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1+2+1 陕西高校 国际化办学
引 言
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1+2+1”)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与2001年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学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共同创立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1+2+1”是指进入该项目的学生大一在国内大学学习1年,大二和大三在美国学习2年,大四回到国内原大学继续学习1年,完成学业后获得中美两国认可的双学位。目前参加项目的中美大学已达109所(其中中方大学89所,遍及26省、直辖市;美方大学19所),双向交流的师生已达1600多名。它已成为中美两国参与高校最多、中美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最大平台之一,为未来两国在高等教育平台上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力条件。“1+2+1”已经发展了12年,此项目由(教育部)中教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中教国际交流中心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具有官方的大力支持与监督管理。“1+2+1”已经被教育部列为首要扶持的中美交流项目之一。
陕西高校参加“1+2+1”项目的迄今为止已有6所,分别是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其中地方性院校4所。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将会有更多的陕西高校参与其中。以下,笔者就陕西这六所高校参与情况分别以图表加文字的形式作些许分析,以期为陕西高校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办学提供些许思路及对策性建议。
陕西各高校参与“1+2+1”项目概况分析
在陕西地区,“1+2+1”项目参与的学校仍占高校总数中较低的比例。无论是从参与的时间还是参与的力度而言,西安科技大学都是对“1+2+1”项目执行最好的学校。同时,西安邮电大学虽然参与的时间最晚,但却是在六所学校中发展最迅速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安石油大学的参与力度波动在中游水平,而陕西师范大学及长安大学整体而言参与人数较少,参与热情不高。下面笔者就各个学校在参与活动中的特点作详细分析。
首先来看参与度最高的西安科技大学,其具有整体参与时间久,总体及平均参与人数高,并且最高参与人数列第一位的显著特点。但是由人数的时间分布曲线我们观察到,西安科技大学的项目参与人数波动幅度大,并无自身独特的规律,仅能发现参与人数较多的年份多不连续,这可能与各年的生源差异或学校的工作重心有关。同时,每次低谷后约3年左右又会有新的高峰值出现,这应该是由于高峰期参与活动的学生恰好在参与活动3年后面临毕业及就业问题,而其毕业及就业状况明显优于同期学生等原因,导致学校及学生的参与热情升高,而国外接收学校在较多学生毕业后也会重新拥有更大的接收能力,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曲线这样的波动出现。
再看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西安邮电大学,虽然是最晚开始参与“1+2+1”项目的学校(2009年才引进此项目),但在最近的数据统计中,其参与人数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各校榜首,并且经过4年的发展,“1+2+1”已经成为该校参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此项目为基础,带动了该校各类长短期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当然,这样迅猛的增长速度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活动中创新性引入的出国交流实验班等举措不无相关。
位于中游水平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安石油大学,都具有参与人数稳定,曲线波动幅度小的特点。这可能是由于这2所学校在参与过程中的相关政策较为稳定,生源及接收学校的选择方式连贯一致有关。而活动参与人数持续较少的陕西师范大学及长安大学均属“985”工程院校,学校具有参与活动多,选择范围广,力量较为分散的特点。
总体而言,6所参与“1+2+1”项目的学校在活动的参与情况中均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整体而言参与人数不多,这可能与西部地区学生较为保守,学校对国际间交流各有特色,同时整体参与时间较短,并未摸索出各自规范的参与程序有关,同时由于各个学校在学校历史及目前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中均存在差异,也导致了其参与方式的不同。
参与“1+2+1”项目学校基本概况分析
表1 参与“1+2+1”项目学校基本概况
综合对比6所学校的基本情况,我们不难发现,6所学校基本都成立于上个世纪中叶,在学校的发展时间上背景较为均衡。但在学校本身的归属、类型、院系设置、特色专业和硕博点设置上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对“1+2+1”项目较为重视,同时有能力将活动较好实施的是西安科技大学及西安邮电大学这2所学科涉及面广泛,工、文、理等学科分布较广,同时学校本身有良好的教学基础,对于学生的发展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背景。因此,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安石油大学由于学科分布较为集中,专业倾向都具有各自的历史性。但是,同样是院系分布范围广泛的陕西师范大学及长安大学在“1+2+1”项目实施中却是处于下游水平的,这主要是由于此2所学校均属教育部直属院校,同时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这两校所参与的公派出国留学或交流项目较多,所以在学校工作重心上也会较为分散,导致项目实施的落后。鉴于上述特点,各个学校在本校的国际交流中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各校国际化办学特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交流已经变得极为重要,目前的高校不仅仅注重校际或者国内的交流,国际交流也在各大高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各校的办学背景差异,在国际交流中也有各自的特点。
针对六所高校不同的对外交流特色,我们可以看到,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对“1+2+1”赴美项目的重视程度是其可以坚持,将做得更好的原因之一,交流平台中赴美学生的个人感受也会给在校同学提供更好的借鉴。而同样的,其他各院校均因各自侧重点的不同造成了在对外交流中各自发展重心的区别。但总体而言,各校近年来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学生出国交流的比例都在升级,因此对于各个项目的重视程度也都在提高,相信未来的时间里,对“1+2+1”项目的实施也会进一步加强。
各高校就业情况分析
大学开办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提高各项素质,最终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质量,在就业中,上述高校虽然在整体就业情况点参差不齐,但对于参加“1+2+1”项目的学生都具有就业率100%,就业质量高,平均收入高,同时选择考研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也在考试中均有很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英语及面试方面。而部分很优秀的学生甚至因出国的优势而可以在国外高校或企业就职,就职质量明显提高。
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院校的国际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不难看出,大多地方高校都在积极顺应教育国际化潮流,致力于加大国际交流的力度,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交流的渠道。“1+2+1”等多种多样的联合培养项目给学校和国外高校之间搭建了一个个重要的桥梁,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出国留学、交流、合作科研、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创造了难得可贵的机会。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地方高校的国际化之路仍然非常狭窄,渠道非常有限,模式较为单一。国际交流仍停留在“送出去”为主的单向交流,而且形式局限在学生留学和教师进修。交流缺乏,诸如校际科研合作项目,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的联合建设,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等这些深度和层次。此外,在吸引外籍专家学者和留学生“走进来”促进学校学科发展方面显得非常薄弱。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急需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也亟待提高。
