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1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中高职衔接;“3+3”项目
一、引言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是让中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中高职衔接”作为架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溧水中专”)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海院”)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衔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3+3”项目,通过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原因,提出解决策略。
二、存在问题分析
溧水中专与江苏海院的衔接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于2014年批准试点立项,两校经过多次交流对接,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衔接问题。1.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应由受教对象来制定培养目标。中专校招生的初中毕业后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其目标是培养实用的初级技术性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出现重操作、轻文化现象,只要求学生会操作就可以,而不去溯本求源。而高职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生源主要来自普高,其培养目标自然较高,要求既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这两种状态,使得在衔接过程中往往出现高职的培养目标用于中职毕业学生理论偏多、难度偏高,导致学生进入高职后无法适应,出现厌学倦学的情绪。2.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和抓手,其优劣从客观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内涵建设的核心。当前,中高职衔接出现的种种问题皆由于课程衔接体系不完善而至。常见的问题是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课程重复或断层现象严重等,学生经常出现跟不上高职教学进度、对已学过的内容懈怠等,进而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最终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以提升,毕业学生难以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江苏海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溧水中专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1)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课时为120课时;在高职阶段,也开设本课程,学时为52课时,这里面势必出现大量的重复现象。(2)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在中职阶段,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开设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20课时)、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186课时)、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0课时)等课程;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路分析与测量技术(65课时)、低频电子线路(72课时)、数字逻辑电路分析(64课时)、电子工艺课程设计(56学时)。课程知识出现大量的重复交叉现象。(3)电子产品生产技能模块。在中职阶段,本模块开设有SMT设备操作与维护(90课时)、电子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84课时)、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84课时)、电工仪表与测量(30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子产品测量实训(56课时)、电子设备维修技术(64课时)、维修实训(84课时)等课程。本模块交叉重复度不高,但衔接度不够。(4)电子产品开发设计模块。在中职阶段,开设有单片机技术应用(90课时)、电子制图(60课时)、传感器及应用(84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C语言程序设计(68课时)、C51程序设计(75课时)、C51课程设计(58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75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28课时)、电子制图(75课时)。本模块部分出现了电子制图、单片机技术的知识重复,中职阶段没有开始程序设计课程,开设有难度较高的传感器及应用课程。高职与中职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衔接程度不够,各自目标不清楚,出现了中职对高职的需求不够,高职对中职的要求不清晰等问题。
三、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1.机制与制度保障。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学制的衔接,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问题不是教师自己个人行为可以解决的,因此需要在校级层面建立一种宏观管控的机制,来确保衔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有计划、有要求、有制度等。譬如机制约定衔接双方必须要定期举行互访、相互听课、人员互派、课程共建等,这样有利于衔接双方信息的及时交互,有利于培养目标的统一制定、课程方案的科学安排等。2.成立课程衔接工作小组。课程是衔接的核心,关乎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两校应在机制和制度的要求下,建立专业共建小组,由两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同时也要邀请具有典型性的企业参与。该小组可以通过研讨、调研,制定六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划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而共同协商中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高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特别是强调能在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全部由中职院校开设,这样高职阶段就能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来培养人才。高职院校也要帮助中职院校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经常安排专业教师到中职院校开展讲座,有助于开拓中职院校教师的视野,也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总结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2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递进
实现工业化、强国富民,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战略,并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培养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对口招生和“3+2”、“3+4”等几种模式,由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几种模式中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五年一贯制高职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未能被广泛接受,只是在无法进入普通高校或高中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读,因此,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又因为不存在升学压力,造成培养目标实现难度较大,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部分用人单位最不欢迎的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对口招生,虽然通过考试选拔,但从调研发现存在中、高职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3+2”、“3+4”分段培养模式,则存在课程各成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作者所在单位举办全日制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是较早实行“3+2”分段培养的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互衔接的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2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中职到高职和高中到高职有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同属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为”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均是将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前提必定是培养目标的衔接。我们在“3+2”分段培养中,首先,将“3+2”虽分段但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专业,结合中高职的特点,统筹制定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对中高职给予准确的目标定位,将“3”作为“2”的基础,“2”作为“3”的提升。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中高职不同阶段有各自明晰的培养目标,且培养目标层次分明,具有从中到高的递进性,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可以获得不同的职业岗位能力,从中职进入高职后技能水平得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图1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分层、衔接可从事的岗位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相衔接的培养目标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的奠定了基础。
