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1
【关键词】实施 培养 终身体育 意识 目标 体育教学
一、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是我们学生成长最迅速的时期,同样也是任务最终、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就我国目前的高考教育形式而言,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变得无暇顾及。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生体育意识淡薄甚至是缺乏。高中阶段属于一个比价特殊的时期,学生为了高考只能全身心的灌注于文化课的考试中,而毫无选择的放弃了体育锻炼,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只有推掉一切体育锻炼以及其他活动,企图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与高考有关的知识。
例如:在高中的校园里,很少看到有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倒是经常看到一个个坐在教室里,埋头奋斗的身影。倘若问一下学生,怎么不去休息一下,那么听到最多的回答是:马上要高考了,哪有时间休息?长此以来,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就越来越淡薄甚至是变得极为缺乏。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乏毅力、没有恒心,因此,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教师体育锻炼观念有偏颇。高中时期,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引导与讲解。但是,大部分的高中教师并不为学生传授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与意义,也不为学生讲授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他们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也只是给学生讲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身体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他们的观念中,学生只要能掌握住顺利通过考试的知识就行,再加上学生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所以,很少有教师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意识。
二、影响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因素
对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但由于该时期的特殊性,在实施这项任务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阻扰性因素,其中最为显著的因素有下面几个:
(一)教师的专业性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体育教师也比以往更具专业性。但在很多地方,一部分高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通常来讲,教师体育运动技术的高低和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倘若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指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反之,学生不但不能正确掌握体育知识,而且还会降低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甚至在体育活动中造成损伤。这样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本身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生活的变化,很多高中学生的生活比以前更丰富,除了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终身体育意识、不再喜欢体育运动,学生的兴趣观念也影响着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如果学生是对体育运动本上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很容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如果对体育没有兴趣而是喜欢电脑、上网等其他一些休闲方式,那么,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学生会果断地舍弃体育运动。这就是学生本身对其终身体育意识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措施
终身体育意识对高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正确有效的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有: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其终身体育意识。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发育已趋于成熟,求知欲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力。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多与学生进行一些类似于竞赛、游戏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灌输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将这种意识内化,已达到增强的目的。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但灵活的转变体育教学方式,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比如说:篮球的运球训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质水平,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想真正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就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快速、到位的指导,进而加快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结语:通过以上的阐述,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能力,使得体育锻炼能够连贯与延续,并且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2
【关键词】英语自学能力 高中生 培养策略
高中生面临较重的学业负担,通常会放弃课外活动进行课程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虽然增加了学习时间,但也增加了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缺乏自由导致学生无法解放自身思想与思维,容易形成硬性思维。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既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与交际水平。
一、高中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高中生英语自学能力可以丰富与发展新课程理论。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倡导个性化学习模式,突出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提倡自主学习是相应新课程改革策略的体现。从学习方面说,自主学习模式利于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能够促进教师转变传统英语教学理念。在自主学习课堂氛围中,学生借助教师的合理引导,围绕英语知识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1.拟定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目标与计划。目标是教学内容的指向,制定培养目标能够确保英语自主能力培养活动不偏离方向,推进英语自主学习活动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扮演好在学生英语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引路者与指导者角色,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建立分层次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步与发展。
2.塑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塑造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氛围,感染学生,通过大环境的影响,带动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中,运用情景教学方式,塑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现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英语知识的立体性、直面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更多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情感价值,活跃课堂氛围。
3.引导学生形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做好预习,提前熟知课本教学内容,能够深化相关英语知识,熟读课本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内容包括单词预习与课文预习。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翻阅字典,通过生活情景例句记住词组与词汇用法,了解词形、词义等。此外,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还应主动增强自身语感,累积词汇量,找出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在下一堂课堂教学中进行着重听讲,不断提高自身英语读、听、写、说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知识应用的准确性。
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学生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职责,不断积累自身英语知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制定恰当的教学范围,引导学生明确到英语学习的意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美剧、英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产生英语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认清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学习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英语知识的海洋。
5.提供英语实践机会。结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英语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提高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注重学生读、写、听的能力,忽略”说”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长期以往,会导致学生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无法在现实中与英语使用者进行流畅交流。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促进英语理论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文章内容,创设课本情景迷你剧,鼓励学生融入到英语学习氛围中,逐步掌握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建立班级英语角,或者在学校范围内建立英语兴趣角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发言,提高自身英语交际能力。
