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1

一、机制创新,规范师德

完善制度。学校与每位教师签定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制订教师一日规范要求,建立教师忌事忌语,倡导教师“吾日三省吾身”:今天我微笑了吗?今天我能为学生做些什么?今天我该如何努力?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师德建设联系点制度”“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制度”“师德师风公开承诺制度”。既从正面提出了要求,又从反面划出了。

舆论监督。学校从2011年起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工作坊,建立了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凡涉及到收费项目的由家长委员会牵头,财务、会计两分开,账目公示公开,阳光透明;建立了校长接待家长、学生来信来访制度,设立校长信箱。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教育管理、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

榜样示范。学校成立由学校行政、家长、教师三个层面组成的师德考评小组,从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八个方面进行师德考核。对于参与、封建迷信,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和乱收费等行为者,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

学校还打造“十佳评选”榜样机制,相继开展了“十佳感动校园人物”“十大年度校园新闻”等评选活动,开展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表彰。有效地发挥了榜样的激励作用,传递了正能量,帮助教师实现道德情感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外化。

二、教育培训,提升师德

专家培训。学校把法律专家请进来,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详细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发动教师广泛讨论,让教师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自己和身边的教育教学行为。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华东师大应俊峰教授、马来西亚国际赏识教育学会曾桂安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张俊洪教授、广东省教育督导室原主任彭卓平先生、广东教育杂志社陈湘年社长等多位专家、学者,为教师作多层面、多维度指导培训。

阅读提升。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培养师德师风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共读一本好书”的阅读分享交流会。如《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水知道答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等书籍,让教师在阅读中感受“爱”与“责任”的含义。一位教师在读书心得中这样写道:“只要有爱心和慧心,每一位老师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我们的学校就将成为幸福的‘巴学园’。”

电影点灯。上学期,学校引进了电影课程,成为了全国第543所电影实验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了《三个傻子》《我心中的小星星》《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美丽的大脚》等与教师相关的电影。这些经典影片,点亮了教师的心灯,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教师的心灵。教师的心灵强大了,传递给学生和社会的也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

三、文化引领,培育师德

环境熏陶。学校注重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努力创设立体、多维的德育氛围,让教师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一大主题、两项教育、三面墙壁、四块阵地、五个乐园”的环境文化,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启迪教师的心智,浸润教师的成长。开展“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活动,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文明的办公纪律,使全校教师思想“合心”、工作“合力”、行动“合拍”。

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专业情意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7-004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以及“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把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部分,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居于《专业标准》结构框架的首要位置,由此可见,《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要求非常重视。

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界定,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侧重教师专业情意的表现,认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教师专业化成熟境界意味着专业情意的健全”[1]。有的学者侧重专业情意的内涵,认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感倾向,它包括教师对待教育的意识、态度和专业精神”[2]。也有学者将教师的专业情意界定为“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情感、意志因素”[3],这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不谋而合。受布鲁姆情感目标分类思想启发,也有人将教师的专业情意分为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方面内容,这与《专业标准》中所强调的专业理念和师德非常吻合。所以,本文以“专业情意”指代《专业标准》中的专业理念和师德。

专业情意是幼儿园教师从事保育和教育实践工作的情感和动力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高尚,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热爱幼儿的幼儿园老师,才能给予幼儿精心的呵护和教育。近年来,社会上沸沸扬扬的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标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讨论中,我们深刻意识到,作为幼儿园老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人修养与行为等专业情意更是重要。作为幼儿园教师主要培养基地的幼儿师范院校,必须以《专业标准》为依据,把提升专业情意作为幼师生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注重职业规划,引领专业认知

苏州幼儿高师根据新生入学时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约有45%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孩子选择了幼儿师范学校;30%的学生认为幼教发展形势好,将来容易找工作;20%的学生是受到家长或朋友的影响;还有5%的学生因为害怕高中三年吃苦而选择了幼师。[4]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兴趣、意愿而选择幼儿教育专业的,更谈不上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对于自己的个性、爱好认识模糊,对幼儿教育专业缺乏了解,如果仅靠年轻人的冲动和理想的就业前景来设定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的专业认识和今后的学习产生障碍。