结 论
陕西各校在参与“1+2+1”项目中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各学校的历史,办学特点,学校定位,对外交流特点及工作重心关系密切。同时,可以看到“1+2+1”项目本身对学生的就业及基本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所以,“1+2+1”项目的确是一项值得进行深入推广的国际交流项目,同时积极转变工作重心,提高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对项目本身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The Introduction of Sino-American 1+2+1 Dual-Degree Program 2011《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介绍(2011)
[2]王剑波.跨过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国际论坛第四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界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5]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http:///.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2
卓越计划创新材料专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的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并把“卓越计划”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010年6月第一批入选的61所高校已开始“卓越计划”的实施,并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各试点高校在学校培养标准编制、专业培养方案论证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也对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东北石油大学作为第二批入选的133所特色高校之一,探索和研究相应专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在此“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省级重点建设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程人才教育理念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改革和探索,力在培养一批创新性强的材料应用型人才,着力解决工程材料领域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对于材料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还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看,“卓越计划”明确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技术人才有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博士工程型三种。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以材料类专业为例,目前国内开设材料类专业普通高校近180所,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与工程等材料科学类和材料类专业近20个。其中,东北石油大学自1999年国家专业调整后,在原腐蚀与防护专业基础上,整合铸造、热处理、焊接、腐蚀等专业,开始开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经过13年的建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特色,是国内唯一立足于油田并以腐蚀与防护为特色的材料类专业,具有省内唯一腐蚀领域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机构“管材防腐技术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国内率先启动以“卓越计划”为背景培养以腐蚀为特色的创新型材料工程师的专业。因此,针对本校材料专业的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腐蚀科学、腐蚀防护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腐蚀科学与控制技术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真正做到为油田企业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腐蚀工程师。
所以说,各高校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来制订切合本校各专业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方案。要强调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统筹规划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创建有本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卓越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高校联合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部分,普通大学均采用“3+1”模式,即有一年为实习期,工程实践时间(包括毕业设计)累计均要达到一年。在企业一年的学习阶段,强调从到企业实习转变为到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是决定并影响其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其内涵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即“卓越计划”的实施是随着企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但我国国情目前还没有太多的企业真正愿意介入到学校的办学之中。可以说,企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培养阶段的关键。各高校应选择在行业中有代表性、先进性的企业,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企业还应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道德。但目前,国内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不是很多,个别先进的企业都追求以效益为目标,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经历在人才培养上。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为了发展,储备后备人才,愿意和高校进行合作进行人才联合培养,但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是太先进。当然,企业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也有需求,学校应考虑企业的要求。因此,建议国家制定相应的企业鼓励政策。
另外,针对“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要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多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比较滞后,都需要重新进行优化设置。课程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该新课程体系打破以往只考虑学科的传统,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整合专业课,减少课程总门数,杜绝因教师设课;重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重新分配理论与实践学时;重新调整专业实习目标及时间;加强社会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培养。
三、创新师资队伍培养
