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研究报告范文1
微博、微信差异渐显
同为炙手可热的社会化应用,微博、微信都已相当普及。调查显示,57%的用户同时使用微博和微信,只使用微信的用户比例略高于只使用微博的用户。但微信目前的发展速度更快,从使用年限看,使用1个月-2年的微信用户比例均高于微博,说明从2011年微信上线之后,其新增用户的数量和速度要高于微博。微信的使用频率同样显出优势,每天使用3次以上的用户比例,微信均高于微博;每天使用4次以上的重度用户,微信更是大大高于微博。
\
虽然大部分用户会同时使用微博、微信,但这两类社交应用的用户仍存在明显差异:
在使用方式上,微博和微信用户虽然均以手机为主要使用终端,但微博用户的手机比例为80.7%,与高达95%以上的微信用户使用手机的比例相比低了不少。而使用台式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微博用户,则都大大高于微信。
微信更适合随时随地使用。在家中和工作场所,微博和微信的使用比例不相上下。在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户外、宿舍、教室等其它地点,微信的使用率要高于微博,说明微信随时随地使用(沟通、交流)的特性较强。微信用户时间更长,黏性更强。每天使用3小时以上的微信用户比例均高于微博用户,5小时以上的用户比例更是大大高于微博。
\
在使用行为习惯上,两者看似相似,实际差异明显。微博用户更注重资讯获取、更喜欢浏览和传播、更强调分享和互动;微信用户则更注重圈子沟通、更喜欢聊天、更强调即时沟通。微博用户更喜欢浏览和传播,他们图文/视频、分享/转发、留言回复、参与讨论/活动的比例均高于微信,说明微博用户更强调分享和互动方面的作用。用户第一次使用微博和微信的原因,因为有价值资讯、海量信息而使用微博的用户比例大大高于微信。在喜爱的内容上,新闻、娱乐、科技类均排前3名。几乎所有内容的喜爱用户,微博均高于微信,说明微博的资讯内容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吸引用户。微信用户更强调即时沟通,更喜欢聊天,更注重朋友圈子的影响和沟通。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用"而使用微信的用户比例,接近40%的微信用户周围朋友也非常多(80%)的使用,比例都要大大高于微博用户。此外,微信用户用来聊天和沟通的比例也更高,其中与生活中亲近的人(家人/朋友/同学)的沟通(聊天)比例更是远高于微博。
作为新型人际关系传播的重要手段,微博与微信的发展也极大地借助着口碑的力量。互联网和周围的人推荐对微博和微信用户来说,都是最主要的了解途径,占比均较高。而周围的人推荐微信的比例高于微博,也说明微信更注重朋友圈子,口碑传递效果更好。
LBS前景乐观,微信成长性更高
微博、微信影响力巨大,但商业模式与前景仍然充满各式猜想。这次研究也从用户的关注的视角显示出这两类社会化媒体可能的盈利点及隐忧。
最值得关注的是,智能化的推荐信息和广告将是社会化媒体未来可行的商业模式。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兴趣、/转发内容推荐商家信息和广告,在微博和微信用户中可接受的比例分列前3位,显示出这类商业模式的乐观前景。设置硬广告位、与运营商合作推出套餐包则用户接受度较低,不适合作为将来的商业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缔元信针对社会化媒体用户分群及因素的一项深访研究项目显示,接受根据兴趣推送广告者认为,现在推送的广告并与其兴趣并不相符。大多数用户较为反感根据内容实时推荐商家信息。
\
仅从用户表现出来的意向看,微信的成长性更强。一方面,微信未来被用户使用的时间更长。47.6%的微博和微信并用的用户未来将使用微信更长时间,而使用微博时间长于微信的用户只占29.6%。另一方面,微博向微信转化的几率较大。总体上,微博和微信用户的忠诚度较高,接近一半的用户使用时长在未来半年内选择"不变"。但有近30%的用户趋于使用微博更少,使用微信更多;这一比例高于使用微博更多而使用微信更少的用户比例(20.5%)。在选择"不变"的用户中,也有50%的人使用微信的时长大于微博,远高于使用微博的时长大于微信的用户比例(19.6%),说明现有微信用户的黏性强于微博。
社会研究报告范文2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单就知识体系而言,历史所占的比重很大,几乎接近70%;从德育而言,历史与社会教学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而情感的培养,从历史教育这个角度是最好深入的,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使人爱国、学习历史使人明事理、学习历史使人明做人,所以,历史与社会科目的教学中,历史的教学尤为重要,而历史的学科特点是内容细致且纷繁复杂,经过相关的科学研究证实,在任何一个科目当中,在层层学习环节当中,预习环节都显得非常重要,而对历史与社会而言,学科特点决定了预习更不可忽视。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把课堂探究深入化,使课堂效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课堂得到升华,另外,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关于教学中预习的研究有很多,也涉及到了很多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历史、英语,等等,影响大的论文有郭隆锋的《对课前预习的理解与实践》、赵学会的《浅析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等,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关于预习在教学中重要性的研究,或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等,关于消极预习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还不多见,而这对老师开展有效预习实则非常重要,所以本次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及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集思广益,开拓创新。
2.调查研究法
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行动研究法
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三、样本
调查对象为深圳市福田区南华中学初二学生一共512人,回收有效问卷494份,试卷回收有效率为96.5%。
四、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如下:
由题目1和2的数据可以看出,75%的学生喜欢老师布置预习作业,也认为预习对学习很有帮助,内心是认同预习这个学习手段的。
由题目3的数据可以得出,预习作业呈现出多元化,既有辅助教学型的预习作业,也有纯粹阅读课本型的预习作业。
由题目4和5的数据可以得出,老师布置预习作业没有形成规律,偶尔为之,且没有坚持检查,对于学生完成预习作业如何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反馈与评价机制。
由题目6的数据可以得出,8%的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会坚持学案辅助预习的方法,而88%的老师仅偶尔为之,没有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辅助预习的有效方法。
由题目7的数据可以得出,91%的学生是认同学案的有效性的,认为学案对预习有帮助。
由题目8的数据可以得出,仅一半的学生会主动完成预习作业,消极预习问题比较严重。
