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5+2”模式;文化基础课程;设置;原则

“5+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即五年制高职(5年)与应用型本科(2年)衔接的分段培养模式,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有益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避免了课程开设的重复,融合了职业教育实践教育强、本科教育理论功底扎实的优势。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文化课程的标准也同样需要试点院校协调确认。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课程的标准如何?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有幸于2012年9月招收了江苏省首批“5+2”分段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做了一些探索。本文主要针对“5+2模式”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与设置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以及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开设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5+2”模式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

1.“5+2”模式对课程改革的要求

“5+2”模式的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改革,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和实践,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模式的设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指导思想多元化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的发展中,主要有三种指导思想: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指导思想。“5+2”模式的课程显然不能只以知识本位为主要指导思想来进行指导;而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只是更多地关注了人生存所必备的劳动技能和追求能力,忽略了知识的传授,以及人的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人格本位的课程观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因为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这种发展必须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完善也应建立在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因此,“5+2”模式的改革对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课程的指导思想不能单一化,而应多元化,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杰出的技术高端人才。

(2)课程结构模块化

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即按照教学内容把教材编排成利于进行各种组合的独立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某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操作单元,还可以是情境模拟单元。这样,根据这个模式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模块或需强化的模块。

(3)课程内容基础化

目前,世界各国的高职院校的教育非常注重文理渗透和基础性教育,并且成为高职教育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基础化主要表现在加强国际交流、强化信息时代需要的基础学科,如外语和计算机;强调普通文化基础课的地位,特别是有利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文化课程,如数学和物理;重视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正力图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因素影响下朝专业基础化的方向发展。

2.“5+2”模式对文化基础课程目标的要求

潘憋元认为: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的总目标,它所指明的是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共同的目的。但各级各类学校,还要结合自己的改制、任务及其它特点,制订自己的培养目标。一定的培养模式是服务于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的,因而培养目标又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选择教学制度的前提和依据。因此,“5+2”模式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5+2”模式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相关专业课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知识面、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能从事相关专业型工作并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着其文化基础课程设置必须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沉淀厚实的文化素养。

“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应体现以下特性:(1)素质教育的特性。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应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文化基础课程既非单纯的知识传授,也非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文化素质的培养。(2)和谐发展性,即文化素质的“三基”(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与素养的和谐发展。(3)基础性,即专业学习的基础,职业能力的基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人文和科学素质的基础。四是层次性,即大学本科层次的文化素养。

二、“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设置

目前,由于“5+2”模式是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各校均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对于其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也处于摸索阶段。沿用职业院校类的文化基础课程教材,或借用普通高中的教材,抑或开发新的教材,这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问题。

1.“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设置的原则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5+2”模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既能从事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也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高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最终需要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实现。因此,在培养目标确定后,必须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并且将其细化成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固化到教学计划中去。由于“5+2”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具备熟练的技术和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一特殊性特征要求“5+2”模式的人才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较强的发展能力等。因此,“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必须遵循其培养目标。

(2)和专业课程的适应性原则

在学习掌握相当于普通高中阶段的基础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5+2”模式的学生最终还必须学习掌握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因此,其文化基础课课程开设的目标其一就是必须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与基础,适应专业课程的教育。

(3)为再学习沉淀的基础性原则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多样化的职业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再是终止性教育。事实上,当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搭建以后,许多职校毕业生并没有马上就业,而是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本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看,“5+2”模式的人才以后继续接受硕士乃至更深的教育是一种社会趋势,因此他们的

文化基础课程模块的编制应着眼人才成长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衔接,更应着眼于社会对职业人群的新型要求。

2.“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设置

笔者以为,照搬职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是不可取的。职校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比较全面,起点较低,但没有上升的高度,这样的课程只适合5年制大专生或3年制中专生,对于“5+2模式”培养出的本科职业技术人才,要求就稍低了点。

那么,是否可以搬用普通高中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呢?显然,它们之间还是有出入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因为学生培养也是以本科教育为目标的,但应把握一个“度”。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普通高中的要求来实施,因为“5+2模式”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不以高考为目的。在普通高中教育中,除了关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多的是关注着高考的要求,因此在其文化基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包括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求,都有着很高的目的性。