我们以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开设师范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入门指导”课程,介绍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介绍学前教育专业中一些比较重要、需要关注的话题,并对接下来的专业学习提出建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幼儿教育专业有总体认识,对五年的专业学习有初步规划,对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有基本定位,从而正确设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注重情感培养,激发专业情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出发,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幼师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幼儿,除了正常的教育任务,还要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包容孩子的调皮捣蛋。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幼儿园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情意越成熟,就越会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教育才越有效。但是,由于情感、态度类的目标难以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来,因此,幼师课程目标中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和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态度,我们采用渗透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环境的创设、语言的引导、内容梯度的合理安排,保证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最有效学习,在专业成就中提升专业情意。其次,充分发挥“以大带小”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主题班会活动和团队活动,请五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介绍自己五年的成长历程,展示自己五年的专业收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点燃学弟学妹们的专业成长之灯。第三,秉承“缺失优先”的原则,增开专门的职业信念与养成教育活动课程,开展包括职业感情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思想的启迪、职业素养的强化、职业信念的确立等在内的活动,并将其贯穿于五年培养全过程,用情感课程熏陶、激发专业情感。

三、注重教育实践,坚定专业信念

在通过加强专业认识、激发专业情意来培养专业理念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专业信念的提升。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见实习是坚定师范生专业信念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幼师生在切实的教育见实习活动中,通过与孩子的亲身接触,能够对孩子有更加清楚鲜明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教育理论学习中的不足,更能够巩固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坚定自己专业信念,进而影响个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注重教育见实习,一方面要增加见实习时间,将原来占总课时1/10的见实习时间增加至总课时的1/5。另一方面注重提升实习质量,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从三个层面规范教育见实习活动:在学生层面,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在幼师生进入幼儿园见实习之前,通过见实习动员、优秀园长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见实习的重要性;见实习过程中,除了完成观察记录、反思等任务,还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确保见实习的教育实效。在指导老师层面,每所实习幼儿园学校指定一位专业教师,负责该园实习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通过不定期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共同听课、现场指导评课,发现、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帮助。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师生的专业信念,也为专业教师践行自己的专业理念提供了机会。在实习幼儿园层面,学校向每所实习幼儿园发放“幼师生见实习任务书”,使幼儿园充分了解幼师生见实习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保证每位幼师实习生有适量的教学任务和充足的教学机会。

此外,还需不断探索提升实习的实效性。在学生实习期间,我们联合幼儿园指导老师开展了“同题开课”活动、“一课三研”活动。在师生共同备课、共同研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坚定自己的专业信念。

四、注重活动课程,提升专业道德

教师的专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受到不良社会环境、幼儿师范学校生源素质下降以及师德课程设置缺乏、教材内容陈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师生对师德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加强幼师生的师德建设,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针对师范学校中存在的师德教育流于形式、师德内容空洞陈旧、师德方法单一枯燥等问题,在德育总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考虑德育目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考虑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发展变化性,制定了阶段性师德教育目标,开设相应的德育课程。一年级学会为“生”,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目标,主要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内容。二、三年级学会为“人”,以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为目标,主要学习《思想政治》和《哲学》。四、五年级学会为“师”,以增强专业道德,树立正确教师观为目标,开设《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在传授师德知识、激发师德情感中增强学生的师德实践能力。[5]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德育活动。“道德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只有富有意义的、自然的、新颖的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人的自主发展。”[6]所以,师德教育更应该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文化育人”的德育最高境界。利用早晚自修、班会课、团活动、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及教育见实习等机会,开展“我爱幼师”、“假如我是一名老师”、“我骄傲,我是男幼师生”等主题班会;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开展“幼师生应知应会”知识技能竞赛;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活动;开展“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情景剧表演”活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专业情感,更提供了丰富的师德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胡东芳.教师形象:从“公仆”到“专家”——创新教学呼唤教师专业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1(11).

[2]文雪.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养成[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3]孙燕.创新背景下的教师情意[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胡娟,孔宝刚.提高五年制免费男幼师生的专业认同感[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12).

[5]贺春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33-36.

[6]叶翔.论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幼师教育实习[J].学前教育研究,2005(5).

