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经济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的经济地位

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定位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经济逐步全球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区域的崛起及其经济的个性化。发展区域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十一五”纲要也做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系,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各区域内部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时,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与其配合,为其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地方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由其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从教育的角度看,由于地方高校培养对象是未来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者,因此,地方高校就担负着为这些未来知识和信息创造者奠定基础、提供创造知识和智能方面的储备能量。爱因斯坦认为:通过学校教育,“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的变化”。所以,现代大学通过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热情,为学生未来的独立判断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地方高校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对知识信息的创造与加工,教学过程既是对知识信息的传播,也是通过教学激发科研灵感与科研能力和动力,地方高校利用其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所创办的高科技产业和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则是知识信息的共享与应用。特别是地方高校通过知识的创新,将创新成果落实到生产领域,实现产品更新以后,将从深层次意义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点。而这些作用能够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

二、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定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在战略发展目标上好高骛远。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一些地方大学,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上,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有多大的可能性,不得而知。并且目标难于分解,操作性差。第二是在规模上求大。随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困惑我们多年的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基本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换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得到明显增强,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地方万人大学随处可见,对一所地方高校来说,规模不宜过大,规模与效益不总是成正比。第三在办学层次上一味求高。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具有盲目性,不顾自身的条件,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越高越好。第四是追求经济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科技支持,科学技术成果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生产力,不少高校误导了这种转化,在地方高校产业化的掩盖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甚至丧失。第五是地方高校在定位中的类型同质性和学科上的同构性。地方高校在定位中的类型同质性和学科上的同构性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学校都是“教学型”“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综合型”“开放型”“国际化”等等,学科越全越新越好,使得地方大学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第六是地方院校的发展定位缺乏传承性和连续性。每所地方高校都有自身发展历史,而很多高校在制定战略发展定位时,往往更多注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忽略原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文化底蕴、历史积淀,缺乏应有的传承性和连续性。第七是学校类别定位不明确。我国的高等教育就学校的类别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等。在国家制定的评估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不同类别的学校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学校对其类别做出选择,这一定位对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八是缺乏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我国虽然有五年、十年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但缺乏对高等院校类型、层次的明确定位,很少提供与大学层次、类型有关的、未来社会发展对不同人才需要的政策信息;不能体现政府对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区域布局及行业布局的要求;更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指导发展定位。

三、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策略

地方高校发展定位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宏观方面指政府应该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发展规律,借鉴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对各经济区域未来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才需求、高校分类、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起网络信息平台,对地方高校发展给予政策性指导。在这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经验,如英国政府的《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就为大学的定位提供了科学指南,通过立法引导大学定位,建立起科学、公平、发展的环境。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其主体是高校本身,而政府则是定位的客体,所以说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要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自主进行。地方高校发展定位在微观上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战略目标的定位。地方高校战略目标定位应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导,以所处经济区域的特定状况为立足点,战略目标要适当,便于分解、便于执行。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征求全体教职员工的意见,使目标具有深厚的群体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使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中。这样的目标才能实现。第二,办学规模的定位。地方高校在办学规模上,要量力而行,考虑学校的服务区域,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现有条件等。第三,地方高校办学层次的定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历教育中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三个层次,在学位教育中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层次。这个定位是指学校要在学历或学位的三个层次中选择发展方向,同时选择多个学历学位层次时一般也应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地方高校办学层次的定位也是要研究本区域对人才需要的情况及自身办学能力等做出选择。第四,地方高校分类定位。地方高校应当面向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及其他需求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五,地方高校历史传承性和连续性的定位。地方高校在发展定位中要尊重历史,要充分挖掘历史传统资源进行合理定位。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包括学校的价值理想、办学目标和管理的基本原则等,而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是对传统办学理念的继承与重塑,历史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对地方高校进行定位,能够使地方高校更加明确自身的目标、价值和追求。

[参考资料]

[1]刘献军 .论高等学校定位[J]新华文摘,2003.(6).

[2]童泽芳.高等教育分流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9).

