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培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培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培养计划

本科培养计划范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钢结构;教学改革

国家教育部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2],旨在通过在试点高校及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摸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卓越计划将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第一批(2010年)有61所高校入选,第二批(2011年)有133所高校入选,批准462个本科专业或试点班。土木工程专业方面清华大学等21所高校入选见表1,实施卓越计划是高水平大学办学趋势。

钢结构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不仅课程本身在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钢结构特点以及钢结构行业蓬勃发展态势也使其在卓越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钢结构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

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加工制作工业化程度高、造型新颖轻盈、施工噪音低、大部分钢材可回收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等优点。作为钢铁大国我国已经连续十年钢产量居全世界第一,国家政策也从20世纪50年代节约用钢、20世纪80年代合理用钢转变为21世纪提倡用钢。建设部颁布的《国家建筑钢结构产量“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五”期间,争取年全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达到钢材总产量的3%左右,到2015年争取年全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达到钢材总产量的6%左右。如果保守估计2015年钢产量为5亿吨,其6%为3000万吨。总之钢结构行业发展会越来越快,该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相比钢结构行业的人才需求,国内培养的钢结构专门人才偏少,质量也不高。要想改变我国钢结构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需要培养具有扎实钢结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钢结构新进展及新技术,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钢结构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具有卓越工程师潜质的毕业生。

二、钢结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现状。从我校情况看,土木系本科生钢结构教学分成钢结构原理(专业必修课32学时,其中2学时用于考试)、钢结构设计(专业限选课24学时,其中2学时用于考试)及钢结构课程设计(1.5周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教学环节进行,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内完成。基于“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指导性性专业规范”[3],三个环节的教学侧重点如下:钢结构原理课程要学习钢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钢材性能及选用、钢构件(包括轴拉构件、实腹和格构式轴压构件、梁、拉弯构件、实腹和格构式压弯构件)的强度、稳定及刚度计算及设计,钢结构焊缝连接(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和螺栓连接(分为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计算及设计、疲劳计算等内容;学生后续有大跨结构和高层结构选修课,加之课时有限,钢结构设计以门式刚架和重工业厂房设计为主;钢结构课程设计大部分学生做钢屋架设计,少部分学生选做门式刚架设计。

2.存在问题。我校钢结构课时偏少,并且目前对钢结构感兴趣,愿意从事钢结构行业的学生不少,掌握好钢结构设计及施工知识对学生就业也非常有利,但是钢结构课程知识点多而杂,公式多,重点的稳定问题学习难度大,加之学生材力和结力的学习基础不扎实,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因课时所限,授课时往往还是无奈停留在学生对构件及连接能够正确验算校核层次,很难引导帮助学生提升到对构件及连接进行优化设计和合理构造处理,乃至具备实际钢结构工程设计能力。同时对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比较介绍不够,对钢结构新理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介绍也不足。依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从钢结构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效果分析,钢结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钢结构原理、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实践环节课程大纲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针对性不强;②教学内容对国内外钢结构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吸收不及时;③钢结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针对性不强;④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⑤未做到因材施教;⑥学生力学基础差对钢结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

三、钢结构课程改革思路

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应是以知识学习为载体,着力系统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创新能力。分析钢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改尝试[4-6]。

