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1

1.1研究对象

自河北省某医学院校目的抽取12名本科护生进行访谈。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资料重复出现,资料分析不再产生新主题,资料达到饱和为准[3]。纳入标准:全日制在读四年制本科护生;曾参与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知情同意,自愿参与。12名本科护生包括男生4人、女生8人,年龄20~23(20.75±0.87)岁,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家人意愿5人、专业调剂5人、自愿选择2人,就读年级:一年级2人、二年级2人、三年级4人、四年级4人,是否曾经参加过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参加短期活动(≤7天)7人、参加长期活动(>7天,且≤30天)5人。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的收集: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询问研究对象的想法和感受,认真倾听并同步记录访谈中的所有资料。本研究共访谈12位护生,用英文字母代替真实姓名。根据文献回顾设定访谈提纲,咨询专家并经课题组讨论后,确定访谈的主要问题:①到目前为止,您所参与的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型有哪些?活动持续的时间?②通过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您有哪些收获(对你的护理职业认同感、职业目标、职业自我调控、职业参照、职业价值方面的影响)?③您对所参与的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有哪些期望?1.2.2资料的分析:访谈结束后,及时反复聆听录音内容,完成文字转录,结合现场记录整理成书面文字资料,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4]。

2结果

2.1主题1:职业认同感受访者认为,护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护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学习及积累;另一方面也能让护生明确护理职业的意义,并通过与其他医务人员的良性互动,促进护生对职业专业性的正向评价,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从认识和情感上接受护理职业。受访者A、I诉说“我在家乡县级医院参与过为期三周的社会实践,之前以为护士就是打针输液的,但慢慢观察发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也是护士应承担的职责,对患者来说也很重要。但这必须通过较长时间实践活动的参与,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受访者C诉说“我当初是被调剂的,平时总回避专业问题,怕别人笑话一个男生学这个专业。假期去医院短期见习时发现,男护士在临床展现能力的机会很多,也逐渐能接受了”。

2.2主题2:职业挫折应对受访者认为,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护生正确面对从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应对。否则,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人际交往(医/护患、医护等)障碍,以及快频率的工作节奏、频繁倒班的工作模式等可导致护生产生负性情绪,不利于他们专业思想的稳固。受访者F诉说“寒暑假都会去家人工作的医院待一周,遇到过患者跟护士发生冲突的情况,也经常见到患者跟护士关系融洽的场景,觉得护士的态度是一方面,沟通技巧也很重要。在学校虽然学习了护理导论、护理人文、护患沟通等课程,但老师如果能带我们去社区、医院参与社会实践,观察或实地练习护患沟通技巧,对将来工作后处理护患纠纷肯定有很大帮助”。

2.3主题3:职业目标受访者认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护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护理职业的内涵,了解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责,从而能促进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信念,选择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确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受访者E诉说“实习时,看到护士平时上班的状态,觉得以后在临床工作也挺充实的,目前我就是想未来先当个好护士”;受访者B、K诉说“在医院做义工时发现,现阶段本科护生在临床的发展空间比较小,大部分都是一线普通护士,考研的话将来不管是在临床做科研护士,还是去学校当老师,出路都会大一些,所以一直在准备”。

2.4主题4:职业自我调控受访者认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让护生更明确承担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从而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学习规划,寻求积极的职业发展途径。受访者D诉说“参与班级组织的团日活动,在社区向居民宣传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时,很多人还会问我胃不好、腿疼怎么办,回答不上来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学理论知识,争取将来不在临床工作时丢人”;受访者H诉说“在社区卫生所实习过两周,第一次给真人扎针时,四针才进去,那时候就特别理解家属和患者。所以我觉得当个好护士,操作技能一定要扎实。学校也应该在大三基护操作课程结课后,多提供机会让我们去医院参与实践,毕竟实验室模型练习和临床真人操作还是有差距的”。