[3]睢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2

关I词:职业教育 地方经济 人才输送

地方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为了院校自身的发展,也要将人才培养工作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服务的人才培养要融入地方经济,为地方行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提供持续的继续教育。

1、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能培养的宽度和深度的加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学校在与企业交流合作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企业一方面寻求产业升级,另一方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意向不断增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符合经济发展的市场实际需求,办学定位准确,毕业生在就业中更能获得企业的青睐。

现代社会的产业升级造成了结构性岗位空缺,特别是近年,“技工荒”愈演愈烈,这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填补断档。

我校所在的滁州地区,身处在南京、马芜铜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地区边缘,自身经济略显落后,历年的毕业生更多去了外地就业。毕业生流向外地,这会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输血,因此,从解决本地市场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入手,为地方企业输送适用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践意义才能实现。

2、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模式和实现路径

企业对学校毕业生的招聘主要是现场招聘的方式。企业是希望积极主动走进校园以利于寻找到合适的人才,为此越来越多企业愿意设立冠名班,或者为学生提供企业奖助学金。在实践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本地的企业由于综合实力、地域、宣传等方面的因素,毕业生对其认可度较低。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紧密合作方法,吸引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努力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探索。

2.1企业订单班

订单式培养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设备资源以及人力管理资源,实现订单班的学生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可以完成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技能鉴定,保证毕业能持证上岗,上岗就能胜任。企业与学校建立冠名订单班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从进班伊始,就有了企业的印记,而且,通识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根据未来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置,实践课程教学由企业承担,顶岗实习可以直接安排到对应工作岗位上,实现了学与做的无缝衔接,实现生、企、校三方共赢。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滁州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与我院进行校企合作,从招生环节开始即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指标,订单班的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制订,通识课程由学校负责,顶岗实习为期一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对应相关岗位进行操作技能证的鉴定。成熟而有效的企业订单班,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也增强了学生工作之后对企业的忠诚。

2.2校企联合办学

有别于企业订单班,联合办学模式近年来也蓬勃发展。联合办学模式让企业在办学过程中,获得人才技能培养的收益。毕业的学生,可以在联合培养企业工作,也可选择相应的专业对口企业谋求工作。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了与本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企业的业务技能培养,由于毕业生具有全面而踏实的技能功底,毕业时基本上被本地相关行业企业预订,只要学生有意向,无需到外地寻求就业机会。

2.3学校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明确就业方向。学校当主动邀请本地企业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中来,让企业骨干员工介绍企业文化和职场规则,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生产基地,感受氛围的同时也是将指导课开到了生产岗位第一线。我院的就业指导课通过邀请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校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理性的就业选择。

2.4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还是从课堂到课堂的纯“温室型”教育工作者,理论知识的确丰富,但是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较差,行业视野的宽度和高度不够。《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中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1.7%,这其中也有一些集学术和技能于一体的高级技能型教师,但也因为教学和市场的脱节,还不能真正完全算得上是行业的行家里手。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存在着多而不专、全而不强的情况。部分专业因教师和设备等资源严重不足而导致办学效果一般,即使是“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的新专业,也存在着教师的配置和转型不能与本地企业同步的状况。专业教材中的知识也滞后于实际需求,有的理论知识陈旧过时,有的案例与现实情况脱节,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依旧是照本宣科式的念经教学,造成传授的知识与现实需求脱节。

2.5重视招聘会的作用

校园招聘宣讲会影响和决定面临毕业而并尚未走向社会的在校学生的选择,校企双方要重视招聘宣传工作。很多本地企业对此并不太重视,招聘宣讲只是带一个招聘简章,并不能把企业自身的优势全面的展现。在吸引人才方面,本地企业对比周边经济发达地区,并非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应当把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重点展示,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节奏快,基层员工流动非常频繁;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很难从事所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性岗位,虽然工资较高,但是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过高。本地企业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工作稳定,从事的基本上都是技术性岗位,较低的生活成本,易于立足。

职业学校应当尽量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关注当地经济发展和规划目标,这样才能科学的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做到定位合理、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出适销对路、保证质量、受社会欢迎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构建校企之间人才输送的通道,实现学生就业、企业用人、学校教育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克松、 石伟平. 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 ─ ─ 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J ] . 教育研究, 2 0 1 5 ( 5 ) :9 0 - 9 7 .

