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1

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在药厂实习半个的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而且更重要……

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与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树木要成材,不是在温室,而是在肥沃的土壤上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经受风霜雨雪考验。大学生要成才,不应只是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而应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自我历练,作到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正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中成长为社会英才。

只有认识了自我,完善了自我,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只有在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208-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开展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理论研究,有利于高职图书馆清醒地认识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找准切入点与定位,共同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一、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1.社会需要专业、准确、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由于经济或者技术原因,这些机构往往没有专业的信息员,甚至没有任何专业的信息资源。而高职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众多的专业人才及较强的情报信息服务技术,却只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势必是对资源的浪费。图书馆应向公众全面开放。

2.促使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高职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教育文化机构,有责任与义务将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在满足师生需求的同时,积极地面向社会提供文献服务,通过文献服务带动周边的学习氛围,引导地方文化健康向上,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资源,发挥资源效益。

3.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高职图书馆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源,而文献信息的综合性、知识性和导向性在社会上起着教育和宣传作用。实现高职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文献信息实现由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科学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环境影响人,都需要文献信息的宣传和教育,和谐需要知识来促进和谐。

4.开展社会化服务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一个机构都只能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职图书馆也不例外。因此,高职图书馆必须及时调整办馆理念和运行机制,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内向型服务模式,把服务延到社会,使之向开放型、外向型发展,实现从单一型到服务经营型模式的转变。为进一步开展公益提供经济保障。

二、图书馆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优势

(一)文献资源优势

高职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基本形成了连续、系统、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体系,馆藏资源丰富。除各种公开发行的图书、期刊、参考工具书等纸质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电子资源,覆盖范围广泛,更新速度快。这些文献资源学术性强,情报价值高,不仅能满足本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同时能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需求。

(二)人力资源优势

高职图书馆馆员多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同时还有外语、相关学科、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他们具备文献信息管理、咨询服务及情报加工的能力,能够开展深层次、高知识含量的社会化信息服务。

(三)环境资源优势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馆舍建设及现代化设备历来都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图书馆有宽敞明亮的大型阅览室、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读者研究室、读者培训中心和数字文献中心等,能够为本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优越的学习研究环境。

(四)技术资源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很多高校图书馆都以中国教育网为依托进入国际互联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向读者提供目录查询、网上借阅、电子信息查询、网络课堂等多功能服务,为实现面向社会服务提供有效途径。

三、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内容

(一)信息资源借阅服务

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借阅服务的前提下,可以向社会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的阅览、外借、打印等服务。

(二)针对社会用户信息利用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倾向于利用网络终端自行查找和使用信息。但是部分用户对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信息资源又庞杂无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有效获取信息。图书馆开展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培训,使其掌握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技能。

(三)开展特色服务

高职图书馆要发挥优势,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开展特色服务。图书馆专业人员通过收集、归类整理,形成专题数据库,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了。

(四)开展网上咨询服务

网络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用户趋向于通过网络请求咨询服务。高职图书馆应在自己的网页上设立相关服务项目,接受社会读者的咨询,与用户交流,并以此为平台逐渐了解不同用户群的主要需求。

(五)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

高职图书馆与社会上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和科研技术缺乏的对口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这种形式既响应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号召,又能帮助企业更多地创造出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经济进步服务。高职图书馆应根据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馆藏文献学科结构,分析社会的需求,充分发挥馆藏和人才优势,向社会提供专题情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9(1).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区教育;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72―03

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是社会所有教育机构、教育力量的协同教育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的教育服务。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真如中学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是我国第一个社区教育机构。2001年至2007年,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教育部先后确定了四批共有11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从2008年起,教育部又开展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工作,截至2014年,在全国评审认定了8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在社区教育扎实推进的过程中,中小学校和社区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比较深入,而高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却相对滞后,绝大多数地区处于相互割裂和各自为战的局面。关于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也刚刚起步。这不利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不利于高校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展生存空间,提升自身竞争力;也不利于社区教育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加强内涵建设,丰富内容,提升水平,解决自身发展的瓶颈。

一、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有利于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拓展;有利于高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盘活和整合。高校和社区获得各自的发展契机,实现各自教育品质的提升,达到“共建双赢”的理想目标。

