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的困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际沟通的困扰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1

【关键词】 信息交流;人际关系;干预性研究;学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06-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的治疗护理不但依靠技术措施,而且更注重心理、社会、情感及文化等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护士的沟通能力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国内关于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报道大多以课堂训练为主[1-3]。为探讨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某高校于2005年开展了为期2个学年的护生与陌生人沟通的实训尝试,使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高校2005级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简称护生)99名,均为女性;年龄17~21岁,平均18.9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4人,对照组45人。2组护生入学年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等人口学特征均无明显差异,且配备的辅导员、授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内容均相同。

1.2 方法 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试验组护生则在常规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与陌生人沟通实训教学。

1.2.1 实训方法 训练项目与内容安排:(1)一年级上学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外活动,组织护生与其他班级不熟悉的学生一对一交谈,每周至少1次,时间不少于20 min,每次交谈对象、内容不能重复,活动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2)一年级下学期。组织护生到公众场所(广场、公园、社区等)与陌生人沟通并组织讨论。(3)二年级全学年。继续上述训练,并安排护生利用周末到医院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沟通并组织讨论。(4)不定期活动。借助护理技能大赛和小发明、小创造等竞赛活动,组织护生合作参与,并与教师讨论自己小发明、小创造的设计方案;与其他班级学生开展心理拓展活动,通过心理测试小游戏锻炼和培养沟通能力;组织护生结合实训感受撰写演讲稿、诗歌、散文等,参加演讲比赛和诗歌朗诵会。

1.2.2 测试方法 采用沟通能力测量表[2]。表中设有40个条目,每条采用3级评分(1~3分),总分120分。分数越高,沟通能力越强。分别于第1学期初和第4学期末对2组护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干预前(第1学期初)2组护生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学期末),试验组沟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许多医学高校护理专业虽然开设了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的课程,但现有的课时远远不够。护生从学校到学校,入学后与外界交往仍然有限,技能操作的对象基本是模型,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一言不发的现象十分常见,即使开口说话,也常常是简单照搬教师课堂用语或教学录像语言,不会面对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1,3],加上旧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及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导致护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欠缺。

本次调查显示,开展与陌生人沟通能力的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只有遵循如下原则,与陌生人沟通的实训教育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1)需求性原则。对6所护理院校190名护理专业中专、大专、本科实习生调查显示,70%以上护生认为学校开设人文课程不够,90%以上的护生希望开展职业礼仪培训,70%以上的护生希望提高沟通照护能力[4]。因此,在开展与陌生人沟通实训之前,应认真组织试验组护生开会、学习、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渐进性原则。培养护生与陌生人沟通能力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应本着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循序渐进原则,先组织护生与本校同级护生沟通,接着与新校区非护理专业学生或高年级护生联谊交流,再组织她们走出校门,到广场、社区、敬老院、医院等社会场所与陌生人沟通,使学生接触的人群更广,沟通能力更强。(3)多样性原则。当代护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应力求实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寓教于乐,既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又锻炼她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4)实效性原则。通过与陌生人沟通这一教学载体,让护生在实践中切实增强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此周而复始、内化发展,不断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护理大专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人际关系较一般大学生敏感[5]。本研究尚未对试验组护生做人际关系困扰情况方面的心理测试,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由于本研究尚无现成经验借鉴,实训活动内容和形式尚需共同探讨,使之更臻科学、系统、完善和规范。

4 参考文献

[1] 李华莹.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卫生职业教育,2002,20(1):52-53.

[2] 史瑞芬,唐弋,曾丽芳.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护理学杂志,2003,18(4):301-302.

[3] 张咏梅,江智霞,肖烨,等.护生人际沟通知识转化为人际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54-155.