[2] 黄衡.高职园区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D].苏州大学,2012

[3] 刘晓.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D]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 0 1 2 : 1 9 7 .

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3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的欧美学者鉴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便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易经》《中庸》《论衡》中曾对“君子多识”“博学”“通人”等通识教育思想进行过零星的阐释,西方文化中也有对通识教育的阐述,如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潘光旦先生提出,即“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通识教育”就是使学生“对此三大部门,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1]。“通”一方面指的是知识的范围要涵盖自然、社会与人文,还有一方面是能够将这三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是要将自然、社会、人文视为一个整体,突破界限,客观地思考人生与世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把握,培养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仅如此,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下,通识教育还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丰富高雅的情趣,范围涉及语言、数学、计算机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公民教育等等,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一直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通识教育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致力于人的心智解放和思想自由,我们在对待通识教育问题上,不能将“通识”概念随意泛化,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思想道德类课程的学习,更不是为了配合专业教育而设的象征性点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是基础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它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强调知识的全面性、普遍性、非功利性,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储备。从通识教育要求的认知方式来看,它要求教师用联系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把握,并对学生传统意识的突破、创新视野的拓宽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识教育基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打造人的“社会属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而创新型人才绝不是一个被赋予超强技术能力的“自然人”,有创造力的人首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通识教育是使学生在学习“做事”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同时,它还强调人的个性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通识教育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根本,指导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情感方向和知识生产的伦理维度。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让知识的创新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知识的分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承担运用知识为全人类服务的责任。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除了要保证学生视野的宏阔、情操的高尚、知识的完整,更承担着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其学习与实践朝着服务社会的积极方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任务。

三、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以持续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

1. 科学设置课程布局,加大通识课程权重

通过调整课程布局,保证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要有硬性规定,通过课程制度有力保障通识教育的稳定性。合理分配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核心课程范畴,使通识课程不再只是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而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识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加大通识教育力度,除了保障通识课程“量”的呈现之外,重视“选修课”这一学习途径也非常重要。选修制度是大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改革,主张课程平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以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课程。但目前我国在关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划分上,几乎都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和专业知识技能紧密相关的课程控制在必修课的范围内,而留给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寥寥无几。基本上,真正意义的通识类课程都归在选修课程范围里。而且“必修课程优于选修课程”在大家的观念中也已经根深蒂固,因而,通识教育与选修课捆绑在一起,呈现逐渐边缘化趋势,通识课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了。这需要彻底改变我国高校课程中长期存在的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专业为主、通识为辅的陈旧观念。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通识教育,都应平等地纳入选修范围,保障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可自由选择的、真正感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挖掘学生的天赋与潜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通识课程本身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变通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进行课程设计,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效果,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2.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承担着课程开发及课程讲授的重要职责,他们对各类知识进行的不断探究和创新是保障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重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学校应给教师以充分的课程开发权,在课程选题、讲授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给教师充分的决定权,而不能用标准形式来限制教师在课程开发上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通识教育还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要通过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以期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因为涉及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因而为了避免由于对特定立场的明显偏好而导致教育精神的偏离,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此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做好相关课程的评估和审查工作,以确保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通识课程的遴选环节,要仔细核查开课教师资历、认真审查课程教学内容,论证课程开设的可行性,采用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评价,确保通识课程的质量。对于评价较高的通识课程,学校还要出台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将优秀的通识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于开设效果不符合要求、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课程,要限期整改,直至逐步淘汰,以巩固通识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通识教育氛围

创新需要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实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识教育可以渗透在整个校园的文化生活中,通过各种轻松灵活的方式进行,例如开设一些人文讲座和科学讲座。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视角会传达给学生不同的观念,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工作,通过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多样的兴趣共同体,以合理建议的方式,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及发展走向,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4

[关键词] 农民培训 地位 作用及途经

一村一品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一村一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是培育农村产业、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1]。

