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1
关键词:电力设备;GIS设备;安装技术;调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了保证GIS 一次性成功安装,安装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熟悉所安装GIS 的各项技术要求和安装要求。根据安装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好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并对所有施工人员交底。安装前,要根据施工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人员组织安排、机具准备等。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安装的一次性成功。
1电力GIS设备安装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与安排
在电力GIS设备安装之前,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对电业安全规程、GIS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等进行认真的学习,技术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准备好各方面的技术资料、施工图纸等,并按照专业的不同,派发到各个施工班组中,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另外,技术人员要对电力GIS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并分析、研究出解决对策,尽量减少安装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出现,保证每一项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在控制掌握中。各个班组中的负责人要按照工程方案,对本班组的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对人员分工与施工进度的综合考虑,尽量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安排人员分工,保证每一个施工阶段都能够按时完成。同时,各个班组的负责人要对现场的防火、防雨、防潮等设施进行检查,查看设施是否齐全,是否具有实用功能。
(2)设备准备与安排
在电力GIS设备安装之前,汽车班的负责人要先准备好施工中需要的吊车、斗车等特种车辆,并要对车辆进行检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状况,保证车辆都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要及时与施工技术负责人沟通交流
(3)现场清理
在做好人员安排与设备的准备之后,要进行现场清理工作。首先,要将地坪、地沟等清理干净。在电力GIS设备安装过程中,保证现场的清洁度是十分重要,必须要对GIS设备安装前的场地清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再次,要做好对导体加工过程中的检查和控制,同时也要对导体振动清洁的方式、手段进行探索与研究,尽量能够将空心体中所有的内部死角的残留物进行清理。例如电极铝管等,在加工的过程中难免表面会有一些毛刺、铝屑等,这些在耐压试验中,都有可能会成为放电来源,因此必须要对铝导体的清洁给予重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电力GIS设备密封性的检查,如果SF6气体出现了泄露,便会导致GIS出现致命故障。因此,密封性检查工作应当贯彻在整个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
2电力GIS设备的安装技术
GIS 应严格按照安装流程进行安装,这样才能达到一次性安装合格的目的,具体做法为:画地面轴线、间隔就位、模块拼装、气室抽真空、气室充SF6 气体、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其中有些工作可以并行。电力GIS设备的安装重点技术主要有:
(1)法兰连接
法兰的连接分密封面和“O”型面连接两种,当密封面有擦伤或类似损伤的情况,需要用细砂纸磨光擦伤处,然后清洁密封面后才能进行安装。“O”型面安装前必须清洁,安装时将“O”型圈均匀压入密封槽。安装拼接过程中要注意密封胶圈不能移位和法兰面的清洁一定要到位,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大量的返工工作。
(2)气室抽气与充气
气室在充气前必须对气室抽真空。通常情况下,一个模块为一个独立的气室。在模块拼接后,可以立即对气室抽真空。气室真空处理完后,向气室内充入SF6 气体;抽真空能够充气过程可以参考厂家技术标准。
3、电力GIS设备调试方法
在电力GIS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必须进行调试工作。调试工作不仅仅可以检测出GIS设备的运行状态与问题,同时也是GIS设备运行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GIS设备调试工作主要包括:
(1)一次回路直流电阻试验
为了检验GIS 内导体的连接接头安装是否正确,各个连接部分接触是否良好,能否满足额定的载流要求,所以在GIS 安装结束后,需要进行一次回路直流电阻试
验,以便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采用直流压降法测量,电流为100A,误差为±3%。测量时,应注意接线方式带来的误差,电压测量线应在电流输出线的内侧,且电压测量线应接在被测回路正确的位置,否则将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根据出厂试验报告所提供的各种模块直流电阻值,按实际测量范围所包含模块类型,数量累加。现场测量的数据应于实际累加值比较,不应超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值的1.2 倍。
(2)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效验
校验SF6气体密度继电器节点接触是否良好, 接点与压力的关系是否符合要求。
(3)微水含量检查
为保证SF6 气体的纯度和绝缘特性,必须对SR 气体的质量作相应的检测,需要用微水检漏仪DPl9 对各气室进行SF6 气体微水含量的测量。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96-1996 中对微水含量规定如下:①断路器灭弧室气室:新装及大修后不大于150PPM, 运行中不大于300PPM;②其他气室:新装及大修后不大于250PPM,运行中不大于500PPM;每个气室充至额定标称压力24h 后进行测量,并可根据环境湿度、气室压力折算成PPM(注:PPM 均为体积比)。
(4) 接地检查
根据一次接地图纸检查GIS 接地位置是否正确,接地是否良好,接地是否符合规程。
(5) PT、CT 检查及特性试验
CT、PT 的变比、级性应于标称参数一致;CT 伏安特性应于出厂报告无明显差别,其他常规试验符合规程要求。
(6) 避雷器检查
GIS 避雷器与常规避雷器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加之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常规性能试验;因此,避雷器内部在现场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只是在现场整体安装到GIS 上即可。为了确保避雷器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有的厂家在避雷器上特别设计了安装震荡/撞击指示器,如果指示器动作,则整个避雷器返厂检查。避雷器的试验可以在安装完成后通过母线来加压进行
(7)断路器特性试验、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操作试验断路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面的要求:①采用500V 兆欧表,测量辅助同路和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绝缘值不低于2MΩ;②断路器动作时间符合技术规定;③断路器操动机构合闸动作电压符合要求;④断路器防跳功能要正确。
(8)二次回路与一次回路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要对各个回路的接线、端子、绝缘、元件工作状态、闭锁连锁功能进行检查。然后进行一次回路绝缘、交流耐压的试验。绝缘、耐压试验要通过1min时间报对技术要求的符合程度进行检验。通过由进线套管加入,来让GIS每一个部件施加一次试验电压的方式进行检查。
(9)电缆与联调试验
在电缆终端安装完成后的24h之内,将电缆头接入到GIS中进行检验。在所有二次回路接线完成之后,进行就地调试、远方控制试验,确定遥控和遥信功能。
结束语
GIS 设备能否投运,能否安全运行,必须要依照试验数据去判断,试验方法的正确和试验仪器的准确都会影响试验数据的可信度,。为了保证电力GIS设备能够一次性安装成功,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对GIS各项技术、安装要求等进行熟悉,并做好准备、施工与调试工作。为了保证电力GIS设备能够一次性安装成功,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对GIS各项技术、安装要求等进行熟悉,并做好准备、施工与调试工作。
参考文献:
[1]卡洪磊.GIS设备的安装和调试[J].电工电气,2010,(6):
62-64.
[2]区伟斌.GIS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1,18(9):22-23.
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
为了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我国正在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对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构建智慧消防体系。同时,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火灾防控预警自动化,消防管理的信息化。基于此,本文对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措施和要点进行分析。