[4] 黄弋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B):61-62.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2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人际沟通协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过程。沟通协调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达成共识。会计工作人员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与上级领导之间、会计与员工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并对此发送与接受的准确性,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协调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协调能力的基本尺度。沟通协调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仅有专业知识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计应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交流学等知识。做到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掌握聆听的技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善于利用语言的心理作用,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协调。

一、会计专业学生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现状

对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的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学生在人际沟通协调方面存在心理上的困扰,学生在沟通协调方面的心理压力甚至超过了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根据笔者调查发现,会计专业学生不擅长与别人沟通协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说自话多,耐心倾听少。一些会计专业学生缺少基本的沟通知识,在与人交往时不懂得换位思考。对于别人的帮助,能达到目的的便喜笑颜开,不能满足的立即言语相撞。与同伴相聚时,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不高兴时或抑郁寡欢,或乱发脾气。听别人讲话时,或是不断地插嘴,或是较真抬杠,或是毫无反应。在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圈子中,他们已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很难与别人有真正的沟通协调和合作。

2.尴尬冷场多,主动话题少。一些会计专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总喜欢隐藏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把自己封闭起来,惜言如金,从不主动涉及话题。与他们在一起,沉默多于交谈,气氛压抑,场面尴尬。有些学生是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更多的则是怯懦心理在作怪。他们羡慕别人侃侃而谈、左右逢源,却担心自己不善辞令、词不达意,因而往往驻足不前。

3.“人机”水平强,“人际”能力弱。现在一些会计专业学生可以游刃有余地操作电脑,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统帅三军、叱咤风云,可以在QQ,MSN等论坛上当“斑竹”、称“楼主”,洋洋洒洒地“灌水”、“拍砖”。现实生活中,他们似乎换了一个人,变得不愿说话,不想主动与人沟通协调。他们或对自己的相貌不自信,或认为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感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害怕挫折和失败,特别是在权威、强者或一些口齿伶俐的人面前,经常感到手足无措,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戒备和敌对情绪,有时还会曲解别人的善意。长此下去,他们会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逃避现实,就会人为缩小自己交往的范围。

研究表明,主动沟通协调者与被动沟通协调者的沟通协调效果有着明显差异:主动沟通协调者更容易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更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而被动沟通协调者则相反。

二、沟通协调的基本要素与技巧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加强高职财经专业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基本要素与技巧归纳如下:

1.沟通协调的基本要素:目的明确、用心对待、让人认同。要谈吐讲究技巧,表述言语得体。要增进了解,相互理解。在沟通过程中,态度要诚恳,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讲真心话,信任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自己诚实,对方才有可能讲心里话。以心换心以情动人促进和谐。要真诚交往,细致入微。

2.沟通协调技巧:要善于倾听,适时引导。与人交往时学会掌握对方的思想,摸到他思想脉博,了解他的性格,熟悉他的优点和长处,注意用语言打开他“心灵的窗户”。简短谈话。要有感彩,人情味浓,使人乐于接受;要尽量少用书面语言,使人一听就懂;要掌握分寸,说话恰到好处,不能夸大其辞,言过其实。还可利用网上联络,更具时尚和快捷。

3.沟通协调手段:主要采用柔性手段,即通过感情、思想的双向交流,达到与他人的和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学生必须要有积极主动性和耐心。

三、沟通协调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有人认为沟通协调能力是一生下来就具有的上天恩赐,我们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其实,沟通协调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培养和提高的。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下面有几种途径可以借鉴:

1.做兼职。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兼职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方式。社会是最好的课堂,做兼职可以在短期内以最低成本帮助我们提高能力。

2.当志愿者。这是学生锻炼沟通协调能力又一途径。在艺术节、文艺周、校庆、县庆、交易会等活动作为引导员、会场联络员、组委会工作人员身份出现,可广泛接触各行各业的文化,学会和不同层次、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士沟通协调交流。

3.参加社团活动。学校社团是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的最佳舞台。社团学生往往有机会参加活动,像演出、知识竞赛等。学生可以尝试活动组织、节目主持等多种角色,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还能和学校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使沟通协调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4.参加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和促销是较有挑战性的项目,因为它要求学生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言辞富有说服力,这样群众才可能接受调查并购买产品。这种勤工俭学能有效打磨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真正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5.勤工俭学。部分勤工俭学方式也能有效锻造沟通协调能力。做家教时,如何让学生听懂你讲的课,如何让家长认同你,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得到提高。

四、结论

沟通协调是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具体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情商是比某些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能力。不断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沟通协调水平,就能够帮助他们在奋斗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参考文献:

[1]杨德忱,刘叙和.企业的市场营销与科技进步[J].中国科技论坛,2008(01).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3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中职生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活动,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讲,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团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会产生相互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个体行为受其所处团体的影响和制约,团体对个体具有较大的支配力。(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学习的方式主要观察模仿,个体的模仿要经历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个体能否进行模仿的动机有三个方面的来源:直接的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以及自我强化。另外,罗杰斯个体中心理论、行为训练理论;柏恩的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理论等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特殊的团体――班级,其是学校最小的行政单位,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织,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场所。班级在发展的过程中,班级以及班级成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班级与个体成长就成为教育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年,经过长时间的心理团体辅导实践摸索,认为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心理技术性强的活动是切实可行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管理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功能相同,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知识技能,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会自主应对各种压力冲突以及挫折带来的困扰,还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认清自己潜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情绪和个性,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2)班级的相对稳定性以及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决定了中职学生班级适合做团体心理辅导。中职院校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状况(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生活方式等具有一致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又面临着相同的心理困惑,适合做团体心理辅导。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与思考,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加强班级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信;当然团体心理辅导也可以利用团队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的困惑。由于篇幅关系,笔者在这里以中职院校中最常见的人际沟通辅导为例对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做出阐述。在中职院校中,不少学生认为处理同学关系比较困难,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认真分析心理咨询中收集的案例中,发现其实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关系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与同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鉴于此,笔者确定了心理团体辅导的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团体活动以及从其他成员的交流分享中学会正确认识自我。(2)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必要的沟通技巧,从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根据活动目标,笔者设计了6次团体辅导活动,下面是其中一次团辅活动:(1)暖身活动(翻树叶):刚开始所有成员都站在叶子上面,带队教练宣布活动规则,活动结束,所有成员针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分享:任务完成的关键是什么?适当的人际距离对人际关系有帮助吗?(2)“找朋友”――填写人际吸引特质检视表:团队教练说明规则(填写自己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学习,可以是外在的特征,也可以是内在的气质),活动结束,大家交流分享,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3)情景扮演,通过情景扮演让学生体验沟通的重要性。(4)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与心得,总结归纳沟通过程中必要的技巧。(5)折纸游戏,体验双向沟通的重要性,分享感受与心得。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4

【文章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前后分别对人际交往问题及社交焦虑程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而社交焦虑水平实验组显著下降。结论:团体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交谈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同时降低交往焦虑水平。

【关键词】

团体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焦虑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般实践能力之一。大学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大学作为浓缩得微型社会,是提升人际关系的良好阵地。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都是初次脱离父母的怀抱,家庭的保护,渴望得到同学的真挚友谊,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但当代的“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他们,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的提升,而以高中时代的交往模式和标准行事。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表现出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容纳别人的生活习惯和自己不一致,不能对别人宽容理解,甚至产生误会和冲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团体训练可以通过教育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将有共同目标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从而提升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品质。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尤其适用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根据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团队的共同支持会给群体中力量较弱的个体提供强大的行动力,个体通过相互学习、模仿,将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纳入自己的行为体系中。从而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团体训练还可以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通过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现实的问题与冲突。本研究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实验对象为2011级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总人数128人,随机分成两个班,实验组64人(男生20人,女生44人),控制组64人(男生19人,女生45人)。

1.2 调查工具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本量表。量表共有28个条目,由靳 媛 孙丽岩 王 昭 高 博 王福东 大连医科大学 116044交谈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异往困扰四个维度组成,评分采用“是—非”方式,选择“是”计1分,选择“非”计0分。该量表信度效度较好,符合研究要求。

《交往焦虑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含有15 个条目, 采用5级评分, Cronbacha 系数超过0. 87。

1.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为避免研究过程给对照组同学带来不必要的成长困扰,在研究结束一定时间后再安排对照组进行相关的团体训练活动。

本研究中的团体训练过程分为4 个阶段。第1 阶段:相互认识,团队建设;第2 阶段:自我认识;第3 阶段:提升自信,学会理解他人;第4 阶段:评估团体训练对团队成员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效果。整个活动分为5次进行,每次活动120 分钟,训练方案见表1。

