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特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项目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项目特色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1

一、科幻电影音乐

科幻电影这个概念最早是被科幻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定义的,他说科幻电影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不存在的,但是在原则上也是可能产生的一个世界当中的故事。在本文中,笔者所要探讨的是一个大范围的科幻电影概念,因为其中科幻电影细分下来的影片种类很多,许多科幻片容易与其他类型片产生一定的交叉,而研究科幻电影音乐从大范围的方向更容易宏观的把握这一类型电影配乐的特点。

就如同之前介绍科幻电影的概念一样,由于这种影片其中描写的环境大多都是发生在未来或者是一些不存在的世界中,他们是可能发生的或者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不可能发生的,要为这一类影片配乐往往要让听众带领他们进入一种虚幻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是与现实生活隔离开来,仿佛存在于了另一个空间,那么这一类影片的配乐往往富有一种时代特征,可能会用一些富有特点的民族地域性的旋律,特殊性的和声色彩表现出神秘或者艰涩,特殊的节奏音型和特殊的打击乐音响,使用一些具有特殊音色的乐器,甚至用一些古朴的旋律音色来打造时间的距离感。

从以上的介绍,笔者可以得出,一部影片当中如何运用音乐来体现出作品的本质,是需要根据影片的类型来决定的,作曲家要写出富有个性的类型影片的配乐,是需要丰富的创造能力的,是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而本文介绍的威廉姆斯就是这么一个富有艺术才华和努力钻研的人。

二、约翰·威廉姆斯科幻电影音乐创作特色分析

威廉姆斯的音乐主题写作中运用了瓦格纳似的主导动机写法,主导动机是来象征电影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思想主旨的,是个性鲜明的。为主导动机创造一个核心的音调,旋律围绕着主导动机而展开,使音乐主题具有较高的概括力。

这个主题是《星球大战》中具有浪漫气质的主题,旋律首先由弱起的八分音符开始,后出现六度大跳,在小字二组c音上保持,紧接略带忧伤的下行二度,之后旋律的发展都是以此为核心,在音乐色彩上有些许变化,这一段旋律可分成三部分,一次比一次高,有一种推动性,第一高点落到小字二组的d音,第二个高点落到小字二组的f音上,而且不断使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威廉姆斯设计的这个弱起的六度大跳是整个主题发展的动机,成功的塑造了莉亚公主这个富有女性浪漫色彩的人物。

《et外星人》之“飞翔主题”,这个主题音乐的动机短小,只有三小节,之后的音乐都是通过在各类乐器组中循环演奏,一次次的转调与模进,使音乐缓缓向上升,最终在全奏中爆发。同样,动机的开始威廉姆斯也是运用了主音到属音的上行五度音程作为开头,两音的时值长,之后,旋律以e音做上下环绕,与之前的长音音型形成对比,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感,之后由是从主音下行四度音程到了属音,再一次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威廉姆斯常常习惯一种配器的模式,就是在主题的开始中,喜欢用一种乐器单独的演奏,很安静的表达出音乐主题,随后在一次次主题的出现中,他会加入更多的乐器从而丰富其中的和声层,通过乐器的叠加使音乐达到,结束部分或许是在音乐达到后慢慢的平静,其尾声引用的是开头和引子的素材形成呼应,或许是在全部乐器的全奏中辉煌的结束全曲。可见,威廉姆斯喜欢让音乐一点点的饱满,富有层次。

《哈利波特》中的“海德薇主题”,乐曲的开始首先由特色乐器钢片琴演奏出,钢片琴那叮叮咚咚特有的飘逸音色让这段旋律仿佛是从一个音乐盒中传来,乐曲的开端就以一种极为神秘的音响告诉人们这个故事的与众不同,是来自于一个似乎不存在的世界中。乐曲从开始自第34小节,全部都是由钢片琴轻柔的奏出,只是在部分由小提琴轻微的加以衬托。这段的编配虽然简单,但是很好的烘托出了电影所需要呈现的一种气氛,犹如说故事一样的娓娓道来。

主题呈现后,连接部分钢片琴转为弹奏密集的流线型的织体,配以小提琴同样织体的衬托,之后主题再次出现,这时,之前那段空灵唯美的旋律转为到了由长笛、英国管、大管和打击乐奏出,其伴奏织体还是与之前的连接部分相同,在这一段当中,主旋律还是保持着它的唯美气质,而伴奏上密集的织体与之前原本只有钢片琴宁静的气氛带来对比。

