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高职“双元制”;职业规划;课程设计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每年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校都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背景下,各地高校都开设各具特色的职业规划课程,来帮助学生更为优质的就业。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带来很多的启发和借鉴,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更深入生产实践的一线,学生们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去学习,与企业和工作内容直接交流。学生被以岗位要求做为培训目标,更好的掌握了职业能力,在进一步结合理论教学后,学生更能深入理解职业规划的内涵,个人的职业规划更为具体和可操作,从而更能够为企业所欢迎,达到高质量的就业。笔者所在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德国双元制本土化践行一个前行者。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州太仓市,拥有近200家德资企业,被誉为“德企之乡”,优越的企业资源,是双元制教育落地的根本。10年来,与健雄学院建立融合合作关系的企业86家,达成合作关系的企业超过200家,学校将“定岗双元”模式已推广到15个专业3500名学生(光明日报)。学院建立了国内唯一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成为长三角知名的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打造企业学校的“利益共同体”,学院引入企业用人的评价标准来制定职业规划课程标准,重点打造学生的能力素养。现将其职业规划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梳理如下:
课程定位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1.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
2.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身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提高职业素养。
3.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知识,理解企业管理思想和行为,缩短岗位适应期,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4.帮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
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1.课程模块。
我院职业规划课程分为8个模块,共四个学期,每学期16课时分8周上。具体设置如下:
2.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1)基本不了解企业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基本没有系统思考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背景,心理素质参差不齐,主体乐观向上,个别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障碍。
(3)个别人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差。
(4)有就业意识,但就业准备不足,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很多毕业生不能客观的认识自我,在求职择业创业教育中显得十分消极被动。
2.学法指导:
(1)案例材料提前预习,倡导主动探究法,积极地思索,收集必要的信息。
(2)通过参与小组研讨、角色扮演、情境互动等形式,与小组成员建立感情,增强团队意识。
(3)问答参与,作业练习,运用归纳总结反思法,布置团队课后参与社会与市场实践。
四、课程特色
1.与我们课程开发的合作单位大多数是在华德资企业。例如:太仓中德技术工人培训中心,舍弗勒培训中心,苏州华南印务有限公司。部分课程单元由各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担任。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2
关键词 技术本科院校 技术人才培养 人文关怀
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的问题始终是一切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人类的每一个个体而言,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我们仅做些学院式的探究而已,它始终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构成了我们人类文化生命中最重要从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理工科院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术教育和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嵌入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是一项关乎学生本人的长远发展、关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都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人文关怀”与技术人才培养的辩证统一
在目前的技术本科院校中,很多高校将单纯的技术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技术教育的人文关怀,由此造成了由技术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技术实践活动的发展,技术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呈现,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盲从性,例如,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化、核武器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现实威胁等等,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可预知性,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负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同步的另一番情景却是这样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是目的”的命题早已深入人心;技术的终极目的服务于人也是不言自明,所以在技术教育和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如何确保和实现人的尊严、价值就成为当下的核心要义。技术人才培养是整个育人体系的过程和途径,小至个人,学有一技之长乃是生活愉悦幸福安康的必然途径,大至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乃是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凡此种种,不难发现,为人类、为社会谋福祉才是技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人文关怀的最终指向也是“人”本身,只是其是从生命体验本身、内在地、以人本主义的形式指向和服务于人本身;技术人才培养却是以外在的、技术的、科学主义的形式指向和服务于人本身,所以,“人文关怀”和“技术人才培养”这二者是殊途同归,在达到共同目的的过程中,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
二、技术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关怀现状调研
为了有针对性地了解技术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培育的现状,笔者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对该校的工科同学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问卷91份,其中有效问卷83份,笔者有重点地对以下问题进行简要了简要的分析调研:
(1)在对问题“您认为技术本科院校学校层面的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成长重要吗?”的回答中,81.93%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14.46%的同学认为“一般重要”,仅有2.41%的同学认为“不是很重要”,还有1.20%的同学认为“不清楚重不重要”,据此不难看出,技术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已在大多数同学中已经形成了共识。