1.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愿景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1968年,哈钦斯《学习社会》出版。此后,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并已演变成为国际性潮流,成为各国政府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党的十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让全体国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放教育资源,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学与社区教育联系较为密切,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处于相互割裂和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愿景的实现。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与作用,促进高校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可以创新社区教育的途径,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2.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扎实推进,形成了以京津沪等大城市为龙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干,中西部地区有重点开展的梯度发展格局;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社区教育资源得到初步整合。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社区教育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政策宣传和文体娱乐两个方面,主要是街道居委会,硬件软件缺乏,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教师队伍都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高校作为社区内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可以为社区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教师可以为社区提高各种专业服务,如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体育健康、法律咨询与援助等。大量的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可以承担较为繁杂的社区工作,解决社区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可适时、适当地向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场、图书馆、计算机房、演播厅等。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把优质教育资源融入社区,可以打破社区教育目前低水平循环的状态,提高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从而推进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

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为地方性和应用型,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传统人才最主要的区别是,更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而社区恰恰能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环境与平台,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丰富所学,检验所学,在实践中领会、体悟。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将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于实践,不但增长了才干,而且还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增强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意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体现地方性,发挥其服务社会职能的需要。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认为大学服务于社会包括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履行好机构性公民的义务。所谓履行好机构性公民的义务,是指大学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邻里关系的改善、公共教育的提高等,做出自己的贡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高校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途径,高校服务社区可以提高社会美誉度,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优化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

二、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策略

1.地方高校与社区要树立相互依托协同发展的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地方高校与社区要树立相互依托协同发展的思想观念。虽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地方高校也将办学定位表述为地方性和应用型,但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仍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向社区教育的延伸处于从属地位。高校服务地方多是出于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科研协作的需要,与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居多,和社区的合作多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停留在文体活动、政策宣传和送爱心送温暖活动中。高校尚未将服务社区作为其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将参与社区教育纳入到学校战略发展的计划之中。高校服务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社区教育的领导、组织、参与人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肤浅,工作的主动性不够。社区教育主要依靠的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很少主动寻求与高校的合作。总之,地方高校和从事社区教育相关人员对于社区教育重要性,对于高校与社区的协同发展认识不足,未能上升到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学习化社会的高度。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社区的积极作用和优势,以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切入点,从而满足学校立足地方、做大做强的特色办学需求,也为教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了解社会提供机会与途径。社区管理部门应深刻认识到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树立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只有社区管理部门和地方高校彼此认可,认识统一,才能达成互利合作的共赢局面。

2.政府通过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手段发挥主导作用

社区教育必须要体现政府职能,否则就不大可能协调和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政府应通过教育立法、政策指导、财政拨款、教育评估等手段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进行宏观管理。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社区教育法,终身教育法尚处于调研起草阶段,关于社区教育方面的法律多以纲要、决定和条例的形式出现,在这些法律条文中也有高校和社区协同发展方面的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2011年1月,上海继福建后颁布了我国第二部终身教育的地方条例《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其中规定:普通学校应当发挥师资、科研、课程开发、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为开展终身教育提供服务。但目前,这些法律规定多为鼓励和倡导,很难对社区教育活动有约束作用。

当前,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制度机制尚不健全。在我国,地方高校大多由省教育厅管理,教育厅下设高教处分管地方高校工作。省教育厅下属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对社区教育负有指导职责,但管理权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街道办事处是推进和实施社区教育的主体。高校与社区分属不同系统,彼此不存在隶属关系。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没有稳定交流平台,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与管理机制,双方合作缺少第三方的沟通协助。目前,建立自上而下的高校与社区协同发展的专门的协调机构,由于人员机构经费开支过大,有些不切实际,可以定期召开社区教育联席会议的形式反映双方合作诉求,解决合作中的困难,督促问题的解决,推进协同发展的进程。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互动,缺乏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高校与社区的协同发展,必然要涉及双方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高校的人力资源、场地设施、实验仪器、图书设备等资源首先要保证自身教学科研的需要,另外,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不可能长期无偿使用,社区资源的开放程度也影响高校与社区合作的积极性。因此,急需建立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资源共享的机制。地方高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应该鼓励高校在保证教育教学情况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有序有偿向社区开放资源,扩大资源的使用率,并定期督促和指导资源开放情况,帮助解决资源开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向高校购买教育服务,供社区居民使用。通过鼓励企业将内部员工培训的工作由高校和社区来承担,向企业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作为社区教育经费的补充。地方政府还应为高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另外,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高校和社区协同发展进行考核,作为高校办学水平高低和社区政绩优劣的重要指标。

3.社区在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应将社区教育纳入总体建设发展规划,认真调研社区教育的需求和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情况,根据高校的学科专业和社区的教育需求确定社区教育的专业和课程。社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社区教育的软件硬件建设,为高校服务社区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包括场地设备、人员、资金等。社区与高校的协作发展,不是单向的高等教育资源向社区的流动,社区也可以为高校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社区应主动服务高校,为地方高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社区可以为高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社区应向高校推介本社区的高素质人才,为高素质人才服务高校牵线搭桥,为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研究中心也可以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物质资源,为高校师生的学习研究、休闲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社区还可以与高校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社区应该为高校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提供支持,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社区教育建设结合起来,让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社区服务高校的重要窗口和社区教育的重要平台。既锻炼了学生,提高其动手动脑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较早地感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也服务了社区居民,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4.地方高校主动反应与介入社区教育

