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的情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调研的情况报告

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1

一、全市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

招商引资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引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经济总量扩张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市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依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千方百计借助外力,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培育了一批项目投资热点、区域投资热点和产业投资热点,新上了一批外商投资项目和域外投资项目,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户,经过历年联合年检,撤销“三无”企业119户,现存69户,共有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投资兴业,总投资23385万美元,合同外资11489万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974万美元。国内的经济技术合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利用域外资金59亿元。外来投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粗到细,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已成为我市经济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主要一员。我市外来投资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领域的进一步拓宽,生产经营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开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我市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摆上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一年多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招商引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20*年,我市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户,总投资2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8.4%。合同外资14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3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37%,比上年同期增长51%。全口径引进域外资金26亿元。

国内外项目和资金的引进,不仅弥补了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资金的不足,同时也扩大了地方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就业机会,尤为重要的是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一是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外来投资促进了混合型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建设新的生力军,同时,也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资源的开发层次和水平。临江、长白的硅藻土助滤剂项目就是吸引美国投资开发建设的;靖宇的矿泉水项目,也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国内知名的“农夫山泉”、“娃哈哈”的资金和品牌而得以大规模开发的;我们的木制品、服装、人参等产品通过引进资金、技术、设备,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是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外来资本的投入,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提供了样板。目前,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复合地板生产线、生产线及矿泉水生产线均居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招商引资,美国赛力特公司、澳大利亚澳华公司等国际跨国公司及中信国安和农夫山泉等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在我市安家落户。外来资金的引入,不仅加速了我市经济与国际、国内市场的融合,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经营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加快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四是提高了我市经济的外向度。目前,我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已占我市全口径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6039.9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东方制衣有限公司、吉林金林木业有限公司、抚松金隆木业有限公司已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先后被省政府评为出口创汇“十佳”外商投资企业。以金隆木业为龙头的实木复合地板出口加工基地已见雏形,为我市塑造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形象。

五是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二十几年来,我市多次组团赴外省和国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先后到香港、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及国内发达地区参加各种经贸展洽会,在与外商洽谈项目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宣传推介*,大大提高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促进年”,全市上下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为确保全年招商引资活动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20*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安排意见》。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发展劲头很足,相互竞争也非常激烈,招商氛围极为浓厚。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团参加了国家及省里组织的“西洽会”、赴日本、韩国经贸活动、赴“江浙沪”经贸合作交流活动、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招商引资活动、首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以及吉林省国企产权招商大会、吉林省网上招商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5月份单独组织了80人党政经贸代表团赴沈阳、大连开展了招商引资活动。9月份,市委、市政府搭借东北亚博览会的平台,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矿泉节,向世界集中展示了*市质优量丰、类型齐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矿泉水资源优势,同时也展示了*市作为“立体资源宝库”的潜在发展前景,构筑起了招商引资的国际性平台,真正做到了“矿泉节”搭台,经贸唱戏。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显露出一定的问题。

(一)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市场运作程度不够。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作为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机构,是招商引资的主导者,发挥着导向、支持、推进、协调和服务的作用。企业作为招商项目的承建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在以往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市采取了很多行政措施,如层层定任务,人人分指标,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等,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而企业由于发展意识不强、研发能力不足以及部分企业厂长(经理)怕招商引资触及个人利益等诸多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因素,参与热情不高,有的企业态度消极,更有甚者采取抵制行为,结果造成招商引资企业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政府与企业的职能错位,出现了“越俎代庖”的现象。这种一头冷一头热的做法,对招商引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我市基础较为薄弱,金融、咨询、会计及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还不健全,缺乏招商引资的市场运作能力。

(二)组织的招商项目质量不高。一是招商项目规范性差。有的项目没有立项;有的项目虽有可研,但项目的分析和论证马虎草率,流于形式;有的项目虽经专业部门分析论证,但多年招商未果,随着市场的变化,已失去了可操作性;有的项目甚至是拍脑袋的“一纸项目”。由于招商项目从内容到形式均不符合投资商的需求,致使项目对接很难取得成效。二是在招商项目的组织过程中,侧重新项目的开发,忽视了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结果丧失了许多招商引资的极好机遇,同时,也导致了资源不能合理地优化配置。三是忽视了对招商项目的调研。多年来,我市招商项目工作,下达的任务多,实际指导少,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监查,对基层罗列上报的招商项目,究竟是否可行,有多大的招商可能性,心中无数。有时还存在短期行为,一般是需要参加或举办某一招商活动时,临时抱佛脚,仓促组织招商项目,这样的项目很难经得起推敲。四是项目整合差。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各项目单位各自为政,不能按产业包装项目,招商项目规模小、雷同多,难以吸引国内外大的战略投资者。

(三)招商引资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我市在多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招商引资的新形势,我们在工作方法上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搬用那些老“套路”,而忽视了工作的创新,不能与时俱进,远不适应现代招商引资的需要。

