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指导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师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师指导意见

老师指导意见范文1

摘要:目前高校广泛采用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与当前的学生需求并不完全适应。文章探索了医学生“专业指导老师”方案,通过为班级设置专业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职业规划、科研素质提升方面的帮助,并且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指导老师在学生培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专业指导老师;调查

引言

当前高校一般都采用“辅导员+班主任”的新型学生工作管理模式,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者。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乃至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都比较深入,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职责上的交叉重叠、分工不清,职权不明,在某些程度上造成了工作上的混乱,另一方面,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专业特长与所带学生的专业有时并不相符,学生有专业知识、职业规划方面的需求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往往难以胜任。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所在院系探索建立了“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的学生培养方案,希望能够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的缘由及措施

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专业指导老师或者称为导师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几所著名大学,而我国最早则用于对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后来大学中出现了本科生导师制,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导师”来指导专业学习。但是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是照搬硕博研究生的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一方面导师数量少,本科生数量巨大,导致师生比过高,且导师本身工作很忙,还要带自己的研究生,使得与本科生的这种导师关系名存实亡。另一方面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成几个导师来带,造成了班级同学的割裂,班级凝聚力下降,成为班级建设的障碍。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所在学院探索建立了“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制度,该方案是一项完全创新的指导老师制度,既有别于旧有的班主任工作又有别于常规的本科生导师制。笔者学院都是医学专业学生,因此学院与附属医院合作,在新生入校时就聘请本专业责任心强,具有博士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医生或科研人员担任学生班级的专业指导老师,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并且实行一贯制,即专业指导老师的从学生入学开始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以便增进学生与专业指导老师沟通和交流。

二、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实施的效果评估

“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方案实施半年后,我们调查了这一全新制度的实施效果。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对专业指导老师的了解程度、与老师交流的频度、交流的主要内容、、交流的方式、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求助的反应情况等几个方面设计问卷,调查了学生对“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的看法。

调查对象为配备有专业指导老师的14个班级,包括6个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班级,4个本科专业班级、4个专科专业班级 ,共386人。面向以上班级所有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86份,回收357,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97%。将问卷所得数据整理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

(二)调查内容

1、与专业指导老师的交流次数、沟通方式

56%学生与专业指导老师有过四次或四次以上的交流,28%的学生与专业指导老师有一到两次交流,6%的学生与专业指导老师没有交流。在所有与专业指导老师有过交流的学生中,49%的学生通过当面交流的方式,36%的学生则是通过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8%的学生采用短信或者邮件的方式。在通过当面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的学生中,88%的学生是在班会或讲座上与专业指导老师进行交流,12%的学生则是单独与专业指导老师进行交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与专业指导老师有过沟通与交流,尽管次数不多,但是考虑到制度实施也仅有半年时间,因此相对来说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与专业指导老师的交流中,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班会或者讲座的形式,可以看出专业指导老师大多选择以集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普遍指导。

2、与专业指导老师交流时老师的态度

90%学生认为专业指导老师在给予学生指导时的态度非常认真或者比较认真,另有10%学生认为专业指导老师不够认真或者敷衍了事。在少数未与专业指导老师有过交流的学生中,75%学生是由于没有找到机会交流,7%学生是由于暂时不需要帮助,11%学生选择与其他老师交流。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专业指导老师的反馈持肯定态度,即使没有与专业指导老师有过交流的学生也大都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不是由于老师的态度原因。

3、专业指导老师的作用

学生希望专业指导老师在哪些方面为自己提供帮助?在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中,77%的学生认为应该在专业知识方面提供帮助,62%的学生认为应该在科研方面得到指导,53%学生认为应该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21%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科竞赛方面得到帮助。

目前学生有没有从专业指导老师那里得到帮助?27%的学生表示在专业知识方面获得过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27%的学生表示在科研方面获得过指导,有14%学生表示在在职业规划方面得到过帮助,2%学生在竞赛方面得到过帮助,29%学生认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帮助。

对于设置专业指导老师的看法,78%的学生认为专业指导老师的设置对自己有帮助,1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仅有8%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基本没有帮助。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专业指导老师的期望是比较高的,希望在专业学习、学生科研、职业规划和学科竞赛方面得到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这与我们当初设置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的初衷是相吻合的。目前部分学生也的确在这几个方面已经得到了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绝大多数学生也对设置专业指导老师的做法持欢迎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而且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专业指导老师以班会、座谈会、讲座的形式,或者通过面谈、qq、Email等交流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学生期望得到的信息和知识。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的措施是欢迎的,对于专业指导老师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然我们也从中发现,有少部分同学与专业指导老师还没有建立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今后要更加注重操作方法,完善“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方案,尽可能做到是所有同学都能有所收获,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好路。