地方高校应主动反应与介入社区教育,充分挖掘和开发人文、体育和科技资源服务社区教育,改善我国社区教育结构,拓展社区教育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地方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应积极回应社区所反馈的市场需求,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应树立大教育观,破除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时间上不连续和空间上隔离的状态,把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连接起来。地方高校应弱化功利性,强化公益性,开发、盘活与整合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在满足自身教学科研需要之外,服务社区教育。地方高校应主动调查社区教育需求,认真清查和盘活存量资源,建立地方高校服务社区的常态机制。应建立高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制度,在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有序有偿地向社区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资源。建立地方高校师生服务社区的激励机制,引导师生服务社区。在目前的高校教师评聘体制下,教师晋升考察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情况,教师服务社会或社区并未纳入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是否参与社区教育完全凭教师的自觉,未见任何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另外,高校应将学生服务社区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高校应主动与社区教育中心或社区学院联系,为社区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为社区教育注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1999(3):20-24.

[2]刘尧.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43-148.

[3][4]李月修.首都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7-10.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4

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已经引起了省内,以至民政部的高度重视,我省去年评比的省十佳社区服务项目中就有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从全国影响来讲,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专门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学习借鉴,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桂英同志也推荐了多次,这次我是慕名而来。

一、充分肯定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上午,匆匆忙忙看了几个点,下午,秋平同志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情况,我感觉到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确实走出了自己特有的发展路子:一是把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结合了起来。机构养老是个示范,是个支撑,居家养老是一个基础,是一个主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养老服务体系。二是把国办机构跟民营机构结合起来。以国办机构为示范,主要承担政府应该承担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以民营机构为主体,以满足全社会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服务需求。三是把事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培育结合起来。养老服务不仅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他带来的不仅是快活了老年人,也放心了年轻人。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就业岗位的增加,产业的繁荣,同时,他又刺激了医疗、教育、购物等其他多种需求,间接的影响可能更大。

1.发展养老服务业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觉得的经验有很重要的典型意义和普遍的推广价值。首先在这块土地上,这个县级市,第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适中,第二财政的承受能力也是中等,像整个发展水平比较居中这样的情况,我觉得经验出在这里也有其必然性。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科学发展统领各项工作,不仅招商引资要体现科学发展,兴办工业要体现科学发展,城市建设要体现科学发展,我们的公共服务、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同样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

2.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执政为民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是指全体人包括未成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本,也是全方位的本,既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还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包括精神上,文化上。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这也是基本需求。

3.发展养老服务业也是“创业创新”的重要实现。“创业创新”作为我省的总战略,无处不在。我们把养老服务社会化这项工作搞好了,也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创业创新”这个总战略。不能把“创业创新”理解为创业就是老百姓当老板,创新就是科学家搞研究,我们这项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就是“创业创新”。

二、老龄化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也是最重大的问题。整个西方国家遇到这个问题,由此带来的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政府职能的变迁,社会道德的升华和经济社会的转型。老龄化背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全世界都在研究怎么样应对这个挑战,通过积极应对,能够使老龄化社会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以此来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老龄化既有世界各国的共性,也有我们自身的特点:首先,我觉得从我们来讲,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1987年步入老龄化社会,现在已经过去21年了。去年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5%,高龄老人又占了老年人总数的15%,老龄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10倍,这么快的速度是世界各国没有的。中国6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了。第二,就是我们老龄化与世界各国不一样,我国是未富先老。西方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少是三千美元以上,我们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几百美元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老龄化了。1987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估计当时人均生产总值也就四五百美元。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了,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老龄化,我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这个与国外不同。第三,我国的老龄化是在各级政府与全社会对老龄化的认识和应对的准备都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到来的。一个不足是思想认识不适应,第二个不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适应,第三个不足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第四个不足是队伍机构不适应,第五个不足是有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不适应。社会上对小孩子成长普遍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是对老年人这块工作这几年才慢慢重视起来。如何应对老龄化,迎接这个挑战,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重大、突出、紧迫的课题。如果从更高角度讲,养老服务社会化也是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小康、政府职能等等都有关系,也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面小康的建设内容,从这个地方的实践提高到更高的境界,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性、紧迫性,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的老龄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老龄工作最重要的是按照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养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养起来、活下去,更应该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老年人的文化体育、精神思想、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整个老年事业的体制、法制、机制建设等等,当前最紧迫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发展我们的养老服务业。