三、威廉姆斯科幻电影音乐多角度的特性展示

1、体现古典意蕴的交响性音乐创作风格

就以往人们在对待科幻电影音乐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音乐是可以体现一些日常生活中所不存在的音响效果,是可以让作曲家去创作一种不同寻常的配乐,有的作曲家会选择以一些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来为科幻电影配乐,有的则是选择一些具有特殊诡异音色的乐器来谱写旋律。例如在科幻片《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中,作曲家伯纳特·赫尔曼为影片所创作的音乐就是选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特雷门琴,这种电子乐器所发出的音响单调而诡异,与电子琴和弦乐的结合,创造出了一段令人搞到奇怪的诡异的旋律。此外例如在《2001:太空漫游》(1968)中,作曲家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其中就引用了匈牙利前卫作曲家捷尔吉·利盖蒂的作品,而到了《星球大战》这部影片中,威廉姆斯却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待科幻片配乐的见解,掀起了一股交响乐的热潮。

威廉姆斯的科幻电影配乐作品多以交响配乐为主,由于之前在音乐学院受到的良好教育,他具备了扎实的古典音乐创作技术,其风格具备浪漫主义音乐思想,既强调统一但是又充满个性化,尤其善于利用宏大的音乐风格来表现科幻电影的音乐。当然,除了这是他个人特有的喜欢运用宏大风格来表现科幻电影音乐,这也与科幻电影本身的大制作是离不开的。因为科幻电影这一特殊性的题材,片商在这一类电影中都是运用了强大的制作,里面充满了奇特而新鲜的画面,尤其是像很多科幻巨制都会衍生出很多续集,产生出一系列的巨作,那么,这也就需要作曲家在制作中必须将音乐放在一个高标准的位置上,很好的体现出这种巨作的宏大。

2、以音画同步为主的叙事风格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伴随着画面、剧情、音乐、舞美等艺术综合为一体,这之中,如何处理好电影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尤为重要。在欣赏电影中,如何很好的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结合,是值得研究的,也就是说,在给电影配乐的过程当中,必须很好的与电影画面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笔者在研究威廉姆斯的科幻电影音乐作品中,得出,威廉姆斯科幻电影配乐与画面结合的关系上主要为音画同步。

例如《e.t外星人》,这是一部关于浪漫幻想的科幻电影,首先画面呈现的就是在繁星点点的夜晚,两句带着疑问般的旋律由长笛微弱的奏出伴随着镜头下移至了地平线,丛林中飘出一阵阵淡淡的雾霭伴以竖琴美妙的琶音,体现了这是一个梦幻而美妙的故事,那两句疑问般的旋律仿佛也在预示着接下来会出现的奇妙的事情。紧接着音乐出现了由整个乐队演奏的强于有力的音符伴随这乌鸦的叫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伴着月光下,看到了一个个小小的发着点点红光的影子。画面随着转入了球体内,一颗颗在地球上从没见过的植物发着淡淡的光,梦幻而美丽,这时音乐则是转为了一个不规则的旋律,充满了疑惑,画面转向了一株小树苗,伴着月光音乐由双簧管和长笛奏出轻快的旋律,一双只有两根手指的双手轻轻的把小树苗拔起,而这个不明物体由于好奇,破开了树叶,看到了远方的的星星点点,看到了城市的繁华,音乐伴着流动的琶音,为眼前的景色惊叹不已。这是,突然几辆汽车开来,走下了一群人,音乐以低沉的旋律告诉观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这时,听到了一丝不安的惨叫,人们发现了不明物体。音乐织体伴奏变得密集,管乐不断的吹奏出不安的旋律,与画面中手电光和钥匙所碰撞出的金属声夹杂在一起,使人感觉到了压迫与紧张。而刚刚那个不明球体突然腾空而起,让人们发现外星人的存在,可是无意间却遗留了一个小外星人。人们来不及追赶飞船,当巨大的轰鸣声过后,音乐又突然回到了最初的宁静,这是画面中才看到了那个被遗留下来的小外星人的形象。在这段画面中,音乐伴随这剧情、奇特的画面、灯光、乌鸦的叫声、金属的碰撞声很好的与之结合在一起。短短的几分钟,音乐就随着画面的起伏由弱渐强再渐弱,从宁静到紧张再回到宁静。