1.教学准备及实施中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首先依据“卓越计划”,结合现代钢结构材料、构件、体系及设计方面的最新发展,制定2012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和相应课程大纲,并科学划分及衔接本科与研究生的钢结构课程内容。其次按照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预计2012出版)编写本科生教材钢结构教材,教材要体现新规范、新理论、新材料、新体系、新技术,力求具有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叙述详细、例题多且贴合实际,便于自学,逻辑清晰等特点。最后将教学模式从讲授式逐步转化为探讨式,精练教学内容同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讨论式学习钢结构重点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及掌握钢结构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引入实际工程设计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激发学习兴趣,力求因材施教。绪论课以钢结构学习动员形式进行。介绍钢结构特点、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钢结构的前沿课题、钢结构发展前景、钢结构行业状况及国内外重大钢结构工程等。通过钢结构学习动员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钢结构的兴趣。课间尝试引入上海交大刘西拉教授采用的“带领学生玩搭建结构的游戏”模式[7],活跃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课间及课后组织学生观看钢结构工程录像。教学中采用的华南理工大学王湛老师研发的《钢结构多媒体教学系统》动画及工程录像,很受学生欢迎。所以订购或制作钢构件、紧固件、焊接件、小型钢结构体系及连接的教学模型,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模型制作中,使学生有直觉感官认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很必要。鼓励并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钢结构课外书籍及科研文献,撰写读书报告;鼓励对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STS,3D3S,MST,ETABS等钢结构设计软件,为做毕业设计及适应毕业后从事钢结构设计工作做准备;鼓励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参与任课老师的科研课题,进行钢结构方面的研究或试验工作。

3.加强实际工程训练。积极与钢结构设计、施工及研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联系校外实习基地。毕业设计环节及假期让部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与实际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或施工。钢结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题目逐步改进为实际工程设计题目。

4.与其他课任课老师沟通。与前续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和要求学生在力学课学习阶段对钢结构所需的力学知识点扎实掌握,尽量减少学生由此产生的对钢结构学习的困难,有利于节省用于复习力学知识点的钢结构课上学时;与后续课大跨结构、高层结构、结构抗震设计等课程的任课老师沟通,保证学生钢结构知识的系统性;与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老师沟通协商,认识实习协助安排所有学生到钢结构工地参观学习,生产实习安排部分学生到钢结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我国要从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及至钢结构强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创新型钢结构专门人才是当务之急。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修订钢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实用型现代钢结构教材,精练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多种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钢结构热情和创新意识,吸引优秀学生到钢结构产业中去,利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即钢结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钢结构实践能力,培养出卓越计划要求的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06.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01.

[3]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郭小农,罗永锋,蒋首超,王伟.钢结构稳定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12):46-48.

本科培养计划范文2

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结合新建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先进自动化技术示范实训中心,制定周密的建设计划与方案,通过教学改革,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把“本专科分段培养”课程改革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1-2]。以“突出能力,强化素质,注重实践,强调实用,形式多样,引进开放”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方针[1-2],建设特色课程、优质课程。依托苏州市职业大学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培养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学生的应用性实践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在构建思路的指导下,从自动化专业入手,调研分析其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关企业任职核心能力,科学地分类与归纳出专业职业能力层阶递进,建立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的原则与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其中电路分析与实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和现代过程控制技术为核心课程。根据课程建设思想,我们将部分核心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启动了包括《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现代过程控制技术》等课程在内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深入研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法的实施、例题及习题的选取[1],协同制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协同编写符合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系列教材。(2)建立了以西门子PLC系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基于S7-Smart-200学习《PLC应用技术》、以西门子总线为基础学习《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基于西门子S7-300学习《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wincc学习《工业组态监控技术》、基于西门子S7-400学习《现代过程控制技术》。(3)明确自动化专业“转段选拔”的“阶段性”评估方法及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4)协同探索运用灵活多样、注重实用性、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5)协同定期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评价验收。检查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效果是否统一[1-2],对此做出评价判断,从而确定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程度,以及课程衔接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总结

本科培养计划范文3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基本科研素质培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70-02

