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计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备设计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备设计标准

设备设计标准范文1

关键词:非标准设备;机械设计 ; 机械制造

Abstract: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esign, parts of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of non-standard design are discussed.Key words: non-standard equipment; mechanical desig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中图分类号: G356.9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引言

非标准设备,简称为非标设备。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种类繁多,工作条件差别大,生产数量少,专用的工、夹、量、模具难以配置齐全,原材料也往往不易得到充分计划供应。其特点决定在非标准设备设计过程中,往往难以在理论上或具体结构上找到现成的参考资料,或作一些必要的模拟实验,比标准设计所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因非标准设备设计是一项相当繁重而又必须经常进行的重要工作,故探讨非标准设备设计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的拟定、零件的合理设计等方面,对非标准设备设计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2非标准设备参数的确定

在进行设计前,通常需要预先确定的参数有设备工作效率、传动功率、主轴转速、往复运动速度、工作行程等,这些参数是进行非标设计的依据。其大小变化往往会引起结构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变动,故对原始参数的选定,必须十分慎重。在许多情况下,原始参数是由使用单位提供,使用单位对设备的使用条件比较熟悉,通常能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要求,但也可能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或难以实现的参数和设计要求,这时应多做调查研究,与使用单位共同商量。

3非标准设备设计方案的拟定

方案的好坏关系到设备是否适用、可行和经济的决定性环节。方案拟定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根据工作原理确定结构方案。

(1)确定工作原理为完成同一工作,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原理。究竟选用哪一种工作原理,要根据具体条件和各种要求的综合性能指标评定。对传统的工作原理,行之有效的应酌情考虑。同时,应大胆慎重地寻求新的,可简化结构、提高工作性能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的工作原理。因此,作为设计者应密切注意新技术的发展,把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和先进经验及时吸收到非标准设备设计中,但不能盲目,因为衡量设备设计的好坏,不以是否采用新技术或实现某某化为标准,而是从工作性能及经济效果等方面来衡量。

(2)确定结构方案正确的工作原理只有通过合理的结构方案才能实现。因为相同的工作原理可用不同的结构方案来实现。这要求设计者对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找出存在的矛盾,通过调研去判别各种方案的优劣,以决定取舍,使之逐步完善起来。当然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设计方案,并不一定靠采用复杂的结构来实现,有些不好解决的设计问题,往往采用很简单的结构就能实现。

总的说来,拟定设备结构方案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①适当选择机构及传动形式,使所拟定的机构既要符合所选定的工作原理,又能符合机构运动学规律。②在总体布置上,合理安排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在保证操作安装和维修方便的条件下,尽量缩小结构尺寸。③在结构中,尽可能采用外购标准件及本厂产品零部件,或用标准设备的零部件来进行必要的改装,以节省工作量,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④对较复杂的非标设备,尽可能采用组合结构,即将设备设计成由各个部件组成,可减少零件数,既便于装配和拆卸,又便于生产管理缩短生产周期,也便于设备的设计修改和改装。⑤注意从结构上改进零件的工艺性,特别是利用加工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设想各零件实际装配和加工过程,考虑装配和加工的可能性,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

前述各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设计时要反复交替考虑,多做调查研究,使结构方案逐步完善。

4非标准设备零件的合理设计

(1)合理确定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主要决定于零件的工作性能、装配关系、工艺性以及对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这些要求之间常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但经验证明,在满足既定工作性能的要求下,零件形状及尺寸往往有较大的余地,这要求设计者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为保证加工工艺性,一般尽可能简化零件形状,减少零件加工余量,从而减少材料消耗及降低加工成本。由于非标设备大多是单件生产,钢制毛坯多用现成的材料、板料或其它型钢,很少根据零件形状锻制毛坯,故减少零件最大外形尺寸对降低材料消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比如:用棒料车制轴类零件,耗材仅取决于最大轴肩尺寸及轴的长度;为提高零件强度,可以采取增大危险断面尺寸、选择高强度材料、适当改变零件结构形状的方法(如制成过渡圆角或柔性结构);为提高零件刚度,在不增加零件的截面的前提下,把实心改成空心的截面,圆截面改方截面等方法从结构上采取措施,可使抗弯或抗扭的刚度系数提高数倍至数十倍。同时,还应考虑在现有条件下便于装夹、切削及测量,尽可能减少配制专用工、夹、刀、量、模具,尽可能用工厂现有的和效率较高的设备来加工,尽可能减少安装及换刀次数。当然,为了便于合理选择材料或毛坯,或者机械加工工艺、便于装配及更换磨损零件,根据工作及制造条件的不同,考虑零件采用整体式结构,或采用组合式结构。若是受载荷零件,为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其结构形状及主要尺寸就通过一定的计算来确定。

