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1

9月15~16日,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以“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围绕论坛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从科学执政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城市变革与城市管理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在第二天的圆桌论坛上,获得2011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的城市代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以化解民怨和顺应民意为主线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积极成果。

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变革 智慧城市重在社会管理的“智慧”

2011年被誉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元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数字)城市的目标,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更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长茂在论坛发言中指出,社会管理的前沿性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并推动了产业变革和社会转型。信息网络从一个技术工具正在变成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科技的前沿性直接投射于社会层面,各种问题直接表现为社会矛盾,并呈现扩大化、关联化、整体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现有的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化、多元化、网络化、动态化的社会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趋严峻。

与会代表认为,智慧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从根本上优化城市治理模式、优化城市运行机制的“解决方案”。同时,以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变革,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质量,这既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义,也是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在此次年会上,“智慧城市实验室”首次公开亮相。作为我国首家智慧城市发展研究平台,该实验室将通过打造可视化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智能化的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元化的智慧城市共享空间,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化解民怨到顺应民意 创新社会管理要抓住本质规律

论坛圆桌会议期间,获得2011年度“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的各城市代表阐释了他们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山东泰安市从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探索系统化的社会管理创新,改变了过去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真正实现了社会管理惠及民利、保障民安。江苏淮安模式改变了传统事后被动处理的维稳工作方式,实现了事前主动预防,完成了对社会稳定问题由粗放式治理到集约式治理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基层基础,源头治理的现代公共治理理念。同时,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还有北京市朝阳区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厦门市的“无讼社区”等等。

从建设智慧城市,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社会风险评价,到政府公共服务,从加强社会参与,到解民怨顺民意,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实践为我们梳理出未来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路径,那就是无论是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监督层面还是参与层面,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化解民怨走向顺应民意。与会代表认为,民意才是需求,尊重民意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本质规律。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顺应民意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放在社会管理的首要位置

作为此次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的国内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城市整体上已进入一个典型的危机频发期,主要表现为五种不稳定因素与九大纠纷极易诱发和放大为社会危机。与此同时,“五全两信”问题正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焦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成为引发社会矛盾最敏感的“导火索”,而政府失去公信,社会失去诚信又成为隐藏在这些“导火索”背后的“炸药包”。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2

2015年3月31日,云计算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座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座谈会得到了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市经信委、呼和浩特市政府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云体系产业战略联盟、中央电视台总编和新闻组的组长,以及微软等机构和企业代表等。与会嘉宾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云计算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智慧城市与城镇规划、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报告明确支持,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新的技术,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的支撑和推动,特别是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既可以扩大信息消费,又能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代表,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八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健康发展,鼓励电子政务系统向云计算模式迁移,在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推广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云服务,支持各类企业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按照这一要求,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时,我们将以云计算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并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一切需要的计算服务的支持。总的来讲,云计算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将延伸更多的需求,反过来促进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据统计,自2013年起智慧城市的试点启动,目前已经有超过2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多个省份在全省范围内统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此外,工信部公布的首批68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的名单中,包括京津沪在内的大部分省会省市都榜上有名。由于政策红利的到来,智慧城市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并辐射整个智慧城市的产业链。

与此同时,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表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还有待正确的定位,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举办的这次座谈会非常的必要,非常的及时,特别是在云计算的新模式下,进一步理清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路径,发展的切入点以及创新投融资的机制,充分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互联网+”行动

为城市和社区发展另辟新径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在会上发言道:有一个笑话,说“互联网+”是马化腾做的饭,让马云先吃,“互联网+”的研究报告首先是阿里研究院正式公布的。

所以这个计划体现了“互联网+”不仅仅是代表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也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形成更广泛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所以互联网从过去的一个工具一个媒体变成了一个新的业态。

正是由于有“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与传统产业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创新。这是新的业态,也是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的行动也为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另辟新径。新的基础设施,云加网加端,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新的分工网络,为“互联网+”的能量释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生产力跃升的强劲力量。

当前创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仍然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目前,由于在中国创造的两大元素方面有重大的积累,而且有巨大的需求,一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研发的主力。现在从中关村到深圳,到杭州,形成了三大创业的热点。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推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传统企业的融合,“互联网+”不是算数上的加法,而是化学方程式的加法,所以它是化学反应的深度融合。按照现在的初步框架,就是做优存量,推动现有的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包括加快“互联网+”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发展“互联网+”农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等等。

