计上,只考虑了行业因素,没有考虑到因单位与单位之间由于地域不同、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单位的综合实力等不同,对人才的吸引力差距较大,因而导致可能对多数单位不是紧缺专业的专业,对一些单位来说就成为了紧缺专业,出现连续不能开考的情况。另一方面,新招聘人员流失也不可忽视。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近年来,每年均有参加其他单位的公招而流失的新招聘人员。
1.6考官的培训制度尚未建立
目前的公招考试中,一般分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相对而言,面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在面试考核中,很多单位的面试考官均为本单位的党政领导。由于目前考官的培训制度尚未建立,作为党政领导,不一定都对面试考核的基本要求、考核工作基本流程、考核内容等非常清楚,外行考内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考生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欠公平。
2.对策
2.1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
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经过几年的运行,已经为社会广泛接受。但目前部分考生,特别是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报考时,由于缺乏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对考试缺乏信心,备考不充分等诸多因素,缺考普遍存在,比例较高。“去打酱油”在高校学生中已成为了一句流行语。这需要从政府职能部门到用人单位,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各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诚信教育。
2.2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2.2.1确定面试入围的最低分数线,确保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为避免公众因为一些类似的“萝卜招聘”、“内部招聘”,产生对当前公招制度的不信任,维护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应确定面试入围的最低分数线,确保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面试入围最低分数线的确定,可由笔试命题专家结合命题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在笔试题命制时一并确定,以避免诸如考2.2分都进入面试的情况发生。
2.2.2对于通过公招考试录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借鉴公务员考试办法,规定对新录用人员的最低工作年限。随着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的不断规范,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在不断加大,加之事业单位公招的人员一般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新录用人员进入工作单位后,经过单位一段时间的培养,工作刚进入状态,又参加其他单位的公招,给用人单位的工作带来诸多问题。
2.2.3进一步加强考核招聘制度的建设。考核招聘制度设计,除考虑人才结构性短缺或地域性短缺因素外,还应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连续2年不能开考的专业,允许单位通过向主管部门申请,进行考核招聘。
2.2.4建立考官及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由于事业单位公招考试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同时也关系到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各单位在公招考试中担任考官的,多为党、政领导,这就特别需要对考官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评价的视角等方面进行培训。如果在公招考试中,由于工作人员对公招考试的相关要求不清楚,在考试组织过程中出现违纪、违规的情况,势必会严重影响公招的社会公信力。为严格、规范地执行公开招聘工作的相关制度,建立考官及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是必要的保障措施。
2.3进一步规范公招考试操作程序
2.3.1在笔试考试中增强专业水平的考察,提高人岗匹配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公招,绝大多数的招聘岗位均较强的专业要求。为保证用人单位对考生专业水平的考察,提高用人单位对选拔人才的人岗匹配度,专业知识测试应着重于对应聘者对岗位专业基础的考察[9],因此在笔试考试中增加专业知识的内容,采用公共试题加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选拔。
2.3.2进一步规范考核招聘程序。紧缺专业的初级人才,可采用专业考试、考察与面试相结合等方式考核,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采用学术报告、察考等更加灵活的方式考核,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单位人才紧缺的矛盾。但另一方面,由于在考核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具有更大的用人自,这就更需要加强考核招聘过程的监督,更加规范的招聘程序。
2.3.3分类组建面试题库。目前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面试基本采用自行出题的办法。随着面试程序的逐步规范,面试出题要求入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保密性,维护了考试的公平性、严肃性,但也大大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另一方面,各单位自行组织专家入闱,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经验或硬件条件不足,致使整个保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由人社部门统一组织,分类组建面试题库,能够对考生和用人单位的公平性得到更好的保证。
2.4用人单位需加强新进人员的聘后管理
事业单位人员的公招,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对考生的考察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考生在进入工作单位后,注重对其试用期内的考察,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考生情况。对于在试用期内考察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按照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管理办法,可以予以辞退。
参考文献:
[1]乐欣,李桢.四川:完善政策体系为公开招聘顺利开展保驾护航[J].中国人才, 2010(8):25~26
[2]四川安岳县事业单位招考笔试2.2分进面试
[4]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公招 求稳当4000人缺考
[5]四川事业单位公招开考缺考率21%为历年罕见
[6]四川省属事业单位招考笔试举行 三成考生缺考
[7]四川省属事业单位公招笔试30%报名考生缺考
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5
根据市属事业单位2018年度公开招聘计划和《关于2018年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社发〔2018〕2号)要求,现将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和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