铜川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宗旨是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培养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推动村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是要有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以“培训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已任,由此可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在推动铜川市村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一、铜川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在村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铜川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弥补了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的不足。截至2010年,累计招收中专生4500人,毕业4000人;培训“绿色证书”学员10万人;举办大专和联办本科150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近100万人次,在校生规模600余人。据统计,全市农村涌现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80%是农广校的学员,2006年铜川市“十大”杰出青年有六位是农广校学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已成为乡土人才培训的摇篮,是骨干农民、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培训的基地。

1.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有覆盖全国紧密型的办学体系、网络,上下结合,有效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保证了教育规模和质量的最佳效果。

2.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利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开展跨越时空的开放式教育,使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教育模式容量大,成本低,见效快,农村办得起,农民学得起,是穷国办大教育的有效途径。

4.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送教上门,把课堂搬到了乡里村上,使学员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岗、不离家就可以接受培训,适合农村的实际。

5.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办学形式灵活,多规模教育。脱产、半脱产学习,不脱产边生产边学习;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骨干农民的绿色证书教育,乡村干部的中专学历教育,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自考等教育形式,专业面宽,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要求。

6.是政府重视,部门联合,农业部门主管。

二、铜川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在发展村域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为快速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模式,铜川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创新工作思路,立足“三农”搞培训,搞好培训为“三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推广技能

通过发挥专业培训机构、专业培训人员的优势,组织农业推广部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以科技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做到培训责任指定到位、培训经费投入到位、培训业务服务到位、组织农村科技队伍到位。要分期分批完成一村一品重点村、特色村和品牌村的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只有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推广技能,才能让农业技术骨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农业技术指导员。

2.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可以提高青年农民的综合素质

开展对青年农民以科技综合技术知识为辅,以特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知识等为主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整体竞争力,成为新型农村科技骨干和农村生产发展的精英。

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引导新型农民进行自主创业

通过引导农民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 开展政策引导、信息支持和技术培训,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观念和自主创新能力。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大力发展村域经济,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提供人才保障。

4.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可以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根据一个村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要扎实搞好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授,使农民就地致富;多方开展科技培训教育,让农民学到一技之长,提升他们在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5.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有优势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农业媒体网络

通过综合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系统在农村的教育培训资源,组建专业媒体机构,建立和健全农民科技教育体系网络,制作开发和编制新的农业科教培训教材,将政策法规常识、农业科技知识、农民致富信息等内容传送到千家万户,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促进铜川市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探索农民教育培训新途径

采取措施为农村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利用共享的农业远程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和先进的教育培训方式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非常适合农村和边远山区农民学习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民生产的技术需求和生产观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仅靠原有的农业技术培训方法远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的需要。充分认识农民培训新需求、探索培训新方法、改变培训新观念、提高培训新效果,我们充分利用培训中心现有培训资源,结合农村新情况,从扩大培训范围、增加培训途径、把培训与科研、推广相结合等方面,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新途径的探索。

1.明确重点,发展村域经济特色培训

农民培训工作要与村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才能体现村域培训特色,发挥培训效果。2010年我市开展村域经济提升基地培训,专业包括乡村旅游和村镇建筑工匠,进一步突出培训特色,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2.创新思路,培训内容与一村一品产业相结合

结合铜川市制定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把科技教育培训和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3.改变模式,培训形式与优势产业相结合

工作中实行“三多三少”的培训方法,即多分散辅导,少集中办班;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当前用的多培训,反之少培训,受到农民欢迎。

4.加强宣传,推广典型培训经验

加强对典型、品牌和特色村的宣传,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一村一品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拉动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宣传农民培训后取得的实际效果,要不断完善推广新型培训模式。

5.完善机制,培树典型与普遍教育相结合

以文化水平高、接收能力强、肯吃苦、讲奉献型的农民为核心、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当示范人,以此带动、辐射其他农户。使农民看有典型、学有榜样,增进了学科学、用科技的信心,加快培训进程。

我们看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一村一品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致富目标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更是任重道远,要加大培训力度,多培训新型农民,为我市一村一品发展,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5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地位 演变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教师作为我国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不同时代下发展各异,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兴衰荣辱也不尽相同。现今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整体上虽有较大改善,但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前景不容乐观。

