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干部培养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干部培养体系范文1
实施“千名后备干部培养工程”是路局、路局党委贯彻落实全路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全局各系统培养和储备后备干部队伍。我很荣幸成为路局“千名后备干部”中的一员,现已入吉林大学培训一个月之余,下面将自己在思想认识、学习生活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这次培训,我从内心感激路局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学习,不辜负路局领导对我们的期望。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遇,经过近一个月来在吉大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吉大做为全国重点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办学经验,老师们精彩的授课,使我感到受益匪浅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学识上的差距,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充实自。我看到自身的压力和责任,局长和党委书记亲自为我们做开班报告,使我看到路局对我们寄予的厚望,而我在上学受培的同时,还有很多同志在负担着我的工作和责任,所以我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不好好学习。
二、认真完成了阶段性学习任务
路局、路局党委以及段在安全生产压力这么繁重的条件下、在这生产大忙时节,花这么大的精力、财力和时间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培训,对于我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这一切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因此我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我非常珍惜每一堂课、每一分钟,都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能做到及时复习和预习,按要求完成每学科作业,并撰写心得体会,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班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从入校那天起,我就认真学习了学员管理手册,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违反学员手册以及吉大的规定。一个多月以来,尽管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但是我没有出现一次迟到早退现象。课上认真注意听讲不走动、不盹睡,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课下认真遵守作息时间和宿舍就寝制度,不打牌、不饮酒,时刻牢记自己的单位领导的嘱托,不给路局、段领导添乱、抹黑。服从指挥、听从领导,对班委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我都能积极参与,参加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在自己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还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
干部培养体系范文2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rhEPO对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影响,探讨rhEPO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5、50、500 U/mL)rhEPO干预从新生SD大鼠(出生24 h以内)取材来的神经干细胞,分别检测每组神经干细胞克隆形成率;在不同时间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计数。结果 添加rhEPO各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快最终神经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以50 U/mL rhEPO组作用显著;添加rhEPO各实验组的细胞生长曲线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50 U/mL rhEP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计数结果显示,50 U/mL rhEPO组中NSE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rhEPO;体外培养;增殖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which multiplies in vitro raise to the nerve stem cell of different density rhEPO, an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rhEPO, associated with nerve stem cell transplant, in curing spinal cord damage repair. Methods The present research firstly intervened the nerve stem cell, obtained from the newborn SD big mouse (born within 24hs), with different density rhEPO (5, 50, 500 U/mL). Then, a distinctive examination of the rate of clone formation in each groups nerve stem cells was conducted. Afterwards, MTT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cell reproducibility in different times and nerve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s immunocytochemistry dyeing and counting. Results The cell multiplica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s