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可观

云时代的智慧城市本质是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利用云计算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的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在全国有几百个城市都在抓紧落实智慧城市工作,创新改进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构建智慧城市现代化综合治理生态,加快制定智慧城市急需的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过这个培育我国的消费水平和加快人才培养。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也要实现几个关键转变 ,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 深化应用转变。从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 ,从纵向系统独立运行向统一服务平台并实现安全互联互通和资源依权共享转变 。从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平台建设转变等等。在面对新的技术时,智慧城市也面临着新的转变,今后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要进一步聚焦需求导向,同时要更加注重条块的结合,把纵向系统与各地特色应用做好分工做好协同,同时要和各地的改革深度融合,推动各部门的业务协同,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3

[美]里卡兹著 常世光译 中信出版社 2012年7月出版

美元地位的动摇、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以及中国货币政策的重新调整,各国货币之间明争暗斗、危机四伏,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货币战争。俄罗斯和中国会率先放弃美元,返回金本位制吗?美国会成为下一个古罗马吗?

《走近幸福:农民工城市融入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刘电芝 疏德明等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年2月出版

该书围绕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主观幸福感展开,以实证性研究为主,通过自编的多份有良好信效度的问卷、多轮次的访谈和十多篇研究报告,以翔实的数据、生动的实例,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农民工城市社会认知与城市适应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什么读书》

[法]夏尔·丹齐格著 阎雪梅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

丹齐格以资深书虫的历练和作家的精巧敏锐,写下了书中的七十余篇文章,将读者引上读书这条无用却意义重大的不归路。围绕各种读书话题,丹齐格在书中分享了他精辟独到而又体贴入微的阅读心得,其中有切实的建议、甜蜜的赞美、尖刻的讽刺。

《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

[美]阿尔君·阿帕杜莱著 刘冉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12年7月出版

这部作品闪耀着智慧之光,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提出了深刻且令人满意的质问。

《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

张康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出版

该书以散文化的笔调,阐述了孔子、苏格拉底、“希腊三贤”、卢梭、杜威、蒙台梭利、、尼尔等中外十几位最伟大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引领我们重温和回归教育的本义,洞穿当下教育平庸、媚俗、功利的厚重屏障,并启示我们思索如何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好的教育。

《论曹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朱永嘉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年5月出版

本书为历史学者朱永嘉先生沉潜三十余年内地出版的第一部专著,是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为主线,鸠集各种史料,从读史的视角,围绕东汉末年的社会情形与局势,细细解读三国著名历史人物曹操及相关人物和事件。作者设身处地,沟通古今,思考深远,饱含历史经验和思想、政治智慧。

《法兰西政治模式》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智慧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前置型指标 整体评估

1 引言

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时刻交汇的产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已有28个省市、上百个地区提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超过80%的城市将智慧城市作为“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国内政府部门、各大研究机构也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上,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在梳理各大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后续优化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智慧城市评估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回顾

2.1 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欧洲相关研究机构认为智慧城市应能在六大领域具有前瞻性的优秀表现,并能以“智慧”的方式汇聚具有自主参与、独立意识的市民的才能与努力。这六大领域包括智慧产业、智慧头脑、智慧政府、智慧基础、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共计31项重要元素和74项具体指标。以智慧头脑为例,其更多的是考虑科研教育水平、终身教育、灵活性、开放性等指标。

(2)基于SMART体系的智慧城市评估框架

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认为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应该从智慧城市准备度和城市智慧度两个角度来衡量,其中:智慧城市准备度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人力发展、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进行评估;城市智慧度主要以SMART体系为纲,从服务、管理、应用、资源、技术五个维度入手,最终形成服务便捷、管理集约、应用高效、资源整合、产业绿色五个二级指标体系,并提出智慧城市发展的“起步、提升、融合、转型”四阶段理论。

(3)“网络、产业、服务、人文”四维智慧城市评估框架

南京市信息中心认为智慧城市成熟度评估应该从网络互联、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人文四个角度来衡量。其中:网络互联主要从无线网络覆盖率、光纤接入覆盖率等5项指标进行衡量;智慧产业主要从智慧产业投资额、研发经费支出等7项指标进行衡量;智慧服务主要从政府行政效能指数、协同应用系统数量等4项指标进行衡量;智慧人文主要从人均GDP、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等4项指标进行衡量。

(4)上海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0、2.0

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在2011年7月正式率先《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0》,2012年12月《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2.0版本在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信息服务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素养、市民主观感知5个维度的基础上,增设软环境建设新维度,共设18要素、37指标,并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指标定义和指标考核标准。