1幼儿教师地位的历史考察

中国古代社会, 对于学前教育以及幼儿教师关注甚少,学前教育还未普及,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幼儿教师地位同教师地位一般,随着王朝的更迭和观念的更替,社会地位没有根本保障,呈现不稳定性。纵观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的初始萌芽,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三个阶段都很重视学前教育,但幼师地位各异。原始社会时期,儿童实行社会公育,公养公教。该时期的儿童保育和教养的机构称为“庠”,由群落老人担任幼儿教育承担者。即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群落老人集中在一起,由集体敬养。同时这些老人见多识广,也就担负起了幼儿教育的责任,他们被称为“国老”与“庶老”,由此可见,此时的“幼师”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奴隶社会,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学前儿童教育由家庭承担。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同时学前教育为奴隶主贵族垄断,特设专门人员担任幼儿教育承担者。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和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保傅教育制度和乳保教育制度属于宫廷的儿童教育,挑选专门人员担任太子的保育、教导和教育等。该时期学前教育为统治阶级垄断,幼师为贵族独占的资源,在奴隶主贵族方面, 学前教育主要是为奴隶主的统治服务。该时期的幼师地位得到重视和提升,享有更高的地位。但在平民阶层,享受不到学前教育的资源,幼师地位在该阶层无从谈起。

进入封建社会,教育进一步完善,打破了学前教育为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学前教育成为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出现了慈幼机构,该时期家庭教育仍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设有专门人员或平民家庭中由长辈担任幼儿教育的承担者。该时期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将对幼儿的教育作为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作为齐家治国的基础来实行。封建时期的幼师地位同所有同时代的教师地位一样,历经汉代的圣人的极致化,到魏晋南北朝至唐初的一落千丈,直至元明清时期的极端低下的地步。反差之大,可看出在中国古代,幼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稳固的保障。

2幼儿教师地位的现状分析

如今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使尊师重教的风气日渐浓厚,幼儿教师(尤其是城市幼儿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权利、职业声望都有改善和提高,但幼师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2.1政治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愈加受到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随后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在国计民生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上强调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党和国家社会的关注下,幼师的政治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但从政治权利来看,幼儿教师参与国家政策制定、政治团体活动,影响政策成为权力精英的可能微乎其微,真正参与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幼儿教师被封闭在幼儿园中,社会影响力较小,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不够。

2.2专业性权利

专业性权利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管理,班级教学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应享有的专业决策权利。

目前,国家对幼儿教育既没有统一规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也没有统编规划教材。虽然这给幼儿教师专业性权利的发挥提供了机会,但由于缺乏对教师专业性权利的保障,幼儿教师的专业实践容易预,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自主空间越来越狭窄。特别是管理人员增多,更是导致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权利受到各类管理机构与行政权力的不断侵蚀,幼儿教师在涉及自身专业发展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方面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越来越少。

2.3学术性权利

学术性权利主要体现在职称评定教育科研和专业培训进修等方面,幼儿教师的职称是其学术身份的象征,不同等级的职称代表着幼儿教师在学术序列中的位置和地位。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的比例还在逐年增长,参加教研科研和专业培训进修活动是幼儿教师学术性权利的又一体现。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开展情况看,幼儿教师群体显然已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但从幼儿教师的在职进修状况看,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和进修权利逐年得到较好的保障。之前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宗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不包括幼儿教师,各地的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等也大多与幼儿教师无缘,幼儿教师参与在职培训和进修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奖励措施。但如今实行的包括如“顶岗”在内的政策支持,大部分民办园幼儿教师,农村幼儿教师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外出学习。

2.4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

经济地位的衡量标准可以是经济收入的多少或财富的多寡,其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社会地位评价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和待遇一直都较低。从纵向来看,上世纪末以来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提高,但时至今日离《教师法》第25条规定的“教师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的要求相去甚远;从横向来看,幼儿教师与其他职业的经济收入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是与同为教师行业的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比较而言,幼儿教师也是处于最底层。

2.5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

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它与该职业自身的特征及社会价值取向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职业声望是由人们的主观评价所构成的,但是在总体评价上,职业声望还是能够显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总体上看,由于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大幅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也获得无限的扩大。据报道: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山东调查总队联合举行的2007年山东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三种职业声望最高;2007年中国科普研究所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8―69岁成年公民进行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也显示,教师、科学家、医生排在职业声望最高的前三位。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但是,在教师群体内部,不同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声望是有差异的,往往是随着教育阶段的提高而逐渐递增,依次是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尽管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与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相比并不逊色,但受传统文化对幼儿教师定位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不高仍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对我国古代幼儿教师地位的历史考察和现代幼儿教师地位的改观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整体上还是处于一较低的层次。而这些都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水平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为促进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国家和政府应该在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的改善专业发展权利的保障等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晓辉.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0(3).