3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既然是衔接就不能把“3”和“2”给分割开来,在培养目标相衔接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一体化的概念,要根据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首先实现课程设置的衔接。分段培养的专业虽名称不同,但属于相同专业处于不同层次,因此,在课程设置相衔接这一点上并不难做到。下图列出了以核心课程为例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从图表可以看出,所建立的课程体系与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从中职到高职不仅仅是技能水平的从中到高,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
4教学内容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实现有效衔接关键点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定,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充分体现层次性,同时又要体现“3”为基础,“2”为提升的递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职阶段结束,不进入高职阶段学习也能顺利就业,升入高职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机械制图、数控车实训、先进制造技术三门课程为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充分体现递进性。中、高职衔接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自开始以来就受到欢迎,但期间也存在诸多问题,除学校要加强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研究外,还需要制定规范性、可操作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打破校企、校校之间的壁垒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作者:周伟 冯莹 单位: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凌.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2]张欣,张春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1).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4
一、指导思想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机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并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着眼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工作方针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免试入学、免费就读、弹性学制、定向使用”十六字做文章,系统考虑政策目标、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将教育发展与行业需求有机联系起来,深入分析问题,有效培养和使用多层次农业生产经营及服务人才,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与农业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对象与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将具有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与服务工作的中青年农民,培养成具有作物生产、花卉园艺生产、动物养殖、水产养殖、经济林生产、农机具使用与维修、农产品深加工等技术,或具备管理、经济、法律、投资等知识和市场运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技能型、技术型、服务型、创业型的多层次的满足产前、产中和产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及服务人才。
三、培养与使用机制
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对象生产实践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规划,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四证”培养模式:即最低级的单项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一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初级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二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中级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三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高级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四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见图1)。
每一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获得必须完成规定的相应理实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块学习和生产实践实习,经综合测评达标后,颁发证书。不同级别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确定具体的生产、经营、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实行“一人一证、定岗定业”,职业资格证可连续或阶段性在同一或不同职业院校逐级培养更换获得。此证既是农业这一特殊行业的同等学历证明,也是从事此特殊行业工作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得到保障的资格证。
1. 培养目标
与传统学历教育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四大模块,从技术操作和基本管理入手。第一模块培养目标为“会做”,培养基本操作的专业能力,主要针对单项专业操作技能人员,安排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生产实践半年;第二模块培养目标为“拓展会做”,培养专业能力和相关能力,主要针对综合专业技术、基层管理人员,安排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生产实践半年,以上两个模块可在中职或高职学校进行。第三模块培养目标为“组织设计会做”,培养较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主要针对中级生产、服务、中层管理和中小型农业企业创业人员,安排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半,生产实践半年,本模块要在高职学校进行。第四模块培养目标为“研究创造会做”,重点培养创业型综合职业能力,主要针对高级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人员,安排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半,生产实践半年,一般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职学校进行。由于是免试入学,由低到高自然淘汰,分级培训,培训课程设置的先后次序与传统学历教育相反,培养模式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加生产实践实习,实行弹性学制,四个模块相互独立,又逐步提高。可以连续学习完成,也可以根据生产经营实践的需要,分阶段学习。这样,通过一个培养体系,能分别解决农业领域从简单劳动者,到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员、管理者和创业者,各层面人员的教育培养问题。
2. 录取与管理机制
国家教育、农业、财政、组织、人社等主管部门可以联合行文,实行农村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到当地教育、农业主管部门注册、领卡免试入学,到相对应专业的农业院校交卡免费上学。每个模块达到合格,由农业院校颁(换)发相应级别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毕业后先凭证到当地农业部门报到,获得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的政策、贷款等扶持。同时,要从政策上不断强化农业经营准入制度。农业院校凭已培训的各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培训卡到政府财政部门按同等学历学生教育经费标准划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从长远看,这一培养模式应该是农业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
3. 资格证发放
农业是一个弱势行业,基础性产业。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培养的农业人才定向使用,为了更好地取得政府在资金、项目、经营权等方面的支持,教育、农业、财政、组织、人社等主管部门应明文规定,新型职业农民“免试、免费、弹性、定向”班培养的学员不发毕业证,只发同等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该资格证在农业行业具有同等学历层次。
4. 职业方向
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学员就业主渠道是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及产前、产后服务和农业产业领域创业工作。同时,鼓励具有同等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参加县级及以下农技推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考试录用。
四、培训实施计划
1. 一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
培养期限为一年半,培养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主要开设种植技术类、养殖技术类、农产品加工技术类或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类项目,任选一类。
2. 二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
培养期限为一年半,培养对象为高中(职高)毕业生和取得一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初中毕业生。主要开设相关专业技术课、专业基础类课、初级经营管理与服务类课、职业道德类课。培养合格者为中专同等学历。
3. 三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
培养期限为两年,培养对象为相近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和取得二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初中、高中(职高)毕业生。主要开设中级专业技术课、中级专业基础类课、中级经营管理与服务类课、创业类课、农业政策与法规类、人生价值观类课、语言能力类课。培养合格者为大专同等学历。
4. 四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