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和途径,因此,实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1]。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学科类通修课程,是学习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一门实验课。它是生物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例如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提到的电泳实验时,学生会觉得是一个非常神奇且高大上的技术手段,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才知道电泳真实面目,其实是一种最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化学实验课更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能够成为具备创造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才奠定基础。但生物化学实验课一般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类实验课,要让第一次接触生物类专业实验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课学习就从生物学实验技能零基础到具有独立开展课题研究能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一、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实验项目多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之间相对孤立,而且在验证性实验过程中,因为有预期的实验结果,学生缺乏探索的兴趣,往往主动性较差,一般是被动地按照实验操作步骤机械性的进行,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意识[3],致使学生不容易将学习到的方法综合应用和解决问题。综合性实验是将多个具有相关性的单一实验按照一定顺序安排进行。通过综合性实验,能够把原来相互独立的研究对象彼此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学习质量[4]。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模拟科研的综合实验训练,把原来孤立的实验项目串在一起,上一个实验获得的材料,作为下一个实验的材料,使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不然他可能就无法完成后续的几个实验项目。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很快发现,对于不少学生来说,由于很多实验方法都是第一次接触到的,在综合实验中,既要学习新方法,又要采用新方法获得较好的结果,有一定的难度。例如,第一次接触到移液器的学生,由于使用不熟练,很容易出现第二档吸液的情况,造成量取体积误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而且由于所有的实验准备工作都是老师准备的,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后连试剂都不会配制,更有甚者,竟然有学生不知道所使用的溶液试剂是通过固体试剂配制得到的。而且综合性实验涉及的知识技能多,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具备全面的实验操作技能。如果一下就让学生进行综合实验训练,他们可能实验失败,不仅打击了实验的积极性,而且没有实验样品进行下一个实验,甚者还有学生可能编造出虚假的实验结果来,这显然违背了我们希望通过实验课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初衷,起到拔苗助长的反效果。

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经过了多年的摸索实践,我们将生物化学实验课内容设计成三个模块: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训练模块,综合实验训练模块,以及自主设计实验模块。

(一)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训练模块

在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训练模块中,通过几个相对简单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例如设计了高锰酸钾吸收曲线测定及标准曲线制作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既训练了学生配制试剂并正确书写标签,又学习了移液器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则向学生介绍了标准溶液配制的几种方法,实验空白对照的设置,以及分光光度法。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仅学习到标准溶液的配制,还初步学习了实验对照的设计方法,将科研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实验课教学之中。通过基本技术训练模块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进行综合训练实验的基础。

(二)综合实验训练模块

综合实验训练模块包括了配制缓冲液,从牡蛎中制备碱性磷酸酶,并进行纯化,纯度鉴定,动力学性质研究等实验项目。学生学习了生物大分子制备纯化方法,酶活力分析方法,以及基本酶动力学研究方法。由于在基本技术训练模块,学生已经训练了离心机、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的操作,并掌握了试剂配制方法,蛋白浓度测定等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的成功率,以及学生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而且学生对于这种较大型的综合性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初步体验到了科研探究的乐趣,以及从事科研的艰辛,并训练了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时间,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例如,电泳鉴定碱性磷酸酶纯度实验,耗时较长,指导教师在讲授结束后,学生开始自己做电泳实验,如果时间安排不好,或者出现失误,就得重新进行,很可能就错过吃饭的时间。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结果,学生就会觉得无比喜悦。因为综合实验是探究的实验,不存在所谓的正确结果,学生们想知道自己的结果是否正常,他们就得根据相关知识自己分析。如果分析得出结论是结果不合理时,他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是否需要重新进行这个实验,这时老师也会给予适当的帮助,提示他们思考的方向。通过该模块的训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化学实验四大经典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和比色技术),并训练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实验课的学习,以及进入科研实验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自主设计实验模块

自主设计实验模块是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实验并完成。在综合训练实验获得碱性磷酸酶以后,就提前布置学生独立设计关于碱性磷酸酶研究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已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室提供的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给指导教师审核、调整方案至可行。在这个模块中,学生从准备仪器、试剂配制开始,独立完成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展示自己研究结果,并探讨收获和不足之处。根据学生的反馈,大多数学生很喜欢这个模块的设计,因为给了他们自主设计实验以及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个模块,训练了学生查找文献资料,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不仅要能做好实验,还要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同行交流的能力。