[4] 张晓辉,张传燧.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调查与思考学前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7(5).

[5] 唐彰新.教师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对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11(21).

[6] 李强,刘海洋.变迁中的职业声望――2009年北京职业声望调查浅析[J].学术研究,2009(12).

[7] 杜金锋.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现在机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影响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1).

[8] 步社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教师的经济地位范文6

社会结构通常指构成社会的阶级、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的组合状态,是指社会诸要素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关注我国社会结构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他们意识到,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抑或说是城乡鲜明的差距造成的农村教育的现实困境,是造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缺失的深层因素。

(一)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造成官方和民间两种不同教育意图的冲突

二元对立的社会实质是一个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是现代与传统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结构与传统性结构的分裂。城乡之间出现这种结构性的分裂,必然会造成官方和民间教育意图的矛盾。因为官方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使农村人安心做农民;农村人则想通过教育冲破社会的等级性,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这两种教育意图的冲突之中。如此,必然造成官方和农村教育意识的对立、抗争,导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大趋势面前力不从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官方和民间教育意图的冲突,是导致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意识缺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促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带来的不仅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更为深层的影响是城乡之间的分割与封闭造成的农村教育改革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为农与离农的政府意图与民间意愿的冲突。为农是国家教育立足于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离农是指农村教育走向了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农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的客观现实。 为农与离农的教育冲突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是不可调和的,这是农村教育的困境所在。政府意图与民间意愿的冲突造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和人们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共同造成了农村教育价值选择上的悖论。这一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导致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分离,使农村教育陷入主体性缺失的尴尬局面,而农村教育的主体性缺失则意味着农村教育创造性的缺失。这是农村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

(三)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造成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

毋庸置疑,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对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基础和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制约影响,农村教师没有实现全面的体制内化,无疑成为了体制内的弱者。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转型导致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逐渐丧失。二元对立的社会格局使农村教师社会经济收入偏低,获得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匮乏。这种不公平的教师身份制度设置政策,使农村教师丧失了其农村知识分子的优势,而其窘迫的经济收入和渐趋下降的社会身份,使其成为农村特殊的弱势群体。二是城乡教师二元化的地域身份管理模式,造成农村教师身份归属感的困惑。按照城市、农村地域分类划分教师的二元化管理,给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设置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造成了城乡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有碍于农村学校吸引优秀教师,有碍于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不足。学者们从社会结构角度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状况,研究农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探求二元结构中的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滞后的思维意识,这无疑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制约因素做了深层的社会关照。

二、社会角色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角色心理

(一)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作用被削弱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主要群体,承担着传播主流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责任与义务。由于农村对现代文明的接受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有其文化优势,使其在乡村经济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其文化知识可以转化成乡村发展的有效资源,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所以说,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在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作用正在削弱。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社会角色地位的变迁导致知识分子身份作用的弱化。其一,公共领域的不尽人意,使教师放弃了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义务与作用,游离于农村现实生活之外。其二,农村教师本土知识匮乏无以承担知识分子角色的重任。由于很多农村教师长时间的学习经历多是在城市中接受的,以致其难以担当农村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文化角色义务。其三,农村教师文化资本汲取外部支持的机制不健全,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农村教师难以发挥其知识分子角色应有的作用。农村教师知识分子角色作用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其积极的角色心理的构建,因而,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心理失衡是普遍的状态。