(四)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学位、技能条件;
(五)初级岗位应聘人员年龄一般应在40周岁(含40周岁)以下(1977年1月26日以后出生);
(六)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
在职人员应聘须经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同意。定向、委培毕业生应聘,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应聘前与签约单位解除协议或经签约单位同意,可以应聘。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我省统一组织招募和选派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须是济宁市生源或在济宁市从事基层服务的,以下简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满2年且完成协议书(合同)规定的服务期限、考核合格,3年内(指2014年、2015年、2016年招募和选派人员)报考的,实行定向招聘。已按照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再适用该政策。
2018届西藏、新疆生源(高考时户籍,下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或西藏、新疆生源2016-2017届未就业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可应聘符合岗位资格条件的面向西藏、新疆籍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
2011年9月26日以后服役期满退伍,符合济宁市接收安置条件的退役全日制大学生士兵报考的,实行定向招聘。已享受优惠政策被录用为公务员或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再享受该政策(退役大学生士兵应聘的有关政策由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可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大专)、本科毕业生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
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应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
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招聘岗位对工作经历有明确要求的,应聘人员需提供相应的工作经历证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作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以2018年1月26日为截止日期。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报名
1、个人报名
报名时间:2018年1月26日9:00-1月29日16:00
查询时间:2018年1月26日11:00-1月30日16:00
报名网站: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jnsi.gov.cn)
应聘人员登录指定的报名网站,如实填写、提交个人相关信息资料并上传照片。全市统一报名系统,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人员在资格待审核期内可修改报名信息,后一次自动替换前一次信息。待审核期为2小时,自完成提交报名信息算起。报名截止后,招聘单位不受待审核期限制,可直接进行审核。报名信息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
应聘人员使用二代身份证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应聘人员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的,查实后取消其本次报名资格。报名人员在应聘期间的表现,将作为公开招聘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2、单位初审
初审时间:2018年1月26日11:00-1月30日16:00
招聘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节假日不休息),及时查看本单位网上报名情况,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对具备报名资格并符合应聘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未通过初审的,要说明理由;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少内容,并退回应聘人员进行补充。招聘单位在待审核期满后48小时内未对应聘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3、网上缴费
缴费时间:2018年1月26日11:00-1月31日16:00
缴费标准:根据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考务费的收取标准为每人每科40元。
应聘人员在待审核期满后至查询截止时间前登录报名网站,查询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网站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济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在职人员应聘证明信》《应聘济宁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并于2018年3月14日9:00—3月18日登录该网站,下载打印《2018年济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准考证》。
拟享受减免考务费的应聘人员,通过招聘单位初审后,于2月1日9:00至16:00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济宁市人事考试中心(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京杭路16号,济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A306房间)办理减免考务费审核确认手续。审查核准后,考生本人要网上确认。
报名结束后,对应聘人数达不到1:3比例的招聘岗位,计划招聘1人的,取消招聘计划;计划招聘2人(含)以上的,按规定的比例相应核减招聘计划。取消招聘计划的岗位,该岗位应聘人员可在规定时间改报市属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
(二)资格审查
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应聘人员报名及笔试前的资格审查由招聘单位在网上进行。拟进入面试范围人员的资格审查,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初审和面试前的资格审查由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应聘人员需向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提交身份证、《笔试准考证》《济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应聘济宁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1寸近期免冠照片(与准考证照片同底版)3张及相关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1)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并能够正常毕业;其他人员应聘的,提交2018年1月26日之前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2)在职人员应聘的,还需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在职人员应聘证明信》;(3)留学回国人员应聘的,还需出具国家教育部门的学历学位认证;(4)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还需提供相关服务基层项目的证明材料;(5)西藏籍、新疆籍高校毕业生还需提供户口簿;我省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级班、预备技师班全日制毕业生应聘的还需提供户口簿;(6)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应聘的还需提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学生应聘的还需提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7)退役大学生士兵还需提供入伍通知书、退伍证、户口簿及安置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8)岗位资格条件需要的其他材料。
