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色街道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色街道设计范文1
【关键词】市政道路;特色街区;道路横断面设计;设计理念
【Abstract】Lingnan Ling North Road is the old city of Lingchuan City, traffic traffic trunk road, the county government plans to build it as a characteristic neighborhood. This article explores Lingnan Ling Road as a characteristic street, how to consider the various aspects of road cross-section, how to balance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roposed program.
【Key words】Municipal road;Characteristic street;Road cross-section design;Design concept
1. 设计背景
(1)灵南灵北路是桂林市灵川县老城区的交通次干路,现有路面修建于20世纪初期,经过10多年的使用,路面已经破坏严重,急需修复改造或重建。
(2)灵南灵北路在老城区的路网结构中起到中抽线的作用。该路网东有桂黄一级公路,西有西环路,南有滨江北路,北有北环路,中间有灵东灵西路与灵南灵北路相交,灵南灵北路的改造建设会对路网内各道路的交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路网全局的高度看待灵南灵北路的改造设计问题。
2. 设计定位
(1)道路设计必须服务于街道的总体设计定位,因此,作者对灵南灵北路的交通服务功能进行了解析研究,认为灵南灵北路应为五股交通流服务:第一股休闲交通,指在灵南灵北路上逛街、购物、饮食及休憩的行人交通;第二股慢行交通,指灵南灵北路上的行人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自行车、电单车、微循环招手即停电瓶车);第三股动态交通,指环城路和三条横向干道的主动脉交通,及主动脉周围的窄密支路网的毛细血管交通;第四股静态交通,指环线内停车场交通;第五股甘棠江畔漫步交通,指环绕老县城街区南部和东部的甘棠江两岸的滨江观景区的行人交通。
(2)经过对五股交通流与灵南灵北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设计定位确定为:融休闲交通和慢行交通于一体,链接动静交通及甘棠江畔漫步交通的特色街道。
3. 设计理念及设计思想
3.1设计理念。经过对灵南灵北路本身的空间结构及所在路网结构的充分研究,设计团队确定采用三个设计理念:
(1)理念一:交通微循环交通微循环指由次干路、支路及等外路等狭窄道路组成的密间距的道路网络,因类似血液系统的微循环而得名。交通微循环是近年来国际上倡导的路网规划设计新理念,是防治交通拥堵和兼顾生活便利的有效方法。理念的核心是“密而窄的路网”。
(2)理念二:慢行交通一体化交通微循环指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建在同一平面上,并用盆景、树木或水系等各种措施进行软隔离的设计方法。适用性:该理念适用于老城区改造而道路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
(3)理念三:无碳交通系统(微循环公交系统+骑行道系统)微循环公交是指以小型公交车为运载工具,以狭窄密布的街^道路为运行线路,以主干公交线路为接驳对象而循环运行的公交线路。
3.2设计思想。
3.2.1设计的前提。首先以交通微循环理念为引领,疏通全街区内的路网,并链接街区外的干线交通。
3.2.2设计的主要思想。以本街道的功能定位和问题解决为设计目标;根据横断面设计的需要,灵活运用慢行交通一体化理念,以融合灵南灵北路的休闲交通和慢行车交通,并链接街道南端的甘棠江畔漫步交通。
3.2.3交通品质的提升。应用无碳交通系统设计理念,全面提升老县城街区的交通品质。
(1)微循环公交系统:以微循环公交理念为引领,以电瓶车微循环公交为工具,驳接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甘棠江畔漫步交通和灵南灵北路的行人交通。
(2)微循环公交路网及交通管理方案如下:骑行道系统:以休闲、绿色、自由交通理念为引领,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驳接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甘棠江畔漫步交通和灵南灵北路的行人交通。微循环自行车路网及交通管理方案如下:
4. 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我们对道路横断面设计了9个方案,重点介绍三个。具体如下:下面先对现状的道路横断面型式进行介绍,然后提出横断面设计方案。
4.1现状横断面型式(现有道路横断面图见图1)。图1 现有道路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的优点:有(1)横断面人行道宽达9米,方便沿街商业活动、行人休憩;(2)路侧停车方便、安全。缺点有:(1)完全的混合交通路权不明确,交通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大;(2)现有树木树冠过大,阻挡观赏沿街立面景观的视线;由于现有的道路横断面型式具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具有现实必要性。
4.2方案一:双车道双向交通+ 慢行交通一体化(方案一横断面图见图2)。
4.2.1方案一说明:(1)本方案设计定位为休闲街和交通支路的混合型式街道,对称设计;(2)道路最中间是黄色单实线,其两侧有两条对向的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4米;(3)紧挨机动车道往外是宽1.5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以低矮灌木和花草绿化为主;(4)紧挨绿化带往外是宽2.5米的非机动车道;最外面的是宽7米的人行道。
图2方案一横断面图4.2.2方案一的优点:(1)采用了慢行交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同一个平面上,两者中间用盆景、树池、凳子、石球或小喷泉等方式进行软隔离,使其总宽度达9.5米,可为街景设计提供充足的空间;(2)弱化了道路的交通功能,环境优美,街道噪音、尾气、粉尘等公害较小;(3)能预防后期可能引发的交通拥堵。
4.2.3方案一的缺点:(1)不能随意停车,停车要绕行到附近支路或停车场;
4.3方案二: 双向四车道+慢行交通一体化(方案二横断面图见图3)。
图3方案二横断面图4.3.1方案二说明:
(1)本方案设计定位为交通次干路,对称设计。
(2)道路最中间是黄色双实线,两侧各有两条对向的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3米。
(3)紧挨机动车道往外是宽1.5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以1~2米低矮灌木和花草绿化为主。