“卓越计划”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有计划地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度的建立,优化校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发挥企业导师优势,可以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顺利开展。校内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全面负责学生的理论课教学。校外导师由联合培养单位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实践、企业项目、专题设计和毕业实践等环节的教学、指导和研讨。
但多年以来,多数高校都向高学历、高学位方向发展,老一辈具有很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已退居二线或基本退休,个别能力强返聘到原工作岗位,但数量极少。而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由于其具有高的量、高的科研经费和高的获奖,但是这些教师中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非常少甚至没有,实践类课程教师纸上谈兵、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真实工程环境等问题,这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问题,工程型师资的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卓越计划”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
当然,绝大多数高校都采取学校教师主讲某门课程,聘请企业教师讲部分实践性强的章节。这里就存在企业教师的时间安排、讲课费用等,都需要校企的深度合作才能保证。基于“卓越计划”材料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确保在4年内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因此,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提高校内和企业教师的工程素养,是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
四、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如何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有效性,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的顺利进行以及指导水平等,都存在一个教学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估的问题。目前,高校传统的考核方式均是以专一的知识点考核为主,以学生答卷应试考试方式为主,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暇顾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考核。考核内容也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死板教条,考核不具有挑战性、竞争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
因此,为实现以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为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考核时应着重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的考核也应以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以偏重于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转变为针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激励学生不遗余力地去探讨、钻研。在评价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将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最后,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五、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如何保证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大三下半年或大四学年有近1年的时间需要在企业学习和实习,这正好与多数学生复习考研或找工作的时间相冲突,多数学生会有顾虑,怕影响考研或找工作,因此也影响了学生报名参加“卓越计划”的积极性。所以,从学校层面上,高校非常有必要制定学生选拔、激励和淘汰政策。比如,在推荐研究生方面提供单独通道,或者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制定特殊政策,无疑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参加“卓越计划”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束语
高校和企业都要正视“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研究制定切实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确保“卓越计划”在工科材料类专业的顺利实施,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熙伟,廖晓钟,汪湛清.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高教论坛,2012,(11):60-63.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KAQ复合创新型人才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46-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风风雨雨跨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袭击和教育国际化浪潮,高职教育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服务和引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今高职教育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KAQ)。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全球社会价值的转型必然消除全球范围内教育的疆界,推动教育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其过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达到的国际化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在教育市场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空间更广阔,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更急迫。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型人才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全球意识。
二、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当今社会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一专多能、专博结合,即:基础扎实、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适应性好。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应遵循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简约性、再现性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为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KAQ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KAQ人才培养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相辅相成,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人人才全面发展的整体。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范式”。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一)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