“5+2模式”下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种创新,但并不代表着培养的人才的文化素养就要放低要求。最终,这样的人才,是要和普通高校的本科人才,平起平坐,甚至比他们还更有特色。因此,它的文化基础课程,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即最终都是为培养出本科高端人才奠

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不同的是,“5+2模式”的文化基础教育,没有了高考的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过分往深度和难度上挖掘,反而在其教育中更应体现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特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做深入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深度和教学方式方法等。因此“5+2”模式文化基础课程应该有其独立性,并自成体系。

3.“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

“5+2”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一开始的两年时间,以文化基础课程为主,其教材内容可以参照普通高中的文化课程内容,但深度和广度需适当调节,这些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沉淀必要的文化素养,也为以后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第二阶段是后三年,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可以参照高等教育的文化课程内容,那么这些课程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与学

生学习的专业课程有关联的,确切的说是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与

吸收。

这样的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了“5+2”模式的新型特点。它走了一条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开设的新路线,抛弃了原有职业教育使用的基础课程教材,不再是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就学习,而无关的就不学;它参照普通高中的课程,让学生在此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基础课程的学习将是他们人生的一次理论沉淀,是人生素养的一次升华过程,要为进一步的学历提升,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李玲.高等化学教育及人才培养对策的研究[D].湖北大学,2003.

[3]杨长亮.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2

关键词:生物学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培养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01-02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于2009年。该计划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学生进入该计划,由国家设立专项培养经费,为进入该计划的学生聘请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拔尖学生的培养遵循“一制三化”的原则,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而国际化培养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能够成长为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至关重要。

四川大学2010年开始实施基础学科“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近六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建立国际化评价标准、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构筑国际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并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化培养通道,同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及国际化评价标准

在制订《“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试行)》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国外知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原有专业教学计划相比,增加了数理课程的学分及难度,对于夯实试验班学生的数理基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毕业总学分,增加了选课的灵活度,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改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知识探求,在试验班的教学模式上积极推行国际上通用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与讨论空间,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在教材的选用上面尽量选用国外最新原版教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而且为学生出国深造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改变了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做法,而是强调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及考核,将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转化为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以平时成绩为主,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讨论、小论文、辩论赛等,而期末考试的成绩仅占总成绩的40%而已。

二、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我们在学院现有的优秀教师队伍基础上选聘部分具有多年海外留学经历,并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拔尖班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同时还邀请本院的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为拔尖班学生开设专业研讨课。

为了符合拔尖班学生国际化培养的要求,让拔尖班学生能够适应全英文教学,为其今后出国深造奠定基础,我们还聘请了多名全职外籍教师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与《保护生物学》。对于试验班学生而言,初次接触全英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困难同时也是挑战,通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之后,多数学生已经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在外籍教师的课堂中感受到了全新的教学风格之余,不仅体会到课程学习的巨大乐趣,也为他们将来快速适应海外留学过程中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外聘全职外教开设全英文课程的同时,我们利用学校每年国际交流周的机会聘请多名国际知名学者和大师开设短期课程。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分析Erwin Grill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免疫学教授、以色列癌症协会主席、“国际癌症微环境协会(ICMS)”主席Isaac P. Witz教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从事植物进化研究的Richard Abbott教授等,均先后来学院为拔尖班学生开设短期课程。短期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知名学者的指导,了解国际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三、营造国际化的育人环境

四川大学作为国内知名大学,一贯秉承“开放、包容”的办学风格,校际学术交流、院系学术交流已经常态化。我院长期以来与多所国外一流高校及著名的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利用这种优势,我们每年会邀请多名国际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这种让学生与国际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兴趣,而且开拓了他们的视野,进而迸发出学生的创新潜力。近三年来,我们共邀请了90余位国际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来院开设学术讲座,包括2009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教授,以及2009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教授。

