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餐饮市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餐饮市场研究范文1
Abstract: Cling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atering market,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ering market of Shanghai world expo in 2010,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organizing and developing the expo catering market, from the market development,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and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s.
关键词:餐饮市场;组织与开发;世博会
Key words: catering market;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expo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05-02
0引言
2010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无疑将会有力的刺激上海旅游市场的发育,推动上海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我们应把握好世博会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世博会的国际旅游市场。从目前的筹备情况来看:一方面,在世博会场馆、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开发方面各级财政部门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系统的开发,如世博会的餐饮市场。如何搞好世博会餐饮市场的组织与开发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近十几年来,我国餐饮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平均年增长19.5%,2002年营业额已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6.6%,大大高于2002年国民经济增长7.8%的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的速度。另据中国饭店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信息,2003年全国餐饮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餐饮业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2008年餐饮业继续成长壮大,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同比增长24.7%,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由于世博会的特点,客源结构复杂,组织管理难度较大,要想真正做好并服务于世博会,还应加大餐饮市场的组织和开发力度。
1世博会拥有巨大的餐饮市场
从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的世博会到2005年日本爱知县的世博会,世博会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展会活动。在历届的世博会中,都蕴含着巨大的餐饮市场。当然,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不例外。随着真功夫、丽华快餐等最后27家餐饮企业入选上海世博会园区第三批餐饮服务供应商之后,世博会餐饮服务供应商长达10个多月的集中评审工作正式结束,最终95家餐饮企业获准进入上海世博园。上海旅游委此前的预测报告显示:世博会的餐饮收入将达9亿元人民币,饮料费收入4.5亿人民币,另外市场调研显示,世博会参观者将达7000万人次,其中参观者平均逗留6~7个小时,65%的参观者将在园内用餐,如果每人平均花费20元用餐费用,相关消费总额就将近10亿元。
中国是举世文明的美食大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2010年世博会不仅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宣传博大的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餐饮业加快产业聚集度,提升产业质量和创新餐饮品牌提供了机遇。
2借助餐饮服务弘扬世博文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新世纪,如何建设更佳的城市,使市民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和平社会现实需要的主题,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当然,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不是单纯为了展示各种城市发展的硬件,成为摩天大楼和各种模型的堆砌,城市建设需要基本建设的长远规划,商业和民房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教育、社会公德、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在强调硬件的同时,也需要特别注重城市的软件建设。
现代旅游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文明史同源,是弘扬世博文化的重要手段。如何让世博会参与者和各国参观的游客在华期间吃出美味,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明,让各方来客在饮食消费中体验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这对提高世博会服务水平,弘扬世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全国56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味餐饮和地方佳肴,融民族、民族文化于一体,形成了许多的餐饮老字号和丰富的菜系,使中华饮食成为世界上最博大的饮食文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瞩目,汇聚超过2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吸引逾7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对开发餐饮市场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要契机。
3充分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发展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速放缓。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分支,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应重视餐饮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促进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成效。
3.1 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旅游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餐饮业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些为世博会餐饮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世博会餐饮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
3.2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大4328.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着较好的消费势头。
从消费的性质看,餐饮消费无疑属于最直接的终端消费。它的消费不会像汽车消费那样给城市交通和市政建设带来压力,也不会像房地产消费那样给银行带来不良贷款的风险。相反,以食品消费为主的餐饮业发展会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从世博会发展历史上看,每一届世博会都引发了旅游热潮。与奥运会和男足世界杯不同,世博会举办的会期有半年之久。长达半年的会展期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而且,上海世博会涵盖了“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中国传统节假日,届时,旅游人数、就餐人数还将会有新的突破。此外,在世博会举办后的几年内,世博会的旅游效应也不会随之消退。在这相当长的时间内,旅游餐饮便会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充分开发出餐饮市场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也可带动农业、畜牧业、运输业、生产服务业等一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因此,组织和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国家的旅游形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万坤.餐饮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0.