(4)紧挨绿化带往外是宽2.5米的非机动车道;最外面的是宽4.75米的人行道,人行道上间隔种植3~5米高窄冠树木。
4.3.2方案二的优点:
(1)与方案一比,车道数多了2条,道路本身的交通容量增大;
(2)同样采用了慢行交通一体化一体化理念,拓展了人行空间;
(3)两个靠边的机动车道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为临时停车位带。
4.3.3方案二的缺点:
(1)人行道宽度只有4.75米,较狭窄,留给沿街商业活动、行人休憩和街景小品的设计空间很有限;
(2)与特色名街的设计定位不太相符。因交通功能较强,建成后会引来更大的交通流量,若路网修建不完善会导致严重的拥堵;
(3)交通噪音、尾气、粉尘等公害较大;
(4)雨、污水管道需要布置在快车道边,井盖易坏,维修不便,会影响交通。
4.4方案三:双向两车道+两侧骑行道(方案三横断面图见图4)。
图4方案三横断面图4.4.1方案三说明:
(1)本方案设计定位为休闲街和交通支路的混合型式街道,对称设计;
(2)道路最中间是黄色单实线,其两侧有两条对向的机动车道,每条车道宽3.5米;
(3)紧挨机动车道往外是宽3米的红色骑行道;
(4)紧挨骑行道往外是宽1.5米的绿化带,绿化带以低矮灌木和花草绿化为主;
(5)最外面的是7米的人行道。
4.4.2方案三的优点:
(1)设置了专门的红色骑行道,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有促进作用;
(2)弱化了其交通功能,环境优美,街道噪音、尾气、粉尘等公害较小。
4.4.3方案三的缺点:
(1)不能路侧停车,停车要绕行到附近支路或停车场,因此,路侧乱停车可能性大;
(2)公交车往港湾式站台停靠时会与非机动车的行驶轨迹交叉,对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3)没有采用慢行交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狭窄的街道空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5. 方案选择思考
上述设计方案,该如何选择?作者认为,设计定位决定设计方案!因此,需要问两个问题:
(1)我们想要休闲街,还是交通干道?
(2)四车道能否解决灵南灵北路的交通拥堵?
设计定位已经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这里用木桶原理回答第二个问题:木桶的最大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个给我们的启示是:某条道路会不会拥堵,取决于这条道路的出口和入口,而不是这条道路本身。鉴于此,作者推荐采用方案1。
特色街道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品牌街道家具地域特色城市个性城市形象城市内涵
一、城市品牌战略与城市特色发展
关于城市品牌和城市品牌战略的概念,国外早在20世纪就已经形成,我国则在2000年以后逐渐引入国外的相关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张政与彭健的《城市文化品牌》(2003年)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
城市品牌战略则是根据城市品牌的建立,规划城市未来的品牌建设方向和发展思路,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的建立主要是在当今城市发展“千城一面”的趋势下,建立城市自身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面貌。由此,可以发现城市品牌战略是城市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城市特色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城市自身的定位、城市文化内涵、城市视觉识别元素等都是城市实态的具体内容,都是建设城市品牌战略必须考虑的内容。
二、街道家具对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的影响
街道家具又叫公共环境设施、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街道设施等,英文名称streetfurniture,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等于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街道家具主要包括一下几类:①交通系统:公共汽车站等;②信息系统:电话亭、导示牌等;③购物系统:售货亭等;④卫生系统:公共厕所等;⑤游乐系统:游乐设施等;⑥休息系统:公共座椅等;⑦照明系统:路灯、景观灯等;⑧自助系统: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等。
街道家具是城市中直接跟人接触的物品,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重要终端,也是城市功能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街道家具又是城市视觉识别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街道家具是城市功能完善、人文关怀、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集此三个方面与一身的城市终端,因此,街道家具的优劣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巨大,是从功能、人文和形象方面的综合影响。
街道家具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巨大,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有良好的城市终端——街道家具来体现。但是对于建立城市品牌而言,良好的街道家具还是不够的,良好的城市家具体现的是城市良好的使用功能、人文关怀等,但要想体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特色品牌,还需要有自己特色的街道家具,这样才能在各个层面展示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品牌。其中,随着世界范围类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城市品牌的建立均以每个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地域特点为基础,从而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品牌,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丹麦的哥本哈根、日本的奈良等。由此,街道家具由于其对城市品牌的独特影响,也理应跟着城市品牌走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地域特色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的提升分析