(2)在对问题“您认为技术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文关怀效果如何?”的回答中,12.28%的同学认为“非常好”,68.67%的同学认为“一般”,另外还有3.62%的同学认为“不清楚”,8.43%的同学认为“不是很好”,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技术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学校人文关怀并不是很满意,这就从侧面反映出该校的人文关怀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在对问题“您认为大学期间最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学习和培养?”的回答中,18.07%的同学选择了“人格培养和塑造”,59.04%的同学选择了“学习专业知识”,还有22.89%的同学认为应该是“学会思维”,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本科院校的同学大部分都已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同学们仍对“人格培养和塑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今后应该着力加强和培养的方面,也是对大学生今后成长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
(4)在对问题“您在上海电机学院听过多少次人文社科方面的讲座、报告”的回答中,15.66%的同学选择了“10次以上”,43.37%的同学选择了“5次左右”,34.94%的同学选择了“1至3次”,6.02%的同学选择了“无”。据此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同学都听过人文社科方面的讲座,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没有听过此类的讲座和报告,但是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本次采访的大都是大三、大四的同学,所以相对来说,这些同学在学校三四年时间参加的人文社科讲座相对来说还是很少的。
综上所述,技术本科院校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能够认识到人文关怀培养的重要作用,也有相当部分同学意识到了学校在人文关怀培养方面的不足;在技术本科院校中,相当部分同学将知识的学习置于人格培养至上,学校也没有或是足够地引导学生加强社会历史文化等社科知识方面的学习;通过调研,笔者还发现,技术本科院校中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希望学校能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构筑和加强多元体系的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社会实践,用心对待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文关怀的理念。
三、在技术教育和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嵌入人文关怀的路径探讨
当下,技术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迫在眉睫,学校应审时度势,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措施,积极付诸实践。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这种人文关怀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实践途径和形式也是多样的。
(一)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培育的重要性,上下一心,形成合力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道“人是目的”,这个命题向我们揭示出了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的地位、境界和操守,同样,这句至理名言也揭示了教育的目标,培育人、教育人,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依笔者之见,首先,技术本科院校首先要在校级层面统一思想和认识,对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达成共识,思想上的行动往往是实践的先导和指路明灯。学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要形成一种观念自觉,要深刻体认在技术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形成合力。其次,自上而下的宣传和氛围的营造是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有途径,共识的下一个行动就是宣传动员以至达到一种氛围和环境,这样才能为实施人文关怀的具体操作细则奠定基础和铺平道路。再次,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出台相关加强和实施人文关怀的政策、措施,按部就班,有序推进。
(二)转变育人机制,将学生从“被动的客体”变为“主动的主体”
毫无疑问,人文关怀的本质要义即在于尊重和培育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转变现有的不合理的育人机制是实施和保障技术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
技术本科院校要转变育人机制,首先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将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作为育人的首要目标,其次才是传授知识和培育思维,所以培育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其次,技术本科院校要将传授知识的方式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跃进,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向自觉自愿的主动学习者迈进,这是当代大学生构建自主式学习方式,培育自律性道德规范的必经之路,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教育规律的尊重和应用。
(三)构筑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必须深入到第一课堂的腹地――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技术本科院校,特别是在人文课程设置较弱的技术本科院校中,人文课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基础课程不健全、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所以,技术本科院校亟需加强人文课程的基础地位建设,并将人文关怀培养计划纳入到具体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并通过严格、规范的考核来保证这些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2.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技术本科院校中,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就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一般的技术本科院校中,人文社科方面的文化积淀不深,校园文化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学校方面应立足宏观,依托有力的抓手和平台,积极鼓励和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断拓宽校园文化的领域,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人文关怀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成功尝试,比如说每月定期举办的博学讲坛,邀请各界成功人士给学生做报告,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高水平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准备丰富的艺术盛宴,此外,学校每学年还评选一次学校重点社团,以此激发这些社团开展高水平的活动,切实发挥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技术伦理教育是在技术本科院校加强人文关怀的题中之义