(5)“准备管理服务”三维一体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3年1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SMART”评估软件模型和集智慧准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3个维度为一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中,智慧准备主要从网络环境、技术准备、保障条件进行衡量;智慧管理主要从城市运行管理能力、建设过程控制、运营管理模式进行衡量;智慧服务主要从智慧服务覆盖度、获取便捷性、处理效率进行衡量。

2.2 各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小结

综合来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上述五种指标体系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从共同点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1)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并重,过程性指标更多关注智慧城市的准备及过程执行效果,结果性指标更多关注智慧城市建设后带来的实际效果;(2)对智慧城市建设效果进行分类,并以应用层面分类更多,从产业、管理、服务等角度进行提炼;(3)大部分指标以量化指标为主,方便后期进行客观评估。

从差异点上看,各个评价体系各有优点和不足,具体总结如表1。

2.3 尚待优化的地方

(1)评价指标体系有待优化

首先,现有大部分指标体系内容相对庞杂,在智慧城市成长阶段,很难进行取数并进行评估;其次,现有指标体系中基本可以分为前置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和后置型指标,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后置型指标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度较差,不一定能很好区分智慧城市建设的效果;再者,未考虑智慧城市建设的差异性,根据智慧城市建设重点的不同,评价指标体系应有一定的差异。

(2)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估标准有待建立

指标评估标准是评估工作真正落地不可或缺的保障,除上海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评估标准外,其他指标体系尚未在评估标准部分展开研究。此外,暂时还未看到智慧城市评估结果对应的分阶段标准,虽然中国软件测评中心提出了智慧城市四阶段理念,但尚缺少与指标评价关联起来的整体分段标准。

(3)评估机制有待明确

目前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指标体系本身的设计,但对于评估主体、评估周期、评估激励或者约束机制等则很少提及,而这些都将影响评估体系执行的效果。

(4)单项应用评估指标体系有待延展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暂时还停留在整体评估体系层面,但由于智慧城市本身是由诸多智慧项目组成的,单个项目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同样需要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与整体评估指标体系间建立关联,进而形成上下一体的评估指标体系。

3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建议

3.1 建立可实施、可调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国内大部分智慧城市尚处于概念、规划阶段,在现阶段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建议以前置型和中间结果型指标为主,尽量减少后置型指标体系的数量和权重。其中前置型指标更多地倾向于考察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准备情况,以理念准备、组织准备、机制准备、人才(含产业)准备、财力准备、基础设施准备等几个维度的考虑为主;中间结果型指标更多地倾向于考察实际应用的落地情况、用户感知度,可从管理、服务、产业等角度进行提炼。

3.2 建立科学、量化的评估标准

目前的指标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定性类指标和定量类指标。针对定性类指标,可以通过5分制、1/0打分法等方式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建立对应于打分分值的可衡量、可区隔的标准;否则这些指标将形同虚设,很难进行客观的评估。针对定量类指标,需要建立与上海浦东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类似的量化标准;但为了能和定性指标兼容,所以定量指标也需要和定性指标一致,给出分等的打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整体评估。

在落实每项指标评估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建立整体阶段的分类标准。以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思路为例,如果将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分为起步、提升、融合、转型四个阶段,那么最后多少分值属于哪个阶段,应该要有明确的标准。

3.3 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估机制

评估指标体系真正落实需要有一套评估机制的保障,这里就涉及到评估主体、评估周期、评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首先在评估主体方面,建议由中立的第三方来进行评估,保障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评估周期方面,建议以年度为周期进行评估,但考虑到智慧城市准备周期相对较长,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实施1~2年以后再进行评估;评估约束机制方面,建议能够和部门政绩考核等直接挂钩,但这必须要求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分解到相关部门,否则这一套体制将无法真正落实。

除此之外,取数系统建立、市场调研团队支撑等也是评估体系有效执行所需的必要保障。从目前的指标体系来看,很多指标并非能从现有的政府或企业数据中直接取数,而需要在原有统计系统中增加新需求或者新建系统来进行取数支撑;同时用户感知层的指标则需要专业的市场调研团队进行支撑。

3.4 针对重点应用行业,建立对应的子项评估指标

体系

在构建整体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也需要针对重点应用行业或项目制定承接总指标体系的子指标体系。以城市安全为例,食品药品追溯系统覆盖率、自然灾害预警率、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率、城市网格化管理的覆盖率、危化品运输监控水平、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信息跟踪等指标是比较合适的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应对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05-02