此外,从2013年开始,我们在拔尖班学生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即为每位拔尖班学生配备一位院内导师以及一位与院内导师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外知名高校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外籍导师。院内指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兴趣,训练学生查阅文献、科学报告的能力,并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外籍指导教师主要在高年级阶段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某些外籍导师还会利用国际交流周的机会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四、探索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在拔尖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近几年来,四川大学和多所国际一流大学签订了诸如“2+1+1”或“3+1”等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我院也先后与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以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签订了“3+2”联合培养学生协议。利用已经建立的这些学生联合培养平台,每年我们会选拔部分学生以联合培养的方式进入这些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2011级吴昊Z同学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学习一年,在完成了课程学习后,又在导师的挽留下继续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由于科研工作突出,该生参加了2013年度的美国细胞学会年会并将其阶段性研究成果整理后以海报形式展出,2014年7月该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我院拔尖班学生通过联合培养在境外高校进入到各自感兴趣的研究室开展研究工作,多数获得了外方导师的高度赞赏,基本确立了本科毕业后读研的方向及接收的实验室,因而为继续留学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鼓励拔尖班学生积极参与国外一流大学设立的暑期学校以及暑期科研训练项目。针对学生的兴趣所在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学生争取各种海外夏令营的机会。2012年我们选派了2010级三位同学赴瑞典参加乌普萨拉大学夏令营,重点开展了海洋生态及海洋生物多样性考察。2013年选派2010级的段北璐同学赴英国参加达尔文基金会组办的野外生态考查夏令营,该生从中收获很大,同时在学院举办的留学交流汇报会上展示了她完成的精彩的考察报告。

除此之外,让学生参加高水平国际性学术会议也是国际化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鼓励拔尖班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并在经费等方面给予了支持。

从2012年至今,我院拔尖班学生累计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达58人次。为了加强管理,促进学生利用宝贵的海外交流机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院还特别制定了《四川大学“基础学科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留学奖学金申请及评定办法(试行)》。

五、人才培养成效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战略,而拔尖学生国际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总体框架设计下的重要一环。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形式多样,我院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规划,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初步建立了合理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自2009~2011级试验班学生中累计有23位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继续深造。此外,这一培养模式也在其他专业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加以推广,对于提升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凌.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途径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21-22.

[2]李素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4):11-14.

[3]陈昌贵,翁丽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9,29(6):77-82.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产业化;创意人才;培养;探索

上海世博办副主任周汉民认为,长三角区域亟须六种高层次人才,其中一种是媒介人才。一方面以江浙沪三省市为主体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经济实力强大,区域认同的地域文化即吴越文化具有鲜明特色,区域的传播格局正在形成,各类媒介人才总量不足;另一方面,传媒产业作为一个新兴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日益突显出来。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科技、信息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优化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据有关方面的估计,创意产业的产值已占上海GDP总量的7.5%左右,而传媒产业则占全国GDP总量2%以上。产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信息传输的新的要求,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式也会随之相应改变,从传统的传媒人才到现在的创意人才,媒介人才正面临结构性紧缺。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要求的媒介人才,不仅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媒体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将借助于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对长三角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促动。

目前,区域性媒体格局和媒体需求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我们依托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科行业优势,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对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嘉兴、台州六城市的省市级电视媒体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2007年和其他高校一起参与杭州市创意人才培养调研。本文将结合这两次调研相关数据的分析对产业化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以电视为代表的传媒人才的现状与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长三角区域电视从业者基本情况

长三角区域电视从业人员问卷调查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556份,经逻辑校对剔除废卷43份,有效问卷共513份,其中,252名男性,256名女性,5人漏填。从性别比例看,电视媒体的女性占到了半壁江山。

关于长三角地区电视从业者的学历结构,就我们调查的六城市而言,高中及以下的占1.4%,大专占22.8%,大学本科比例最高,占66.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9.6%;其中总编的学历最高,他们由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构成,各占75.0%、25.0%;管理者的学历结构总体而言比较合理,平均优于业务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制片人/编导的学历结构仅次于总编,他们中大专占9.5%,大学本科占71.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19.0%。

通过调查,将大学时所学专业与从业者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做比较,我们发现,专业完全对口的所占比重不大。填写本项的195名记者编辑,大学所学专业为新闻传播的只有67人,加上相关的广播电视艺术、播音主持,所占比例是54%;我们认为专业性很强的播音主持、摄像等岗位,科班出身的也分别只占52%,36%;120位管理者中,只有16位是管理专业毕业的。

