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文化总结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1

Liu Ji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714000)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由于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禁忌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个数字在一种文化中得到人们喜欢,却有可能遭到另一种文化的厌恶。对于中西方禁忌数字的了解不仅可以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而且对于跨文化交流大有裨益。

Abstract:Taboo numbers a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ecause of their divers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religions, legend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A same number favored in one culture may be disgusted in anothe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 numbers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but also smooth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关键词:禁忌数字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成因

Key words: taboo numbers;Chinese culture;western culture;causes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18-02

0引言

人类对于数字的使用大约可以追溯到30万年以前,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数字早已超出了科学计算的领域,成为人类语言和文化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民族赋予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同一个数字可能得到某些民族的特别偏爱,但也可能遭到其他民族的厌恶,这一点在禁忌数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1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数字

所谓禁忌数字,就是指由于历史、或生活习俗等原因,人们认为某些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好影响因而加以刻意回避的数字。这类数字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会存在,可是却并不完全相同。

1.1 中西方文化中的“4”在中国文化中,虽然“四”也有“通达、昌盛”之意,如道路的“四通八达”,家庭的“四世同堂”等,可是这个数字更多地被人们赋予了“不幸或厄运”的内涵意义。这不仅因为它与汉字“死”字同音,同时“四”从字形上也有“不吉”的解释。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认为“四”“谓口像四方,八像分也。”[1]也就是说“四”从字形上看含有“分别”之意,而人们也因此又一次将“四”与“死亡”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许多医院不设4号病床,人们的汽车牌照、电话号码等尽量避免出现数字“4”。虽然英语“four”不像中国文化那样含有“死亡”之意,可是它也有着不好的内涵意思。例如“the fourth”在英语中是厕所的委婉表达法,“four-letter words”在美语中指庸俗下流的话语,“forty-four”是指称等。看来,虽然具体意义不同,但中西方的人们对“4”都不怎么喜欢。

1.2 中西方文化中的“7”由于与生气的“气”发音相近,数字“七”在中国并不受人们欢迎。另外,一般人们会给刚去世的人“做七”,这就又为这个数字蒙上了一层阴森的色彩。所以,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中国人办大事会刻意避开的日子,民间的“七月七,鹊桥会”也是结婚的不吉之日。与中国文化相反,由于受其主流宗教基督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中的“7”有着“吉祥有力”的内涵意义。据《圣经》记载,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间万物,在给予亚当生命后又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圣母玛利亚有七喜七悲,而耶稣说他可以原谅人类七乘七十次的错误。西方人常用“7”来总结归纳世间一切。比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世界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等。[2] 由此可见,在中国不受喜爱的“7”在西方却大受欢迎。

1.3 中西方文化中的“13”“13”在西方文化中是大忌之数。根据古挪威的一个神话传说,在一次天国款待阵亡英灵的宴会上,凶神罗基故意闯入,使就餐人数由原本的十二变为十三, 这一突如其来的改变使得在座的光明之神博尔德很快死去。由此,人们认为十三个人坐在一起就餐是不吉利的。这一说法被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的最后晚餐加以证实。在最后的晚餐上,犹大是参加聚餐的第十三人,而正是这第十三人为了三十个硬币出卖了自己的老师,第二天耶稣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另外,在中古时代,“实施绞刑的刽子手的报酬是13个钱币,而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3]这一切使得西方人谈“13”色变,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量避免和“13”有关的一切事物。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965年访问西德时,把13号站台改成了12号才转忧为喜。”[4]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人并不认为“十三”不吉利,相反,多多少少对这个数字还有点喜欢。中药“十三太保”具有安胎功效,受到孕妇欢迎;明朝皇陵被称为“十三陵”,武侠小说中有“侠女十三妹”,儒家经典中则有《十三经》。

2中西方禁忌数字成因分析

同样一个数字,在西方文化中被禁忌,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可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语言特征差异;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差异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2.1 语言特征差异“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皆有限,而客观对象则无限,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语,故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5]语言语音的这一特征对于中国文化中禁忌数字的形成,影响尤其明显,如上文提到的 “四”和“七”。这一点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表现相对较弱。