我们省里高度重视这项工作,2011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2012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医疗保障的内容,这项工作我们无论是供养水平还是覆盖面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今年省委专门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毫无疑问,养老服务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省政府今年的人代会报告也提出今年全面小康的六大行动计划,六大行动计划中对老年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依法维护老年人权益启动计划等。这些都对养老服务这块工作提出了特别的要求,作出了特别的安排。以此为标志,为起点,我们的养老服务事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终的标志,就是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从这“四个化”上做些文章,首先是养老服务对象从重点是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逐步扩大到所有有需求愿望的老人。老年人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政府有责任、社会有责任,都要尽可能地给予满足。第二,老年服务方式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扩大到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都是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为主,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家庭的角色在转变,将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将成为大的发展趋势,其中机构养老作为一种示范和典型,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处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的居家养老。第三,养老服务主体要从公办为主扩大到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多元化养老。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面很广,其中有的服务主体是政府,但大量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政策扶持、规划引导、法制保障等多方面的措施来引导社会其他方面主体为养老服务提供供给,提供财力。第四,养老服务的途径要从单纯的事业性提高到事业发展和产业培育相结合上来。更多的在政府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引导社会通过低偿、有偿的服务来逐步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我觉得这方面大有可为,下一步的投资浪潮也会是社会服务业特别是养老服务这一块。对来讲也具有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力量比较雄厚,完全有条件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走在全国前列。今天在看了现场后,我觉得的养老服务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前五年我们重点做集中供养,今后五年我们面向全社会、依靠全社会、覆盖全社会,要搞好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要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发挥自有的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和政策扶持,这是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任何一项工作,领导认识提升了,工作重视了,发展才可能加快。也一样,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是民政部门的积极探索,不是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也不会有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生动实践和丰富成果。做好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我觉得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考虑未来十年、十五年我们社会的发展,跟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相适应,同时又要立足当前或说是这五年,围绕着养老服务社会化,来考虑我们需要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怎么样实现这个事情,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经过努力,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其次要构建养老服务的体系。县里要有包括五保集中供养、敬老院、孤儿院在内的社会福利中心;乡镇街道要有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里要有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这一块,城镇社区居家养老要实现全覆盖,有条件的农村也可以把这块搞起来。有了目标,还要有探索实践目标的路子,形成一个有利于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体制机制。第三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发展养老服务业,政府的责任是毫无疑问、责无旁贷的,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中起主导、引导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财政的支持上。前几年集中供养为什么能势如破竹地推进,财政支持是最重要的推进器。的机制很好,政府花小钱办大事,四两拨千斤,政策以奖代补,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肯定比国办国营要好得多,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大。放手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包括现有的国办民营,民办公助,民办民助都可以充分相结合,根据床位、规模给予相对补助,对于投资的补助也是比较适当的。第四要规范管理。我们既然已经把这个事业当产业来培育,我们就要按规划来规范管理,特别是养老服务针对人,更加要规范,要从一开始就要把好关。省里要出台相应的办法、条例,要强调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要把好事办好。

四、切实加强能力建设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5

【关键词】改造社会 服务 学校 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175-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陶行知在“平民教育下乡”一文中这样说过:“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而当前教育过分功利化,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为琐事投毒、动刀,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如此,如果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高,就不能够发挥改造社会的作用,不能够发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作用,甚至反过来会被社会改造。所以,必须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

一 要提高学校服务能力,必须抓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作用,常常是通过服务社会的能力来体现的。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高或强,是通过教育质量的高低来表现的。或者说,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能力的强弱是通过所培养的人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来体现的。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社会人,是高素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人,那么,学校的教育质量高,服务社会的作用肯定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培养对象的“德”来体现的。学校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德育作为2013年重点要抓的七件事之一,即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的本质是把人培养成社会人,让受教育者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我们应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抓手,办对时展、民族复兴、人类文明、社会和谐负责任的教育,齐抓“自我价值”、“道义价值”、“公民职责价值”的培养,彻底转变德育思路,凝练德育精髓,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施展教育工作的法宝,铲除运动式、创建式德育产生的土壤,大力推行务实之风,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开展适合学生和时代特点的德育工作,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长久的效果,真正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爱国家、爱人民、有毅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要提高学校服务能力,必须深化改革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可以彪炳史册的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关键就是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关键就是改造社会的能力强。我们21世纪的学校,在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如果仅有硬件的现代化,就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作用,反而会被社会改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们在积极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时,必须注重提高学校改造社会的能力。而要提高学校改造社会的能力,必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必须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

