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亲子沟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1
案例1
孩子在疯跑,还又蹦又跳做鬼脸,妈妈看到了,连续了好几个指令:小点声,你太吵了;小心桌角,别碰着;把地上的书捡起来,那可是你最喜欢的书;过来,让我看看你是不是出汗了……结果孩子一个都没有照做。妈妈的嗓门不知不觉开始提高,最终,不得不通过发脾气,迫使孩子完成自己的指令。同时妈妈心中也有了一个判断:孩子不听话,一定要对他大喊大叫才有用。
案例2
孩子想跟妈妈说话,但妈妈只是用“哦”、“嗯”来敷衍孩子,或者不耐烦地说“什么事”、“说吧”,头都没转一下。结果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去扯妈妈的衣角,打断妈妈手头上的事情。最终妈妈不得不转过头来,气急败坏地问孩子想说什么。所以孩子也得出一个结论:对付爸爸妈妈,就要不断地大吼大叫,他们才肯认真听我的话,答应我的要求!
如果家长和孩子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都用大吵大闹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用吵架的方式协商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沟通的“死结”:如果某一方退让,另一方就会认为大吵大闹的方式有用;如果互不相让,矛盾就会升级。妈妈会越来越觉得孩子不乖,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则会受损,听力弱化,也会习惯把他人的话当做耳旁风,对话语中传递的信息不敏感。
许多家长,看了无数教育书籍,对教育理论如数家珍,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见效。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亲子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也要遵守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说话认真,听话认真。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2
在实践中,我们班以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切入点,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和提供社会、家庭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家长协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家长的智慧是丰富多元的,家庭资源也是一片沃土,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是家庭资源有效利用的载体,在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家长真正成为了教师的合作伙伴,开辟了家园合作的领域。
【关键词】阅读活动;家庭资源;亲子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阅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是每个人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关于阅读对智力、情商等提高的例子有很多很多:芬兰是常被人用来证明阅读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例子,犹太人是常被人用来证明阅读让一个民族优秀的例子。阅读作为人类自身的需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同时,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我园发展的现实需求,幼儿园阅读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已成为我园阅读教育特色发展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我们幼儿园以 “幼儿园阅读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及合理配置的对策研究”为课题,在充分了解我园阅读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更充分地将我园阅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我园阅读活动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对幼儿园阅读活动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首先,为实现幼儿园阅读活动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参考;其次,有利于幼儿园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合理配置现有的阅读活动资源,优化办园结构,促进幼儿园阅读活动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调查和实验研究,加强我园阅读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性,丰富其内容,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同时,更新幼儿园的教育观念,提高其素质;改善我园阅读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使幼儿园阅读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尽快跟上改革的步伐,出现新的局面。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儿童阅读活动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儿童阅读和书写能力发展的一些错误看法和做法。而2001年9月我国教育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首次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在儿童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必要性:“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以说,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定论,幼儿阅读活动的发展已势在必行,成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而全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全民阅读正在成为一项基本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活动效果日益显现。透过我们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得知,青少年的阅读消费、阅读环境酿造以及阅读内容方面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变。2009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79.0%,0-8周岁儿童人均阅读儿童读物4.83本。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儿童文学的大众化阅读时代。近年来,书香社会的建设日益成为我们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之一……一个大众化的儿童文学消费时代,一个承载着更多文化理想的儿童文学审美时代,正在有力地参与着我们时代整个儿童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建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以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切入点,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和提供社会、家庭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家长协同参与的教育合力。
一、确立共同的目标,制定阅读活动方案,是家庭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才能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家园阅读环境。只有家长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认同我园践行的阅读活动教育方法,才可能对阅读活动予以配合。
通过家长会我们向家长们传递了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思想,读书不是修习,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份陪伴下轻松阅读、快乐享受,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图画书对儿童而言是“芝麻开门”的魔幻魔语,打开的是无穷的智慧宝库,从中可以找到通往成功的钥匙。我们采用多种形式,一方面宣扬我园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能听取来自家长的建设性的意见。与家长委员讨论制定了“阅读润童心 好书伴成长”活动方案,旨在从小培育孩子“学会读书”的才能,养成爱看书、会阅读的好习惯,长大后就会更有效地“读书求知”终生受益。
“阅读润童心 好书伴成长”阅读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阅读润童心 好书伴成长
活动目标:
1、倡导“读书是一种乐趣”的理念,培养幼儿喜欢书、好看书的良好习惯,让幼儿从中获得一生所需要的能力,和谐全面健康成长。
2、唤醒教师、家长对幼儿阅读活动深层次的认识,使教师、家长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高教师、家长在幼儿阅读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活动流程:筹备启动——组织实施——活动总结