(2)合理选择材料及毛坯种类为满足零件的作用要求,应了解并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及应用范围,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加工性能及材料经验等具体条件,以及类似零件的制造和使用的经验来选取合适的材料。

设备设计标准范文2

关键词: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设计要点

装配就是指将总成件或者是总的零部件全部按照相应的规定和质量要求来进行全部产品的连接与组合的过程,也被人们称作是各种总成件或者是零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具体工艺过程。装配工艺在制造行业的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新材料与新工艺是极为广泛的,各种高性能与高质量的装配设备都在制造行业的需求中被研发出来,因此,可以说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自身有着生产效率高、所需人工少、稳定性强的特点。

1 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产品装配工艺

装配工艺对于装配设备有着一定的影响,能够在结构布局、实现方式。检测方式和控制方式上进行充分的控制。自动化装配工艺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装配工序、检测工序、调整工序、辅助工序、机械加工工序。

1.1 装配工序

装配工序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安装工序,另外一个是固定工序。安装工序主要是指自动装配设备上的一些专用工位进行相应的装配零部件的预备连接工作。一般情况下,固定工序是在设备的安装工序之后的,固定工序是装配设备设备安装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有些装配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固定工序与安装工序结合在一起进行安装,放在同一个工位上来进行。装配任务是极为复杂的,但是也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而定,装配的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有着多个装配的程序,装配设备的设计工作主要就是对这些装配程序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装配的合理性。

1.2 检测工序

检测工序主要包括b配零部件的测试、检验和检查等环节,这样能够充分的保证整个装配的质量,例如装入的零部件方位知否是正确的、装入的零件是否有着缺陷、在装入之后装配质量、密封质量和尺寸的精度是否符合相应的工艺要求,装配设备在装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于各种故障的处理,这也是检测工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将检测工序做好,才能够充分的保证装配设备的正常进行。

1.3 调整工序

调整工序主要是指对于整个装配工序环节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纠正。

1.4 辅助工序

辅助工序主要包括分选、打标记和清洁等环节。

1.5 机械加工工序

机械加工工序在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固定和安装上,能够对一个或者是几个零部件进行充分的加工,提高生产的效率。但是产品的生产装配工艺并不是唯一的,与产品要求相同的工艺是也有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可行的装配工艺进行充分的分析,对于整个工艺进行充分的比较,根据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和功能来进行差异的比较,从而选择出最有的产品装配工艺。

2 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工作要点

2.1 结构布局设计

装配设备按照相关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全自动装配机、半自动装配机和自动化装配机,装配设备的设计结构在布局上可以分为直线型的布局设计、环线型的布局设计和转盘型的布局设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明确整个装配设备的运行过程,从而选择正确的结构布局设计,还要按照具体的生产情况,根据相应工艺的复杂性和装配设备的应用情况来进行全面的分析。

转盘型的布局有着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和结构紧凑的特点,而且适合应用在装配工艺较为简单的自动化装配设计中,还要保证产品大小适中,其生产的环境是适合单机生产的,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更加的合理,布局符合生产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装配设备的装配单元都是通过相应的转盘来进行相应的布局的,这样就导致了整个转盘装配机有着不宜改进、结构复杂和需要进行柔性化生产的缺点。环线型的布局是适合应用在装配工艺比较复杂的装配设备生产中,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节省设备的使用场地,而且环线型布局会增加整个装配的空间,也能够按照装配设备的生产要求来对整个功能单元进行增减,这样装配设备就有着柔性化的特点。

2.2 自动化机构系统设计

2.2.1 供料单元

供料单元是自动化装配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装配单机的上料机构到大型装配生产线的物料输送系统,供料单元是自动装配设备具有高效率的先决条件。供料机构单元必须保证各种装配零件能在准确的位置、时间和空间状态,从行列中分离并移置到相应的装配工位上。供料单元的检测的可靠性是影响自动装配过程故障率的主要因素。