结语:

目前高校广泛采用的“辅导员+班主任”的新型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与当前的学生需求并不完全适应。辅导员、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而对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面,如专业课程的选择、学习进程的安排、学习目标的定位、专业技能的拓展、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的指导明显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在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任课教师只负责课堂教学,来去匆匆,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导航、职业生涯的规划、科研的指导则成了盲区。“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方案的出现,使得专业指导老师弥补了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状况、职业发展、科研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教育缺乏。实践也证明,“专业指导老师一贯制”的育人方案是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帮助,是符合新时期大学生发展要求的。

参考文献:

[1]蒋喜锋.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64.

老师指导意见范文2

片子讲述的是农村基层法官老张,为处理一件关于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民事纠纷所发生的故事。片子基调幽默风趣,主演马恩然更是以松弛、自如、准确的表演,把老张的憨厚、狡黠,浓浓的人情味和执法不二的性格活脱脱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部拍摄于两年前的电视电影,之所以拖到现在才播出并获奖,是因为当时要送到最高法院审查,结果送晚了,没能赶上第一届的“电视电影百合奖”,所以只好参加了第二届的评选。

接拍《法官老张轶事》的起因很偶然。有人把剧本推荐给杨导,他读到半截就喜欢上了,因为主人公是小人物――是他一直擅长并钟情的题材。不过杨导对故事的真实性心存怀疑,他不相信农村的法律意识会淡薄到那种程度。恰巧这期间,杨导在电视上看了一个类似题材的纪录片,这才坚定了拍摄此片的信心。事有凑巧,杨导在报纸上发现了河北的一个石头村。到那一看,景不错,挺适合这部片子的,于是就决定在那拍了。

在看剧本的时候,杨导就开始在脑海里勾画老张的法官形象。本子看完了,脑海里的形象也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了――那就是马恩然老师。杨导把本子拿给马老师一碰,马老师对张法官这个角色也是兴趣十足。于是两人就剧情、表演深入交换了意见,最后在很多具体细节上碰出了宝贵的“火花”。比如片头刘三喜和另几个村民男扮女装去偷女儿,原剧本中是没有的,可现在这样的设置就显出了悬念的趣味性,且符合现代农民的思想变化――开始讲究一些智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硬抢)。由于各方面磨合得都比较好,准备得比较充分,所以真正拍摄起来没怎么费事,6天半就结束了。连后期剪辑在内也不过才半个月。但这段时间给杨导的感觉是踏实的,因为身心真的都浸在了这部戏里。

说到马恩然老师的表演,杨导用庄重的神情道出了他衷心的赞叹:“老爷子用功、敬业、投入,这次荣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可以说是实至名归。那天他在领奖时说过一句话‘戏比天大’,对我的触动很深!老爷子演了一辈子戏,这时候得这么一个奖,对我们这些创作者来说实在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意义。”于是我想起那个穿上制服热心为民办案的法官,想起他憨厚的外表背后含而不露的谈话技巧,想起他情法交融的办案原则;想起他脱下制服也会在村头田里发火打人的样子……最让我忘不掉的是片尾乡村路上的《好汉歌》,唱完竟又传出憨憨一笑,真乃神来之笔!

正是这部片子的愉快合作,杨导在后来的电视剧《空镜子》里,又特请马老师出演了孙老爷子一角。相信多数读者朋友都已经看过了。

2002年可谓是杨导的丰收年,电影《美丽的大脚》、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电视剧《空镜子》不是囊括大奖便是收视率奇高,深受观众喜爱。足见观众对他片子的认可程度。可这在杨导心里,只留下一道欣然的印痕,因为“获奖只说明过去,并不能代表将来。”

杨导不喜欢有些人动不动就把电影和电视对立起来比较,他觉得这是非常无聊的行为。其实,电影与电视对于导演来说,只存在偏好上各有侧重的问题,因为两者之间,拍摄的手法、风格、样式等多种条件都不相同,所以没必要厚此薄彼。好像拍电影的导演就高人一筹,拍电视剧的导演就狗屁不是。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哪个干明白了都不容易。所以杨导不介意自己拍电影还是电视,他关注问题的关键是,要让观众更好地接受甚至喜欢他的片子,而不在于片子用哪种形式来呈现。正是基于这一点,杨导对电视电影这种新型影像表现形式比较认同。“在拍电视电影之前,我对电视电影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明确,但想法上还是有自己的理解。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都越来越快,难得有闲暇的时间去影院看片子,电视里播放的电视剧太长,电影又多是老片。在这种情况下,电视电影的出现是必然。”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电影作品《别了冬天》,便出自杨导之手。从那以后,不少导演都开始陆续介入,现在电视电影已经形成规模了,这是件好事,至少观众选择的范围大了很多。