活动安排:
(一)筹备启动阶段(4月)
1、创设阅读环境,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2、幼儿园购进图书,增加各班幼儿图书数量、丰富图书室和阅读区资源。
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组织“阅读润童心 好书伴成长”阅读年启动仪式——“我爱看书”图书漂流活动。
准备:环保小背包、记录本(幼儿人手一份)
(二)组织与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5月——6月)“好书阅读伴成长”活动。
1、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通过“我爱看书”图书漂流活动,广泛开展亲子阅读,撰写亲子阅读心得。
2、开展师幼阅读活动:结合阅读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
3、开展幼儿阅读活动:通过开展晨间阅读、图书室阅读、阅读银行等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4、开展“童心绘童话 童乐无极限”童话创想活动,画童话、做童话、演童话。
5、开展班级“金话筒”幼儿故事大王比赛。(六一节进行故事大王颁奖)
第二阶段(7月——8月)“好书润心伴成长”活动。
倡导“读书是一种乐趣”的理念,在班级中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
一次好书推荐活动
一次读书笔记交流活动
一次好书经典段落诵读活动
第三阶段(9月——10月)“好书润家伴成长”活动。
倡导家园共育,培养幼儿养成爱看书、会看书的良好习惯。
1、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通过“我爱看书”图书漂流活动,开展“我与孩子同读书”亲子征文活动,组织开展“好书润家伴成长”专题书友会活动。
2、开展“我与孩子绘图书”亲子创意活动。
3、开展“我与孩子编故事”故事创编活动。
第四阶段(11月——12月)“阅读润童心,好书伴成长”阅读年展评活动。
1、开展“好书推荐”活动。(结合阅读资源课题,向教师、家长推荐各年龄段阅读书目)
2、开展“亲子阅读乐”征文评选活动。(网络)
3、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活动。
4、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以上颁奖活动在各班迎新年活动中进行颁奖。
活动总结:
1、对征文分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
2、对评出获奖的征文用展板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
3、对系列活动进行分析,做出总结评价。
“阅读润童心 好书伴成长”让孩子们从小与书交朋友,让阅读成为孩子兴趣和探索的源泉,并学会独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孩子们的眼界,让阅读成为家庭、幼儿园之间不间断的活动。共同的目标形成了家园教育的合力,在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家长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因素。
二、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家庭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
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积极交流亲子阅读中的好方法,使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源共享。我们的沟通形式多种多样,如:网络沟通、结对联络、家长会、家委会、问卷沟通、家长接待日、板报宣传、家长信箱、家长开放、亲子阅读沙龙等。
结对联络:一个班有30多名家长,如何把有效信息教育资源迅速传递给每一个家长,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结对联络”的好办法,让每个班级的家长委员固定的对应4-5位家长,这样上传下达,非常方便及时。
问卷沟通:制定家长问卷表征询家长对幼儿阅读活动的时间安排、阅读内容、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意见,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家长们的想法。针对一些重要事情,都会制订调查问卷,及时与家长沟通。
亲子阅读沙龙: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家长对“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感到困惑:不知道怎样给孩子选书、怎样给孩子们讲故事、怎样提问。我们把家长提出的问题收集起来,针对本班家长实际,为家长们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通过亲子阅读沙龙的形式,让家长们共同来分享亲子阅读中的好方法。
第一次的亲子阅读沙龙,家长们互相交流如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通过交流研讨,家长们发现:在选择图书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已有经验、特点和兴趣来进行选择。也可由易到难进行选择,就是从选择图画多文字少的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书文字逐渐增加的书百科常识类的书。交流活动也改变了有些家长的观点,原来有些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每天照书念念就可以了,活动后家长表示:原来和孩子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亲子间的阅读不仅仅只是培养孩子注意倾听故事的能力,可以培养孩子对字词的敏感,积累词汇,把图象转译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培养孩子爱提问、勤思考,使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获得提升。
第二次的亲子阅读沙龙,我们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亲子阅读实践活动,推选几位家长代表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其他家长观摩,大家互相学习好的地方。如:有的家长注重引导孩子表达完整;有的家长会提出比较开放性的提问让孩子来思考;有的家长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讲故事。家长们在沙龙中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好多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才学会了好多的方法。
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家长们获得了一些有层次性的、操作性强的引领亲子阅读的好方法。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真正帮助家长提升了育儿能力,让每位家长和孩子从中得益。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家庭资源有效利用的载体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是家庭资源有效利用的载体,在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家长真正成为了教师的合作伙伴,开辟了家园合作的领域。
开设班级“红袋鼠图书馆”,激发幼儿爱看书、管理书的兴趣。以往班级图书馆图书资源单一,国外的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无法加入,图书呈现形式变化不多,孩子对图书缺少兴趣,不太乐意光顾。于是让家长们共同来参与策划班级图书馆,通过讨论家长们提出了好的主意。如:家长们说可以让孩子们带他们喜欢的图书来幼儿园与同伴进行分享。有的家长说把图书带来分享后,为孩子们办个图书卡,鼓励孩子们借阅图书,周末把图书借回家看,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既培养了孩子爱借书、爱看书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们爱护书、按时还书的责任心。有的家长还主动提出,由他们和孩子定期轮流做图书管理员,为孩子们借阅图书,管理图书。“萤火虫读书卡”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也诞生了,不久之后班级图书馆好书连连。有了这样丰富的图书资源,孩子们看书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有的家长还帮助班级创设宽松、温馨的阅读环境,给孩子们做来精致的小靠垫,有椅子,有毯子,或坐或靠都由孩子自己选择,每天的各个活动时间都有孩子主动进入翻阅各类书籍。这样的活动不仅吸引孩子主动阅读,也鼓励家长陪孩子轮流借阅回家阅读,充分利用家长和孩子一对一的有利条件,不仅培养幼儿养成阅读的习惯,还有很多情感交流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孩子和家长都能受益匪浅。
开展“小小金话筒”故事大王比赛,鼓励幼儿想说、爱说、喜欢说。邀请家长做评委,全程评价幼儿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吸引家长作评委,通过他们参与评价幼儿的活动,引导家长将关注点从重视幼儿表达表现的结果,转向他们活动的过程,使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参与互动中,互相融合。如在故事比赛中,家长陪同幼儿一起选择故事,辅导孩子阅读和讲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时,邀请家长做评委,家长感悟到教育需要注重过程的价值,而非只注重比赛的结果。家长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才艺表现,更清晰地感受、认同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因为有了孩子们纯真的表现,因为有了家长们的鼎力协助,每年的“小小金话筒”故事比赛,才会取得圆满地成功。