一、物联网技术对消防安全管理的影响
新时期,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特有的优势让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尤其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相关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建立消防管理和火灾防控系统,让管理人员可以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组织、指挥、控制以及监督,保障此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物联网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应用,还可以加强各个消防系统之间的联系,作出统一分配和部署,不断优化各项信息传递,对消防安全中的内容进行整合[1]。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要求就比较严格,要想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就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完成监督和管理的系统建设,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相关的要求,建议火灾防控系统,优化监控体系,进而保障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实施。
二、物联网的定义
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完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对其中的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对物联网的特点和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物联网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信息承载系统。这种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特点是非常强的,它可以令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之间相互通信,实现信息的传递。尤其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综合技术,实现不同数据信息之间的有效传递,然后应用各个装置上的发出信号,主要目的是形成比较庞大的网络,在这张网络中,各个模块之间不仅能够满足相互通信的功能需求,还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如今,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应用。从总体来说,物联网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由于这种技术的核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还能对其功能进行相应的发展和延伸,加强人与人之间,或者是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干预,就能实现其中任务的自动化,管理人员可以监控在系统运行期间的数据指标,控制其中的指标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中各个行业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在社会的持续发展。
三、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工作原理
在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它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工作原理具有非常强的自动化特点,管理人员要建立“一物(人)一码”RFID标签,然后还要在云端系统数据库中,设计“一数一源”,也就是在建立一个消防设备的时候,要对应一个数据源[2]。在此过程中,物联网终端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组等设备对消防设施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及报警信息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巡检人员还要通过其中的系统取消防设施中的RFID数据,在此基础上完成每日巡查,合理应用视频摄像头等对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监控。同时,物联网终端系统具有3G/4G,其中的无线传输模块能够将数据快速发送到“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和统计,主要目的是各项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基础,保持消防设施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此外,消防监管部门还要通过客户端电脑,或者是移动APP等对监督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动态现状进行实时查询,保证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
四、物联网技术系统提供的服务
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会发现其中的消防设施经常出现故障隐患,为了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对系统的安全运动带来影响,要建立提醒服务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主要对社会单位消防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如果在实际的监测中发现消防设施出现了运行异常等情况,这个时候物联网的提醒服务系统会将其中的异常和故障有效发送到“户籍化管理系统”中,然后此系统会向消防责任人发送消防设施的故障提醒短信,让他们加强防火巡查的力度,及时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隐患。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在线监管系统,对消防巡检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利用智能终端让他们按规定的路线进行防火巡检,主要将防火巡检的信息有效发送到“户籍化管理系统”中,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优化红外人体探测器的功能,实现各种功能的自动化,让管理人员能够实时采集消防人员的在岗信息,保证社会消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3]。“三色预警”动态监管物联网监控系统也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对以前的监控系统进行了完善,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等设备对社会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中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按社会消防管理单位对数据的判断,对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最后实现“绿色、黄色、红色”的三色预警服务,从而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
五、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存在信息安全问题。众所周知,计算机物联网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所以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等风险,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会导致社会消防安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实践水平不断下降,其中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消防安全管理内部系统信息和资料的泄露性也会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还要对物联网技术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有效解决其中的信息安全等问题。六、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优化消防安全管理结构,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