由题目9的数据可以得出,消极预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预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由题目10的数据可以得出,一旦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预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消极预习情况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五、总结
经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对老师、学生的访谈以及对各种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消极预习有以下客观原因:
1.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预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提出了反馈教学原则和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布卢姆认为,反馈信息是通过评价发出的,教育评价是对反馈信息过滤的手段,只有科学反馈、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而教学评价是一种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系统测量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通过评价获得确定学员是否掌握某项技能的证据,以便及时指导。另外,通过评价还可以让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好的地方得到强化,缺点和错误得到纠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反馈和评价机制对于预习非常重要,一个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可以推动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从而保障预习任务的完成。
2.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辅助预习的有效方法
预习类型多种多样,既有辅助教学型的预习,也有纯粹阅读课本型的预习,针对不同的预习,可以建立起不同类别的长期的、稳定的辅助预习的方法,一旦形成规律,对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将会非常有效。
针对消极预习问题,我们拟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1)在教学中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预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不同类型的预习作业,可以建立起不同的反馈机制,如辅助教学型预习作业,包括搜集资料、准备器材和工具等这些是较容易建立起反馈机制的,有无准备,一目了然。对于纯粹阅读课本型的预习作业,可以建立如下这些反馈机制:
①建立起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反馈机制,家长配合检查学生,并签名确定,老师只需检查有无签名即可。
②老师总结课本要点,提问抽查等。
(2)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辅助预习方法
例如:学案辅助预习,老师提前把学案设计好,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如知识点、小题目等等,学案可以给学生的预习一个有效的引导。方向明确,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社会研究报告范文3
一、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一)多元性。目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态势。很多纠纷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医患纠纷、劳动纠纷、婚姻财产纠纷等开展大范围的出现,这就给社会矛盾纠纷增加了很多新种类。
(二)对抗性。在社会矛盾纠纷中,相当一部分纠纷极易转化成群体性纠纷,因“人多势众”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有关部门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经常会有大批群众围追堵截情况发生,此类纠纷当事人多数情绪激动,言语过激,极度不配合调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三)反复性。一些矛盾纠纷,看起来具有偶然性,其实追其根本,是由于内在的一系列原因导致,因此处理起来很难一蹴而就。此类纠纷当事人往往劝了和,和了又吵。反反复复,很难真正将纠纷遏制住,也就给社会的安定性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四)突发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的多元性。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入医患纠纷、劳动纠纷,此类纠纷由于发生前不具有任何征兆,突发性较强。加之此类事件中,极易有人轻信挑唆,受到“造势”心理的影响,极易转化为大规模的。
(五)严重性。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交流越来越顺畅,这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影响。现代社会,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矛盾纠纷,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易迅速放大,影响的不仅仅是公信力,更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二、法制宣传在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中发挥的作用
(一)助推群体性纠纷化解
从处理的角度看,法制宣传教育手段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而且对于问题的彻底解决,减少后遗症的反复出现十分有利。思想政治工作,从建党以来,就是我党的支柱。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重要法宝,也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令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支撑。运用法制宣传教育手段来预防和处理,正是我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又一具体性创新。