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基本科研素质的培养

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三个方面是现在公认的主要科研素质[5]。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实事求是、严谨、不弄虚作假是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研素质。因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在训练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同时,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基本科研素质。这首先要求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绝对不能出现篡改实验结果的情况。但是实验课与自己做科研不同,实验课会涉及到学生成绩问题,而且实验课的每个实验都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的,难免会出现失败的情况。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实验课成绩,当发现自己的结果和预期不同时,就有可能发生篡改记录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获得异常结果的问题,告诉学生实验课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只看结果。如果实验获得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要分析思考,而不是立刻就判定实验失败。

文献查阅也是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之一,通过文献查阅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分析和利用文献能力[6]。但由于实验教学的特性,传统的实验课学生几乎没有查阅文献的需要。我们的课程通过综合性实验以及自主设计实验的设置,让学生有机会查阅文献。在综合实验中,学生无法像以往的验证实验一样预先知道实验结果是什么样的,因此他们只能借助查阅文献的手段才能很好地分析结果。而自主设计实验更需要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己的能力,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因此学生体会到查阅文献对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如果科研只是闭门造车,既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很难做到领先。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文献,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一种方式。

经过注重基本科研素质训练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培养,学生具备了进入科研实验室接受进一步科研训练的基本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及基本科研素质,达到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勇军,梁爱玲,侯敢.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之综合性实验与基础性实验相结合[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

[2]王伟.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0,(3).

[3]何小兵,刘连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如何设置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策略和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30).

[4]唐宁,周梅仙,张红琳.开设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7,24(6).

本科培养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专业;国际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90-03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金项目:蒙英华主持的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资助的成果(B11065)

作者简介:蒙英华(1977-),男,广西苍梧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导言

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确立无疑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则更为迫切。尽管上海地区每年有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多数毕业生仅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据《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2007届至2009届)。据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报道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已达到了610所,相比2006年,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新增419所高校,新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增长比率高达高达219%,而在现行培养机制下,中国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往往缺乏国际视野,不能熟知国际惯例准则,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而针对上海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各高校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社会实际发展的实际需求已经脱节,构成上海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瓶颈。

一、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对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设计的理解,我们对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

(一)国贸专业的师资情况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几所大学的生师比都偏高。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相关规定,普通高校的生师比不应超过18∶1,所以,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都存在着教师缺乏的问题。因此,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其次,我们发现,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而言,教授所占比率都普遍低于其他几所学校,教师结构还不够优化,但是这也是二本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二)国贸(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对比

下页表2列出了几所高校国贸(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各个学校的毕业学分差别比较大,最低150学分,最高171学分,中间的跨度达到了20个学分。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十分类似,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上的比例近似为9∶3∶9∶1。专业选必修课以及公共必修课占所有的近75%,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还不足13%。相比较之下,厦门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的比例近似为16∶13∶17∶1,专业选修课程占了所有课程的26.25%。另外,复旦大学的专业必修课比其他高校高出了近10%,因此可以看出,复旦大学是非常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的。在专业选修课上,上海财经大学则采用了和其他的大学不一样的策略,其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必修课居多,而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略低。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生培养上采用宽口径培养的方式,其学生大学前两年所学内容都完全相同,而在大二结束以后才进行专业分流。

同时,我们对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设计进行对比后发现,在课程上设计了很多针对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外经贸文献选读、外贸英语口语与书信写作等),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的知识面与理论基础,但对于实务类课程的安排仍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国贸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并且外教教授课程所占比例很大,所以在国际性视野方面,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要求的具有一定的切合度。另外,上述高校都特别注重对英语技能的训练。随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逐步建设,外资企业的数量与国际跨国公司中心数量将急剧增加,而学生的外语能力越好,越能极快适应外企工作环境。

(三)国贸专业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对比

对上述国内几所985高校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进行简要对比后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实习占学分比率分别为5.85%、4%、1.88%。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对其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对于海外交流,复旦大学的每年交流人数比率为5.93%,① 而其他大学的比率也大都在5%② 左右。因此,在高校中,特别是对于上海地区的一流的高校而言,学生出国交流的比率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交流项目有限,资源较为稀缺,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就更少了。所以学校应多方面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项目。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