目前,社会单位开始加强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但是有的单位为了提高消防管理的质量,并没有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其中就包括物业系统。因此,在此背景下,要对消防安全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安全管理的结构。对其中的故障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及时监测和报告火灾信息。通过对物联网消防技术的有效应用,要对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火情等受灾信息进行快速传递,及时将其中的信息传递给当地的消防救火中心,为消防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基础,避免火灾的蔓延[4]。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消防安全检测服务部门不能离开第三方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中间机构作用,将系统中的火灾信息进行及时和有效的传递,进而不断强化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二)建立可视化管理系统
实现对社会消防安全的可视化管理,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让他们在自动获取条码技术上,及时并有效地将消防管理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再通过GIS系统实现对消防安全隐患全过程跟踪和监督。因此,社会单位要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可视化管理系统,创新消防安全管理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对消防信息进行获取,对巡查人员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监督,当出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对消防安全管理进行调整。在此系统中还应用了GPS技术和传感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和物联网系统构建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流平台,然后形成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让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可视化,避免火灾的发生[5]。
(三)健全智能化消防系统
当前,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有效应用,社会单位为了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也加强了对此技术的应用,健全智能化消防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消防安全信息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管理。此系统还可以对消防隐患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6]。例如,在经常出现火灾隐患的地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对区域信息的智能化管理,让巡查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及时对其进行解决。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还会应用到传感器、EPC电子标签和电子读写器等设备,这些设备在其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能够实现整个智能化的消防处理过程,对其中的火灾问题和安全隐患信息进行识别,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将信息录入数据库,然后上传互联网,进而实现全面监督的目的。此外,健全智能化消防系统还可以提升社会单位安全自查和责任自负等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实现对消防安全的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出现火灾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体系。
七、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单位要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化和信息化监督系统,对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积极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强化管理人员的物联网化管理意识,建立先进的火灾防控系统,从而预防社会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群众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阳.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J].今日消防,2019,4(8):21-23.
[2]赵宇,白露.基于物联网下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7):234-234.
[3]白凤领,崔一星.物联网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武警学院学报,2018,34(12):48-51+56.
[4]杨超,闫睿,杨行国,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消防安全应用框架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S3):137-140.
[5]李吉龙.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今日消防,2019,4(3):8-9.
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3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可行性研究;电力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7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8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电力负荷不断加大,现有的用电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电力工程将日益增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因此有效控制电力工程的造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中经常出现的“三超”问题,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也成为造价控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力工程可研阶段是电力建设程序的重要阶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达到了80%~90%。本文主要研究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造价控制,针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造价控制的方法。
1 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存在的问题
1.1 可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可研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的人力、精力明显不如初设工作。设计人员在初步阶段往往只做工程大致轮廓设计,简单认为可研只是审批项目、定下投资金额,到初设可以再仔细研究设计方案,因此,这样的可研估算往往漏项、缺项严重,经常存在初设和可研的方案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一个工程到初设阶段才发现可研阶段的设计方案已经不适用于工程实际情况,导致初设设计方案与可研相比改动很大,容易出现初设概算超估算的情况。
1.2 可研工作的开展深度不够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不够,内容存在模板化、格式化,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关于电力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等没有进行详细说明,无法体现出可研报告的重要性。图纸也存在套图现象,不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1.3 对可研估算重视程度不够
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投资估算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十分重要。但是在电力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工程相关人员普遍重视技术方案,认为投资估算只是在申请可研项目时的成本大致计算,即估算就是投资审批下来多少钱,只关心金额总数,不关心估算中的细节问题。
2 电力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的完善方法
2.1 尽量将可研设计达到初设的设计深度
