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德与社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范文1

一、名言警句导入

名言警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震撼力强,哲理深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有新奇感,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教学《诚信是金》时可选用下面的名言警句导入课文。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二、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直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例如: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中,我先播放一曲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为主题的《爱我中华》之歌,借助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个个手舞足蹈,尽情欢唱。接着,画面切换为来自十个不同民族的如花似玉的小朋友,向学生提出“我国有多少民族?”、“这十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为什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五十六朵花?”等问题,为新课学习作了充分的铺垫。就这样,我通过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成功导入新课。

三、扣题谈话导入

利用扣题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造就了72贤人距今两千五百多年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遭受了残酷宫刑整整用了18年时间完成巨著――《史记》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有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我国古代爱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伟大的先人》(板书课题)。”又如在教学《蔚蓝色的地球》这篇新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地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什么奥秘。同学们一定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其实,这些困惑,古代的人也曾经想过,他们还想出了种种答案。今天,我们学习《蔚蓝色的地球》,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四、设疑激趣导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激趣导入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奇心理,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制造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设疑激趣导入是常用的有效导入方法之一,如果只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作为导入,效果一般。只有精心设疑激趣导入,才会效果显著。如在教学《汉字和书的故事》这课时,我这样导入:“我们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书打交道,那么我国最早的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演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和书的故事》这一课。”这些疑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情绪高涨,为下面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五、竞猜谜语导入

竞猜谜语导入是教师通过让学生猜谜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这课时,我先请同学们猜谜,看谁能先猜出来。“治河堵住水,引水入弯道”、“治水地下流,水流曲线美”、“形似芭蕉叶,卧在东南边,日月潭,阿里山,隔海常相思”,由于谜面不同,谜底相同,在学生猜谜之后,台湾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此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台湾富饶美丽,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是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学习一些有关台湾的知识。”

六、讲述故事导入

品德与社会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88-01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般来说,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领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一、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准备、设计每一节课都得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互通有无》一课,教参上目标大而全,从情感态度到行为习惯,从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好像滴水不漏,但是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而且有些描述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我校地处农村,经济欠发达,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多。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校学科教研组经过研究讨论,将其定位为:(1)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出口和进口商品,了解外来词汇,知道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全球经济走向了全球化。(2)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活动,养成用开放的视野思考问题的习惯。(3)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了解、整理归纳,让学生了解互通有无就在身边,由来已久,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来临。

这样的教学目标,调查了解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具有操作性,便于实施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的玩具厂、水泥厂的产品都出口到亚、欧、美、非等地,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电脑和照相机等都有进口的,而且我们家乡的企业也有了“洋专家”。所有这些,学生由于亲身感受到,觉得亲切,课上学习的热情很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很快对经济全球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链接学生生活,活化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步骤和方法。但是,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文化的一根拐杖”,不能把教材当做学习的全部。尤其是品德课的教学,更是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空洞地说教。

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笔者及时地把玉树地震和冰岛火山爆发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在“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教学中,笔者把2008年我校学生给汶川地震捐款的照片做成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一个个十分自豪,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玉树震区献爱心。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由于有了我校学生的捐款事例,笔者就大胆地把南京孩子为新疆捐款的素材给删了。实践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活化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更好。

三、挖掘生活经验,组织有效教学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尤为重要。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再现生活情景,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道德,提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说我认识的“朋友”。教师出示邮政信箱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由于邮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学生感觉到非常亲切。由此,引出“公共设施”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公共设施。

活动二:我为小区请“朋友”。出示一个新建小区的示意图,让学生为新建的小区设计公共设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别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贴上示意图,然后在全班展示,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三:我替“朋友”说说话。通过阅读《椅子的哭诉》,了解有些人对这些“朋友”并不友好。让学生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明白损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然后,请学生代公共设施对人们说说心里话。

公共设施是学生经常见到又容易忽视的东西,甚至有些学生还有意无意地损坏它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公共设施,产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在上述的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出发,注意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范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前;课中;课后;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如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呢?

