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科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1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师;指导目的;发展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37-04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科学教育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理解周围世界的方法,〔1,2〕也有研究者认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是让幼儿带着好奇、喜悦进行主动探索,而不是教给他们复杂的科学概念,〔3〕等等。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则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作为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在《纲要》颁布几年之后,当前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指导幼儿时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呢?教师的指导目的会对幼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目的及其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作了调查,以期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想法,正确认识当前幼儿科学教育实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行为。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目的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科学教育和教师指导的问卷、量表的基础上,我们自编了“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指导目的问卷”,由北京市14所幼儿园的154名教师填写。问卷调查维度包括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的认识、教师指导幼儿的目的、教师对一些指导行为的理解等。问卷主要采用利克特五等级评定法,每题选项从“完全不符”“不太符合”“不清楚”“比较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计分为1~5分。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所编问卷有效。
为进一步分析教师不同指导目的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我们对教师和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及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本研究从问卷调查被试中选取16名指导水平不同的教师,同时在每名教师所在班级选取4~5名幼儿,共计70名幼儿,把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这些幼儿的指导及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作为重点观察内容。本研究共观察了42次科学教育活动,对教师和幼儿的行为都进行了编码。
二、研究结果
(一)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目的
1.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各指导目的的重视情况
从现有相关研究以及各国教育政策中可以发现,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知识、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是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指导幼儿的三种主要目的。〔4〕因此,在自编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园教师指导目的问卷”中,我们考察了教师对上述三方面指导目的的重视程度。根据教师对不同指导目的重视程度的排序,我们由低到高依次将其赋值为1~3分。结果发现,教师在积累科学知识目的上的得分为1.06分,在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目的上的得分为1.31分,在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目的上的得分为2.19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表明,教师对三方面指导目的的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教师对这三方面指导目的的重视程度均存在显著的两两差异,教师最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对积累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最低。
2.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复合指导目的的聚类分析
我们在观察教师指导行为时发现,三种指导目的并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并存的。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能同时持有多种指导目的。因此,我们根据观察到的42次科学教育活动,对教师各种指导目的采用5级计分制进行了编码,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1~5分。之后,我们采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法,对教师的指导目的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教师复合指导目的划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在积累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三方面目的上得分均较高;第二类在积累科学知识目的上得分较高,在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目的上得分属中等水平;第三类在积累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三方面目的上得分均属中等水平。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教师指导目的的这三种组合类型分别命名为并重型、知识倾向型、平均型。并重型指导目的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对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均较为重视;知识倾向型指导目的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偏重帮助幼儿获得和积累科学知识;平均型指导目的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对于三方面目的的重视程度均处于一般水平。
(二)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导目的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
教师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指导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本研究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的科学教育活动指导目的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是否适宜于幼儿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即对幼儿来讲是否具有发展适宜性。在研究中,我们将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指导目的是否具有发展适宜性的主要评价指标。由于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持有的指导目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型的,因此我们分别分析三种复合指导目的类型,即并重型指导目的、知识倾向型指导目的、平均型指导目的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
1.从幼儿的科学学习表现分析教师指导目的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
我们主要从学习兴趣、学习独立性、学习坚持性、学习创新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幼儿的学习表现,对应于教师指导目的将其分别进行编码,编码都采用5级计分制,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1~5分。
我们对不同类型指导目的下幼儿的学习表现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在不同类型的指导目的下,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创新性无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独立性、学习坚持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并重型指导目的下幼儿学习的独立性、坚持性水平都显著高于知识倾向型指导目的、平均型指导目的下幼儿的表现,而后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并重型指导目的更有利于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独立性、学习坚持性的发展。当教师对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不够重视时,无论教师对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高低,幼儿的学习表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从幼儿的科学学习结果分析教师指导目的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
