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1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学位;护理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83-04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开办护理本科教育,截至2012年,共培养护理人才专科4100余名,本科1052名;2010年与国际接轨,成立国际护理学院,招收涉外护理方向本科生;2011年注重学术兴院,成立护理研究所;2012年获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置本科层次老年护理方向。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历来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创办以来,学科成员高度重视其建设与发展,视其为“品牌”学科精心打造。目前校、院各级领导与护理同仁达成共识,重点建设老年护理学科,提升护理办学层次机不可待、时不再来。

一、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2010年护理学已从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共同组成整个医学领域,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学科,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朝阳产业”。因此,必须加大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力度,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合格、专业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要。

(二)符合国家人才需求

2003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发文“关于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建议”,要求随后5年输送100万毕业生;2005年卫生部颁布“中国护理事业5年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建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领域;2010年国家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我国千人口护士数0.993,医护比1:0.61,远低于国际水平1:2.7、发达国家1:8.5。卫生部要求医护比1:2,即护士缺口近300万;本科护士不到2%,硕士护士凤毛麟角。这些事件与数据表明国家急需大量高等护理人才。目前我省有7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及我院,而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仅2所,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对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故必须提高我校护理学科培养的层次,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教育,以符合国家、地区对专业化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

(三)跟上护理发展步伐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等领域发展迅速,表现在护理实践不断拓展,护理内涵不断延伸,护理研究不断深入,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日益科学,护理角色日趋多元,不仅为护理提供者、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及健康教育者,未来还将增加促进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的角色。故必须加快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步伐,跟上护理学发展的脚步,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共谋发展,在预防保健、疾病评估与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遵循专业教育规律

现代护理教育日新月异,完整的中专一大专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师业务能力逐年提高,课程设置趋于完备。故我校必须明确护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注重学科的应用性与前瞻性,体现专业实践性特色,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应与专业人才特点、护理服务对象相吻合,完善教育评估体系与模式,以遵循护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为申报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授权点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可行性

(一)首期建设老年护理方向切实可行

考虑护理学主要支撑的二级学科间体系的逻辑性、独立性、成熟度,结合护理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护理学科的14个二级学科,即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医护理学、人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心理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及军事护理学。综合上述情况,结合我校、院自身实际,特确定老年护理方向为首期建设的学科方向,因为该学科专业人才为国家、卫生部迫切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社会需求高、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的学科,是探求运用护理程序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早在1967年美国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1.8亿,所以,我国社会对老年服务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

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与人才就业岗位:一是老年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居家、托老所等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二是老年病人护理,综合医院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三是老年人养老与临终关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

(二)现有软、硬件条件保障其切实可行

梯队建设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人才资源与团队精神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秀教师和督促、帮助现有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齐头并进;倡导献身教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关爱学生、引领未来的护理教师精神,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上常抓不懈。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的护理学科现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位、师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表1所示),3名省部级、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坛新秀;55岁以下占57.9%,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占50.0%,所有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表明目前的软件条件已满足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要求。

西安外事学院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案完备,措施得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培养出的251名护理本科人才学位授予率为97.8%,一次性就业率98.1%,实习医院录用率颇高,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6项。教学特色鲜明,如省级精品课程“急救护理学”的急救技术双语教学、综合演练,老年护理学(养老院、干休所)、社区护理学(社区卫生院、医院)的社会实践教学,健康评估的小组合作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另外,构建了完整、多元、多层次的特色课堂实训和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即课程的课堂实训、临床实际模拟与见习和临床护理生产实习3个组成部分,辅以课外科研、第二课堂、文体活动等,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锻造学生创新能力,增进学生竞争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变革的需要。目前,教学硬件总价值达590.69万元,有4个省内最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其中3个医院为护理硕士培养单位。护理学图书为2.3万余册,期刊32种。专业课的多媒体授课率已达到100%,等等,上述硬件条件已完全满足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的要求。

(三)校、院的学术氛围促使其切实可行

2012年10月,值西安外事学院创建20周年之际,学校履行大学学术职能,积极开展适合民办实际与特点的科研氛围愈来愈浓厚,学校启动3个重点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投入100万元鼓励科学研究;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护理学科获批重点建设学科、科研项目5项,教学创新团队、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各项建设逐一展开,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日益剧增,校、院的大小学术育人环境促使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切实可行。

三、愿景展望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关培养一流创造性人才和参与国际竞争。护理研究生教育是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教育,2010年设置专业学位,且国家要求专业学位培养占70%。故重点建设护理学科,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是学科同仁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机遇。

在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的今天,根据社会发展对高水平护理人才的需求,结合教育部、卫生部对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人才的要求,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能力、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合格、高素质、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人才是我们的发展愿景。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2