上海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完善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结构、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在某些资源的匮乏上具有共性,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把相关资源都整合起来,降低重复建设。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各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境内或境外);其次,可以通过将各高校有特色的国贸专业课程进行跨校课程选修,或进行研究资料、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建立跨校的研究队伍与兴趣小组,举行校际间的国际贸易沙盘大赛,共享企业关于国际贸易与商务类的招聘信息,高校实践基地共享让学生进行选择等方式,形成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资源整合。

上海国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启动则为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与可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可以为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与联系相关场所和基地,并且能够专门针对各高校的资源与特色进行统筹 。在这种整合下,高校间以及高校和贸易中心间通过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种具有公共使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高校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利于高校与贸易中心的优势互补和做大做强。例如,可由政策牵头建立网上国际化培养平台,而有相关招聘意向或有培训实习意向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展示,同时该平台也可建立学生资源数据库,把有相关实践意向的学生加入到数据库,提供给企业进行筛选;通过该平台,也能够将最新的国际交流信息、贸易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生与企业。

三、上海市国贸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方向调整

1.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首先,有些公共课程的内容资料更新十分迅速,因此将文献、期刊引入,作为公共教材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学习法,增添案例学习这一环节。

2.原有课程的结构调整。第一,在通识类课程中,学校应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目标进行课程的分类,对每个分类阶段进行一定的选课学分限制,并且予以学生明确的分类提示,让学生能够广泛的学习理科类以及社科类的知识。第二,实验性课程不足。经济学类的专业往往缺乏系统的实验以及实践类的课程。第三,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第四,在原先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上,应进一步细化分区域的国际贸易惯例与文化课程。

3.新型课程的选择与设立。第一,增设国际惯例、法律类课程。在国贸专业的课程培养中选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与国贸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法律课程。第二,在原先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基础上,设立实践与可操作型的商务沟通课程。利用上海国贸中心的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师讲课,让学生模拟谈判过程。第三,设立实习前心理课程、跨国公司文化、行为准则等课程以利于在进入实习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结语

为解决上海高校所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相脱节,应:一是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国贸专业所属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特别对于上海地区二本院校而言,应尽快提升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二是课程设计上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在以原有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实务(实验)类课程;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课程设置上更加与国际化接轨;注重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文理科通识教育;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设置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人才需求相关的新课程。三是在海外交流上应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海外交流模式(访问学习项目,交流学习项目,暑期游学项目等)及更多的海外交流项目。四是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进行上海高校国际贸易资源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大学国际化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2).

[2] 侯俊平,张春河.教育国际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

[3]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本科培养计划范文5

【关键词】 社会需求;本科;会计人才;冲击

根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2010年会计学专业毕业半年就业率已经由2008年位居第3的位置跌至第38位。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有8个本科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因而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和失业双重风险,本文对截至2011年3月1日两个月内前程无忧网站上的信息进行了检索,根据用人单位提交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找到会计人才社会需求的变化,并以此来改善本科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使高校培养的本科会计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一、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一)民营企业成为会计人才需求的第一大户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性质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无论是初级会计人才,还是中高级会计人才需求,民营企业都居于首位,且占到总需求的一半以上。民营企业对出纳、会计等初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57.01%、56.52%;对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中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分别占总需求的57.76%、56.03%;对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占总需求的47.66%、57.32%。相比之下,外资与合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合在一起约为总需求的20%,而国有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则非常的小,约占总需求的5%以下。

(二)从业经验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考核标准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初级会计人才,还是中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均对从业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且层次越高对从业经验的要求越严。根据前程无忧网站截至2011年3月1日的两个月中的需求信息统计结果,要求出纳具备1到2年从业经验的用人单位占到58%左右;要求会计人员具备2到3年的从业经验的用人单位占52%左右;要求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中级人才具备3到5年从业经验的用人单位占到53%、73%左右;要求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高层次会计人才具备5到8年从业经验的用人单位分别占49%、54%左右,还有一些单位需要1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由此可见,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