2.2.2 装配主体机架单元

装配主体机架单元是指可完成装配主件输送功能的主体部分,它包括自动输送机构,实现装配主件的多工位同步或异步传递、夹取、装配和检测,还包括配置齐全的液、气压管路及电气配线装置,而且具有驱动某些装配单元的装配工作头的主动轴。

为了实现装配主件在输送过程中实现同步装配,需要选择和设计精确的机械分度控制装置,以保证每个装配单元的工装夹具与输送动作准确吻合。装配主体机架上一般应间隔排列装配工位和检测工位,以在上次装配工序完成后在下道检测工位上检测有无工件和装配位置是否正确,以保证发生错误时自动停机,以消除连续的误装配,避免生产浪费。

2.2.3 自动化装配单元

自动化装配单元布置在装配主体机架上,对应于各装配工位的装配功能,自动化装配单元可以由机构、液气压、电机拖动所构成,和装配主体机架相配合完成特定装配动作。

机械手或工业机器人可以在一次动作循环中完成各种动作,可以作为布置在主体机架上的装配单元进行复杂部件的装配。使用机械手可以简化装配主体机架的复杂程度,提高装配的可靠性。

2.2.4 分捡单元

保证最终装配成品的合格率,在装配自动化机构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和布置适当的分选换向机构,对各道装配工序中产生的次品按照要求进行分检和分流。

3 结论

综上所述,装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自动化装配设备的特点,提出在自动化非标装配设备设计中,从装配工艺、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优化和合理的总体设计可以加快非标装配设备的设计进度,保证自动化装配设备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程广华.自动化装配系统及其应用[J].日用电器,2012(03).

设备设计标准范文3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工业网关;信息通信技术层;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1-00-02

0 引 言

具有一定规模的自动化企业中通常包含多个工控子系统,如钢铁企业包含电力系统、燃气系统、氮氧氩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热力系统、水道系统和环保系统等[1]。多样化的工控系统所采用的传感网络也是多样的:从接触式的限位、微动开关到非接触式的光电、接近开关,再到视觉、位移传感器等。所支持的设备和协议也种类繁多:各种厂商的PLC、DCS、PC-Based、PXI、嵌入式系统、SCADA、变频与传动设备、现场仪表、执行机构等设备;RS 232/422/485、Ethernet、WiFi、ZigBee等通讯链路;一些通用协议如Modbus、OPC、IEC-104、IEEE1888以及各种不同厂家的专有协议。这些设备和技术大都来自中、欧、美等不同国家,所采用的现场总线标准不统一,多是由自己开发,相互之间无法兼容。

现场总线的标准涉及到各国各公司之间的利益之争,至今未能得到统一[2]。大量来自于不同生产厂商的设备,采用不同的通讯方式导致设备之间互联困难,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若通过采用多种设备共同协作――工控计算机、工业软件、串口服务器等――以实现设备的互联,则对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而且设备之间联系更加错综复杂,系统变得更加脆弱,最终导致企业自动化系统的相应部署、调试与维护管理的成本剧增。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障碍即标准不统一[3]。目前,行业内的多总线并行体系已然形成,相应的终端设备已经大量地部署在工业现场,如果将这些终端设备全部更新换代成使用统一标准接口的终端设备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是很难实现的[4]。既然终端设备的标准化难以实现,若通过一个兼容多协议、多接口的中间平台采集来自不同通信协议的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会是一个可行、易行的解决方案。

1 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架构

传统的“两化”融合所采用的是美国AMR公司提出的三层系统结构,即过程控制系统层(Process Control System,PCS)、制造执行系统层(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企业资源规划层(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5]。层与层之间的联接基本没有标准可以遵循。ERP层与MES层同属于信息化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联接相对比较容易实现。而PCS层,由于设备的多样性,导致其与MES层之间联接的复杂程度更高。

将多种仪表、传感器和控制器等构成的传感网络接入到信息网络是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一种易行的解决方案是:以工业网关为核心设备,在PCS层与MES层之间构建一个标准化的通信平台――信息通信技术层(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四层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

网关的作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异构的网络,使之能够相互通信[6]。ICT层即基于此功能,将异构传感网络融入工业互联网,在工业现场的多种总线协议与要求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协议转换,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数据交互。但工业网关与普通互联网网关设备的工作环境不同,工业网关还须针对苛刻的工业应用环境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优化定制。