2 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团体训练队人际关系的训练效果,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式,分别在训练开始前一周和训练结束后一周进行测量,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结果,《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果见表2。

注:T表示前测与后测分数之间的均值比较, *表示p

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结合前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在交谈、待人接物及人际关系的总分上差异显著的结论,同时与对照组进行的比较排除了成长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实验组被试分数的提高是团体辅导作用的结果。证明团体辅导对改善班级同学人际关系方面有效果。对照组在后测中,待人接物维度分数略有上升,交谈、交际、异往及人际总分方面分数略有下降,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表明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分数没有显著的变化。

将实验组《交往焦虑量表》前测、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后实验组被试的交往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显著。

2.1 被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分为4个等级:效果很明显、效果较明显、效果不明显、完全无效。64人全部参加了评价,其中48人认为效果很明显,约占75%;14人认为效果较明显,约占21.9%;2人认为效果不明显,约占3.1%;无人认为完全无效。被试反馈的主观评价中,绝大部分成员都表示团体辅导对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是有效果的,并表示愿意再参加相关的团体辅导。

在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追踪测量的同时,对实验组班级的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进行了解和调查,他人反馈评价为:班级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较其他班级更为积极,参加活动的数量及效果均超过其他班级,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比较积极,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融洽。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5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及界定

高曼(Goleman,1995)所著《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的面世,使EQ广 泛受到各界的瞩目与重视,同时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愈受到大家的肯定,甚至将EQ与情绪管理划上等号。根据沙洛维与梅尔(Salovey&Mayer,1990)的观点,情绪智慧――EQ涵盖下列五种能力:

(一)觉察自我情绪

能随时随地自我觉察自己情绪的人,即对自己了解较多的人;反之,不了解自身情绪状态的人必然沦为如柏拉图所说“感觉的奴隶”。可见只有掌控自我感觉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面对人生大事时能较好地进行抉择。

(二)妥善管理自我情绪

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并强调如何摆脱焦虑、怒气、灰暗或不安。当欠缺情绪管理能力时,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而掌握自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接受挑战。

(三)自我激励

做事不是依靠外界的动力,而是靠自我激励的情绪专注于某一目标,保持高度热情,克服一时的冲动和满足,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有了这种激励情绪,工作保持高度热忱,不断提高效率。

(四)觉察他人的情绪

这种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同情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愈具同情心的人,愈容易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愈能觉察他人的情感状态。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这是协调与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包括领导和组织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能力,即通常称谓的“人缘”。

二、情绪管理对教师的影响

(一)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

目前,教师身心状况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成员,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其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具有单纯的个体生命的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教师心理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有些教师因为多种不顺心的事情,常常烦躁不安,有时就向学生发泄,讲课耐心不起来,动辄发火。如能在学生面前耐得住,往往就把一天中所受的窝囊气一股脑儿地向家人发泄。

英国哲学家斯宾说过,生命的潮汐因乐而升,因痛苦而降。如果一个人过度愤怒、焦虑、忧愁、痛苦等,就会使他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判断能力降低,甚至丧失理智,使正常行为瓦解,造成机体的病变。当然,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情绪上的良性感染与反馈,能促使体内免疫球蛋白A血清素和各种酶的生物活性水平提高,改善机体的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如许多癌症患者以豁达、开朗、乐观的心情战胜绝症。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二)情绪管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剂”

情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信号、表达和感染作用,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情绪智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亲疏与稳定。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控,对他人情绪的觉察和把握,有助于教师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情绪表达是人际沟通交流的基础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有效的人际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出试图沟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如文字、语言或表情等,之后清晰、准确、充分地表达出来。教师只有清楚、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根据课堂环境的要求,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更好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完成有效地沟通,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奠定基础。

2.情绪控制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保障

良好的人际交往既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智,对自己负责,对学生尊重、宽容、忍让,力图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很强的情绪调控能力。一个自控能力较差的教师,常会不顾场合乱发脾气,很可能把“自我发泄”引向“向学生发泄”,行为充满情境性,喜怒无常,过度情绪化,甚至耿耿于怀,这将直接挫伤师生关系。而稳定、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3.移情能力是人际关系融洽的关键