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目前,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改造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人,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评价观,初中和普通高中学校,不能培养只会考试做题而四体不勤的考试机器,也就是说不能只抓升学率、考什么教什么;职业院校不能培养技能过关而人文素养缺失的技能机器,也就是说不能只抓技能训练,甚至只抓参赛选手的技能训练,而应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做人。

相信随着进一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文素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落实,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政府及职能部门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减少了,构建起了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不再仅用学校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校长的管理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领导的一句话不再成为左右学校教学,甚至办学方向的“重要指示”,学校和教师应坚持应有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情怀,尊重生命,培养能力,提升素养,既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关注学生现实生存的需要。营造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实施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成为学校要求、家长渴求、学生需求、自身追求的综合体,共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承担起培养教育学生的重任。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回来了,那么,学校改造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自然就能提高。

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天主教;公益慈善;扩展

公益慈善事业有利于合理利用社会有限资源、缓和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宗教公益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宗教服务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我国,政府是社会福利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绝对人口数量的上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种种社会福利需求的增加,有限的政府资源无法填补不断扩大的社会福利缺口。因此,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开辟更多的渠道来满足日益扩大的社会福利需求,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宗教公益慈善就能起到这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它既能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减轻政府的福利负担。作为我国五大宗教之一的天主教,是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来,天主教本着教义中的“成义得救”与“和谐”的思想,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不断践行着“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主题。

1 当代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教义基础

1.1 教义中的慈善体现

“宗教是慈善之母”,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着济世助人的主张。天主教主张“作光作盐、荣主益人”,他信奉爱德的教义,并要求信众实行善行结出善工。他们认为只有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达到和谐之后,人才能与主达到和谐。

1.1.1 成义得就。

作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的天主教,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圣经清楚的告诉我们:内在的真实信仰要求外在的具体爱德行为。从教义中不难看出天主教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必然性,他们的教义就要求他们不但要信德,而且要实行信德,即是信德要结出善工。天主教主张“成义得救”,与基督新教“因信称义”的成义观相区别的就是如何才能获得天主的爱。基督新教认为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为一体,而拒绝一切善行的价值。[1]基督新教把教义和核心放在了“信”上,把信仰尚德作为基督新教徒的根本追求。而天主教主张的“成义得救”要求信徒不但要信仰尚德,还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通过行动把自己的尚德之心实践出来。天主教规定信徒必须按教会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课或善行,如做弥撒、奉献、悔过、补赎等,表示自责或补偿,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2]。在实践中,他们不仅认定和恪守世俗伦理道德,并以更高的宗教道德为动力,以信仰中的爱和忠诚来施行对整个人类的关爱,帮助周围的人,把上帝对世人的爱通过自己的行动带给世人。

天主教“成义得救”的信仰,促使天主教的信徒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天主教把参加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的行动看成是结善果。当代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涉及救灾、教育、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天主教教众积极的筹集物资,并组织人员奔赴灾区;许多天主教神职人员也亲赴灾区,用天主教信仰的力量抚慰灾民内心的伤痛。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还在全国各地开办学校、医院、图书馆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不断践行着自己的,也体现着教徒们对“成义得救”的教义的准确理解。

1.1.2 和谐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是天主教的目标之一。无论是天主教的圣经、还是教会的训导,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天主十诫”清楚地表达出天主教信仰中追求和谐、构建和谐的思想理念。天主教要求人们和谐相处,“爱人如己”、“彼此相亲相爱”,不仅停留在爱的思想上,更要体现在爱的实践中。长期以来,天主教遵循“上爱天主,下爱世人”的训导,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以执着的爱德行动来实现和谐的目标。

按照天主教的信仰,人与天主的和谐必须从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开始,而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就是实现这几个方面和谐的有效途径。天主教在开展公益慈善的具体实践中也是从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四方面的“和谐”入手来开展公益服务的。1、人与自身的和谐,主要表现为内心和谐。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许多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缓解,不仅有害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偏激行为的产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天主教在开展公益慈善服务工作中注重发挥心灵工作的优势,帮助有需要的人缓解内心的压力,促进人内心的和谐。2、人与人的和谐。社会中贫富差距的存在,阻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天主教要求人们和谐相处,“爱人如己”、“彼此相亲相爱”,不仅停留在爱的思想上,更要体现在爱的实践中。人们要关心周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形成博爱宽容、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3、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主教的社会慈善事业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得到资助,弥补了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对于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公平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4、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主教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中,以环保、节能、生态平衡为主要内容的占有很大比例,这些活动能引导信众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主教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内涵不谋而和。新时期里,天主教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天主教追求和谐的目标融为一体,努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践行信仰,融入社会,贡献社会。