技术伦理学是在伦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是一个发展开放的体系,随着技术实践活动的发展,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不断呈现,例如,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化、核武器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现实威胁等等,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可预知性,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人们要对技术的一系列环节加以节制和完善,在技术的发明过程和使用过程、在对技术的完善过程中要不断嵌入伦理的、道德的因素,使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保持一致。为此在技术本科院校中加强技术伦理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加强技术伦理教育实则是为人类的终极幸福做贡献,事关人类终极福祉。所以,在技术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就离不开技术伦理学。
总之,技术本科院校的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文关怀二者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实践中二者应是相辅相成,但在实践操作中,技术人才培养与人文关怀却存在着一定的割裂现象,笔者期望通过此文能在技术本科院校有效地架起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并进行一定的尝试性探索。
参考文献:
[1]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韩联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汪青松,查昌国,张国定.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维柯著.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作者简介:
金辉(1983.1- ),男,河南三门峡人,哲学硕士,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3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培育了民族信仰、提升了国家竞争力,与国家的民族大业息息相关。我国高等教育,自上世纪末进行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为经济建设培养大量急需人才,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
据国家人社部公布的历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数据表明:2000年以来,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迅速,2005年达到338万,2010年达到631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数量持续地超过了社会需求量。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率仅68%。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增速放慢,不少企业出现减少招聘人数甚至裁员现象。这都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式依然相当严峻,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规模增长,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念、体制、管理、模式四种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
高等教育培养观念与社会脱节。我国延续千年的科举取士?魍澈汀爸匮?轻技” 思想的影响深远,技术等级再高的工人依然还是地位低下的劳动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传统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依然还在奴役着人们的思想。学历高等于能力强,接受高等教育就等于成才这些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高校在顺应政府办学观念和迎合社会培养人才观念要求的前提下,在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和培养质量上,过快、过急、过浮。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不平衡,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比不相适应。另外高校“重招生轻就业“的办学观念,导致高校没有有效地介入社会就业机制,忽视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放松大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就业服务不完善,造成大学生在就业面前无所适从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与社会的对接。
高等教育体制与社会实际不符。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主要是政府办学政府管理,社会办学政府监管的办学形式。政府和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不利于对高校进行有效管理和高校不能自主最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政府受社会复杂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很好地根据社会对所需各类人才结构的需求来规划高校规模和人才培养结构,在办学、招生、培养、就业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尽合理现象。应急式的专业设置出现了,学生人数增加了,但有的高校师资建设较薄弱,管理手段不够过硬,培养出的人才和社会所需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此外,对高等教育的行政化管理,容易出现许多的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这些都可能造成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决策性偏差,如政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没能根据社会实际,科学地制定规划、有效地进行管理,使专业的设置、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的配置、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所需人才的结构诸多因素不符,就必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标杆管理 大学生创新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41-01
标杆管理是现代管理活动中进行组织绩效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管理思想和工具,通过确立、借鉴采用其他组织最佳实践的过程,不断进行评估、改善和实践,提高自身组织效益和竞争力[1]。标杆管理的理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施乐公司开创,主要用于商业管理,该方法被誉为20世纪三大管理方法之一。1991年美国高校借鉴商业管理的标杆管理模式,着手在高校管理中实施标杆管理,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知名高校均在本科教学中引入标杆管理的方法[2]。赵耀华将标杆管理分为运营标杆管理、绩效标杆管理和战略标杆管理三大类,其中运营标杆管理关注组织的具体流程环节,绩效标杆管理关注组织的绩效和改进,战略标杆管理关注组织的规划和定位[3]。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始于2007年,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管理模式,成为了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我国近年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将标杆管理的理念运用于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之中,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实施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 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生层面的标杆管理引导
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生层面的标杆管理主要基于“运营标杆管理”的理念,关注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流程,学校通过项目运行过程、宣传过程引导学生在微观环节实施标杆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质量。