第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工程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投入的全部建设成本,还要考虑电力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发生的各种能耗成本、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等费用。可研报告必须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和细度,要做好财务和经济评价,进行多方案比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投资估算,为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工程造价控制和全过程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工程项目中的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应详细在可研报告中写明。另外,参加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成员除了工程技术人员以外,还应增加建设、施工、设计、造价管理、财会人员等,有利于设计方案的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全面考虑。
第二,完善可研报告和图纸,加大对前期可研阶段的投入。
第三,可研设计应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避免可研项目审批3年内不建设需要重新进行可研评审,造成可研项目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如果科研项目审批3年内地区发展较快,进入初设阶段时,征地站址需更改,线路路径需更改,可能增加架空线路长度,导致征地费用和线路费用增加。
2.2 使用价值工程进行可研方案比选
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通过多方案的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比较,得出最佳设计方案。最佳的可研方案不仅要求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也要求经济上具有合理性。
价值工程,又称为价值分析,着重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的功能,是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它以提高价值目标和建设单位要求为重点,以功能分析为核心,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效益为目的。因此,应用价值工程对电力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可以使有限的造价指标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V=F/C
式中:V为价值系数;F为功能(一种产品所具有的特定职能和用途)系数;C为成本(根据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进行研制、生产到用户使用所花费的全部成本)系数。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方案实行科学决策和理论分析,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
2.3 增加方案中通用设计的使用
在工程中应用典型设计,可节省投资2%~5%。国家电网公司的通用设计方案,方案较成熟,采用新技术较多,经过一定程序批准,可供设计单位重复使用,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通用工程设计。这些通用设计方案来源于电力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设计,因此采用通用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降低。在设计中推广典型设计就能节约设计费用,缩短设计周期,是可研和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的主要方法,所以应在设计方案中尽量增加通用设计方案,以降低投资估算。
2.4 加强设计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的沟通和联系
一直以来,在电力工程设计领域,工程设计和造价控制工作普遍联系不够紧密。工程相关人员普遍认为电力工程设计是设计人员的责任,工程造价是概预算人员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都是设计人员根据前期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勘察,优选方案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向工程造价人员提供不同的编制条件,以编制相应的工程估算或概算。一般情况下,只向工程造价人员提供工程的材料表,即使提供工程概况、现场情况、设计方案也没有做较多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概预算编制人员无法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更无法进行电力工程造价总投资的控制,只是被动地接受设计人员提供的材料表,一切以设计人员为主导,如果材料表出现了问题,并且在评审中没有被发现,将导致初设阶段投资总额出现偏差。
2.5 使设备购置费等费用更符合实际
电力工程造价的编制,主要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组成(见图1)。
在工程概预算中,费用影响程度为:建筑安装费>基本预备费>设备购置费>大件运输措施费>安装工程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场地征用及赔偿费>水土保持项目验收及补偿费>生产准备费>环境检测验收费>项目前期工作费。因此,设备购置费是影响可研估算的重要因素。选用设备时应采用最近一次可研估算评审文件中的统一设备价格和参考设备价格,并参照地方信息价核减水泥、钢筋(
2.6 严格可研阶段的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严格可研阶段的设计变更管理程序,没有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论证,就不能轻易修改投资估算。对非发生不可的设计方案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在可研和初设阶段发生。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否则到后期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损失更大。一般情况下的正常设计方案变更,可能导致工程规模变化而引起的工程量增减,这种情况可以由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更改说明和修改后的材料表,交由估算编制人员修改,严禁由技术人员口头交代更改内容,由估算编制人员修改估算。
2.7 加强电力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职业学习和培训
电力工程造价人员编制可研估算时应严格按照最新版的电力建设概预算定额编制,定额材机调整系数及建筑工程机械价差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定额站的相关文件,装置性材料价格执行相应地区的《电力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2013年版)》,并学习使用专业的概预算软件进行估算编制。
由于电力工程造价是关乎电力建设的重要阶段性工作,需要较高水平的电力技术储备和经济相关知识,是一项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工作,这就从本质上要求造价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并严格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不仅掌握概预算知识,还应熟悉电力工程的相关技术知识,所以应该建立相应的电力工程概预算人员教育培养制度,完善工程造价员和造价工程师的继续教育体系和考核方法,逐步使我国电力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整体执业和管理水平接近和达到国外相关专业人士的标准。
3 结语
电力工程造价的编制与控制涉及到电力工程建设的很多方面,本文从可研设计达到初设的设计深度、加深可研工作的开展深度、增加方案中通用设计的使用、加强设计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的沟通和联系、使设备购置费等费用更符合实际和加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职业学习和培训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要贯穿始终并且要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其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经费使用过度的情况。可研阶段的造价控制给造价控制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只是造价工作的开始,还需要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等方面的控制和把关。对于整个工程,控制造价是一个长期的、可调控的手段。所以在电力工程不断增加的同时,造价控制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是一项持续并不断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植莹.电力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以110kV城北输变电工程为例[D].广西大学,2010.
[2] 曹鑫.青海日月山变电站项目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3] 季咏梅,吴东平,彭瀛,等.变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J].经济与管理,2014,(2).
