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要点范文1
所谓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是指国家及其下属的环保部门记录的环境保护档案,对国家和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机关单位的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科技档案的载体进行保护和对内容进行填充。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管理是我国机关单位的重要内容之一,见证了我国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文件收集,不注重文件归档
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人都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比较重视档案本身的真实性,在收集过程中要求对原件进行验证,防止档案存在不真实的现象。在满足了档案工作真实性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归档,甚至过分要求原件,使得一些重要的科技档案无法收入其中,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参考价值。
2.没有认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正确开发和建设,就很容易使科技档案信息不完善,影响科技档案的权威性。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归档工作中无法切实反应其中的技术完整性,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的连续性、专业性没有得到全面反映。
二、机关单位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点
1.加强归档管理
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归档管理就是资料的交接工作,为了使归档管理更加科学,要制定符合机关单位实际情况的归档管理制度,使所有部门的人员严格按照归档制度履行自身职责,从而使归档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前,应由部门负责人对项目中的内容、范围、进度等进行密切关注和记录,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归档范围、期限和密级划分表,对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归档。在归档过程中,要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审查,使其符合归档的基本眼球,并对同一项目的相关材料都统一管理,防止丢失,以便于日后查询。对于一些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将材料退回到原本部门,待整理合格之后才能再度接收。
2.科学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进行分类
科技档案分类就是指根据科技档案的内容性质和形成特点,把一定范围内的科技档案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层次,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和平行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科技档案库藏系统,包括农业科技档案、基本建设档案、设备档案、自然科学研究档案、医药卫生档案和自然现象观测档案等。科技档案的分类有很多种方式,具体应根据机关单位的性质和专业特征来划分。环境保护涉及到大气、地理、生态、植物和群落等多个专业,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专业的性质和特征非常熟悉,根据环境保护专业的特点,并结合科技档案的划分规范,来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进行分类。
3.加强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储存
当科技档案归档、收集之后,就应对其进行细致统计和储存。对机关单位来说,档案的储存和统计是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档案进行保管的过程中,应根据机关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并优化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科技档案储存场所,按照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数量进行存放,并选择质量好、防潮的地点,以使科学技术档案得到妥善保存。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档案的具体情况,将其进行整理,并录入档案管理系统中,方便其他部门的人查阅和使用。
4.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加入信息化手段
随着科技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和电子文献不断发展,在当前的科技档案管理中,应积极采用创新技术,实现对科技档案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的管理,使科技档案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转变储存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文件、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例如,传统的纸质文件可以制作成为word、excel等格式,也可以扫描成为图片格式,储存在计算机、光盘或网络资源库中,实现快速查阅、传递和检索,从而使科技档案在此基础上获得延续发展。电子文献具有载体稳定性、多样性,信息可控制性、易变性、占有体积小等特性,因此,我们应根据电子文献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文献保存和管理方法,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将与科技档案有关的各种资料进行整合、分类,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
三、结语
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是对国家级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成果的展示,作为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落实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使我国整体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桢.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文档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4-7.
[2]鲁可欣,王忠伟,王阿春.论科技档案在环境科技管理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23-24.
[3]田云萍,肖丽红.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江西化工,2007(4):205-206.
[4]邓泽华,王蕾.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北方环境,2011(Z1):19-20,28.