3、注重音乐表现情感的创作意识

音乐的表达不同于绘画那般具有直观的视觉感受,音乐所使用的物质手段是音符,而音符是抽象的,可是音乐却具备了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人的内心世界,相比文字更能对其中所要描述的事件、人物的情感以另一种方式去诠释。

例如在《哈利波特》中,威廉姆斯在体现人物内心情感上的配乐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哈利面对着镜子,看着镜子中自己已故的父母在亲切的对自己打招呼,他看的无法自拔,内心充满了忧伤,这是音乐的呈现是“海德薇”主题中的另一段抒情的音乐主题,主题零零散散,音调暗淡,但是随着邓布利多的到来,在他与哈利的一番长谈中,哈利经过教授的点拨,终于决定彻底离开让他着魔的镜子,这时的音乐相比之前,音响加大,但仍然带着忧伤,当哈利望着远方的蓝天,音乐瞬间变得充满希望,旋律明亮,充分的刻画了哈利由伤心绝望到充满希望的内心世界。例如在《et外星人》中,威廉姆斯为e.t和小男孩艾略特都选用的是具有清新气质的乐器竖笛和竖琴,这两种乐器由刚开始的疏离到很好的融合,将影片中两个主人翁从刚开始的陌生害怕到一点点彼此心灵的沟通完美的呈现出来,也将导演斯皮尔伯格本人的童心世界和他对孩子们真诚、纯净的热爱很好的诠释出来。

威廉姆斯这种注重情感的创作,很好的让科幻电影音乐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他的创作可以超越表达作品画面本身,可以体现出更为深远的,带有一种弦外之音的韵味,他的音乐为影片带来了更加不可思议的艺术魅力,影片中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依托于画面的服务,它可以更好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出画面所不能带给人的内心世界,是语言和画面都无法展现出来的。正是因为威廉姆斯他高超的创作技术手段,自身丰富的内心情感,深厚的文化修养,能够对电影中的剧本、画面、导演的思想有着更加全面的理解,能够从整体上正确的把握出影片的风格,更好的诠释出科幻电影本身。

结 语

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对于这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2

Cheng Lin; Zhang Wei; Cui Wenhao

(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沈阳 110021)

(Library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021,China)

摘要: 本文重点阐述了现展环境下,特色资源库建立的意义与开发前景,同时依据大量的图书馆特色信息数据采集与研究工作的深入说明了如何进行了数据挖掘,形成特色信息资源库。提出了特色资源库建立的方法及思路,同时对后续开发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手段。为在相关领域进行此课题的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meaning of characteristic library development is elaborated in modern network environment, methods and ideas of characteristic library establishment are discussed. Problems needed to think about in subsequent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ir solution is proposed.

关键词: 网络 特色库 信息 数据库

Key words: network;characteristic library;information;database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82-01

0引言

当今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传递文献信息的方式正在不断地改变。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纸质模式向数字化方向转变,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数字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特色库资源的建设方面。特色资源建设也就是特色馆藏建设,图书馆在馆藏建设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围绕学校专业、学校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自身的与众不同的馆藏结构与体系,有效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本课题的选择也是依据本馆进行大量的图书馆特色信息数据采集与研究工作,进行了数据信息挖掘,形成了特色信息资源库。围绕我校重点学科及重点课题馆藏信息资源调查分析,掌握资源分布情况,从而提出收集与处理的实施方案及实施步骤。构建以我校重点学科为中心的特色资源库。

1研究意义

高等院校图工委联合多家高校开展了“中文书目合作回溯建库”项目。高校图书馆都相应地引进了如:《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国道数据库》等等各种数据库,虽然这些数据库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但随着现代知识的大规模爆发,读者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单一的数据库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各高校急待建立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信息资源库,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2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以教学科研需要为依据,以资源共享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重点挖掘符合本校开设的学科专业及与重点学科相关的特色资源数据信息。本着这个宗旨,围绕本校的科研项目,开展相关专题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学术著作、科研成果等特色资源的收集、整合、建库、,利用校园网进行高速链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增值服务[1]。我们围绕着以下两大资源库进行开发建设:

2.1 学术成果特色资源数据库此库包含学术论文数据信息、科研成果论文数据信息、学术著作数据信息、会议论文数据、专利信息等,经过反复实验及调研所撰写的研究成果。一般以科研成果论文为主,这些文章的学术价值比较高,累积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建立一个独特的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原生态资源库。在图书馆已收藏了多年的教师学者的论著纸质版,整理、建库,使原始的论著信息获得升值,为希望获取学术信息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的查询与学术交流的好途径,从而起到推动教学科研交流和促进发展的作用。同时这些论著将给学生带来许多参考价值[2]。

2.2 科研项目特色资源库主要突出科研项目特色,选定实用性强、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科研项目作为建设目标,进行建库,逐步扩大覆盖所有学科。开展资源调查,根据选定的科研项目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提出收集与处理的实施方案及实施步骤[3]。

3实现技术平台

①采用国际先进的多层互联网应用架构,后台应用SQLserver及据库技术,前台应用WEB、XML和多平台应用技术。

②采用了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利用Web服务器和用为数据库作中间层,将C/S模式的数据库结构与Web技术紧密结合,形成具有Web结构的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

4建设理念与方法

开发软件采用了目前较先进Vs2008它引入了250多个新特性,整合了对象、关系型数据、xml的访问方式,语言更加简洁。使用visual studio 2008可以高效开发windows应用。

5后续开发思考

建设特色的数据库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基础,应注重教学以及科研的需求程度和实用价值,假如失去了读者的需求,也就无从谈起开发的意义。然后,应依据学校的学科建设的基本思想,在重点学科范围之内体现出独特的优势,要对建立院校重点的科研项目发挥出文献保障的作用。

6结束语

建设特色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责任和机遇,也是数字图书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佐证。这个问题关系到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下的生存和发展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我们认真实践和探索。努力实现本校数字化图书馆与国内其它高校的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互联及信息共享,这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在协作的基础上,建立特色馆藏 实现文献资源优势互补,尽最大可能发挥数字化图书馆的潜能与优势[1],促进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全面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晟,雷振华.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10,(3).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3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研工作;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纪萍(1980-),女,山东青岛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电气信息系,讲师;唐辉(1979-),男,安徽淮南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电气信息系,讲师。(安徽 马鞍山 243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22-02

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办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与教学紧密联系,是学院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层次的工作重心。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开展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升独立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是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现状

1.师资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不合理,还没有形成一支合理搭配的师资队伍。[1]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两头大、中间小”。一头是青年教师,他们缺乏科研经验,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研究领域,很难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且他们的首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另一头是返聘的退休教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科研经历,但是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学院中在职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年教师相对较少,所以说还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的科研梯队。

2.科研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由于在办学时间、规模及师资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多数独立学院将其自身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学院工作围绕教学展开,把是否完成规定的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2]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定位与认识不准确,造成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热情。多数独立院校的教师没有从实际出发,在科研方面没有形成自身特色,从事的科研项目和撰写的科研成果缺乏特点与高度,强调科学研究的困难而放弃。[3]

3.科研投入不足、基础条件较差、氛围不浓

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与公办院校明显不同。独立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在办学初期,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很难再投入经费来做科研。而公办科研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科研经费投入很少。因此,政府资助的匮乏也是制约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重要原因。有的独立学院科研基础条件差,图书资料量小且更新慢,数字资源几乎没有,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不了基本条件。[4]

4.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理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的有效保障。制定相应的考核、约束和激励制度是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科研队伍建设的有利措施。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很多:缺少有力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少对教师科研数量与质量的考核等都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5]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使独立学院科研潜能得以最大的发挥。

二、加强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对策

独立学院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要着力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为引领,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如果没有科研的支撑,要实现上述目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改变独立学院目前的现状,发挥科研工作的支撑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转变教师的科研观念,大力宣传与动员、积极鼓励与引导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教师认识到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够推动科研发展。[7]因此,高校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让教师意识到科研成果的有无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的新模式,担负着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给独立学院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加强科研意识的同时,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聘用有科研经验的教师带动和引导青年教师,有经验的教师带动无经验的青年教师,逐步形成合理的科研结构,人人都参与到科研中。[7]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特色专业领域。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尤其要开展应用性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项目,以科研提升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管理

科研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要产出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须保障经费充足、及时到位、使用合理。独立学院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比重,鼓励教师争取级别比较高的研究课题,对一些特色项目应给予相应的充足的经费资助。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可以迅速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推动科研队伍的建设。[9]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督、避免滥用科研经费,如建立科研项目经费卡,明细科研项目经费;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并逐年稳定递增,以切实保障科研的基本经费需求;要改善开展科研的基础条件,更新科研设备等。