(三)本科是中高级会计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从表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还是比较务实的。出纳和会计等初级会计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分别占到总需求的57%和52%;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等中级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分别占到总需求的37%和57%;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等高级会计人才需求绝大多数要求本科学历,分别占总需求的66%和71%。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学历需求并不是一味随层次的升高而升高,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要求硕士、博士学位的较少,本科才是高级会计人才需要的主力军。

(四)用人单位对中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多样化

本文选取了前程无忧网站2011年3月1日前100位的对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的需求信息,并对其任职要求进行了分类汇总,相关信息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中级会计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还要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方面有两个:一个是职称,中级会计人才至少得具备中级会计师职称或注册会计师职称,其中财务经理职位需要中级职称或注册会计师的用人单位占到68%;另一个是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及会计准则等。其次用人单位对熟练使用办公、财务、ERP等软件、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较强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用人单位也愈加重视职业道德、学习能力、承受工作压力、风险管控等方面。

二、社会需求变化对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冲击

(一)社会需求变化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冲击

1998年,财政部会同原国家教委确定了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的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本科会计专业有些直接遵循了财政部制定的培养目标,有些则在财政部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正。可见我国本科会计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经济高速发展急需人才的当时,该目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会计人才。随着经济及会计专业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社会需求的中高级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本科学历,另一个是丰富的从业经验。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具备了学历要求,但无法取得社会所要求的从业经验。因而,大学不可能直接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中高级会计人才。

(二)社会需求变化对本科课程设置的冲击

目前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服从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行政及事业单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会计课程、财务管理课程主要以大中型生产企业为背景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增设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商业流通企业会计、跨国公司理财等课程作为大型生产企业的补充,进而满足了不同类型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的需要。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是会计人才需求的第一大户。我国民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约占70%,股份公司约14.6% ,90%以上的民营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由最大股东担任,且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一的占绝对地位,少有外来的职业经理人专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治理是形式上的分权,实质上仍然处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的古典集权状态,没有达到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合理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但目前本科会计课程设置基本没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与需求,没有兼顾到中小民营企业的社会需求。

(三)社会需求变化对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法的冲击

用人单位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从业经验,而且还要求其具备多种多样的能力。因而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应该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传统会计教学主要采用“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会学生在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等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在考试方式上,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进行考核。因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参与度不足,缺乏自主分析和研究的机会。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较上届普遍下降。尽管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普遍略有提高,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但同时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水平普遍升高,2009届较2008届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离校时能力的提高幅度低于工作要求达到的升高幅度,因此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满足度较上届普遍下降。该报告调查发现,2009届本科毕业生五大类能力类别中对应的最重要能力是积极学习、科学分析、时间管理(“211”院校)、指导他人(“非211”本科院校)、疑难排解和电脑编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毕业生的最重要的能力满足程度反而低于其他许多能力,能力的培养没有满足社会需求的优先顺序。

三、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我国本科会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脱节。因而,今后会计本科教学中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革新。第一,转变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使之符合社会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也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来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第二,建立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的本科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在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和科研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挖掘其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和完成开创性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新浪教育. 2010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EB/OL]. 省略,2010-06-01.

[2] 新浪教育.就业蓝皮书15个专业失业率最高[EB/OL]. 省略,2010-06-02.

[3] 新浪教育. 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满足度普遍下降[EB/OL].省略,2010-06-02.