which had added the EPO was quicker and the quantity of final nerve balls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remarkable in 50 U/mLEPO group. The cell growth curve in experimental groups which had added the rhEPO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also remarkable in 50 U/mL EPO group. The NSE and GFAP immunocytochemistry dyeing and the coun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SE immunity masculine cells in the 50 U/mL EPO group were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erve stem cell; rhEPO; in vitro raise; multiplication
神经干细胞(nerve stem cell,NSCs)是一种具有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研究中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不仅存在于 胚胎脑组织,而且已发育成熟的 内也存在神经干细胞[1]。正常情况下这些NSCs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在特定因素的作用下,例如损伤或刺激,其分裂、分化的潜能就被激活,从而出现增殖现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离体神经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效应,但其作用有限[2]。因此,如何更有效的促进NSCs的增殖是推动其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本实验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bFGF联合应用促进NSCs的体外增殖效应进行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新生SD大鼠(出生24 h以内)、DMEM/F12培养基、无血清培养添加剂B27(美国Gibco)、bFGF(北京双鹭生物制品公司)、EGF(premega公司)、胰蛋白酶、谷氨酰胺(Sigma), MTT(噻唑兰)、DMSO(二甲基亚砜),及其他相关试剂。
1.2 方法
1.2.1 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①新生SD大鼠经75%酒精消毒,无菌条件下将前脑完整取出,借助显微镜在视交叉平面和海马平面各做一道冠状切口,留取自视交叉至海马约2 mm厚的脑块。将留取的脑块冠状面朝上放置,然后在侧脑室外侧做两道矢状切口,并且在胼胝体上方做一水平切口,留取中间围绕侧脑室前角的脑块。此部位包含侧脑室前角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富含神经干细胞。②去除软脑膜和脉络丛组织。将脑组织转移到另一培养皿,用剪刀反复剪切至约1 mm3大小组织块,加入DMEM/F12基础培养基2~3 mL,用吸管反复吹打,制成细胞悬液。③将细胞悬液用200 目铜网过滤,去除残留未分散组织,将滤液移入无菌10 mL离心管。离心机将过滤的细胞悬液以1 000 r/min离心10 min,以便收集细胞。④吸管小心吸除上清液体,将沉淀的细胞重悬于2 mL含B27和20 ng/mL bFGF,20 ng/mL EGF的DMEM/F12培养基中,计数板计数后以2~5×105个细胞/mL接种于25 cm3 培养瓶。置37 oC,5%CO2培养箱内培养。⑤培养4~5 d后,将含细胞的培养液转移至离心管中,1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同样方法小心吸除上清液体,用相同培养液重悬细胞后,接种于更换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每5~7天换液1次。⑥培养2周左右时见神经干细胞克隆形成,3~4 周见大量神经干细胞球。以后用机械法分散神经球方法进行传代培养。
1.2.2 神经干细胞的传代培养
将细胞移入无菌10 mL离心管,以1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吸除上清液体,向沉淀中加入3倍体积的0.25%胰蛋白酶/EDTA(1:1)消化液,37 ℃水浴5 min。用吸管轻轻吹打成单细胞悬液(此步骤时间不超过5 min)。加入1/10体积的血清终止消化。以2~5×105个细胞/mL细胞浓度继续培养,培养基成分同上。
1.3 实验分组
取第3代神经干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含rhEPO 5、50、500 U/mL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同时设不含rhEP0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含bFGF浓度均为20 ng/mL。将各组神经干细胞悬液置于5%CO2、37 ℃培养箱内培养。每组均设复孔,实验重复3次。
1.4 检测指标
1.4.1 检测神经干细胞克隆形成率
将各组细胞作梯度倍数稀释接种于25 cm3培养皿中静置培养。细胞培养7 d时,取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培养皿放置在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上,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克隆数,计算公式如下:
克隆形成率(%)=单位面积克隆数/单位面积接种细胞数×100。
1.4.2 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
将各组细胞以每孔大约1.0×105个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体积150 μL,每日检测OD值。
1.4.3 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计数
将各组神经干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中(预先置有涂多聚赖氨酸的盖玻片),每孔平均接种50 个神经球,加入有血清培养基3.0 mL,静置培养,每3天换液。10 d后收集贴有细胞的盖玻片,分别做NSE、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每个标本随机取20 个视野,普通光镜下观察并计数每个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率,取平均值。
1.5 统计分析