(四)招商引资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在项目策划与包装、宣传与推介、谈判与签约、管理与服务的运作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目前,我市懂项目、懂招商的人才极端匮乏,运筹和组织招商引资的经验不足。对项目的认识只是浮在表面,遇到深层次的问题,谈不清、说不透,影响了项目洽谈的进度。

(五)重引资,轻引智。我们在以往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受项目资金的困扰,对引“资”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对引“智”缺乏充分的认识,陷入了一种狭隘的招商思维中,致使以往招商引资所引进的项目投资多数是二流、三流技术,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开发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市已先后设立了五个省级开发区,但由于规划滞后,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不明确,财政不独立,体制不灵活等诸多问题,致使开发区起步缓慢,没有开创超常规发展的工作局面,尚未形成区域投资的“热点”和招商引资的“亮点”。

(七)投资环境也存在问题。我市地处边远山区,在地理位置上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处于劣势,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些年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条件也明显改善,但仍有一定差距。软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域外投资的内资企业在税收和土地方面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比较突出,对招商引资工作及政府的信誉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个别部门和执法人员违法行政、粗暴行政以及、吃拿卡要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招商引资既是市场行为,也是政府行为,但它与一般的政府行为、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相比,又具有全员性、长期性、复杂性、突破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等独特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使招商引资工作在思路上、方法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加快全民创业步伐。我市作为后发展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原始积累不足,资金、技术和人才相对缺乏。要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首选之策,是必由之路。对此,全市上下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目前,面对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实现后来居上的发展机遇,是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在来的历史机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着眼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顺势而行,主动迎上去,请进来,作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更好的项目、更大的市场、更新的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运作机制。不可否认,现阶段政府出面招商具有特殊作用,既能体现求贤若渴的诚信,也方便投资者的咨询决策,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但说到底,招商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经济行为。政府应当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一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这项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整顿市场秩序,优化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增强环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上。另一方面要转变职能,注重培育中介机构,尽快建立商业化运作的专业招商运作机制,逐步让位于专业的中介机构招商,让位于企业自身招商,让位于以商招商,发挥招商引资“裁判员”的作用。

企业应当用战略的眼光,牢牢把握市场规律,深入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项目研发工作,以优势的项目吸引投资者,发挥招商引资“运动员”的作用。

同时,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动员全市人民在招商引资的主站场上,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工作之中的“拉拉队”、“候补队员”的作用。

(三)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一是招商的内容和形式要突出特色。在各地投资大环境和优惠政策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特色资源、人文环境,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个性战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凸现特色来招商,才能增强招商的比较优势,提升招商的吸引力,实现后来居上。通过特色招商,有效地聚合优势产业链,把上下游产业的企业聚合在一起,以特色产业的聚集效应带来产业链条效应,带动本地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二是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结合招商项目的特点和企业的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派员挂职招商、小分队招商、驻员招商、组团招商、叩门招商、文化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及网上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三是谋求项目融资新渠道。为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变化,我们应当从单一的合资、合作、独资的融资方式中解脱出来,积极运用BOT融资、产权交易融资、外资并购和证券融资等多样化方式,多渠道开展项目融资。

(四)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目标,高标准组织招商引资项目。我们看招商项目质量的高低,一是看能否满足投资商的投资需求;二是看是否有利于当地调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档次、增加就业岗位。我们一再强调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资源优势不等于综合竞争优势,如果不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资源优势就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在组织项目时,要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特色资源、闲置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盘点,研究整合资源的思路与对策,合理配置资源,谋划包装大项目,进而进行产业包装,实现从项目招商到产业招商的飞跃。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资源与资本、产业、市场的整合,使资源优势成为招商引资的竞争优势。另外,我们还应该经常性地作好项目储备工作,建设项目库,促进精品项目、优质项目的开发,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更新。

(五)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的原则。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信息、技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仅要大力引“资”,也要重视引“智”。要注重与一些“小而专”、“小而特”和“小而精”的国内外先进企业开展合资、合作,通过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可以使引资开发项目在高标准上稳健起步,在高效益中持续运作。同时,还应当借助外力培养本地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真正做到“引一个项目、出一批人才,兴一方产业、强一地经济”。

(六)加快开发区建设,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我市五个省级开发区的设立,为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扩充经济总量,着力构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亮点,实现区域经济突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蕴藏着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必将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我市应当以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标准,围绕各开发区的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水平地搞好规划,坚持产业兴区的原则,科学选择开发区产业,打造一个特色明显的产业平台,实现“产业招商”。各开发区要按照“三统一”的原则,尽快理顺职能,完善机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发展信息咨询、律师、公证、会计、金融保险等中介机构,从整体上增强开发区的服务功能,使之真正成为企业的孵化器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推进器。

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我县2002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立案13人,2003年立案7人,2004年第一季度就达到18人(其中6人为在校学生)。有轻微违法,没有立案的更多,呈上升趋势。为此,县政协把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列为200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得到了县委的批准和支持。近日,县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邀请县政法委、公安局、教育局、文体局和博湖镇等有关部门领导,对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我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方法:

这次调研活动采取了召开座谈会、走访学生家长、询问犯罪嫌疑人、突击检查网吧等多种形式,由于接触面广,了解了较多的实情。

调研组首先来到博湖中学,用了一天的时间,分别与博湖中学教师、学生进行了座谈,共同探讨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对策。并于当晚深夜,组织调研组部分成员对全县三家网吧进行了突击检查,除“e家”没发现学生外,在“科普”发现5名学生,“五彩鱼”发现1名学生。由于业主对进入者没有按规定实行身份证登记制度,不能确定其它上网人员还有无未成年人。

第二天,调研组分成三个小组走访了部分优秀学生和表现较差学生的家长,询问了少数在押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了解了其家庭教育情况、生活情况等。

二、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研的情况,调研组认为,导致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部分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计后果。交友不慎,很容易被人利用,今年所发生的一起团伙盗窃案中,就有两个学生是被人利用而犯罪的。

2、少数青少年法律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往往从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中,吸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3、少数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再加上易冲动,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去年博湖中学一学生以刀伤人就是这一情况。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1)、家长教育方法不好。一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和娇纵,致使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合理感”;第二种是孩子出现问题后采用极端粗暴方式管教,无情的谩骂毒打,甚至赶出家门。(2)、家长监护不力。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3)、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4)、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5)、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

2、学校教育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重视不够。为了应付考试,有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发生。二是学校监管不力。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不够,和治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起不到防微杜渐作用。三是学校法制、思想道德教育不够,课时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据悉,目前博湖中学只有初中二年级安排有法制教育课,其它年级都没有课时安排。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轻则讽刺挖苦、状告家长,重则打骂、赶出教室,致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3、社会诱因的侵蚀。(1)、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有腐蚀作用。文化部门有时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够严格。特别是音响制品和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有些网吧的业主还利用各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网,并给买烟、买食品、开夜场等,致使他们“乐不思蜀”,学习没心思,整天想着上网、玩游戏,成瘾者就如同吸毒一样,对孩子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损害。博湖中学出现过学生半夜从宿舍二楼跳窗出去上网的事件,可见网吧对学生的吸引力之强。他们上网的钱是有限的,没有了钱,有的向家里人要,有的就去偷,去抢。据我们调查,违法青少年,绝大部分是游戏迷。如今年所破获的一个青少年团伙盗窃商店案,当晚盗窃来的钱,当晚就直奔网吧。(2)、我县缺少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课余时间无处可去。博湖中学有2300多学生,只有两个篮球场和十几个乒乓球案。(3)、少数学生在外租房,造成学校、家长监管失控,极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今年破获的一个青少年盗窃团伙,就是因为不愿意受家长、学校的约束,方便玩,才合伙租房,结果没钱就去偷。(4)、文化路横穿博湖中学,造成中学不能进行封闭管理,一些社会青年随意进出,尤其是晚自习以后,他们对一些学生进行欺诈和拐带,影响很不好。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几点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1、加强法制教育。第一、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思想道德教育课时,采取多种形式,可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以期收到明显的效果。

第二、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改进教育方法,不要歧视有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目前情况下,可以让一些责任心强、学生信任、懂心理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消除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博湖中学张战科老师是个不错的人选)。

第三、学校最好采取封闭式管理,减少外界的干扰。绝不允许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由学校统一安排食宿;建议封闭文化南路,由博湖中学管理建设该路段,防止外人随意进出校区。

第四、学校尽量少用开除的方式处理有问题学生,把他们推向社会是不明智之举,这样不但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可能给社会造成更大危害。

第五、老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要形成制度,多进行家访,及时召开家长会。平时以电话、书信的形式与家长联系。要办好家长学校,积极指导家长搞好子女的家庭教育。

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3

    学生学业负担一直是备受学校及社会关注的话题,而衡量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课外作业”。究竟该布置什么作业,怎样布置作业,布置多少……能让学生有效轻负地学,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及对学生作业抽查,梳理出在学生作业设计、布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各学科作业缺少统筹,作业量较大。年级之间也没有关于作业完成时间的科学制定,作业量较为随意。2.学科间不均衡。通常作业中占比较大的是语、数、英,缺乏对其他学科该如何布置作业及布置怎样的作业的思考和实践。3.作业形式单一。学生作业中,多为检验知识掌握层面的书面作业,低年级则多为口头作业,鲜有实践、探究性作业;完成作业的形式多以个人完成为主,鲜有合作完成的作业。4.各学科作业阶段性目标不清。教师对作业布置的目的并不清晰,因此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初步调研得出的问题,其实也是长期存在并为教师们所认识的。要从作业这一点上寻找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必须先做更为精准的调查,包括:年级之间、学科之间究竟存在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学生作为作业活动的主体,究竟如何看待他们每天要做的这件事。因此,学校再次设计调研,试图从学生视角全面了解作业情况。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我们通过对学生调研,试图了解:1.各年级学生每天总体作业量及主观感受;2.学生喜欢及不喜欢的学科作业及原因;3.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4.学生在家做作业的习惯;5.学生喜欢的作业评价方式;6.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关注和参与情况等。