本科培养计划范文6

Abstract: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requirement for ERP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of ERP profess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RP talents, and releva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ERP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地方本科院校

Key words: ERP industry;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local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59-02

0 引言

自80年代ERP概念引入国内,历经近30年,已经从企业信息化的一缕春风演变为规模浩大的全面普及浪潮。ERP行业的发展,包括ERP软件公司的研发,以及企业层面的广泛运用都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1]。广大企业通过信息化提升竞争力,其核心要素也是人才。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是构成就业大军的主体,但其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往往达不到进入ERP行业的最低门槛,与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有较大差距。当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ERP发展的瓶颈,中国ERP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ERP专业化人才的普及性培养。ERP行业需求量最大是应用型人才,强调技能性和应用性。而传统的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和高职高专培养出来的操作型人才都不符合ERP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低层次的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导致出现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人们开始反思并质疑现行的ERP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的研究与构建满足社会需要的ERP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建立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ERP应用必备的学科理论知识,又具有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解决ERP应用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1 ERP专业化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企业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ERP专业化人才,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ERP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业务流程的知识、经营管理类知识等,并且具备很好的与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目前ERP行业的人才通常分为三类(如表1所示),即ERP软件研发类、ERP实施维护类和ERP软件应用类。第一类在软件公司从事ERP软件开发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研发、测试、技术支持等;第二类在软件供应商或商、专业ERP咨询服务公司供职,以ERP实施顾问,ERP项目经理为主要工作;第三类通常在ERP实施的企业任职,作为ERP的使用用户或企业内负责信息化的单位,主导ERP项目推动,帮助企业提升软件使用效益。这三种人才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地方本科院校对ERP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是应当强调应用性,立足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ERP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注重行业性,即培养过程以ERP行业趋势、职业定位为导向,在人才培养中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强化ERP行业适用能力;三是加强实践性,即在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和知识结构上强化ERP实战能力。[2]

2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ERP专业化人才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体系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很少能结合行业特点设置ERP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方案。对知识的现时性和复合性不够重视,缺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如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等。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的实践环节。ERP实验与课程设计中多为虚拟课题,比较理想化。但现实工作中,多遇到的是综合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ERP涉及到的知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联系ERP开发、实施、应用的真实项目不多。ERP实践环节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能在综合实践中独立运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的ERP实践训练培养目标,缺乏完善的ERP人才培训体系,没有根据ERP行业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培养方案。

3 ERP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①贴近ERP专业化人才培养需要,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高校制订ERP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并结合企业需求,确立ERP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聘请ERP行业专家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规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审核,明确ERP专业化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3],以确保专业方向课设置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使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所培养的ERP应用人才的特色鲜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企业建设、实施与应用ERP所急需的核心人才。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培养模式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支撑,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首要之务。必须解决好适应ERP行业技术知识迅速更新的问题,与相关ERP企业建立的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把高校的教师送出去,将企业的专家请进来,可以作为一条有效的师资培养途径。高校培养出自己的具有ERP实战经验的优秀教师。③加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根据ERP相关企业的实战需要,重构ERP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配置课程资源。邀请企业ERP行业专家,建立课程共同研发机制,提高课程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练”互动,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之路。使地方本科院校与ERP企业之间的信息能相互沟通。同时,也与相关ERP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具有良好合作。因此,ERP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应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④针对ERP行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化素质培养。调研走访ERP相关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反映应届毕业大学生“不好用”。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职场和工作中必需的一些基本常识、工作技能和职业观念缺乏了解,应届生被招聘来之后,用人单位还要花很大精力对这些职场新人进行系统培训,而许多企业往往不愿承担培训带来的时间、金钱、人力等成本。高校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化。一是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办法,建立系统完善的ERP职业生涯体系。二是可以校企联合为学生搭建仿真企业平台,利用计算机模拟企业的运营,将各个业务部门、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赋予不同的权限来让学生模拟企业内不同部门的运营,并进而模拟整个企业的营运过程。还可以采用ERP沙盘模拟课程,将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浓缩在一张沙盘之上,让学生在对企业的模拟运作中有更感性的认识。在学生走上企业工作岗位之前,就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比较熟悉。在深入学习ERP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从管理思想、ERP软件和企业运作三个层次理解和掌握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三是可以积极引入ERP职业资格证书专家认证体系,通过培训开展资格认证,为立志从事ERP事业的学生走向企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