经审查不具备应聘条件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相关材料的,视为弃权。因取消资格或弃权造成的空缺,从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中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三、考试内容和方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1、笔试。笔试由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笔试时间:2018年3月18日
综合类:上午9:00-11:30
教育类、卫生类:下午14:00-16:30
笔试地点见准考证。
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综合、卫生和教育三大类,各类均考一科。综合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卫生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按医疗、药学、检验、中医、护理五类分别命题;教育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
为保证新进人员基本素质,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岗位招聘人数和笔试情况确定。
2、面试
面试人选从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中按1:3的比例依次确定;达不到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面试人选确定后,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
面试分为教育、卫生和综合三大类,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统一指导下,由市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组织实施。面试可采取结构化面试、专业测试、情景模拟、面试答辩、实际操作、说课试讲等多种形式,其中专业测试不能单独实施,应与其他面试方式结合进行,专业测试成绩分值占面试成绩的分值不超过40%。面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面试成绩由面试考官当场评判,在本场面试结束后统一向面试人员宣布。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百分制合成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同一招聘岗位出现总成绩并列的,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笔试成绩相同的,由面试组织实施部门组织加试,根据加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岗位计划数与实际参加面试人员数为1:1的,面试成绩低于面试组织实施部门所有实际参加面试人员有效成绩平均分值的,不得进入考察范围。
四、考察体检
根据招聘计划,按不高于1:1.5的比例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组织考察。对考察合格人员,按招聘人数1:1的比例等额组织体检。考察体检工作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统一指导下,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考察采取查阅档案、查验证明、实地考察和谈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应侧重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并对应聘人员是否符合规定的岗位资格条件、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进行复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意见》(鲁组发〔2017〕2号)要求,对考察对象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问题未查清并处理到位的,不得办理聘用手续。
体检应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1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
对放弃考察、体检资格或考察、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从进入同一岗位考察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五、公示聘用
对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不再递补。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提出聘用意见,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审核。经批准聘用的人员,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放《济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聘用通知书》,凭《济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聘用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聘用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与受聘人员约定最低服务年限。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不予聘用。
博士研究生的报名应聘按有关政策和程序,由用人单位组织考察测评,同意聘用的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六、招聘计划及招聘岗位
七、其他
事业单位考察意见范文6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对策
在全国上下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的大环境下,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的进一步改革,山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山西省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山西省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山西省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山西省级行政单位资产配置标准(试行)》、《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山西省财政厅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管理办法》、《“三公”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单位内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表明,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完善制度规制机制,但要遏制和杜绝基层事业单位所存在的行为失范问题,仍需要落实好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为此,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基层事业单位内控面临的挑战