餐饮市场研究范文2
关键词:餐饮业 质量成本 控制
一、餐饮业质量成本控制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餐饮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历过“地沟油”事件、“勾兑陈醋”和“化学酱油”等事件之后消费者对餐饮业的质量控制失去信心。质量的好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质量高要求的产品固然会得到一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一味追求高质量,而忽视成本在各个环节造成的损失也不利于企业发展。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质量和成本不能孤立看待。
本文通过对餐饮业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借助朱兰质量螺旋模型,从其涉及的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指定产品规格、工艺,采购,仪表仪器及设备装置,生产,工序控制,产品检验、测试,销售及服务等共13个环节出发,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控制制造费用、采用高新技术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集团优势等途径,降低可以避免的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增强消费者信心和企业信誉,增加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二、质量成本控制理论基础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特殊情况下,还会包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最适宜的合格品率点时对应的质量总成本即为企业可以得到最佳的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是指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生施以施以必要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质量效益的行为。企业开展质量成本控制,以使产品的质量成本控制在最佳质量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根据朱兰的质量螺旋模型中的13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而质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依赖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因此企业应当开展系统全面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三、我国餐饮业质量成本现状
我国的餐饮企业在质量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在管理层观念方面,餐饮企业大多为中小规模,员工观念相对落后,管理层在质量成本控制方面尚未形成全面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这导致企业竞争力不足而被市场淘汰;在产品开发方面,管理层未能把焦点放在研发高质量产品,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上;在质量成本监督方面,许多餐饮企业使用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餐饮加工提供给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餐饮安全,又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在餐饮加工方面,因市场调研不足,各餐饮企业易造成各原材料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废次品损失;在餐饮售后方面,各个部门不能很好的协调配合,吸收广大顾客的建议改进产品质量,未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在人员配置方面,中小规模餐饮企业的管理层未聘用专业的成本会计人员对质量成本加以控制和管理。
四、质量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一)事前控制
在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和设计、制定产品规格和工艺阶段,通过广泛的收集分析资料,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开发某种产品,结合企业自身实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集团优势,得到顾客的长久信赖。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初期,可能会使企业成本上升,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使企业的成本下降。
(二)事中控制
在生产、工序控制、产品检验和测试阶段,对于企业来说,降低生产损失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对员工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素养,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废次品损失。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原材料成本是在产品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因此企业做好相应的市场预测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等,尽可能的使材料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可以采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加强企业质量成本核算。
(三)事后控制
在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餐饮业各企业应当使用一定的网络手段在网络上开展顾客评价等活动,及时听取顾客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控制考核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关注市场动向,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全面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五、结束语
市场竞争激烈,餐饮业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顾客群体口味多样化,都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企业为了长久发展,应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成本的全面控制,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鑫.论质量成本管理[D].东北财经大学,2003
[2]张晓冰.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成本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0
餐饮市场研究范文3
光线被吸入黑洞之后便不知所踪……而在现今的中国餐饮业,很多资金投入餐饮经济体后便渺无踪影,如同被黑洞吞噬。
这些似乎都在说明餐饮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数据告诉我们,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老板。
中国餐饮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前景光明!然而,各餐饮业态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前辈企业们,却出现了业绩停滞的颓相。
不是餐饮不行了,而是你的餐厅不行了!
传统高市场占有率的众多老牌餐饮正掉入黑洞,而餐饮新生代们要如何创新?
一、极度追求市场占有率已为悖论
传统的经济规律认为,各行业中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最大。
中国餐饮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众多企业家一味盼望将企业做大,极度追求市场占有率,认为利润将随之而来,这正是导致餐饮市场黑洞产生的主要动因。
从一家餐饮企业地发展规划来看,三年、五年将店面拓展的数量逐年几何倍放大,这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假设同一区域有十家相关竞争的餐饮企业,每家初始平均分配10%的市场占有率,总数为100%,大家都做出逐年增加1%~2%市场占有率的发展规划。那么,五年之后会出现150%~250%的市场占有率么?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二、过度增长将更快侵蚀企业价值
那么这些企业为了从相对固定的蛋糕上切下更大的比例,将会采取如何的手段呢?
我们在餐饮业看到了如下的惨烈竞争。
1. 打着大众化旗号,不断比拼价格,通过牺牲利润,吸引到了毫无忠诚度的消费群,量级僵尸粉提升蒙蔽了多少企业家的双眼;
2. 不断拓展店面的区域布局,希望通过网点的增多,压减总部成本。可事实是,开多的这些店遭遇到其他9家的围追堵截,新店自身生存都难以保障,何谈分摊总部管理成本;
3. 餐饮行业总是季节性的产生着消费风口,很多企业为了达成总量提升,不断通过抄袭向风口冲去,可风总要有减弱的时候,这时也正是黑洞产生的高峰。
高速增长是具有诱惑的,但与其共生的是具有高风险的价值破坏!