所谓KAQ复合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KAQ复合创新型人才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包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的系统
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
(三)构建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应遵循“强化基础、加强实践、拓宽专业、提高素质、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思维;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开发其创造潜能;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三、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自身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各具特色、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前提,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的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的科研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以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着重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坚持“实践出真知”。
国际化视野下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高职院校:
(1)培养目标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建设国际化,面向国际社会,适应社会需求;
(3)课程建设国际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管理国际化,提高管理效率;
(5)合作与交流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
(6)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化,坚持双证书制度,促进就业。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专业结构是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手段
学科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否将体现一个学校的层次与水平。在专业建设中,体现“地区性,通用性,独特性,国际化”的特色。积极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能被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界认可的专业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学校的自身特点,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继续强化优势学科,采用信息化、学科交叉、调整合并和设置新的专业方向等多种途径,改造、更新传统学科专业,调整专业定位,形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专业建设中,加强同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三)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
培养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高水平教师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1)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功底;(2)具有勇于创新和不断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3)具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愿望,与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有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信息联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科前沿有所了解,并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4)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组织领导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以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整体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以大专业构建课程体系,以课群重组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强调基础教育、科学技术基础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
社会需求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KAQ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当前,国际化视野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强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高职院校应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谋求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上有新的突破,不辱使命。笔者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明确高职教育的战略目标和办学定位,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各校校情的KAQ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收稿日期:2011-06-13
作者简介:李玲(1982-),女,江苏淮安人,教师,管理学学士,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张晓红.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18-120.
[3] 王英杰.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2(3):6-7.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国际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40-05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研究课题“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的探索与实践”(DM1003)。
[作者简介]蔡其明(1968―),男,广西恭城人,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人才作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国际化人才是那部分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熟悉国际交往规则的人才,他们主要活跃于国际舞台,对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区域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正式启动以后,国际交往与经贸合作有了广阔的发展平台,随之而来的是基于区域合作发展的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增加。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处于自贸区前沿的广西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门化人才的机构和场所,责无旁贷地需要根据这一形势的变化来调整原来的培养模式。学校一方面应尽最大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观念和能力的人才,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应拓宽高校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在此背景下,研究广西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具有转变高校培养模式和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
