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1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001-03
一、引言
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被誉为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在世界不同教育模式也享有盛誉,高质量无可替代的“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被许多国家竞相仿效,在我国德国的“双元制”也已成为学习德国教育的代名词,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并不是满意的结果,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和枯竭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本土化,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挑战,同时也是未来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视角,微观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摒弃以往照搬奉行“拿来主义”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从可操作层面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模式改革寻求路径建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
二、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为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在应用性科研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被誉为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4年,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的代根多夫市,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人余人。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分别有企业经济学、经济信息学系、土木工程系、工程和机电一体化系等5个院系,其中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技术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位于德国前列,学术氛围浓厚,被认为是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
三、以人才创新为视角微观审视人才培养机制
(一)教学设计突出能力本位为导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整个学习领域的设计都是以能力本位行动导向,无论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通常按照职业情景确定学习领域,组织教学一般以小组形式进行,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小组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
以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例,国际营销学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工商学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其课堂教学的从始至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发,内容设计注重行为过程,紧紧围绕课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大任务进行层级科学设计,内容始终围绕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教学安排中老师必须提前准备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或产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以巴西的啤酒如何进入德国市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将巴西啤酒带人德国市场将会有哪些影响和制约因素,学生要对目前德国的啤酒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德国消费者面对外来啤酒能否接受,会产生什么样的顾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面对切切实实的行业市场信息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
老师课堂依据项目讲授相关理论支撑体系,给学生解决现实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总结评估产品在市场的认可度、制订市场营销方案,整个设计过程老师可以提前提供具体的模板,有些简单的目录可以让学生来填写即可,并列出相关借鉴的理论书籍,写出做项目的步骤(依据)。通过这个模式使得学生熟悉整个项目的框架,以实际的市场问题作为项目研究贯穿教学始终,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思路是我们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二)依托科技园区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大学与企业科技园区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德国当地区域经济的强劲的推动力,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科技园区也叫科研与技术转让中心,是德国当地政府为整合资源拉近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为此专门设立以大学为背景研发合作平台,企业与项目合作的内容通常有教授联系,企业也可以自愿申请,通过此平台,企业不仅成为大学科研项目的重要的资助者及合作科研伙伴,也为学生全程参与体验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州政府支持下,分别设立8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园区,其中涉猎光学、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等内容,这些科技园区将大学与企业实际研究有效的嫁接起来,涉及的企业及项目宝马奔驰轿车,德国的机器人制造,玻璃工艺制造等等,各个系部都有重点合作项目,有效地将教学与科研达到完美的结合。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在校学生5000人,各个专业的双元制学生的学习都能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以及培训任务,企业与科技产业园参与的项目教学,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5人一8人的项目小组,由企业教授老师分配项目课题,项目内容也可由参与的合作企业提出,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导,项目内容主要为解决是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周边各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需求,提供相关科技攻关和战略决策。
(三)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
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高效平台的基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式已经日趋成熟,呈现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为学生的各种实习和项目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许多应用科学大学都和企业共同开设双元制专业,专业申请首先要经过企业的筛选,其理论教学在大学完成,实践教学则在企业完成,分别轮流3个月,企业要想成为双元制项目伙伴要有专门的双元制委员会审核企业的资质。
企业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岗位,与学校相对应企业也设计专门的部门和网站及时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和申请指南,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其中第六学期在企业实践实习,第7个学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往往以实习企业的相关实践问题为主,企业方不仅积极配合并提供支持和辅导,同时也会为学生海外实习、培训和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困难学生也可资助提供一定的学习基金,帮助其完成整个学业。
(四)注重教师企业背景强化教育培训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必须要有企业背景,其中必须由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也可聘请校外老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教学、科研、管理岗位条件及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教授每周的授课时间是16-18小时。
教职员工定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通常有研讨会、小组讨论、论坛和演讲等形式,培训的理念主要围绕如何创新教学突出学生能力为主,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师培训可以申请英国高等教师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老师可以申请参加,费用学校负担,培训地点通常在英国,也可以选择在当地培训,经常组织与外国教师进行互相交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学培训等模式。
四、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思考
(一)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
以本土化视角来审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革已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宗旨围绕学生的应用、创新、开发、实践及学生未来的创业开拓能力开发,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形成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教学活动程序,形成融知识、理论、实训于一体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宗旨、作业流程、实施应用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节进行科学设计和丰富资料文案,力争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出发,积极推行“行动引导”“任务引导”“项目引导”等新型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系统锻炼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递发展。
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协作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彻底改变教法单一的局面,同时强化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能力。
同时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树立高职课程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课程观,不断更新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加强高校教师与企业实体的业务联系,加大产学研项目合作力度,政策鼓励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立足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彻底改变目前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鼓励引导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特别是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双元制”,这不仅是德国教学模式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努力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很多局限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课程只是零星介入并无实质改变,同时各个专业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很多校企合作只是单纯的项目合作,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鼓励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人点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构建合作平台,分别在学生实习、订单式教育、就业推荐以及师资交流与培训等方面都可以开展长期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可用于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部分实习能耗等给予适当资助,对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也可给予资助或奖励等,以此彻底打消校企合作的后顾之忧,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规模和效益。
(三)发挥政府宏观职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造条件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工学结合或是校企合作表面上看起来繁荣热烈,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相关的项目,但是实践状况事与愿违,全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越发匮乏,很多实习走过场,专业不对口、很多时候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咎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校企合作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引导和约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外界环境。
要加强立法,首先出台和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明确学校和企业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法律的层面上给予规范和约束,调动企业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适当的经费补贴,对不履行或不有效履行义务的校企合作责任主体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也可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其次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或者发挥指导、统筹和协调作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倾斜或优先支持等公共服务,也应该建立校企合作意外伤害处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院校的安全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构起具有我国教育特色的“双元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晨.从主体角度看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本土化[J].长春大学学报,2012(12).