细细回想起来,杨导的片子存有一个共性――就是关注的都是那些不起眼的平民老百姓,不管是保卫科长叶民主还是贫嘴张大民,都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为什么他偏偏对此情有独钟呢?“我偏爱他们是因为我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样我拍起来心里有底,因为看得见摸得着。其实小人物的艺术生命力是最长的,艺术感染力也最强,而我也喜欢把小题材拍出大意义。我想我会一直延续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不忙的时候,我会去挤公共汽车、坐地铁,跟老百姓近距离地接触。为的就是继续保持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来创作。”

即便选择自己擅长的题材,也不可能无视市场因素。对此,杨导的考虑和分析颇有条理,也足够坦诚:“导演最快乐的事情,首先就是片子有人看;第二点就是要有很多人看;第三个追求是有很多人愿意看。在这三个层次中,你必须得考虑。我以前曾经自我陶醉,自我欣赏,根本不考虑这方面。后来考虑一部分,可以跟观众让步。现在我的全部创作,必须得到观众的认同和喜爱,这是我创作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东西。”

不拍片子的时候,杨导就还原成了那个爱看球、爱钓鱼、爱读报的东北汉子。只是现在这样的时间也不多,因为他无法将工作和生活严格地区别开来。杨导比较在意家人、亲友对他片子提出的反面意见,因为比较客观,很多人随着事业的成功听到的假话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自己的判断能力、防范意识都会慢慢退化。杨导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他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拍摄更多更好的凡人小事呢。

现在《法官老张轶事》续集的剧本已经完成,听编剧说故事比前面的还要好。本来杨导不太喜欢拍续集的片子。但由于是这部片子的续集,他表示愿意破例,只要条件具备就拍。

而我,也愿意期待导演杨亚洲更多的轶事和好片子。

《法官老张轶事》在情与法之间寻找结合点

舒予

与众多法律题材的电视作品相比,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朴素而感人的小故事:三年前,农民三喜的老婆因难产而死,留下了一个女儿秀秀。孩子出生仅三天,三喜就把她撇给了自己的老丈人孙老庆和小姨子玉儿,自己又娶了个新老婆。三年过去了,三喜因老婆不能生产,便想方设法要把秀秀从老丈人手中抢走,并不惜将孙家老小告上公堂。此举激起全村老少爷们儿的公愤,也令接受此案的基层法官老张甚是为难:于情,孙家对孩子三年的含辛茹苦以及三喜的忘恩负义,哪一点都无法让孩子离开这个三代同堂的贫困之家;于法,三喜与孩子血脉相连,抚养的权力和义务是无法回避的法律依据。于是,围绕着孩子的归属,在这个平静的小山村里,酝酿着一场情与法的交锋,而处在风口上的老张,自然就成为了解开一切矛盾的焦点……

在普法宣传日益深入的今天,《法官老张轶事》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应时之作。但它的意义并不只是在于展示农村普法的重要性,更是深入探究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生产力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法律对于当地群众评判是非的价值以及执法者所应代表的立场和执法的态度。就拿影片中的主人公“法官老张”来说,当三喜请来的县城律师在村头看到蹲在田里休息的老张时,他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看你现在这个样儿,你就是把我打死,我也不相信是个法官!”的确,一个扛着锄头、一脸憨厚的农村老汉,居然是头顶国徽、手持宪法的法律代言人,这与以往影片中刻板的面孔截然不同!如此大的形象反差,观众的心里自然而然便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种水平的法官怎么办案啊?于是,在观众的潜意识里,老张的办案过程便成为了整部影片最揪人的部分,而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观众的脑海里被演化成两种形象的代言――既是朴实无华的农民,又是至高无上的法官。也正是由于这种特定的身份,老张才能在“就是这个样儿”的小村子里,巧妙地周旋在各方之间,在法律和人情之间达到最大的平衡,以维护一种淳朴而善良的生活氛围。以上这一切,都通过老演员马恩然传神、真切的表演而变成了可能,并由此给观众带来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老师指导意见范文3

市政府同意市国土局、劳动局拟定的《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的长期合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提高生活费标准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的长期合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提高生活费标准的意见为了妥善解决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的长期合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的生活问题,根据市政府宁政发〔1999〕68号、宁政办发〔1999〕93号通知的精神,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的长期合同工,已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的,在到达退休年龄后,生活费基数十个区从每月140元/人提高到每月180元/人。以上人员原享受规定的各项补贴不变,医疗保健费用执行安置单位的规定。增加的费用负担渠道不变。