2 工业网关

ICT层的工业网关是联接传感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中转站。其主要特点如下:

(1)工业网关与信息网络联接,需要拥有普通互联网路由器的基本功能,能够为工程师提供远程平台,允许用户通过信息网络对工控网络进行实时远程诊断、调试、管理,减少现场实地巡查的次数。

(2)传统的工控网络多是封闭、孤立式的总线网络[7]。在这样“信息孤岛”式的网络环境下,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多采用未进行任何加密保护的“明码”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在与信息网络联接之后,这些“明码”传输的数据以及工控网络直接暴露在所有信息网络的用户面前,病毒、骇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关键数据被窃取以及工控网络瘫痪等导致的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所以通信网关应具备多种防护技术,能够主动实时地监控、识别、报警、阻挡来自信息网络对工控系统的数据攻击、窃取、篡改、破坏等行为,保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

(3)工业网关要应对传感网络设备的多总线并行问题。为实现传感网络的快速接入,工业网关应与传感网络设备之间能够直接进行通信。工业网关需要具备多种行业接口,兼容多种现行的协议,并整合多种设备功能于一身以灵活应用于多种场景。

(4)作为产品级设备,工业网关应该简单易用,使相关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甚至自学就可以掌握其基本的使用。而作为工业级设备,稳定可靠是必需的,具有宽工作温度范围、强抗电磁干扰能力、断线缓存能力等。

归结起来,工业网关应具备6项特性:①远程管理;②安全互联;③智能应用;④稳定可靠;⑤简单易用;⑥降低成本。

图2所示为SymLink-GAP工业安全网关的系统架构。该架构内部由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组成,其内网主机连接受保护网络(如工控网络),外网主机连接信息网络(如因特网)。内网兼容各类主流PLC、智能仪表、现场总线协议等数据接入,外网提供以标准协议将数据转发给第三方或数据库。在内网主机与外网主机之间,物理层采用专有隔离硬件,链路层和应用层采用私有通信协议,并对数据流进行单向控制,数据仅由内网向外网单向传输。

3 应 用

图3所示是工业网关应用于某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示意图。其目的是实现能源介质数据采集、能源设备状态监控、在线运行管理、优化节能调度和基础能源管理等功能。

工业网关整合通讯接口服务器、工控机、工控软件的功能于一体。系统通过工业网关采集必要的底层系统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自动、完整、实时地推送到实时/历史数据库,达到能源管理系统的综合监控和管理要求。

4 结 语

针对工业现场设备复杂繁多、多种现场总线而导致企业两化建设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提出基于工业互联网网关的ICT中间平台通信标准化方案,既可避免已有现场设备的更新换代,又能实现低成本的现场设备互联互通。并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提出工业通信网关需要具备的六项重要特性。为工业互联网多样化的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提供一种标准、易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姜黎萍.宝钢股份罗泾区能源管理系统[J].冶金自动化,2012,36 (2):7-11.

[2] 罗安明,韩新民.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及趋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24 (1):9-11.

[3] 闵杰.标准是工业互联网竞争制高点[N].中国电子报,2015-04-14(001).

[4] 桂健.兼容多种通信方式的智能网关设计与实现[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5] 柴天佑,金以慧,任德祥,等.基于三层结构的流程工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控制工程[J].2002,9(3):1-6.

设备设计标准范文4

关键词:非标准机械设备;制造质量;质量控制;机械制造;生产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2-007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2.037

制造行业标准的规章制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在发展,变得更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侧面推动着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如此,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由于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标准的设备并不符合生产的条件,所以非标准机械就这样诞生。非标准设备和标准设备进行比较之后,要比标准设备更加具有灵活性。而非标准设备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了大量的使用。非标准设备主要是应客户的需求生产出来的,是在原有的设备上加工和制造出来的,所以在国家的规定中,非标准设备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制造准则,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由于应用非标准设备的客户很多,在安全和质量上也没有保障,所以非标准设备的质量问题是目前最值得关注的

问题。

1 非标准机械设备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标准设备的技术参数或者规格尺寸、设备外形、生产能力等的整改来符合客户的要求标准,这样生产出来的设备就是非标准设备,不同于标准设备,所以在国家的规定中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规定。而在生产的时候,因为生产人员的素质、在生产的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生产的基础设备、生产人员的技术、生产人员的设计水平等因素,可能都会对设备的完成造成不同的影响。为了保证在国家没有对非标准设备进行规范的同时,达到质量过关,最重要的就是生产的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只有步骤过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