档案管理要点范文2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档案;创新实践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6.002
[中图分类号]F233;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0-01
1 会计档案管理要点
1.1 会计档案收集与整理阶段
会计档案收集是会计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它要求收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核算资料,这些都是记录经济发展和业务情况的重要指标,是会计档案工作的基础。因此,在此阶段,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根据会计档案工作要求,规整重要档案,以备后用。
1.2 会计档案形成与保管阶段
会计档案形成与保管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点。在收集与整理会计资料后,要对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并按要求装订成册。把会计档案放在财务资产保管部保存1年,期满后,由财务资产部编制移交清册,然后由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会计档案要放在干燥防水的地方,并远离易燃品堆放地,此外,还要注意防虫蛀,保持清洁卫生。
1.3 会计档案移交阶段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财务部门和经办人必须按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档案全部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不得自行封闭保存。”因此,档案部门要严格遵照国家法律规定,按期点收,不得找借口托辞。财务资产部门要将保存满1年的会计档案即时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并做好交接手续,及时编制好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1.4 会计档案借阅阶段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单位的财务部门保管1年。”企业要加强会计档案管理,避免出现会计档案丢失的现象。因此,财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内部人员借阅会计档案的管理标准:内部人员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填写会计档案借阅审批表,注明借阅人姓名、时间和会计档案名称,经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可提供复印件,并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
外部单位借阅、查询会计档案时,除执行内部借阅条款外,还要借阅单位出据介绍信,并由负责人签字方可借阅。借阅人归还会计档案时,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档案的完好性,仔细核实有无涂改、损坏情况,防止会计档案在流动过程中散失、缺损、抽换或任意销毁,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秘密文件丢失、泄密。
1.5 会计档案销毁阶段
会计档案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该阶段,企业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对会计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做出明确要求,对过期的会计档案进行价值估算,并销毁没有价值的会计档案。档案管理部门要提出鉴定意见,和财务部门共同组成鉴定工作小组,对档案逐册、逐页进行鉴定,对确无保管价值的会计档案编制销毁清册。销毁情况形成书面文件和销毁清册一同存入档案。
2 会计档案的管理策略
第一,结合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机制,以全面规制会计工作内容,从而保证会计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有效性。
第二,把所有经济活动都归入会计监督管控的范围,按照制度要求,保持会计档案工作特色,实施精细化、电子化管理模式,严控会计档案归口,确保会计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三,企业要做好教育和专业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3 会计档案管理创新实践
3.1 会计档案电子化、信息化革新
纸质档案仍然是当今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但是,随着电算化的跨跃,财务系统软件从远光到FMIS,再到ERP、财务管控系统等多系统并行,将会计电子档案的推行提上日程。依据会计档案管理的最新要求,2014年,财务资产部协同财务管控组,将成立以来的全部账目编制成电子档案,以电子档案盒为载体,设立内部局域网管理,对电子档案进行专项管理,满足会计电子档案异地、防灾存储的要求。在地市没有服务器网络的情况下,实现对以前年度会计信息进行电子查询,为查询纸质档案起到“卫星定位”的作用。
3.2 优化人员配置,确保会计档案专业专职管理
财务资产部设置会计档案管理岗位,配备专业财务人员负责会计档案管理,在保证会计档案质量的同时,提升会计档案管理水平。注重会计档案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且有5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政治表现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采用A、B岗机制确保会计档案管理有序进行,工作衔接流畅,财务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3.3 重视业务水平,加强培训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除应兼顾财务会计专业和文书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相对高于其他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使其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要点范文3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电量需求大幅度增大。与此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力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力建设事业顺利的踏上了快速发展列车,大量高科技含量、大装机容量的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力的生产和经营正在逐步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相应的,电力企业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高效的管理和精品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宝贵的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其在电力生产和经营多个方面领域更好地为电力企业服务,已经成为电力档案工作的核心任务。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要做到建成精品工程时,也完成精品档案。
一、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建设项目从投资计划、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使用等活动,这中间多个环节,多个施工单位,多个部门交集,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众多,在这期间形成了大量的电力工程档案,而它记载着整个建设周期期间建设活动中各种原始的、图物相符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的数据和记录,是日后生产经营时技改、改建、扩建甚至经济权益纠纷、诉讼、索赔时提供最有利的依据和证据。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影响工程验收的质量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维护企业的法律权益。管理好电力工程档案既是工程的需要,也是电力企业日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电力工程档案有效管理的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宣传
工程档案管理相比较于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容易被忽略,普遍存在对该项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竣工验收时才匆忙整理交付,所以经常出现数据错漏、资料遗失等,给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档案管理的质量。其只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人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资料整理琐碎,于工程进度无直接影响,无直接经济效益,无正面的考核制度约束。要提升工程档案有效管理,企业必须要加强宣传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上下统一认识其重要性,提高对其的关注度,如本企业员工、参建单位、设备供应商、项目负责人等,从而转换被动收集资料为主动整理收集。
2、加强和施工企业理性沟通,力求档案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电力项目工程管理中,技术人员掌管检验档案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档案工作者掌管对档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检验;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对其项目的情形非常了解,他们的手中掌管着大量的档案,也是以后利用档案的主体人群。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在电力项目工程档案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贯穿于整个工程过程中,档案管理方面
涉及到各个工作环节,能建立一套系统准确性、完整性的工程项目档案,是电力工程建设团队共同努力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如何做好档案管理的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依法归档