1 智慧城市的发展形势和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拥有661个城市,大约2万余个乡镇,伴随着城镇化不断地增加,城市里的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环境问题(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交通拥堵、房源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经济问题(地价上涨,成本上升)、粮食问题(农民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这些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智慧城市是通过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完成政府对这个城市的高效管理以及提供便捷的民生福利。通过系统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围绕惠民、兴业、善政,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智慧经济,努力实现“三大目标”:智慧民生――实现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便捷化,使得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智慧管理――实现政府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大力提高政府效能;智慧经济――培育新兴业态,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经济发展新模式,制作出一套层次化的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发动机

智慧城市是数字化城市的加强版。在城市数字化走向城市智慧化的转变过程中,关键是要怎样把数字化进行信息化、智慧化处理,其核心就是大数据处理技术。

2.1 大数据技术是处理感知层数据的必然选择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城市的现实情况进行搜索、识别和对信息的收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所以会有大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中产生,以关乎每个人生活过程中的天气预报为例,以前的天气预报只会预测一下第二天天气状况,但现今的天气预报会告诉公众更多信息,如气象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湿度指数、风向风力指数等,甚至是否有利于外出活动,对发型及妆容的影响都有说明。教育方面,为教师、家长提供基于手机客户端、互联网和短信的家校沟通服务、教育资源共享、在线课堂学习、电子备课等功能以及学生离校安全管理服务。智慧商区,在重要的商圈搭建无线WIFI环境,通过移动互联网,连同商圈各商户,通过O2O运营平台提供电商功能,商户通过管理自家店铺公告信息、VIP卡、积分卡、照片墙等,实时与市民沟通交流,在满足市民随时随地上网需求的同时,也共享了商户信息,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未来状态。

每天都会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入数据库中,经过分类、分析、决策后,将最终处理结果提供给需求者参照,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地大数据处理流程。例如在智慧交通方面,有些城市已经实现了通过对某个时段交通流量的监测,利用调节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间隔,来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同时也会向司机提供最优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由此证明,面对智慧城市中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的海量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2.2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增长,而大数据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慧办公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也逐渐形成科学治理新模式。

沈阳市通过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提供包括腕表定位、一键呼救、紧急救援、老人健康档案、家政服务、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社区日托、信息关爱等服务,从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精神文化、养老工作等多方面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家庭养老院”。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翼支付实现市民通过网站、客户端等方式进行线上支付,也可通过刷卡和输入号码方式进行线下支付,方便市民实现水电煤气费缴纳、采暖费缴纳、话费缴纳、银行转账、信用卡还款、流量卡充值、彩票、理财、保险、影院、游戏币充值等多项民生应用。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涉及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遍布城市的方方面面,大到政府决策、城市的规划,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智慧城市都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走向繁荣,智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同时,智慧城市的运行基础也来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动机。

3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我国建设智慧化城市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信息编码、还有业务流程的差异等方面的标准都不统一,这成为无法形成资源共享的根本原因,而且涉及不同的行业,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就会形成“信息孤岛”问题。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开展,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则会导致无法真正的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

3.2 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套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导致个别城市盲目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得各个城市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一套完整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当涉及政府红头文件、军事机密、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被泄露,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进行统一规划是迫在眉睫的。

3.3 相关专业人才紧缺

在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人才都处于紧缺阶段,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也要掌握数据分析等综合知识,随着大数据技术被大量的应用,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培养大数据方面的人员也是当务之急。

4 大数据应用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1)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收揽城市各个数据库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并且完善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更新管理。不同行业应当按照授权范围,合理的使用共享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统一管理。

2)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部门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公共设施、综合交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对民众开放,并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出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产品,使城市变得智能化。

4.2 完善智慧城市保障体系

1)加强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研发出智慧化应用软件,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社会服务,对城市主体的规划、相关行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区域的规划进行连接,做好城市发展的全面布局。

2)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治理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建立一套健全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的网络安全。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保护,逐渐完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进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4.3 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专业化人才

1)针对智慧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引进,根据需求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发挥引领作用,使人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发掘大数据领域的尖端人才,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并且对其做出的贡献提供丰厚的嘉奖。

2)针对大数据专业方面,培养技术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对大数据关注度的持续升高和对大数据人才需求逐渐增多,大数据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关于大数据方面的课程,但是并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政府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制定一套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多种形式实训项目。

5 总结

运用大数据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加强各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是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孟庆丽.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5.5.

[2]周海鹏.面向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10(2):152-153.