数据以±s表示,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法,各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
2 结 果
2.1 细胞的观察及克隆形成率检测结果
对照组形成的神经球数量无明显变化,神经球的细胞折光性较弱,边缘细胞形态不规则,可见有丝絮状物和较多细胞碎片。而添加rhEPO各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快,48 h可见较多的成对或3~5成群细胞出现,最终神经球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以50 U/mL rhEPO组作用显著。
2.2 MTT检测结果
MTT结果显示,添加rhEPO各实验组的细胞生长曲线高于对照组,尤其是50 U/mL rhEP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2.3 细胞分化比例检测及显微测量结果
对照组神经球贴壁率低,可见许多细胞团漂浮在培养基中,最终漂浮的细胞团变为细胞碎片。添加rhEPO各实验组中,部分神经球贴壁困难,一旦神经球贴壁,随即有突起长出,胞体和突起生长较快,双突起和多突起细胞多于对照组,第2 d即可见部分细胞建立突触联系。3 d细胞多数可形成较密集网络,胞体较丰满,细胞突起生长快,可见多角形细胞。对照组细胞网络稀疏,细胞胞体较小,突起变短、变粗,有的胞体内可见空泡。显微测量结果显示,50 U/mL rhEPO组中细胞突起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NSE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计数结果显示,50 U/mL rhEPO组中NSE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
3 讨 论
最近的研究证实,rhEPO在体内和体外的多种神经细胞损伤模型中均有抗凋亡作用。在运动神经元培养中,rhEPO能抑制因血清缺乏或红藻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神经细胞rhEPO受体激活后,通过干扰JAK2和核转录因子可抑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和NO诱导的凋亡[3]。rhEPO还可以通过调节凋亡过程中不同基因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在自由基损伤模型中,rhEPO可调节神经膜外部分的磷脂酰丝氨酸(PS)残基,并通过调节线粒体的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caspase8、caspase1和caspase3活化酶的活性,增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活性,促进凋亡的蛋白磷酸化而保持DNA的完整性[4]。rhEPO在神经系统内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在红细胞内的机制相同。
rhEPO对神经细胞的许多功能活动均具有调节作用,例如钙离子外流、膜的去极化、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细胞的凋亡等。rhEPO可能通过抑制或刺激神经递质的合成来参与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在PC12细胞中,rhEPO通过激活钙离子通道刺激多巴胺的释放和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诱导膜的去极化,增加一氧化氮(NO)的合成,促进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等)的释放[5]。在大鼠脊髓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rhEPO能通过对突触传递的直接作用而起到伤后即刻的神经保护作用。
在海马薄片培养中,rhEPO受体被激活后,通过激活JAK2抑制钙离子介导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来实现对神经元缺血的保护。最近有报道显示,rhEPO能刺激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活性,人类成神经细胞瘤的膜片钳研究证实,有T型钙通道的表达。当把 rhEPO加入到培养基中,可以观察到钙通道的最大峰值电流增加。因此,rhEPO可以通过胞膜上的T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增加钙离子流,进而影响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平衡来产生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6]。
rhEPO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直接影响细胞的生存,在细胞培养中也展示了其营养作用。rhEPO能启动细胞的分化,阻止细胞的死亡和增强胆碱乙酰基转移酶的活性。这些发现说明,rhEPO抑制神经元凋亡是其短暂的作用,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则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 Romero MI,Lin L,Lush ME,et al. Deletion of Nf1in neurons induces increased axon collateral branching after dorsal root injury[J]. Neurosci,2007,27(8):2124-2134.
[2] Karimi-Abdolrezaee S,Eftekharpour E,Wang J,et al. Delayed transplantation of adult neural precursor cells promotes remyelination and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Neurosci,2006,26(13):3377-3389.
[3] Yamanaka H,Obata K,Kobayashi K,et al. Alteration of the cell adhesion molecule L1 expression in a specific subset of primary afferent neurons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J].Fur J Neurosci,2007,25(4):1097-1111.
[4] Baharvand H,Mehrjardi NZ,Hatami M,et al. Neural differentiation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n a defined adherent culture condition[J].Int J Dev Biol,2007,51(5):371-378.