街道家具走有地域特色之路,实际上是指街道家具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定位等方面汲取灵感,既能使街道家具特色发展,又能增强和丰富城市的特色。如同样是以现代科技和经济为城市定位的纽约和东京,其街道家具的使用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一样而不同,纽约的街道家具如标识牌、座椅等同东京的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这样的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直接明确了各自的城市品牌,不会使人感觉到纽约和东京是完全一样的城市。
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的提升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特色街道家具体现城市个性
一件街道家具是城市中点睛之笔,一件普通的街道家具可能能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普通的一个路灯、一张户外座椅等,但是如果一个路灯、一张座椅没有任何倾向性和特点,这样的路灯只能是满足城市照明的基本需求、座椅只能满足休息的基本需求,而不能展示出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而一个有鲜明特色的街道家具则截然不同。
如北京鸟巢周边的街道家具,不论是照明灯还是景观灯,都是特色鲜明,以鸟巢的建筑创意为背景,综合展示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并以个性鲜明的形象体现出鸟巢的与众不同,成为北京市一张靓丽的名片,从而为北京整体城市品牌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元素。当然,如果在鸟巢周边设置一般的路灯、景观灯一定能满足鸟巢照明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街道家具就没有任何特色,不但不能突出城市个性,反而会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破坏城市品牌战略。
因此,特色街道家具的设置,有利于体现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个性,展现出一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发展理念。
2.特色街道家具提升城市特色视觉形象(城市VI)
街道家具对城市品牌提升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提升城市有特色的视觉形象,对应于城市品牌的概念,本文认为就是提升城市VI,也就是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当然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不仅仅包含街道家具,但是街道家具由于其包含类别的广泛性,对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已经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上述的鸟巢周边的街道家具就能说明这一问题。
同样,如果街道家具的设置是一般性的、随意的,那么就不会产生有特点的城市VI,反而会扰乱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破坏城市VI的系统性。一般意义上的视觉识别系统中主要表现元素就是标准色和特形图案,这二个设计元素只能在特色街道家具中体现,一般通用的街道家具在用色上、造型处理上考虑的是各个城市的通用性,不可能产生独特的视觉形象。而有地域特色的街道家具由于植根于每个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脉络,自然能产生与众不同的造型元素和色彩,因而能提升城市的特色视觉形象。
图2所示的是开封市街道家具的设计方案,由于开封市是我国“七朝古都”,历史文化特色明显,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式元素的造型特色,用色上使用了能体现古都的古木色与青砖色,用色古朴、造型典雅大方。这一方案在造型和色彩上均植根于开封市的地域特点,体现的是中原古都的文化,所以在造型上端庄、规矩、大气、硬朗,用色上古朴。暗合了视觉识别系统的造型特色,从而能丰富和提升开封市的整体城市视觉形象。试想一下,在中国当下的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售货亭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售货亭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只有符合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定位的街道家具才能真正的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这一点正是地域特色街道家具能做到的。
3.特色街道家具凸显城市特色内涵(城市MI)
街道家具在城市个性、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价值,仅是其对城市品牌外在的表达,同时街道家具在表达城市内涵层面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内涵是一个城市内在的、深层次的文化,是同人类的精神文明相挂钩的,因此,对一个城市的品牌建立意义重大,在本次研究中认为这就是城市理念(MI)的核心部分。
城市内涵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一切城市中能表达深层次理念的物质都能从不同侧面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但是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其实就只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件。“说到经典的公共汽车,应道首推伦敦的红色双层公共汽车。它几十年不变,并且和红色电话亭、黑色出租车已经大本钟一样已成为英国的象征之一。”作为英国伦敦城市品牌及其内涵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只有这几件物品,因为红色双层公共汽车、红色电话亭、大本钟等代表的是英国人的城市记忆,别的国家、城市所没有的,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的。在这几件物件中,可以发现,红色电话亭、大本钟等其实都是街道家具。街道家具同人的接触最频繁,形成的城市记忆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图3所示的是波兰克拉科夫市(Krakow)在“第三帝国”时期建造的协和广场,由于地处昔日犹太人街区的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名为“犹太英雄广场”。广场上的街道家具——椅子设计的灵感就是来自于犹太人的历史记忆。在第三帝国时期的一张旧照片上一个小女孩在广场上拿着一把下方藏有包裹的椅子,在当时犹太人总是带着他们最珍贵的财物离开。作为椅子的街道家具,现在人们时常在广场上休息,坐在这些椅子上面,除去休息的最基本功能之外,这些椅子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的记忆、民族的记忆,以至于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表达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及内涵。