移情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仅能够知觉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觉察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作出准确的识别和评价。这种能力有助于超越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别,具有一定的人格功能,有助于教师觉察学生、理解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师生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

(一)觉察自己的情绪(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教师克服负性情绪的前提,首先是树立调整情绪的自觉意识,即必须承认某种负性情绪的存在。

人类的智慧在于它不仅能对客观环境事件进行思考和评价,而且能把智慧的锋芒指向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加以认识、评价和思考;通过思维和意志,对它们进行干预,使之朝着有利生存发展的方向变化。

(二)了解情绪的成因(why――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认知是平衡主客观关系的杠杆,调整情绪需要认知帮忙。教师在消极情绪产生后,通过对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找出哪些原因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原因是短时间内不能改变或根本无法改变的。对可以改变的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或改进,对不能改变的,则通过从其他方面的努力加以补偿。从而减轻、消除消极情绪的困扰,达到心理平衡。在心理治疗诸方法中有一种理性情绪疗法。此种理论认为,诱发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对诱发事件的认知解释和所持信念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三)缓和与转换情绪的方法(how――如何有效管理情绪)

1.缓和情绪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教师摆脱消极情绪困扰,调整心态,维护身心健康提供了很多可资利用的方法。

(1)转移法,又称移情法。教师在遭遇消极情绪的困扰时,为了减轻和消除消极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努力把注意力转到自己愿意做的工作或事情上),使自己的心境较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达到心理平衡。

(2)意控法。教师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把引起消极情绪的刺激从清醒的意识中除去,对某些在课堂上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达到迅速消除的功效。

(3)清醒法。当教师产生激烈的消极情绪时,为了避免因头脑不清醒而作出不理智的举动,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醒,使自己明确将要采取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进而解除迷茫,冷静面对现实。

2.转换情绪的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情景中迅速缓解消极情绪,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但要从根本上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还须运用以下一些方法。

(1)交往法。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它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善于与学校院墙之外的社会交往,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而且还要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与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胸怀宽大,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则又使教师创造了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繁重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2)合理宣泄法。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不一定有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下,合理地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当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中产生了消极情绪,要学会合理宣泄出来,以减轻或消除自己的心理压力,避免情绪进一步淤积恶化,保持心理平衡。但教师情绪宣泄要注意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学生,造成不良后果。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6

[关键词]心理辅导;青少年成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98-04

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中、小学辅导工作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当前各学校的辅导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个人一生发展来看,青少年期是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状况、社会地位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面对种种变化,青少年往往感到难以适应,他们感到紧张、不安、恐慌与紊乱,以致对家庭、学校、社会及传统等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同时,青少年要满足许多需要,才能达到个体的适应。但青少年往往缺乏客观态度来评估自身的需要问题,很容易感到现实与理想的不符,自觉有很多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许多事情上出现矛盾心理。而学校辅导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协助青少年稳步成长,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出现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生的美好目标。

一、青少年面临的主要生活压力

(一)压力源概说

心理学认为,压力是超越个体心理的负担。创立压力与应激学说的心理学家汉斯•薛利认为,当谈到压力时,通常指来自我们周围所感受到的一种生理与心理的紧张状态。理查德•拉扎鲁斯对压力的定义是,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一种特别关系,这种个人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关系,被评估是有心理负担的,或超越其资源所能负担的,以及危害其健康和个体综合利益的东西就是压力。社会学家提出,压力与个人的信仰、价值观、知识层次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他们认为个体的压力源可以分为:心理压力,即超越心理所能承受的压力;生理压力,如青春期心理的、生理的欲望压力;社会压力,即来自社会期望、社会的认同、社会声望等压力。

压力是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开,可以说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大的方面看,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都会给我们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看,一次考试或求职、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失业或环境改变、亲人故去等,也都会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干扰,都会成为我们心理压力的来源(即压力源)。

有人可能会问:人没有压力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压力为什么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常的生理反应)。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个体的生理、安全、爱等需要来看,这些需要不满足,人就会有饥饿、害怕和忧愁等生理、心理的压力表现。它们是正常的,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压力是个人的基本需要,关键是如何认识压力、应付压力、解决压力。