    我们在问卷中一共设计了10个问题,包括5个单选和5个多选题。全校一到五年级全体学生参与了此次调研,其中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73份,回收问卷473份。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过程

    本次调研是科研人员与学校部分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调研的深入,活动从一开始的问卷调研衍生为教师与研究者“知能共享”的专业发展活动。这一变化是在行动中逐步发生的。

    当我们对第一次的学生问卷进行“数据解读”时,出现了典型的“知能互补”的状态:一方面,科研人员向老师介绍通过专业统计软件所得到的数据,并基于数据事实作出分析和原因猜测;另一方面,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数据提供解释或提出质疑。当遇到经验与数据解释不一致时,双方则进一步“猜测”可能的原因,并最终决定通过进一步调研来寻找答案。因此,环环紧扣的调研、解释、求证、再解释的过程形成了。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初步研究结果

    初步研究结果指的是第一次发放学生问卷后所得到的结果,呈现的主要是学生在作业问题上的总体样貌。

    1.两成小学生感到“累”

    作业量上,居于前三位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学科,并且与其他学科的作业量在统计上呈显著性差异(sig<0.001)。从年级差异来看,这三门学科的作业上,四年级均呈现出比其他年级的作业量要大,而五年级作为毕业班,倒未在作业量上呈现出“负担”最重的趋势。

    作业时间上,学生平均所花时间的比例分别是:1小时以内(16.3%),1~2小时(44.0%),2~3小时(27.9%),3小时以上(11.4%),缺失数据(0.4%)。事实上,这一点引起教师的质疑,认为学生的作业时间中有可能包含家长布置的部分。

    当我们让学生回答他们对作业的总体感受时,表示很轻松的占14.2%,比较轻松的占23%,感受一般的占43.1%,比较累的占13.7%,而表示很累的学生占5.1%。由此可见,大约有20%的学生感觉“累”。

    2.学生对作业有其情感诉求

    我们在调研中设计了两个对应的题目:一是问学生喜欢的学科作业及其原因,二是问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作业及其原因。其中,在有关原因的设计上,既包括“作业少”、“作业简单”这样的表层理由,也包含“作业有趣”、“喜欢这门学科”、“喜欢老师”这些出于对作业本身及相关情感上的理由。结果发现,喜欢作业的理由中“作业有趣”及“喜欢这门学科”是认同率最高的。说明学生并非简单以作业的数量及难易来确定喜好,对于作业内容本身有“质”上的要求,是否具有趣味性,以及相关学科对其是否具有吸引力决定了他们的喜好。

    同时,对不同学科作业的喜欢情况,各年级呈现不同态度:(1)对数学作业:各年级比较平均,喜欢的学生比例集中在50%~60%,各年级无显著差异;(2)对语文作业的喜欢,各年级呈显著差异,曲线是呈“马鞍形”,即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喜欢比例超过中间年级;(3)英语作业上,二年级较为特殊,喜欢比例相对低,且与其他年级有显著性差异;(4)对自然、品德社会等学科作业,随着年级增高,喜欢程度明显递减,年级间有显著差异。

    3.学生的作业习惯较为常态

    学生是如何完成家庭作业的,对教师来说是看不见的。为此调研中设计了有关学生作业习惯一题,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为教师提供学生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一般做作业状态,对于不良的习惯可加以引导纠正;二是试图考察部分学生之所以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是否是由于其主观上的不良习惯造成的。

    结果发现,学生做作业习惯中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项的分别是:一回家马上写作业;家人帮我检查作业;喜欢一个人做作业。这三者也正是绝大多数学生做作业的“常态”。而对于“合作完成”、“利用电脑”等选项,选择比例较小,这也与教师很少考虑其他的作业完成方式有关。于是,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默认的“做作业常态”,并且家长很大程度上参与孩子作业的检查。

    4.学生不喜欢“个别化”作业评价

    在学生喜欢的作业反馈及评价方式中,有若干较为突出的特点:(1)学生最喜欢作业“早上交,当天就发下来”这一及时反馈;(2)学生更喜欢“集体核对”这样的评价,最不喜欢“找我单独订正”,其次是“当面批改”和“同学间相互批改”。

    尽管在教师看来,单独订正、面批及互批是更具个人针对性的反馈方式,应该更为有效,但学生并不喜欢。这 一点与教师的预想有分歧,令教师困惑。

    基于第一次的调研数据和分析,在研究者与教师共同参与的分享会上,大家现场梳理了十个“为什么”,都是教师感到疑惑的地方。大家认为可以通过问题归类,进一步对它们进行研究。于是,第一次的分享会上,老师们各自认领问题,决定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针对该问题重新设计调研计划,开展更进一步的调研。

    (二)跟进的研究结果

    在对问题的跟进调研中,老师们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学校为此集中安排,利用午休时间分调研组、分年级对抽样学生开展座谈、问卷调查等,提高调研效率。通过整合,10个跟进问题被进一步归为五个方面:(1)为什么小学生平均要花2小时做作业;(2)为什么学生不接受在教师看来很具“针对性”的作业反馈方式;(3)家长是如何参与学生作业检查的;(4)以音乐学科为例探讨“小学科”的作业问题;(5)分析某些年级呈现出的特殊现象(如二年级学生突然呈现对英语作业的不喜欢现象)。