那么电视从业人员的大学时期的专业学习是否有必要?从初级管理层(科室主任)到高级管理层(总监),虽然一半以上赞成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习培训,但显然这个比例是较低的。只有纯粹的业务主管总编,非常赞成大学的相关学习培训。

所有这些现象表明,目前高校培养的传媒专业人才的专业性不够强,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在调查中,多家媒体表示,今后招聘将从非传媒类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因为他们“学有专长,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上手”。作为专门培养媒体各类专门人才的学校和相关专业,要有清醒的认识,各类专业到底设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如何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媒体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才能使自己具有竞争优势。

二、长三角区域电视人才需求现状

电视作为成熟的创意产业,在长三角这样经济和人文环境较发达的地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匮乏。电视“湘军”的崛起,首先应归功于创意人才。上海东方卫视从中央台和“海归派”中吸纳各路英才,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与浙江绿城文化传媒合作的一档节目,以50万元年薪公开招聘总编导,这些做法都源于“人才决胜”的理念。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争相开办各类传媒专业,据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3月,全国高校开设传媒类专业达661家,每年毕业生总数在10万人左右,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平衡,表格4显示了2006年杭州47所高校(在校生37万)中与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在校生人数,与其他专业相比传媒类专业(广播影视产业、新闻出版专业)在校生总数偏少(8 177人),仅占创意产业在校生总数的7%;办学层次较低,广播影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仅有7名,而专科学生占了将近4成。由此可见,传媒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传媒人才的储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目前长三角地区电视业管理者同样感到人才严重缺乏。到底紧缺哪些人才、紧缺程度如何?我们设置了7类人才,请管理者给各类人才按5个等级标示紧缺程度,我们统计答卷,将各序数乘以选择人数之和再除以总人数即为紧缺指数。结果显示,最紧缺的是策划人才,紧缺指数为-1.4,长三角地区媒介管理者认为其紧缺程度处于“极紧缺”与“紧缺”之间,其次紧缺的是撰稿人,紧缺指数为-0.4,再次是节目制作人和主持人,紧缺指数为-0.2,制片人也偏少。这些紧缺人才都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单纯的操作型人才,如摄像师、播音员并不缺乏。

电视从业者也面临提高与发展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开放性问题“作为管理者,你认为现有人才哪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请管理者回答。我们对所有的回答作了一个归类,大致集中在以下六方面: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等,对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列为其他。数据显示,比例最多的管理者(31.0%)认为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其次(19.0%)是“提高业务水平”,然后(18.5%)是“提高综合素质”。此外,管理者认为现有人才亟待加强教育的还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团队精神”“社交能力”等。

三、创新传媒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传媒产业作为新兴创意产业,已经被注入了更多的新鲜内容,不管是实现手段和方法,还是一些核心的创作思想,都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改变,传媒人才就需要从基础上进行调整,不仅要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创作、策划、设计、制作、测试、产品、推广、营销各专业上的合理分布,而且尤其要注意通过加强培训改善人才的素质,提升传媒人才的创造力、创意力、创新力。相对于产业的人才要求,现在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

高校在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积累和完善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现实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传媒创意产业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的滞后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导致毕业生的产业适应能力欠缺

现有的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滞后以及对相关产业有洞察力和实践能力的师资欠缺都会对专业教学水平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学生严格按大纲要求,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业和考试,培养的学生产业适应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大班教育”严重削弱了创意类专业教学个性化的需求,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学科交叉不足,知识面过于狭窄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因为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与现行的教学经费投入是相匹配的。要更新教学模式,就必须加大相应的生均经费投入并改变投入模式。

(三)创意教育中忽视创造力培养导致毕业生的发展后劲不足

以艺术教育为例,传统的艺术教育注重基础技法的训练,而忽视学生艺术素养、艺术积累的训练;注重单一技能的分段完成,忽视了各种艺术技能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校内课堂的练习,忽视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注重继承现有的一种不变的艺术理念,忽视了艺术的创新、创造等等。长期以来,重“技法”轻“理论”的教学模式配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之专业内容的狭隘和教学模式的陈旧无形中阻碍了学生文化感悟能力的发展。因此现行的艺术教育体制,如不及时跟上市场和产业的要求,将极不利于我们今后为传媒产业领域输送创新人才。