培养期限为两年,培养对象为相近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和取得三级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高中(职高、中专)毕业生。主要开设高级专业技术课、高级专业基础类课、高级经营管理与服务类课、高级创业类课、农业国际贸易与法规类、国情与人文素质类课、语言能力类课。培养合格者为本科同等学历。
以上四种级别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的具体课程设置还需要进行专门、系统化的研究,每个模块要设半年的生产实践培养环节,并探索试行“学分银行”弹性教学管理机制。
五、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5
一、中高职衔接的内涵
中高职衔接,即中职和高职实施贯通从而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外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如英国、澳大利亚模式国家确认职教与普教文凭等值的衔接;德国、法国模式专门补习促进学历达标的衔接;美国模式实施中高等一体化职教大纲或课程的衔接。国内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一贯模式。即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签订协议,实施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具体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2)升学模式。即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没有签订协议,中职学校学生统一参加升学考试升入高职院校学习。(3)直通模式。即高职院校内部招收部分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目前,全国部分省市正大力开展三二分段式中高职衔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试点工作,即属于上文所述的一贯模式。如广东省2013 年确定全省39所高职院校与部分省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对接,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鉴于此,全面厘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中高职衔接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招生考试制度、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校际合作、教师培养培训、实训装备、行业指导、质量评价等方面实现全面衔接。
具体来说,宏观层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统一考试、单独考试、高中学业评价、中职对口考试、特殊技能人才、中高职贯通等多样化入学选拔方式,统筹设计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学制,规范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鼓励探索试点五年制分段培养、中职在职学习、高职学分制课程等衔接方式。微观层面,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院校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研究确定中高职衔接专业,编制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衔接;编制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探索联盟、共建、托管、高职院校设立附属中职学校等中高职衔接校际合作形式,实现校际招生考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建立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设计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和学分银行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不同层次的衔接;建立基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标准的中高职一体化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二、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培养目标界限不清
通过调研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存在着两个教育层次培养目标厘定不清的现象,基本描述成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市场分析、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策划等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营销技能人才。同为培养技能人才,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相似性,但中职和高职属于同一类型教育的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差异定位,划分界限不明显,导致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能顺利衔接。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重复
由于中高职教育管理相互独立,导致各自为政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雷同,致使课程体系设置没能衔接,导致课程内容重复。我们通过比较广东省一些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类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课的教学内容均存在重复现象。中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均开设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消费者行为、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在选取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几乎没有深度、广度和难度的区别。
(三)中高职实践技能课、文化基础课不能衔接
我们通过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中高职校企合作现状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中职学校办学历史较长,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专业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很多院校在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方面还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忽视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存在难度,同时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后续高职阶段培养市场营销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难以实现,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能力低。
(四)中高职教学过程不能衔接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不仅课程设置重复,而且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也存在重复雷同。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没有沟通协调统一制定衔接课程标准,而是各自实施不同的课程标准,也没有按照统一要求和标准制定衔接授课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也没有实施衔接。
三、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对策
(一)厘清中高职专业培养目标
要顺利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首先要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中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二者均培养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营销技能人才,但是二者又有各自的定位,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中职学校注重培养掌握基础的销售操作技能,而高职院校注重提升学生的销售管理和营销策划综合技能。体现在职业资格层面,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直接对照可操作性标准应是营销员、高级营销员岗位,高职培养的直接对照可操作性标准是助理营销师岗位。
(二)衔接中高职营销课程体系
根据 岗位群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个方面构建能力递进、内容拓展、模块化设置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所谓能力递进,即体现在课程目标上,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高职阶段提升综合技能训练之外,兼顾职业岗位拓展和跨专业学习需求,专业能力方面侧重培养职业领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谓内容拓展,即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基于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高职阶段课程内容应该以中职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特别是衔接课程一定要明确中职课程培养目标和高职课程起点,实现课程内容的无缝衔接。所谓模块化设置,即体现在课程结构上,将中高职课程分别设置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课程模块。
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操作重点应该是《市场调查与预测》等7 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衔接,应按照统一规范编制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实现营销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延展。如中职学校《市场调查》课程,要求熟悉市场调查的基本流程,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设计市场调查方案,能独立进行市场调查活动等。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建筑行业 发展 培养目标
一、影响建筑类中职教育发展的因素