四、结论
随着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阅读活动日渐深入人心。在各项阅读活动中,家委会成员和班级老师亲密合作,一起制定活动方案、共同策划和主持家长会、亲子阅读活动,创办家园阅读展板、拓宽家园沟通平台,家长在协助教师开展活动中,分担阅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首先: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师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温馨和舒适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充分享受故事没有约束感,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刻,孩子们对图书的渴望越来越深。“习惯成自然”,当阅读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成为一个习惯时,孩子们就会主动阅读,并真正地享受阅读过程和欣赏阅读内容。
其次: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增强。班级中的热心家长越来越多,家委会作为家长的核心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起着重要的策划、组织和领导作用,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这样的家长文化,使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样的环境,一定有利于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促进了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幼儿园的和谐发展。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家长的组织、策划能力得以较好的发挥,他们参与班级阅读活动的热情和责任心也不断增强,家长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家长们从认识到熟悉,从浅层次地交流到深层次地交心,从谈论亲子阅读心得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从孩子同学的父母到心心相印的朋友,从幼儿园的活动中拓展到生活中,大家利用休息日一起郊游、一起远足,生活更加多彩。
家长的智慧是丰富多元的,家庭资源也是一片沃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期望有更多的家长投入、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使我们的阅读活动搞得更加精彩,有趣而有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阅读儿童文学》
作者:梅子涵 著 / 出版时间:2006-06 /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2]《相信童话》
作者:梅子涵 著 / 出版时间:2007-11 /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3]《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
作者:霍力岩主编 / 出版时间:2012-04 /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作者:朱慕菊主编 / 出版时间:2002-09/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者:傅坚编/ 出版时间:2009-09/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6]《幸福的种子》
作者:松居直(日)著 /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7]《和孩子一起跳舞》
作者:吴放(美)著/ 出版时间:2006-02/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3
教育心理学专家,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妇联《中华妈妈网》教育顾问,专栏作家,著有《做不成第一,做“唯一”》等作品。
王晶女士对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沟通困难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她认为,孩子基本上分为五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父母只有弄清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才可能与之有效沟通,才可能因材施教,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积极力量。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沟通的三大障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真的投入其中,却发现与孩子连最起码的沟通都困难重重。您认为亲子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王晶(以下简称王):2011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比较紧张,最紧张的是有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家庭,亲子沟通通畅的很少,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灵。我认为,造成亲子沟通困难主要有三大障碍。
第一,父母不尊重孩子。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对父母极其依恋,一刻也不愿离开父母,尤其是离不开妈妈。想想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就知道孩子是多么依恋父母。为什么上了中学孩子就不再依恋父母,甚至讨厌跟父母说话了呢?心理学对行为的认识是:给人一个刺激,人就会有一个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正面的刺激会得到正面的反应,负面的刺激会得到负面的反应。由此推理,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是一个拒绝的反应,那么之前一定是父母给了孩子拒绝的刺激。也就是说,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一定会反过来不尊重父母。
记: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很少。孩子的主张和要求经常被父母拒绝,孩子慢慢地就不愿跟父母进行友好的沟通了。
王:所谓沟通,是一个双向行为,是双方的互动;单向的不叫沟通,叫独白。大多数的亲子沟通困难,说白了就是父母独白,孩子置若罔闻,沟通当然是无效的。
记:第二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二,文化差异造成代沟。有的父母说,与孩子沟通不畅是因为有代沟。这样说,似乎亲子沟通困难是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所谓代沟并非年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记:父母与孩子所处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王: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在所属时代的精神食粮哺育下长大的。60后父母与90后孩子,各自从小所受的文化熏陶差异极大,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极大差异,沟通起来有问题是正常的。比如,父母认为好吃的是饺子和包子,孩子认为好吃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互相都不买账。父母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孩子则讥笑父母OUT了。
记:不管是文化问题还是年龄问题,反正代沟是存在,有何不同?
王:年龄差异无法改变,但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充电来缩小,从而填平代沟。比如,孩子津津乐道的东西,父母大可不必粗暴地抵制,更不必把自己崇尚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孩子成长的脚步,不正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吗?有了这样的意识,代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记:对,父母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面对时代的变迁和孩子的成长。第三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三,沟通方法不对头。现在,很多父母学习家庭教育方法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系统学习的却很少,沉不下心来,甚至希望把孩子推给专业人士了事。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推脱责任。专业人士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影响父母,通过父母影响孩子。只有当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孩子直接面对专业人士。
记:父母怎样才能掌握科学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呢?
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一定有规律,掌握方法应该从了解规律入手。过去我们常说,孩子有个性,家庭教育应该个性化,因材施教。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做深入的探讨。
孩子有五种类型
记:个性因人而异,如何谈得全?