一、广西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
人才需求分析可以从学历需求结构、专业需求结构、行业需求结构和能力需求结构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如下:
(一)学历需求结构
由表1可以看出,广西国际化人才需求最多的是大学本科学历的学生,占69.6%;其次是专科生,占43.7%;研究生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说明,当前广西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学历程度还相对比较低,但这基本上与广西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相一致,也与和广西毗邻的东盟国家的发展水平低、人才需求主要处在较低阶段这一现实情况相符合。可以说,从短期来看,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可以满足自贸区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今后自贸区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必然朝着研究生的方向转变,这已在某些领域显现出来。
(二)专业需求结构
如表2显示,需求程度最高的专业是商务贸易类、经济管理类、物流类和旅游类,均为10个积点;其次是东南亚语种类和市场营销类,为9个积点;再次是英语类、金融类和机械化工类,都是8个积点;7个积点的有法律类、计算机、软件工程类、农学类;只有食品医药类为6个积点。这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自贸区本身的建立就是由商业贸易往来频繁、经济合作加强和人文交流增多等因素直接催生的。也因此,在自贸区背景下,首先发展和发展得比较迅速的自然是经济领域,但这种发展相对于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来讲还是很不充分的。因为在经贸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类、法律类、东南亚语种类和英语类等可以促进经贸长足发展的“辅助”性专业的需求较弱说明了这一点,计算机、软件工程类和农学、食品医药中的生物工程类等高新技术专业的需求积点也是很好的说明。总之,当前广西国际化人才的专业需求主要集中在经管商贸类,小语种、金融、法律等“辅助”性专业需求比重逐步上升,高新技术类专业也呈现出很大的需求潜力。
(三)行业需求结构
我们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1]整理出广西国际化人才行业需求结构表(如表3)。从表3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和加工业的同时,旅游、会展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也在大增。这既与广西自身拥有的滨海、林木资源丰富、作物种植条件好等优势有关,也与东盟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原材料充足并可以很好地供应广西有关。也可以说,正是自贸区成立后,中国和东盟的优势互补作用的深化促进了广西目前行业结构的发展,这代表着今后广西人才发展重心所在。此外,地缘毗邻的关系便利了人员的流动和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繁荣。经贸合作的深化也会向纵深方向发展,高新技术行业人才需求逐渐增多。
(四)能力需求结构
从表4中的“排序”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广西国际化人才对能力的要求最偏重于综合能力(81.3%),外语水平尤其是东南亚小语种的掌握程度则作为在东南亚交往生活的必要条件紧随其后,占78.6%,再次是实践能力(77.8%)和社交能力(68.1%),而作为大学里最主要学习内容的“专业知识”却排在了第六(61.3%),这充分反映了当前最需要的是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实际上,这是与当前的自贸区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和中国-东盟的传统文化氛围相关联的,处于较低水平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要求国际化人才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要求国际化人才具有较高的社交公关能力。而专业知识则一般处于次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通常在专业领域或者专业部门要求较高,这些领域或部门在东南亚国家发展得还很不充分,但其比重的上升说明国际化的人才不仅要求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强调理论知识的扎实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值得指出的是,自贸区的未来发展“迫切需要厚基础、宽口径、文理渗透、通才加特长,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具有多元复合的知识集成型人才”[2]。
二、当前广西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广西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广西高校来说,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教学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在自贸区初开伊始,必然会出现国际化人才供求失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化人才的学历层次较低,不能满足自贸区纵深发展的需求。目前广西的国际化人才需求还主要处于本科水平,研究生只占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大专学历以下的人才却占了一半多。而广西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以大批培养面向东南亚人才的广西民族大学为例,硕士研究生每届才四五百人,博士点也只有三个。
第二,国际化专业性人才供求错位,培养的人才不符合行业需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就业结构发生极大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仍然没有多大变动,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国际化市场需求的人才错位,也就是培养的人才并非市场所需的。
第三,国际化人才的专业程度不高,业务开展和创新活动受限。一方面,限于广西高校的教育水平和经济支持力度,高校的专业基础设施比较差,专业拓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另一方面,高校的培养方案存在一定问题,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活动的学习和研究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较为严重。
第三,国际化人才的综合能力不强,与处理复杂国际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一是有些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强但是专业基础知识太差;二是专业知识学习良好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很弱;三是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外语水平却较差;四是各方面均较弱。
(二)国际化人才供求失衡的原因
造成广西国际化人才供求失衡的原因除了市场失灵和自贸区初开来带来的短期不适等客观原因外,还有政府在调控人才方面的失灵、高校培养体制改革滞后于形势以及高校学生自身的意识等主观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市场虽然在人才配置方面可以起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这只能在人才资源比较充足、人才类型比较多样的条件下进行。因为只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才能促进人才资源“重新洗牌”,才能让人才寻找到各自合适的岗位。在人才资源开发阶段,市场的配置作用往往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市场形势的速变性、不确定性会使市场原来引导培养的人才类型在新的形势下不再适应市场,进而导致市场在人才资源调节中的失灵。同时,市场主体与高校合作的不同步甚至脱节,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比较“盲目”,市场主体招收的人才也较少达到其标准。