在处理中,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形式上“软”,但与动用警力相比,效果却不可同日而语。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不仅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社会行为,也调节着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均衡各方需求。而且与其他规范相比,法律规范明显更具权威性、公正性和强制性。在处理过程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便可针对每个参与者的行为认准其合法性和违法性,通过发现各参与者的不同要求,区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形予以解决。合法合理和违法不合理的要求通过法律规范映射的一目了然,使群众口服心服。另一方面,运用法制宣传教育手段解决,也增强了广大干群的法制观念,对于纠正不依法行政、避免矛盾激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样一来,矛盾更容易逐步化解,有利于事态的尽快平息。
(二)助推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各区县以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新区”,各种矛盾纠纷随之凸显,特别是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新型矛盾纠纷日趋增多。这就要求法制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通过大力开展依法维权、依法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以“12.4”法制宣传日、平安建设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针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土地承包法》、《征地拆迁条例》、《条例》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权益,依靠正当渠道解决问题、化解纠纷。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法律保障,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制宣传教育不是单个的个体,在助力征地拆迁工作中,可以有效地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相结合、与稳定相结合,与平安法治建设相结合,通过相关工作的互为促进,全面展开。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干群沟通平台,通过面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合理解决群众诉求,实现以矛盾调解带动普法工作,以普法工作促进矛盾调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有效互动,及时消除民间积怨,为区县的更好建设奠定一个良性的环境。
(三)助推矛盾纠纷工作预防
从预防的角度看,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化,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党政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和人民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利能力,是一种治本方法。从引发的原因看,大多源于一些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处理问题不当或不能依法办事,许多群众法律知识不强,一但发生矛盾,极易引发群体冲突。所以,法制宣传教育是治本之策。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使广大群众明白依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防止的发生。
三、如何发挥好法制宣传作用
(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民忧,大多数的发生,也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群众的合理诉求无处解决,便激化了的发生。为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合理性诉求,防止冲突进一步激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切实地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通过按时的走访排查,及时掌握群众的需求,掌握群众的心理 动向、态度,希望与要求等。这样才能尽快地找到矛盾激化的结症,对症下药,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拖拉推诿情况的发生。
(二)与其他手段相结合
虽然法制宣传教育手段能在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并不是包治一切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还需要同其他社会管理手段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达到所期望的结果。在矛盾没有达到激化状态时的法制宣传,就具有很强的预防教育作用,能够使广大群众懂得怎样遵守国家法律、怎样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便于劝解他们尽量将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当矛盾已经激发、已经发生时,就必须充分发挥借助各方力量去合理解决。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人民内部矛盾,如果想仅靠行政命令和强制力是行不通的,这是只能依靠深入细致的法制宣传教育去化解群众内心的怨恨,让他们真正了解到合理诉求应该合理解决的道理。另一方面,对一些严重违法者,如果只想通过温和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想达到显著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就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手段,坚决打击违法乱罪份子的嚣张气焰。几种手段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平息好的效果。
社会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社会责任 披露
一、引言