    1.学生作业耗时长、感到累,背后原因复杂

    作业量多,是导致耗时长的直接原因。然而再进一步看,可发现主要有三方面具体原因:(1)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一些是因为学习上存在困难,对内容没有掌握;一些是学习习惯不好,动作较慢,这些必然耗时长。也有学生是认为即便学校作业做完了家长也还会加量,还不如慢慢做,能拖则拖。还有学生则指出某些内容的作业,例如作文、复杂的计算等耗时长,让人感到疲累。(2)各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协调。据调查,有个别教师单门学科布置的作业就要超过1小时,加上其他学科,个别小学生作业时间甚至达到3~4小时。(3)教师布置了本身耗时的任务。一些学生谈到,即便书面作业没多少,但读、背、做小报等就相当费时。尤其是像“做小报”这样的作业,究竟能达成怎样的学习目的,以及是否必须独立完成等,值得思考。(4)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不少家长额外给孩子增加任务,似乎认为孩子一分钟不处于学习状态,就比其他人落后了一分。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在作业上也是以“多”取胜。

    2.学生不喜欢“个别化”评价是因为易引起负面情绪

    尽管在教师看来,包括面批、单独订正、互相批改在内的各类作业反馈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有效的反馈机制,但学生的“接受度”却非常低,接受度分别是21%、14%和29%。教师的想法和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第二次调研后,我们通过对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在各种个别化的反馈过程中,他们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例如:担心受到老师当面的批评而产生害怕、紧张心理;担心遭到同学的嘲笑,有损自尊心;单独订正时易产生孤独感;还有因为不信赖同学而不喜欢同学间的互批等。这些恰恰是教师在进行作业反馈时不太关注到的。

    3.四成学生不喜欢家长检查自己作业

    第一次调研中发现有72.5%的家长会对孩子坚持进行作业检查。跟进调研中我们试图看到年级间的差异和具体情况。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家长参与作业检查的态度是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对家长检查作业的“依赖”的确在减少,甚至有大约四成学生并不喜欢家长检查自己作业。他们的理由是:父母的检查表现了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对家长的指导方式表示怀疑,尤其是当与教师的教产生不一致时,学生会产生理解混淆,也更有可能怀疑家长的辅导;因此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4.教师与家长都充分关注“主要学科”的作业

    除学校作业外,调研显示出家长对语数外的充分关注,分别有60%、66%以及57%的家长会给孩子另外布置语、数、外作业,这无疑更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作为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是否要布置作业,以及怎样布置作业,学生也感到困惑。从跟进的调研来看,学生是比较喜欢这些“小学科”的,但学生对相关学科所布置的作业兴趣不高,有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学科不应该布置作业。语、数、外学科作业占用大量时间也是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作业安排的认识的原因之一。而在“喜欢”完成综合学科作业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更喜欢实践类作业,如养植物、电脑操作、指挥练习、参观等。

    五、思考与建议

    (一)教师要更明确本学科每一项作业布置的目的

    在对教师的了解中,甚至会发现有“因为要向家长有交代,所以会布置自己也不太认同的作业”这样的想法。学科教师是否明确作业的目的,决定了作业布置的内容与方式。对于作业的研究和设计不只是局限在这一教学环节上,而是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水平等联系起来看,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教研组、备课组除研究课堂教学外,也应适当研究作业,把作业设计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只有教师很明确学生作业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

    (二)各学科在作业布置上需统筹协调

    现实是,由于分科教学的缘故,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领域的作业,而不太考虑学生一天结束后有可能要完成的作业总量。所以布置作业前,各科教师要多通气、多商量,尤其是复习阶段,语数英教师更要沟通协调,避免作业太过集中,同时教师要考虑不同类型的作业该如何安排。例如,对于背诵类作业可适当留点时间,避免今天布置,第二天就检测,减少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而对于需花较多时间完成的实践类作业,如做小报、查阅资料、完成作品等,可安排在双休日,甚至考虑学生合作完成。

    (三)教师的“作业观”影响学生的课后学习

    在对学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所选择的喜欢的作业类型以及做作业方式等,基本上就是学生的“一般状态”。例如学生通常以完成书面作业为主;单独完成;基本上由家长来检查等等。学生对于自己的偏好局限在经验范围内,并没有开拓性的想法,这与教师所提供的有限的学习机会有关。教师如何打开学生对作业认识的思路,而不受限于惯常的做法,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和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合作的乐趣。

    (四)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作业“监控”给予不同指导

    学生对作业的“自我监控”是需要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但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出逐渐& ldquo;自我检查和监控”的趋势,这让人欣喜,也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对于低年级儿童而言,由于年龄尚小,家长还是有必要参与作业检查,但教师也要引导儿童认真对待“第一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需要更加鼓励的是他们自主、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反馈给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结果的共同反映。