(四)毕业生中应用型人才多,产业型人才稀缺

随着传媒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对当前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的传媒创意人才?高校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投入和创新,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1.要在分析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和学校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的细分目标和人才定位,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培养的战略,各校要加大特色教育和创新教育力度,防止人才培养过度共性化从而模式化。

2.在专业或基地建设方面,要鼓励学科交叉,特别是工科与艺术学科、艺术学科与商科的融合。既要保持人才培养的专业水平,更要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传媒人才具备创意思维、创意表达、创意传播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3.在师资方面,要进一步调整教师的学源结构和知识结构,保证多元化。鼓励从海外留学和工作的人员中引进优秀师资;也可以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传媒机构中选聘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现有的理论水平较高的师资选派到相应的广电系统挂职锻炼。优化传媒专业的师生比例,保障创意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4.专业教学方面,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尽可能地实行“小班化教育”,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实验室建设并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保证学生的创作能力的提高;确保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完善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教学与市场的结合程度。

浙江传媒学院作为专门培养各级各类传媒人才的高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实践。自2005年以来,在系统分析国内兄弟院校传媒类专业办学规律和全面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传媒一线的用人需求,引入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大传播的视野,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既有深厚人文功底,又有熟练传播技能的传媒从业人才”,避免“学校教育与传媒一线脱节”的隐患。主要做法包括:

(1)增加选修课比重,拓宽选修课的范围,增设课外的隐性课程

媒体抱怨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后劲不足”,就是说这些毕业生一上岗就能熟悉传媒业务,但缺乏其他的专门相关知识,综合素质也不太高,缺乏潜力。针对这个普遍问题,我们的对策是增加选修课比重,拓宽选修课的范围,增设“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的隐性课程。

选修课从过去的1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35%左右,而且真正由学生自主选修,不再指定选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选修平台不再局限在系内、校内,而是拓展到了下沙高教园区。选修层次包括辅修专业、选修课程,辅修专业和选修课程都分校际与校内两级。下沙高教园区开设校际辅修专业是高校之间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利用下沙大学城的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政府宏观引导,在下沙高教园区开设跨校修读辅修本科专业。提高了办学效益、加快了学生学习成材的步伐。

(2)实践教学体系完整,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地位,并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平时的课外实践、小学期的实践、学期中的实践、毕业实习、寒暑假的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都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安排,形成了一个“以依附在理论课上的实践课为核心,以培养方案内的实践环节为中轴,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外延”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了浓厚的实践氛围。我们的实践通常将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以实战的要求完成,这种实践既强化学生的传媒意识、传媒职业道德,又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实践的创新能力。

(3)着力培育传媒办学特色,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创意人才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77-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验教学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地位等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嘉兴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过程中,要求各专业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环境工程专业是嘉兴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其中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其实验课程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实验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监测方法和反应原理等内容加深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我们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分析了实验课程现状及目前存在的弊端,并开展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

二、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嘉兴学院以往的实验开设情况,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是两门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分开设置两个实验体系,各自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容的重复,如环境监测实验中会开设“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的实验项目,而环境化学中有一个实验项目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其次,传统的环境监测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各实验项目为4学时。一般由实验老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并配制好所需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讲解或实验教材进行操作即可,实验步骤过于详细,指导教师也缺乏引导性和思考性的指导;学生的操作相对被动化和机械化,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环境化学实验项目一般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各实验项目为8学时左右。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一般情况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和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同步开设,往往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尚未进行的实验项目,而在环境化学实验中已经进行,两者的衔接性较差,同时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如果将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实验合并,将部分环境监测的实验项目融入到环境化学中,学生既可掌握污染物质的分析监测方法,又可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避免内容重复的同时,学生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上述问题,我们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性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的整合和优化