逐利是企业的本质,因此企业会把工作重心安排在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上。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往往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公益事业的履行与发展等等。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社会责任报告相关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CRS),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心产物。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战略方针、行动计划与愿景规划等非财务绩效而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够反应利益相关者对经济、环境、社会的社会责任信息需求,是企业树立自身形象、协调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载体。上交所规定“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以及金融类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每股社会贡献值;深交所也要求深证100指数的样本股公司必须同年报一起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自2006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至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总量从32份增加到了1703份,标志着我国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反映出广大企业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对未来有明确规划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构建商业潜力的重要砝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价值。
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形式不规范
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参考了各式各样的标准,披露内容上倾向于使用文字和图片予以表述,缺少定量指标,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只能披露概念与愿望,对于使用者而言效用大大降低。如环保设备只能体现为固定资产、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只能在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中列示。
(二)披露内容不全面
纵览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在选择披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会倾向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对阻碍企业发展的信息只有寥寥几笔“问题与改进”。大部分社会责任报告都忽视了对债权人、供应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难以树立企业形象。社会责任信息内容信息凌乱,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指标不够全面。例如在员工利益中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员工待遇和培训,对于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参与工会运转情况、业绩考核与晋升渠道、带薪休假、职业病防治、事业安置等信息披露不足。
(三)缺少社会责任第三方审计
我国至今依然缺少社会责任报告强制性审计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对待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计的问题上还是自愿的态度,2014年只有14.2%的企业对报告进行第三方评价,并且在接受第三方评级的企业中,标准也并不统一。目前我国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主要参考的标准就有GRI、上交所指引、社科院指南、深交所指南等等。这使得企业在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失去了积极性、降低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而且使企业在标准的选择上也会出现困惑。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统一社会责任披露标准
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有很大增长,但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式上,目前的社会责任报告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报告使用者在阅读过程中花费大量精力甄别和筛选信息,所以制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时,需要从形式上进行规范;内容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需要完整统一的标准,打破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多样化、碎片化的现状,建立统一标准,使得披露过程和内容有章可循。
(二)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政策制度方面,加快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配合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改变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有选择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
(三)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审计与监督
相较于会计报表的内审和外审监督制度,对于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也是必要的。将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与企业内部审计想结合,同时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一方面可以敦促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按评级标准执行,另一方面确保所披露的内容真实公允。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也可以保障社会责任信息充分并且真实,提高使用者效用,以便进行相关决策。
五、结束语
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是出于对我国宏观经济背景的考虑,统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完善企业全面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内容,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审计与监督,对改善其披露现状有着很好地效果,也有利于企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雪晨,张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14,22:121-122.
[2]顾枫,张瑞.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市场论坛,2014,11:54-56.
[3]韩振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中商贸,2015,02:165-167.