在保证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加强科研管理。目前有些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分散,科研工作的激励力度和约束力度不够,科研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院应加强管理,定期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查看是否有预期的科研成果。[10]科研项目在提高“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提倡鼓励创新性项目。对已经研究过的科研项目或不具备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的科研项目不予立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少科研经费的支出。对在科研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单位给予科研奖励。要将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鼓励和督促教师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

3.发挥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开拓社会服务渠道

服务社会是高校职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院社会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科研服务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通过社会服务提升科研水平有自身的优势。[8]一是当前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不少教师来自社会,了解企事业单位科研需求,社会服务能力较强。二是独立学院因其建校时间短,科研力量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通过承接周边地区单位的横向课题作为服务平台,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院与社会的联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为独立学院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奠定基础。这些科技服务平台的建立也是独立学院积极争取省、市级科研项目,锻炼队伍,服务地方的重要途径。

三、独立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意义

1.促进社会发展

独立学院大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利用学院应用型学科优势,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面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加强应用性学科研究,发挥独立学院服务于地方的作用,突出地区学院优势,提升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走出“产学研”一体化道路;[9]依托学院的技术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工艺优化、物流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申请等各种技术咨询服务,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开展科研工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是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2.促进学院发展

结合学院办学特色和地区优势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与学风校风建设;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增强学院学术氛围和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学院科研实力、办学水平和学院的竞争力、知名度。[10]这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为引领,推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3.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科研工作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有助于扩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教师独立思考、科学洞察、逻辑推理思维。[10]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师资队伍水平以及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梯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特别是广大青年教师,既要通过科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又要通过科研成果申报晋升职称。

四、结论

科技产业工作事关学院的长远健康发展,事关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科研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独立学院开展科研工作,要围绕学院办学目标,以科研工作为抓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培育品牌特色专业;以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提升科技产业工作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推动学院科技产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爱祥.提高民办高校科研水平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4):84-85.

[2]马正义.独立学院教师科研状况探析[J].经济研究周刊,2008,(17):235-238.

[3]金海文.独立学院教师科研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 [J].中国电子商务,2012,(2):59-58.

[4]郭占元,胡关斗.民办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4):53-55.

[5]王平,胡剑锋.民办本科高校的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广场,2010,(4):244-246.

[6]谭曙光.民办高校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38-40.

[7]李玉志.提高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紧迫性与对策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8):83-88.

[8]王宗篪.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49-51.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4

关键词:科研项目 钢琴专业 实践 艺术兴学

近日,通过本院组织学习“全国高校科研项目讲座”,并深入贯彻党的十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指导方针,不光要在科研领域完成创新,更要将科研成果、科研方式真正落到实处,用创新的眼光看待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做到紧握改革趋势,实践中探索方法,推动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目标。

一、高校科研项目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研作为现今教育、生产、研究等领域重要的创新手段,已逐步成为全国各类高校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研项目研究,可以为教学生活上,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从而产生不可限量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了解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实事求是,用到科研教育领域,便是需要系统的分析该课题的可行性,这不应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或是没有发展空间的猜想,而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情况、人文,来做一个有长远发展空间的项目,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成果的研究,做出论证,探讨该项目的可行性,从而在科研项目完成时更好的造福于学生,也给自己和教师队伍留下宝贵的实践纲领。与时俱进,顾名思义就是要有与时代同步的步伐,时代永远在不断发展,在科技、人文、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紧跟时代步伐,更需要发挥创造性,在自己的领域中得以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甚至带动全国、全世界的发展。从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方法这三个方面,在可行的论证下,深入发展创新性。将各级别科研项目真正用在实处,落在实处。

(二)确定科研项目的具体思路,从而留下新的教学方法

清晰的思路,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明确的概括体系,思路图表,会对以后的研究学习、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靠事实说话的新时代,要缕清思路图,注意到改课题的哪些环节,这些环节要用哪些手段、方法进行处理,要通过开放式的思维进行总结,从而一步一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检验这些环节和计划的实施情况,归纳并总结,使之后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中得到更好地运用。也培养教育工作者对待教学、科研问题时的思维扩展。

(三)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科研项目作为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需要考量其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发展科研项目,可以很好地促进教育领域的发展,促进新型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共生,达到客车展的目标。学术价值是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发展科研,就是要在学术论证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脚踏实地去开拓一种平台上的结合或发展。通过科研项目对于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与掌握,能够更好地制造更多的价值,这其中也包括经济利益和带动经济发展。