第二,政府在人才市场调控中失灵。这主要体现在政府调控的情愿而过为、情愿却无力、不情愿而无为、不情愿却必为。也就是说,一方面,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一部分有利可图的行业或者企业的发展,对没有太多利益可得却关系到一些公共利益的企业没有多大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或者指令的方式,让高校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却仍然处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加大对高校教育教学的行政干预,人才培养氛围大打折扣。
第三,高校育才模式滞后于形势。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存在很大的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二是课程安排不科学,一方面,课程选择不科学,专业课与通识课、必选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没有考虑到专业之间差异;另一方面,课程安排的顺序不科学,没有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初步深入和层层递进的学科排序,也没有考虑学生随年级升高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三是教师教学制度比较陈旧,教师只关注于教学任务而甚少关注教学成效,只关注于知识灌输而甚少教授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只关注于理论学习而不太在意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考评业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考评与考试,而学生的创新成果和课堂以外的学习没有被太多地关注。四是学校教育与市场联系不密切,存在相互不信任的现象,导致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受限。
第四,高校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他们一方面没有太大的目标追求,一般只考虑毕业之后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或者能在自己的乡镇或县城当公务员就满足了,希望以后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大展宏图的人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学校缺乏有效的励志教育和关于实现目标的科学管理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上课没激情、学习没创新、活动不积极、目标难实现、未来很渺茫的成长成才氛围。
第五,自贸区初开带来的短暂不适。自贸区的建立,使原来的贸易和交往障碍消失,许多商机的出现吸引了许多企业的落户和新产业的兴起,人才需求结构可以说瞬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处在自贸区前沿的广西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三、广西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
首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高校与国际化企业签订长期的就业合作,在经常性沟通达成培养共识的基础上,高校适时调整培养重点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二是高校与国际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根据学生的发展愿望与实习基地的需求把理论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送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尽快进入工作的状态;三是高校与国际化企业实行“双师制”培养方式,即学校安排专门的理论导师和企业派出的实践导师联手培养学生的方式,它可以极大促进学生能力的开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养成;四是高校与国际化企业签订比较常规化的培养方案,企业根据自己的人才需求把所需的人才名目直接报给高校,高校负责培养这些专门的人才,相当于一种“委培”的方式。
其次,完善政府―学校―企业沟通机制。高校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政府―学校沟通机制,尽最大努力获得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只有政府信任了高校,才能给予高校很大的自由发展权和物质资金支持,自由民主的氛围“使教师在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中大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解惑,促进学生向创新型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协调发展”[3]。也只有这种氛围和资金支持才能让高校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快速高质量发展。同时,高校毕业生要想能够很好地就业,就需要与国际化企业建立常规化的互信沟通机制,评估市场的人才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重心和方案,这一方面可以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毕业生有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再次,扩大校校合作范围。一是加强国内的校校合作,一方面,广西高校可以与国内比较知名的高校合作,建立精品专业共建基地,制订专业联合打造计划,以提高本校的专业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与同类型高校的合作,打造强强联合的合作态势,并且可以在资源互补上提高原来的弱势专业水平。二是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校的联合,建立学历学位供认机制或者双学位机制,一方面可以消除自贸区内国家间人才流动的学历不信任障碍,促进自贸区内的人才合理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高校间的长期互信和深化合作,达到专业培养与自贸区的人才需求整体形势相一致的目的。
最后,加强自身建设,制订长远规划。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高校本身的发展战略设计与具体的学生培养方案的结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办学之道,教师为本,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4]既要抓高校的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夯实专业基础建设,又要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授学生切实可行的计划实施路径和目标管理方法。二是加强学生成长管理机制,帮助学生制订成长成才规划,不仅涉及大学各个年级段规划,也涉及走出校门后的规划以及两者的合理连接;不仅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远大的奋斗目标,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首先实现各个子目标;不仅要口头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更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进步。
自贸区启动后,广西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国际化人才需求量大增,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态势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贸类的人才需求将会持续,金融、法律以及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性行业的人才需求比重迅速上升,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也会缓慢扩大。同时,国际化人才市场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更为看重,并且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广西高校需要在把握这种需求态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8年人才需求和结构[EB/OL].http:///znbm/jyw/E_ReadNews.asp?NewsID=169,2009-03-31.