在市场的各种诱惑下,企业过度规划蓝图,做了很多违背初心的抉择,错误地开店、错误地扩大总部规模、错误地放大客群范围,所有这些行为,将往日诸多的利润区自掘成了无利润区,甚至是黑洞!
三、走出对过往成功路径的依赖
为什么还有人喊着生意不好做?是因为在餐饮业,不懂餐饮、不爱餐饮的人越来越多。挥舞着钞票就进入餐饮业,花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来开店,都想来赚一把快钱,对于餐饮经营一知半解。
这些店,如果赚钱就一夜之间开几十家分店,不赚钱就马上关门,根本不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
在探访中,一位餐饮人的说法或许可以解释这样的现实。“以前供不应求时,谁的生意都好,忽略了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提升。现在形势发生变化,餐饮结构性过剩,餐饮人还在用老思路经营,生意自然不好做。”
不是餐饮不行了,而是你的餐厅不行了!
生意为什么不好做了?其原因有二。
1. 过度依恋原有的资源优势,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捕捉能力。
2. 对过往成功路径的依赖,没有持续创新迭代,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不管到什么时候,餐饮业不会消失。一个共识是,现在80、90后在外就餐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餐厅的客户群体是没有萎缩的。
不管是从数据还是从餐饮从业者的感受而言,中国餐饮是在暖春当中的,这些所谓的餐饮寒冬,是一种正常的淘汰,迂腐的、投机的、概念取巧的经营者退出市场,于餐饮业、于消费者,都不是坏事儿,一部分店的寒冬,是为了带来整个行业的春天。
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如何成为“常胜将军”?创造必胜的两个条件。
1. 战略方向:企业是否持续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寻找品类定位是首当其冲的。
2. 组织能力:你的团队是否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执行战略?这可以理解为“持久地飞翔,必须有强壮的翅膀”。移动互联时代的企业同样要遵循“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方程式,二者是乘法的关系,而不是加法的关系,这意味着二者缺一不可。
在移动互联浪潮下遭遇失败,要么是战略错了,要么就是组织能力发生了问题。
四、餐饮新生代的颠覆性逻辑
与传统餐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餐饮新生代们的确在高速发展,且市场占有率日益提升。
新生代们的逻辑是具有颠覆性的,他们首先关注细分客户需求和利润来源,进而才思考如何扩大各品类利润区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可喜地看到,有很多投资资金投给了这批餐饮新生代,投资人中还有很多是传统餐饮企业家。如九毛九投资遇见小面。
为什么?新生代们究竟怎么做的?
1. 聚焦品类专注产品,更加重视店面的客流量、翻台率、排队长度,这是品牌知名度和单店利润的基本保障。
2. 不再设置单一的店面利润区,而是整合了餐饮行业各类利益相关者,规划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利润区,与这也正是商业模式商业价值的精髓体现。
3. 还有一些餐饮新生代们,表面上是一家餐饮企业,但细究其发展路径,餐饮门店已经变成事业群的孵化器或驱动器,主动地放弃门店利润。他们要做的是贯穿餐饮产业链的平台型商业模式,设计出了更高的资本估值体系。
那么,可以从新客户、新地区、新业务这三个维度思考如何制定战略发展方向。
五、华为vs 小米:龟兔赛跑,胜在组织能力
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来者,赢得全球媒体关注,成为获得显著市场份额的主导型厂商。
小米前期的爆发胜在风口的选择,其首创的以高性价比、饥饿营销为核心要素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给中国手机业者带来了一场观念地震,几乎所有的中国手机企业“要么已经在模仿小米,要么在去模仿小米的路上”。
但是, 到了2015 年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科技(Trend Force)的调研报告,华为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09 亿部,而小米是7 240 万部,没有达成年初设定的“8 000 万到1 亿部”的目标,华为与小米的市场份额差距已增至1.5 倍。
但在这场龟兔赛跑中,华为最终将小米抛在了身后。华为胜在遥遥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组织能力保证。
云味馆两年时间从0到深圳品类冠军,“米线哥”是组织力的实践者。顶层设计、能力互补相信信任的合伙人制、员工内驱力的企业文化、米线学院、无疆界管理、读书会、云跑团。
一个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是有舵之舟,可以逆水奋进;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企业,是无舵之舟随波逐流,运气好流到一个腹地就好了,运气不好就挂了,价值观是驱动企业前行的力量。