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网结构 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技术是否可行以及经济是否合理,总支出费用最低和技术性能合理就是规划设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认真研究电力系统的自身特点和规划的具体环境以及结合有效的量化分析手段,才能使决策行为最大限度符合预定的目标,使规划方案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国民经济的发展收到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的影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必须进行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电力工业的设备使用寿命较长且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不合理的规划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科学性与求解过程定量化的科学规划方案变为可能。重视电力系统规划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的效率。
一、电力系统规划的步骤
电力系统规划一般包括能源、电力负荷预测、电源以及电网四大步骤的规划:能源规划是指研究规划区一次能源平衡关系和开发条件,分析各类能源的储存分布、输送方式、可供能力、成本估算等,为电力规划及其他能量转换需求提供依据;电力负荷预测是依据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及要求,预测规划期内对用电总需求的相关数据;根据能源规划和规划期电力负荷需求,提出电源布局与电源容量建设方案的过程就是电源规划;电网规划是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提出主干网络结构设计规划方案并给出系统地理接线图。实际上,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电力系统而言,只是两者的作用或功能不同,一是发电,一是输电。一般情况下,两者分开处理,然后进行总体协调。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共同实现系统未来的供求平衡。
二、关于电力系统规划的划分
电力系统按用途划分,有运行规划和发展规划两类:运行规划主要针对电源环节而言,它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在短期内的电力供求平衡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发电设备检修计划,确定机组出力分配,进行发电成本和互联系统效益分析,制定燃料需求及储存计划等。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在远景(5-20年之间)的电力供求平衡问题。其内容包括:电源布点、装机规模、更新计划、网络结构、输电走向、联网设计等。并在总体上力求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合理,电能质量合格和运行的经济性;发展规划若按规划的周期长短,又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短期规划一般指5年左右的规划设计,主要针对网络部分进行优化或改进设计。研究5年内电源、电网建设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对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找出电力工业中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电量平衡、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提出5年内电源结构调整和建设原则,需调整和建设的项目、进度及顺序;电网结构调整和建设原则,需调整和建设的项目、进度及顺序;开展二次系统规划工作。进行逐年投融资、设备、燃料及运输平衡,测算逐年电价、环境指标等。中期规划,一般是指10年左右的规划设计,主要对系统未来发展结构或方向进行规划估计,通常一个中型水电站建设周期为10年左右,为此需将电源和电网综合在一起规划设计。
研究5~15年内电力系统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发电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节能分析、环境及社会影响等。分析: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流向。提出:规划水平年的电源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电网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宜对建设资金、电价水平、设备、燃料及运输等进行测算和分析。长期规划,一般是指20年左右的规划设计,它主要是对系统发展的未来给出一种趋势性的设想方案。研究电力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经济布局和能源资源开发与分布情况宏观分析电力市场需求;综合分析煤、水、电、运和环境等。提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电源的总体规模、基本布局、基本结构,能源多样化等;电网主框架。必要时提出:更高一级电压的选择意见;电力设备制造能力开发要求;电力科学技术方向。
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核心内容
1五年规划(设计)即大区电力系统设计。任务是以系统内大电源的接入和主网络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系统内主力电厂的合理布局和主网架的结构问题,相应于推荐方案的无功补偿容量及其配置,某些系统运行技术条件的校核,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如系统调峰、调频、调相调压及系统稳定、短路电流、过电压等问题)。
2省或地区系统设计。在大区系统主力电源接入系统方案和主网架方案已经确定的条件下,研究省及地区电源接入系统方式及二次电压等级的网络方案,通过系统潮流、调相调压及短路电流计算,提出省及地区的系统接线方案及相应需要建设的输变电项目。
3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根据负荷分布和电厂合理供电范围,研究电厂最佳接入系统方式包括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电厂送出工程相关网络方案、建设规模及无功补偿配置,并提出系统运行对设计电厂的技术要求,如稳定措施、调峰、调频、调压设备的规范及发电机的进相及调相能力等。