[2]覃海逢.浅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与战略,2006(8):87.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5
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家庭、不同环境的高职学生,其爱好、特点和专长必然有所区别,并且这些个性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难以改变,因此,高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职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一套人才培养方案用三年甚至五年的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政府大力扶持物联网、软件服务外包、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软件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育与软件产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培养出来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2.2 高职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
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在中学时代接受的是被动式学习方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等着老师安排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这使得他们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2.3 高职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归咎于高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过剩,但实际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并未饱和。教育界专业人士从大学教育角度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而共性制约恰恰就是导致学生个性缺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原因。
3 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不同的人才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将不同特长的学生嵌入不同的企业师资、企业课程、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等,实行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和成长点,以此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多方面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1 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引入企业,实施分方向培养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 2013 年开始全面实施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软件行业当前的主流技术和主流岗位,学校分别制定软件开发类(.NET、Java、Android)、网站类(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站推广、网站营销)和软件外包测试类多套不同方向的培养方案。以 2011 级为例,学生在前 3 个学期完成专业共性课程的学习;从第四学期开始,学院引入了 IBM、澳大利亚中小企业在线国际、上海翡翠教育、无锡软通动力有限公司、华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
3.2 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实施学生个性化发展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每个班级都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教师在第四学期重组班级之前,对所有学生进行专业综合素质考核,然后根据学生意愿和考核结果划分专业方向,解决吃不饱和跟不上的情况。例如,逻辑思维能力强且喜欢自主钻研、自主探究学习的学生根据自我意愿可以选择 .NET、Java、Android 班级;注重编码格式和代码风格,注重文档规范性的学生可以选择软件测试班级;爱好设计的学生可以选择网站设计与制作班级;乐观、自信、善于交际的学生可以选择网站营销与推广班级。
3.3 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
在第四学期的分方向和分层培养后,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建立适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以嵌入 IBM企业的 Java 方向为例,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名项目组长,整个班级设置一名项目经理。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培养计划,整个学期分为技术培训、IBM-ETP 实训和外语培训三大阶段,每一个大的阶段中又分为若干个小的考核点,使学生在每个阶段中都能坚持不懈地为目标而努力。
4 效果分析
4.1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紧
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探索往往是指在学生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很少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事实上,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有适合自身层次的方向。有的学生属于探究型,喜欢自主钻研,自主探究学习,适合软件自主开发类培养;有的学生属于规范型,注重编码格式和代码风格,注重文档规范性,适合软件外包开发和软件外包测试类培养;有的学生属于爱好设计型,对于网站的美工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适合网站建设类培养;有的学生属于天生乐观、自信、善于交际却在专业上缺乏兴趣,适合网站营销或软件营销类培养。
4.2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紧跟行业企业发展,
打通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传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局限在某一门课程引入企业资源,是零散的、阶段性的校企合作,未能对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实际需求,根据学生个性特长选择方向,引入企业师资、企业课程、企业文化和企业职业素养等,在学生最具可塑性阶段用一学期的校内学习时间和一学期的企业真实顶岗实习时间,将学生打造成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真正落地,最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两难问题。
5 结 语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6