社会研究报告范文5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年达到281万人,*年达到402万人,20*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而20*年我国城市贫困率为5.3%。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
1.2特点
分析20*年几个省市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其以下特点:
1.不同类型区域与城市的贫困程度差异较大
20*年东南沿海地区的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4.7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4.18%,而东北地区低保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平均为10.5%,低保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平均为9.1%。20*年的低保平均水平为2*.6元,东北地区为143.1元,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而东南沿海地区为221.5,高于平均水平。显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贫困程度较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更为严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区域经济结构特征和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关。
2.城镇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
近几年的城镇贫困发生率基本在6%-8%,而20*年的这一数字下降到5.3%,贫困问题有适当程度的缓解,这得益与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计划的多年累积效应。近几年来,我国不但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而且也更加关注城市贫困群体,相继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计划。
2致贫原因分析
我国城市居民致贫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因素,即由于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企业破产,致使职工下岗与失业,家庭实际收入减少;二是个人因素,如个人健康问题、素质问题、择业观念等原因,导致不能从事或只能从事低收入工作;三是家庭因素,如赡养系数大或其他负担过重等等。
本调查问卷设计了五个具体原因和一项其他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首要原因是无固定职业;其次是下岗;并列第三的是子女上学和其他;第五是意外事故;第六是天灾。
其中,无固定职业的比例最大,为40%,所占比例将近一半。其次是下岗,所占比例为16%。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分不开的。一些受旧体制束缚的行业和企业,人浮于事,冗员膨胀,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增加,造成其收入下降,陷入经济困难。这一宏观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当前城镇致贫的主要因素,应当予以重视。
根据调查结果,子女上学已成为城市居民贫困第三大原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物价指数的提高,教育费用也水涨船高,在居民消费开支中,教育开支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对本来生活上就难以维继的贫困居民来造成很大的压力,对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可能导致其更加贫困。调查结果显示,其他致贫原因主要来自贫困居民家庭因素,如子女患病、主要劳动者身体状况差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突遭变故等。
3政策建议
>对于低保户最须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列出了六个项目,即“提高最低保障水平”、“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建立助学机制”、“给介绍一份合适的工作”和“建立养老机制”。根据调查结果,列为解决的问题首位的是工作问题,其次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接下来依次是建立医疗保险机制、助学机制和建立养老机制。
我国现阶段主要通过社会救助制度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其主要是由政府牵头,通过法律保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救助制度的核心,在解决当前贫困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我国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正如调查结果所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城镇居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低保制度的优越性借以解决当前城镇贫困问题。但是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如:低保制度覆盖范围过窄、低保制度的管理问题、低保标准不够合理、低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调查结果,虽然要求提高最低保障水平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有更多的人希望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政府应该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方面扩大就业渠道。具体建议如下:
(1)实施再就业培训计划,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再就业提供保障。
(2)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积极转换就业机制,从以行政安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
(3)鼓励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增大就业安置量。组织失业职工参与以服务街道为主的便民利民活动、公益劳动、家庭手工业等进行生产自救。
社会研究报告范文6
近几年来,我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在社会救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去年全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月定季发、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目标,共保障城镇低保3345户,7845人,年发放金额109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9户45人,年发放金额9000多元,大病救助患者45人,发放救助款5万元,廉租住房补贴发放金额200多万元,救助家庭2000多户。同时,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开展“情系灾区,爱心捐助”等社会捐助活动。我处已初步形成了以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助救助作支柱,慈善捐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框架,基本保障了我处居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方面在创新探索中稳步推进。
二、我处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救济力度,我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由于救助需求大,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等原因,在救助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企业改制后的贫困人口增多。我处在**区是改制企业最多的办事处,2000年以来相继改制企业达100多家左右,由企业改制影响职工的身份改变,再加上年龄偏大又无就业特长,这几年来,我处的贫困人口与日俱增,为了确保社会稳定,体现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关爱,社会救助工作日趋繁重。
2、城乡低保救助差别明显。当前农村低保户均补助35元/人·月,城市低保户均补助达113元/人·月,是农村低保的4倍左右,而今年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又因上级政策及资金配套等原因发展缓慢,形成了我处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差别与不平衡。
3、开发救助任务艰巨。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工作开展较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杯水车薪”的情况,开发救助是“造血工程”,是救助工作的递进层次。目前,全处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企业改制的影响,城市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更显困难,再加上我处自然资源和发展资本严重不足,加上贫困群众自身素质不高,因此消除贫困的难度加大。
三、关注民生,建立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标扩面。针对目前低保标准低、面窄的问题,适当提标扩面,同时做好“分类施保、动态施保、应保尽保”工作,建立低保制度与促进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制定并实施“渐退帮扶”政策,鼓励城市低保对象家庭中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积极就业与再就业,逐步改善其家庭生活状况。
2、健全医疗保障救助制度,积极争取城市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引导居民群众企改的职工,参加专项救助和保障,从而实现面上保障、重点救助。
3、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进一步努力争取对城市困难户住房的租房补贴政策,开辟房源,推进城镇租住房制度的开展,同时,积极主动至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经济适用房指标,多解决一些辖区内无房困难居民,逐步让全处居民群众都有房可居。
四、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
1、建立结合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多形式开展监管,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参与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