首先,从工程开始时就要求各参建单位对归档资料必须按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和本企业的《项目档案归档管理制度》等文执行;其次,设立建设项目档案室质量管理小组,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基建项目参建单位归档职责,设定项目类别工程档案归档负责人,落实责问考核制度,并设置奖罚条例引起各方面重视和提升责任心;最后,实施资料分类别专业技术人员审查、鉴别制,对归档资料进行督导审查,勘察纠错,根据工程进度节点同步移交资料归档,从而避免施工中资料丢失,设计变更时无记录,竣工时大量的工作堆积,在收集和编制竣工资料时做到有章可循、标准一致、职责分明,力求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了施工过程全过程记录收资,用规范的档案管理行为来推动各参建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档案的归档质量,在有需要时随时调阅卷宗,做到有依有据,有迹可循,发挥档案管理的重大作用。
4、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内部通过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评选的办法,实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提升电力工程档案的管理水平。开展电力工程档案的评先评优,通过“五个方面”进行评比,如电力工程档案的标准性、完整性、分类的准确性、信息的丰富性,进行年度综合评选。对于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同时作为电力工程档案范例进行公开展览并组织学习,促使各电力工程负责部门按照电力工程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督促按时保质地完成电力工程档案工作。另外,对于未按标准、未按要求时限对电力工程档案进行整理的,将列入绩效考核指标对电力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
5、电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程档案,
促使出现的大量电子文件得到了推广应用,自然引起档案快速地向电子数字化发展;数字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宣传和应用,积极地推动着档案室建设的数字化进程,为档案信息管理增添新鲜的血液,使历史数据从图文、影像等方面更加形象化地展现,因此电子文档的前期收集整理工作显得十分的必要。将重要的档案资料大量输入电脑计算机内保存,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者查找相当方便;另一方面对后期的查阅也很轻松,直接就能够可以在电脑计算机内查找到;同时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即是融入办公网络自动化系统,这毫无疑问将大大地提高档案的效益利用,可以对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6、适应时展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求,档案工作者应养成热爱学习、热爱档案事业的思想观念,要积极和各参建单位如设计、施工、监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档案室内部工作认真执行时,应做到提前地介入工程建设活动中,对工程建设动向要经常追踪好。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整理的资料要严把质量关,一旦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要求提出整改,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档案管理的收集;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情形之下,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跟着发生明显的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将趋于现代信息化,其相关服务的范围也逐渐得到扩大,对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知识、专业素质、政治涵养等方面提出新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适合新时代电力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需求
档案管理要点范文4
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二是明确了会计电子档案管理要求;
三是增加了实行会计档案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
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程序;
五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
六是对会计档案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时间做了更加灵活的规定;
七是对定期保管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作了调整,延长了凭证、账簿和辅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
下面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档案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的鉴定要求和销毁程序5个方面的修订进行说明。
提出电子会计档案概念
新《办法》第三条明确“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会计档案”是电子会计档案。本概念既参照了《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DA/T58-2014)中的电子档案的概念,又不同于下定义,而是以范围界定的方式确定了什么是电子会计档案。在这个表述中,特别强调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原生性,即是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形成的,以区别于将纸质会计档案扫描形成的数字化副本。
提出会计电子n案管理要求
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此次修订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主要修订要点如下:
一是明确了“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这与原《办法》中“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的要求是截然不同,不用报备即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二是对电子会计档案移交与接收提出了要求。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电子会计档案接收分为单位内部会计部门向档案部门移交的接收和单位之间的移交接收。对于前者,要求“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对后者,要求“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三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修订会计档案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管理要求
为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对于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方式,新《办法》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是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是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是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七是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
以上要求中:第一、七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第二、三、六项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第四、五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六项规定;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七项规定。
修订会计档案定期鉴定程序
定期鉴定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优化档案资源,去除无利用档案,确定档案存销的又一次鉴选。会计档案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各单位应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原《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销毁的具体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但未明确销毁前的鉴定工作和有关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销毁的最主要责任归于单位负责人,致使大多数单位不敢销毁会计档案,那怕已到保管期限。大量已失去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占据了储存空间,造成了资源浪费。
根据新《办法》要求,单位不仅“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而且“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参加人员至少应包括会计机构、审计机构、纪检监察人员,必要时还应法律部门参加。“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由于各单位每年都会产生会计档案,每年都有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到期,是否需要每年进行鉴定呢? 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果每年到期档案量不大且库房空间充足,可几年鉴定一次,如果每年到期会计档案量比较大,且库房空间有限,可每年开展一次鉴定工作。
会计档案定期鉴定时为什么要会计机构、审计机构、纪检监察人员参与呢?因为档案部门不一定能全部掌握本单位哪些会计涉及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未了事项,这些只有会计机构、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全部掌握。设有法律部门的单位,还应请法律部门人员也参与会计档案的定期鉴定工作。这都是避免将涉及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未了事项的会计档案被销毁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的需求。