根据活动观察录像,我们对幼儿学习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科学知识的增长、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发展三个方面,也采用5级计分制进行编码,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1~5分。
我们考察了不同类型指导目的下幼儿学习结果的差异,发现不同类型指导目的下幼儿各方面的学习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促进幼儿科学知识增长方面,并重型、知识倾向型较之平均型更有助于幼儿积累科学知识,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并重型显著优于平均型。在促进幼儿科学研究方法掌握及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发展方面,并重型显著好于知识倾向型与平均型,后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教师越重视幼儿科学研究方法的获得和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培养,越有利于促进幼儿相应科学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三、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越重视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科学研究方法获得,越有助于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而教师对科学知识积累的重视程度则与幼儿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当教师忽视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方法获得时,无论教师对于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如何,幼儿的学习表现与学习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当教师同时重视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和科学研究方法获得时,对科学知识积累的重视也有利于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据此,我们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优先考虑幼儿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科学研究方法的获得,在此基础上再重视科学知识的积累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师是否注重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培养、是否关注幼儿科学研究方法的获得,这是影响幼儿科学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该将精神态度培养、研究方法获得放在首位,让“每个儿童不论他到哪里,都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学习科学,而且终身成为科学之友”。〔5〕由于我国传统科学教育重视幼儿科学知识的增长,因此不少教师常常将科学教育活动的首要目标指向科学知识的积累。可喜的是,当前科学教育的目标正在悄悄转变,“未来教育不应仅局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6〕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虽然已经有了这种意识,但由于科学精神与态度具有不易量化的特点,因此仍有部分教师仅将此作为口号,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还是选择易量化、利于评价的知识增长程度作为首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调整自身的指导观念。
2.科学教育活动前教师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适宜的指导目标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设定指导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确保指导目标对幼儿的发展适宜性。有研究者认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确立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社会需要、儿童发展、学科性质”。〔7〕首先,指导目标要适宜于社会发展。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方向必须结合当今社会对于个体发展的要求,如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要求幼儿形成环保意识,知识量的快速增加需要幼儿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等。其次,指导目标要适宜于科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某科学概念的准确内涵是什么,某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序列和层次,哪些科学概念能为幼儿了解与掌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再次,指导目标应适宜于幼儿发展。过高的目标幼儿难以达到,过低的目标则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没有太大促进作用,只有具有适当挑战难度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才具有发展适宜性。
3.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同时秉持三种指导目的
无论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与态度,还是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都需要借助科学知识这一载体。在教师的适宜指导下,幼儿完全可以在探索科学知识时发展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但目前许多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常常过分关注科学知识这一载体,而忽视了其承载的培养幼儿其他科学素质的机会。因此,教师有必要思考一次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适宜培养幼儿的哪种科学精神,能引导幼儿获得何种科学研究方法。这样教师的指导就有章可循,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才不容易忽视或者忘记科学精神培养与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指导目标。
4.科学教育活动后教师应全面、整体地评价幼儿的科学素质
活动后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极为重要,这既是对当前活动实施情况的反馈,也可作为将来活动的借鉴。但很多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之后对幼儿的发展不作分析与评价,或者评价时偏重于外显的、容易量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掌握,对于幼儿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获得关注较少或者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全面、完整的反思,也容易导致教师在下次确定活动目标时继续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发展时应作全面、整体的评价,一一对应于活动前设定的具体指导目标,分析幼儿是否达到了相应要求,达到的程度如何。如果幼儿全部实现了预定目标,是否下次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如果幼儿没有实现目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不断反思,提高指导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IND K.Exploring science in early childhood:A developmental approach〔M〕.New York:Delmar Publishers,1996:37-55.
〔2〕PERRY G,RIVKIN M.Teacher and science〔J〕.Young Children,1992,47(4):9-16.
〔3〕KIM J,CHO H.Preservic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R〕.Las Vegas,Nevada: 46th National Convention of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 Association ,1998.
〔4〕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0-72.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03.
〔6〕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18.
〔7〕杨莉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模型的构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3-57.