(二)青少年面临的压力

我国青少年在身心发展中,主要面临的压力有以下几方面:

1.日常困扰压力

拉扎鲁斯将“日常困扰”定义为每天能引发个人麻烦挫折的生活琐事,它们包括繁琐及难处理的人、事物等。青少年在生活中需要处理衣、食、住、行、娱乐等问题,这些事件虽然小,但是积累起来也会产生许多压力。例如早上几点起床、早餐由谁备、脏衣服的清洗、去学校的交通问题等,足够让青少年在心理上紧张,感到有压力,并由此出现生理症状,如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和失眠等。

2.生活事件压力

生活事件包括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正面事件如节日、过年、得到奖励、考试通过、获得同伴认可、担任班干部等,负面事件如竞选失败、考试受挫、家人出现意外事件、经济拮据、被学校处分、与父母冲突等。薛利认为,每一种生活改变都会给个人带来压力,如果个人心理健康水平高,其适应能力就高,压力不会对其造成身心健康方面的损害。否则,当压力指数改变时,个人就会感到不适应。

3.人际关系压力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指出,人际关系压力是青少年生活世界里重要的压力,它包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朋友关系等,这些关系是经常处于紧张对立的互动关系。青少年在面对指示、命令、训诫、冲突、对立时,有时难以按照自己的心理意志、行动自由来处理它们,因此造成他们心理的压力和痛苦,影响他们在人际冲突中客观、正常地处理这些人际压力。

4.学校生活压力

台湾学者郑照顺通过对青少年日常生活压力的研究发现,学业压力是中、小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于2005年4月对该校2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有85.7%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我国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学生关于压力与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学习成绩、考试、作业过多、上课点名、某些课程学不懂、被老师处罚、与同学关系紧张等。

二、生活压力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生活压力对青少年而言,就像生活中的推动力,从积极方面来看,这个推动力能促进自我进步、创造发明和个人生活目标的实现;从消极方面而言,如果个人无法承受生活压力,可能造成身心的疾病、情绪的困惑以及行为的偏差。

(一)青少年生活压力适当理论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压力的存在。适度的压力对个体来说是必要的,过度压力会打破身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状态,引起身心关系失衡,从而导致心理功能紊乱,诱发精神病和身体疾病。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压力既具有积极推动力,也具有消极杀伤力。

1.过度压力

过度压力即超越个体心理负担的生理、心理反应,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它就像是汽车的轮胎,充气太多或承压太重就会爆破。

2.过低压力

没有对个体心理形成负担,例如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压力,他就会感到没有目标,学习不紧张,对自己无约束。就像皮球没有充气,无法展现自己的活力。

3.快乐压力

对个体身心健康有益的压力,即愉快、欢乐的压力,例如参加班级竞选活动、大型体育活动,得到老师表扬等。

4.痛苦压力

情绪情感及负性生活事件应激方面的压力,给个体带来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一般会给个体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精神创伤及身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出现情绪、情感体验和精神障碍:创伤体验重现、恶梦,警觉性高,回避、感情木纳,对未来无信心,提心吊胆等) 。

(二)生活压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生活中充满着压力,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为每个个体都必须面对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压力挑战。当个体遭遇紧急情况或面对外在威胁时,其心理和生理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和行动。

1.个体面临压力产生的身心反应

压力是否令人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出冷汗,紧张得哑口无言,忧郁,坐立不安,闷闷不乐,或者无法集中精神,压力对个体是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主要看个体生理(生物属性)、心理(精神属性)、社会(社会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看个体对生活压力持什么态度和解决方法。长期的压力反应(抗拒)对个体而言会导致生理或心理疾病,社会功能失调,人际关系紧张。

2.生活压力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适度调整个体的自我期望,清楚自己的成就动机,探索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个性特征,规划自己的未来目标,妥善安排生活、学习时间,善于处理同伴关系,与父母友好相处,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绪特点及需要。同时,将生活、学习、环境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力。青少年如果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压力,并运用自身的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和社会支持,就能很好地化解面临的生活压力,达到自我实现和“适性发展”的目的。