具体鉴定时,可先由档案部门会同会计部门通过逐卷、逐份档案阅读的方法,提出初步的鉴定结论。鉴定时应考虑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要求。鉴定结论可以是销毁或继续保存期限。初步鉴定结论提出后,形成初步鉴定意见,然后召开鉴定小组或委员会会议,对初步鉴定意见进行讨论审定,形成正式鉴定意见书。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编制销毁清册。
修订会计档案销毁程序
由于会计档案包含较多的敏感信息,因此,会计档案销毁工作重点防止会计档案信息外泄,因此新《办法》首先要求对可以销毁会计档案,“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为了防止错误销毁会计档案,新《办法》还设置了销毁前再次确认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监销是保证销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的一项制度安排。原《办法》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会计档案销毁属于单位的内部管理事务,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再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既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也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为此,新《办法》删除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单位内部组织监销的有关要求,即“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新《办法》还规定,“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档案管理要点范文5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管理;要点
前言: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的定义为:建筑企业在以往或正在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积累的、借鉴的各种具有记录功能的信息载体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直接、清晰、确定且记录完整。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的价值是指:建筑工程档案对企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凭证作用和情报作用,其外显的形式为建筑企业和相关人员做以客观存在物上的证明,具有实用性和有益性以及有用程度。
1.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的分类。由于划分的角度不同,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的分类也有很多种类。例如:按照建筑工程档案的来源可将档案划分为外来档案和自制档案。按照用途可将档案划分为设计档案、施工档案和验收档案。按照效力可将档案划分为法律档案、法规档案、行业规章档案和内行管理手册档案等。
1.2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首先,应该肯定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推进,企业档案的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并且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国建筑企业实际的,可操作的档案管理规范。其次,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距离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表现为物质条件上的,更重要的是意识和认知上的差距非常大。最后,还应看到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机遇有很多,作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有效服务于社会和企业,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各种价值,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大众服务。
1.3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首先,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的资料整理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单调乏味,收入偏低,这些因素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着职业性的缺陷,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人员的匮乏。其次,建筑企业工程档案搜集和整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建筑工程的收尾阶段,企业工作的重心偏重于施工和检查,大部分精力没有放到档案工作上,在管理意识上弱化了档案工作。最后,建筑工程档案分布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单位,这在组织形式上为实现档案的科学化、集约化管理造成障碍。
1.4 建筑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不善的后果
首先,在工程建设中如果不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将会为后期的档案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其次,建筑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工程档案的各项价值,失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管理不善的建筑工程档案工作是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表现,同时档案管理水平的决定于企业的管理。
2.建筑行业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点
2.1 加强对建筑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要定期对国家制定适应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法规进行研究学习,及时制定一批既符合建筑工程档案上作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既符合我国国情义兼容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档案法规规章。
2.2 思想上要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建设中一般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到工程完工后,即将交工验收,才开始慌忙整理,有的施工单位甚至人也难以找到,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鉴于上述原因,因此,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做到工程完工短时间内将内业资料整理结束,为交工验收做好准备。
2.3 要制定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做好档案管理事前控制,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对各种文件和记录有效控制,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各个工作环节中的作用,应拟定档案管理事前控制办法,定各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行为,明确各类档案的形成与积累、整理与归档、变更与修改、保管与传递、作废与销毁等事项。第二,做好档案管理的事中控制,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专门化管理和分散化管理的方式,建立本单位的档案编码体系,以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事中控制。
2.4 加强对建筑工程档案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研究。
大力推行对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利用光盘塔或光盘库载体进行档案管理成为可能,已经成为项目档案管理一个发展方向。
2.5 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各部门只有及时的对档案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获取及时,有效档案资料或信息。
2.6加强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必须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有文化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加强对现有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因材施教,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2.7 对建筑档案的验收要严格把关。
这是保证建筑档案质量的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档案验收工作。档案验收重点是检查项目的前期文件、隐蔽工程材料和竣工图的编制;对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应分阶段验收,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改误;加强对档案的预验收工作,以确保资料齐全完整和准确。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建筑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将会是一个重点,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也会在这一挑战和机遇面前发生新的变化,作为建筑企业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经验和手段,充分利用我们的本土化优势,重视加强建筑工程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不断总结完善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经验,促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蔡毅敏.当前建筑行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建档案.2008,07.