关键词:海外游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上海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和普遍趋势。大学生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1]。而海外游学就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中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的教育模式,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让学生到国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去探访,通过亲自体验而学习和理解非母语及非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同时强化提高外语水平。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海外游学”是指在校学生为了配合教学而开展的以丰富知识、增长见闻、扩大视野、培养素质、增进交流和学科实践等为目的的一种课外实践类活动,有的是考察风俗文化,参观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有的是以某一专题为目标,深入了解一门学科或者技术。
上海大学历来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视其为学校走向世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桥梁和纽带。2010年以来,上海大学先后组织参与了近五十多项海外游学项目,主要是通过“迎进来”和“走出去”两个层面来促进学生的国际教育交流。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工作实践,对海外游学项目在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外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使之更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议。
一、海外游学项目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作用
外事接待,为游学“试学”。
当今世界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团组来我国进行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国际交流的外事沟通中,向他们提供高校间最基层的文化交流平台,学生通过国内的国际交往就能最直接地感受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最直接地展示本校乃至本国的文化[2]。上海大学某工科学院在2012年上半年就组织学生志愿接待了五六批前来参访的海外高校游学团,例如荷兰大学、瑞典西部大学、美国莫尔豪斯学院等。每次短短的几天接待活动和相处时光,中外学生总能收获来自异乡的友情,还充分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沟通能力。类似这样的国际交流接待活动不仅能拓展学校的海外影响力,而且能进一步加强中外高校的文化交流,加深中外学生之间的理解互信。
海外游学,为留学“试学”。
上海大学每年寒暑假以学校名义组织的赴海外游学参访的项目团队不下十个。对这些项目参与学生的跟踪调研后发现,这些学生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毕业后都选择了留学。学生在最终决定留学之前可以用几天的游学时间去体会,然后再考虑清楚,该不该出国留学。同时,海外游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留下一个终身难忘的体验,让他们的表达能力、独立能力、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成熟。
海外游学项目,为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铺路”。
与出国留学或交换项目相比,海外游学具有费用低、时间短、目的明确等优势。在目前合作办学项目或交换项目出国留学人数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海外游学项目是实现短期出境学习较为现实的选择[3]。上海大学四大工科学院为了搭建优秀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平台,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教育模式,积极与北美各大高校联络,促成了每年暑期的上海大学优秀工科学生赴美游学项目。项目为期两周,内容集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和社会实践于一体,通过借宿美国家庭,参与具体的企业实践和访问不同层次的美国大学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深度接触西方文化,实地体验美国大学生活,直接得到美国公司和政府实际运作的第一手资料。该海外游学项目的成功举行,有助于培养优秀学生全球性的视野和成才理念;其显著成效在同学中的积极传播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发展的自信心,提升学校归属感;同时,通过和北美高校的项目合作,有助于建立长期校际合作关系并有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为学生培养搭建重要平台。
二、提高海外游学项目成效的建议
由学校组织的海外游学活动是校际的合作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再加上合理的组织安排,费用较一般出国旅行低。为了更好地组织海外游学项目,今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扩大校际交流合作的院校数,使学生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参与面更广;在与合作院校不断深入的沟通中,逐渐熟悉和完善海外交流流程和相关业务,积攒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第二,明确海外游学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学生参与活动的随意性;建立行之有效的海外游学活动管理模式,增强项目执行人员的服务意识。
第三,做好学生行前教育。告知他们接待前或出国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独立思考去游学到底希望学到什么?需要思考什么?
第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海外游学项目,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循序渐进地推进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海外游学计划。逐步细分教育对象的年龄范围和专业差别,根据其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生涯发展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海外游学教育。
第五,对于境外游学活动,相对延长项目时间,并做好后续工作,帮助学生建立与国外师生的密切联系,为今后留学或赴国外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改善参与海外游学学生的结构,以三、四年级本科生为主体,适当安排一些研究生参与,人数一般控制在15~20人。并且,安排更多家庭寄宿活动,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当地社会,开展与当地学生的交流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不同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第六,做好调研宣传工作,拓展海外游学成果。对即将参与不同类型、不同时间跨度的海外游学项目的学生分别进行调研;学生赴海外参与活动时,依据不同年级和专业分类进行定期采访和信息跟踪;学生归国后,汇总他们的学习工作报告和经验之谈,同时进行座谈调研和个别访谈,听取他们的反馈,根据所获得的学生实践资料,结合前期准备工作,及时总结问题并实质推进解决措施。
第七,强化对学生海外游学项目的支持力度,利用政府或学校奖学金、企业赞助、校友捐赠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学生参与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优秀贫困生的资助,以扩大学生国际教育交流的受益面,提高和扩大学生参与海外游学项目的积极性和规模。
参考文献:
[1] 刘芳,赵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J].继续教育研究,2007(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