2.2 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差异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可以说,西方文化是开始于神话故事和宗教的。而宗教中,基督教的影响波及到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13”的恐惧和厌恶就源于此,当然,也正是由于基督教的影响,西方人赋予数字“7”美好的寓意。 与此不同的是,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七月七”是被拆散的夫妻牛郎和织女一年中唯一的相会之日,因此,数字“七”也就代表着“分离和不幸”之意。

2.3 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来自文化传承塑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它包括思维方式和定势、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爱好追求和性格特色等。而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等是形成这种文化心理的重要条件。”[5]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矛盾和对立被特别强调,因此不和谐便成为美的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奇数(“13”除外),比如“7”,受到西方人的喜爱,而偶数,例如“4”,却被赋予“丑陋和不吉”之意。相形之下,中国人注重和谐与圆满,任何背驰这种文化心理要求的事物都会被否定。如上文所述,数字“四”和“七”都含有“分别和不幸”之意,因此中国人对它们十分避讳。

3结语

数字本身并没有吉凶之分,是不同的文化赋予它们或幸运或不幸的内涵意义,而这同时又构成文化的负荷部分,使各种文化独具特色,熠熠生辉。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数字,不仅可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而且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晓芸.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06(12): 148-14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93.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36.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哲学观 价值观 文化心理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活动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市场工具,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商品。而广告语则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其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一方面受社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蕴含并反映着社会文化。本文将从现代广告语出发,从多个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是由中国的大陆小农经济模式所决定的。它认为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因此,中国广告语言突出“天人感应”、“物我交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如: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早期的太阳神口服液);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生保险(保险公司);自然的饮料,自然的选择(绿得饮

料);花草有情人有爱(爱护绿地)。

西方传统哲学观天人二分是由西方的海洋工商型的经济模式决定的。他们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分离、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承认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同时,重视人对外物的征服和改造。因此,西方广告语言更多地突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如:横扫美国,再创高峰,万宝路销量第一(万宝路香烟);阳光属于你(取暖器);我们愚弄了太阳(灯具);奥林巴斯,没有限制(奥林巴斯相机)。

2.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制,造就了中国文化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中国文化以整体作为其价值基础,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国的广告语言倾向于体现“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乡土情结”。如: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冰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洗发水);喝了一口青岛啤酒,等于喝了一口家乡水(青岛啤酒)。

西方文化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个人的力量无限、个人奋斗的成功、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因而,西方广告语言突出“个人价值”、“个性自由”、“个人利益”,并为此不惜漠视权威、挑战权威,充分展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如:

服从你的渴望(雪碧);尽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没有艾特,就没有美国(艾特面包);骆驼世界,任我闯荡(骆驼香

烟)。

3.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强的权威崇拜观念,产品广告会运用权威效应,借助第三者的证词和权威人士对商品进行的评价,以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如赵本山讲:“泻立停,泻立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高露洁,12小时维护健康,中国及全球口腔护理专家一致推荐”;“香飘飘奶茶,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

西方人漠视权威,讲求实用性,相信自己的判断,重视事实的权威。西方的广告语中,会提供一些产品的可靠数据,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深信无疑。如:劳斯莱斯汽车的广告:At 60 miles an hour the loudest noise in this newRolls-Roy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劳斯莱斯以时速6O 英里行驶时 其最大的噪音是电子钟声)。

4.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如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提到的,中西方在语篇方面的差异“中文是螺旋式的最后切题;而西方文字是所谓的直线式,也就是直接切题”。

中国贤者的思维沿着政治伦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阴柔偏向,含有艺术家的素质,善于总结直观经验,以直觉体悟和整体综合把握事物,是思维具有模糊性。