嘉兴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将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整合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删除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增加了设计性项目的比例,同时将地表水的采集、分析、评价过程纳入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后,实验项目的开设更加合理,不再是孤立的实验项目,而且呈现递进互补的关系。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设计性项目―地表水的采集及污染指标的测定分析和评价。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该项目将地表水的采集和各种综合污染指标的分析测定,以及最终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融为一体。首先老师给出实验项目的目的:即掌握地表水的采集、分析方法,并综合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同学先根据实验目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并提出初步的实验计划书交给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研究方案;然后确定采样地点,进行水质分析等,期间所需的实验试剂等均需自己配置,全程指导老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并根据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组织情况和操作过程,做出考核评价。

四、综合性专业基础实验的实施效果评价

1.增加W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户外采集水样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带有一份新鲜感和神秘感,从而提高了实验兴趣。嘉兴学院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围绕校周边水域进行水样采集时,不巧赶上下雨时节,同学们在躲雨的过程中,就自发地采集雨水,准备回校后测定pH值,“顺便”了解一下嘉兴的酸雨状况。同学们对自己采集的水样格外珍惜,这份珍惜同样推动了他们对整个实验的关注度和积极度。当同学发现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其他组差别较大时,除了分析采样点的不同,也会主动考虑是否是测定过程出现了失误,会主动回看实验记录本寻找答案,甚至会要求重做实验。根据最后测定的实验结果,同学们会主动地查找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讨论,大大提高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真正融合。学生在户外采集地表水时,指导老师可以就如何采集地表水进行复习性讲解,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自己动手采集水样,学生加深了对自己的水样状况的了解,可以在数据分析时有的放矢。同时在进行水质评价时,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实际采集的水样,不再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根据水质分析时,没有统一的实验方案,要在前期的实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水样特性,制定实验方案,并在分析过程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3.避免实验项目的重复,实现实验项目的融合和优化。通过将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实验项目的全程把控,进一步提高了实验项目的融合性和递进性,实验内容在安排上可以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操作到应用操作再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和环境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基础上,在实验课后期开展综合性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另外,在实验内容上,将地表水的采集及污染物的分析监测等联系起来,同时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水质评价时,又将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迁移转化规律有机地结合,从而有助于形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五、结语

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两门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实验,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设了综合性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技能的施展空间,提高了积极性,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促进了理论教学,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徐波.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论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124-126.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5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大学群体中实现“错位发展”,大学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及问题分析,发现大学文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内涵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是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自身的发展环境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转型而来,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并不现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可能像高职高专一样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一、二流本科大学与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实现“错位发展”,就必须在“高级”上下功夫,培养出“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它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与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一)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人文科技素养,形成相对扎实和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此外,还需要通过使其具备必要的应用性知识。使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区分于研究型大学,也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形成差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技能性知识相对熟悉,生产的全程性知识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知识相对丰富,确保应用型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质和基础。[2]

2.技术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掌握完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生产领域实际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3.能力层面

从能力层面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能力的多样性上。所谓能力的多样性是指既有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有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的多样性,是建立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应用能力,是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掌握相关行业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和商业谈判技术以及获取和综合信息的技术等能力。

4.素质层面

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整合其知识、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创造性地应对市场和社会形势变化,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社会胸襟、精神境界和历史眼光,是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充足的自信心、强烈的责任心等等非智力素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办学定位的迅速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高级的内涵表现为“高素质”,即除了既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需要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其次,表现在“高技术”,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的高层次领域、高科技范畴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停留于精通某一项工种、某一岗位即可的“技师”型人才,而是“高”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技术蓝领”,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探索时间尚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2.缺乏岗位所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更和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大学的学风密切联系。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缺乏对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频繁变换发展方向,丧失了单位对人才的信任度,也破坏了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3.存在“量”与“质”的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一方面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是市场需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又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量”与“质”供需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口径不合。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时,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容易把文化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层面把文化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2]

二、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态势已见端倪。在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支撑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受到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视。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作用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要素,而大学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学校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等,这些隐性文化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风格建筑,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对大学在校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作用

在行为和实践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建构自身素质结构的需要。大学文化的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多是要靠学生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感中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以学生自觉教育的形式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 转贴于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标签作用

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建设期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对人才特色的独特作用。正如清华学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北大学子的追求进步精神。大学生走向社会,其母校的精神特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口碑,也散发着母校的影响力。这种精神特征继承于母校,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增加了人才自身的附加值,从而形成以大学精神烘托下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特色的循环促进。