智慧城市研究报告范文6

智慧城市建设是历史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既是中国当前面对的重大挑战和重大机遇的汇聚点,也是推动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好抓手和好平台。[1]但目前在所有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或是顶层设计中,对城市气候学信息知识加以应用的非常有限,这对一个具有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智慧化的城市,显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这一失误将对城市建设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及城市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从城市规划和管理角度来看,如果不重视城市发展对地域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城市区域的影响,很可能会造成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尽管在污染治理上投入大量资金,最终改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收效可能会被抵消。相反,如果在城市发展中合理考虑气象条件,科学规划布局,会对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条件,实现良好的人居环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这种考虑在实际工作中成为可能。

大数据(Big Data)作为当前最时髦的话题,它的内涵和标准是不断变化的。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和EMC公司于2011年提出,目前业界公认的涵义是指以更经济和高效的方式从大容量、高频率和异构数据中获取价值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是海量异构数据和分析方法(Analytics)的紧密结合。就大数据的实质而言,并不仅在数据规模之“大”,而在于由于应对此挑战而随之带来的思维、技术和方法上的全新变革,通过大数据能够“发现大价值、推进大科技,实现大发展”。正如麦肯锡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如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将在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驱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气候图

我国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镇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的蔓延式发展,改变了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下垫面特性,使得原有的自然植被或土地被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以及大量的沥青、水泥马路所代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改变了城市大气的热力和动力状况,进而城市生产、建筑物、气候和环境间的矛盾也日趋凸现。城市工业排放的大量烟尘、气溶胶、颗粒物以及城市道路上汽车尾气和工地扬尘等对于城市的气温、湿度、能见度、风和降水都有影响,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产生了“城市热岛”、“城市干岛”、“城市浑沌岛”、“城市洪峰”等城市特有的现象,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形态,从而创造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3]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感知、通信、网络、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市政管理、经济产业和社会民生等系统的核心信息进行感知、传输、处理、分析和共享,最终实现反馈控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由于不同城市信息化发展基础不同、城市发展侧重点不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城市文化的不同,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形式。但无论何种特色,在规划中关注城市环境气候的影响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传统的城市规划及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关于气象因素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的影响已经有所考虑,主要是以风玫瑰图和污染系数为依据。客观上这种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客观性。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的突出,这种方式就出现了局限性,迫切需要寻找基于大气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新理论和新方法。智慧城市的建设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途径。借助智慧城市建设所汇聚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手段,通过数据的智能分析得出城市运行相关的各类智慧信息,包括气象因素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的影响,深刻认识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区域间相互影响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各级城市政府应对发展不确定性、规避市场风险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环境气候图是建立在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上,由一系列基础数据输入图层和城市环境气候图构成。其中基本输入图层包括气候和气象数据的分析图、地理地形图、绿色植被覆盖图以及规划数据。城市环境气候图分由两张图组成,分别是城市气候分析图和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

(一)城市气候分析图

城市气候分析图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热环境的分析,主要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以及不同城市生物气候的分析状况,特别是受冷压或热压影响的不舒适地区;二是针对风环境的分析,主要描述和表达当地空气交换循环风流动的模式及阻挡风流通的建筑物或工厂等;三是确定空气污染区域,特别需要描述出人为污染源和受污染影响不同程度的区域。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利用建立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上的基础数据输入层的信息,对城市的热环境、空气流通以及空气污染分布状况都可以得到精细的了解,对解析现存城市气候状况是至关重要的。

(二)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

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的制作过程就是利用城市气候分析图的气候信息和评估结果,结合其他相关数据,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指出明确的气候问题和敏感区域,并提出在后期土地开发、城市发展、人口布局等方面相应的规划策略。

在绘制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的过程中,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应该遵从其所处的自然气候这一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化进程中的外部气候,以及城市发展如何影响其内外气候,避免规划实施后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避免其应对措施只集中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去评估规划进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二、智慧城市建设赋予城市环境气候图新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建设只有信息技术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发展的概念,它包含市民素质的提高,创造力的提升,城市交通、污染问题的解决,整个社会的透明、公开、公正、公平,这些都应该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范畴。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服务于市民、服务于企业和服务于政府。而城市规划也并非一项纯工程技术行为,也非发展蓝图的描绘,它具有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因此智慧城市使“规划就是向权力诉说真理”[4]成为可能。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程度越高的地区,越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智慧城市运转高度依赖于一个综合复杂的网络体系以支持其交通运输、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及能源和通讯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之间密集的交叉关系会使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更加复杂。如降水和暴雨会造成“城市洪峰”,高温影响会造成“城市热岛”,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会造成“城市干岛”等。也正是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通过绘制城市环境气候图,在城市规划阶段就严密地考虑这些气象因素的影响,使得克服这些城市通病成为可能。