1.建筑行业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从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看,建筑行业仍属于劳动办密集型产业。行业的发展情况决定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多寡。二十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一座座城市地标拔地而起,体现当今世界建筑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得以大量应用。鸟巢、水立方、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世博园等项目无一不显示中国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质量的发展水平。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和建设部调查,2000年,我国有9.7万个建筑企业。到2004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达到12.8万家,从业人员达2791万人。
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利因素,建筑工程项目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仍停留在照图施工的要求上。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8%,其中小学以下占38.5%,全国建筑业经过培训获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职业资格证)的农民工只有74万人,只占从事建筑业乡村劳动力的3.1%,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也仅占7.8%。这就让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有了用武之地。因此,随着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逐步市场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西部大开民政策的施行使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断趋好,“出口”的繁荣也就带来了“进口”的繁荣。在高就业率的金字招牌下,各个建筑类中职学校的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建筑市场对于现行培养规格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终将会随着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改变。
2.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影响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除了受行业发展影响之外,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也是主要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使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地位突显出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今后十年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作出了明确而详实的说明。其中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途径,规定了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在校生比为1∶1。这些都为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但如果只看到这些有利因素而盲目乐观,不结合建筑类职业教育的整体结构及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类别的变化,则无疑不利于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纲要》还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中、高级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20%。仅以成都及周边地区为例,建筑类高职院校以及开办建筑工程类专业专科教育层次的就有德阳建院、西南交大、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试想,这些接受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哪里?他们中的绝大部份将充实到施工现场,担任一线的技术人员。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岗位将和现有的中职类毕业生一样成为施工员,从而挤占、最终取代中职毕业生的原有就业空间。
二、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1.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将稳定增长
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纲要》中关于高中阶段教育中职、普两种教育体系的规模要求。《纲要》提出,2015、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2250、2350万人,占当年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0%。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在高中阶段招生时直接按规定比例限定当地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如《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招生比达到5.2∶4.8,同时国家《纲要》还提出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就学以及建立毕业生对口升学制度等鼓励措施,从而保证了中职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筑类中职教育规模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而建筑行业相对良好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平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预期都成为建筑类中职学校吸引生源的重要原因。
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其中建筑业是其主要就业选择。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一线建筑工人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其进行职前或在职教育提上日程。如2009年,成都市就在一些建筑工地以夜校形式对建筑工人集中开展职业教育,涉及工程技术、劳动安全、法律等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对一线工人进行相关培训的主要机构。
2.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须向下调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反观目前各建筑类中职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中对培养目标的规定,基本以培养建筑工程员为主,即建筑类中等技术人才或施工管理人员。将其与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较,不难发现,二者基本相同。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建筑类中专学校)的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规定如下:培养具备建筑工程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建筑施工、建设管理、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建设监理等专业工作。因此在建筑业就出现了施工现场,从事一线施工管理同一岗位的的从业人员,既有中职生,也有高职生,甚至还有本科生。
建筑类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相近,有其历史成因。笔者以为,目前我国的建筑类中职学校以原有的中专学校为主,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成体系前,各建筑类中专学校承担的正是各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现有的建筑类高等职业学校则是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成。这就造成目前两者名称不同,但培养方向相同的尴尬局面。加之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开工量持续向好,对于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员)的总需求量较高,按现行培养目标毕业的建筑类中职生的就业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近三年来一次性就业率皆超过90%。但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层将更加明确和清晰。按照《纲要》的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将达到20%。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上调还是中职教育适应行业人力资源需求,从培养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下调为培养施工一线的技术工人,答案不言而明。同时,农业富裕人口大量进入建筑行业,对他们的职业教育而言,现行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宜的,而成为掌握相应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应是针对他们的培养方向。
3.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
经过多年演变,目前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2+1,即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采用学年制,经过在校全日制两年理论教学,最后一年进入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全部课程合格则取得毕业证。这样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家《纲要》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其一,当招生对象范围扩大以后,全日制在校学习这一种模式不能适应受教育对象对教学时间的多种要求。其二,早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了逐步施行弹性学分制、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多种。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下,结合国情,实行以学年制为主,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并行的培养模式是可行的。其三,培养目标的调整,势必改变现行课程设置,减少课程门数和理论教学时间,进而引起学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纲要.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