(四)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深远影响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趋势,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这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学校只有通过大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的内涵素质

文化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要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就要实现观念、制度、载体和作用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大学文化观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但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很多办学悠久的大学有较大差距,即作为大学的深层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大学里的各种文艺和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的一种辅助的校园育人活动,关注的是基本意义上的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普遍没有得到成熟的积淀。仅凭相对较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法标志大学的文化精神,也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无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发展源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必须创新观念,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文化观。新的大学文化观是一种比校园文化更加上位的文化观,不仅包含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包括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等多个层面。文化主体不单是学生,而是通过塑造“文化校园”,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总体性的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校园内的全部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之中。

(二)形成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大学文化基本上是着眼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外在性、附加性、表面化、具体化、主体缺失、精神缺失等等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处在较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使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大学精神主体,致使本应与大学精神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领域被人为割裂,缺乏内在精神支持;也造成了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迎合和突兀等特征,形成“为活动而活动”、非主体参与者旁观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处于脱离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的尴尬境界,使校园文化被误认为专业学习之外的带有装饰色彩的文体活动。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单一化的局面,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三)营造提升人才内涵的无声无形的文化教育环境

就大学文化中教育影响的呈现方式而言,一种方式是采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呈现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式的创新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转变为以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无声无形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构建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作用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使大学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四)构建多元化大学文化载体

与作用方式相对应的,学生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方式,也可以分为有意接受和无意接受两种。对有意接受而言,学生总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什么,接受什么,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采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方式,不断的调节自己,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经验;而对无意接受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要改变重社团文化,轻班级文化的思路,重视非正式群体建设,实现载体的创新。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以活动和交往促自律,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既定的规范体系,在工作岗位中自觉负起责任与使命,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体验奉献、创造之愉悦,尽责之崇高,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基础人才培养计划范文6

由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被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各高校开始纷纷设立起信息安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的众多用人单位中,单单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算起来总量就有十万之多,但是这数十万当中,学历高、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却是相对匮乏。因而,我国的信息安全行业较其他国家来说相对滞后,在国际竞争力上显得相对较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缺乏公认的统一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且很多高校在信息安全学科上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教学模式落后,跟不上信息安全专业自身的发展步伐。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向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改进培养目标。③学校实验基地建设滞后,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课程与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等。在这样一种制约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境况下,我国应当采取符合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进行多学科交叉模式进一步明确培养。

2多学科交叉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策略

2.1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保密信息,故国家保密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以根据国情与国内高校取得联系,鼓励高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要大胆改革。在信息安全专业和交叉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针对各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按照学校的不同校况进行指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对于研究生,更要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以宽学科知识为基础,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持对校内校外同一层次的学生联合培养的计划,即高校研究生与相关技术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修订、增加若干信息技术类实践课程,如《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等。对于高校本科生,参照《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安全学科专业规范》进行指定人才培养计划。主张"厚基础、重实践、高技术、勇创新"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针对电子信息科学类设置基础平台,协调数学、计算机、通信等专业课程配置,课程体系应涵盖多门基础课程,如"网络与通信基础"、"计算机专业基础"等。增设各种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网络安全、密码学、计算机病毒、信息隐藏等等。注重校内外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增加项目实践机会等。

2.2聘请专家,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校可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到校开展教师座谈会,师生座谈会等,传授信息安全知识与学习掌控技巧。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该领域专业人士的合作关系,在知识传授上取得了收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壮大。此外,专业人士参与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性;且在参与过程中,能够针对学校的信息安全技术教学指出不足之处以及时作出调整,并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与了解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技巧,以及学到最新的方法等,有利于培养与时俱进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2.3增强交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信息安全专业与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并且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故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严格,要符合具备有厚实的基础、知识面宽、操作能力与技术能力强、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高的总体要求。为增强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需要针对此积极开展有关信息安全知识的教学研讨会,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可根据学校情况建设相应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知识培训机会的同时举办交流活动,让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探讨与研究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此外,学校始终坚持遵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需要出发,制定符合现代国情和适应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成为未来的国家信息安全保护者做铺垫。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