2 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

2.1 非标准机械设备的设计

由于设备的参数的不同,可能会影响非标准机械设备最后设计成之后的质量。所以在整个设计、组装和加工的过程中,要精化制造的材质、部件的强度、精细度和粗糙度。非标准机械设备的设计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的设计、组装方案的设计等,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非标准设备的设计除了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制造之外,还应该根据生产厂家的实际具有的条件进行有效的生产,确保在以后的生产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合理性、先进性,最重要的就是实用性。生产厂家要在生产之前对产品进行多方案的设计,然后通过对多个方案的优点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找出一个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进行生产。甚至在有必要的时候对设计出来的方法进行一次有效的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寻找一个比较合理并且达到最佳效果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使用单位应该对设计出来的方案和图纸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查,这样能避免出现意见不同的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使用单位的标准。

2.2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尽量采用标准成品件

在国家的规定中,标准的零件要在选用的材料的质量以及各种参数都要符合国家对其的规定标准,应该做到的就是可以在所有的设备中都可以使用,所以零部件要具有通用性。在生产设备的基础上,使用标准的零部件,可以有效地解决出现材质硬度不足或者尺寸有误差的问题。在设备的质量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在非标准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应该选择零部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这样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的成本,还能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的质量。在非标准设备生产时使用标准的零部件对提升其质量有很深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可以提高非标准设备操作的可靠性。符合国家标准的零部件已经在各种各样的设备和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还有特别高的性价比。在此基础上,把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应用到非标准设备的生产中去,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非标准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其他部件所出现的问题;其次,可以降低非标准机械设备的制造成本。在非标准机械设备的制造中,最常使用的零部件就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是在价格上,非标准的零部件要比标准的零部件贵很多,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在成本上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尤其是非标准零部件在设计成本、劳动生产和管理费上的成本是很高的,最主要的是在设计和生产非标准零部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加上其加工过程比较繁琐和复杂,最可能导致产品的材料浪费还有产品的损坏;最后,可以提高非标准设备制造的效率。在生产的过程中,利用标准的零部件可以省去设计非标准零部件的麻烦,更加不会影响生产设备的进度,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2.3 设备加工制造和组装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2.3.1 设备设计过程的质量监督。在整个的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单位应该与技术人员保持联系并且应该时刻关注设备的生产进展,在生产之前对设计进行必要的监督,这样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备的质量出现问题。在设备生产结束之后,使用单位更加要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关键的部位是否符合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于之前做过的设备在零部件的更换上要保持一致,以方便备品配件的准备。

2.3.2 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监督。在制造设备最开始的时候,把监管力度应该放在对关键零件的监督之上,特别是大型铸造件、锻造件、焊接件等,对此进行大力度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设备在生产完成之后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对外购基础件进行监督和检测,最主要的就是对外购件进行检测,保证外购基础件能够符合设备的需求以及使用的标准。最后一定要重点关注关键零件在加工质量上的检验,确保零部件的高效使用。

2.3.3 设备整体组装的质量控制。零部件的生产之后,就是对其进行组装,才能成为完整的设备进行生产。因此在组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精度,如果精度不合格就会影响整个设备。如果精度出现问题,最有可能造成设备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由于新生产的零件或者外购的零件都存在着外部的杂质,所以要注意零件的清洁工作,不要让焊渣或者油渍、粉末、铁屑对整个设备的组装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在整个设备完成组装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检验,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和标准。

3 案例分析

某单位因为有三个工程的项目的建设,所以需要大量的设备进行加工生产,保证能够完成项目,而这个单位的设备,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从生产厂家直接外购的非标准的成套的设备,对于非标准设备来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也不是什么定型的产品,没有专业的生产线还有加工床,甚至设备的组装也是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设备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证,都是由工作人员所决定的。

3.1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使用单位应该与技术人员保持联系并且应该时刻关注设备的生产进展,在生产之前对设计进行必要的监督,这样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备的质量出现问题。在设备生产结束之后,使用设备的机构要对设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查,检查关键的部位是否符合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于之前做过的设备在零部件的更换上,要保持一致,以方便备品配件的准备。