这个世界需要不断发展,才能进步,科研项目就像一针催化剂,将人们的思维整合,通过实践和发展,来达到更高的层次,通过深入的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的方方面面起到不可限量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以教育为本,艺术兴国”的指导方针下,更好地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从而跟上时代的脚步。

二、钢琴专业在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

自十以来,我国加大力度发展艺术领域的教育与创新。并提出以“艺术兴国”的指导方针,钢琴作为声音艺术与演奏艺术领域的旗帜,在重视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式艺术结构上,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钢琴专业在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艺术的领域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早人们对于艺术只局限于绘画和雕塑的认知,到现在无处不融合、发展、创造的艺术本身,看的出,艺术正向更为多元化的领域发展。同时,作为声音演奏艺术的代表,钢琴也逐渐确立了其在艺术领域中的一席之地。在精神文明建设趋于主流的今天,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力不断提高,人们对演奏艺术的需求与日俱增,钢琴同样作为高雅艺术的代表,在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艺术创作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艺术教育上,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发展艺术经济,钢琴专业教育也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二)钢琴专业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

时代在不断进步,艺术也在不断创新,最早的单一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艺术的审视需要。需要发展钢琴专业,就必须有创新,不管是在钢琴演奏本身,钢琴作曲,钢琴表演形式,钢琴与媒体结合,都要有多元化的发展方式。而这种渐变的发展模式,需要科研项目制定周密的计划来刺激发展,再将这种发展或者是科研结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意义,开拓思路,在运用到今后的演奏和创作中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教育方式。这种多元化、立体式的促进,不光是钢琴专业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各学科、各领域得以保持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以全国高校科研项目各类讲座为中心,发展钢琴专业教学实践

“全国高校科研项目讲座”活动的开展深入体现了我国在全面贯彻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做的努力,给所有在校师生树立了长远的奋斗目标,对教育、教学,包括钢琴专业领域的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而研究和发展十精神乃至全国高校科研项目各类讲座为中心,确立所学科专业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就要从以下几点着重做起:

(一)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新文化,发挥艺术院校特色,着力提高学校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多样化发展。正如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党委书记史长丽所说:“十报告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原始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有计划的通过座谈、讲座,来提高师生的这种创新能力,在原有的成果中,寻求新的系统化创新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艺术兴学”的发展导向,把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科引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内涵发展五大战略落到实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艺术、人文和谐风尚。另外,通过讲座学习要在促进学校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师生的个人发展,使他们共同致力于校园民生的同步改善,为广西艺术学院的创新发展道路奉献力量。发展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新兴教育模式,达到多元化发展。

(三)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方针牢记在心,通过座谈、讲座,在融入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现代社会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逐步渗入到学习和教学之中去,最终落实在钢琴专业教学这个根本点上,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学科发展。

(四)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和多元化发展道路,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人员的沟通与合作,继续开展讲学与讲座,推进协同创新和文化传承,积极地、主动地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中,夯实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新能力,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型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支持和文化保证。创造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从而真正发展钢琴专业和其他专业在新形势下的实践活动。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5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广西 桂林 541004;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目前,国内高校正在逐步探索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产学研结合模式将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有效协调,这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然而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笔者提出采取人才培养倒逼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进措施,通过健全创新型教育激励机制,修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创新型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工科综合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型人才;倒逼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倒逼机制’——基于产学研模式的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广西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优势特色学科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GY2012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春海(1982—),男,山东临沂人,硕士,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科学、科研管理。

刘美婧(1995—),女,湖北武汉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学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创新”已决然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类问题逐渐突显,往往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阅历不够丰富、能力不够突出、态度不够积极、心态不够端正。针对高校一味扩招、追求经济效益的不正当做法,国内众多学者对此颇有异议,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定位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不同的院校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探索。

1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等教育强国都一再强调通过开展“学生进科学研究室”的活动逐步培养研究型专业技术人才。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是产学研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典型范例。

在我国,产学研结合模式,从结合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技术受让、技术开发、共建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创办经济实体、联合培养人才(包括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包括利用文献、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技术咨询或服务等。目前,国内高校也在逐步探索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一些行业特色比较鲜明的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高校目前主要采用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产学研三结合模式把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整合协调起来,这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矛盾;学术浮躁问题比较严重;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相对滞后。此类问题的出现导致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困难,高校毕业生较难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