全世界所有的好企业都是在三个方面做的非常好:一价值观,二方法论,三专业。读书会围绕这三块学习,从而打造学习型团队。
云味馆的无疆界管理模式是一个网状结构,365°无死角,让管理团队在决策的时候高度透明。
餐饮市场研究范文4
关键词:天地壹号 定位 醋饮料
中图分类号: F272
艾尔・里斯与杰克・特劳特认为:定位就是把你的产品在潜在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把产品在你潜在顾客的心目中找一个明确的位置确定下来。给潜在消费者一个简单明晰的概念,特定,性质。定位就是要达到让消费者一提到某个品牌他所树立的形象立即显现,毫不含糊。比如一提到“动感地带”年轻人的品牌,我的地盘我做主;一提到“汇源”浓缩饮料,人们的认知和品牌的定位契合度很高,没有认知上的混乱。
而天地壹号的品牌定位与消费者的认知相差却非常大,所以直接导致这个品牌的产品虽然推出市场16年,却一直卖的不愠不火,市场表现乏善可陈,整个市场的销售额不过1个亿,而与之相对比的王老吉,早就从一个区域品牌发展到现在全国160个亿的销售量(加多宝集团所属时)。可以说这个品牌成也定位,败也定位,在企业的创始人为自己独特的定位感到沾沾自喜时,却也正是其独特的品牌定位约束了这个品牌的市场发展。
1 企业自身定位与市场认知差异太大
如果提到“天地壹号”大家会联想到它的“吃饭喝啥?――天地壹号”,“饭前开胃,饭中美味,饭后不伤味”的广告语,从这些广告语里边我们很容易发现,天地壹号自身定位就是一个吃饭佐餐的东西,天地壹号的董事长也因此提出了“第五道菜”的概念。他认为天地壹号陈醋饮料应该是是继鱼、肉、青菜、米饭等四道菜之后的第五道菜。 这个定位可以说是很巧妙地,因为中国市场饮料非常多,而且每一个品类都已经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形成了强势品牌。碳酸饮料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代表;茶饮料以康师傅,统一,哇哈哈等为代表;功能饮料有红牛、怡冠、力保健;果汁饮料,美汁源、果粒橙、统一、农夫果园等等;乳饮料,伊利、蒙牛、光明,这些成熟的饮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这个市场突出重围,打造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知名品牌,难度很大,但是,专门提出来在吃饭的时候喝的佐餐品却没有,它是独特的,唯一的,在这个领域目前是没有竞争产品的,这也是"天地壹号"避开红海的竞争,利用独特的概念独辟的蓝海,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定位,导致它的销售市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一个独特的定位,因为其广告宣传的问题以及品牌影响的问题,并没有给市场一个明晰的认知,相反市场上对其认识是异常杂乱。
(1)天地壹号就是一个勾兑醋。提到天地壹号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醋,而且和传统的调味品醋有着不可脱离的渊源,很多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调味醋,家庭厨房用醋的概念上面,这说明天地壹号企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大程度上没有改变大家的认知,没能把自己的定位清晰的,明确的传递给潜在消费市场。就是说虽然你是界定了一个很好的蓝海市场,但是整一个市场对你的认知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对你的定位毫无概念,再好的定位对企业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的消费者认为这个产品没有什么技术,工艺,不过就是一个勾兑产品。有的消费者直接指出,天地壹号不过就是拿雪碧和醋混合在一起的一种产物,我买瓶雪碧6元,买瓶醋自己一勾兑,也能造出天地壹号来,价格还低了很多。为什么要买那么贵的醋回家喝呢?虽然天地壹号早就拓展了其产品线,生产以水果或果品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各种醋饮料。但消费者的认知系统还停留在其初创阶段的概念上。
(2)天地壹号就是一个比较贵的饮料。天地壹号自身的定位是期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够代替酒类的佐餐饮品,但是由于其宣传问题,人们普遍把它作为一个饮料来看待,很多消费者指出,作为一个饮料,天地壹号定价太贵,普遍市场能接受的饮料价格是3元-6元。650ml玻璃瓶装的天地壹号卖16.8(增城大润发超市)元,很多潜在消费者难以接受。
2 天地壹号自身的定位难以实现
天地壹号的定位虽然独特,但其实现起来难度很大,“第五道菜”定位非常独特,但是要把这个概念扎扎实实的竖立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培养出消费者切切实实的消费习惯不是一日之功,恐怕需要很多年的宣传,概念灌输,投入很大财力培养消费习惯,改变消费者心中原有的认知。也有可能是一旦这个市场培养起来,有很多品牌坐享其成,随后跟风。