干部培养体系范文3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职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职业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建设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干部骨干和先进分子。他们在学习之余,主动服务同学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效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认可,保证了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1)学生干部任职时间短,缺乏培训。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这就造成了在培养学生干部上的局限性。学生干部换届频繁,任职时间短,导致工作没有延续性,并且无法接受系统科学的培训。
(2)学生干部监督考核制度不健全。有些职业学校对学生干部组织没有有效的内部考核监督体系,考核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和笼统,考核方式不灵活,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监督的也主要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干部队伍内部的相关部门成员,这就使得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监督掺杂着主观性,缺乏威慑力。
(3)部分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团队精神,不能吃苦耐劳。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都是“90后”,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比较注重个体,所以在学生干部中会有一部分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弱,忽视团队合作,不能相互配合,换位思考,甚至相互推诿,互相指责,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4)部分学生干部对自身身份出现认知偏差,存在功利思想。部分学生对学生干部的身份理解出现认知偏差,动机不纯。他们不是为了服务同学,配合老师开展工作,锻炼自身能力,而是利用学生干部身份满足自己“当官”的虚荣心、为自己牟私利。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1)完善创新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培养机制。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培训方式可以采取社会实践课、研讨会、课堂案例教学、报告会、业务交流会等形式;培训师资可以请校内外优秀的思想政治、心理学和学生管理岗位的教师,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干部介绍经验心得。
(2)建立完善有效的学生干部考核监督制度。必要的考核监督不仅是对学生工作负责,也是对学生干部负责。对保障学生的权益、规范学生干部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考核内容应该全方位,包括思想品德、工作业绩、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考核方式可以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随机与定期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只有加强及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通过严格的考核监督,才能让每位学生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能发挥主动性又能自我约束。
(3)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要从思想品德、工作责任心、能力素质、服务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受同学欢迎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进行综合考察,并严格按照民主选拔程序来选拔干部。组织团队活动,树立团队意识,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干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积极健康、团结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学生干部思想教育会议、小组专项讨论、老师单独谈话等形式,对学生干部宣讲思想政治,使学生干部认识到学校和老师同学对思想观念的重视,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干部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素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干部群众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农村干部群众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培养、引导农村干部群众逐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农村干部群众信息素养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目前的信息能力很低(约6.17分),仅为美国的8.6%、韩国的15.3%、巴西的40.2%,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均为最低。
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底,农村仅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14%,农村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与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国互联网用户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互联网主要为城市人群所服务。
当前中国农民的信息素养具体是怎样的呢?笔者于2007年7月对山东省17地市的部分县(市)、乡镇、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干部群众的信息技能与信息需求方面作了抽样问卷,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的电视机、固定电话的普及率较高,分别达96.3%和99.1%,但计算机的拥有量却是非常的低,目前仅达到0.1%左右。而会使用、操作计算机的人员仅有1.8%,经常上网浏览信息的仅有1%,所以信息化离农村还很遥远。他们获取信息、收集资料的途径以熟人或朋友的介绍居多,其次是通过电视而获取信息,主动上网获取信息的人很少。这也反应出经济能力对信息需求的制约。在调查中我们看出,越是较发达地区、经济收入越高者,对信息的需求量越大。
二、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稳步健康地开展起来,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农业信息网站和信息中心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农业信息新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农业信息化升级。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农业生产、科技以及管理和市场信息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农业专家系统、模型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等得到开发和利用。
但是在涉农信息服务体系方面存在问题:一是网站远离或者脱离农村,服务对象并不针对农村党员干部;二是服务特色不明显,针对性强的服务内容数量少,针对农村党员干部需要的服务内容非常少;三是服务定位不准,农民需要的有效供给不足;四是服务深度不够,服务增值量太小,信息的有效性低,信息的增值量太小。
当前农村干部的信息素养较低,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又不健全,造成农村信息服务不通畅。市场信息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流通体系、服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有不可限量的作用。因此,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信息素养的培养尤显重要。
三、农村干部群众信息素养与创新意识培养
1.建立高水平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条件。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
2.完善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健全三级信息服务组织机构,尤其在村设立信息服务点,配备信息员负责信息的传递、交流、服务等工作。完善涉农网络服务功能,提高涉农网络信息服务的增值性,开发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资源增值深度。
3.促进信息进村入户。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形式,为农民提供更舒适、更便捷及时的信息服务,涉农服务全面考虑接受者的实际条件,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
4.建立面向新农村建设不同主体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利用覆盖全国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搭建农村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农村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和接受运用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政府的引导与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机构以及农业院校的优势,开展针对农村科技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培训,使农村科技人员切实掌握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合法获取、筛选、组合、优化、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创造科研新成果。第三,通过基层党校和农业信息机构,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信息素质教育。第四,加强信息应用和服务力度,强化农村群众的信息意识,培养和扩大农村干部群众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佚名.信息化与三农问题研究. 2005-08-16.http://.cn/show.aspx?id=661
&cid=8.