2.5主题5:职业参照受访者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护生在未来选择就业方向时,参照对比周围对自身影响较大人群的行为和意向;还有利于他们收集多种职业及专业方向信息,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受访者G、J诉说“在县医院见习时,给脾气特别不好的患者打针时就特别害怕,没办法跟他们沟通,但他们就愿意听护士长的话,所以特别崇拜护士长,想跟她一样将来能在临床上做一个让患者依赖的好护士”。受访者J诉说“大部分同学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团日活动时聆听学校老师和临床护士长的讲座后,觉得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想要努力学习力争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跟他们一样优秀,希望学校以后也能多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

2.6主题6:职业价值受访者认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他们将来以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服务患者的理念。受访者L、F诉说“在养老院做志愿者时,给老人测血压、教家属翻身,做健康宣教,他们的感谢让我们特有成就感,将来还是想去临床,虽然工作繁琐、还比较累,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护理职业的价值,况且‘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康复也离不开护士”。

3讨论

3.1职业认同感

研究表明[5],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低于其它职业人群,而护生作为临床护理队伍的后备力量,如缺乏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就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护生认知社会、了解自身,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培养职业素养,进而促进职业认同感的提高。另外,不同于在校内被动完成学习任务,护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志愿于服务社会的意识得到了加强,自我成就感与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动力,职业认同感也会进一步增强。

3.2职业挫折应对

研究表明[6],护生在进行职业抉择时,把即将从事的护理工作视为谋生职业还是终身发展事业,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一部分护生可能会因为护理服务技术含量低、专业性关怀照顾不被社会认可、护患纠纷频发、薪酬所得与劳动付出失衡、工作压力及风险偏大等负性预期而产生退缩心理,影响职业定位。但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护生与服务对象及其他医疗同行的互动,能让他们客观分析导致其职业挫折的负性因素,并通过学习掌握挫折应对技巧,提高职业成熟度。

3.3职业目标

有研究显示[7],近35%的护生对未来职业选择感到困惑,计划先从事1~3年护理工作,再另寻职业发展目标,而导致该现况的主要原因为个人发展机会和薪酬。一方面,护生在确立职业目标时缺乏对专业环境和发展的全面了解,忽略对社区护理、慢病护理、家庭护理等职业发展方向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提示高校,应结合上述职业方向鼓励护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倾向与动机,进一步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4职业自我调控

研究发现[7],在对本科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必须兼顾考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锻炼他们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满足护理职业需求的心理辅导。另外,通过督促护生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有效拓宽他们职业发展视野,促进“专业学习”向“职业准备”、“知识积累”向“职业生涯自我积累”的良性转变,塑造并完善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3.5职业参照

受传统习俗、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护理职业的社会职能评价较低,因此影响了护生的职业认知,对他们的职业参照亦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护生可从被服务对象的积极肯定以及同行护理前辈的正向鼓励中,获取良性的职业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参照水平。另外,相关研究还提出[8],女性护生的职业参照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因善于交流和沟通,能在网罗多方信息、权衡不同因素后再做职业决策,而男护生因其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不乐于与他人倾谈自己的专业,影响了职业信息的获取。由此,应鼓励男护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加强他们与同性别护理前辈的沟通交流,以促进他们职业参照水平的提高。

3.6职业价值观

研究显示[9],护生在医疗机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护理前辈不但全方位指导护生完成临床工作任务,还言传身教地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现了专业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有效促进了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完善和发展。另外,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是使护生获得护理职业领域的胜任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局限于传统校园内的授业解惑,还需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及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护生专业认知的基础上,早期确立职业目标,形成更加适应社会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10]。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2

【关键词】护士;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92-01

近年来,护士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原因有二,其一,医疗保障体制的日渐完善,使得护士不仅能够享有物质上的基本保障,精神上的需求也开始受到重视。其二,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的关注,医疗事业发展的要求,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幸福指数下降已经成为了明显的问题。对于护士应如何在社会的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增加幸福指数,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探讨。