A Research on the Purpose for Teachers’ Instruction in Kindergarten Science Education Activity
Liang Yuhua
(College of Educ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新知识观;教学课程;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25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文化开始从现代科学知识转变为现代文化知识,随着这样的现代文化知识典范的出现,已有的现代文化知识典范的结构分解,也是一次全新的文化知识典范的构造。以传统文化知识的构造来说,后现代文化知识典范的到来,必将给文化知识生活及社会知识生活的范畴中带来一些言语上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合法的失去了应有的秩序。以新知识观的形式构造来说,后现代文化知识典范的到来,必然会带来全新的言语、以及合法性的原则和社会中应有的秩序。
一、新知识观的概念
(一)新知识观的意义
知识观是指人们对文化知识最基本的观点及态度,是人们对文化知识整体上的看法及最根本的知识观念。知识的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变化,以不同时代来说,知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及价值,从而,人们对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全新的认识。以教学层面上来看,新知识观的内在构造是知识的获取观、种类观、价值观、实质观等,外在构造是知识的教育观、理念观、课程观、教学观、授课观和学习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
(二)新知识观和传统知识观的差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观的意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现代人们的权利及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新知识观和传统知识观有实质上的差别:一是,表达时代的不相同。新知识观表达的是后文化知识社会、人们的权利社会以及计算机网络社会对知识的基本看法,传统知识观表达了农业社会及工业社会对知识的根本看法。二是,知识的实质不相同。传统的知识观一致认为知识是对实际的事物及实际的社会展现,与实际事物相同,从而,认为知识是实际的、准确的、普及的、静止的、价值观是中立的。而新知识观则一致认为是人类有所需求,从而选择地掌握及了解目标,因而认为知识是绝对的、不准确的、动态的、文化的、非价值观中立的,并且没有具备一种意识形式的知识。三是,知识的思想价值观不相同。传统的知识思想价值观是以“知识的主体”为思想价值的意向,注重知识的累积性、多样性、丰富性、操作性等,新知识的思想价值观则是以“能力的主体”为思想价值的意向,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方面,并且将人们了解的知识转换成为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人们独立自主的发展及潜在的能力发挥,让人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能够构造及表现出自身的价值所在,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体制,从而具有自身的价值,能够形成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选取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自我改革及创新的精神。[2]四是,知识的获取观不相同。对于传统的知识获取观来说,知识是一个不容易获取的稀有资源,知识的获取方式主要通过老师的授课及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老师的授课和书本上的知识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明显看出师生的地位不相等。新知识的获取观则一致认为,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出现以及网络信息的普及率来看,知识早已不是较为稀有的资源,主要是因为获取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成本要求越来越低。在计算机互联网的维持下,知识不仅被广泛运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占用与使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没有必要再以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为中心,可依照自身的能力及潜在能力,与老师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及沟通,相互学习与探讨学习上的知识,共同研究并解决新的问题,进而获取新的知识文化及教学经验。[3]
二、新知识观课程与大学教育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指的是学生与老师拥有共同的目标,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具体来说就是老师怎样传授知识与学生怎样学习知识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人和文化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学教育教学方式与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在发展变化中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首先,大学教育教学方式取决于知识观。知识观有着一定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并不是对自身进行改变,而是对知识观较为深层次的一次创新改革。
其次,大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知识观的转变发展。在对传统社会的转变或改革时段,建立的新知识观固然在教育教学区域中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的运用来展现新知识观的实践,当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新知识观相适宜时,能够促进新知识观的发展。
最后,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普及运用所出现新知识的体态,并应用教学的活动组织、科学探究与社会上所具有的传播方式普及。这一方面能够让人们对相对落后的传统知识观进行怀疑和唾弃;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引领人们对新知识观进行了解及掌握,从而能够让新知识观获得长远的发展前景。
三、新知识观课程和大学教育教学创新改革
(一)新知识观课程的科学改革
依据科学知识典范的批驳与后新知识观的实质,建立新的科学观及科学方式,比如“科学改革是科学典范的转化”,“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假定及推测”,“科学是一种思想价值方式的组织和文化知识的背景”等,进而克制思想主义、实际主义、科学主义、西式为主主义、权势主义等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同时,新知识观课程的目标也要跨越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方式与技术等了解,从而达成对科学与人们及社会的联系,进而全面普及和深入掌握。
(二)增强人文方面的课程
在大学教育教学课程中,人文知识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获得了认可及表现,其主要表现在综合性较强的大学教育教学中,开始把人文方面的课程作为大学教学中较为核心的课程,并创新及改革了人文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使人文课程具有时代风貌及教育教学的气息。
(三)大学教育教学方式价值意向的改革