一、自主学习,课前“动”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在新课改理念下,品德与社会课更应注重课前预习,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调查访问、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若课前没让学生先 “动”(预习)起来,搜集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各种资源,是很难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的。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预习应与语数学科的预习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为主,包括人物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等;搞调查、做访谈、参观、写小调查、小论文、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保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录像、照片)等,要完成需要动脑动手,亲历亲为,或在家长的指导、小伙伴互助合作下完成。应让学生通过口动、手动、脑动、全身心动等动态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口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与身边的一位大人聊聊天,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围的人,通过聊天,了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在课中交流时,学生就会更深刻地体验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失败,与大人相比,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少的多。又如:在教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磨练毅力》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将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三种食物分别放入水中煮8~10分钟,观察并记录它们不同的变化。到上课时,通过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对待挫折和失败采用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如在《吃穿住话古今》这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别去收集从古至今以至将来,人类的吃穿住有关图片或文字资料。这样可让学生在课前就全身心地动起来,积极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二、活动体验,课中“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而是要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得到。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速道德认识的体验和内化,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让整个课堂动起来,从而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一课时,可让课堂变成百家讲坛,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伟大先人的资料,再将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打擂,上讲台当百家讲坛主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先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各小组成员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多媒体用上了,肢体表演用上了,自主合作发挥作用了,整个课堂动起来了。学生在自主的讲与评中深刻地了解到了像孔子、司马迁等这样的伟大先人的事迹,体验到了他们的思想精髓,哪里还需要老师费口舌?又如,在教学《我国的国宝——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展示他们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教师的补充介绍讲解,从而更深地了解像故宫、兵马俑等这些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热情。再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是参与者》这一课时,在讨论“可以不参加吗?”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将第五小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后的不同想法,请同学表演出来,而且让四个组都来表演。通过多次表演让学生更明确的体验到是与非,更深层次地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三、行动实践,课后“动”

品德与社会范文4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品德与社会》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课堂中只有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它能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亲切、喜爱的学习氛围,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成为喜闻乐见的身心享受,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中、积极向上的教学内容中感受生活。

比如在《家有喜事》一课中,上课前,笔者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兴奋的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家中的喜事,学生们一下被感染了。笔者随机问道:“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你家的喜事肯定也很多,谁能说一说让我们共同分享?”学生们踊跃举手,兴致勃勃地争着上来介绍自己家的喜事。教师用“真为你高兴”、“祝贺你”、“为你喝彩”等来表示肯定,学生很快就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角色。

二、注重以学生生活为本的自主活动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程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使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重新融入到学生生活中,有机地整合为学习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让学生在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发展。

在教学《公共交通有规则》一课时,因为交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笔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我会过马路”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交通知识。然后开展了“交通规则知多少”竞赛,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学生在自己进行的活动中,学到了基本的知识,丰富了生活经验。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学生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学生快乐的事。既能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发言的习惯,又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转贴于

例如,在《我是聪明消费者》一课学习中,有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买东西有哪些学问?笔者让每个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买食品要看保质期;有的说买早晨的菜最新鲜;有的说买换季的服装便宜;有的说多走走看看要货比三家;有的说买东西索要发票……小组合作时做到人人发言,组长选择记录并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时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选出的“学问”自主地展示给大家。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买东西的学问,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新教材中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有选择地选取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内容。一

般的学习活动形式为:游戏、调查、实验、采访、讨论、演示、角表演、辩论等。

品德与社会范文5

品德与社会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教育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的投入,应富有较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依赖性强。另一方面,从心理角度讲,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作为小学生来讲,他们活泼好动,侧重于形象思维,乐于接受老师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以上两点说明,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关于加强情感投入这方面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和见解。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感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想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必须让他们爱上《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树立讲品德、学品德、以实际行动养成良好品德的好习惯。因此,必须首先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品德与社会课的一些内容讲得太通俗,没有新颖性;(2)在社会上一些人的不良行为随时冲击着教师和学生,这对于向学生传授品德教育内容、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修养都极为不利。鉴于以上两点,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以理激情