1 正确认识护理工作性质

护士常常被比喻成白衣天使,但是护理工作跟其他职业一样,是平凡而普通的。马翠云将护理的定义概括为:护理人员对处在依赖状态的人的照料【1】。近年来,卫生部提出的开展优质护理中也是以夯实基础护理为根本。可见,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康复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充分的创造有利条件,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身心的舒适,使患者能够从心理、生理上认识、适应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简言之,当代的护理工作就是技术与服务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护士不但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应该从感性的层面服务于对待每一位患者。这是时代赋予护理职业的历史要求,作为一名护士,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时代内涵,特别是在校学生,如果书本化地将护理工作定义为救死扶伤,过分神话会导致与临床基础的护理服务脱离,那么一旦参加工作,面对大量繁琐的基础护理,护士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这是导致护士幸福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正确的认识当代护理工作的性质,让护士真正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是保证护士幸福指数的基础。

2 理性自我定位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护理工作对从业人员有其特殊的职业要求。莫明就提出,护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沟通技巧,端庄的仪表着装以及服务群众的意识【2】。如果护理工作者达不到职业对自我的要求,一方面会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工作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厌烦情绪的滋生。护士不能享受到工作中的乐趣,幸福指数当然不会高。所以,在看清护理职业需要的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职业定位。专业不等于职业,如果认为自身性格与从事护理工作产生矛盾时,应该理性考虑,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职业。一些护理专业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转考临床,一些则毕业后做了医药代表,应聘医疗机构,或是考公务员,无论哪种选择,只要能实现自我价值,贡献社会,都是有意义的。

3 保障合法权益

有报道指出,广州医学院某附属医院近两年来新招收的护士已经流失了1/4,虽然他们的去向不同,但他们当初选择离开的理由却基本一致:护士劳动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以广东省为例,一名责任护士平均要负责15-20名患者,大量的工作常常要加班才能完成,节假日也照常上班,而按照物价局的标准,一级护理(要给病人喂食、擦身、洗头、处理大小便等)的费用是12元/天;二级护理(病人基本能自理)的费用是8元/天。许多护士每月的工资还比不酒店服务员。有些医院内部分配机制不合理,临床护士往往得到的是全员职工最低的待遇,使得护士的薪酬状况更为不堪。护士也是人,也有基本的物质需求,护理人员有权利要求单位或卫生部门给予相应的物质保障,满足个人的发展要求。根据卫生部规定,三甲医院,每名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应不大于6人,连续工作不大于8小时,节假日工作享受3倍工资待遇,编制与合同制享受相同的福利待遇、绩效考核、按劳分筹。李志菊等人研究表明:护理物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护士主观幸福感[3]。

4 做好职业规划

护理工作是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如果没有进取精神,那么,做一天的护士跟做一辈子的护士没有区别。缺乏工作目标不仅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护理工作的繁琐、反复又会加剧负面情绪的滋生。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来要求自己,很容易陷入麻木的工作状态,毫无幸福感可言。其实,护士有很多进步的空间,职称晋级、进修学习、在职教育都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得到充实。护理人员还可以考取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助产士等资格证书,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 马翠云.护理本质的探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32)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3

【关键词】卫校护生 人际沟通 强化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要求越发严格,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体现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我校的1200名护生进行了人际沟通的现状调查,现就相关的调查分析作如下阐述。

1.卫校护生人际沟通现状调查分析

1.1自我感觉人际沟通关系方面(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知道,护生在人际沟通的主观感觉上,存在明显的信心不足。

1.2主观对待人际沟通关系方面

(1)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有22%的护生认真想过人际关系的处理;而有多达62%的护生未深刻考虑;剩余的16%属于其他情况。(2)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有86%的护生是注重人际沟通的,但又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态度;而14%的护生不太重视人际关系,表现出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等态度。(3)问及课程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方面的教育影响,护生均表示有,其中有65%的护生认为影响较大;31%的护生感觉影响效果一般;而4%的护生感觉影响缺乏实质性的作用效果。

1.3人际沟通中的主观心理方面(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知道,护生存在明显的不自信、自卑心理,从而表现出不愿与人多交往,甚至出现自闭的倾向。