    (五)教师对家长参与学生作业活动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家长参与学生作业活动主要包括,家长给孩子布置学校作业以外的作业,以及家长参与孩子作业检查。对于家长参与学生作业活动,教师要做的是与家长沟通、达成对作业的共识,并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监控。学校可以利用集中的家长会或其他家校沟通时间对家长进行相关“专题辅导”。

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4

泰兴市七圩镇镇长董剑东

今年9月上中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8个行政村召开由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经站、农技站、企管站负责人以及村委会成员,纯农户、种养大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1、2002、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02元、4360元、4660元,分别较上年增收206元、258元、300元。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乡镇企业和三产企业的加快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三资”(外资、民资、内资)、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加快了富民强镇的步伐。2003年全镇共有乡镇企业220家,比2002年增加12家,安排就业人员6736人,比2002年增加903人,共发放劳动报酬4190.25万元,人均6560元,比2002年增长820元。同时2003年三产企业发展到2397个,个体户增加到65个,吸纳从业人员2600人。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01年、2002年、2003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1670、1990、2200。2003年新增劳务输出300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84元。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江滩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建抓调整,2003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特水养殖规模扩大,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二是江滩意杨种植取得突破,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亩;三是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仅七圩村花卉苗木一期工程建设面积就达500亩;四是订单农业巩固发展,全镇夏秋两熟主导农产品,全部实现了订单化。

4、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强化减负管理,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承包管理,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进一步增值。村组债务化解力度加大,债务总额逐年下降。积极实施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所有这些,对促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创业致富缺乏积极的内在动因。目前,我镇面临发展市场经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必须与时俱进。从调查的情况看,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展技能方面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思想观念上,干部群众虽然都想富起来,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往往“怕”字当头。干部怕难怕冒风险。对现阶段村干部的职责认识模糊,满足于村内事务的协调服务,认识不到农民增收致富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很少想到在经济发展上开拓创新。群众怕苦怕出门。有的认为只要有几亩田就不怕没粮吃,只要有几亩水面就不怕没有钱用,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得过去就行了;有的认为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面遇到一点苦就受不了。

行为方式上,一些村干部想问题办事情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整天忙于开开会、理理帐、学学文件、忙忙事务,很少外出跑市场、找项目;农民群众还习惯于自然经济和传统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有的图享受,一稻一麦,舒舒服服;有的混日子,一天到晚,打打牌消磨时间;有的生性懒惰,指望靠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维持生活。

自身技能上,村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不高,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老板型”、“经济能人型”的干部不多;农民群众大多数文化偏低,更无一技之长,特别是一些青年农民怕学习,对政府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众缺乏技能,直接影响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的收益。很多农民只靠卖苦力,吃的是青春饭。

2、一些村组织经济状况内外交困,制约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一是债务包袱和农民负担仍然很重。沉重的债务包袱不但影响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精力,而且影响严重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增收的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二是金融政策的影响。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银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存贷款政策向服务效益转变。贷款受担保、质押、抵押等影响,农民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这些镇基层的银行,只吸储,不放贷。因资金缺乏,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影响了农民增收。

3、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镇农村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农田被占用、征用的现象也同步上升,农用耕地逐年减少。据统计数字,近五年来,我镇耕地面积减少近千亩。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主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粮食的价格上涨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三年内,菜油、化肥、农药等虽然供应较畅,但价格不断攀升,每年都有8%——10%的上升幅度。目前,化肥每百斤26元左右,农药价格更是无正规价格。农民没有增加多少收入,经商流通人员首先赚足农民的钱。

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繁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部门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民经济人队伍,让我们沿江开发的农副产品走向市场,逐步建立起“大小配套、上下沟通、左右呼应、内外衔接”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目标。围绕国际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在确保“三增四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粮田,多种弱筋小麦、优质大米,同时种一些花卉、苗木、水果、无公害蔬菜。

3、扩大劳务转移输出,提高农村非农化水平。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意见,将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壮大全镇“劳务经济”。一是要培训农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科学制定年度劳动力培训计划,鼓励农民经纪人创办或联办就业培训班。。二是要组织农民。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民“死守家门、固守土地”的封闭观念,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创业,确立“外出打工光荣、争钱致富有功”的新观念。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手抓,推进农民就业多元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本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久增收。

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5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山区,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土地面积345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总人口3174人,2006年人均总收入1050元,是省级贫困乡镇之一。××乡与我省四大林区之一的××岭林区接壤,共有天然林12.91万亩。××拥有全省独有的热带石灰岩原始雨林,野生维管束植物140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孔雀雉在内的多种珍贵野生动物,珍稀的陆生贝类资源。