王:人除了有个性,还有共性;即使是个性,也可以分类,而且分不出太多种。心理学从人的认知渠道出发,把个性分为五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嗅觉型和味觉型。我在工作实践中做过大量验证,每个孩子都可以对号入座。了解孩子和自己的个性类别,对父母来说意义重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古就是这个道理。
记:这是个有趣的专业问题,希望您讲解得通俗些。
王:好的。视觉型的人视觉发达,喜欢说话,语速快,与人交流时喜欢直视对方眼睛,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好,在学校是佼佼者,在家是听话的孩子。听觉型的人听觉发达,语速慢,不善于语言交流,与人交流时喜欢低着头,敏感,兴奋和快乐源自内心,很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外界变化的关注度不像视觉型孩子这么强。这两种类型的人很难相处。如果父母是视觉型的,而孩子是听觉型的,那么亲子沟通就会矛盾重重。父母抱怨:“孩子不尊重我,我说话他根本不看我,爱答不理的!”其实这是误会,孩子眼睛不看父母不代表他的耳朵不在听。同样,孩子嫌父母太唠叨,也是个性差异造成的误会。有的父母说:“孩子是个闷葫芦,我说了半天,他油盐不进!”其实,孩子未必没有认真听,他的听觉高度发达,不仅听懂了内容,而且听出了父母语气中的态度和种种暗示。
记:这样的误会简直比比皆是。
王:没错。视觉型的人跟听觉型的人沟通的时候,前者往往不理解后者,认为对方应该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希望改变对方。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因为她8岁的儿子语速慢,让她听着心焦,她希望儿子像别的孩子那样能说会道,于是给孩子报了演讲兴趣班,可她儿子变得更不爱说话了,还变得非常自卑。这位妈妈不了解儿子的个性类型,盲目地改变儿子,结果给儿子造成了伤害。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是经验的总结,孩子的个性是有渊源的,DNA技术已经证明了人的很多神经链接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类型,而且是后天不可能改变的。世界上有心性敏感的艺术家,有口若悬河的演讲家,何必强求孩子学他不擅长的东西呢?发掘潜力,培养特长,不是更高效的家庭教育吗?
记: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是视觉型的人,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是吗?
王:对。父母和孩子都是听觉型的,沟通的效率也会很高,却未必是话语很多,因为他们都是敏感的人,很会察言观色。
记:触觉型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王:触觉型,国外的心理学叫动觉型。这类个性的孩子在当下中国是经常受到打压的群体。他们的特点是:淘气,生命力特别强,喜欢创新,喜欢动手,喜欢破坏,不愿意停留,总是跑来跑去。
记:难怪叫动觉型,这样的孩子被很多老师和父母认为是得了多动症。
王:这种类型的孩子,行为特点是生理特点所决定的。神经科学的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类型的孩子,大脑中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兴奋点在同时工作,所以他很活泼,思维跳跃。父母正在跟他说这件事,他听着听着就想到了别的事,所答非所问。他上课跑神儿,专注力不持久。这叫心理不应期。触觉型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耐性,坐不住,往往被家长和老师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
记:触觉型的孩子适合从事什么?
王:触觉型的孩子因为天生爱动不爱静,生命能量强劲,多半都是运动员、舞蹈演员、艺术家的好材料。
记:但是,实际情况是,父母多半会想办法改变这类孩子的个性。
王:对,原因就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个性类型。每个孩子都有个性,都有长处和潜力,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提升它,而不是纠结孩子的缺点,整天批评他。很多时候,父母重复地批评孩子,非但不能起到纠错的作用,反倒是强调了那些缺点。比如,我现在反复对你说:“你不要想蓝天,你不要想蓝天,你千万不要想蓝天……”你告诉我,你在想什么?
记:我脑子里全是蓝天。
王:对触觉型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善待他,他思维活跃,有激情,有活力,自然有光明的未来,他只是不适合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评判。他不听话,有主见,其实是优点,因为他有自我的东西,是创造型人才。
记:嗅觉型和味觉型的孩子又有哪些特点?
王:嗅觉和味觉也是两个重要的认知渠道,与其相对应的嗅觉和味觉发达的人,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因而在这里不需要多谈。简单地说,品酒师、品烟师、美食家都是嗅觉和味觉优于常人的人。这类人往往是天才或专才,他们特别敏感,按照自己的认知渠道去学习,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的孩子占绝大多数,应该重点关注。父母应该重点从这三种认识渠道去认识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模式,有的放矢地与孩子沟通。
让孩子成为自己
记:现在的孩子特别崇尚“成为自己”,听上去充满逆反味道。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人的认知渠道不同,何必要求他们千人一面?
王:当然,生命的成长本质就是成为自己。只是这话让父母听起来不顺耳,父母的希望是孩子听话。
记: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本身就是一个挺不合理的要求,为什么孩子要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听父母的?父母的话一定对吗?即使父母的话是对的,孩子不用犯错误的方式来验证一下,又怎么知道是对的呢?
王: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本质上是在约束孩子,由约束孩子的行为到约束孩子的天性。生命的成长是一种自然现象,有自然规律,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是最重要的。前两年,日本科学家有一个轰动一时的创新,就是生产出正方形的西瓜,以方便运输。做法是把很小的西瓜放在正方形的塑料盒子里,等西瓜把塑料盒子撑满了,再打开盒子,西瓜就是正方形的了。这样的做法不失创意,但成本很高,有得不偿失之嫌。用类似的方法来管理孩子则完全不可取。试想,孩子从小听父母的话长大,对长辈的教导言听计从,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尤其是进入今天讲的创新型社会,他会很不适应,因为他已经变成“正方形”的了,规矩了,墨守成规了,而社会恰恰要求他创新,孩子如何适应?