现如今,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社会时期,大学教育教学方式的价值意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发生一些转变,并能够影响到大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目标。总的来说,大学教育教学方式的价值意向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重视教授知识转向重视培养能力。新知识观以“能力为主体”的价值意向为发展方向,一致认为知识能够因个人的需求从而变得不相同,学习者一方面把学习到的知识转换为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将自身的学习发展不断创新改革。大学教育教学的价值意向都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从重视知识的教授与改革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转换,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自我转变能力及自我的综合素养能力等。二是,以老师的传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中心。大学教育教学的价值意向应该主动响应这一转换,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性,并以自主学习为重,老师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引领,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渐渐构造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所在,并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及知识的体制相符合。三是,以教师一方面的讲授教学内容转换为师生双方进行沟通教学的模式。新知识观重视知识的不稳定性、非普及性、境况性,时期、区域、传统文化的不相同,文化知识的含义与准则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只是以老师单项的讲授知识的权利为特点,学生照本宣科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已经不再是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唯一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文化知识的教育背景,从老师一方面教授教学模式转换为师生双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
四、结语
从对新知识观课程和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式来看,所提倡的创新改革是必须进行实施的。在对新知识观课程和大学教育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都是以统一课程的要求为原则,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教育的实际需求了。因此,在新知识课程的教育模式下,转换知识课程与教育方式,有效地实现了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新知识观课程及大学教育的教学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杏芳.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107-111.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3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 实习教师 教学设计 思考
本学期我在桂林一所中学执教实习,从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如今已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之前学习过程中,教育思想历经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遵循“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作为全面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目标,努力构建新型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力图给学生更大的表现空间,得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极力构建师生平等,共同参与的互动氛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动手,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从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他们偶尔对某个问题极具个性的看法,或是对某个问题极为敏捷的反应……但是,很多时候,我也感到了更多的迷茫与困惑:热闹的课堂背后,沉淀下来的是对课本知识的全然陌生与遗忘,考试成绩不理想,缺交作业,作业质量不高,书写潦草;课堂讨论的时候轰轰烈烈,需要发表看法的时候却寂静无声;填空选择错误率高;稍有难度的计算题往往是大片的空白;课堂上游离的眼神,神游的思想……以上种种让人充满困惑。不得不认真思考:实习教师自身存在的学科教学知识及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系统设计
近年来受到计算机发展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日趋受到重视。同时新时代的学生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生的,在现在的教室里,坐着一群群说着计算机、数码以及网络语言的学生,M.Prensky(2001)将这类学生称之为数字原住民。那么不属于信息时代出生的,正在努力学习计算机,接收或者适应信息时代的产物的一类则是数字移民。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些移民像一般新的移民一样,努力学习新语言,改掉口音以及改变沟通方式。现在的实习老师很多都是数字原住民,但是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面,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第一线的教师都是信息时代的移民,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教学,许多教师即使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也只是单纯的将书本内容直接搬在大屏幕上而已。
教学系统设计是广为教学领域所接受的课程设计想法,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多是以规范的方式提供教学设计者结构化的指引及设计流程,但Angeli(2005)认为信息融入教学的系统设计应始于确认那些学生觉得难以了解的主题或老师认为较难教学的主题。一旦确认了适合使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的主题,教师要将内容以教学上较为有效的方式呈现,使得学习内容易为学习者取得与了解。之后,教师要选用适当的工具及特别的教学策略以呼应先前决定的有效呈现方式,而且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计算机活动融入教学中,例如:设计以探索为主的教学方法。融入教学的设计之前,还要考虑学生特殊的学习特性,例如:学生的先备经验、先备知识及技术能力等。
在教学时,正式的评量必须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以确保重要学习目的及过程的达成,因为只有在评量持续的过程中,教师才能获得如何知道学生学习的下一步。和传统教学系统设计一致的是,这个模式也是以反思及修正作为最终的过程。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主题都适合信息融入的教学设计,概念抽象、复杂而学生难以了解的主题或传统教学难以有效呈现的主题,可优先考虑进行以信息技术融入的教学设计。这个模式的另外一个特色重点,在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发展及利用这些方法去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
二、学科教学知识
从教学活动中发现,实习教师对学生学习特质的理解是其教学知识中最弱的一环,上课时常采用游戏、说故事或小组讨论等方法,但因为缺乏对学生学习特质与学习情境的理解,因此,无法掌握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与目的性。
研究发现,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种类不同,其中对教材的知识会因具备了对学生、对课程及对情境的了解而更丰富,了解学生在学某些教材时会遭遇哪些困难或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背景与先备概念,可提升教学效果,这种与教育学知识合而为一的知识称之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Shulman,1986;1987),此一知识是建构在两种专业知识的形式上,一是学科知识,二是学生如何学习的知识,学科知识又包含两种,一是实质知识(substantive knowledge),是指有关该学科的事实与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与知识是怎样组织建构的,二是综合方法的知识(syntactic knowledge),是有关学科的知识如何产出、如何验证其有效性,以科学来说,这种知识是指能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Shulman(1986:9)进一步说明教师在理论与实务上或学科内与学科外的领域,都要能为学生讲解该学科广被接受的真理,还要能解释为何一个特殊命题能存在?为何值得学习?与其他命题有何关系?