试想一下,只有这样的座椅才能凸显城市的内涵,这是其他造型、种类的座椅所无法取代的,因为这样的座椅是独特的、有地域特色的。同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北京大学俞孔坚先生为秦皇岛市设计的“红飘带”座椅凸显了中国的民族特色、荷兰人设计的“城市狗奇遇记”系列街道家具凸显了荷兰人保护动物的城市理念等。这些街道家具由于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凸显了城市的内涵,强化了城市的品牌。
特色街道设计范文3
关键词:街道景观;建筑改造;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们对景观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目前许多城市已经转入城市环境整治的阶段,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纷纷开展了“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活动。街道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反映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最直接表现。它是城市形象的载体,是人们介绍城市不可或缺的因素。
街道景观的概念
与其他景观相比,街道景观相对更具有广泛的使用性,它是人们生活需求与美学需求综合的产物。究其组成元素来看,可分为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两个方面。动态景观主要是指使得街道动起来的人和车辆,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街道具有活力;静态景观主要是指街道两旁的建筑、小品、绿化、环境设施等,由于它们的加入才使得街道景观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供更好的美学享受等。
街道景观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同时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这些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城市中的人们带给街道,街道所承载的文化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城市中的人们,这些城市中大大小小的街道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呈现出自然、自由、看似随意却又与城市紧密相关的文脉。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特性
城市街道需要满足大众的生活必须性以及对美学的享受,落实到街道的景观设计中,就应该从它的特性出发。综合来看,街道的特性主要包括城市肌理性、视觉传播性、连续性、文化性等方面。
基于城市肌理的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体制制度、自身局限、历史环境等,这就导致了街道线性的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模式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空间,而这种空间就直接反映城市的肌理,是城市生活的真实再现,设计者可以通过对城市肌理的研究,分析城市街道成因,预测街道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指导新的街道景观项目。
城市街道景观的视觉传播性
街道上的住户和行人作为街道景观的主要受用者,他们的视觉和使用感受才应该是街道景观设计的标准。但现在一些城市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仅仅依赖自身的设计经验或者哲学美学理论,就捏造出架空于城市本身的街道设计,出现了一些模式化的设计手法,割裂了城市自身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这在强调城市个性化发展的浪潮中是极不可取的。在街道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该站在居民角度去处理街道上人与人之间、环境与人的关系,要着眼于解决街道景观是否能够与使用者达成沟通,并达到传递正确合理信息的效果。
城市街道景观的整体性、连续性
街道风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是不同历史阶段街道形态的叠加,街道景观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是城市线性空间的基本构成,但连续性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个矛盾的因素,比如一栋建筑设计非常出色,但不能代表整条街道景观具有特色;但是若一栋建筑设计得不好,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那么它就会破坏整条街道景观,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影响着整个街道的发展。因此,城市街道景观应该是以整个城市文化背景、城市环境、建设情况为基底的统筹性设计。从景观的设计层面上看,街道景观可以分为节点、界面和细部设施3类。节点是街道景观所在,是形成好的街道景观的关键因素;连续而明确的界面则是形成好的街道景观的重要前提;细部设施是提高街道景观质量的媒介,同时也使街道空间充满活力。通过这种点、面、细部的处理,可以让街道更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在沿街建筑立面的改造中,应利用沿街建筑立面上的细部、墙面本身等进行有效合理地装饰设计、色彩规划和文化元素运用,并在城市街道的整体风貌特色的把握考虑下进行。