1.1 运行过程的标杆管理引导
立项过程中,学校评审主要依据项目内容(项目研究意义、项目前期基础、计划进度、特色创新)、项目负责人因素(项目负责人是否具有前期科研训练背景、项目负责人责任感情况)对新立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并择优推荐作为国家级、上海市级候选项目。整个立项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内网上自由查看其他项目的立项申请材料,在立项过程中分析自己项目的不足,找准自己项目的标杆,明确自身提高方向。
中期检查过程中,学校在院系答辩的基础上,组织校级层面的中期检查答辩,学校在答辩环节上组织相近专业的专家组成评审大组(例如:生物、药学大组等),更客观、严格给予各项目组评价。中期检查专家主要根据项目进展、任务安排、问题解决、院系考核结果、答辩过程表现等考核因素对各项目组进行考核。整个答辩、专家问答环节全程对各个项目组开放,学校鼓励其他项目组参与和旁听。专家在点评环节中给予各项目指导,使各项目明确自身不足,同时各项目组可以在旁听和公开答辩的过程中再次寻找自己的标杆,通过向标杆项目学习,提升自身水平。
结项检查与中期检查类似,学校在院系答辩的基础上,组织学校层面的结项答辩给予各个项目评价。在大学生创新计划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标杆选择、自身改进,使学生获得了良好地实践执行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宣传过程的标杆管理引导
为了营造标杆管理的氛围,学校举办大学生创新计划优秀项目交流会,让其他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生近距离感受标杆的魅力。交流会主要采用经验交流座谈、互动问答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为新一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塑造新的标杆。
除此之外,学校还构建优秀大学生创新计划网络展示平台,平台将大学生创新计划优秀项目答辩视屏、研究论文、心得分享进行全校展示。各项目组均可以在该网站上以不同的点切入,从项目分工管理、PPT制作技巧、演讲陈述、论文撰写技巧等多个方面寻找标杆,不断提升项目完成质量。
2 大学生创新计划院系层面的标杆管理引导
大学生创新计划院系层面的标杆管理主要基于“绩效标杆管理”的理念,关注院系项目实施的数量、质量和改进方法,学校通过项目管理过程、考核过程引导院系在中观环节实施标杆管理,提升院系项目数量、提高院系项目质量。
2.1 管理过程的标杆管理引导
学校定期组织各院系进行大学生创新计划工作交流汇报,交流会上各院系分享自己在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师资管理的特色,同时学校选取院系优秀管理典型,并倡导其他院系学习参考。在院系管理层面,各院系可以选取相应的标杆,不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创新计划的管理。
2.2 考核过程的标杆管理引导
年终院系考核过程中,学校将各院系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数、参与学生人数、学生成果数量作为院系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院系考核方案,同时作为《本科教学年度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全社会公开。通过院系的考核竞争机制在院系树立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院系标杆,其他院系可以寻找自己的不足,完善管理工作。
3 大学生创新计划学校层面的标杆管理
大学生创新计划学校层面的标杆管理主要基于“战略标杆管理”的理念,关注学校大学生创新计划人才培养的定位,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在宏观环节实施标杆管理,明确大学生创新计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学生创新计划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交通大学国内外调研、学习等活动寻找大学生创新计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的标杆,不断从战略层面优化学校顶层设计,提高大学生创新计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度,以期提升大学生创新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贡献。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标杆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标杆管理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大学生创新计划稳步推行的过程中,确保创新计划实施质量、提高创新计划管理效率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在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工作中应积极探索、应用标杆管理的方法,通过微观(学生团队)、中观(院系)、宏观(学校)管理三个环节,不断寻找、设立标杆,提出优化和改进策略,行成良性循环,以保证大学生创新计划实施质量,提高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慧英.标杆管理理论在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运用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目标牵引;素质拓展;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50-02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涵与价值
素质又称素养,从教育学范畴来看,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1]。素质通常包括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知识能力素质等。
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或外展训练,它起源于二战时期一所“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这所学校早期主要依靠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来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只触礁后的生存技巧,并利用制定的心理挑战项目来提高海员的心理素质。二战后,开始接受对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社会群体的训练,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向心理、人格、管理训练等方面扩展[2]。可见,素质拓展包含自我挖掘、自我挑战、全面发展的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是指“人才培养主客体基于对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社会发展与大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需求认知,通过有效工作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和延伸的活动”[3]。素质提升主要体现于人才培养的精度、强度和优质度,而素质延伸则主要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宽度、跨度和转换度。从实践层面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对于挖掘大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其健康心理素质、开拓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现实思考
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2002年3月联合在全国63所高校试点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概括地讲,该计划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为手段,通过人生发展导航、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认证体系、强化社会认同等四个环节,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计划的实施体现“尊重个体差异”、“重视实践环节”、“实施分层教育”等的素质教育规律,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方向指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目标是航灯,是指引。“目标牵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以学生成长目标为导向,贯穿大学全方位和全过程,将专业学习与课外素质拓展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通过专业认知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并提供可实现目标的专业教育课程群和素质拓展活动群,由学生以目标为导向、以“两群”为路径,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我规划、自主选择、自己实施,从而实现学生由被动型学习向主动型学习、由盲目型学习向目标型学习、由应试型学习向素质型学习的三个转变[4]。