2 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

2.1 天主教公益慈善实践的形式

2.1.1 救灾救难。

近年来,国内灾害频发,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人民承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双重打击。灾害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行动,天主教也积极投入救助,为灾后重建提供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2009年8月,第8号热带风暴“莫拉克”正面袭击宁德市,当地的养殖户受灾严重。为了让养殖户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河北进德公益、当地政府和天主教闽东教区拿出11万多元为养殖户购买鱼苗,对60多户受灾户进行物资援助。这次赈灾行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说明,天主教的爱心是针对所有需要的人。[3]2008年5月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瞬间爆发,给当地百姓造成巨大损失。灾后,天主教各地教会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配合政府的赈灾工作。一边组织修女到灾区为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一边积极动员信众捐款捐物,运往灾区,尽快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据资料统计,天主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筹集捐款1亿元。[4]另外,各地教会还为汶川祈祷,“望全能的天主圣神降幅你们!”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援助灾区,给他们带去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多重支持,坚定了灾区人民重新站起来的信心。这些行动说明天主教信众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热情,教会人员本着福传天下的训导,把天主的爱通传给世人,努力圣化人灵,福利社会。

2.1.2 扶危济困。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加快,人民内部矛盾变大,不断激化,社会存在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教努力开展公益慈善事业,为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代中国天主教扶危济困的慈善事业中,以“进德公益”的贡献由为突出。它秉承天主教“笃行仁爱、见证信仰”的理念,向社会提供服务。截至2006年底,进德公益完成了灾区慰问补给、灾后重建、社会培训、修建学校、打水井、环保以及医疗卫生等几十个社会项目,提供援助资金共计1100万元,为1700多名大中小学生提供过共计128万元奖学金。在2008年秋季启动的救治白内障等眼疾患者的“进德公益送光明”项目中,进德与当地医科大学及相关附属医院合作,在两年时间里已成功为3000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使他们重见光明。[5]

中国各地天主教会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陕西省“两会”用于捐助希望小学、养老院、幼儿园、弱智儿童保育院,以及为农村修路、打井的资金共计654万元,河北省“两会”创办的“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为社会赈灾、修建希望小学、帮助失学儿童等多项社会服务工作,捐助资金高达103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神长教友资助建希望小学60多所,资助失学儿童3630多人;建幼儿园22所,诊所174个。[7]

2.2 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局限

2.2.1 国家政策有待完善。

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完善的制度安排一方面能促进各宗教团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另一方面能促使宗教公益慈善事业规范、有序的展开,提升社会公信力,以便吸引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从政策层面明确规定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范围,这就造成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难以形成制度化和机制化局面。

2012年2月底,国家六部委联合发文《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宗教界事务进行专项规范。《意见》不仅指出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主要范围、基本形式以及可以享受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意见》还规定了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意见》对宗教界公益慈善事业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是约束力不足,不能彻底性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宗教界创办的公益慈善机构和实体登记注册难度大,相当一部分未能登记注册,不能取得合法地位,大部分公益慈善活动也就不能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宗教慈善公益活动没有明确的运作细则去遵守;政府和社会无从对宗教公益慈善组织中的善款筹集方式、管理途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就使得宗教公益慈善极易失去社会公信力,无法最大限度的调动信众参与公益慈善的积极性,最终造成宗教公益慈善发展缓慢的局面。所以中国的宗教慈善要跟上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2 天主教自身能力有限

(1)天主教在我国规模小,信徒少,影响力小。 天主教属于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在全世界拥有大量信徒。天主教自元朝铁穆耳时期传入中国,经过艰难的融入过程,才发展到今天。据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天主教信徒有1500多万人。[8]相对于佛教、基督教信众的数量来说,这个数字小的多。

从天主教信教群众的构成上来看,天主教的信众存在文化程度不高,老年人居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特点。神父和修女的生活条件不好,甚至只能勉强地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他们没有能力来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缺乏内在动力。

另外,中国的天主教的信众还停留在教义的信仰上,没有从实际行动中践行爱德的训导,天主教信徒对天主教的信仰几乎是出于利己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主的恩赐,在死后能够升入天堂。他们很少有人能把主对世人的爱传递出去,把主对世人的恩泽散播天下,他们缺少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的认识。这种思想倾向造成天主教信众消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很少能在天主教内形成影响力大的公益慈善活动热潮。

(2)公益服务经验缺乏,专业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不高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起步的晚,宗教公益慈善一度被视为是以传教为目的的,由于误解和政策的限制,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宗教公益服务经验不足,从事宗教公益慈善服务的人员大多缺乏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一些天主教社会服务机构和天主教会在公益慈善的活动中,没有制定规范、有效的工作原则和组织制度,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仍然滞后。