[2]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
[3]高红英.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与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4).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2
关键词:产学研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073-02
人才是当今时代最为宝贵的东西。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最为看重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对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科学研究带来创新思想,必将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
1 协同创新的目的和瓶颈
根据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里面的合作创新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大学内部的知识、资源等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共享机制,便于合作的顺利展开,这种形式称之为内部协作式创新;二是相对于内部创新的外部协同创新,其主要表现方式是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基于协同创新为目的的产学研研究平台和模型,让它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互补协助,把相关学科、各自因素围绕研究的目标,相互协作,促进共同发展。
但是无论是哪种创新模式,它们都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在创新过程中,它们各自之间需要直接沟通交流,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建立共享的资源平台,对进行多元化和多方位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定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普遍情况来看,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是学术机构和专业机构之间、学科和专业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难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更不用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培训甚至是跨学科的教育。例如学校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基本上沿袭了以前的传统的课程,重点在于传授知识,因此在组织课程内容方面只有根据该学课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因此导致学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一些非传统学科课程却有严重短缺,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数量很少甚至有的学校干脆不设置。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对于不同学科衍生的新问题手足无措,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职业发展方向缺乏正确的把握,这些衍生的问题又恰恰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2 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
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是实现该目标最重要方式。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可以很好地处理上述的问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各自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能依靠自己的这些优势按照自己的需求培养人才,也因此造成了三方培养出来的主体文化特色多元化的特点。创新主体不同,他们手里创新培训资源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任何创新主体都不可能提供控制创新人才培训所必需的各项资源,他们必须依靠其他人提供的各项支持形成一股合力,共同达成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因此,寻求在创新人才培养内部和外部的体制障碍的取得突破,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的协同创新机制是首要条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在学校校外的协同创新教育。学校校外的协同创新主要是通过构建联合实验室、建设创新实践基地、针对项目合作构建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并加强校企合作。这种方式改变了当前高校教学中传统封闭的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产学研联合教学为基本形式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中小课堂延伸到了课堂外、校外实践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更多国内国外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和在国外三大不同空间相结合的大课堂。产学研的三大合作方以此教育平台为基础支撑,项目合作的方式,研讨学科发展的前沿课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 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新形势下,“开放,集成,高效”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探索建立外部协作创新机制的重点,力争突破结构性和体制性的障碍与壁垒。从学科内的观点看,科研和教学,学术及专业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彼此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现实实际,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面向未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方位、多样化交流与合作可能性的资源平台,努力探索以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一,基于互联网络的校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网络会议系统,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多媒体会议平台,可以将校校合作的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让它们依托各自的长处和优势特色学科及学科群,进行教育资源的互补。例如地处天南地北的同学科实验室间,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时,使双方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及时便捷。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师资互聘,依靠多媒体会议平台做到实时网络课程教学,让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时间接受同一老师的课程教学。也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实现网上课程、图书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等信息的共享,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耦合的创新要素活力。
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协助的功能,借用诸如黑龙江省自动化研究所这样的高品质创新团队和高素质的科研资源,通过网络远程协助功能,与相关学校通过协调合作建立一个以专注于校园战略联盟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型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中,充分调动现代化信息技术,围绕当前国家重大技术项目和建设项目,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来整合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打造出高品质网络资源,开展与双方体制相关的基于协同创新和理论技术的研究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将导师、研究所、学校、平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无缝对接,既完成了科研项目,又培养了新的创新人才,同时还进一步实验了这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效果。
第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校企(行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本学科与自动化行业学科紧密结合的优势,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与地域优势,建立一个校企信息共享、信息同步的供需平台。当前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校企(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提供便利的条件,这也为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提供了稳固的基石。通过供应链参与方之间的实时通信,不仅可以降低合作成本,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依照基于Internet通信协议的B2B平台,校企间可以创建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学校也要遵守市场运行规律,以合作企业需求为市场导向,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供需平台,组织师生选择参与一个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项目,通过多团队协作、多学科的融合、多种技术和平台的使用,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探索工程和技术人员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开展学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方区域的发展,学校和当地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创建研发基地等设施、引进先进的科技资源、建立多元化成果和辐射模式等方式方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这个过程中可以大量引进学校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通过实践培养跨学科、应用为导向的高科技复合型人才。
第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趋势日益趋向国际化。我国高校应及时在原有的课程内容中增加国际性的部分,通过课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或者学者来中国留学、教学、研究。还可以效仿麻省理工学院的开发课程模式,以优秀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依托,引进权威专家学者制作成自己的高质量的网络公开课程,通过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利用网络媒介把自己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播出去并汲取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最终实现国内外高校之间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利用这个平台国内高校还可以与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高校建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邀请2~3名海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或短期工作,争取成功申报“111”引智项目,三年送10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5人。同国外先进大学、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国际化课程,进行跨国实习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4 结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研究型为导向的学科,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鲜明的行业特点,促进协同创新,充分实现我们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样,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3]姜昱汐,胡晓庆,林莉.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政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8):33-35.