长期以来,××乡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群众的环保意识较淡薄,当地村民砍山烧山种植山兰、上山捕猎等行为,对森林保护和生态平衡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乡群众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方面要努力发展生产,一方面要担负起保护原始生态系统的社会责任。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困扰着××乡。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7年,××县委、县政府新一届班子上任伊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把××乡列入重点天然公益林生态保护区,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07年3月起,全乡享受生态补偿的农业人口2968人,户数615户,每人每月补偿33元,全乡每月发放生态补偿资金97944元,全年共计1175328元。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调查论证,确定对象和标准。县政府抽调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乡农业人口情况展开调查摸底,确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对认定为重点公益林区,禁止商业性采伐、垦山耕种而造成林区农民利益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参照农村低保标准,确定补偿对象2968人,补偿标准为每人每月33元。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为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县关于××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标准和管理机构,将××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县财政局设立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县财政局每月按时拨付,××乡财政所负责把生态补偿金发放到农户的个人银行存款户。××乡相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生态保护领导小组,由上到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层层负责,包点干部包到村,村干部包到户。做到乡、村干部个个任务在手,人人责任在身,确保天然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生态补偿金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县林业局会同××乡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以张贴标语、发传单、悬挂横幅、早晚广播、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共张贴标语500多条,发宣传单2000多张,悬挂横幅8条,出动宣传车25车次,广播220次,召开村民会议20次,上法制课10次。通过声势浩大地宣传生态保护法规和生态补偿政策,让群众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和意义,对生态补偿政策有所了解,提高群众的环保责任意识,扭转了××乡垦山耕植的局面。

(四)跟踪服务,加大监管力度。县财政局、林业局按照《××县关于××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补偿金使用和监督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每月检查1次,确保专款专用,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县林业局招了66名专职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加强监控管理力度。乡政府、村委会、自然村、农户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分片看守,形成严密的森林资源监控管理网络,确保管护范围内的林木不被破坏。

(五)强化培训,从严执法。对乡、村各级干部和管护员进行培训,学好法,懂用法,切实提高贯彻执行生态保护的执法水平,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今年,乡政府把有抵触情绪的10多名群众集中起来办班学习,加强教育;对环保意识淡薄、非法砍伐的2名群众,从严处罚,实行“三停一追回”(即停止发放退耕还林款、停止发放生态补偿金、停止发放低保、追回先前发放的生态补偿金)。如果情节严重者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做到以法治林、违法必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遏制人为生态破坏,鼓励生态保护与建设。发放生态补偿金,群众尝到生态补偿的甜头,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烧山砍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扭转了森林保护工作局面,从而保护了当地森林资源。××乡××村委会村民韩××一家4口人,主要靠退耕还林款和种水稻维生,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大山里,没有柴火就上山砍,想种果树就上山开荒,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前不久政府派人下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叫我们不要随便上山砍树了,说要给我们生态补偿金。有了补偿金,我们以后不会再上山乱砍树了。”××村村民张××也说,他原来还想上山开一小块地种山兰,有了补偿金,他决定不再上山开地,安心管好自家10亩橡胶。

三、存在问题

我县生态补偿工作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经调查了解,归纳如下:

1、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群众观念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实施时间太仓促,宣传工作尚未做细做实,短时间内对群众进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个别人还存在一些情绪。靠山吃山、刀耕火种的旧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渡,砍山烧山的隐患依然存在。个别村干部素质不高,领会政策不透,甚至发生明知故犯、以身试法、毁林开垦的现象,影响恶劣,增加了生态保护的难度。

2、管护工作缺乏可靠的法律政策保障。生态补偿立法远远落后于生态问题的出现和生态管理的发展速度,许多新的管理和补偿模式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确认,一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规范不到位,使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等具体补偿工作缺乏依据。乡政府在实施生态保护过程中,要从严执法,违法必究,却没有可靠的法律政策依据。如村民上山乱砍伐搞开发和生产,实施“三停一追回”处罚,没有法律政策依据,将会导致不和谐的现象发生。生态林管护工作中的法律行为缺失,乡政府依法行政没有法律依据,严格执法有一定难度。

3、奖罚机制不健全,管护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管护工作中,奖和罚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法宝。只有罚,没有奖励,无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参与生态林的管护工作。

4、实施生态补偿工作还有空带。原××乡××村居住深山老林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易地扶贫,前几年搬迁到××镇居住,易名为××村。该村搬迁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生产用地问题,村民在王下乡原居住地种植了一些橡胶,尚未开割,生活十分困难。该村这次没有列入生态补偿和教育移民范围,他们认为失去太多,待遇不公平,经常上访石碌镇政府及县有关部门。

5、金融服务不到位,群众领取生态补偿金不方便。王下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金融服务网络不畅通,群众要乘车到霸王岭林业局驻地领取生态补偿金和农村低保金,开支大,交通不方便,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建议和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息的基础,保护生态是全人类的夙求。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行为,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力,解决区域社会公平问题,是解决生态破坏问题的一条根本性措施。调研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分析,交流了意见,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生态保护立法步伐,提高生态补偿的综合效益。生态补偿涉及公共管理的许多层面和领域,关系复杂,头绪繁多。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管理体制。我县要尽快制定生态保护管理条例或地方法规,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以规范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管理工作的行为,克服多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加强部门、地区的密切配合,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和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生态保护工作进村入户,家喻户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政府行为,不是一阵风的活动,它需要全社会人人行动起来支持配合。因此,大力搞好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让生态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早晚广播、发放资料、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生态保护的法律知识。印发有关生态保护的小册子,做到每户一册。在生态保护区各路口、显眼路段设立标识性碑牌,一目了然标明生态保护区,让群众和外来观光旅游者自觉遵守生态保护规定。