实习教师初期对教学的概念过于简化或理想化,急于在短时间将所知的教学知识发挥在教学现场,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后,倾向模仿他人表象教学方法,有时会采取快捷方式,一旦发现自认有效的教学法,他们就会重复使用,不去深究教学行为背后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情境。
另外,实习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大多从书本上的理论了解而来,但在教学现场很难立即洞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他们对教学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体会不深,在构思教学设计与教学时,所呈现的教学知识与对“学生学习”的价值与信念是否足够,是值得探究之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初任或实习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探究颇有成果,但大多是针对“单科”学科教学知识之研究(黄永和,1996;陈箐绣,2003;郭义章、段晓林,1998;赖庆三,1997;Kennedy,1998;Veal & Kubasko,2003;Viiri,2003),教学活动具有变动不居的特质,学生学习特质迥异,班级关系更不可预测,也无法复制,实习教师面对此动态情境,如何将所学的教学基本概念与知识基础展现在教学现场?如何构思教学设计?他们认为哪一个设计成份最难?更重要的是在初试啼声的实习课程中,其教学思考与行动显现哪些行为类型与教学知识?
有学者认为师范生所学的理论课程对教学影响有限,纵使他们能学到一些教学知识或技巧,日后也须视教室情境是否有助于这些技巧的使用,否则这些教学知识与技能难以施展(Calderhead & Miller,1986);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在学校期间所得的学科知识并非全无用处,而是要发挥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难度颇高,须与其他相关知识(如关心学生、教学策略等)相互融会,方有可为(Wilson, et. al.,1987),该研究还指出在小学里将自然科学教得最好的教师,除了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外,还懂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活力、创意与开放的特质,以创造最佳教学效果,这种成功的教学奠基在已融合学科与教学法的专业知识之上。Leinhardt & Smith(1985,引自Good, 1990)亦发现,有效的数学教师能融合内容知识与行动系统知识,后者是指审慎明确地计划教学、呈现教学、在教室中做决策与响应学生个别差异,这种行动系统知识有两种成分,一是教师个人的技巧与表达的艺术,二是内容知识与行动知识、内容知识和表达技巧、学生学习心理等知识,交织在复杂的网络中,彼此汇集交融,有紧密的关联。Grossman(1990)明确指出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有四:1.知道某学科在不同年级有不同教学目的;2.了解学生对该科目主题具有的理解程度、概念以及迷思概念;3 . 知道该科目课程教材的获得方法,并能了解该学科的水平、垂直等相关课程;4.了解该科目主题教学时的各种教学策略及陈述方式。
学科知识是教师对该科教材内容之理解,学科教学知识则是能将学习内容加以组织消化,以有效的沟通方式呈现给学生,呈现的诀窍在于教师能运用最有力的说明、举例、模拟(analogy)、解释以及示范等方法,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将教材呈现出来,其中并无单一有效的方式,教师应采取多 种有效方法(Shulman,1987:15),它是一种经过“转化”的知识,“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可与学生先前知识或性向联结的最具教育学原理的呈现方式”(Shulman & Quinlan,1996:409),他们强调教师应了解学生对什么主题感兴趣,有何学习困难,它是教师有能力将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教育学的有力形式,且能针对不同能力与背景的学生不断调适教学方法。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的专业知识,若只知一味模仿他人的教学行为,很难得其精髓,它基本上是教师的教学推理方式(Wilson, et al.,1987:119),是教师透过计划、教学、修正调适、反省教室经验而来的,可以将之归纳为“将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有效正确的方法”,亦有学者称之为主动性的教学,亦即,教师能以有效的方法呈现概念、解释概念、设计适当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均能理解所学内容(Hill, Schilling & Ball,2004;Good,1990)。
三、实习教师的思考历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之前都会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教材内容的重点为何?用什么方法传达这些内容?怎样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这整个思考过程是教师的教学决定,教师在其中反复推敲、规划教学活动的相关细节,教学设计的结果呈现出教师的规划意图,指引学活动的方向;实习教师也不例外,讲课之前的教学设计是实习教师教学知识的呈现,谨慎规划教案显示其事前用心准备的程度与对该课程内容之理解,是实习教师必备的教学蓝图。
师范院校通常指导师范生在教学时撰写“教案”,历经教案、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行为目标教学活动设计、目标导向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及目标导向与建构主张并行不悖的系统设计五阶段,教案名称沿用至今,其意义与教学设计并无二致(徐照丽,2002:118)。一些教学网站提供教学设计格式与某些课程活动内容,这些格式的共通点是需列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数、教学研究(包括重难点、教法提要、儿童经验与教学准备);其次,陈述教学活动(包含准备活动、发展活动与综合活动)、时间分配、教学资源与学习评量等。实习教师在准备教学时会考虑到儿童先前经验、学习困难、教法呈现与教学策略,他们或多或少具备一些学科教学知识(Van Der Valk & Broekman,1999)。但是只有少数实习教师会以架构、模块或图标的方式画下自己教学思考的重点,反复修正后再写入教学设计。
四、结语
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内化的、融会贯通的知识,是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特质及生活经验、学习情境融合之后的认知结构,在实习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难以见出真章,但是经由检视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实习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否足够,经过亲自实践显示实习教师对学生学习特质的理解是其教学知识中最弱的一环,并影响其教学策略与学科概念呈现之成效。
实习教师若要增进学科教学知识,建议他们可学着从知识概念的角度来看教室教学,这样可降低教学的复杂性,使他们对周遭发生的事物更有掌控力(Copeland,1981),例如,形成自己的一套学科教学知识,思考最可能让学生听懂的教学策略,区分哪些学生行为是重要或微不足道的,有了这样的概念架构,就可以用来分析洞察周遭的教学实务。模仿或观摩他人教学往往只学到表象教学行为,很难掌握复杂的教育本质议题。要了解学生,需要不断观察其学习行为,不断沟通互动,从反省经验中累积教学知识。实习教师若要具备学科教学知识,则应增加教学练习机会,透过教学活动的实务与反省,才能淬炼出了解对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
教学现场变化莫测、复杂多变,没有可照本宣科的标准教案可供依循,实习教师教学时无法完全按照教学设计一路到底,教学现场与师生互动更能显示其教学知识的成分与内涵。
实习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缺乏对儿童生活经验、能力与学习特质的理解,对教学情境敏感度不足,连带影响其教学策略的适应性。
总之,增加教学,有助于丰富其学科教学知识,实习教师可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与学生的反应中逐渐了解学生能力特质与生活经验,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现场的磨炼是增进实习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改进教学设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章韬,梅全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特征解析与案例研发路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31-36.
[2]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2(1):60-63.