在各种限酒令,酒驾判刑的大政策环境下,天地壹号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酒的替代品,但事实上,想用一个仅仅有10多年历史的饮品来代替中国千年来的酒文化,真是难之又难。有很多场合,很多情景酒都是无可替代的,中国有很多古语也反应了这种文化的根深蒂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朋友离别时,欢聚时,得意时,失意时,宾朋相聚时,孤独一身时都离不开“酒”。在现代,“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更是商务聚餐,朋友聚会,家人聚会不可少的一个文化,所以想要替代酒在中国这个千年传承的文化,天地壹号的文化底蕴显然远远不够,人们也很难认同这种替代关系。
同时,即便是考虑到酒驾等政策规定,可以代替酒的饮品人们有很多的选择,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牛奶等等,很难养成让消费者只选择天地壹号的这种消费习惯。传统饮料与醋饮料相比还有更多的优势,比如,很多人早就习惯这些饮料的口味,选择哪一个品类可以说人们都能接受,而醋饮料目前一个尴尬的局面是,非常多的人还在排斥他,喝不习惯这个饮料,所以想实现在餐桌上的消费难度可想而知。
3 产品本身的问题
口味问题:从北京精准企划的市场调查收集的资料可以看出,果醋核心消费群体是年轻的女性,她在整个消费者群中占主导地位。而女性也从来是喜食酸性的主要群体,但是消费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便是这部分消费者,依然认为果醋饮料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太酸、酸甜搭配不当,都希望果醋饮料能够甜度增加,而酸度降低,做的真的像个饮料(消费者对果醋的认知依然是饮料),而不是目前这种比较怪异的口味。作为一个希望能够畅销的产品,产品本身被广大消费群体喜欢是其他所有营销因素的前提条件。如果天地壹号等果醋厂家不能及时改变这个问题,可能会一直面临一个尴尬的市场境况。
定价问题:目前天地壹号的果醋饮料定价是:650ml 是16.8元, 330ml定价是4.5元,相比较与其他饮料,比如而作为饮料的美汁源果粒橙1.25L仅卖6.4元,容量将近天地壹号的两倍,而价格仅是其1/3,其他品类饮料价格如下表一,北京精准企划的市场研究表明,果醋饮料消费者认为每瓶定价应该在2元到4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包装问题:天地壹号卖了很多年,从餐饮行业开始,最近这几年才进入零售渠道,所以普遍消费者不能接受和理解他的玻璃瓶装,认为其携带极其不方便,玻璃瓶装除了家里的调味品,就是酒品,但是,天地壹号不可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培养出消费者对果醋饮料如对酒水一般的热衷度,所以人们觉得其包装实在是累赘。北京精准企划的市场研究表明,普遍消费者认为其包装很不好,希望能换成传统饮料的玻璃瓶装,这样便于携带。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天地壹号对自己“第五道菜”的定位,在消费群体中没有太多的认知,大家普遍认为它应该是个随买随喝的普通饮料,而不是什么吃饭后的饮品。这也就不难理解消费者为什么始终不能理解天地壹号,进而没有购买行为。
现在天地壹号推出了易拉罐包装,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销售机会,因为易拉罐包装相比较于玻璃瓶装而言便于携带。如果能推出小容量塑料瓶装和大容量塑料瓶装,相信能进一步的推动其市场份额的增长。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放弃原有定位还是坚持:这对天地壹号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毕竟自己定位了十几年的餐桌饮品,说放弃不是那么容易,可是坚持,想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培养消费者餐后喝天地壹号的饮品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天地壹号可能始终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自己把自己当餐桌饮品,而消费者只是把它当普通饮料。如果放弃原有的定位,走普通饮料之路,加入目前的饮料竞争格局中,那么天地壹号需要从包装,渠道,价格,口味等多方面改头换面,从新来过。做饮料就要有饮料的样子是不是。
(2)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市场研究表明,天地壹号的主体消费群体就是年轻的女性,那么天地壹号是不是可以针对这个群体,根据其需求不同,提出有竞争力的同时针对该目标市场的定位?还是可以针对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出自己的独特满足该市场需求的产品品种,不管怎样,都能改变目前这种,各年龄层次消费人群都想尽收囊中,而消费者并不认同的局面。
(3)渠道策略:渠道策略其实是受制于产品定位的,如果天地壹号始终定位自己就是一个佐餐饮品,酒的替代品,那狭窄的渠道策略无可厚非;如果定位为普通的饮品,那就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遍地开花,让消费者在想喝饮料的地方都能够看到天地壹号,除了大型超市、社区超市,便利店、各种杂货店,甚至在大小摊点、流动摊贩、报刊亭等等地方都需要铺货。
参考文献:
餐饮市场研究范文5