[4]陈宝明.我国当前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42-45.
[5]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6]刘人怀.“政产学研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J].中国高校科技,2012,(7):7-8.
[7]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8]何海燕.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深入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12,(3):84-87.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探索,成效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4
【关键词】 西安财经学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
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敢于走新路,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而不能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亦亦步趋。这就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不畏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性的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西安财经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和育才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推进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心理的培养,塑造和谐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设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辅修专业建设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建立班级导师制,由各二级学院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指定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等进行指导;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和学校的国内外地位,丰富现有学科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及时深入地掌握学科前沿、动态,难以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师的教学积累设计科研课题,每年根据教学实际提供5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大力支持教职工参加校内外教学改革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活跃教案教学,随时补充科研最新成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并将有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这种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广大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和培养。如陕西省级教学名师周作斌教授、王佐仁教授、刘小冬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铁卫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艺术带动着广大教师潜心从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由公共管理学院郝耕教授主讲的《哲学案例分析》课,更是一个成功尝试。这是一门选修课,郝耕教授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筑校内外实习基地群,设立“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
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制定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申请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各类学术征文、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学校大学生足球队代表陕西高校多次进入全国八强,曾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首次组队参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第27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第13届跨学科建模竞赛,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学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功能,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举办的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等高层次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极推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延安、商洛、宝鸡、安康等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参加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
学校还积极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依托校园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整合并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得快捷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团校、理论辅导、学习交流等栏目,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网上网下学生教育工作合力。
五、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5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及功利化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划上了等号,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只有在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时,才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成临时管理机构,并且仅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为了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持久有效,我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力改革,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开放创新实验室、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服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以“科技创新”为中心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内容,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之中,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整合优化成有机的整体,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要由管理部门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两部分组成。管理部门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和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和审查科技创新课题的开展、资金的使用等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各系部抽调文化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研究本校大学生科技活动发展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进行甄别与推荐,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估等指导工作。
2.建立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从而对实验场地、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固定的实验场地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我校开放所有本科实验室,建成了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协调管理实验资源的使用。此外,在整合现有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除了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外,还采用了门禁、监控等安全防范装置,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固定、便利、安全的场所。
创新实验室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原则,开放性是指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仪器等资源全部开放,由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的资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自主性是指学生处于创新实验的中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组队、选择课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结果等。创新实验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解决必要的经费支出。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设立,解决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必须的经费支出,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基金的使用以课题为导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按照“理论结合实际、鼓励技术创新、突出研究重点、注重应用实效”的原则选择课题,打破平均分配的传统思想观念,按照课题的实际需要,对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的课题适当增加经费额度支持,所批准的资助经费将按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合格、结题答辩三个阶段分别划拨50%、30%、20%。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都有较大的增幅,但与学生人数和活动数量增加相比,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因此,我校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邀请企业参与我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提供了又一资金来源,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广泛的研究课题,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和社会资源,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设立综合教育学分,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