6.实现教师自主,以人为本。英语自主学习活动不能只依赖学生自主性,同时还与教师教学指导息相关。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均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促进学生掌握充足的英语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开展的,并非为了单纯追求英语成绩的提高。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落实自主学习策略,贯彻新课改思想理念,为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教学支持。
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应通过拟定教学目标与计划,促进相关教学互动顺利进行,结合多种综合措施,不断优化高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3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策略;指导运用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环境、非智力因素、遗传等因素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尤其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由于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需要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具有极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学习策略含义
迄今为止,学习策略无明确定义,但由长期教育实践可得,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技能或学习方法,不仅仅是学习事件,而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过程,可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具体学习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运用可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
1.高中生物教师方面
(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高中生物是一门理科科目,教材内容更注重自然观察、互相讨论,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尤其适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3~4个人为学习单位,利用动态高中生物教学因素促进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同时将小组成绩作为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达成。
(2)采取情感教学策略。我国多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新n改下,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与情感,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明确价值观、态度、情感方面的具体培养目标,同时指出了与时代特点相符的教学评价建议。
(3)采取“先学后教、先读后导”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重引导学生自读感悟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中生物教材明确指出了每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与目标,重难点内容层次分明,同时穿插了较多的教材拓展内容。
(4)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促进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生物学习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在课堂上保持严谨的师生关系,在课后与学生保持友好的朋友关系。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切忌一板一眼,要保持亲切的教学态度,适时给予学生赞扬与鼓励,关心、帮助、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5)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与探索性,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师需创新教学模式,要在“教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会学”。
2.学生方面
(1)做好课堂笔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即使在课堂学习中理解并掌握了相关教学重难点,但若未做好课堂笔记,则不利于知识的长期储存。因此,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降低语速特别强调,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录的内容为:记录重难点,记录课堂重要的拓展知识点。
(2)标注着重号或画线。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标注着重号或画线,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区分教材内容的关键词、重点句子与非重点内容,进而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教师需在讲解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重点句子,并做好详细注释。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定期回顾性学习等。①学生应养成“三提醒”习惯,即课前提醒:是否进行上节课程内容的复习,是否做好本节课程内容的预习;课中提醒:是否深入理解并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课后提醒;是否需要补充笔记内容等。②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当前素质教育中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要不断总结随堂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试卷,甚至练习题中的错题与难题,可将错题与难题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分析出错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弥补。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并进行充分运用,学生也要注重总结学习策略,形成适合自己的生物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0 引言
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核心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求学校建立一套以高教学质量为主要方向的制度以及机制,在教学环节上不断地进行强化,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环境中,如何切实地构建高中生物高校课堂教学,深化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是文章将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1.高效课堂的实际内涵和现状
高效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守教学规律,用在尽可能有限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最大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成果,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在通常情况下,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存在着一种可以互相影响的双边活动,那就是“教”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追求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此外就现阶段而言,在多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遵循着“复习―导入―教授―练习―作业”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升。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课前准备
2.1.1 研读课程标准
在以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和经验,将考试和教材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2.1.2 以人为本
高校课堂的教学宗旨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成效作为目标的教学观念。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的加快,已经逐渐建立了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宗旨。在把握教学目标的上,应该首先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考虑进去,然后是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情考虑进去,最后将课堂教学是否可以推进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
2.2 课堂教学
2.2.1 精简教学目标
教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备好教案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应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将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所能接受的知识进行融合。所以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被设置的过高或过低,要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即简单又内涵丰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
2.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3 即时评价学生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有着一定的想法,而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授课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评语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课后教学反思
2.3.1 考虑教学目标达成与否
在课堂教学后,对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取了足够多的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教师要将在课堂上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学生是否和自己预期的目标相吻合考虑进去。
2.3.2 考虑教学组织是否有效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总结,如课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记录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下次教授同样的课程时,应注意哪些和利用哪些方法,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3.结语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创新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适当地进行课后反思等手段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艳芹.浅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106.