要落实好内控工作首先就需要针对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来进行问题剖析,并在问题导向下提升财务内控的绩效。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单位内控所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预算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事业单位执行的是预算会计制度,这里所提到的资金预算管理主要指向“项目资金预算”。从制度规制的角度来看,项目资金预算并不存在可以违规的问题,毕竟项目立项是经过充分论证后而给予通过的。但事业单位的诸多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并不是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所能理解的。因此,在对项目资金进行预算时,往往会遭遇到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干扰,甚至也会出现领导出面干预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能会使预算资金出现虚高的成分。
(二)资产重置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从对事业单位的定义中可知,事业单位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的职责。那么为了提高技术服务的质量,对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采购便是不可避免的。根据目前所执行的采购招投标制度,资产重置工作一般都将在单位纪委、国资办的监督下来进行。但随着资产采购结束并交给具体部门使用之后,对资产的使用和维护状况则存在这监管上的缺位。这样一来,就不排除出现“公为私用”和资产受损的现象。可见,这也是财务内控缺位的具体表现。
(三)财务审计活动所面临的挑战
定期的财务审计构成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在实施财务审计活动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如何确认部门会计原始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则成为关键。如,某事业单位内在部门在承担降雨量观测人员业务培训时,增加培训的参训人数,这样就能获得更多的专项经费支持。那么在财务审计时,则难以识别参训人数的真实性。
二、应对挑战的思考
(一)应对资金预算管理挑战的思考
根据上文的阐述可知,资金预算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财务人员无法充分掌握项目的功能定位和在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在现实的操作中,往往是由项目需求部门提交项目立项申请,并同时附有项目预算明细表。由此,财务部门只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而配给项目预算资金。针对这一被动现象,财务部门可以考虑,从第三方机构引入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应对资产重置工作挑战的思考
资产重置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在于,未能对资产重置建立起事后监管机制。不难理解,资产重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单位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的目标实现与否,不仅取决与对资产的合理配置,也在于对资产的有效维护和管理。因此,财务部门应拓展自身的内控范畴。
(三)应对财务审计活动挑战的思考
财务审计的传统工作方式便是对会计中的形式要件进行审核,并以此做出审计结论。但正如笔者在上文所列举的案例一样,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传统审计方式几乎是失效的。因此,还需要通过破解信息不对称来应对这里的挑战。
以上从三个方面所给出的应对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笔者所在单位实践过了,这里也算是对工作经验的一次总结。
三、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在单位内部营造制度规制氛围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所出台的规制制度,并未被基层事业单位业务部门的职工所完全领会,即使在政治学习活动中业务部门集体学习的有关财务规定,但因专注度的原因也未必能引起重视。因此,这里首先需要在单位内部营造出制度规制的氛围来,这样才能在舆论导向下增强单位全体职工的重视程度。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制度规制氛围的建立仍然需要采取从上到下的实施逻辑,并以思想动员为主线。
(二)优化项目资金预算团队的构成
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服务内容相对单纯,所以可以与第三方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从而邀请第三方技术人员参与到对具体项目资金预算草案(由项目申请部门做出)进行审核,第三方技术人员主要对项目资金需求明细表进行考察,来给出自己独立的意见和建议。财务人员再结合自己的专业视野,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建议。
(三)建立多部门联动下的资产监管
这里的资产监管重点应放置在对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所以属于事后监管。财务部门为了完成事后监管且又不存在越权,那么就需要与单位国资办、监审处等部门一同对资产进行监管,并在监管后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部门的整改效果来确定今后对该部门项目资金申请的态度。
(四)实施单位范围的声誉约束机制
声誉约束机制在许多制度经济学文献中都已存在,即在相对封闭的组合环境中,个体失范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能在较短时间内在组织内部传递,最终将导致内部成员拒绝与该个体进行合作,从而使得该个体陷入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为此,财务部门应将部门审计结果在单位的OA系统中公布出来,从而在内部成员的舆论监督下来规制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需要在单位内部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意识,以及追求经济效益的氛围来。此时,财务内控的工作重点也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而进行调整。最后,笔者也希望能与同行就本文主题进行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尽管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完善制度规制机制,但要遏制和杜绝基层事业单位所存在的行为失范问题,仍需要落实好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目前,基层事业单位需要直面资金预算管理、资产重置、财务审计等三大挑战。在思路引导下对策可围绕着:在单位内部营造制度规制氛围、优化项目资金预算团队的构成、建立多部门联动下的资产监管、实施单位范围的声誉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徐晓华.浅议健全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2):54-54.
[2]莫小勤.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
[3]白云岚.谈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5 (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