5.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情趣。古今中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化会越来越强烈。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把白视作为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中国的护肤品广告特别注重突出产品的美白功效,而西方人追求的是棕褐色的健康之美,“白”在他们看来是不健康的表现。

三、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应从差异中找原因,从差异中找进步,取长补短,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点,有的放矢地改进跨文化交际的实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我们要了解中西方社会文化与广告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西方广告语的实际应用中,更好的搭建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3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情感丢失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304-1

文化与翻译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在进行翻译的工作过程中,翻译人员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之外,还要对所翻译的语言文化具有较深刻的认识,明确认识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重视翻译过程中情感的表达,防止在翻译时出现情感丢失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进行了探析。

1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的经济科技发展不同,因此在诸多方面的文化也会产生不同差异,下文主要是从科学文化差异、生活习俗文化差异、艺术文化的差异以及宗教文化差异4个方面来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1.1 科学文化差异

在科学文化方面,我国人们过于依赖先人的研究经验,对先人所总结出的结论和方法过于相信以致于缺少必要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科学文化中重视对科学的创新和探究,对一些先人所提出的观念敢于进行反驳和讨论,为此极大的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1.2 生活习俗文化差异

中西方生活习俗的差异表现在人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纯洁的象征,而在我国代表的是死亡;在我国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拿到西方去用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对;对我国一些亲属的称呼,西方文化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1.3 艺术文化的差异

艺术是文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我国的艺术文化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委婉、内涵、古典的东方之美,而西方艺术文化体现出的是自由、豪放的现代艺术之美。两种文化在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段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

1.4 宗教文化差异

在中西方人们对宗教都有一定的信仰,在我国主要以信仰佛教、道教为主,老天爷为万物的主宰者。在西方主要是以伊斯兰教、基督教为主,上帝是人们心中的神,主宰着世上一切的事务。由于存在这些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在翻译过程中往往翻译偏向于方面。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从另一方面来分析语言也不能脱离社会而传承下去。中西方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异,语言的传播以及翻译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重视语言中情感的表达。总体来讲,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信息的丢失、文化信息的误导和文化信息的理解障碍3个方面。

2.1 文化信息的丢失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历史、经济、科技发展的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化都有极大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翻译工作人员如果对语言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或者对语言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只是机械的将该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文化的信息得不到传承,致使文化出现了情感和知识的丢失。例如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受到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英语短语为“Achilles' hell”指的是“致命的弱点”,“black sheep”在当地翻译为道德不高尚的人,如果翻译人员对当地文化不了解往往会翻译成黑羊。这些常用的短语在当地并不是用其表面的意思,而是应用它延伸出来的意思,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当地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2 文化信息的误导

文化上的差异给语言的翻译带来极大的不同。如果用我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对西方文学进行翻译和表达,往往会导致语言的翻译出现信息的误导和信息失去准确性。例如在西方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短语为“handwriting on the wall”,如果用我国的文化直接对其进行翻译就是“写在墙上的字”,这就是对文化信息的一种误导。这个短语出现的文化背景为,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宴请大臣时发现有一只手显现,在墙上写字,但以理解释说这预示着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从此,人们就用“handwriting on the wall”来表达灾难即将到来的意思。对同一件事情的褒贬不同,也会导致文化信息的误导。例如我国倡导的自由主义在我国文化中具有较强的贬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其具有较强的褒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对自由主义的翻译进行过多的贬义往往会导致文章的情感表达得不到体现,导致文化信息的误导,甚至出现情感丢失的现象。

3 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文化的支撑,翻译不仅仅是对文章表面进行翻译,而是要深入文化当中,深入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最终实现对文化的一种翻译。此外,翻译工作人员想要将原文清楚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涵义,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同时还要对该语言文化具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实现语言的翻译是文化的一种传递,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天华.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2] 施佳胜.情感意义的移译与丢失[J].外语学刊,2002年第02期.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情感意义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245-02