3.2 设备制造厂外购基础件的质量控制

除了生产一定数量的零件之外,还要从别处购买零件,如果签订的合同中有具体的要求哪个厂家的零件,就要按照合同进行购买,有的则没有什么要求,所以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合同中的标准对零件进行检测和检验。在购买零件的同时还要对购买的零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检查,确保零件符合国家的标准。使用单位还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基础件有所要求,这就需要记下一系列的相关参数,方便购买。

3.3 设备关键零件的加工质量控制

在公司的屏面加工设备中,主轴传动系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零件包括主轴、轴套、轴壳,所以在此基础上,就要对轴承配合部位进行一个有效的检验,确保加工精度符合规定。这部分的检测主要还是应该由公司专业的监造人员来进行。特别关键之处还要求和轴承配合加工。在公司的行列式滚筒设备中,则对上下导轨和齿轮齿条的加工精度和淬火后的硬度进行确认,对设备机架的焊接情况进行确认。

3.4 设备主要部件组装的精度控制

设备的组装的精度一般都是由部件的组装精度进行控制的。部件组装时要求零件清洗干净,配备必要的组装工具,为了确保部件的组装精度,甚至还需要组装的外部环境也要清洁,有必要时重要部件组装还要在恒温的环境下进行。对于部件来说,组装完成之后,要进行检测。在公司以前的设备制作中,屏面加工设备的主轴传动部件、行列式加工设备的工作台、屏封接面加工设备的主轴和研磨臂等都作为重要部件,对其组装精度进行检测、控制,包括旋转部位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的数据,工作台上的滚轮间距等。

4 结语

通过对非标准机械设备质量在控制上的各种分析,大致明确了控制设备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非标准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加以重视和注意,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质量出现问题。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非标准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只有重视其质量,才能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机械加工生产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涣军.浅谈对非标准机械设备的制造质量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

[2] 梁书芳,胡柏达.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7(9).

[3] 焦凤菊,段华荣,曹淑芬,等.清洁度对机械产品质

设备设计标准范文5

    

    工程类别                                                       计费基础  费率(%)

    ----------------------------------------------------------------------------------

    机关、工厂、学校及一般道路绿化工程                             工程概算      3

    ----------------------------------------------------------------------------------

    公园、游乐园、风景区、城市重要工程、立交桥、居住区、街心花园、 工程概算      4

    及开发区的集中绿地的园林绿化工程

    ----------------------------------------------------------------------------------

    高标准公共建筑的环境绿化。宾馆、饭店、疗养院的庭院绿化。高级别 工程概算      5

    墅、度假村的园林绿化工程。古建筑、仿古建筑、景观建筑、喷水池及

    复杂的园林小区等项委托工程

    ----------------------------------------------------------------------------------

    古建修复、屋顶花园、室内花园、复杂喷泉及需要调整改造的园林工程 工程概算     另议

    等较为复杂的单项专类工程

    ----------------------------------------------------------------------------------

    

设备设计标准范文6

【关键词】嵌入式通信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标准化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一般有硬件设备、应用程序、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四个框架。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移动通信、工业控制和信息家电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运用。为了满足嵌入式系统发展和运用的需要,必须对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提出更高程度上的要求。

一、不同环境下嵌入式通信系统的设计标准

(一)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驱动程序

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驱动程序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设备都要提供相同的接口,通常情况下是把一个设备映射成为一个设备文件。Linux驱动程序支持硬件设备下的两个标准接口:

字符特别设备文件和块特别设备文件。字符设备接口支持面向对象是字符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操作,规定输入/输出端口请求的长度一定是设备要求的基本块长度的倍数。块设备接口仅支持输入/输出上的操作,而能支持任意位置和长度上的输入/输出请求,能满足随机存取的要求。其中,Linux设备驱动程序能分成三个最主要的部分:中断服务子程序、自动配置和初始化的子程序;服务于输入/输出请求的子程序。在Linux系统的内部,输入/输出数据的存取需通过一组特定的入口进行操作,这组入口就是由每个设备的驱动程序来提供的。

(二)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驱动程序

微软公司中的WindowsXP操作系统和Windows2000系列均采取了WDM技术设备的驱动程序模型,由原来的Window3.0到现在的WindowsXP和Windows2000,都依据其特定环境下的驱动程序制定了具有标准化的体系结构,同时为了满足驱动程序开发时所要调用的程序,程序员提供了完全的系统数据结构和函数封装。