[3]徐章韬,龚建荣.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合[J].教育学报,2007,3(6):34-39.
[4]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内涵辨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26-31.
[5]蔡铁权,陈丽华.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0):91-96.
[6]徐照丽.教学设计[J].教育实习(修订版),2002.
[7]黄永和.国小实习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之个案研究[J].新竹师院国民教育研究所论文集,1996(2):219-247.
[7]郭义章,段晓林.国中初任理化教师思考与呈现其学科教学知识之个案研究[J].科学教育,1998(8):53-69.
[9]陈箐绣.职前艺术教师之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之研究:以六位嘉义师院美教系学生为研究对象[J].国民教育研究学报,2003,10:45-69.
[10]赖庆三.国小职前教师科学教学知识之研究[J].台北师院学报,1997(10):455-499.
[11]谢宝梅.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师院生有效教学知识之比较研究[J].国民教育研究集刊,2002(10):109-121.
[12]Angeli. C.Transforming a teacher education method course through technology: effect on perservice teachers’ technology competency [J]. Computersand Education,2005, 45(4): 383-398.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4
论文摘要:科学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科学不同于科学主义,科学管理不同于科学主义管理,科学管理有自己的内涵与特征、产生与发展及限度。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批判和防止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倾向。
一、科学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科学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管理,首先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一词在西方有比较严格的界定,英文中“science”是natural science的简称,意指自然科学。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W. C. D丹皮尔在其著作《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科学按其本性来说,就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的。”罗素认为,科学是诉诸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的一切确切的知识。“确切的知识”,是指“从经验得来的知识”,即关于有限领域的、具体对象的、一定程度精确的或有实证根据的知识,而不是靠信仰得来的知识。我国著名学者赵震江教授与罗素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在现代西方社会语境中,科学一般假设世界是有序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必然性的判断是可以通过经验,特别是观察来证实或证伪的,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是可以通过对条件实施控制而重复证实的。我国1987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科学规定为“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社会科学大词典》将科学规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体系。”
我们认为,科学有两层含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科学组织、物化的科学成果等知识体系部分,属于科学的“形而下”层面;而在追求客观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信念、科学精神等组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则属于科学的“形而上”层面。正如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J·D·Birnal)所指出的:“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是在非常不可预见的要素之中的发现。”“科学可以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系统,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
科学不同于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在哲学上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致视科学为万能。”而“科学是不断地追求真理的活动。科学精神是一种正确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科学自信而又老实地坚持‘世界是能被认知的,但它将永远无法被完全认知’;因而求真也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因为真理是要不断被批判和检验的。”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有自己的范围和限度。
(二)科学管理的内涵
对于科学管理的涵义,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萧宗六先生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学》中指出:“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地管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初是由美国人泰罗(F·W·Taylor,1856-1915)提出来的。------20年代末科学管理则从‘动作与时间’的研究转人人际关系学的研究。”萧宗六先生所谓的科学管理可以包括经验管理、古典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顾明远则在《教育大辞典》中从两个方面对“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作了解释:(1)指按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组织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其理论、方法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完善。(2)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创立的一套企业管理制度,亦称“泰罗制”。周祖城先生认为科学管理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泰罗及其追随者所倡导的一种管理学说;第二层含义是指“科学地进行管理”或“科学的管理”,区别于凭经验的、盲目的管理。他还认为,这两层含义差别很明显,前者是特指的,特指管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或一种学说;后者是泛指的,泛指灵活运用一切已为人类社会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的管理理论、思想、方法等进行管理。
我们认为,科学管理是指教育管理行为遵循教育和管理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相信科学理性;注重把调查、统计、测量、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作为管理行为选择的依据;注重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它包含两个层面:“形而上”层面就是科学管理相信科学理性,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形而下”层面就是科学管理有自己的特点和限度。