3.生活压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生活压力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学校辅导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台湾学者郑照顺发现,生活压力可以对青少年的生理系统(内分泌、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认知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情绪情感(烦恼、焦虑、郁闷、愤怒、悲伤、自卑、内疚和心境、激情、应激)以及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具体来说就是缺课率增加、请假率增加、学生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低下、师生冲突增加、同伴关系紧张、情绪情感困惑等。

三、积极协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生活压力

学校辅导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尽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教育历程中达到身心健康,获得最好的发展,引导他们合理规划个人的人生目标。辅导员在辅导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始终把握住学生在学校不再是狭隘地获得书本上的知识和应付考试,而是在智能发展之外,还包括个人情绪、个性方面的发展与个人潜能方面的发挥。也就是说,辅导员要正视并重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要,认清学校辅导的目标:辅导工作是与教学同等重要,促进学校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积极协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生活压力,帮助他们对生活压力进行有效管理,应是学校辅导工作的核心。

(一)协助青少年应对生活压力

拉扎鲁斯对“压力的应对”的定义认为,应对是一种认知行动的过程,即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当面临超出个人能力承受范围的压力时,为了重新建立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所采取的解决方法。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个体如果应对方式有效,则可以减轻或免除压力困惑;反之,如果应对无效,不但不能克服压力,反而会引起个体发展中的种种困扰,造成身心疾病或引发各种偏差行为,如此又形成新的压力来源。学校辅导工作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学会认识(评估)生活压力以及采取应对的行动,帮助他们建立“功能性应对”――对问题采取行动去学习、求助,设法面对困难及压力,并加以解决。尽可能避免使用“非功能性应对”――面对生活压力采取反向的行为,如责骂他人、孤立自己、吃东西消除紧张、逃学、过量饮酒、吸烟或攻击无辜等。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更多的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具体来说,青少年在采取应对行为时,应考虑以下一些方式:合理宣泄情绪,向人倾诉或独自吼叫;转移注意力,以忙碌学习或转移学习内容来缓解生活压力;发展自我信心及乐观态度,对自己处事的能力有信心,并对生活持乐观想法;发展社会支持,寻求同伴、家人、师长等社会支持系统在精神上的支持;寻求精神支持,发展与精神有益的活动及信仰;建立知己关系,向亲密的朋友、同伴倾诉,获得他们的了解与支持;寻求专业帮助,请专业辅导(咨询)人员或各种专家提供意见及努力的方向;与家人沟通,共同解决亲子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正视问题,当生活压力来临时,不回避,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方式面对,消解由于生活压力引发的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

(二)其他一些有助于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

台湾及香港地区从事学校辅导的学者经过长期的实证研究证明,在个体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方面,除了拉扎鲁斯等人提出的“压力的应对”方法外,还应该包括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它们在个体处理生活压力事件时具有缓冲压力的效果,特别受到各国从事团体心理咨询和学校辅导工作者的重视。

1.社会支持

所谓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体系中,受到关心、尊重与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减轻个人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的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的来源是个体获得支持的动力,研究社会支持的学者史文德提出,社会支持的来源包括以下几项:社会资源――如学校、社团、组织等;个别的社会网络――包括同学、朋友、同事等;重要关系人――家人、知己等。社会支持的方式和功能很多,主要有:情绪支持――关心、肯定、同情心、鼓励;认知支持――帮助了解问题,提供正确的资讯、经验;实质性支持――直接提供物质或具体服务,帮助解决问题。总之,青少年面对生活压力时,如能善于运用社会支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业成就。

2.人际沟通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可以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与情感,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减少冲突和改善人际关系,协调群体内行动。青少年在应对生活压力时,恰当、适时地应用人际沟通,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获得他人情感支持,整合人际资源的作用,缓解由于压力带来的心理情绪上的焦虑及郁闷。

学校辅导工作要重视青少年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他们在心理和情绪情感上出现的许多不适,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业、生活、情爱、自我建立、同伴关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在奠定一生目标的初航阶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社会生活能力,从而实现他们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照顺.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1]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