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校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实际制定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五个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综合教育学分方可毕业。综合教育学分每学年审定一次,由所在系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定审核,院学生工作委员会最终审核确定,并记入学生本人档案。综合教育学分是推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奖学金等大学生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未修满当学年综合教育学分者,取消该学年各种评优、评奖资格。综合教育学分的设立,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5.结语。
我校通过上述几项强有力的举措,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2010年,我校有近千人次参加了科技创新训练,在各级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59项,相比以往,参与学生人数、获奖层次和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2010年,我校大学生独立研制开发的“51单片机试验箱”、“plc教学试验台”、“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等实验设备已经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累计为我校节约设备资金10余万元。通过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改变传统观念,开拓多种途径,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6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会计专业是中国高职教育最具普遍性的专业,在校生人数庞大,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剧增。如何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各高职院校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重建,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创新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着自身独特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好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会计专业进行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过去各校会计人才培养都围绕着面向市场需求、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大目标进行。这样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严重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和就业的适应性。现在如湖南、广东、江西等大多数省份在每个地级市都有设置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和一所高职院校,目的就是希望高等教育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又是以培养基层一线各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紧密与当地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高新区等产业背景和职业岗位背景相联系,并根据学校所在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行业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将培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服务升级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目标。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创新的切入点
会计人才的培养只有以“工学结合、校企业合作”作为切入点,才能引导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室与实训场地一体化、课堂教学与科研工作站一体化、工作与学习一体化。
首先,广泛深入区域内的企业调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才能有效推动会计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印象中会计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是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本专业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它不像理工科专业一样一个企业可以一次性吸收大量订单班人才。但是会计专业只要与当地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相结合不难发现,在同一个园区内行业性质相同的企业大量存在,学校可根据这些企业的要求为几个企业组建一个性质相同的会计订单班。这样学校会计专业的方向设置也不再围绕着广泛的社会需求设置成注册会计师、电算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方向,而是配合区域企业所处的主流行业、性质需要设置成工业会计订单班、涉外会计订单班、物流会计订单班等具备行业特色方向的订单班。
其次,根据企业签订的特色方向订单班,开展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进行专业教学改革。
再次,以签订订单班的企业为依托,选择在行业中规模较大、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技术先进的典型企业建立学校的会计专业科研工作站。让工作站成为老师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更是老师们进行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企业产品的研创中心/。
3.重构、优化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是核心
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重构以工作岗位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合。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职业岗位课程、职业考证课程、订单培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职业迁移课程。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紧紧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岗位能力课程在设计时要注重“教――学――做”一体化,让所学课程能保证学生有胜任基本会计岗位的能力。订单培养课程的开设要满足于用人单位的需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编制实用的优质教材。会计职业角色已从管家型人才转变为现在的经济决策管理型人才,根据职业迁的要求必须设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使学生既熟练掌握会计岗位的职业技能,同时又熟练掌握其他某个专业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职业考证课程要紧密结合行业标准、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的考试标准开设,让培养的学生至少符合行业执业要求,顺利考取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专业资格证书。坚持教学与“双证”融合的原则,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本专业的执业资格证。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的关键
专业竞争的核心力是专业教师。教师是办学思想的实践者也是专业特色的传承者和缔造者。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爱岗敬业,具有较高实践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双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特色,也是每所高职院校期望达到的目标。但是众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很少比例经过了长时间在企业中工作的磨砺。这使得有效的会计方法、先进的会计工作经验、灵活的会计管理技巧很难系统地走上课堂。一方面要增加专业教师的实际工作经历,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校外兼职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来看,校外兼职教师占全部校内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的合计数比重达到20%时,则对应的评估项目等级标准为“优秀”,但这个比例对以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而言这个比重实在太低了,个人认为应当在40%为好。像这样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兼职老师与校内的专职教师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此外,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应集 “职业素质培养师、职业知识传授师、职业技能训练师”三项功能于一体,校内专职教师承担职业知识传授师和职业素质培养师的角色,校外兼职教师承担职业技能训练师的角色。学校要激励教师关注专业、不断开展专业研究、教学研究与改革,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5.实施会计人格教育是创新的质量保障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也更加注重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如果说培养出来的学生有高技能高技术而没有良好的职业品质,那么这样的“产品”只能算个危险品。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技术技能的教育是重点,会计专业人格教育是核心。只有把心理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出良好职业素养、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的会计人才。坚持诚信育人,把诚信作为健全会计人格的灵魂。传统的会计人格教育只是在教学中增加《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和相关讲座,这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起不了实质性的效果。因为会计人格(下转第388页)(上接第382页)不是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速成的,而是通过学生在不断的历练、感悟和体验中形成的。所以最有效的会计人格教育方法是推行国学教育,从学生大一入学开始直至大三每学期早自习都学国学、读国学,让学生去领悟圣人的诚、慧、贤、德,让国学思想和精髓深入脑海。三年的国学教育肯定对学生会计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一辈子,并将践行于整个职业生涯,比快餐式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起的效果更大,影响更深远。 [科]
【参考文献】
[1]孔德兰.高等职业教育财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