记:所以,现在高分低能的孩子多,找不到工作的高材生多,啃老的宅男宅女多。
王:是的,当父母抱怨社会的时候,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激情和勇气已被二十多年的唠叨磨光了,他习惯于被指责,他害怕碰撞,家长还浑然不觉。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在学校的时间只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家长是应该负主要责任的。
记:您刚才举了很多妈妈的例子,请问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王:我认为爸爸和妈妈承担着同等重要的家庭教育责任,因为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更加全面。中国为什么特别强调母亲教育,因为中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母亲的责任是“相夫教子”,教育孩子的担子就落在母亲的肩上。现在时代不同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基本没变,但父亲在外打拼再忙,打一个电话总是不难的。笼统地说,孩子跟父亲沟通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跟母亲沟通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学习。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4
关键词: 亲情 亲子运动会 家园共育
一、亲子运动会的重要性
著名幼教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玩亲子游戏。幼小的孩子最希望和父母一起玩。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举行亲子运动会,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二、亲子运动会,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亲子运动会既然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种活动,幼儿和家长自然就是活动的主体,幼儿天性是喜爱游戏的,如何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争取家长的配合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
我园亲子运动会是学期工作计划中就确定的。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我们告知家长将邀请他们来园参加亲子运动会,向他们介绍亲子运动会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让他们了解家长在亲子运动会中的重要作用,并表达我们期待家长积极参加的心情,希望家长们借此机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接下来,在班级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使家长们渐渐感受到活动的氛围。待确定游戏后,我们先把游戏教给孩子,激励孩子回家后跟家长配合着玩。家长们觉得游戏设计得很巧妙,迫不及待地找老师了解游戏的详细玩法和规则。时机成熟,我们便把游戏在家园栏和网站里公布。那几天总有孩子和家长找老师交流在家里游戏的情况,可见他们都在认真准备。然后家长们开始关注什么时候举行亲子运动会,比老师还着急。有了这份期待之情,家长都会积极参与并和老师积极配合。这种期待之情为运动会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期待运动会开展得顺利、精彩、高效。
举行运动会的前一天,我们把邀请函送到家长手中,邀请函的背面有举办此次运动会的目的和意义,有我们的祝福,有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还有穿运动衣、运动鞋之类的温馨提示。
三、亲子运动会圆满成功
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是繁琐的,只有教师细致、耐心、充满热情地工作才能成就运动会的圆满。
家长预热的这段时间里,老师也不能闲着,做道具,准备奖品,熟悉场地,最重要的是三位老师要认真分工,教师分工明确具体,配合默契可以使运动会顺利开展,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我们是这样分工的:一位老师主持活动,位置在起点,另一位老师负责安排幼儿参赛,位置在幼儿和家长处,第三位老师负责准备道具,位置在旁边。
比赛开始前,一位老师组织幼儿先到场地坐下,另一位组织家长在教室里集合,主要告诉家长:今天你很重要,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榜样。并提醒家长: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有意义;别跟孩子说“累”、“天热”之类消极的话;和孩子一起安静地观看比赛,给同伴鼓掌;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他很棒。事实证明老师的提醒是必要的,在运动会进行的时候家长们非常配合,他们站在孩子后边,主动带好自己的孩子,主动配合老师维持会场秩序。
比赛中,幼儿和家长按座位顺序一组一组参赛,这样大大减少了老师组织幼儿的时间和工作量,保证了比赛顺利开展。主持老师刚介绍好游戏,另一位老师已经把孩子和家长组织到场地上,同时道具已经到位,其他家长不需太多等待,都要求孩子安静地看比赛并友好地给予其他参赛者鼓励的掌声。主持老师对表现好的家庭稍作表扬,其他家庭纷纷模仿、争取超越,一组比一组棒,把比赛推向新的。
赛场上热闹的氛围,运动场上的精彩画面;家长们高涨的热情,强烈的参与意识,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证明了亲子运动会的开展是成功的、有效的,这离不开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
亲子运动会让孩子体验快乐、体验成功;亲子运动会拉近了老师、孩子、家长的距离,密切了大家的关系;亲子运动会锻炼了老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增进了老师相互之间的默契。开展班级亲子运动会时教师一定要整合多方力量:游戏设计得好才能吸引大家,准备充分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和家长无障碍沟通才能争取最好的配合,及时点评和引导才能把游戏水平推向更高,组织和参与者默契配合才使活动井然有序。
四、亲子运动会的反思
亲子运动会上,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到各式各样、充满趣味的体育比赛中。趣味夹球比赛,父子兵齐齐上阵;钻报纸的小鸡出壳比赛,把爸爸妈妈带回纯真的童年,更让今天的孩子们亲身体验父辈们曾有的快乐,薄薄的报纸让两代人的心灵紧紧相连,欢声笑语如音符一般在跳跃,奏出和谐亲切的心灵乐曲。此时此刻,运动会已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一个个比赛项目已不仅是力量与速度的简单较量,在这独特的运动会上,孩子们感受着竞技的激烈,参与的体验,团队的合作,大家的关注,活动的乐趣,浓浓的亲情。竞技性、参与性、团队性、关注性、趣味性、亲情性相得益彰,最终归于教育性这一主题,共同构成亲子运动会的魅力与活力。而“亲子运动会”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替代过去口号式的宣传教育,它把“我健康 我运动 我快乐”思想融入活动中,把家长请进校园一起开展亲子运动会,把传统运动会体现的竞技性、团队性与人文因素意义上的亲情性、参与性及竞争性有机结合,最终落实到“教育性”上。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5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结合学校德育实际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关键词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
2013年10月,我校“流动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全校579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572份,回收率98.8%。从中随机抽取了100份作样本分析。
一、流动儿童家庭状况
1.流动儿童家长
(1)职业情况: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为企业人员,百名对象中占到一半,且多数属于单位里的低收入员工。大部分家长每天正常作息,工作8-10小时,但是也有30%的家长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他们中仅10%的人感觉工作“无压力”。
(2)文化程度: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被调查对象和配偶的学历达高中及中专以上的分别占35%和28%。
(3)年龄情况:流动儿童家长年龄大多处于青年和中年,30~44岁之间的达到90%,他们年富力强,吃苦耐劳,对家庭生活的未来充满希望。
2.家庭经济条件