“目标牵引”与素质拓展有完美的契合点,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美的有机整体。目标牵引是前提和基础,素质拓展是途径和平台。在大学阶段,受学生个体兴趣爱好、成长环境、自己定位、父母期望等的多重影响,不同的学生制定的大学时期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具有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更多地体现在职业战略规划即毕业后不同出路的选择上。“我将来干什么”、“我现在应该干什么”,即为大学生个性化地设定职业目标和选取职业领域范围。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实施,就是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校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毕业后的职业目标,然后让学生围绕设定的目标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优势,以便在社会分工谱线中实现合理定位,找到合适的位置,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对于毕业后打算考研深造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需要具备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素养,需要学好专业主干课程和高数、英语等核心课程,同时训练自己的科研能力;该群体的素质拓展平台是相应的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和相关课题;同时也可组织该群体参加适当的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而对于那些打算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他们需要具备灵活的头脑和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财务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国家政策的把握理解力;该群体的素质拓展平台是创业指导课程、创业类型社团、职业规划类社团、创业设计大赛等。
三、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思路
构建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应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紧密围绕“目标牵引”的各个环节,从青年学生的群体特点、现实需求以及潜在需求出发,结合校情实际和育人特色,将素质拓展体系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
具体来讲,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大学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素质拓展认证(见下图)。
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结构
该体系结构体现由宏观到具体实践的思路。三个部分相辅相成,构成有机整体。大学生涯规划是起点,职业生涯规划是目标,素质拓展认证是枢纽。也就是说,大学生涯规划是我们的短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的长期目标。进入大学后,学生应逐渐明确自己的短期目标,然后再大致规划自己的长期目标。一旦学生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内心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今天要为将来做些什么”时,就会立即从眼前开始,通过素质拓展体系,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把握“大学生涯规划”这个基础。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基础。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能够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安排接受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和目标,以期完成学业和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为实现以后的人生目标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大学生涯规划可遵循六个步骤,即:目标分析、资源分析、条件分析、机会选择、时间管理、学业评价[5]。学校在实施大学生涯规划过程中可将学生自主规划与教师引导修订相结合,帮助学生分阶段设定目标并逐步实现,如设立课堂学习规划、社会实践规划、考研就业规划、技能发展规划等。此外,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还可以通过师长帮带制度或增设奖励学分等方式进行。
2.明确“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职业发展,是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根据个人特点和强项,认识自身价值,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通过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涯规划的导航,大学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确定人生目标、认同人生目标、细分人生目标、规划人生历程、实践人生目标、完善人生目标等六个步骤。高校应从专业设置的特点、学生培养方向以及国情现实出发,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追求,规划职业发展道路,组织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从“专业”向“职业”过渡。
3.着力“素质拓展认证”这个枢纽。素质拓展认证是指在大学生参与各项素质训练后,对其训练构成和获得的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为社会认同大学生的素质训练作参考。素质拓展认证即评价体系,主要由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构成,是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重要环节。学生自主的开放式认证,是目前高校最普遍的素质拓展认证方式,其特点是:先参与活动后进行认证、申请认证不设门槛、评价成果不设量化指标等。作为第一批进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六给实践模式”[6],即给学生提供学分、经费、教材、网站、荣誉、证书等六项资源。浙江大学提出了“KAQ实践模式”[7],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重并进的教育模式,通过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网,成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学生科技指导中心等机构,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利保障。可以说,素质拓展认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并积极实践。
当然,目标牵引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种维护保障机制,可主要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基地保障、经费保障等五个方面着手进行。为此,学校应成立校、院、班共同协作的三级组织机构,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施制度,使工作协调有序、有规可依;应培养高质量的校内外师资队伍,建立校内外素质拓展基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锻炼平台;还应多种渠道筹集经费,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永杰.素质与知识[J].教育探索,2000,(3):13.