(二)社会角色地位的失落缄默了农村教师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对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发表真实的体验、认识、感受与思考的权利。教师话语权是教师实现专业价值、促进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社会身份的教师,如果丧失主体话语权,则不能坚守主体精神和品格,则会僵化成灌输既定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愚化成贬损自身魂灵的思想附庸,堕化成维护错误观念的文化保安。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农村教师话语权缺失现状堪忧。

农村教师话语权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师弱势群体的身份造成的。弱势身份使得农村教师缺少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自信,导致他们在农村教育活动乃至农村社会生活中选择了沉默,而沉默带来的结果是群体成员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被逐渐减少,对强势群体的观点表示遵从。于是就无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很难积极地解决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处于评价体系的末端地位使得农村教师丧失了健全的话语路径。由于体制内各个层面的评价要求皆为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因此,农村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只能无奈地选择缄默。像这样话语权的丧失使农村教师角色意识淡漠,专业成长的自主意识弱化甚至丧失,陷入专业成长的被动局面中。

学者们从社会角色视角考察农村教师的社会境遇,着眼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考察农村教师社会角色的尴尬处境,探求农村教师消极角色心理产生的原因,即知识分子作用的削弱以及话语路径的闭塞导致的社会身份自我认同感的丧失。由此揭示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性缺失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社会生存环境的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制约因素

社会生存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况。研究者普遍认为,21 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经济、政策、文化差距加剧,农村教师生存环境较城市教师生存环境的差距加大,农村教师对社会生存环境越来越不满,甚至对工作失去信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投入及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一)政策环境较差是农村教师职业怠倦的直接原因

政策环境差主要是指农村教师合法利益政策性落实或受阻或被忽视。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师生存面临极大困境。农村教师的工资是大多数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研究者发现,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堪忧,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处于社会贫困阶层,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忽视了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师资培养的中等师范教育取消以后,师范教育忽视了农村教师教育的特殊性,没有面向农村教育培养人才的举措。也就是说,去农村化的教师教育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社会环境的压力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投入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农村教师带来诸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20 世纪九十年代,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学生随之流失,骨干教师也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而且,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攀升,农村精英人口外流,导致农业文明失落,农村教师逐渐失去其生存之根,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社会支持匮乏消减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有研究者注意到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困境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期待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农村教师有着近乎完美的职业期待,但其得到的政策和环境等社会支持相当匮乏。诸如课程改革以后,农村教师知识观念亟待更新,职后的培训得不到有效支持,滞后的管理与评价又消解了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完美的社会期望与极度匮乏的社会支持的矛盾,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剧了教师内心的冲突与不安感。另外,随着教师聘任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剧了农村教师的职业不安感。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元社会的格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都造成农村教育的缩减,农村教师岗位职数也随之缩减,轮岗制、淘汰制使农村教师面临职业退出机制的压力,职业竞争性日趋强烈。

学者们从社会环境角度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发现了农村教师职业怠倦的外部制约因素,为了积极调动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支持力量,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吸引力,使农村教师真正走向自主发展之路,有望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四、社会文化资本的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的精神困境

文化资本是指个人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修养。文化资本可以兑换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占有也能带来较多的社会资本。学者们研究发现,农村教师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本不足,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与政治资本困境重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农村教育发展陷入了文化选择的困境

研究者一致认为,农村教育发展有赖于构建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乡土文化环境。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镇化建设,农村教育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即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抉择方面出现了无休止的内旋,这种文化选择的困境使得农村教育裹步不前。

(二)农村教师文化资本缺失,引发职业怠倦情绪

农村教育文化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缺失,使农村教师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学校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规模萎缩,师生比例失衡,导致农村教师需兼职其他工作,无以获得充足、具体的文化资本,加之农村教师晋升机制的缺乏,使得个体发展的积极性降低。二是与经济资本联系紧密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生存质量降低。而农村教师工资标准过低,使得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三是体制形态文化资本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下降。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便利了,封闭的文化敞开了。但农村学校的中心地位却下降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教师文化地位的下降;随着普及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去中心化消弭了教师中心地位,农村教师的文化资本渐趋减少。文化资本的缺失使得职业吸引力锐减,而农村教师职业怠倦情绪陡增。

(三)农村教师文化资本转换出现困境,教师社会地位下降陷入深重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