城市街道景观反映城市文化性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色,实质上就是“城”的文化和“市”的文化。“城”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反映到街道上主要是指对建筑和道路系统的整体规划,它是城市的格局和肌理;“市”的文化则为非物质文化,强调的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行为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在街道景观中的体现就是物质实体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人们可以通过对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形成对城市的印象,从而对城市的文化有所理解。
城市街道景观整治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方法
根据城市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现代商业步行街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传统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设计
传统文化符号在内容形式上是根据当时的文化特色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产生的,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所以传统地域文化街道景观要注重原有街道文物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如对于一些老字号要予以保护等。街道设施应考虑景观造型手法与城市环境文化的一致性,要提取传统文化要素、组合地域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注重街道色彩表现等。起到强化空间文化内涵、渲染城市人文色彩的作用。
交通性街道景观设计
交通性街道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道路,它主要是为城市的车辆通行提供通道,是人、车流的高度集中区域,承担着城市交通的功能。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的设计主要有沿街的线形设计、建筑形式、街道设施、街道绿化等。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得街道的空间、比例感协调。街道并不一定要等宽,可采用局部空间放大的手法,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信息显示牌、护栏、标志广告牌(如图所示)等,
图1
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除应避免自身对景观的不利影响外,还应强化它在视觉效果上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
图2
此外,一些特殊的交通性街道,如高架桥、立交桥等,它们与地面会存在一
定的高差,这样的高差给交通性街道景观带来了立体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增添攀爬植物,缠绕包裹高架桥的桥体外侧达到绿化效果,或者可以在桥侧固定盆栽,形成立体的绿色景观。
生活性街道景观设计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也是最多的一种街道类型。生活性街道景观设计要抓住其以城市生活为主的特点,强调它的场所感和邻里感,如在街道景观的空间形式设计中融入满足人们日常购物、生活的超市和菜市场等居民需求的服务性区域,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利用植物或者街道小品、座椅等来组织丰富空间,给居住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场所。由于生活性街道中行人的数量比行车多,在绿化设计中应注重行道树的选择,便于人们在夏季遮阴,冬季可以得到足够的日照,同时可以采用花坛、花池的种植方式为街区增添景色。
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现代商业步行街主要是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将其从商业集聚区域中划定部分为步行区域,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购物环境。商业步行街道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商业空间的要求,如在商业街中举办活动、表演需要的空间等。便利的到达方式是集聚人气的主要来源,诸如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道路指示牌、电话亭、自动提款机、垃圾桶、导游图、座凳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完善是保证街道品质的基础,同时从街道应急考虑,在通道宽度、地面铺装强度上都要考虑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的进出方便等。
滨水区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泛指毗邻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区域的土地。在设计时应强调它的空间秩序性和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的包容性,可以在临水区域间隔设置亲水平台,让人们近距离与自然接触,还可以在滨水区域沿水种植行道树,修建自行车道,形成供人休闲的慢行通道。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街道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城市街道逐渐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的工作必然是我们应当考虑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周佳叶.浅谈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文化[J].华章,2013.03
特色街道设计范文4
1、街道与气候适应性
川西平原四周高山环绕,封闭围合,平原内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少、雨量多、湿度大、风速小。基本的川西平原本土气候街道空间设计,重点在于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提高环境的热舒适性。街道的通风性,主要与街道的走向、街道的宽度与断面有关。