档案管理要点范文6
【关键词】乡镇档案管理;纸质档案;电子化
一、我国乡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乡镇档案管理对于加强我国乡镇社会文化与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目前乡镇档案管理的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乡镇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认识不到档案管理对于乡镇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安排;乡镇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不能形成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缺乏制度保障,导致乡镇档案的收集与归档不完整,档案管理实际操作缺乏规范性,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设备落后,技术更新缓慢,乡镇受制于发展速度与水平等因素,很多地区在档案管理设备上不能及时有效地更新,甚至在档案保护设备与方案上也很不完善,这不仅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还埋下了档案因缺乏有效保护出现丢失、腐蚀、以及污损等情况,影像档案的使用;档案管理人员频繁变动,交接工作复杂繁琐,易出现漏洞,新任管理人员不易掌握档案管理技术要点,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致使乡镇档案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
二、乡镇档案管理方式
纸质档案管理,我国大多数乡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主要应用纸质档案,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环节相对较复杂,工作量也较大,这些都是由与纸质档案的载体纸张的特点决定的。纸质档案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优点,有与纸质档案不易修改,及时修改后也会留下痕迹,如果重新抄录也很难时间内完成,这也增加了纸质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但与此同时,纸质档案易燃且易污损,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纸质档案的保存难度;纸张受到版面的限制,其承载档案信息的量十分有限,而乡镇档案随着经年累月的积累,往往档案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也使得纸质档案的体积十分庞大,对档案存储空间也有很大的要求。
电子档案管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化办公技术在政府工作中广泛得到应用,部分乡镇政府也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加强了办公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在档案管理方面,也逐渐开始采用电子化的管理方式。电子档案主要是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通过电子存储设备进行档案信息的存储,利用网络进行档案的传输与分享,档案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档案管理系统与计算机的操作来完成,相对纸质档案管理繁琐的过程,具有更强便捷性。电子化的档案管理也将是我国乡镇档案管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乡镇档案管理电子化的优势
乡镇档案管理电子化能够安全有效的实现档案的长期保存。纸张的易损性导致纸质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蚀、污损等情况,造成档案信息无法辨认,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困难,而电子档案在应用中,只需将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管理系统,并通过电子信息存储设备进行有效保存,在保存中不会出现腐蚀或损坏的问题。
乡镇档案管理电子化能够更方便实现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查阅、修改、传递、分享等管理操作。利用计算机操作能够更快的进行档案信息录入,在档案信息收集中有很大优势,同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大量繁杂的档案信息的有效整理,在档案的查阅中也免去了在档案库中翻找的麻烦,只需简单的操作,就能将档案调出进行查阅,档案的修改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轻松完成。
四、档案管理纸质到电子化对乡镇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乡镇档案管理电子化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乡镇档案既是乡、县制订计划,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依据,也是落实党的政策,解决民事纠纷的凭证,又是乡镇开展农业科研,发展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参考资料,对于丰富县档案馆馆藏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鉴于乡镇档案的重要性,在2000年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国家档案局明确把信息化档案建设作为“十五”期间的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随后2002年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将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与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落实。乡镇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是乡镇档案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加强信息化档案建设的战略方针的必然要求。
(二)档案管理电子化是解决乡镇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乡镇档案对乡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真实准确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为乡镇在新时代变革中的各项决策、事务留下凭证和依据。然而我国乡镇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档案管理电子化对于接解决我国乡镇档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有很好的效果。电子化档案管理能够通过简便的录入操作,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大大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能够更好的保证档案信息收集工作的完成;电子化档案管理可以通过管理权限的设定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可靠性;电子化档案管理方式操作简单,管理效率也更高,在档案管理人员的更换过程中,可以更快的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交接,同时,新任档案管理人员也能够更容易的掌握档案管理的操作要领;除此之外,乡镇档案管理电子化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乡镇档案部门档案积存过多,档案库数量及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乡镇政府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将能够有力的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