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总结大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概念总结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概念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概念总结大全范文1

【关键词】小实验 意义 作用 实施

一、小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会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学习“大气压强”时,在引入大气压强概念之前,引导学生完成了以下两个小实验: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后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封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吞入瓶内;2)给底部扎有几个小孔的空可乐瓶里灌水,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会流出吗?取出可乐瓶,通过控制瓶盖,使水一会流出来,一会儿又不流出来。这些引人入胜的小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大气压强,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现象和结果,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下建立起物理概念,快乐地获取了新知识。

(二)加强生活联系,激发学习愿望

物理教材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在没有做实验之前,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多数学生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课后都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条件之一的 “着火点”的认识。自己总结出在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而纸的着火点为183℃,达不到着火点,因而纸不燃烧。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

(三)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在课后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比如学生在课后小实验中利用家庭中常见的鸡蛋就完成了三个实验:(1)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上来剥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剥要容易得多(热胀冷缩的性质);(2)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来时烫(液体蒸发吸热);(3)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浮沉现象)。

二、小实验的实施

(一)结合教材,随堂训练

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及利于发展学生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灵活机动的随堂实验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解答有关问题。例如在“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的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在事先准备的一根木直尺上细心系上细线,代表刻度,使每相邻的细线先后相隔1dm、1cm,然后用此直尺去测量课本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在学生实验时,我提出:(1)你所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最小刻度是多少?测量范围多大?(2)你测出的课本的长度值,哪些是刻度线所指示的,哪些是估计出来的?(3)比较使用最小刻度是1dm和1cm的刻度尺时测量出的结果,哪个准确些?为什么?(4)若将细线指示的最小刻度小到1mm,测出的结果又会有怎样?如此让学生自己在动手过程中观察对比,对“准确值”“估计值”“记录单位”的重要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很自然地对测量中决定准确程度的是最小刻度也就有了正确的理解。

(二)配合习题,同步训练

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推理性习题,可适当配合同步小实验,使抽象习题形象化,推理习题具体化。例如,在“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弄懂教材作业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连接方法,我让学生分组在课后完成“利用铅笔芯制作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亮度”的小实验,找出定性规律,然后解答两个作业题,结果学生答题轻松、正确,并且还能顺利解释一些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应用性习题。再如教材作业中判断哪一根钢棒具有磁性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准备两根缝衣针,配合教材后的小实验,让其中一根磁化,然后亲手去实验,那么解答这个问题就会比教师的启发、分析效果更好。

(三)利用第二课堂,对“症”训练

课内教学内容毕竟要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搞得丰富多彩,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有针对性地及时做一些典型的小实验,能收到释疑解难、深化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效果。

实践证明,小实验以其独特特点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失为辅助教学的一个极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安忠,刘炳升.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