1.4人际沟通的表达方面(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知道,多达四成的护生,在人际沟通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切人际沟通缺乏技巧,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或看法。

2.强化护生人际沟通的对策

2.1引导护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正确的角色定位

人际沟通是护生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正确引导护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并稳定情绪及心理方面的缺陷。与此同时,正确定位好角色,认识到护理职业所需具备的人际沟通技能。

2.2在教学中渗透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卫校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强化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在护生的实习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与病患开展沟通实践,并且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有效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3强化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护生疏导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进而为良好的人际沟通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学校要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兴趣。

2.4搭建护生人际沟通的平台

卫校为深入开展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应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开展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引导语鼓励护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护生的实践效果,为培养工作全面开展。

总之,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越来越受到护卫校护理专业的教学重视。卫校护生在人际沟通方面,表现出诸多的问题,所以,卫校在对护生的教育培养中,要落实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护生的人际交流等,从各方面深入开展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那军.浅谈如何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程志军.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0(01)

[3]刘岩.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J].护理学报,2009(06)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4

【关键词】 护士学生;职业人格

A Study on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Hao Yufang, Han Lisha, Niu Huijun. Nurs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studing the nursing role personality, try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and explore the way of developing proper nursing professional role personality. Methods 139 nursing students of our college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stant, self-discipline, anxiousness, stability and affinity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and excellent nurs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xiousness, self-discipline, stability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and general nurses. Conclusion 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strengthen training students in aspects of constant, self-discipline and stability, developing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helping them get self-management and self-control ability, enhanc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making their knowledge and behavior more practical, fostering their cooperation spirit and skills of inter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职业人格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1]。健全的职业人格的培养是一个人个体角色和职业角色有机结合的过程[2]。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事业和生命质量息息相关,这一神圣的社会职责要求护士有健全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完善的职业角色人格。现代护理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技巧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人格,使学生成为社会职业需要的具有健全职业人格的应用型人才。护理教育者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身个体人格与职业人格的差异,加强其职业角色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临床工作压力情景的适应,促进人格的成熟,而且可有效地利用人才,极大地发挥其社会潜能,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5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计139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92.8%。

1.2 研究工具 调查工具是在北师大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参照卡特尔、艾森克等国外人格量表,选出与护士职业有关的8个人格特质,组成测验维度,即有恒性、自律性、忧虑性、情绪稳定性、敏感性、幻想性、独立性和亲和性。笔者曾运用此工具对有经验的护士和护士长、护理教师和护理学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护士职业人格的理想测量工具。

1.3 资料分析 将本次调查的129名护理学生职业人格各维度的结果与分别校级课题“护理工作人员的心理测试与选拔研究”中148名普通护士、28名优秀护士职业人格结果进行比较[3]。运用两样本U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129名护生与28名优秀护士职业人格8个维度比较结果 见表1。

2.2 129名护生与148名普通护士职业人格8个维度比较结果 见表2。

3 讨 论

3.1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有恒性维度高分者有恒负责,做事尽职,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的行为指南;而低分者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往往无高超的目标和理想,对于社会缺乏责任感。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其一切行为都关系着人的健康和生命,高度责任心和忠于职守是护士职业人格的首要因素,护士必须忠实地执行各项工作规则,自觉遵守职业法规,竭尽全力救治病人。表1结果显示,护生在有恒性维度与优秀护士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提示护理教育者要重视学生有恒性的培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对服务对象的爱心。