1街道走向在设计街道走向时可依照平行四边形原理,街道的布局需要与城镇主要风向成一定的偏角,不宜和主要风向完全一致,以便气流分向两侧。当城镇街道走向与风向成30°~45°时,自然通风条件达到最佳。由于川西平原背靠龙门山脉,而山脉走向大致为北东向,所以平原内主要的主导风向大致也为北向和北东向,当街道方向由正南北向往西偏转一定角度时,比较利于街道的通风。此外,在邻水敞开处,布置一定数量的垂直于岸线的街道也有利于城镇街道通风。传统的川西平原场镇街道空间为典型的鱼骨型街巷系统。这样的布局有便于形成水陆风,将河面凉爽的环境引入到场镇内部。一般正街的走向也与常年主导风向的走向相一致或偏斜20°左右,所以在场镇原有肌理上所建设的街道空间,一般都能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2街道宽度与断面街道的宽度则与常年平均风速成反比,与通风面积成正比。通过街道宽窄的变化,能引发狭管效应,增强风速和通风能力。街道的断面则宜布局开敞,以草坪和低矮植物为主,以防阻挡气流。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干道两侧不宜种植树冠张开的乔木,应使街道上空敞开以利汽车废气等随风排出。
2、街道与水体适应性
川西平原内大小河流纵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街道与水道常有着密切联系。水体有极高的生态价值,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形成水陆风等都有着明显的作用。合理利用街道与水系的关系能使街道更为舒适。
1线型空间设计在有水体穿越而过的城镇街道空间中,应充分利用原来的山水格局,重视街道中临水空间的设计。如川西传统场镇街道空间中,常有“半边街”和“水巷子”两种街道形式。半边街是指只有一半的街道。一边是面向街道的建筑,一边则是水流。半边街是建筑用地紧张,充分利用临水空间的产物,面向水面又使其成为场镇中休闲纳凉的最佳场所。水巷子即水系从街道中间穿过,两侧为街道,水巷子中的水系一般较小,其亲水性较强。它最初的作用主要是解决过长的连续街面缺少取水口的情况。最初是始于单纯的使用功能需求,但因为这一个小变化,丰富了街道单调的立面景观,成为街巷空间中一个跳跃的元素。在水边立一个凉棚,居民就可以喝茶、聊天、打麻将,体现出川西人民休闲的特色。
2节点空间设计街道的节点空间主要有道路交叉口、公园、广场、绿地等。在公园、广场、绿地这类的休闲型节点空间中,若街道周边水资源丰富,可在建筑周边的开阔地结合绿地植被设置天然或人工湖泊、湿地,形成独具特色的亲水空间,也可以在广场中设置喷泉、水池、水渠等人工景观。在为居民提供了较好休闲环境的同时,“水绿”复合生态系统更有利于水体小气候效应的发挥。同时这些节点又与场镇交通廊道、生态廊道串联起来,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网络,贯穿整个城镇。
3、街道与植物
街道植物的种植,可以达到统一街道风格、软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环境、遮荫纳凉以及净化汽车尾气、改善街道生态环境等作用。
1提高绿地率街道的绿地率是指街道上植被覆盖面积与街道总面积的百分比。街道的绿地率越高,自然植物资源越丰富,其生态效益也就越高。同时,街道的绿化植物配置应按乔、灌、草的合理比例进行,以乔木为主,形成一定的立体种植,点、线、面多种绿地组织手法相互结合运用,从而组织多层次的绿色空间环境,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将自然生态环境引入街道。
2保护古树与推广乡土树种在进行城镇更新建设时,应保护街道内的现有古树,在延续街道场所认同感的同时为街道增加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景观。街道空间中应大力推广川西平原的乡土树种,如黄桷树、榕树、麻柳、银杏、竹类等的种植。尤其是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树、古人赞誉“花重锦官城”的木芙蓉等这类特色植物,在使街道景观视觉更好的同时也能彰显出城镇特色。同时,在街道中植物种植常以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草花地被相结合,形成视线通透、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的功能,使绿化契入场镇,营造绿意盎然的城镇空间。
二、结束语
特色街道设计范文5
【关键词】商业街;规划;设计;研究
一、引言
商业街是实现商业活动的物质空间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调整,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商业得到了革命性的大发展。当前,商业街在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街才开始引入我国,国内商业街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以上是通过交通疏导吸引顾客;二是强调对步行消费者的关怀;三是强调成为地区中心。目前国内商业街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利润下滑、经营序列矛盾、商业功能单一以及文化休闲功能不强等,这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街的发展。
二、商业街的特色定位
商业街的特色定位不仅是商业街的个性体现、品牌特征,更重要的是它是商业街后期设计的主题,这一主题将贯穿商业街设计的全过程和内容,要在商业街的建筑特色、文化特色、经营特色等各方面得到体现。商业街的特色有两种方法获得。
2.1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是指将各类产品集中销售满足一类消费者的需要。小型的商业街,可以根据其周边的商业环境,如紧邻某种商品的大型市场,可以借用其人气,规划与之互助或互补的特色社区商业街,但也要注重营造自有的风格特色;对于有些大型的商业街是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的,可以多规划几条,并以不同的功能进行专业化定位。
2.2经营商品与经营文化结合
挖掘地区、历史、民族、人文、民俗等的文化特点,经营反映这些文化特点的商品,结合餐饮、娱乐,商业街的整体定位要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氛围,开发旅游潜力,同时有利于形成社区意象,加强居民的认同感。
城市商业街中经营成功,比较有特色的大多是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沉淀的。对于新建商业街特色的营造,可以借用其城市与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但要注意与文化特色相协调。
目前新建商业街以欧式风格、异国情调居多,也有体现我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设计。
三、商业街的规划与设计
3.1 街道空间的尺度
3.1.1 商业街的宽度
商业街是一种融合了城市商业街和生活性街道特征的特殊的街道空间形式,它要求既有商业的繁华感受又要有生活的气氛。如果过于宽敞,则缺少生活性街道的舒适感,且对商业街的方向性、引导性和街道两侧店铺的可达性都有影响;较窄的街道空间虽然能加强人与人的接触,有利于生活气氛的培养,但由于现代商业街的功能复合化特征,它需要一定宽度的空间来满足各种人群的活动行为,另外,商业气氛的营造需要大量的人流聚集来形成,因此对空间容量的要求提高了,尺度也相应加大。