翻译并不只是向其他语种人群传达表浅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互通与交流,翻译工作也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转换,更深层次的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间的互相认识。在对非本土语言的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要对该地域的文化、语言、情感、习俗、宗教等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不使原著中的情感意义表达丢失。该文主要就中西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背景下,文化作品中的情感流失进行探讨。

1 文化差异具体体现探析

中西两地因为地域差异的关系,其文化背景差异甚大,其具体体现包括肤色、语种、生活习惯、文学差异等等。在语种方面,中西方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所采用的词汇、语言顺序、语法等差异大有不同,所以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不可对一项作品采用直译的方式,否则所表达出的意思必然会大相径庭,造成文化笑话。更有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对对方传统文化造成误解,从而给两方交流造成障碍,不利于双方文化交流的积极开展。该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1)科学文化。西方国家在科学研究上面所花费的精力要远远大于我国,进而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亦为世界之首。相比于我国,他们在科学文化的探索上更加的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个人观念,与传统理念相驳,由此更加能推动西方科学文化的前进与发展。而反观我国,更加注重的是尊重前人的成绩,甚至是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思想,从而将我国的科学文化发展更多的放在对前人思想的总结与延续上面,缺少了新的探索,因而中西两地的科学文化差异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且差距甚大。(2)民g习俗。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中西两方的民间习俗差异非常之大,具体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从饮食上来看,中国美食更注重作料烹饪,以味重、味多为特点,而西方国家口味却较为单一,且两方的食物味道与特色亦有较大的差别。(3)艺术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艺术差异十分的明显,我国的传统艺术一般是以委婉、古典著称,这与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性有关,而西方国家的文化却是更加的奔放与自由。(4)宗教差异。宗教差异是民族差异中最为显著的一点,科学、民俗、艺术最终会随着地域距离的淡化而形成互通,而宗教是数千年来的一种民族信仰,而且从近几年的传播与接受度来看,这些信仰正在逐渐的远离人们的生活。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与道教,西方则主要信仰基督教,以耶稣上帝为尊。

2 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体现

受到上述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差异影响,在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常会因此而产生局限,导致翻译后的作品与原著意思出现了误差,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在翻译作品中的情感意义方面,常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的误导。就中西方文化情感而言,在进行翻译时,如果只从我国的文化角度出发对西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表达,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原著所呈现的情感会因信息的误导失去其准确性。因而在进行语种翻译时,深刻的了解每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具体意义是翻译工作必须要探析的重点。如西方文化作品中常会出现一句“hand writing on the wall”,从字面上直译所得出来中文表达意思为“在墙上写字。”而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解读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句所表达的真正意义是指“即将到来的严重灾难。”其中涉及到了西方国家的一项著名典故,即巴比伦王伯宴会。而对于学习汉语的其他国家人群,有一件非常经典的小故事。我国人说“方便”包含着许多的意思,而对于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国际友人,常会因这一个词而出现一些误解,从而引发笑谈。

因中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若翻译人员对两方的语言文化不够了解,那么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错误的翻译便会出现。机械式的语言直译并不能将原著作品中的情感意义表达出来,造成文化情感上的缺失,失去原著韵味。在现如今较广泛使用的英语当中,有一个受到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出现的短语“Achilles’ hell”,翻译为“致命弱点”,另有“black sheep”,翻译为“道德缺失的人”。这些翻译都是结合了当地的文化与情感所翻译出来的简单词汇,若是从字面上来直译,必然会引起诸多的误会,致使词不达意,无法让我国读者了解到原句中的真正内涵与情感意义。而将我国的古代文学进行西方语种翻译,要想体现出其中的智慧与韵味则更加困难,需要翻译者投入更多精力。