流动儿童家长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基本令人满意,有半数家庭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但百户家庭中也有47%的属于经济“困难型”,月收入千元以内的6人,1000-2000元的17人,2000-3000元的24人。家庭住房条件相对拥挤,29%的家庭孩子没有独立的房间,家庭成员多人一起居住的达15%。另外,他们中有一半以上家庭育有两个孩子,13%的家庭有三个及以上孩子。
3.家庭教育情况
(1)家长育儿观念相对落后。从孩子入学看,超过6周岁入小学的共34人,其中5人9周岁以上才入学。从学生转学看,“随亲就读”是流动儿童的就读的主要形式,32%的学生有过两次及以上的转学经历,就读学校成为孩子一次一次被动适应的“托儿所”。
(2)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97%的家长认为孩子必须要上学,96%的家长认为在人生的成功中学历起很大作用,希望孩子获得大专或大学以上学历,有42%的家长还期望孩子上到研究生及以上,这与自身学历实际形成鲜明对比。另外,83%家长把孩子带在身边,而且60%的家长能抽时间关注甚至辅导孩子的作业。
(3)家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的达92%,而当孩子学习成绩退步,能和老师、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的达72%,能与学校老师经常联系或偶尔联系的占84%,27%的家长也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
(4) 亲子关系一般较为和谐。每天和孩子交流的达到57%,几天一次的也有21%,孩子对家长管教能积极听取,心服口服的达56%,85%的家长认为自家类型属于民主型和随意型,能在双休日带孩子去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的达74%;孩子能主动与家长说心里话或当遇到烦恼时,最喜欢找父母诉说的占54%。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归因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家长家教知识贫乏。从流动儿童家长的学历与职业看,他们在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上都存在不足。百户家庭中,有45%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家教知识一般水平,33%的家长觉得自己家教知识贫乏,另外,有44%的家长觉得“不知道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烦恼。
2.家庭教育时间不足。调查中发现,有17%的流动儿童不和父母住一起,有31%的家长感觉“没时间教育孩子”,日常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的占14%,从不会在双休日带孩子去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的占26%。
3.家庭教育品次不高。
(1)少部分家长的一些“陋习”对孩子影响是消极的。例如:有26%的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64%的家长很少、有时、甚至经常会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打牌,而面对孩子学习成绩退步,有4%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
(2)少部分孩子在家里属于“散养式”。家作辅导靠爷爷、奶奶、家教班老师或无人辅导的占39%,而晚上大部分时间是自娱自乐的,包括看电视、与同伴玩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占33%。
(3)一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确实比较贫困,再加“儿多女多”,因而对孩子的成长环境的优化也就“顾不许多”了。
4.教育子女依赖性强
有些家长思想上存在“学校依赖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过于依赖老师,认为“家长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暖就行,教育则是老师的事”,有15%的家长“从不”主动与学校老师交流沟通,他们期待学校给予其“顺向”的引导帮助和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归因
1.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根本制约因素。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大多低于本地居住户的平均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现状成为广大家长迫切而现实的目标,因而,他们在快节奏的城镇生活中“没时间陪孩子学习、没时间找孩子谈心、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就可以理解了。
2.家长个人素质。流动儿童家长的自身素质也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首先,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品次不高,有时甚至是消极的。其次,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因而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简单化、机械化,有时是“粗糙”甚至是“粗鲁”。
3.儿童自身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地区教育质量的悬殊,新旧生活环境的对比,让大多数流动儿童感到自信心不足、交往有压力,时常会表现出“担心别人看不起”,遇有烦恼“不告诉任何人”。另外,流动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大多都比较“野”,性格倔强、不听话。对家长管教“置之不理”“一时管用”“怀有敌意或对立情绪”有近一半的孩子。
4.学校老师责任。面对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而此时老师却不太理解家长的“苦衷”,总认为家长管教孩子“不配合”,显得无力又无能,因而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帮助引导也就“怠慢”了。
三、解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成立“家长学校”
为加强家校联系,我校建立了“流动儿童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和校内的德育名师组成“讲师团”,利用双休日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为流动家长和儿童上课。内容有“家长言传身教”“学生习惯养成”“亲子交流沟通”“儿童适应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向流动儿童家长推介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读物,下发由我校课题组编撰的《家庭教育读本》。
2.举办“家教沙龙”
家教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师及专家备咨询。家长们的“共同语言”很多,经验也好,困惑也罢,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资源。而和专家、老师的“对话”更能让家长们找到成功教育的理论支点。
3.开设“亲子课堂”
为解决流动儿童家庭中一些“沟通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些亲子活动。流动儿童家长应邀走进课堂,了解孩子在新环境里的精神状态、心理负担和学习情况,感受新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体验孩子在学习与交往中的喜悦与失落。我们还创设一定的“互动情境”,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共同想方设法,携手解决问题。亲子课堂拉近了亲子距离,增进了亲子感情。
4.搭建“交流平台”
传统家长会及家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老师、学生、家长一起面对面地交流,非常有针对性和感染力,但信息社会一些新的交流平台也以其便捷高效、形象生动、互动性强的特点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如:热线电话、家校通、班级博客、家长交流群等,正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青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辅相成,紧密配合。作为家长,要多学习家教知识,多树立榜样,多陪陪孩子,多与学校沟通;作为学校,对流动儿童要多一些关注、关心、关爱,而对家长也要有一份理解与宽容,并主动担当起家校沟通的义务,多渠道、多形式地给予帮助与指导。这样,流动儿童——这朵家校合育之花才会越开越艳。