通过调研,发现商业街与入口广场结合的方式较多,与入口结合的部分,一般尺度较大,有的甚至达到25m以上,虽然利用铺地、绿化及其它景观设施分隔不同的交通空间,但在此尺度下,空间感受开始逐渐失去街道的意义,倾向于广场的做法。当空间的尺度超过其人流交通量和使用能力范围过多时,稀少的人流不能起到聚集效应,因此无法形成热闹的商业环境。另外,这也是对空间资源及其它设施等资源的浪费。
普通商业街道宽度在7~12米,建筑视觉高度在二至三层左右的街道空间最为宜人;与入口广场结合的街道部分,可根据最大人流量的预估,在满足基本交通和功能使用下,合理定位,建议不超过20m。
3.1.2 商业街的长度
商业街的长度主要与商业量有关,要根据条件具体布置,但规模不宜过大,长度宜控制在200米以下。
3.2 街道空间形态设计
3.2.1 “直”与“曲”
“直”与“曲”是从商业街道线型走势来谈。
“直”,方向性强,一目了然,容易造成单调的空间视觉感受。
“曲”,在这种空间中,行人随着空间的方向、大小等变化,视野中景物不断变化,其空间效果犹如造园艺术的“步移景异”。
3.2.2 “收”与“放”
“收”与“放”是从空间组合的变化来谈。
单一的重复性的街道空间使人极易产生视觉和心理的疲劳,因此商业街道的纵向空间应在连续基础上富有收放的节奏变化,空间的变化可以通过围合的方式和不同性质空间的组合来实现。
3.2.3 “高”与“低”
“高”与“低”是从空间层次来谈。
高低错落的空间组合能丰富街道景观,提升空间容量,也能满足“人看人”的心理需求,促进居民交往。
3.2.4 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起伏的地形、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都是社区环境发展的依托,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商业街不仅在形态上产生丰富的变化,也使生态设计的最佳选择。
3.3 建筑设计
与其它类型建筑相比,商业建筑更强调丰富性与多样化,以烘托繁华热闹的商业气氛。
3.3.1 天际线与空间的融合
商业街天际线设计要注意连贯性。
单体建筑的屋顶造型丰富多样,高矮各不相同,因此在组合中要注意屋顶造型风格的一致和高度的自然承接,可以利用并置、重复和对比的手法进行组合,形成连续的、跳跃的节奏。
3.3.2 垂直界面的连续与变化
商业街道垂直界面是步行环境空间的背景和轮廓。界面的连续可以使商业街道实现视觉上的统一、连贯性,从而加强商业街道整体的识别性和形象性。
西方城市的街道空间给人以强烈的连续统一感,相似的材料、色彩和开窗等酝酿的迷人氛围让人流连忘返,街道中除主体建筑外每一栋建筑都表现得很谦和、宁静,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中国传统的商业街道的垂直界面也有很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统一的建筑风格,连续的建筑立面和天际线,连续的木质结构。
3.3.3 底界面的设计
商业街地面铺装的连续和统一可以对行人起到明示或暗示,引导他们行走方向和路线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空间形态做相应的风格变化既能加强既定的场所特性,使场地上的各类建筑物和设施良好结合,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比如,沙砾的铺地设计,既可以营造滨水环境的气氛也从视觉和心理给人们带来别具一格的空间享受并可以增添新鲜的娱乐项目。铺地的图案设计还可以有一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另外,和人流方向垂直的图案可以减弱步行的漫长感,向心性的图案具有方向性,可以吸引人流,并使人停留。
3.4 商业街的休闲性设计
商业街的环境空间强调休闲氛围,营造特色休闲、风情购物区,在购物中休闲,在休闲中购物。因此休闲环境设计要适应居民休闲行为的特点,与之形成互动,反映休闲文化,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丰富多彩的休闲场所。
3.4.1 休闲绿化景观
现代景观多采用绿化和水景的做法。潺潺流水能放松人的心情,丰富的绿化和水景配置不仅丰富景观和空间层次,而且带来人的轻松怡然的感受。
3.4.2 休闲设施
(1)休息空间与设施
休息空间与设施不仅能为购物者提供歇脚之所,更是留住人气的重要一环。如雕塑基座、水池、花坛围沿等等,皆设计成为一种可以坐的特殊类型的座位。
休息设施应结合景观、活动空间、商业设施设置,休息椅数量满足需要,形式多样化,讲究趣味性、舒适性。同时,休息椅可与绿化、水景、树木、帐篷、太阳伞、灯柱等一起形成亲切宜人的休息空间。另外,休闲环境设施,如路灯、花坛、标识、电话亭等,都要与人体尺度相比较来设计。片面追求宏伟或图面效果,大而无度,大而空洞,都不能诱发休闲行为。
(2)设置娱乐设施
在商业街内布置一些儿童游戏设施,供孩子们玩耍,享受玩的乐趣。多彩的游戏设施本身就丰富了空间,孩子们的欢笑更活跃了商业街空间。此外,青少年和年轻人也是娱乐设施热情的光顾者。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社区商业街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规模等级、地理环境、居民结构、周边商业环境、区域商业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因素,既有商业街道的繁华气氛又能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是衡量社区商业街空间设计的标准,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寿宝海.对商业街规划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6)
[2]焦键.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初探[J].江苏商论.2008(09)
特色街道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市街道;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 abstract 】 the city street landscape as the main factors of urban landscape,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il urban architecture art is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And will garden plants as the life of the street landscape element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is a brand-new topic.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street in the city botanical garden plant landscape design.