受到现代社会发展下地域性差异的逐渐缩小,中西方的许多文化已经互相传播,且彼此接受度较好。饮食差异正慢慢变小,而在语言方面,我国的常用问候语用在西方国家却会成为不礼貌的打探隐私的行为,尽管近年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有所增进,但是民间的这些传统习俗却很难改变,我们所能做到的便是入乡随俗与相互尊重。东西方之美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是当地人们思想与生活差异的具体体现,含蓄的东方之美与热情的西方之美发生碰撞,所体现出来的却是文化互通的结果。所以,艺术无国界,地域差异间的互通更能表现出更多的艺术风格。因而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时的情感流失会越来越少。另外于方面,要想实现融合却较为困难,但是这种随着千年历史一直被延颂至今的宗教文化并不会真正消失,但是一个个体的人不可能同时信仰两种不同的宗教。

3 结语

在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必须要求翻译者对两种语言地区的本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只有真正理解到了两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作品翻译时,才能将另一个地区文化通过语种翻译变换成为能被本土文化、本语种读者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及内涵。然而,从目前的翻译界所出作品来看,亦会有许多的文化作品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原著作品中的部分内涵被丢失,尤其是文化情感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凌.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色彩词命名的服装品牌翻译[J].山东纺织经济,2015(6):42-44.

[2] 力提甫・托乎提.从文化差异看语言间的异同――以英语、汉语和维吾尔语疑问结构构成对比研究为例[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5(2):5-14.

[3] 李家元.从文化差异看四大名著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J].读与写,2013,10(2):16-18.

[4] 王健,马千里.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影视字幕翻译――以《老友记》和《布莱克书店》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14-115.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25-01

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不同国家在文化领域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显著的特征。语言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也成为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习一国语言,必须了解这一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因素。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做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如何从文化差异角度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提供了几点建议。

一、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一门语言,不单纯是指学习这门语言的词汇、语法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这门语言的思维习惯、运用语境、使用环境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整体,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了解我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对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词汇、语法等方面,还表现在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从汉语的角度去判断、理解英语句子,导致“中式英语”的大量出现。因此,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第二,英语教学对于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好地尊重西方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差异一方面激励着很多人不断去探索、寻觅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导致很多人对西方文化存在很多误解,由此也引发了对西方部分文化的不尊重和不理解。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穿插入文化差异的教学,使学生更好、更全地理解我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工具,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尊重意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差异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方式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英语的思维方式出发去理解英语,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必须要借助文化差异的教学。文化差异对于我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打破学生汉语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掌握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文化差异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不同,了解英语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运用方式等。这些对于提高学生运用和掌握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把握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语言教学注定是失败的。通过文化差异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词汇和语法有更好地把握,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种语言使用的语境、使用的方式等。开设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中西方文化总结范文6

一、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不同的风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社会活动之中渐渐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在当今的世界上民族非常多,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各不相同的文化使得在有关文学作品的翻译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比如,“红”这个字在汉语当中代表着颜色,并且含有幸福美好以及吉祥喜庆等方面的意义,但是在一些西方文化之中,“红”仅仅就是一种颜色,并不包含其他的含义。再如,“老”这个字在汉语当中代表着年迈、时间悠久、陈旧等,但是在英文之中“老”只是说明落后而已。所以,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对于语言以及文字并不能完全进行直译,进而给中西文化作品在实际的翻译工作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相关的翻译人员如果对文学作品之中的词汇进行单纯的翻译,那么很有可能会使文章产生歧义,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翻译水平。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有关体现主要是在精神、行为以及物质等几个方面,是所有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表现依据。中西方人们思维上存在的差异是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巨大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在整个文化领域之中,相关的思维方式能够引起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在思维方面的细微差异很有可能会导致两种文化之间产生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思维方式对于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视。西方文化普遍重视逻辑思维,更重视对于事物的研究以及分析,进而总结出一定的结论,并且反复进行验证强调。但是中华文化却更侧重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我国文化之中的中庸之道,提倡世间万物无论贵贱皆有其可取之处,这属于一种具有中性的完善共性优化决策之中的方法论,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我们的文化都早已深深地刻进了民族的骨子里,对于当代乃至后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使其文学作品都带有浓烈的民族情怀。所以思维方式对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导致中西文学作品具有巨大差距的一个根本要素。