在驱动程序中,每个硬件设备在WDM模型下都至少存在两个驱动程序:总栈驱动程序和功能驱动程序。而设备还可能在过滤驱动程序下通过其选择的特性来改变标准的设备驱动程序,其中驱动程序服务于同一个设备的被组成了一个链表,叫做设备栈。

例如:在一个驱动设备程序结构栈中,处于数据结构栈最底层的是物理设备对象的物理驱动程序,被用来描述物理总栈和设备之间的关系,在物理驱动程序上是功能设备对象的功能驱动程序,被用来描述设备中的逻辑功能。在功能驱动程序周围,存在很多过滤设备对象中的过滤驱动程序。因而数据结构栈中的每一个对象都有其特定的驱动程序,其中物理设备对象属于功能驱动程序,过滤驱动设备对象属于过滤驱动程序。

(三)嵌入式通信设备下的驱动程序

不同于上述两种操作环境下的驱动设备程序。

第一,嵌入式系统拥有高效的实时性,在应对外部突发事件时要求要以微秒级的速度相应,这就需要嵌入式操作系统不能有过于繁琐的上下文切换和频率过高的堆栈操作来响应事件操作,故一般嵌入式系统都没有十分复杂的分层构造。

第二,通信设备下的嵌入式系统还具有可配置性和高可靠性以及可裁剪性。这些特性就要求整个系统要有微内核结构,才能保证模块间具有很高的独立性。上述的这些特性共同决定了嵌入式系统不具有供驱动程序调用的函数封装和定义的设备驱动模型。但因在标准化的输入/输出设备中,只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具有局限性,而嵌入式系统所使用的芯片大都为HDLC、TSI等,大部分属于控制型的芯片,不属于块设备和字符设备,无法纳入标准的输入/输出体系结构中。

第三,嵌入式的设备驱动程序直接面向的对象是硬件,任何对硬件的不正当操作都可能导致驱动系统发生崩溃。所以,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驱动程序的规范指导工作人员的开发工作。

二、关于通信系统下嵌入式驱动程序设计的标准化探讨

(一)嵌入式系统标准化设计的分层结构

制定关于通信系统下嵌入式驱动程序的标准,最终的目的是要制定出一套清晰的驱动程序的构造,用来统一上层应用以及用来管理程序接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驱动程序的健壮性和可移植性,从而减少重复开发的可能。设备驱动程序在结构上可大致分为两层:接口封装层和硬件控制层。

接口封装层是负责把硬件控制层封装变为标准的应用接口,对其上层的管理软件提供一致的接口。在接口封装层,硬件设备中的差异大部分会被屏蔽掉,仅仅体现在应用程序接口的函数数据在结构上的解析;

接口硬件控制层就是把硬件中的各个模块按功能分给各个控制的接口,处于驱动程序结构中的最底层,以此来完成对所有硬件设备的配置和控制工作。因硬件控制层是直接面向硬件的,因而与硬件的相关性最大,也是在所有结构中最为灵活的一层。硬件控制层将所有的硬件设备的作用体现在控制接口上,并由接口封装层进行了调用。在考虑了硬件设备的多样性之后,控制接口的设计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定义接口,但控制接口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四类:硬件设备的属性控制、硬件设备初始化、时钟中断和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

(二)嵌入式设备驱动程序标准化设计的要求

接口封装层对上层软件提供的所有操作都被叫做元语操作,要特别注意的是接口的重入问题。首先,对控制层的接口来说,均为同步非阻塞函数的调用,对输入/输出型设备在得到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阻塞的同步接口。嵌入式设备驱动程序一定要求能够进行单独编译,设计时要优先引用操作系统下的抽象层的函数;其次,接口封装层要尽可能对封装操作系统库函数做出调用;然后,驱动程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硬件的特点,不考虑任何状态下的同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通信系统下嵌入式驱动程序的设计,需要一套驱动程序的标准来规范,因此提出基于嵌入式通信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标准化的构想,定义了较为清晰的分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通信系统下的嵌入式驱动程序的设计变得愈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陈鑫旺,姜秀杰.基于嵌入式Linux和FPGA的数据通信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3(06).

[2]孙新贺,王晓辉,于月森.一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构建方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