【 keywords 】 the city streets;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角度说,街道植物景观就是街道和与街道接触的活动场所的周围植物。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景观设计开始成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热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和重视。街道景观作为街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城市景观的框架,它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自身形象、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街道植物景观,会使整个城市景观随之增色。
一、 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植物景观设计的前提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生理和心里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美观和实用相结合。例如,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不宜布置大面积绿地,以免影响行人通行,可设置方形、条形花坛或树坛以分隔人流。
2、 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街道植物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在树种的选择方面,即多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因为这些植物在长久的生长过程中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它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也是当地域风情和植被文化的体现。
3、 空间的秩序原则
街道设施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秩序,强调空间的秩序原则才能保证街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体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本身充分以街道整体性为根本,植物的设计必须与周围各种设施和环境相互协调,即不显得单调,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
4、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正如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所提出的: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美的,只有称得上和谐的关系才是美的关系。景观构成各要素,在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植物间不同搭配及植物间高低大小的组合要有统一变化的景观构图。
二、 城市街道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1、 地形
地形是街道景观的骨架,植物、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景观元素都依附于地形而存在。地形直接影响中心花园的外在特征,影响空间效果和人们感受,还影响到小气候和地面排水。在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则应该本着对原有地形进行利用或重新塑造,达到利于地表排水、改善植物种植条件、达到加强景观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 植物
植物是街道植物景观的主体,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它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营造引人入胜的意境,还能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园林设计可选用的植物种类繁多,每一种植物在环境设计中所担当的角色各有不同,叶、花、色彩及树干姿态等都是具有显著艺术效果的“点景’,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作用:乔木是植物景观的骨干,以遮荫、观赏为主,树冠下的地面可构成平面覆盖的空间;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是丰富树冠层次的元素;花卉是植物景观中色彩与造型的活跃因素;以草坪为底色来联系各种景色。这样利用多种植物外观形态,就达到植物的景观作用。
3、 道路
道路的植物配置及路面的质地色彩,能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道路也是景观构成元素之一,所以对于道路沿线各种潜在的景观点也要纳入设计之中,绿化尽可能使行人感到舒适,注意处理好植物景观与道路的各种比例、视距等问题。
(1)井盖也是城市街道景观构成的组成部分,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却可影响街道的协调,一般情况下,为了满足排水等一般功能,井盖的出现较无规律,因此也成为打破街道景观的元素,为此我们一定要要结合街道的景观来设计井盖。
(2)台阶作为向上运动的水平变化方式,在设计中要体现其规则、整齐的特点。也可以为增加其丰富的层次感而适当的加入缓步台阶。
(3)铺路材料铺路材料的选择要在满足材料本身的质感、组织的肌理外,满足其尺度、色彩能配合街道景观和特色。
4、景观小品
景观类小品是赋予街道景观生气的重要工具。其设计原则为既要考虑艺术效果,也要考虑视觉感受。应在整体把握景观文化氛围和文化主题的前提下进行,宜多采用小尺度的小品装饰环境,考虑其造型、体量、质感、风格、色彩、尺度等因素,以及居民的爱好与民俗习惯等设置,从而在文化与居民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其与街道环境协调统一,使环境更具有亲切感。以最常用的景观小品雕塑为例,在设置雕塑时,应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征,选择与之适宜的色彩、尺度、材质,创造独具力的街头环境。而对于可供儿童攀爬的雕塑,则应尽量避免尖锐的折线或尖角,且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雕塑周边尽量不采用硬质铺装。
5、 街道照明
作为城市空间的主体,照明在街道植物景观中己不仅仅是单纯的照明工具,也是一种装饰工具,它的特色直接影响着城市街道的总体特色。城市街道照明在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l)以满足夜景的角度设计,照明就不仅仅是单体,应该凸现其连续性和规模型,以达到在夜晚勾勒出城市街道的线条美的作用。
(2)同样的,以满足白天城市街道景观角度设计,照明的色彩和构思、形状设计就要与整个街道的格调相一致。
结语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街道植物景观设计,随着未来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街道景观一定是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国良.城市道路及周边绿地植物配植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06,(5)
[2]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