AC尼尔森2005年《购物者趋势调查》及中国零售市场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现代零售业态的快消品销售额达到了13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销售总额的1/3以上,但超过60%的份额仍然被传统业态把持着。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零售业念在2004年门店数量增长了35%,大大超过了销售额的增长(但这35%的增长却只让杂货铺等传统、帐态降低了1%的快消品销售份额)。其中:接后果是:现代零售业态的单店销售额比2003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大卖场下降8%,标准超市下降7%,便利店下降18%。
单店销售额的下降对应着什么呢?其潜台词可能就是:在超市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了。门店数景的快速增长又意味着什么呢?必然是门店间的竞争更趋激烈,门店的关停及连锁体系的倒闭将越来越频繁。
如果再加上扩张过快、多元化投资等带来的零售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并结合外资零售业正加快渗透二、三级市场的进程来看,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三、五年时间内,中国零售市场将会掀起更大、更持久的倒闭潮。如果仍然按日前的路子走下去,将会有更多的经销商、制造商血本无归。
控制超市生意的占比
如果经销商手上握有几个强势品牌,或许能在账期、通路费上争取到更有利的条件,但大部分经销商手上有的只是二、三线品牌;组织供应商联盟对抗超市?如果联盟没有足够多的成员、且大多数成员不能步调一致、共同进退的话,暂时还是别对它寄予太多的希望;提高谈判技巧?一旦碰上占自己生意50%的超市,再高超的谈判技巧也没了底气,只得言听计从,默默承受,暗自隐忍。
或许你终能找到一些应急的对策,但超市高风险的局面长期内都不会有改善,跑得了初一,你还能躲过十五?
因此,经销商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一个长周期内把生意风险降下来。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样,经销商要控制风险,就要把超市生意在自己总生意中的比例,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比例上。
如果你做的是快消品,那么这个比例和目前超市在快消品销售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保持一致(即1/3),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
要做到这点,经销商就要调整渠道结构,把超市之外的渠道做得更深更细,降低超市的生意占比,才能在与超市的谈判中更加坚定地坚持原则,当断则断。
怎样进行渠道结构调整?
记住六个字:深度、宽度、精度。
1.深度:
如果我们在夫妻老婆店的铺货上架率还比较低,那就投入更多的精力覆盖空白网点;如果我们的产品适合向地县级甚至是乡镇级市场渗透,那么通过大批发渠道找二批商也好,组织力量突击铺货也罢,坚决沉下去。
2.宽度:
这是指开发新渠道。比如,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增多与成熟,越来越多的目标顾客“蜷缩”在企业内吃住消费,企业的食堂及内部杂货店就可能成为我们的目标渠道;目标顾客在餐饮场所消费时也日益重视瘦身与保健,茶饮料、减肥饮料、中草药配伍的饮料就能在餐饮渠道找到机会;我们可能还会发现,自己手上的某些产品竟然做直销、团购、会议营销也有前途。
如果这些渠道的投入产出比经过核算还可行的话,为什么不开发它们、占领它们?
3.精度:
餐饮市场研究范文6
Abstract: Tourism industry of China is being in the period of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he tourism product will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sightseeing to leisure, spa tourism product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ourism market consumption. Study of hot springs tourism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is article takes Hunan hot spring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relevant analysis and paired samples T test ,then finds that degree of tourist’s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degree of emphasis and six areas of tourist’s attention will affect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level.