【关键词】 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型的公立医疗医院,集医疗服务、教学与科研于一身,承担了确保人民健康、培养新型人才、促进医疗为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行业市场化的强度在不断的提高,竞争也日益的激烈,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在卫生行业里的作用日益明显。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成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人才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人才库,中间层次人才库,低层次人才库。如果一个企业想得到持续长久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一支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精英化的人才梯队,这就要求企业合理的从社会和企业内部不断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人才,能够定期对此群体进行评估和管理,提拔有潜力的职员,确保人适其职,人尽其才,最大力度的发挥作用。

1 创新人才观念,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密切结合

人才梯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历程,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只有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潜力,才能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近几年,各大医院纷纷引进学科带头人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促进医院的发展。好的学科带头人有能力带领本科同事共同搞好医疗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凝聚力,能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但引进人才时不要盲目的崇尚高学历,要考察其综合素质,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为我所用。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更新观念,破除用人的一些陈腐观点,树立全方位、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的观点[1]。只知道引进人才而不培养人才的方针是失败的,医院也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任何医院都要实施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各种长短期、外引内陪等计划培养适合自己医院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医院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重视海外归国人员的使用。留学归国人员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能够将其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应用到最新领域,拓宽研究渠道,逐步向高、精、尖迈进。增强对外交流,借鉴和引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这也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的重要渠道。

2 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

医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建设品牌医院,打造强势学科,创建名牌专科,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学学科建设要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患者的需求[2]。学科建设关系到医院未来发展,是医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特色,还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与发展后劲,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需通过多元化途径来培养医学人才,需在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团队,每个科室都是其小团队,各个科室及科室成员都应加强协作,顾全大局,提高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激励整个团队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奋斗,促进医院的技术创新,确保医院的稳步持续发展。

3 加强科研管理,构建人才选拔机制

科研管理一直是医院科研工作的有效保证。要充分认识到科研管理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医院可以设立科研管理体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逐步得到完善。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坚持追求高学历、高水平、高业绩标准的同时,重视个人进步和潜质,重视医德医风。选拔之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和接班人,力争做到医疗技术过硬,科研能力精尖,教学水平上档次。此外,医院需制定相关的政策留住人才。比如环境激励,政策奖励,积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给予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支持,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情感、待遇留住人才。日前某些医院人才流失的显现严重,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和财力,还有可能使医院的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现象,阻碍医院持续有效的发展。

4 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迄今,我国卫生系统还没有完全满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仍存在着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投入总量不足,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各级综合医院吸纳了包括社会优秀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在内的大部分的医疗物质资源的同时,承担着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障社会卫生安全和社会主要的卫生服务等多项任务,是国家卫生政策的主要执行者[3]。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国家逐步拓宽了医疗卫生的投资渠道,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引进日益增多,2008年国家卫生部领导陈竺、高强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医疗改革的新方向: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具体措施是:①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形成“预防保健在社区,疑难重症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提高医院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医院已成为高竞争和高风险的经济实体,因此,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在宏观上实现整个国家的优化调整,而且也要在微观上实现各卫生部门组成机构内部的重视[4]。人才培养也是提高医院竞争优势的关键,具有大批的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保证。

5 存在的问题

重医轻护的现象始终存在。资料显示,全球平均医护比1998年已达到1:2.698;而我国医护比约为1:0.61,我国平均护士床位比为0.4:1,而许多国家基本保持在1:1以上。护理科研的经费较之其他学科少,护理的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护理的继续教育得不到重视,使得护理事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护理工作不只是单纯的强调疾病的治疗护理,而是涵盖了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要深入贯彻以为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思想上剔除重医轻护倾向,重视护理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要求的护士与床位比例核定护理编制,在进修学习、职称聘任、福利待遇、薪酬设定等与临床医生一视同仁。对外聘护士要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订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护理人员学习知识的热情和成才的渴望给予一定的支持,努力营造护理人才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另外,重医疗轻管理医院没有特色专科,科研水平滞后,创新意识低,学术论文量多质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编制不合理,与绩效挂钩不紧密等问题仍都存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兴院”之路是医院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谁拥有了人才,谁拥有了创新,谁拥有了高科技,谁就赢得了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为了保证新形势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转变观念,开拓视野,积极利用引进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力争建设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医院,保证医院的可持续的发展,使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刘春香.加速人才培养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7):466.