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方式、能力、技能和态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和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构建了新的课程结构,对于现代教学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对教师的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授课技巧,巧妙组织教学内容,积极运用情感资源,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一、 在课堂授课的时候重视教学导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在课程安排上多是以细胞为基础在微观的世界讲述的,内容相对于高中生来讲比较抽象,他们很难一下子就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导入显得比较重要。一方面,探究性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地接受知识,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信心。
1. 知识前后互相联系的导入
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生物中,实际上有很多知识已经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所以教师可以将知识前后互相联系,以自然的方式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例如在讲授《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由于学生之前学过,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回答上一些问题,他们感到很轻松,学习生物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2. 知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
生物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紧扣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切入新课教学,也就是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地接受知识,进而提高学习生物的信心。例如在讲授《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课时,我结合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学习的欲望明显提升,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广泛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获得有关生物知识是在高中生物日常教学中,所以生物教师要在生物日常教学中广泛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境引疑,以境诱思
探究性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一个好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不仅给学生以思维和活动的导向,更能将学生的思维聚集于探究的过程、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上来。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授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时,利用画分析图的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给学生讲授生物固氮教学时,我则是假设情境:取天然池塘水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适量的氮肥,发现水体基本没有变化;另一份加入少量的磷肥,发现水体很快发生富营养化现象。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课本探讨其原因,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摆正好师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教学是一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双边性的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至始至终扮演的是学习的辅助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探究性思维习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他们只有在大脑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注意怎样归类、怎样取舍、怎样加工和整合生成新的知识,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在课堂复习中复习出效果来
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准确解答各类题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到了高三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就生物学科来讲,如果学生掌握不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很有可能在课堂复习教学中跟不上进度,生物成绩出现下滑。这时,教师就应既要研究教学内容,又要研究教学方法,并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
1. 比较的生物复习方法
在高三冲刺阶段,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将一些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梳理清楚,让学生进行对比,由此以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DNA和RNA结构的比较、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比较等。
2. 串联的生物复习方法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堂教学中,串联的生物复习方法对学生轻松掌握生物知识而又不很快地遗忘效果非常好,其原因在于串联的生物复习方法可以将生物相关的知识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先后呈现出来,就如同在物理中被串联的电阻一样被“串联”在一起,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让学生记忆深刻,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复习效率。
3. 归纳的生物复习方法
所谓归纳的生物复习方法,也就是教师在复习指导过程中将生物各个知识点或基本概念的若干方面,在逐一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使各个知识点或基本概念的点面关系融为一体,并加以条理化。例如生物物种形成过程的规律、生物神经冲动传导方向的规律、生物神经调节过程中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规律、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规律等,学生根据教师的归纳逐渐形成了自己归纳的办法,可以很轻松地将一些难题的答案做出。
参考文献:
[1]姜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教学决策模
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6).
[2]朱玉陶.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
高中生培养目标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程标准 解读
中图分类号:Q-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71-01
《2017年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全书6大部分。各部分分别为: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评价和实施建议。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部分就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展开了精辟的论述和说明。生物学能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学习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应让学生学习孟德尔身上坚韧的性格、善于观察事物以及从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到研究多对性状的科学方法。以“学科素养为核心”“课程内容少而精”“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为基本理念,相比以前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该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设备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要求学校生物实验室设备的提高,评价的观念也需发生改变,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相比之前课程标准中“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课标中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学习生物课程使学生在多方面提升自己,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结构
设计依据包括: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生物必修与选修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构建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元需求,设计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基于科学教育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设计操作性强的课程。高中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选修Ⅰ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选修Ⅱ部分涉及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及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及校本课程模块。必修学分为4学分,每个必修模块为2学分,每个学分需18学时,共72学时,建议在高一学习。每个选修Ⅰ模块为2学分,每个选修Ⅱ模块为1-2学分,同时开设多个选修模块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课程内容
必修由原来的3个模块减为2个模块,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将原来的《稳态与调节》变为选修内容,选修内容增加,选修Ⅱ部分更多的是与生活相联系,与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关系更为密切,对校本课程更加重视,给予很大的自,学校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及学校特色开发课程。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中学生的选择机会增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方向学习,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机遇,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发展。
五、学业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依据生物学核心素养及必修课程和选修Ⅰ课程学习后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改变了课程标准在高中生物学教师心中的地位,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工作有了具体的要求,如果不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将难以把握重点学习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教学。同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具体,便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变得积极。
六、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在教学与评价、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教材编写、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重要建议。相比之前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的实施建议,在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上给出了明确建议,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核,主要围绕其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同时对地方与校本课程更加重视。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具体明确。教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目的依据性更强,选修内容增加,更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都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思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