科学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或称科学教育管理),有别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是一种绝对的管理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唯科学理性。科学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科学理性。人的作用在于,一是运用自身的理性认识发现科学知识,并且去掉人的价值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干扰,做到“价值中立”;二是人必须相信和服从由理性得到的科学知识。管理的世界如同自然世界,人只是有科学理性的人,作用在于认识管理规律和服从规律,甚至人本身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有客观规律的,是管理中的确定因素,是一种可以计算的“资源”。第二,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学方法万能。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强调四个方面:一是将对象理想化,即自然科学研究首先必须将对象进行分析和隔离,把对象理想化;二是数量化,在简化对象之后,还必须用数学公式将其确定表达出来;三是最优化,所有规律都是反映最优状态的,而不是反映现实状态的;四是程序化,科学制定的步骤要严格遵循,每一步都不能出错。科学主义主张标准化、定量化、最优化、程序化是最好的管理方法。第三,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管理目标:效率的最大化。科学主义教育管理对人进行“经济人”假设,运用理想化、定量化、最优化、程式化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选择最优化的方案,使教育管理达到最大化的效率。追求效率实际上就是追求最大化的标准。第四,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单一的科层制。科学主义的思想体现在组织结构中就是科层制。科层制是建立在理性行为基础之上的权力结构。理性权力在整个组织中的设计,采用的是能直接控制人员的活动,并使活动达到具有高度可预测性的程度和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这是科学主义的思想。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认为,科层制是教育的唯一组织结构,不管是教育行政还是学校管理,都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力的层次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组织效率最大化。
(三)科学管理的特征
1.科学管理是一种相信科学理性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确信教育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管理需要用严格的方法来收集、分析、整理数据,建立假设并对假设进行检验、论证,然后用于实践。科学管理承认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要以事实为基础。“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和以经验为基础的管理的区别不在于管理时是否提供事实,而在于以什么态度来提供事实。把管理决策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还是主要依赖经验而把事实作陪衬。”科学管理强调全面占有事实,全面收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然后作出决策。这是一种相信科学理性的态度,是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的体现,而科学精神本身是教育管理内在的追求目的。
2.科学管理是一种注重定量分析的管理方式。无论是经验管理还是行政管理,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的分析都止于问题的性质、特点、规律、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处理方法等定性层面的研究,人们不会为管理对象去设计一个数学模型,去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决策等。科学管理方式不仅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还要对问题内在深层的本质特点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决策。例如,对于学校办学规模和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学校办学规模小则成本效益低,办学规模大则成本效益高。这是一种定性分析的经验性结论。教育经济学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对学校办学规模与成本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学校办学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临界点。当学校规模较小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其生均成本降低,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率提高,办学效益随之增加;当规模继续扩大,超过临界点时,生均成本的下降趋势开始变得不甚明显,甚至有上升的趋势,这时固定资产使用率的变化也趋于缓慢。因此,学校办学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科学管理的分析方式。
3.科学管理是一种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将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管理中来,形成了整体优化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合理组合原则、开放闭合原则、信息反馈原则等一系列的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及传播学等科学的技术手段引人教育管理,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技术手段,如教育调查、教育测量、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实验、教育统计、教育诊断、教育评估、计算机辅助管理等。
二、科学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方式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泰罗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企业效率低下。泰罗认为,企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工人缺乏科学指导。因此,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基于此,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一整套理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动作的科学方法,以代替过去单凭经验从事的方法。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育和教育,使之成长成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工人选择各自的工作,并各尽其能地进行自我培训。第三,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学原则行事。第四,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职责几乎是均分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在过去,管理者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职责都推给了工人。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引发了科学管理运动。首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大学里正式学习管理学课程以及对企业领导进行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随着科学管理逐渐进人美国工业的实践,它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激发了英国、欧洲大陆、苏联以及日本的兴趣。最后,其他领域开始感受到科学管理的影响,而且通过在组织结构、政策、指导原则以及新兴大型企业中的表现,科学管理的思想超越了工厂管理而扩展到一般管理。科学管理为效率和理性提供了一种声音,既有实践的目标,也有理论的内容。科学管理反映了它所在时代的精神,为其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学校教育的发展催生了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20世纪初,美国的公共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学校管理面临着新的棘手间题。同时,国家和社会用于教育的开支不断增加,巨额的教育经费引起社会人士对学校工作的关注,他们开始猛烈抨击旧的学校管理方式,向学校要效率,迫使学校管理人员开始借鉴泰罗的科学管理方式。20世纪头10年的教育科学化运动也强调科学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教育科学”运动的奠基人爱德华·桑戴克断言:“我们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类的行为”“人性的真实情况可以被制成供量化的科学进行研究的材料”。