Cultivation of Preserv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 Affection and

Willpower Based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

KONG Bao-gang & HU Juan

(Suzhou Kingdergarten Teacher’s Academy, Suzhou 215008, China)

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3

国家实施了“国培计划”,对中西部省份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何设计国培计划的培训方案,成为每一个培训项目承担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其中,更重要的是培训内容的设计。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反复强调:“培训不能讲空道理,也不能纠缠概念,重要的是要务实,从培训的针对性入手,突出围绕解决一线教师最容易碰到、最困惑的问题,共同研讨解决的出路。这是研究的收获,也是进步。”所以研究作为“学生”的教师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师培训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自此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各种有关外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教师的素养与心理健康是研究的热点,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但是,骨干教师样本的难得性、测量的不稳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培训教师的调查研究。国培学员作为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的群体,其心理特点是中学骨干教师心理特点的典型代表。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南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师范专业大三学生、2010年度在南阳师范学院培训的学员(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在国培学员中随机选取40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36份有效问卷;在英语专业师范专业大三学生中随机选取62人,发放问卷62份,回收52份有效问卷。

(二)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问卷,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人格类型论所发展的测验工具。该工具普遍为学校及职业机构所采用,应用成熟,信效度高,应用价值大,实用性强,操作方便,能有效地为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帮助。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这种兴趣我们称之为职业兴趣。鉴于文字版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问卷里面包含询问个人理想、职业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多种人格因素,我们拟使用这个量表在国培学员和师范生之间实施测量,然后进行对比,以期发现差异。随机对教师和大学生进行职业适应、职业准备和自我概念等方面的访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A和教师B,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三)研究假设中学英语骨干教师与该专业师范类大学生之间是否存在职业方面的差异?是哪些方面的差异?是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个性,还是其他方面?这些差异可能是师范类大学生培养的切入点,也将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参考方向。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拟选取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和英语骨干教师(国培学员)为初试进行上述内容的比较调查研究。

(四)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本研究使用文字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问卷,问卷包括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感兴趣的活动、擅长获胜的活动、喜欢的职业、能力类型简评和职业价值观等六个部分。在进行正式测验之前随机抽取20名大学生进行预备测验,并在测验后进行了访谈。根据施测及访谈结果对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了问卷。最后,由经过培训的测验员对调查样本正式施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管理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根据103份问卷的内容,经过5名心理学专业师生的讨论,对每份问卷中所涉及的类型进行归类编码,并将结果录入统计软件。

(二)国培学员与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差异国培学员的职业人格倾向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型、传统型、艺术型、企业型、研究型和实际型。大学生的职业人格倾向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型、艺术型、传统型、企业型、研究型和实际型。t实际型=-7.838,p实际型=0.000;t研究型=-5.728,p研究型=0.000,当p<0.01时,说明骨干教师(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对比在实际型、研究型两个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而在艺术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等四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三)职业能力上得分差异骨干教师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实际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等四个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当t艺术型=-1.681,p企业型=0.006时,在企业型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艺术型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四)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对从“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中取得的有关师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数据进行百分比统计,用每一项的选取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到该项目的百分数。结果显示,在骨干教师中,100%的教师倾向于“工资高、福利好”的职业;50%的骨干教师倾向于有“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职业;17%的教师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的工作;17%的教师倾向于“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的工作。在师范专业大学生中,48%的大学生倾向于“工资高、福利好”的职业;37%的大学生倾向于“工作稳定有保障”的工作;33%的大学生倾向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的工作;27%的大学生倾向于“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的工作;17%的大学生倾向于“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的工作。除了工作环境舒适方面无差异,其余方面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教师比学生更注重工资、福利方面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保障性、工作轻松以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方面。

四、个案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选择了大学生A和中学教师B,对其调查结果进行了个案分析。师范大学生A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例子,他在各维度的得分都很高,最令人惊奇的是,在霍兰德职业测验中看似不相容的两个维度———“实际型”和“社会型”上都得了36分,访谈显示,实际型的操作技能是其从小的爱好,社会型的交往倾向则是受家庭、学校教育、朋友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结果出现“不相容”的多个项目高分。那么,这些高分同学真的就任何方面都比骨干教师强,无须提高,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事实上,真的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儿童和青少年时,尽管他们学习了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但是仍然很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帮助他们。此外,据访谈,该学生自己的情绪常常陷入混乱,怎么去帮助其他人呢?所以,尽管这名大学生在测验中得了高分,但是自己的情感调控能力、表达和助人能力还远远比不上那些骨干教师。从访谈中可知在他的自我概念中有较为明显的冲突,比如在对待自己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时,感到落差大、情绪容易紧张,出现不同“社会自我”之间的角色冲突、情绪的极端化等现象。