4专业配合。把电网规划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中定的技术原则落实到具体工程设计中去,包括设计规模,分期建设方案,电气主接线、主设备规范,建设进度、技术条件校核及可能采取的措施等。
四、规划电力系统的基本方法
1电网功能解析,分析电网功能就是分析电网各部分及某些大电源及主要网架的作用。对基本功能的分析要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全网供电范围、电源建设地点、电源的作用、分区电网之间的送受电关系等,其次应分析主力电源的合理送电范围、功率流向及相应的网架,最后是地区电网的情况。分析时要注意:随着系统的发展,电网各部分无论是电源、网架还是输电线的功能都是变化的。
2电网结构的解析,最基本的电网结构有辐射型、链型及环型3种,电网结构主要取决于电厂和负荷的分布、电网覆盖地域的情况等。电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分层分区原则,即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构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地域的下一级电网解列构成不同的地区电网,地区电网本身具有足够的电压支撑和无功储备。
3可变因素的掌控解析,主要是指电网实际发展进程与设计预计有差别时规划电网的适应能力。可变因素主要是指:负荷实际增长超过或低于预计;电源建设进度或顺序发生变化;主要送电线路投产时间提前或推迟等。因此电力系统规划要采用滚动的方法不断修正。
4限制性条件解析,在制定电力系统规划方案时要特别注意那些会影响方案成立的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性因素;供水水源条件;煤矿建设进度不能满足电厂需要。
五、结语
电力网发展规划根据对大气环境及社会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此外,还必须研究技术进步问题,提出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和课题,以保证电力系统能不断地向用户提供充足、安全、可靠、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电力。还包括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等。
参考文献
[1]. 陈杰;高会生.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建模[J].电力系统通信.2011(10)
[2]. 唐云善;张刚.电力通信故障防御软件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04)
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速铁路 电力 迁改
1.前言
三电迁改是属于铁路建设征地拆迁范畴又不同于征地拆迁的一个特殊项目。随着国家的繁荣,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尤其是电网的输电设施,目前仍旧在新建扩建,而且电压等级不断攀升,今后将出现大量750~1000kv输电线路,这种超高压的迁改动辄成百上千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新建高速铁路的三电迁改(铁路建设路内、外的通信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电力线路的迁改)都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将成为铁路线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区高速铁路的电力线路迁改因受地形限制通道选择困难以及山区电力短缺线路负荷大停电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显得更为复杂。因此,建设单位有必要对山区高速铁路电力线路迁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山区高速铁路建设实践提高参考和指导。
2.电力线路迁改技术要求
一是根据现行《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SDJ206-87)、《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GB50061-97)、《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中有关要求,铁路两侧征地红线及车站征地红线范围内的电力线路及电力设施,不满足电气化铁路安全界限标准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的电力线路需进行迁改。
二是所有迁改后的杆塔须位于铁路征地界外,平行电力线路的杆塔距高速铁路铁路最邻近股道中心的距离大于杆高加3m的要求;交叉跨越时杆塔外缘至轨道中心距离原则上大于杆塔高度,困难时应大于50m,距接触网正馈线带电部分的距离需满足规范要求。
三是原则上按电力线路现状技术条件进行迁改,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原则上不提高技术标准和线路等级。
四是迁改后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导线、电缆、电杆等主要材料和电力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导线应采用LGJ型钢芯铝绞线,应等于或者大于原导线截面,且不小于35mm2。
五是考虑电气化铁路的因素,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铁路交叉跨越时,应采用电缆穿保护钢管过轨的方案。电力线路迁改采用电缆方式过轨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铜芯电力电缆,电缆截面应等于或大于原导线截面,且管内不得有接头。
第二、电缆过轨应穿管保护,每处穿管采用两根钢管保护管(一根穿缆,一根备用),并在保护管两端、征地界外各设电缆井一处。保护管采用热镀锌直缝钢管,内径应不小于管内电缆外径的1.5倍,路基以下不应设置电缆接头。过轨钢管敷设长度超过40m时,钢管应做防涡流处理(顺钢管开槽)。
第三、路基下钢管埋深距路基底面不得小于1.0m(或按路基专业要求),若需同时穿越排水沟,其埋深不得小于沟底面0.5m;路基外电缆直埋部分其电缆外皮距地面的深度:一般地段不得小于0.7m,耕地不得小于1.0m。城市道路边的电缆径路和敷设方式应符合规划部门要求。电缆从高挡墙上引下及从电杆引下入地(地下0.3m至地上2.0m范围)处应加热镀锌直缝钢管保护。直埋电缆的上、下面应铺垫不少于100mm厚的砂或软土,并加盖混凝土板或砖,覆盖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