首先,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能够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发展和运行管理的各类因素,这其中就包括气象因素的影响。绘制更加精准的城市环境气候图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其次,智慧城市的城市环境气候图可以帮助实现由滞后向实时、由粗放到精细、由静态到动态、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再次,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城市环境气候图的绘制不仅仅依赖土地利用信息,而是在土地利用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楼宇信息、生物气候学信息等,制定更为完善的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

最后,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的应用范围远远超出城市规划辅助工具的范畴,其应用将扩展到环境治理、人口布局、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工作。

可以预见,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下,对城市环境气候影响的重视将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将在政策保障、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提高。通过宣传教育,从市民、企业到政府部门,对城市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会有显著的改变。

三、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绘制思路与实施策略

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能够实时收集城市乃至全世界不同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综合分析气象、气候、土地利用和地理地貌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智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信息平台,利用该平台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可持续智慧城市规划建议,从而改善城市千城一面的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健康舒适的生活。这就是绘制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的主要思路和目的。构建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信息平台是绘制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的关键步骤,参与平台构建的不应仅仅是气候学研究人员,还应该有城市规划人员、建筑师和房地产商等相关人员的参与。此外,平台数据要尽可能包含方方面面的相关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绘制出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环境气候图。

大数据为数据采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绘制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必须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而大数据的质量、数据来源及挖掘应用的方式和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绘制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在政府部门层面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提升数据采集能力

在政府内部,首先是要明确构建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建立所需基础数据资源的标准,完善数据资源采集、共享、利用和保密等相关制度。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一是要对跨部门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实现对绘制环境气候图所需数据的全收集、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主题数据库。二是要注重非结构化数据的汇集。某些文本、音频、视频形式的数据,往往会被传统的系统忽略,今后要加强收集。另外在日常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个人经验,以往也未受到重视,也没有系统性地整理和存储,实际上这些“隐性”的知识也是构建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信息平台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政府内外部相关数据,并在政府部门和公共范围机构之间,实行无偿数据共享。要加强统筹建设跨层级、跨部门环境气候评估与大数据应用信息平台,完善交换共享平台的覆盖范围,打通信息横向和纵向的共享渠道,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5]

(二)建立信息比对和更新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的数据采集仍以部门各自采集为主,缺乏横向比对,这就给数据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智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与大数据应用信息平台同样存在如此问题,主要体现在记录遗漏、数据错误、信息过时等。因此,应完善数据的采集机制,建立数据更新策略,通过条块结合比对、第三方验证的方法,即部门权威数据与条块化数据核实相结合,同时引入数据涉及到的个人和企业、其它部门的相关数据加以校验,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推进大数据挖掘应用和有序开放

在提高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绘制环境气候图的大数据应用方式和方法。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数据分析的复杂度和可能的效益等因素,确定应用的重点和时序。当然,大数据应用不限于智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信息平台的应用,政府还可以将非的政务数据逐步对社会开放,提高整个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应用,优化公众体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智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信息平台应该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之中,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应用,成为城市动态规划的主要依据。动态规划现已逐渐在国内外被规划界所接受,把规划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既注重建设行为的协调性,更注重运用政策杠杆,关注近期的需要并强调灵活性,使规划不再是被动的蓝图,而成为一个改善城市主动而具体的工具。[6]智慧城市的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平台从传统的单纯辅助制图向规划信息管理、决策支持方面扩展,从单个城市的规划信息平台向区域一体化、城乡统筹的规划信息化应用拓展,这将成为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支撑手段。[7]通过构建智慧城市的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平台,可以实现城乡区域性规划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空间信息数据和应用资源的整合,顺应了未来区域层面各类规划信息数据共享化趋势。

智慧城市环境气候图的绘制应该充分考虑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和要求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可以召集发改委、规划、国土、气象、环保等部门联合制定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在各部门资源汇聚共享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智慧城市环境气候评估与应用平台,依据该平台绘制出环境气候图,并确保在实际规划、环保及土地利用过程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建荣,童隆俊,邓贤峰.智慧南京城市发展新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麦肯锡环球研究院.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D].麦肯锡环球研究院,2011(5).

[3]任超,吴恩融.城市环境气候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毛其智.规划是否掌握了真理?[J].规划师,2000(4).

[5]何军.大数据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