“教育科学”的方法被承认为管理的基本工具,并对教育管理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1913年弗兰克·斯波尔丁(Frank Spaulding)和富兰克林·鲍比特(Franklin Bobbitt)将科学管理的思想运用于教育管理实践。斯波尔丁将注意力集中在量化方法的重要性并将它作为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的产品和成本的手段。他将科学管理的技术运用于编制预算、计划资金和控制教育经费等方面。鲍比特认为,教育管理有必要借鉴和应用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他看来,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可以用来应对城市学校所面临的管理方面的挑战。他在论文《用来解决城市学校系统问题的若干一般管理原则》中写道:“在那个多数人都谈论着‘科学管理’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可能性时,似乎就值得研究一下这种比较有效地管理形式的原则,以便弄清楚是否有可能应用这些原则解决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斯波尔丁和鲍比特将泰罗的科学管理概念引进教育管理,促进了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发展。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普遍推广
科学管理方式需要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对教育管理进行科学分析与管理。继泰罗制与科学管理运动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提出,开始了对人的行为规律和人际关系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将用于战争的运筹学、数理统计引人工业管理与教育管理;此后,经济学、工程学、数学和统计学的新成果及信息技术,都被用于解决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复杂问题,而这些复杂问题靠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方式是无法解决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管理科学日臻完善,尤其是系统科学提供的系统分析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手段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预测技术、线性规划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分析、计算机辅助管理等逐渐进人教育管理领域;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诊断、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质量管理等成为常规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这些为科学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三、科学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限度
科学管理方式以反映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来实施教育管理;注重把调查、统计、测量、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作为管理行为选择的依据;注重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主要优点就是前文所阐发的相信科学理性及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体现的科学精神。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科学管理方式的限度。
(一)科学管理方式难以用于非理性因素的分析
科学管理方式注重理性的逻辑分析,长于量化的数据处理,强调直接的因果关系。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教育管理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如人的经验、情感、意志、灵感、直觉、创造性、机会等,这些是无法按科学方式进行定量描述的。
(二)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教育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教育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人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立场、习惯、情感、价值观。在用科学管理方式处理教育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时,这种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渗透其中,使分析的结果带上主观色彩,影响决策的客观与公正。比如,学校管理中有学生评教。每到学期末,学生按照学校设定的教学指标体系给任课教师打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再由教务部门将每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打分相加并计算平均数,得出每一位教师该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分。这个学生评估分数将进人教师的教学档案,成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理论上,采用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是科学的,它似乎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难以给教师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样得出的教学质量分往往不具有可比性。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家公认的好教师得到的评估分出现比大家公认的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得分低的现象。如果分析原因,就是统计学中的不同样本不具有可比性原理,不同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群体评价标准,有的班级学生打分松,有的班级学生打分紧。所以,以这种方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公正性,这样的评估分数掺人了主观因素。
(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用于模糊性因素的分析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5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教育科学知识范文6
地理课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一、情感引导教育法
高尚的情感具有巨大的诱发力和无形的钳制力,它能牵动人的情丝,拨动心弦,产生出一种感化人心的奇妙力量。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只有注重情感教育,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为此,教师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心交心,诚心待人。二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笔者在给学生讲课时,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再在黑板上画上相关的图形,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都踊跃发言。能力高超的教师,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取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当学生对你坚信无疑时,你的主导地位也就确立了起来。
二、利用设疑推进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所谓设疑推进法就是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积极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
四、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可用野外观察法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讲到岩石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各种石头带回教室由教师逐一讲解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