六是平行接近高速铁路的电力线路作外移处理,平移的电力线路选择新的路径方案时,应经济合理,尽可能控制电力线路的长度,原则上按原线路标准根据地形地貌采用架空方式进行迁改,无径路条件时可采用电缆方式进行迁改。
七是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交叉跨越不满足跨越高度要求、跨越杆(塔)位于高速铁路征地界内时,原则上采用自立型铁塔升高、外移方式迁改;升高、外移后的电力线路跨越档导线支持方式应采用双挂点、双固定或耐张型方式,跨越档内的导线不允许有接头;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导线对轨顶高度采用标高控制方式;导线最大弧垂按导线温度为70℃计算。导线截面不低于原线路供电能力,并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如果杆塔形式或绝缘子形式不满足相关规范,原则上要加以改造,以满足规范要求。跨越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欧。
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宜在车站信号机以内跨越。
结合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条件,同时考虑架桥机施工时的高度,根据现行有关的规程规范,铁路与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安全距离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3.高速铁路电力线路改迁招标工作
根据以往高速铁路电力线路迁改的施工管理经验,电力线路迁改宜采用非经济补偿和经济补偿两种方式。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迁改宜采用非经济补偿方式,结合行政区域划分标段进行招标,由施工单位配合站前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电力线路拆迁。
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因受拆迁方案等因素的影响,宜采用经济补偿方式,即不进行施工招标,由建设单位牵头,监理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第三方审价单位、产权单位参与线路拆迁方案审查,形成会议纪要,建设单位直接与相关产权单位签订迁改补偿协议,交产权单位实施。
4.山区高速铁路电力迁改方案的确定
渝黔铁路和渝万铁路均地处西南山区及三峡库区,高压输电线路正在大规模的新建和扩建,电力短缺,线路负荷大是该区域高压输电线路的一大特点,既有的高压输电线路均为国家大型企业及大型城市居民供电,一旦停电将影响局大。再有山区地形复杂,高压电力线路迁改方案的选择严重受到地形的制约,通道选择及交通运输十分困难,拆迁费用相对较高,严重影响拆迁方案的确定和施工进度。如何确定经济合理的拆迁技术方案,科学的组织施工,是高压电力线路迁改施工中的工作重点。为此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山区电力线路拆迁方案。
4.1 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铁路交叉跨越,需改由电力电缆穿保护钢管过轨;影响主体工程施工、与电气化铁路安全距离不够的平行电力线路均应进行平移迁改。
典型线路拆迁方案:一般情况下考虑电缆数量为150米左右,新立电杆两根,见图1。
4.2 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
第一、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与铁路交叉跨越,按架空升高方案拆迁;影响主体工程施工、与电气化铁路安全距离不够的平行电力线路均应进行平移迁改。制定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架空跨越高速铁路铁路方案时,充分考虑高速铁路连续桥梁地段较多,迁改后铁路交叉跨越的电力线路必须满足架梁机作业、通过的要求。
典型线路拆迁方案:
35kV架空线路迁改情况一:既有线路均为铁塔,拆迁升高线路均采用铁塔,见图2。
35kV架空线路迁改情况二:既有线路为水泥杆(单杆或双杆),拆迁升高线路靠近铁路第一基改为耐张铁塔,第二基杆塔新建水泥杆,见图3。
第二、110kV以上电力架空线路采用改铁塔升高的施工方案。针对高压、超高压架空线路停电时间有限,迁改投资额大,迁改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首先进行新建铁塔及跨越铁路档线路的施工,然后将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接火,最后拆除多余的既有线路。这种方法,大部分的作业无须停电进行,缩短了停电作业时间,但跨越铁路的加高塔需采用耐张塔,同时为避免由于跨越铁路的铁塔升高引起与其相邻的直线杆上的绝缘子倒挂而产生上拔,两座耐张塔两端的直线杆根据需要可相应改为铁塔升高。
典型线路拆迁方案:
110kV及以上架空线路迁改情况一:有线路为水泥双杆,靠近铁路第一基改为耐张铁塔,第二基杆塔改为直线铁塔,见图4。
110kV及以上架空线路迁改情况二:既有线路为铁塔架空线路,靠近铁路第一基改为耐张铁塔,第二基杆塔改为直线铁塔,见图5。
5.电力线路迁改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是电力线路在迁改前,应对原线路状况做详细的调查,确定经济、技术合理的迁改方案,并取得产权单位的认可。
二是在实施电力迁改时必须考虑架桥机影响,尽可能一次迁改到位,避免二次迁改。
三是所有迁改后的电力线路均应满足现行国家、铁道部及电力行业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和高速铁路技术要求。
四是高速铁路沟槽管线多,在实施电力迁改时一定要根据站前工程的相关要求,密切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配合,避开正式工程的沟槽管线的位置。
五是对站、段、场、所范围内的电力线路作地埋过轨处理时,一般不在站、段、场、所内作地埋过轨处理,尽可能改为绕行。
六是对路内外重要负荷电源线路的迁改应慎重指定迁改方案,并制定应急预案,尽量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和电网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 人民出版社 2010.
[2]水利电力部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87) 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院1988年补充修改版.