关键词: 温泉旅游;重视度;满意度
Key words: hot spring tourism;emphasis degree;satisf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237-02
0引言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期,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转为休闲旅游,进而上升为度假旅游便成为此关键时期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我国旅游市场也从观光旅游形态向休闲度假旅游形态过渡。在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催生下,现代温泉旅游一改传统的单纯“泡汤”式,逐步演变为以健康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旅游时尚,成为转型期炙手可热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从而极大的满足了旅游者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适应了现代旅游市场消费的特点。目前我国新的休假制度规定114天为法定假日,即一年有1/3的时间在闲暇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表明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背景中。休闲经济带动了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而现代温泉因为自身的诸多优势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温泉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养生、解压和治疗身心疲惫的方式,是一种高级的享受,符合人们的休闲、养生和度假需求,很自然地它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青睐。温泉旅游者正从专门化、特殊化的消费群体向大众化发展。
1文献综述
温泉旅游在国外统称为SPA,是一种以温泉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风情为依托,以感受沐浴、休闲文化为目的,所进行的娱乐观光、康体保健、商务会议等休闲活动。国外关于温泉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且主要集中在温泉旅游发展较成熟的欧美国家和日本。随着温泉旅游的大力发展,各国学者们对温泉旅游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1 温泉旅游资源的研究最初,各温泉旅游地因被宣称其温泉水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而吸引了大批旅游者。为了提高温泉地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温泉旅游开发商都积极聘请或雇用医学界权威人士分析、评价温泉资源的医疗功能,起到出乎意料的宣传效果。于是,大量的医疗学者从医学角度,就各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点等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多发表在医学类期刊上。Abdul Rahim Samsudin等(1997)对马来西亚40个温泉进行了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总结出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王艳平,山村顺次(2002)就中国温泉利用演化过程和南、北及内陆温泉观光利用的实态特征,对温泉观光开发资本的地域特性给予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1.2 温泉旅游发展历史研究二战后,欧美国家的较多学者开始对温泉旅游发展的历史进行总结。John W.Lund(1996)从温泉医疗的视角详尽论述了美国及其7个主要温泉旅游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ohn Towner(1995)从旅游者的角度探讨了温泉旅游的发展变化过程;Anthony V.Benedetto等(1996)对美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工作。王艳平(2004)对我国温泉旅游做了较为详尽的总结,对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1.3 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研究20世纪20年代,温泉旅游开始由医疗导向向休闲娱乐导向转变,温泉旅游开发方向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注意。Claude Kaspar(1985)在会议纪要中具体阐述了新型温泉旅游地所包含的内容。山村顺次(1995)在总结日本温泉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前提下,认为日本的温泉旅游地逐渐由疗养型目的地转变为观光游憩型目的地,观光型温泉地成为温泉旅游发展的主流。
1.4 温泉旅游市场研究对温泉旅游市场研究的重视始于Inskeep(1991),他提到,评价一个温泉旅游地的开发是否可行时,必须考虑其潜在的市场需求。山村顺次(1995)总结了日本不同类型温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结构。John W.Lund(1996)和Loverseed-H(1998)对北美温泉旅游市场研究得出,同欧洲温泉疗养地以特殊病人的医疗为主所不同的是,北美的温泉疗养地更强调健身、减压、消除疲劳和减肥的功用;而温泉旅游者也从过去以美容为主要目的的女性旅游者转变为现在大多以康体、保养和消除压力为主要目的的大众旅游者。
1.5 其它方面如基于法律法规视角,王艳平(2006)以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为例,提出了与传统路径“国家制定、地方执行”相异的“由企业提出并主导、地方政府认可并主持”的完善和加速旅游法规建设新路径;基于竞争力视角;王冠贤,保继刚(2004)从温泉旅游地的特性研究出发,通过对邻近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特征分析,探讨温泉旅游地在不同层面资源竞争的一般规律;基于市场视角,巫晶(2006)探讨了温泉旅游游客的行为特征。
综观国内外温泉旅游的大量研究,关注最多的是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游客角度,研究温泉旅游者行为、温泉旅游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