[2] 钟焕清,陈海生,吉琳等.构建优势学科群体带动医院全面发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08512.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3

【关键词】哈医护理;哈医护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112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04―0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医疗改革政策的出台,扩大了医疗市场的竞争。护理作为医院的一支主力军,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护理服务是医院吸引患者的一个亮点。医院的竞争,最终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医院要发展,护理服务是关键,而护理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护士作为充实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力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实现人尽其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领导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护理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护理队伍的建设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哈萨克医传统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整个“哈医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提高对“哈医”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直接涉及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哈萨克医传统护理是哈萨克医学(以下简称哈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哈医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而指定的特色方法和技术。哈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始终伴随着护理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经验和大量成熟的护理经验和护理技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医传统护理理论体系。早在哈萨克医药志《奇帕格尔巴彦》中系统地论述了哈医传统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修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护理禁忌及用药护理等内容。哈医传统护理技术在本地区已独具特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医药需求的特色护理。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总结具有民族医学优势的哈医传统护理方法和技术,加强哈医传统护理人才队伍是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相关部门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在现有的卫生学校哈萨克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哈医护理班,使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哈医治疗的重要意义,哈医护理是哈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搞好哈医护理就是对临床哈医治疗的最大的帮助,为此培养高层次的哈医传统护理专业人才是必须的。

2.加快哈医护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①加强各专科护士人才的培养,整体护理的内涵和病人对护理的期望,要求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临床医疗新技术的开展,也要求相配套的护理工作,所有这些都要求有专科护士来更好的来完成,我们应该尽快培养更多的专科护士,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②建立哈医护理学科培训系统,提高哈医护理专业水平。有计划的岗位培训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队伍。重点培养护理部管理人员、重点护理单元专业护士及哈医临床护理研究人员等。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实行终身教育制度,既是护理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迫切要求。在地区各级哈医医院、哈医专病科室健全专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机制,为切实做好农牧区哈医护理技术人员临床实践进修工作,加强基层护理人员对哈医传统护理的认识,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掌握哈医传统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技巧,从而杜绝未经培训而盲目执行特色护理的现象,提高哈医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使哈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

4.有关部门应设立“哈医护理专业人才专项培训基金”,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哈医传护理文献抢救整理与研究、哈医护理教材的编写及哈医传统护理法收集整理、筛选等。

5.加强对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一批护理学科带头人,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人事局、卫生局、医学会牵头,委托新疆医学院校或著名医院举办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培训班,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1-2名学科带头人。医疗机构从年度经营总收入中提取0.5~1的专款,建立本单位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基金,用于护理人员的年度培训和继续教育。

6.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有效地激发护士的工作能动性,增强其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缩短其工作的角色转换心理成熟过程,从而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医院灵活的机制克服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打破原有的职称界限,注重实际工作表现和能力,通过“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评选“骨干护士”、“护理标兵”等形式使护理梯队逐渐形成。

7.完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建立《医院医护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招聘办法、管理办法、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奖罚规定、辞职、辞退标准、档案管理等。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4

转变观念创新学习

该院护理部制定的20*年~2*0年人才培养规划中,提出了“护士要把终身学习当成自己的职业准则”,并且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护士”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目标,具体措施有:

1.层层制订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护理部成立了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主管护理的周晓副院长任组长,制订了全院护理人员20*~2*0人才培养规划,按照医院的发展规模与学科建设的要求分系统培养学术带头人、中层骨干力量,按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分层次培养护理人才,使人才的成长形成梯队。各科护士长制订本科室每个护理人员培养目标、措施,并组织实施。每个护士自己制订出本人学习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个人意愿与团队需要水融。

2.对全院456名护理人员建立了人才培养档案,并且按其学历、年龄、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制订出个性化培养方案,搭建各种平台,为护士提供理论学习机会、进修机会、才能展示机会、管理岗位机会,使学习型人才脱颖而出。

3.把护士的成长培养纳入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工作的聘期考核范畴,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竞聘上岗的工作演讲中,均把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列入日程,制订出具体措施,定期组织考核,考核结果还与年终评优挂钩。护士年终评先、评优时也要参考其年度学术成就。形成了护理部、科室护士长、护士本人培养规划实施的三级考核制。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护理部把护士的学习建设纳入到了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之中,不仅建立了业务学习制度,技术考核制度,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制度,而且根据目前国内肿瘤专科护理培训不健全的现状,制订了肿瘤专科护理培训制度。为了体现学习的价值、知识的效能,还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

1.竞聘护士长实行学历、职称准入制:在新一轮的护士长竞聘中,护士长起码的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肿瘤专科护理经验,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长队伍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知识水平。

2.凡医院推荐脱产学习专业、英语、日语均进行考试选拔,成绩前茅,工作表现突出者优先。

3.年度评先评优实行科研成果获奖,学术科研课题立项、QC成果发表优先制度,给予加分奖励。

培养护士综合素质

肿瘤专科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与护理相关的人文学科日显重要,对外交流机会日益增多,为了让广大护士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护理部采取了如下措施:

1.举办护士法律法规知识、三基培训、礼仪、人文知识培训班。

2.举办各种专科护理培训班。凡进入该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的前三年为专科护理培养期,每人必须完成ICU护理、肿瘤内科护理、肿瘤外科护理、肿瘤放疗护理的专门培训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才进入下一阶段的定科培养。