电力设计技术方案范文6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站;土建项目;设计要点
1 在进行电力工程土建项目之前,应该严格选择地址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任何一项工业建造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里都有着重要地位,在对其进行土建项目时,一定要严格选择建造地址。在对电力工程选址上,建造师们应该首先考虑到以下几点:
(1)电力工程的土建地址应该让电气和线路的进出都满足一定的要求,除了要靠近负荷中心以外,还应该与城镇或者企业之间进行相互协调,电力工程内部的进出线走廊应该尽可能宽阔,这样是为了便于埋设电缆以及进出线。
(2)在选择地势上,电力工程的土建项目应该合理选择建造地址,做到节约用地,而且不能选择那些经济效益高的土地作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地址。
(3)任何电力工程的建设地点都应该临近公路,这样做一是方便各种材料以及工具的交通运输,二是当今后建设好后,便于电力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4)在选择建造地址时,还应该注意周围的环境,假如发现当地空气指标不达标或者有污秽时,那么则应该重新选择建造地址,或者将电力工程的地址选在受污染最小的地方。
(5)最终确定好的电力工程建造地址应该具备较好的环境、地形以及地质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避开那些滑坡、断层以及可能出现的塌陷区域,还应当考虑到当电力工程土建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将来是否可能出现危岩或岩石滚落的情况。避免可能存在重要文物的墓区以及矿区。
2 电力工程土建项目优化分析
2.1 电力工程的土建项目设计
土建设计方案:在对电力工程土建项目进行设计时,一般包括了以下几种设计方案,分别是:立面方案、平面建筑、通风技术以及对地基的处理方案。对于现如今大多数电力工程而言,在选择设计方案时,通常都会使用联合布置形式对电力工程进行设计,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大大减少土地资源,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对于电力工程的结构设计来讲,大力工程的整体结构几乎都是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电力工程的支架以及结构均使用的钢结构,但是,当电力工程在选择材料和结构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今后的防震以及抗震性能。对于电力工程的平面设计方案而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建设好的电力工程内部,不同功能的房间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其次,电力工程的整体立面能产生美观效果。至于选择哪种建筑基础形式,则是根据当地地质情况来选择的,如果电力工程选择的地质较好,那么在进行土建工作时,则可以选择天然地基,稍加技术处理即可;如果当地的土质非常厚,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可以使用强夯技术;如果地质中含有大量的淤泥,可以使用预压法以及水凝土搅拌技术。
2.2 电力工程中的消防系统设计
对于电力工程内部的消防系统设计方案而言,应该根据水源条件来进行分析和设计。众所周知,电力工程的生活用水以及消防给水用量都非常少,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市政来对消防水进行补给。在电力工程中,主要给水被分成两个方面,分别是生活给水以及消防给水,在设计时,应该将二者单独设立。在对电力工程消防水方案进行设计的同时,应该考虑到设备和设备、空间和空间、设备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查看这些距离能否达到消防规定距离的标准,假如达不到这种标准,就应该使用防火墙进行处理。
2.3 根据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电力工程建造地址
在对电力工程具体施工之前,对上述的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让专家团队对这些方案进行一个初级评定,当专家在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定时,应该合理听取相关的建议或者意见,并根据电力工程土建设计的具体情况,选择出一套最佳的施工方案。在评价这些方案时,要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工程实践,在众多施工方案中选择一套最优的设计,作为首选和备选方案,方便组织施工时的需要。
3 电力工程土建项目的实施阶段
3.1 总平面以及竖向布置设计
不管是平坡式还是阶梯式布置,都应该避免出现大挖大填的情况,确保做到挖填方平衡,进而减少场地的平整挖填方,对每一寸土地都进行合理运用。对电力工程的地势进行一个评估和分析,并对地形的高差大小进行评判,为了减少电力工程平整场地以及基础地基的费用,可以使用平坡式或者阶梯式对其进行布置。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边坡以及挡土墙的开挖量,对于那些地质较平的土地而言,可以选择平坡式设计,其整体坡度必须要和原始坡度保持一致。与此同时,还应该根据电力系统的规范以及规程,对已经确定好的建筑物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从根本上减少电力工程中的占地面积,将土地资源合理化使用,土建设计师们应该让平面安排的更加紧凑,减少建筑用地。对于某些电力工程而言,可以将配电室以及电容室结合在一起,这样也可以有效减少用地面积。
3.2 挡土墙设计
如果电力工程土建项目已经确定好了挖填方量,那么挡土墙的高度越低越好。当土建项目经过平面优化之后,其挡土墙的高度会得到一个优化,在实际施工方案中,应该根据现场情况或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断面形式的挡土墙。对于土质边坡的高度而言,应该在挖方区里做挡土墙,最后在放坡。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开挖区,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正如之前所说,当挖填方量确定之后,挡土墙的高度小于7米的挡土墙是最经济的,如果在实际工程中,发现挡土墙的高度超过了9米,则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来作为挡土墙。当挡土墙经过竖向或平面优化之后,挡土墙的高度也会被跟着优化,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科学合理的对断面形式进行选择。对于土质边坡挖方区而言,高度不可以超过16米,不然会成为高边坡。
3.3 电力工程的建筑结构地基处理
根据电力工程的设计规模,并参考相关的标准化设计资料,确定好最终的建筑面积,在确保整体电力工程土建面积能够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那些多余或者用不着的附属建筑面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电力工程里配装综合楼、电容器室以及混凝土框架结构,之所以要使用混凝土结构,是因为其抗震性能远远强过砖混结构,而且混凝土结构的内层空间面积大,可以方便电气设备的安装。
在实施初步阶段,土建专业的专家们应该对所有的处理方案进行一个比较,并且从经济性、施工难度以及适宜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保证能够在最初的审核阶段可以确定出一套最佳的基础形式。
4 结语
从以上所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电力工程在项目设计阶段,要注意前期的准备阶段、初期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设计阶段;因为电力工程在建造的时候,其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都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土建项目设计之前应该找出这些因素,有效地把握住设计重点,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的完成土建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勇.关于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