2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本文以探究影响温泉旅游者满意度因素为目的,以湖南省温泉旅游现实市场为调查对象,问卷设计包含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为游客出游行为特征及偏好;第三部分为游客温泉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根据游客对其满意程度高低进行赋值(非常同意5,同意4,不确定3,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
2.2 研究对象此次问卷调查于2009年12月23日至2010年1月9日在湖南省温泉旅游发展较成熟的郴州(福泉山庄、天堂温泉、龙女温泉)、张家界(万福温泉、江娅温泉)以及长沙宁乡(灰汤温泉)等地展开。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20份,回收率为90.0%,其中有效问卷616份,有效率为85.5%,符合统计分析要求。
2.3 数据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温泉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出游特征及偏好;并通过均值分析、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3统计分析
3.1 人口统计特征及旅游特性本文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较均衡,男性共344人,占到总人数的56.2%;女性共267人,占43.6%;从年龄分布来看,65岁以上的占2.5%,45-64岁的占13.6%,25-44岁的占60.2%,15-24岁的占21.3%,14岁以下的占2.5%;文化层次构成,小学文化及以下程度占0.2%;初中文化程度占6.8%;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20.0%;大专或本科文化程度占60.9%;研究生及以上占11.9%;从职业来看,基本上所有的职业都有所涉及,只是有的所占比例极小,主要以企事业职员为主,占到了28.5%,其次是商务人员、教师、学生和政府人员为主,分别占到了12.9%、13.0%、8.6%和7.7%;家庭月收入≥6500元的占25.2%,其次是家庭月收入在3501-4999元的占22.2%,家庭月收入在2001-3499元的达到19.9%,16.9%的家庭月收入在5000-6499元,家庭月收入≤2000元的占有15.9%。
从旅游特性来看,游客主要以度假休闲为主(39.5%),温泉疗养(31.8%);出游方式以亲友结伴出来游玩(37.0%);自驾车(44.3%)的交通方式成为主流;停留时间在2~3天左右的人数最多,占51.8%;温泉旅游总花费以200~300元(25.2%)所占比例稍高,但500元以上(22.1%)的消费者也占一定比例,居第二;最受游客吸引的产品组合方式是温泉+运动娱乐(37.1%),其次是温泉+大型旅游度假村(26.3%)。
3.2 均值以及T检验分析对游客体验重视程度、满意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了解游客对各项目的真实感受。研究表明,游客最重视的前五项是“泡温泉者人数的控制”、“设施”、“住宿设施”、“温泉知识”、“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满意程度最高的五项是“安全状况”、“温泉的水质”、“自然状况”、“工作人员的态度”以及“当地特色饮食”,总体满意度一般,得分最低的五项是“温泉知识”、“温泉经历”、“餐饮设施”、“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内部交通条件”。
配对样本T检验用来检验两个相关样本是否来自于相同均值的正态总体,即对两个配对样本,推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亦可从表1中知,旅游者的期待与实际状况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4个配对样本中,有6个样本的相关系数检验值p值小于0.05,也就是说6个体验项目的重视与满意程度显著相关,分别为“温泉享受的过程”、“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工作人员的态度”、“沐浴设施”、“住宿设施”、以及“安全状况”。
19个项目的双尾概率p值达到显著性水平(p
从上述分析可知,游客的满意度与温泉旅游的享受过程、服务项目的多样性、服务的态度存在相关性,对温泉旅游的收费以及是否有特色的温泉浴等其他18个项目并没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4研究结论
本文从游客体验的满意度着手,在借鉴影响温泉旅游体验的因素量表基础上,对湖南省温泉旅游满意度进行量化研究,改变了国内以往同类研究中只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温泉旅游资源等研究,忽略了对温泉旅游者自身感受的研究。
研究表明,游客最为满意的是安全状况以及温泉水的水质,这也是吸引人前往温泉地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温泉知识”、“温泉经历”、“餐饮设施”、“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内部交通条件”这五项满意度最低,鉴于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满意度过低,这也应证了温泉+娱乐是旅游者认为最吸引的温泉产品产品组合游之外的活动。温泉旅游企业需在这五方面进行改善。另外,温泉旅游的满意度只与重视程度中的“温泉享受的过程”、“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工作人员的态度”、“沐浴设施”、“住宿设施”、以及“安全状况”有显著性相关,同时也是在游客重视程度中得分较高的6个项目,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提高游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Abdul Rahim Samsudin et al. Thermal springs of Malaysia and their po-tenti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Vol.15, No.2-3:275.-284,1997.
[2]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22(1):102-109.
[3]John Towner. What is tourism' s history? [J]. Tourism Management,Vol.16, No.5: 339-343,1995.
[4]王艳平.中国温泉旅游――来自地理学的方向及人文主义的挑战[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