2工科专业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状况调查

2014年9月,笔者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某学院59名工科本科生对高校产学研模式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观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实施双导师制等问题的看法,得到一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提供数据支持。

1)大学生中经常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占20.34%,偶尔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占37.29%,从未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占42.37%。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超过半数,但经常参加人数较少。

2)在对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大学生群体中,从事发放问卷工作的占16.95%,负责数据采集工作的占28.81%,负责数据分析工作的占8.47%,负责数学建模工作仅占3.39%,负责数据测试工作的仅占5.08%,负责撰写论文报告工作的占5.08%,仪器调试工作没有人从事过,另外32.30%的学生负责其他工作。在教师科研项目中,大学生主要扮演问卷发放、数据采集的角色,对科研数据处理、分析的参与度较小,基本没有仪器设备调试的能力。

3)对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的参与力度的调查,15.25%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42.37%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42.37%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数超过半数,但经常参加项目的学生非常少。近一半学生从未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这个比例与从未参加过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比例一样。

4)在对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是否有收获的回答中,选择很有收获的占47.46%,认为有一些收获的占30.90%,认为没有收获的占3.39%,还有15.25%的同学觉得不好判断。

5)在对参观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等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49.15%的学生从未参观过,显示出目前校外实践活动的局限性。

6)在对学校实施“双导师制”的满意度调查中,61.02%的学生认为“双导师制”有意义,16.95%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18.64%的学生觉得不好说,还有3.39%的学生认为无意义。

7)对于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一问题的调查,仅有15.25%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问题,20.34%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做到,47.46%的学生觉得很难讲,13.56%的学生觉得有一定困难,3.39%的学生觉得困难非常大。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占多数。

3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进措施

3.1建立创新型培养倒逼机制

笔者提出的“倒逼机制”是一种非正常化的逆向思维模式,将高等院校的工科学生从原来的“入学——教育——就业”的模式转为“就业——教育——入学”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主要观点在于在工科学生入学之初,学校就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定位(即:就业目标)准确敲定,根据学生发展方向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采取“倒逼”方式,“逼迫”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完善自我,这种“因才施教”的方式,合理依托了学校科研平台,“逼迫”师生走进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产业——学校——研究部门”三层联动方式,从而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工科综合型创新人才。

3.2健全创新型教育激励机制

通过研究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借鉴知名高校的经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健全工科高校创新型教育激励机制。针对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科研工作的学生,(下转第10页)(上接第19页)尝试实施课程学分替代方案,增加兴趣学分、创新学分、技能学分的认定工作。对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的创新型人才进行跟踪调研,从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不断调整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3.3修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工科院校都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修订,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光凭学校的自身条件而忽略社会的需求。学校应审时度势,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调研,学习优秀大学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只有充分调查社会对本专业工科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按需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立体化的实践体系,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3.4推进创新型实践教学改革

大多数工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作为主要任务。工科高校应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科研带动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深入改革实验项目特色选题,在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管理等方向改革和实践研究。高校有效整合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成立基础实验室,并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各种“质量工程”平台建设、自筹经费等方式开展专业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在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增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促使工科专业的本科学生走进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参与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提供给学生多重立体化的实践体验。实现实践教育教学全过程化,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实践体系中树立创新意识。

4结语

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学校产学研合作大背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笔者提出的产学研背景下人才培养倒逼机制,是否能更加精细化、特色化地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科创新型人才的模式,急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原志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切入点研究[J].科教纵横,2012(03).

[2]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科研项目特色范文6

[关键词]科研项目;培养对象;团队指导;创新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78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是当今各大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的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当从依托科研项目的教育视角来探讨构建产学研培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并且将科研和教学共同合作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层次划分,从多个角度和多种培养机制来保证人才的培养。在当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松散的环境下,又需要从项目选择、指导教师选择、联合导师机制、团队培养选择和指导形式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完善我国产学研培养教育的建设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因此依托科研项目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建立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院各类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研结合为依托、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对象进行遴选,并配备指导教师实施指导的培养模式。

1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热点问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许多人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笼统的归之于高校扩招,认为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数量过多,超过了市场需求,造成了所谓的“人才过剩”的现象。