天主教的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救灾和救助弱势群体与其他社会服务上。教会在组织社会服务和慈善活动时,需要资金、人员和组织制度。天主教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资金来源包括信徒捐献和经营商业活动等。这些商业活动也带有较强的公益性,如开办医院、学校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需要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但是参加工作的都是教会中的志愿者,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服务方法、技巧和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他们也不能一直坚守在自己的服务岗位上,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另外也没有专业化的人来合理安排和管理教会的资金,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就会出现资金运用的弊端,这也影响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3 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扩展空间

3.1 利用国家政策变化,发展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能保证宗教自身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宗教应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宗教公益慈善是最直接,最现实,最能够体现宗教参与经济社会的一个种方式。我国的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在近代勃兴。在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宗教界发扬服务社会、行善济世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慈善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宗教界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作用更大、影响更深。总书记在17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我国几十年来宗教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宗教努力实现社会化的结果。[9]有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里,宗教公益慈善力量会构成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成为主体队伍之一。[10]

在长期的公益慈善实践中,天主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就业困难、贫富分化、诚信缺失、人情冷漠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社会的矛盾点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宗教界要发挥主动性,承担责任,为社会分忧,为民众解苦。经天主教研究机构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末,天主教系统内公开办有422个慈善公益文化组织,其中220多家诊所,81家养老院,44所幼儿园,22家残婴院或康复中心和35个区域性或教区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其中河北进德公益、辽宁盛京仁爱、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心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11]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要继续以“荣主益人,服务奉献”为宗旨,在赈灾济贫,救苦救难的基础上创新公益慈善模式。在新时期里,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号召,继承传统,抓住机遇,服务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明确慈善目的,一切以为社会服务为出发点。

有研究指出,“宗教慈善”主要是将传播教义与社会服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行为和活动,是一种“慈善为宗教”的模式;而宗教公益则是指有宗教背景的公益团体发起或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宗教为公益”的实践。[12]从天主教公益慈善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史上来看,教会公益慈善事业最初是为传教而设。民国以后,天主教在华传播已无障碍,其公益慈善事业的宗教色彩遂渐淡化。客观上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13]当代中国,传统的宗教公益慈善模式仍相当普遍,但是这种模式已经开始向“现代性”的宗教公益过渡。宗教界提供的社会服务虽然有些还是处于传统的“慈善为宗教”的阶段,但是更多的已经开始向公益性的社会服务转变,明确了未来“发展宗教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大方向。[1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党的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就是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坚定信念,围绕大局,服务教会。其次,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要明确定位。慈善活动要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无偿性、群众性的特点。要从“ 党政关心、社会需要、教会能为”的原则出发, 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公益性、扶困性、文化性的服务项目上, 着重在市场机制发挥不了作用的地方、在政府部门关注度相对薄弱的地方发挥作用。既要有外在有声有势的集体性社会服务、又要以日常的公益活动为基础,扩大影响, 树立服务意识, 形成一种长期发挥作用的效果。

3.3 提高自身社会服务能力。

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进一步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为受助者提供专业化服务。与此同时要扩宽公益服务的领域。从深度上、广度上不断提高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此外,在公益组织的内部管理上也要走专业化道路,做到组织有力、管理透明,这有助于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其长远发展的必要保证。

3.3.1 加强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人才是公益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我们一方面要吸引一些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志愿者加入到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中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全职人员和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

事实上,许多有着天主教背景的公益慈善组织都意识到了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并早已把人员培训提到了日程中。如,进德公益、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心、辽宁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等等。这些组织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与他们提供的专业化的服务是分不开的。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宗教社会服务尚处于“宗教慈善阶段”而非“宗教公益阶段”。公益慈善服务一线人员普遍缺乏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的专业训练。因此,从宗教团体自身出发,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增强公益慈善服务的质量,推动宗教公益慈善向专业服务阶段转变化,推进“宗教慈善”向“宗教公益”阶段转变。[15]

3.3.2 以现有的服务项目为基础, 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公益慈善模式。 根据现阶段社会的需求,我国天主教公益慈善服务项目广涉赈灾、济贫、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各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要以现有的服务项目为基础,总结经验教训, 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社会的需要逐步扩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健全机构制度, 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要继续以“荣主益人,服务奉献”为宗旨在赈灾济贫,救苦救难的基础上创新公益慈善模式。尤其是要从调试人们的心态、规范人们的行为、避免冲突的角度去拓宽服务领域,化解矛盾、消除对抗,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做出贡献。