中学教师B,36岁,虽然自己从事了多年的教学,有着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估分都很低,“因为在生活中,感到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越来越多,所以在评估自己能力的时候自然就比较保守,而且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比较大,也不敢去夸张自己的能力。因为从教时间较长,除了教学之外没有旁骛之心,所以也不奢望自己拥有其他方面的能力,更没有刻意去发展,只是在有关教学方面才予以重视”。他的有代表性的情况说明教师拥有一种成熟的心态、有较高的情绪调控和教学监控能力、充足的教育机智、较强的实践助人能力。访谈显示,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他对自己的“教学自我”有了比较稳定的同一性认识;有一定程度的教学效能感,作为人父、人夫、人子,不同“社会自我”之间的角色冲突也渐渐平息,自己的工作的阻力也慢慢减少。“因为我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所以情绪较为稳定”。

作为“教学专家”的骨干教师和作为“新手”的师范生,存在大量实践知识和经验的缺口,这些实践知识和经验都是以“缄默知识”形式存在于内隐记忆,所以在问卷之中无法发现,而无法对比的正是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知识,他们决定了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一个可能让刚登上讲台的师范生抑郁的教育场景对于“专家教师”来说可能意味着挑战,意味着自我效能感的新迈进,所以新手容易产生挫败感而专家不会。从访谈结果我们才真正发现师生之间存在的差距,师范生要想早日达到骨干教师的水平,需要多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生活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情绪能力,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符合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好教师。而现在,即使拥有多种技能的大学生也有可能被市场淘汰,这就加重了大学生的危机感和焦虑感,所以现在的师范生情绪调控能力和助人技能迫切需要得到强化。深入的个案研究发现,师生的测验结果深受时代和实践经验的影响。骨干教师与大学生比较起来,自我更加和谐,自我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增加了“教学自我”)。

五、讨论

(一)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职业兴趣倾向差异骨干教师与师范生职业人格类型方面,“师生”在社会型维度上得分都比较高,实际型维度得分则都比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样本限制,另一方面也说明师范生和教师都有乐于助人的从善意向,适合做育人工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骨干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归属感是积极的。尽管二者在得分上的排序稍有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各项得分都比教师高,说明当代大学生兴趣广泛,也可能是教师需要面临更多的现实压力,从而使自己的兴趣面缩减,但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他们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在职业兴趣倾向测验中,“师生”在实际型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且学生在测验中所得平均数比教师高。研究型的人格倾向的典型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测验结果显示,骨干教师在研究型维度上的测验结果和师范生有显著差异,其平均数低于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再加上教师承担的职称评定、家庭生活等压力,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方面。

(二)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差异在职业能力测验中,中学骨干教师与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实际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等四个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而在企业型维度上差异相对较少。中学骨干教师已经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看待事物较为保守,在自我认知上没有一种积极、乐观的评价。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新人,对自我职业能力的估计偏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对于尚未亲身经历的职业挑战,有很强的乐观性,相信自己能够发挥潜能勇敢面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三)国培学员与英语专业师范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通过对师生职业价值观上的比较发现,骨干教师比较倾向于工资高、福利好和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这也反映了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当前,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乱集资乱摊牌、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不闻不问、不关心教师生活等现象。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条件,使其安下心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青年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保障性、工作轻松以及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等方面。这反映了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认识到高福利工作比较难以得到,以及大学生没经历较多的社会化,思想相对自由,热心追求自己的理想,期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六、不足与展望

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77-02

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在第30个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因此,高等学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1],有责任、有义务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然而,地方高校作为向本地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导致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脱节。

一、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1.建立三方联动的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招生、就业机制。自2010年起,学校充分发挥本校毕业生在陕北地区政府部门和中小学中人员多、分布广的人力资源优势,由高校牵头,地方政府与中小学参与,每年定期召开一次教育实习基地和教学工作研讨会,在增进三方相互了解、深度融合的同时,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支持和引导作用,厘清生产者与用户的共生共荣关系,逐步确立了由中小学负责向政府部门提供用人数量与规格,政府部门依据本地区教师的整体需求情况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计划,高校依据人才需求计划制定招生计划,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完成对师范生的选拔和实验班课程体系设置,鉴定协同培养协议,实现高校招生与中小学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2.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的教师发展机制。陕北地区基础教育底子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资源短缺,从事教学研究的气氛不浓,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因此,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学校坚持从陕北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岗位双向互聘、管理岗位双向互换”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在全面提升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双方教师育人能力和教育技能的不断提升。