干部培养体系范文5
关键词:心理文化;学生干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06-03
学生干部是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干部管理为高校的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管理工作,相对于物质激励来说,精神方面心理文化的指导占主导地位,其中,心理契约理论的提出和其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的引入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本文在阐述心理文化指导中心理契约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引入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侧重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构建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提出建议。
一、概述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学术界研究定义: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为达到共同成长发展而达成的无形约定,具体包括个人有所奉献与组织期望有所获取之间的配合、组织有所提供与个人期望之间的一种配合。学生干部管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同一层次的管理,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硬性的规章制度并不适应于学生干部管理体系,而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心理契约更适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的必要性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各阶层的不断深入,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管理者都逐渐认识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契约理念的内在要求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将其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其一,心理契约能够与现有的硬性规章制度相互补充。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之中,过于硬性的规章制度、条文款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且往往会给学生留下缺乏内在的人心关怀的印象。采用心理契约的方式,依靠一种内在的、心理层次上的管理途径,是学生干部将其个人的目标与学校共同目标结合起来的一种价值上的共识,使实现学校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机结合。因此,将完善的外在的规则制度与心理契约有机结合势必会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其二,在心理文化的指导下,更能够使学生接受管理,并激发自身的动力。心理契约能够针对学生干部个性的心理需求进行管理,并以此文基础对学生的一些期望与需求予以满足,从而从内在上激发起学生进行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充满自信地去做好学校给予的工作任务,积极进取。其强调的是以学生自身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并以这一回报促进自身更加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素质提升与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管理要求的统一。
二、当前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心理文化的发展进步,高校管理的原有规章式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院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而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心理契约管理理念才是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创新发展的关键。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从动机的角度讲,许多学生在加入学生干部队伍时所抱有的动机各有不同。一些同学加入学生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即组织能力、办事能力以及与人交际的能力;另一些同学的加入则是单纯为了帮助同学、服务同学;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加入学生会是为了在入党、评比、保研、就业以及公务员等考试时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优势。[1]正是由于工作动机的不同,致使一些学生在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后,其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都会有所降低,同时,经过换届选举又或工作中遇到挫折时,便会选择不进则退和逃避,极易造成学生干部责任心的降低,流动性变大。
其二,从外部约束机制来看,现有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尚未形成稳定的规则制度。当前高校学生会组织大多是由一些缺乏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学生组成,且现行规章制度不足以对学生组织形成约束,致使学生干部间很难形成团队的凝聚力,更谈不上学生工作效率的提升。一些学生干部在参加学生工作初期能够保持一定时期的积极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便易出现责任心下降、做事武断、推诿他人等现象。
其三,从激励的角度讲,现有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不足对学生干部给予有效的激励。一方面现有激励机制较多的是从正面的角度对学生干部进行激励,即褒奖,但却缺少对学生干部某些方面的批判教育。另一方面过分依靠物质激励而忽视内在发展型激励的手段,已难以保证选择干部的持久的积极性。在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激励制度功利化以及缺乏明确的实施者定位等都已成为导致难以对学生干部实施真正激励的阻碍因素。[2]
其四,从心理契约角度看,即学生干部个人对于学校这一组织的分享与组织的获取以及其所提供的回报之间的一种内在配合。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干部的工作态度以及个人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干部参与到学生工作之中从心理契约角度讲是期望得到来自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认可以及尊重、期望获得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期望在自身成长和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机会等等。但当前现在来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学生
干部管理体系建设在构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时,将心理契约理念引入其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干部的个人潜能,更能增强学生干部团队的整体凝聚力。目前,将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如何运用心理契约的理念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团队文化,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学生干部个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团队文化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学生干部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团队文化,形成具体可见的学生干部团队。[3]如在高校团委学生干部、体育部、心理部等等,应当结合自身部门的特点,构建特色的团队文化,如体育部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加强体育锻炼”等,并将其作为个人发展以及团队发展的缘由。使学生干部在进行学生工作时,能够始终以这样一种愿景来督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由以往的单纯地适应工作转变成为创造性工作。