3.3.3 内部管理规范化,财务管理透明化。 公益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规范的管理机制,尤其对于善款的管理使用要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运作涉及大量的资金。如果财务管理不公开、不透明,就可能会出现资金运作的弊端,从而影响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今夏的“郭美美”事件,使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鉴于此,以信仰为支撑的宗教公益慈善机构同样要加强其组织内部的制度化建设,尤其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天主教公益慈善机构已经意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例如,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心按照基金会的国际惯例,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财务体系,公开该年度的资金来源和开支状况及具体项目的支出额度。财务管理的透明化,提升了机构的公信力,为保证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奠定了基础。[16]

3.4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本土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有的学者指出,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境外、港台机构的资助和信徒的个人捐赠,资金来源的本土化、政府化、社会化程度较低,反映出宗教公益慈善服务活动尚未成为“内源化、国家化和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与社会福利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国家和民众而言,天主教宗教公益慈善服务尚处于一种外在、独立和特殊的组成部分。[17]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社会历史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教会内部在慈善捐款方面的宣传少,教堂门口设立捐款箱也是由信徒自愿捐款,教会很少有专门的人做宣传,因此社会公众对此了解不多。而本土化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能为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资金,是宗教公益慈善能够提供长效、优质社会服务的重要保证。在信息传播极其快速的互联网时代,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无疑需要宣传策划,才能取得更广泛的支持和更好的效果,也只有做好宣传,才能发动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3.5 加强合作,促进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当代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合作和宗教内外的广泛合作。“慈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的话题,“慈善”没有国界。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和历史传统因素的不同,近代西方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起步早,发展程度较高。因此,在我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国际宗教公益组织的合作,在互动合作中学习、借鉴。公益慈善事业之间没有竞争,这就要求天主教公益慈善机构加强与其他教派以及社会其他公益慈善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共享资源,最大限度的服务社会。

3.5.1 加强宗教内外公益慈善组织间的合作。

天主教公益慈善团体资金和能力有限,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与社会其他公益慈善机构的合作。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的救助工作多以“参与加入”的方式进行。与官方的专业救助机构合作,参与救灾行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慈善组织内部还可以学习美国的慈善组织机制,自发地联合,组成一些全国性机构,如基金会联合会、慈善信息局等, 达到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目的,同时可以互相监督,保证各组织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五大宗教公益慈善理念所体现出来对人的关怀,虽然方式不同,但在“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的目标上达成广泛的共识。借助信仰的力量,宗教能够带动社会信教人士自愿地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提供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要加强与其他教派的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经验交流等方式,谋求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最终达到为服务社会、融入社会的目的。

3.5.2 加强国际化合作,学习西方宗教慈善经验。

近年来,中国天主教公益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了国际宗教公益机构公益基金会的的广泛关注,逐渐形成了一种国际合作的模式。国内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在开展多个社会公益项目时得到了德国民爱、米索尔基金会、香港明爱、英国明爱等国际宗教公益机构的支持和援助。像进德公益在接受国际援助的同时,还把援助对象扩展到了国外。在东南亚海啸、日本大地震发生后,进德公益通过亚洲明爱与地方明爱,在第一时间送去了慰问和援助。通过与国际宗教性公益组织的合作,国内的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获得了稳定的项目资金支持,学习到了先进内部管理经验,获得了专业的项目培训服务。[18]

西方公益慈善事业起步早,发展程度高,尽管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西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实践中, 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道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天主教公益慈善组织在继续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要防范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图谋。

参考文献

[1] [2][7]天主教[OL].http:///view/6994.htm,2011-11-18

[3] 邓文龙.大爱无垠——河北进德公益子天主教闽东教区开展赈灾捐助活动[J].中国天主教,2010(1)

[4] 杨光.论宗教慈善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J].三峡大学学报,2010(1)

[5] [18]刘芳.社会学视野下中国宗教性公益组织发展模式刍议——以宗教性公益组织“进德公益”为例[A].上海大学.宗教与慈善国际学术会研讨会论文集[C] .上海:出版社,2011

[6] 陈建明,杨舜涛.服务和谐社会 多行仁爱善功——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社会服务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在太原举行[J].中国天主教,2005(4)

[8] 裴勇等.我国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考察分析[OL].http:///zhuanti/gongyiluntan/lunwen/200811/1124_268_52334_1.shtml,2011-11-14

[9] 温金玉.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OL].http://.cn/html/report/251956-1.htm,2011-11-14

[10] 宁二.五大宗教的公益化冲动[J].南风窗,2010(7)

[11] [16]刘继同.生存战略与文化交流:近代中国基督宗教慈善福利事业概览[A].天主教研究论集(第一辑)[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12] 周秋光.近代西方教会在华慈善事业述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