参考文献
[1]镇江市妇联网站.亲子乐园,2013(4)
[2]镇江市妇联网站.亲子乐园,2013(4)
[3]王永全,黄大红.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J].教育导刊.1999(01)
[4]董旭花.谈谈亲子教育[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4(z3)
【作者简介】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6
“90后”特征之六:喜欢学习同时负担较重
2005年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93.3%喜欢上学,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其中,又有93.3%的少年儿童喜欢到学校去上学,90.8%对课堂内容感兴趣。199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75.2%上课时不和别人说与课堂无关的话,89.5%上课时不看课外书,87.9%上这门课时不做其他门课的作业,92.4%上课时不玩自己喜欢的东西。相比之下,“90后”学生的课堂兴趣在不断增加,课堂表现也有所进步。其中,78.4%的少年儿童课堂表现积极,59.7%在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发言。
另外,57.4%的少年儿童希望将来具有博士研究生的学历,16.5%希望自己将来具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与1999年的调查相比,“90后”对高中或中专、技校、职中学历的期望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对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期望上升了16.5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周末,各年级少年儿童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现象均超过一半。
调查还显示:与1999年的调查对象相比,“90后”自主安排时间的量更少,自主性减弱。
另外,很多中小学生都没有达到睡眠时间标准。其中,在学习日有45.7%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标准(9小时),与1999年(46.9%)基本持平。在休息日,有30.3%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标准。
本次调查还发现,与过去相比,少年儿童能够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自主安排时间方面,2005年少年儿童除了在3个小时以上的休闲时间段与1999年持平、1分钟~30分钟时间段有所增长外,其余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近年来,虽然减负的呼声强烈,孩子们特别渴望能够自主休闲,但现状却不容乐观。来自学校的课业负担、来自父母为孩子安排的学习及特长培训等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主休闲。本次调查发现:当被问到“你认为哪些事情应该由自己来作最终的决定”时,有33.2%的少年儿童认为应该由自己来“安排业余生活”,排在“安排学习”、“与谁交朋友”、“报考学校”之后,列在13个选项中的第4位。
在闲暇活动内容上,少年儿童比较被动。1999年,在“上一个休息日”排在前5位的主要时间分配分别是“做家庭作业”(84.1%,平均89.7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84.5%,平均55.0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39.8%,平均48.1分钟)、“阅读课外书刊、报纸”(85.2%,平均38.5分钟)、“参加特长培训”(47.8%,平均32.1分钟)。2005年,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做家庭作业”(95.3%,平均140.7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75.7%,平均105.6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79.4%,平均103.0分钟)、“做家务”(81.9%,平均77.3分钟)、“阅读课外书刊报纸”(79.9%,平均67.4分钟)。通过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孩子们在休息日里,最主要的3项活动内容是做家庭作业、看电视电影录像、和小伙伴玩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3项内容所消耗的时间在本次调查中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在平日的课余时间里,孩子们的时间分配也多集中在做家庭作业、看电视电影录像、和小伙伴玩耍3项上。1999年排在前5位的时间分配分别为“做家庭作业”(89.7%,平均57.9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75.6%,平均37.2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84.1%,平均33.3分钟)、“阅读课外书刊、报纸”(87.0%,平均26.5分钟)、“参加特长培训”(75.4%,平均19.6分钟)。2005年排在前5位的时间分配分别是“做家庭作业”(97.3%,平均98.9分钟)、“和小伙伴一起玩耍”(76.0%,平均67.6分钟)、“看电视、电影、录像”(75.6%,平均62.8分钟)、“家务劳动”(75.8%,平均57.2分钟)、“体育锻炼”(75.9%,平均47.6分钟)。可见,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平时,孩子们课余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都是最长的。
启示:减轻课业负担仍然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使命。显而易见,新课改以来,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少年儿童课堂学习的幸福感,但学生课外学习负担依然沉重并有所增加等问题不容忽视。学习负担重,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增效减负仍然是艰巨的工程。只有靠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有效作业”。
“90后”特征之七:主动使用媒介同时容易失控
本次调查显示:当代少年儿童在媒介接触的方式和时间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从媒介的选择看,少年儿童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是电视,其次是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少年儿童用于不同媒介的时间有较大变化,用于阅读书报的时间整体上有所减少,而用于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则增幅较大。
看电视几乎成为大多数少年儿童每天的“必修课”。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平均每天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1个小时,周末或节假日看电视的时间更长,平均超过100分钟。
从阅读课外书的数量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少年儿童总体上阅读课外书平均大约25本。其中城市少年儿童平均阅读课外书35.7本,农村则是20.2本。从年级对比看,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上一年平均阅读课外书的数量大约为24.1本;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平均阅读的数量大约为32.9本;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上一年平均阅读数量大约为20.1本。可见,城市少年儿童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总体上要多于农村少年儿童,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数量最多。
从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看,本次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7.8分钟,双休日约为63.4分钟。从城乡对比看,城市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51.4分钟,双休日约为75.3分钟,而农村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4.9分钟,双休日约为63.3分钟。可见,城市少年儿童用于课外书阅读的时间量要多于农村少年儿童。从年级对比看,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少年儿童平时每天读课外书刊、报纸的平均时间约为49.1分钟,双休日约为69.1分钟;小学四到六年级少年儿童平时每天的平均时间约为53.1分钟,双休日约为72.8分钟;初中一到三年级少年儿童平时每天的平均时