(二)构建管理体系时应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
管理者在确定学生干部团队的目标时应当采用动态测评的方法,即及时与学生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对目标的准确性予以分析,对原有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整,避免后期学生干部自身的期望与需要未受到学生团队的足够重视和吸收而导致的学生心理契约违背感的出现。[4]因此,在构建管理体系时应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这就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讲,要注重对学生干部管理的随机反馈和阶段反馈,积极实现与学生干部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从学生干部的角度讲,应当注重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只有通过学生干部内部的检查与监督以及与管理者、团队成员间的有效的沟通、反馈和情感交流才能更好地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
(三)注重提升学生干部的成就需要,实现成就需要与激励措施有机结合
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注重将提升学生成就需要的因素考虑到体系的完善之中,使学生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干部团队之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为学校做出贡献对于自身成就的实现的重要意义。同时,管理体系应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等。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
其一,对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中的岗位责任予以明确。当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岗位责任意识,同时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其二,学生管理体系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权利,在责任范围内行使其相应的权利,主导自己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干部创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平台。
其三,学校作为学生组织的管理者,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意识,逐渐树立起以学生成就需要为导向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激励机制,同时不断地创新激励方法,使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更具活力。此外,应转变传统以成就、业绩、考勤为主的激励原则,将个人对于团队的贡献程度以及学生干部个体的进步程度作为一项激励的原则,发挥其维护管理者与学生干部之间的心理契约的重要作用。[5]
(四)注重心理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干部自信
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更应注重物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结合以及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的结合。在学生干部工作之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应注重从精神的角度给予学生干部激励。如当学生干部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教师应当注意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能够静心对待事件,明辨是非,使其通过一些挫折能够具有一定抗压能力和逐渐树立起责任感;当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获得了突出的业绩的时候,学校作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的管理者应当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反之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单纯注重褒奖而对其不足的方面不闻不问,逐渐使学生干部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进而逐渐形成自信、乐观、执著、开拓等心理品质。
四、小结
心理契约是心理文化指导下的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层次上的管理途径。心理契约理念的内在要求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因此,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心理契约更适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其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十分必要。学生干部应在心理文化的指导下,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将心理契约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构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1]刘毓敏.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5).
[2]杨湘涛,朱新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师文慧.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角色冲突及调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8).
干部培养体系范文6
薪酬福利。涉及具体事项比较多,有几个典型的条款,比如说安居,是公司的福利,腾讯拿出10亿人民币给员工,如何在操作中更好体现公司关心员工的理念呢?其中有许多操作上的挑战,比如如何同银行合作,福利体系如何设计,不同城市如何界定等。不过,在涉及关心员工成长的理念,当时就是清晰地告诉员工,给第一套房的同事要在某个级别以下,如果超过这个级别就不能享受这个福利,对于没有享受到这个福利的同事,他们也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这样,公司的管理理念就得以贯彻,大家知道公司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理念的传递,也是沟通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沟通点。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当中同样也体现了腾讯的一些想法,我们有社交场所,在这里是员工增加人脉互相进行分享交流的场地,当然它也有福利在里面,比如说单位喝咖啡,比较正宗的咖啡大概就10块钱,基本上是很便宜,包括还有点心或者其他东西,经常有各界名流在里面出没,大家有很多机会,有很多纪念品,年轻同事非常喜欢,给员工传递这样的理念,腾讯鼓励的是交流、分享,而不是封锁闭塞。
领导力发展。腾讯有很多的挑战,其中有一个挑战是快速增长时管理人才的稀缺,从3个人到2000多人,其中需要几十个人进行管理,怎么管理?怎么给他们一个丰富的、立体的方案?腾讯学院以及各个事业部大家一起合作做了很多的工作,并且实施了教学相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持续进行。当然,要在全员辅导当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必须及时,如果他做了一件事情出了问题你过很久给他辅导,这个事情就会大打折扣。
关于资源。资源永远是不够的,如何运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腾讯的人才规划体系包括战略、文化、绩效、能力四条。很多人问腾讯,这个体系要花多少时间,如何做?五年!这个体系现在并未完成,还在继续,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有一个基本原则——项目和体系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