二、以上人员提高标准时间从2000年1月1日起执行;生活费放发渠道不变。

老师指导意见范文4

一.《快乐与发展》课程研发工作任务艰巨:

2012年3月5--7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所在京燕饭店召开北京市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研发会,集中四个年龄班编写者进行交流讲座,并进行了初步的统稿工作。

3——6月修改 近期交稿

二.幼儿园以园为本教研项目工作进展顺利:

1.配合全国大会,展示北京教研风采

(4月10日,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主持召开了“全国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接待工作总结大会”,来自西城、宣武、丰台的学前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及1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园长出席了大会。大家首先参观了宇锋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然后各区、各幼儿园交流了经验。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出席了大会并讲话,对各幼儿园对这次大会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学前教育研究室金晨曼老师也在大会上讲话,对北京市表示感谢。最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梁雅珠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表扬丰台区、宣武区、西城区教研室和11所幼儿园对北京市和全国作出的贡献。

2.落实项目计划,开展前期调研(7月底完成)

3.开办网络专栏,及时交流工作进展情况

4.研究制定市区幼儿园教研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级教研的任务与职责。

(详见材料——讨论稿)

三.政策调研

1.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调研(4——6月)得到各区县的大力支持。

2.全国城镇学前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前期准备)

(2012年3月19日,北京教科院早期所全体同志到国家教育部基教司幼教处采访了姜瑾处长,对当前全国幼教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听取了教育部领导对开展“全国幼儿园城镇学前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的具体指导意见。)

四.课题指导与交流

1.课题咨询

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为了对"十一五"立项课题进行追踪指导,于4月20日及25日举行了第二次课题咨询活动。

为了给前来咨询的老师更多时间讨论他们的研究,这次咨询从上次的一天增加为两天。

来自全市19个区县97个课题的300余位老师参加了咨询。活动按课题内容分成六个组。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市早教所及朝阳区教科所的老师共9人接待了大家的咨询。

前来咨询的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课题的开题和进展情况,接着提出了问题和困惑。接待咨询的老师不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组织组内其他人展开讨论。讨论中老师们有的谈收获、体会,有的帮助想办法、出主意,研讨气氛十分热烈。

参加咨询的老师深有体会地说:"这次咨询活动对把握研究方向太重要了。我们的课题开始有点走偏了,今天才恍然大悟。""咨询使我们进一步捋清了思路,今后我们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我们又认识了不少有相同研究兴趣的新朋友,今后的学习机会就更多了。"

2.观摩与交流

3.出版《早教月报》增刊,赠送会员,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提高会员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2012年下半年工作设想:

一.学会与早期所联合

举办培训班(见美术班通知)鼓励基层老师自愿参加。(请各区组织报名)

二.新课程培训(随新课程出版,另行安排)

三.园本教研项目推进(研讨、交流)

四.出台“加强教研工作指导意见”

五.政策调研

六.课题指导(还有两次)

七.民办幼儿园调研总结

八.教研工作交流会(年底)

老师指导意见范文5

关键词:艺术班 高三语文复习 有效性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36-02

作者简介:李文超(1970―),安徽滁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富阳市新登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一、艺文本相通,相“加”促兴趣

就思维的本质而言,美术、音乐以及表演等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文学是语文的一部分,而文学与艺术可谓孪生兄弟,所谓“艺文相通”。现在的艺术高考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单单会画几张画、会唱几首歌是不行的。比如,浙江省2002~2011年,考了6次色彩风景默写。面对这类考题,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拿不到联考高分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尤其是艺术高考后,他们会在不同程度上领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它是理解和阐释艺术的基本前提。所以借艺术阐述文学基本原则,用文学的理论促进艺术素养的提高,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文学和艺术就像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在本质上是有共性的。只不过文学是用文字来描述,而美术是通过图形来展现。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在考试中创作这一栏里都加入了理解的内容。如2011年中国美院就面向全国艺术生出了一个题目:创作一幅画,题目“公园的一角”;中央美院出的题目是:创作一幅画《秋实》,山水、花鸟、人物不限。就音乐而言,歌曲往往以词为基础谱写,演唱者要想准确把握一首歌曲的内涵,就必须身临其境地理解所唱歌曲的内蕴思想……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给学生讲解一些艺术高考题目,让他们从语文的角度来叙述或描写,以此来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明白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外,再从高考文化课考试中语文成绩所占比例来看,学习语文对学生非常重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从高考的结果来看,还是较有成效的。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识得真面目