三、建立奖罚机制,促进管护工作。要广泛动员全社会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设立举报和奖励制度,扩大管护面。要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增加管护经费,对管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分子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生态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才能切实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参与生态林的管护工作。

四、继续按照政策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乡实行生态补偿工作后,一些低保对象被取消享受农村低保的待遇。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利益。目前,××乡的橡胶尚未开割,部分群众的收入还很低,生活困难。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按照政策规定,继续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每年对低保对象进行审核和变更,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

调研的情况报告范文6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同行业之间为了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迫切要求成立行业商会。行业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现结合市行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就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快行业商会建设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市行业组织发展现状

我市行业组织起步晚,发展慢,总体上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目前,我市在民政部门登记的行业协会有7个,分别是: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道路运输业协会、集体建筑企业协会、肉鸡产业协会、奶业协会、养猪协会。与工商经济有关的镇村级林、果、牧、蔬、药业协会有28个,企业办职工技术协会17个,各类学会、研究会11个。我市已建立的全市性行业协会多数为有关部门依托所属企业建立的,例如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是由市财贸办成立的,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是由市联社成立的,肉鸡产业协会和奶业协会是由市畜牧中心成立的等。这些协会的日常会务一般由主管部门办理,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没有专门办公场所和专用经费,有的和主管部门是一套体制。因此它们的行业代表性不强,作用发挥不大,知名度不高。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行业商会组织,先后在手推车、橡胶机械、纺织机械、酒店服务、车辆销售、室内装饰六个行业进行了探索、试点。筹备过程中,坚持打破部门、地域和所有制限制,发动企业自愿参加、自发成立,实现行业商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目前,酒店服务业商会已正式挂牌成立,共有会员企业32家,计划近期编印餐饮企业宣传画册和城区餐饮地图,评选全市“十大名菜”,以商会名义聘请名师培训厨师长,赴外地招聘酒店服务员和厨师等。拟成立的车辆销售行业商会已发展会员25家,共举办了3次汽车展销会,参会人员6000多人,销售汽车5(来源:文秘站 )0多辆,效果很好。其他行业商会仍然处于筹备阶段。

二、市行业商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市行业商会处于初创阶段,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首先,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商会法、协会法,行业商会作为中介组织的社会团体,其性质、职能、权益等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这给行业商会的组建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其次,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目前有关部门管理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还比较多,包括很多可以交给行业商会去管的事情,如行规行约制定、同业议价、行检行评、行业打假等,有些部门还是抓着不放,挤掉了行业商会的发展空间。第三,行业商会发展不均衡,体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我市的骨干行业和优势产业,譬如纺织机械、手推车、橡胶轮胎、房地产业等,是应该成立行业商会的,但迟迟没有成立。已成立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作用难以发挥。第四,部分企业对行业商会认识不到位。有些企业认识不到行业商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成不成立、加不加入行业商会持无所谓态度,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第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行业中的企业之间,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之间,因相互压价等原因造成隔阂,难以握手言和。手推车行业就因为相互压价,致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企业挺过来后,对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反感。

三、行业商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行业商会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和桥梁,既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向导,也是企业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行业商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加快发展行业商会是适应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在未来国际市场上打好“经济战”,政府、企业、行业商会互为联动,缺一不可。其次,加快发展行业商会是统一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价格,实现有序竞争的需要。第三,加快发展行业商会是做大做强行业、提高行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需要。第四,加快发展行业商会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第五,加快发展行业商会是适应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各类工商企业发展到4000多家,形成了纺织机械、橡胶轮胎、手推车、服装、皮革制品、房地产等一系列骨干行业,骨干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成立行业商会。

四、加快行业商会建设的意见建议

当前,我市组建行业商会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首先在骨干行业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稳步推开,力争使行业商会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相适应。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通过电视、会议、培训等形式,大力宣传组建行业商会的重要意义以及行业商会的重要作用,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外地行业商会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提高企业组建、参与行业商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快行业商会组建试点工作。首先在纺织机械、橡胶机械、橡胶轮胎、手推车、皮革制品、服装等骨干制造行业中试点成立行业商会。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市工商联、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工 商、税务、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做好筹备工作。成立行业商会一律到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审批,冠“市”域名。行业商会的办公场所由政府或骨干企业解决,活动经费通过收取会费解决,工作人员可由政府委派、骨干企业选任或公开选聘。

3、推进行业商会的市场化运作。行业商会是同行业企业在自愿原则下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受国家法律保护。要打破行业商会组建工作中的部门、地域和所有制壁垒,破除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主管部门制,积极探索行业商会市场化运作机制,把行业商会办成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独立法人。行业商会业务上应接受市工商联指导。《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第二十四条规定:“工商业联合会可以按行业设立同业公会或同业商会等行业组织,同级工商业联合会是其业务主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