(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能够代表个人对于某一种事物以及该事物具有特点的相关认知,并在心里做出一定的评价。中国和诸多西方国家不仅仅是在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价值观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相去甚远。与此同时,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观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方文化之中十分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这种观念认为个人主义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是充分体现个人奋斗的一种重要依据。而在我国文化传统之中,个人主义主要是代表不顾大局、自私自利以及唯我主义,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排斥以及摒弃。这种情况是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中国文化之中推崇团结意识、大局意识,认为只有团结一致才是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崇拜集体主义精神。所以由于中西文化对于个人主义的观念不同,其褒贬的寓意也大不相同。从这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价值观具有较大差异的国家之中,一个相同的词语所代表的含义有着全然不同的意义,这使得中西文化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之中有着非常大的障碍,造成相关的文学翻译出现较大的歧义。因此,在实际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之前,应该对文学作品具体的创作背景以及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高效地还原出相关作品的意境,提高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进步发展。

二、西方文化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传说内容丰富多彩,其包含着浓浓的文化特色,或是展现了人们对于一些美好事物的憧憬,或是证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有着非常深奥的内涵。由于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在诸多英美文学作品之中对于这些神话故事都有所应用,充分展现出了西方传统之中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让相关的文学作品蕴涵了更深的情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让读者拥有更高的审美兴趣。例如在翻译“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时,如果相关的翻译人员不知道与其有关的一段希腊神话故事,那么就很难准确地将其翻译出来。在希腊神话之中Achilles是一个备受人民尊重的英雄人物,他的母亲为了使他长大后变得强大,就在他出生之后攥着他的脚踝使他在冥河之中完成浸洗,果然A-chilles长大之后变得无比强大,他的身体能够禁得住刀劈斧砍,唯有当时被母亲攥住的没有受过浸洗的部分非常脆弱,后来敌人知道这个弱点后用箭射在了那里,最后使他失去了生命。因此“Achilles'heel”指的就是人们的弱点,假如对这个神话故事不够了解,那么就无法正确地解释作者在此句之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ShynessisherAchilles'heel”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害羞是他的弱点”。如果想要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正确地了解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内涵,那么就一定要对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

(二)《圣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圣经》对于西方人自身的道德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西方文化的进步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整个基督教的巨著。其相关内容包含了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感彩。其中有诗歌以及戏曲等不同种类的题材,充分表达了人们内心的虔诚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是西方人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诸多文学作者都曾在《圣经》之中取材,从而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想要抒发的情感,使相关的作品拥有更加丰富的语言,内容更具张力,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审美兴趣。

三、在中西文化差异之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整个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英美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美文学的相关作品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对于整个西方文化领域都起到了代表作用。正确地翻译英美文学作品,能够强化中西文化之间的传递以及交流。在实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地还原出原著中想要表达的内涵尤为重要,这样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到作者投入到文字之中的感情,让读者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受。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相关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地了解到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内在含义,对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特色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实际进行翻译时无法选择一些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出作品原本的含义。在相关的翻译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只是对于单个词语或者是词组进行直白的翻译,而没有切实理解原句所蕴涵的意境并对其进行转化的情况,从而导致文章内容死板,语句生涩难懂,扭曲了原著之中所蕴涵的感彩,使得读者无法感受到作者实际表达的内容,这严重降低了作品原本的文学价值,使作品缺少了应有的文学气息,同时也使得文化之间的传递产生阻碍。

异化以及归化是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两种主要的翻译方式,其分别代表了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意译以及直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共同进步与发展。伴随着如今中西文化在融合程度上的不断提高,意译以及直译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更加密切。相关的翻译人员应提高对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特色的了解,并切实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合理有效地应用意译与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进而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自身实际的翻译水平,尽最大的努力呈现出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所蕴涵的意义,使读者能够直观地通过译文对于作品的意境进行理解,真切地展现出作品之中的西方文化,有效地提升相关作品实际的文学价值。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高质量的翻译,从而避免降低翻译过后作品的价值以及意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