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大多数高校采取了校园内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较少参与到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科学实验和生产经营实践中去。与此同时,各种严格的升学考试也将企业员工拒之门外,仅有极少的员工有机会再回到校园,与高校的师生一起培养交流。显然,这种学术界与务实界缺乏互动的人才培养体制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 。

在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期间,全国计算机专业规模迅速扩大,先后有360 余所本科院校增设了计算机本科专业,使得设置计算机本科专业的院校达到500余所,占全国670余所本科院校的75%,并使计算机专业在单个专业的设点数和单个专业的在校生总人数方面都位居全国本科专业之首。虽然计算机专业的规模快速发展,为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又导致了师资和实验教学软硬件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远远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需求。虽然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针对各学科的实习和设计,但是由于大多没有联系实际应用项目并没有脱离教材的范围,所以实践意义不大;即使在校外产学研培养单位进行实习,也由于时间短而收效不佳,这也成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所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2专业培养团队的选择和确定

计算机学科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政府管理部门乃至家庭等各方面,计算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专业需要具备很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必须在强大的工程项目实践中,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因此,培养以项目为依托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势在必行,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去适应社会环境,能够更好地发扬壮大高校计算机的发展。

创新型团队确定和培养指导模式选择机制是产学研培养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其决定了产学研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能否顺利实施以及成功培养。在产学研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如何选取培养团队对象、如何选取培养模式以及驱动奖励机制方面进行战略上的考量。

其中培养对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团队的培养,不可能把全部的学生都作为培养目标,一般只是选取大多数的同学作为团队成员,对专业兴趣不大的学生只能是让他们从其他方面去发展。对于选择的大多数培养对象也要分层次培养,那些水平高、热情高的重点培养,其余普遍性培养指导即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有层次,特点突出。培养出都厉害的学生是不现实的。对于选择出来的学生团队在初始就制定出相应的层次结构人才培养驱动和奖惩机制,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和测试,不使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

3团队指导教师的甄选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与分析,我们发现IT产业是一个有着巨大就业前景的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高校培养的学生数量太多,而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与市场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与办学品牌,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这就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上企业有需求,而学生却难就业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按照市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而在学校里面,教师的业绩除了教学方面还有科研能力业绩的考核,很多教师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之外也申请了相关领域的不同科研项目来进行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如果只靠教师自己来完成项目,不但会使教师在教学方面力不从心,而且浪费了以此为依托培养创新实用性人才的机会,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发,可以使项目顺利高效的完成,同时提高了各自的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因此选择团队的指导教师尤为重要,通常我们都选择一些教学效果好、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师德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同时在校外选定相关联合指导教师,选定不同方向的教师组成团队,能够交叉应用和研究,并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重点对其进行科学素养、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创新型团队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

一是依托项目培养互动交流。依托科研项目的培养,构建科研项目培养平台。通过项目开发平台为学生与科研人员、企业员工在一起培养交流创造条件与氛围,提供学生向科研人员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习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他们之间直接的技术性探讨、知识碰撞、共同攻关、克服实际研发和生产经营中遇到各种的困难,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依托实训实习互动交流。通过构建产学研实训实习平台,建立起除项目培养之外的学生与科研院所、企业员工沟通交流的机会。一方面,整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实训和实习资源,使学生可以接触到科研院所、企业最新引进的仪器设备、技术工具、实验材料等,突破高校实训条件的局限,降低学生实训成本;另一方面,打破传统教学体制下较为封闭的校园式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接触科研院所在研项目和企业生产运营中所遇到的最新问题,提高如何发现、分析和创造性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市场就是最好的裁判,受市场欢迎的学生就是培养“成功”的学生。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那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广泛的人文素养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是备受市场青睐的学生。因此,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

四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市场调研,对就业市场进行细分,明确自己的学生就业岗位与市场需求,结合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特点与资源特色,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及时淘汰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同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的知识基础与结构要求,又要符合课程间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以人为本,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

5结论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创新型师资队伍中学生和教师的选择和培养,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攻克难关,可以提高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水平能力。项目研究的科研团队一般是由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有机结合的学术梯队,在项目研究中,各学术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共同提高,在科研团队中起到带头指导作用,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应用和实践。构建创新型团队师资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能动力,对教师也是非常有利的锻炼,培育创新团队,从而不断产生创新成果。当然,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立竿见影的工程,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更艰苦的磨砺。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9):102-105

[2]王新德,吕红芝,周培以大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科交叉加快高校科技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11).

[3]黄大明提高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功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