3.2 培养学生的自律性,能够严格进行自我管理 自律性高分者自律、严谨,言行一致,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感情,为人处事总能保持其自尊心,赢得他人的尊重;低分者则往往不顾大体,不能克制自己,不能尊重礼俗,更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生活适应能力差。护理人员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管理,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工作职责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必须要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表1结果显示,护生与优秀护士在自律性维度上差异显著,提示护理教育者重视护生自律性的培养。目前学生几乎均系独生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农村体验生活、基层调研等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 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繁杂,服务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文化背景、病情等各不相同,工作中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和突发因素,再加之病人求医心切,对医疗护理相关制度不很理解,极易产生护患冲突,护理职业要求护士始终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既要面带微笑又要沉着冷静,善于宽恕、谅解别人,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情绪氛围。教育者要帮助护生认识到情绪稳定性的必要性,并指导学生有意识地锻炼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掌握一些情绪控制和化解冲突的技巧。表1显示在稳定性维度上护生与优秀护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生在情绪管理上均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要思考和探索促进护生和护士身心健康的措施,指导其有效应对生活和职业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充分调动服务人类健康的潜力。

3.4 学生忧虑性特质分析 护理工作要求护士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心,乐观开朗,精神饱满,能给病人带来温暖和欢乐,在逆境中仍能坚持完成工作任务,不轻易动摇。表1、表2显示在忧虑性维度上护生与优秀护士、普通护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我们的实践体会一致,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第二断乳期,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对未来有期盼和向往,同时又有很多迷茫。此期学生容易产生烦恼,对生活有较多的感叹。没有稳定、持久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此期有较大的可塑性,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帮助其确立人生目标,并逐渐培养自信心和社会安全感。

3.5 亲和性特质分析 众多的文献资料表明,护士的性格应是更加外向、开朗健谈,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4,5]。然而从本研究表1、表2的结果来看,护生与优秀护士、普通护士的亲和性维度上比较有统计意义,而且从均值上来看护生的亲和性较优秀护士和普通护士高。这似乎与目前现有研究结果和现行观点有出入,但需说明的是护理人员的亲和性或乐群性要求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能力有所区别,与公关、管理和人事工作中交往能力不同。护士的交际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体现更多的职业特色和职业技巧,并不是每一个好的护士都需要有外向、热情的人格特点,也并不意味着只有外向、热情的人格特点的人才适合干护士。而是掌握护理职业沟通技巧、具备职业要求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就具备了职业亲和性特质。目前在护士职业人格量表中所涉及的亲和性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并无加入职业要求。

3.6 护生敏感性特质分析 敏感性维度高分者容易感情用事,常有不着实际的想法和行为,缺乏耐心和恒心;低分者理智、着重实际,常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处理当前的问题。表1、表2结果显示在敏感性维度上护生与优秀护士、护生与普通护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本身较实际,更多看到护士职业就业前景较好而来的。而敏感性较高的学生不易选择这一职业。

3.7 护生幻想性特质分析 护士职业人格量表中,幻想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合乎生活常规的品质。高分者幻想、不务实际,近乎冲动,以兴趣为行动的出发点;而低分者现实、合乎常规,不鲁莽行事,通常先斟酌现实条件,再决定如何行动,在紧要关头也能保持镇静。护理工作任何紧急情况都有操作规范,护士经过多年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实践,遇事都会考虑后果。这一维度人格特质对护理工作影响不大。从表1看出,护生与优秀护士、普通护士与优秀护士在这一维度上无统计学意义。表2显示护生与普通护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3.8 护生独立性特质分析 护理工作虽然有独立性工作的成分,也需要护士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合作精神,过分独立性的个性反而不太适合护士职业。从表1、表2的结果来看,护生与优秀护士、普通护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3.9 我校学生与普通护士相比,在有恒性、自律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优势 从表2看出,护生与普通护士相比,稳定性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均值要高一些。虽然在有恒性、自律性两维度差异不显著,但两项均值都高于普通护士。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我校学生入学成绩较高,整体素质较高。二是学院在总结20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多次调整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目前有较准确的目标定位。三是学院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活动,(如聘请知名的优秀护士讲课、与学生座谈,5.12生动的职业情感教育、扎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从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4 结 论

通过上述研究,提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要加强护生在有恒性、自律性、稳定性方面的培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帮助其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并保持健康、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心理辅导、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等,增强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切合实际、合乎常规;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沟通交流的技巧。

5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医学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1):21-23

[2]刘晓虹.护理心理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46-50,97-113,158-172