高考试卷内容每年都不一样,猜题押宝式的教学方式肯定行不通。那么实行题海战术行不行呢?也不行,一者因为汉语及汉语文化知识浩如烟海,妄想从中猜到原题无异于大海捞针;二者因为复习时间不允许,你做还是不做,距离高考的时间是越来越少。怎么办?笔者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效益,就必须回到高考的原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高考考试说明》。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学生毕业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高考考试说明》更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它规定了高考考试的范围、内容、能力要求等。所以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就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对高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学习有了目标和标杆。

因此,笔者的做法是:从上一年的样卷和高考试卷入手,逐一对照《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让学生把握试卷结构、其中的变化及命题特点,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及规律。然后在复习时,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再做几套历年的高考题进行强化训练。

这样复习之后,学生对高考就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对高考考什么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复习的时候也就能有的放矢,从而能事半功倍。

三、春风化为雨,苗圃花争妍

作为艺术生,他们思想的稳定性相比普通学生要差。艺术生参加统考前,他们分心于艺术学习,很难把文化课的学习放在心上;艺术统考后,他们又挂念艺术分数,很难一心一意去学习文化课;等一切都定下来了,由于之前的不重视或知识点的薄弱,他们觉得要学的太多,往往又会慌乱或烦躁。

针对这些情况,老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在高三一开学,笔者就和学生定下了约谈机制:利用晚自修答疑时间或在晚自修期间,定期和学生交流思想。通过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心理,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等。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和班主任、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共识后,多管齐下,及时解决他们的疑惑或者心理障碍。

笔者在这几年通常都是这样做的:

在高三开始阶段,请上一年考取名校的学生进课堂,谈他在高三这一年是如何备考的,如何理顺艺术学习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等。学生的现身说法,远比老师的说教要有用,要更具说服力。再加上班主任和家长的说服教育,学生基本上能安下心来学习文化课。

艺术统考之后,则反复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文化课不上本科线就不能上艺术本科院校;上了本科线,文化课分数越高则综合分分数越高……当学生知道文化课对于他们高考的重要性之后,一般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

在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化解学生心中的畏难情绪。笔者专门制作了一张知识点表格,让学生统计每次月考每题的得分情况。通过这张表,笔者能了解到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复习进度或内容;学生通过几次统计也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便于调整自己复习的侧重点;同时也不会产生因知识点多而不知从哪里下手的心理困惑。

内因起了变化,外在的困难都可解决,他们成绩的进步自然水到渠成。

四、源头活水来,艨艟自在行

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教学自然生动流畅。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点拨就成为关键,要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听。例如针对艺术班的实际情况,把语文考纲中的语言知识部分的语音、字形、成语、近义词辨析等几块内容化整为零,引导学生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不求多,但要每天记住几个;再利用每两天一次的20分钟的晚读课进行基础训练检测,练中学,学中练,以此达到检测巩固的效果。在高考名句默写这一块,笔者针对艺术班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准确背诵默写考纲要求的39篇课内必背的诗文。对课外名句就采取放弃的策略,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现代文阅读、诗歌阅读这两个板块,笔者把答案当作一种学习资源,要求学生比较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参考答案中有哪些术语,得分点是什么等,让学生自己修正思维的误差,检查知识点的遗漏,总结解题的规律,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老师指导意见范文6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功能,切实解决正常放学后家长无法按时接送以及家中无人照管等实际困难,经学校行政研究,全体教师大会讨论同意,从9月1日起开展校内课后服务,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圆满,家校共同协商如下:

一、时间安排: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5月1日至9月30日:16:00---18:00

10月1日到4月30日:15:30---17:30

二、课程安排:

1.作业辅导指导学生完成学科作业,为学生答疑解惑。一二年级在校内完成全部书面作业。其他年级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2.社团活动学校开设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文学类、科技类等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参加。

三、教师安排

1.本校语数外老师负责学生作业辅导

2.本校艺体老师负责社团指导

3.聘请校外有资质、特长的老师参加社团指导

四、服务原则

1.学校主导

2..学生自愿

五、收费标准

XX元/月/生,不足 1月按实收取。

六、安全管理

1.服务期间,校内安全责任事故由上课教师和学校负责,

2.课后服务结束离校后的一切安全由家长或监护人负责,特别教育学生返家期间遵守交通规则。。

3.需要接送的学生,家长必须按时到校门口接孩子。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到校接孩子的须提前给班主任打电话。

4.当天不能参加课后服务的,家长必须向班主任请假。

七、本协议未尽之处由学校及家长委员会另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