[2] 彭艳,张建省,耿丽敏.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构建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260.
[3] 马援.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J].高校教育管理,2009,(6):85.
[4] 陈颖,李平.烟台大学推出目标牵引式人才培养模式[EB/OL].烟台大学报,2011-11-22.
[5] 谭英耀,霍韵樱.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拓展计划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131.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蓬勃,学生在高考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选择艺术类考试。而艺术类考试对文化分数稍低的要求,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高考中选择艺术类考试以达到上大学的目的。这些艺术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人数不断增长的特殊群体,表现出了很多不同于非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征
总的来说,艺术类大学生主流是健康向上的,表现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醉心专业等;但是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了艺术类学生也存在着太过自我、文化涵养亟待提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1、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
由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思维普遍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充满好奇心,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非常快;创造性较强,对事物见解独特,热情又充满活力,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能在一些小细节的激发下,产生巨大的创作灵感。
2、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
艺术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的是个性化的教育,主张更多地强调个性表现;从学习方式上来讲,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个体的行为,讲究在学业中发展自己的个人特点。这样的教与学就容易导致艺术类学生养成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甚至标新立异,一切都从自我出发,自我中心,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相对薄弱,行为上就表现为散漫、随意性大等特征。
3、醉心专业,文化素养不高。
艺术类学生都普遍看重自己的专业学习,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提升专业水平。但由于我国目前对艺术生的高考选拔方式也造成了他们的文化分相对较低,文化素养相对不高的现状。上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大部分学生都有意无意放松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基本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知识严重缺乏,最终反而局限了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乐于实践,功利心重。
艺术专业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参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以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专业的实用性也较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较多。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又容易让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参与的时候都希望能够与各项奖励甚至是入党等挂钩,如果没有如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下降。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与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
在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工作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随着学生的增加和教育的发展而导致学生工作与艺术类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1、目标上的差距。
针对艺术类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些高校的学生工作对其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仍然不足,了解仍然不够深入,在认识目标上就有一定的差距。
2、功能上的差距。
在工作实际中,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依然十分单一,尤其是服务学生的功能体现的并不明显,工作形式传统,内容单一,使学生工作不能更好地作为教育活动来发挥自己的教育属性的功能。
3、作用上的差距。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个性鲜明,自我意识浓,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设计仍然呆板,学生管理仍然采取统一集中的一刀切模式,不能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个性都受到约束,引导服务学生成才的项目也没有纳入到高校学生工作考评的系统中来,导致学生工作在发挥作用上与艺术类人才培养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途径
学生工作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强大功能,从思想引领、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层面来作为服务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途径,在提升教学质量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工作自身上档次,上层次。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引领学生思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手段来引领艺术类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意识。首先,引导艺术类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走出专业学习的小圈子;其次,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融入集体,强化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再次,引导艺术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2、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除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活动,其在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首先,有利于艺术类学生的知行合一,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才可能会有真正的成长和提高;其次,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再次,有利于艺术类学生健全自身人格。
3、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学生用节假日等时间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体验性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在艺术类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理论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次,有助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实践提升艺术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次,有利于实现就业和创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进而找准自己定位,为今后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