[3]杨晔,郝玉芳,等.护理职业人格特征研究.健康心理学,1997,5(3):153-156

[4]张俐,王仙园,等.护士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成分.护理研究,2002,16(6):311-312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5

1 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基础不扎实,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表现在无论做何事都较盲目与盲从,不求甚解。以至于当病人问一些与专业有关的问题时,往往无言以对、一脸茫然,让病人对整个科室的服务质量产生信任危机,满意度大打折扣。

1.2 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

表现为无论是给病人做宣教还是与其它科室进行业务联络时,不敢大声说话,表现胆怯与退却,不能将白衣天使那落落大方、自信得体的一面展示给公众,给人感觉不舒服。

1.3 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技巧性

表现为与病人沟通时,有时语气生硬、冷漠,缺乏同情与宽慰之心;有时与其它科室老师打电话时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在处理棘手问题时,说话不注意技巧,易让病人抓住“辫子”,产生护患纠纷。

1.4 协调与解决问题能力差,缺乏应变能力

表现在当一成不变的事物发生突变需要去调整解决时,却变得束手无策、方寸大乱,不能以沉着冷静、波澜不惊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让病人对护士信任度下降。

2 对策

2.1 注重护生实习阶段的培养与提高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转折。它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过程。[1]牢牢把握住八个月的临床实习时光,对巩固加深理论知识,对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将大有益处。

要想提高实习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护生自身要有紧迫感,充分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自觉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从书本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并善于总结,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为其日后早日成为理论扎实、技能突出的佼佼者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后者对教育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讲授技能、教师对护生的态度、营造鼓励护生学习的氛围。[2]好的教师具备不责备护生而能指出她们缺陷的能力,具备热情、诚实、理解、忍耐、平等等品行,这些都是激励护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良好外部条件。

2.2 实行岗前培训

对即将上岗的见习护士进行为期7~10 天的岗前教育,由医院人力资源部、科教科、护理部、院内感染科组织安排,培训内容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医院文化、服务理念、相关法律法规、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礼仪要求、护理文书规范书写要求、院感知识等。培训后进行理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分配到各科室进行为期1 年的轮转学习。

2.3 注重学习人际沟通技巧,提高见习护士交流能力

人际沟通是护理职业的必备技能,与患者有效沟通,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有利于取得患者配合和更多的信赖、信任,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与医生及医院其它各类人员有效沟通,可建立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护士开展工作,保持身心健康。当见习护士初次接触医院,对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了解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她们常常面临如何主动接触患者,如何与患者及医护人员交谈,如何指导患者接受诊疗和护理等,这就要求护理教育管理者及带教老师制订切实可行的护患沟通交流路径,规范护患沟通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模式与技巧。

2.4 为见习护士创造条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建立自信心

护理管理者可利用交班会、护理查房等机会,让见习护士大声宣读学习心得体会,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此外,护理部与党委可联合组织《天使风采》演讲大赛,让见习护士充分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心。

3 小结

见习护士是正式护士的前身,其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高低影响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影响护理队伍的形象。如何提高见习护士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使其在护理执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在正式成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之前有一个良好开端,成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后备力量,必须从提高临床实习效率、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入手,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做指导,才能具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工作能力,才能为顺利开展人际沟通交流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护理职业定位分析范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中观察组为本校的2014级488名护理专业新生,共发放488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47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1%。对照组为普通大学护理专业2014级684名新生,共发放684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665份,有效回收率为97.22%。

1.2方法

利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心理测量工具。此量表主要测查9项症状因子,分别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焦虑、强迫症状、恐怖。症状评价使用5级评分制,其中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相当重;5分:严重。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组间采用t检验,其中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象心理健康测量结果评分对比具体如表1所示表1高职护理新生与普通大学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测量评分统计结果(x±s)

3.结论

高职护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好,在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方面相对较普通大学护理新生好,而在强迫症状、恐惧方面则差于普通大学护理新生,人际关系处理虽无明显差别,但也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健康教育,以便提高其专业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