俗话说:“为师者,要导行,理不正,难激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他们的心灵。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任务主要有两点:(1)让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知识;(2)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教师的情感投入,应自始至终地本着这两点:(1)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给学生树立起表率。(2)教师要启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这可通过向学生讲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事迹,社会发展的规律等进行。

2.贵在以理动情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来讲应是一个点火器、一面镜子、一个火车头、一盏指路明灯。因此,教师的身体力行,主要的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激情。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应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水平,结合教材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启发诱导,切忌牵强附会,脱离主题。

二、情理融入,以情晓理

常言道:“气盛则体壮,体健乃气精。”我们深知,灵与肉,神与体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灵魂一旦离了人体,魂也随之消失,同样,思想教育也离不开一定的情景,一旦离开了一定的情景,它就失去了教育效果。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论是什么性质的课题,都应该是寓理于情,情景交融,使通俗的故事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浓厚的兴趣。

1.以规范的语言,激活和感化学生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使用最多的莫过于语言。因此,教师语言修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说普通话;(2)要饱含感情;(3)要抑扬顿挫。

2.引借古典,启发引导学生

有些问题,如果仅仅采用教材上的例子,学生往往不好理解,但如果适当地借用一些古今中外的事例启发学生,学生往往听得懂,想得深,记得牢。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1)所借事例与教材所讲的内容要相关或相近;(2)所借事例必须典型,寓意深刻,还便于学生理解;(3)所借事例要简洁明快,不可拖泥带水,过于冗长,造成喧宾夺主;(4)所借事例要有较高的磁力,便于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共鸣。

三、情感结合,以情导行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有新人,这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科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规定。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来讲,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树立起为祖国、为世界和未来奋斗的信心,简言之,贵在以情导行。

品德与社会范文6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俗语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就更能让学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跟随老师一起完成教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认知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积极的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人在感到愉悦时,感知往往较为敏锐,此时记忆力好,思想更为活跃,教学效果将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指责和批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而愉快,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这节课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在上这节课之前,提前让班上的同学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并用“我的家乡在某省某市某县”填空说话。还让同学们要自己在小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班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提前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可是等我检查李同学的作业时,我发现他什么也没有做,似乎将我布置的任务抛掷脑后了。我顿时大为光火,李同学也害怕地低下了头,我极力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于是对全班同学说:“现在李同学没有找出自己的家乡,那我们来一起帮助李同学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同学们说好吗?”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一起热情高涨的帮助李同学在地图上找出了自己的家乡。李同学的脸上也由最初的害怕、紧张变得充满了笑容。这节品德与社会课由最初的紧张氛围变得越发和谐愉悦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越发积极、主动了,我庆幸自己控制住了火爆的脾气,虽然在这节课中,因为李同学耽误了一些课堂的教学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同学们不仅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家乡,还学会了包容与互助。

二、展开课堂小游戏,激发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从而增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对小学生而言他们不能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点,他们时常会在课堂学习中分散注意力,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堂小游戏的方式来优化小学课堂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我在学”变成“我能学”,最后达到“我要学”的地步,这就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快乐》这节课的时候,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这样一个游戏:找寻快乐。听到这个游戏的名字,同学们都感到很奇怪:快乐怎样找寻呢?我随即宣布了游戏规则:我给每一位同学们都发了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就是“快乐卡片”,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在卡片上:如(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2)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3)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地说我长大了。然后将“快乐卡片”放入到老师的这个“魔法箱”中,一会儿同学们再来抽取“快乐卡片”,那么同学们就能够发现其他同学感到快乐的事情,从而也让自己获得了快乐,这样同学们就能找寻到更多的快乐了,从而也能让同学们明白,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情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只是有时候同学们缺少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