间约为39.5分钟,双休日约为61.1分钟。可见,小学中高年级的少年儿童用于课外书阅读的时间是最多的。
少年儿童的家庭电脑和个人电脑拥有率有显著增长。2005年的调查显示:25.6%的少年儿童家中拥有电脑,其中城市少年儿童达到50.4%,农村少年儿童达到12.8%。相比之下,1999年只有8.4%的少年儿童家中拥有电脑(其中城市20.0%,农村4.6%)。需要提及的是,有10.5%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拥有电脑(城市21.2%,农村5.0%)。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迅速,少年儿童接触电脑的基础条件大大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
本次调查显示:73.2%的少年儿童使用过电脑(其中,城市87.0%,农村66.1%),35.5%的少年儿童上过网。在使用过电脑的少年儿童中,上过网的达到52.5%(城市68.4%,农村41.4%)。可见,会使用电脑和上网在少年儿童中已经比较普遍,尤其在城市。调查还显示:“玩网络游戏”是少年儿童最经常的网络行为,其中有19.2%的少年儿童经常玩网络游戏,有27.7%有时玩网络游戏。
启示:应将媒介素养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范畴。当代少年儿童身处丰富多样的媒介传播环境中。这既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应增强少年儿童对媒介传播识别与分析的能力,以使他们在接受信息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介获取有益、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如何运用媒介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如何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行使批评的权利等,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建议将少年儿童媒介素养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范畴,提高少年儿童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学会防范、抵制媒介的消极因素,提高科学使用媒介、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90后”特征之八:亲子关系缓和同时沟通不畅
研究发现:在“90后”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由高高在上的家长逐渐变为与孩子平起平坐的朋友。51.2%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5%),46.7%的少年儿童将父亲视为自己的好朋友(1999年为36.2%),这两个比例均有较大幅度增长。“90后”更多地将父母视为自己的好朋友,这说明成人的权威地位进一步动摇。
这种情况与少年儿童在信息时代的优势地位相关。调查表明:在电脑和网络这些新媒介的使用技术上,少年儿童的掌握能力要远远超出他们的长辈。数据显示:使用过电脑的少年儿童的比例比父母的比例高出26.6个百分点。在使用电脑方面,有70.1%的少年儿童认为,“父母比自己懂得少”;有61.5%表示,“自己经常或有时教给父母一些新知识”,只有20.1%的孩子认为,“父母比自己懂得多”。
孩子对父母的影响不仅涉及知识技能,也包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勇于张扬自我、较强的规则意识、积极的生活态度、乐于接受新事物等,都会对成年世界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90后”普遍承载着父母较高的学业期望。调查发现:超过90%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读到大专或大专以上,其中希望孩子读到硕士和博士的高达70.3%。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高。分析发现: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差异显著。前者希望孩子读到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有94.5%,其中希望孩子读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高达77.1%,分别比后者高出4.3个百分点和11.4个百分点。
在2005年的调查中,让少年儿童分别选出父亲和母亲最关心自己的3个方面的问题,结果发现:父母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亲88.2%,母亲78.7%),而对孩子的心理、情绪、性格、爱好等的关注则非常不够。甚至有将近一半(45.1%)的少年儿童认为,“父母经常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认为父母有时这样做的也有23.0%。这表明,在父母的教育观念中,孩子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并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父母对孩子过高的学业期望,会影响孩子的成就动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情绪困扰、问题行为等心理问题。
今天的少年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在2005年的调查中,“经常”和父母说心里话的孩子仅有27.7%,比1999年的39.9%下降了12个百分点;同时,仅有不到一半(44.6%)的孩子表示,“父母经常了解我最需要什么”。这一倾向值得关注。
2005年的调查还显示:父母的过分关心、过高期望,导致少年儿童不愿与他们沟通;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亲子交流成了一种奢侈,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导致话不投机;知识观念、爱好兴趣的差异,导致亲子沟通障碍重重……亲子沟通不畅,极易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甚至恶化。
启示:让学校成为促进亲子沟通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是理解、尊重与信任,当父母与子女情感沟通的基石出现裂痕时,学校无疑是帮助父母与子女跨越沟通障碍的理想桥梁。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创造多种有效的方法促进亲子沟通,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90后”特征之九:亲近教师同时对教师要求较高
新型师生关系表现为较为平等与民主的关系。一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满意与欣赏上。有88.7%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会“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二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真情与关爱上。有88.3%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三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尊重上。有84.3%的少年儿童认为,教师“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给予提示和鼓励”;有90.9%的人认为,教师“从来不”和“很少”挖苦、嘲笑学生。四是体现在课堂外师生之间的互动上。1999年的调查显示,有29.0%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老师;2005年为32.5%。另外,本次调查还显示:有89.1%的少年儿童非常珍惜老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有58.3%的少年儿童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与教师关系和谐。
“90后”对教师的平等行为评价较高。他们认为教师“从来不”和“很少”有下列行为:要求或暗示学生送礼(91.5%),挖苦、嘲笑学生(90.9%),不喜欢经济条件差的学生(90.2%),不喜欢相貌不好的学生(90.1%)。“90后”对教师民主行为的评价也比较高。多数少年儿童认为,教师能够“有时”或“经常”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88.7%),关心有困难的学生(88.3%),主动向学生认错(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