3.建立四年不间断的培养机制。前两年,高校在完成学科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专业通识基础课教学的同时,聘请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或领域专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聘请中小学数学教学名师和德育负责人以现场教学的形式,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师修养等数学教师基本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师范生遴选工作,组建实验班,并完成实验班学生校内外导师遴选;第三年,依据实验班课程体系和协同培养协议,高校完成学科专业课教学,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教育技能类课程教学,双方共同制定教育见习和学生兼职辅导实施方案并完成相关的指导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协同培养协议的落实与督查工作,保证协同培养质量;第四年,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高校与中小学共同制定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并在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真正形成前两年打基础、第三年提能力、第四年促卓越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4.建立三方共同承担和管理实践教学的机制。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2]。过去学校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远远达不到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近几年,三方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增加教育实践经费的投入、实施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硕士生的“双导师制”和“兼职辅导制”、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出台实践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等举措,为卓越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搭建了优质的实践平台。

5.建立三方多途径交流、研讨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资深中小学教师上示范课,使高校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对中小学数学课授课模式有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引导他们及时跟进、不落伍;二是聘请中小学教师讲解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使高校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含,深入理解高科技时代数学教育的本质;三是校校间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及时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措施;四是组织专业教师在中小学进行短期挂职教学,使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得到亲身体验,促使他们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能动性;五是建立了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兼职辅导的机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六模块”协同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坚持以提高师范类人才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教育实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构建由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学科专业课模块、教育技能课模块(包括专业见习和兼职辅导)、综合实践模块(校内模拟、中小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六个模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2.依据课程特点,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教学中,以专家报告、专业讲座、现场教学、在线学习、分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在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模块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占总课时的30%左右;在教育技能模块教学中,使用现场观摩、探究式、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占总课时的60%左右;在实践教学模块,采用模拟法、示范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占总课时的50%左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作用,依托“三位一体”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等,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着力强化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方式上采取名师讲堂、教育见习、兼职辅导、校内试讲、混合编队实习、顶岗实习等,使中小学全程参与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培养,深化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高效运作;在教育实践的内容上,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制定教育实践实施方案,将教育政策法规、师德师风、理想信念、职业技能、班主任工作、谈心与家访、课外活动与社团活动开展、教学效果评价等纳入到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中,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对中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和深入理解,在提升他们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参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提升专业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认知能力。通过每年参加省、市中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推进会,使专业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深入学校、进入课堂,现场感受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倾听中小学数学教学一线专家名师导学、导教,并针对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归纳规律,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在三方的共同参加下,通过举办三字一话、“祖国・社会・人民与我”演讲比赛、“读・思・行”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必读书目、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数学竞赛、名师导航、中小学数学示范课等系列活动,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全方位、多渠道充分认知教师职业,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立志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6.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资源共享平台。近几年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全方位改变高校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搭建了以政策与法规、经典案例、名师讲堂、难点赏析、精品课件、精品教案、教学研讨、师生互动等内容为板块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资源共享平台,改变了师范类人才传统单一的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方式和途径,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地方高校作为向本地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全面提升本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是实现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无缝对接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为本地区基础教育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民教师仍有众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5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

而语文学习习惯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所包含的内容从课内学习到课外实践,从读书到写字,从观察事物到使用工具书、写日记,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到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那么,一个人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它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被动,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个层次是自发;第三个层次是自觉;第四个层次是自动行为。

有了以上对习惯形成原理的认识,我们就要研究习惯的特性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策略。

一、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复合性,行知并重

哲学家认为,人的活动无非两种:一是外显的实践活动,二是内隐的认知活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因此,习惯的养成明显具有复合性,既要重视外显的实践操作技巧的熟练,也要重视内隐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必须关注以上两个方面的整合,协调同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长期性,持之以恒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士兵入伍后要花很长时间学习操练,刚开始需要集中注意去听下达的命令,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当他一听到命令,士兵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有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看到一个老兵正拿着晚餐回家,他突然喊了声“立正”,于是,老兵立刻垂下手,手里的羊肉和土豆都掉进了水沟里。这说明操练十分有效,反复的操练已经渗透到士兵的神经组织中去了,在潜意识里形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这就是长期培养出来的习惯。习惯就是不假思索地进行的经常反复的自觉行为程序。比如,我们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老司机发动车时,可以不假思索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把车开走;喝醉酒的人神志不清,可以干出很多傻事,但是回家的路不会走错,这些都是习惯。

三、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微观性,防微杜渐

习惯的培养是具体的、围观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就是要从习惯对人格塑造和终身发展的影响去考虑,把习惯的培养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予以落实。

教师德育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 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