3.多渠道多途径学习外语。护理部始终把护理人员外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除选派护士脱产培训外,护理部更多地鼓励自学、分层次举办业余英语培训班,还自发成立了英语沙龙,英语基础好的护士与英语有兴趣的护士一起,定期开展活动。同时也邀请外国专家来院讲学。

4.护理办公自动化,客观上要求每名上岗护士都必须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举办了计算机应用全员培训班,达标合格者可上岗工作。

5.20*~20*年启动护理急救技术强化训练工程,并且不定期举办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会、培训班,提高她们的管理水平。组织岗位技术比武和“三基”考试;鼓励护士走自学成材道路,提高她们的学历水平;支持先进分子出国深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护士们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很多人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成材之路。

打造肿瘤护理品牌

学习激发了每一位护士的工作潜能,学习使护理团队更具活力。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院党委与院工会的领导支持下,**省肿瘤医院专科护理特色品牌已初具规模。

20*年,护理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64篇,20*年再度荣获**省卫生系统“五四”青年岗位技术比武第一名。护理部自20*、20*、20*、20*连续四年获**省质量管理协会QC擂台赛第一名,连续四年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协会颁发的国优证书。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5

    一、我院人力资源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精神专科医院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人力资源问题仍然突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神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大多精神专科医院主要存在着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素质相对偏低、人员配置缺乏合理性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 、人力资源不足

    精神卫生事业既涉及到精神疾病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也涉及到健康者的提高和维护精神健康和精神医学咨询,其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市民对精神卫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不仅要求医生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但就目前我院人力资源来看,现有在职员工31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3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 5 人,我院住院病人长期达五百多人,我区常住人口约216万人,重性精神病人约2.1万人,而医院只有医生58 人,护理人员1 1 6人,这显然难以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2 、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精神卫生单位本身就是属于服务性质的医疗体系,其服务对象是人,医学宗旨是治病救人,增进人类的健康。对于现代医院医务人员需具备的素质有政治素质、管理素质、专业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康与体能素质等,而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将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保证。目前,在现有员工318人当中,其中初级职称人员有134人,占了全体人员百分之四十之多,而高级职称仅3 2 人,这足以体现出人员整体素质相对偏低。

    3 、人员配置缺乏合理性

    医院要想得以持续发展,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关键因素,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包括基于岗位职能的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人员的筛选和录用以及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等一系列的活动。现阶段我院人员配置中,高级职称32 人,中级职称48 人,初级职称134人,见习及有工勤人员81人,很容易发现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严重偏低,人员配置缺乏合理性,这将对医院的经营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在新的医疗卫生形势下,要想得以持续发展,各精神专科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就如何加强我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力引进人才,实现业务飞跃

    大力引进人才不仅是实行有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更是实现业务飞跃,促进医院发展的首要条件。对于人才的引进可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一是熟人推荐,通过医院内部医务人员或关系人推荐,以获取人才相关信息,对于优秀者及时进行公开招聘;二是猎头机构,通过委托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来寻找优秀人才;三是招聘机制,通过医院网站、人才招聘网站、专业报纸、杂志等媒介面向社会和高校招聘信息等。以便引进更多的可用性人才。

    2 、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

    医院的发展与人才资源是密切相关的,各医院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来服务于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自身医疗水平的提高,并利于人才梯队的建立。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提高素质融合在一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以助于培养出全能型和实用型的人才,并保持着人才梯队的相对稳定和发展。

    3 、营造良好环境,实现共同发展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医院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该医院的医疗水平,并且营造良好环境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为营造良好环境,医院应从多方面入手,如人文环境的营造、工作环境的营造、生活环境的营造、事业环境的营造等,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不仅有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还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医院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护理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范文6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并指出要创新人才开发、评价发展、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具体到医院就是建立起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超医术、高尚医德的学科带头人。

1 领导重视,人才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医院把人才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医院适应新形势,正确处理管理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管理人才和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充分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医院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医院组宣科、人事科牵头,及时制定和完善各项人才政策,医务科、护理部、科教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大力配合,调动、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医院实际出发,培养和建设一支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卫生人才队伍。

2 积极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医院"十一五"规划明确了"人才兴院"战略,医疗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医院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在这一点上,全院上下形成共识。

2.1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我们打破人才成长周期,选择关键科室引进成熟的学科带头人,使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医院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把科主任岗位留给他们,从优考虑经济待遇,使他们为医院的建设、科室的发展积极工作。我们及时总结人才引进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部分专业紧缺人才,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比例,硕士以上人员在医师中的比例达到30%。

2.2大力培养可造之才。积极落实人才培养措施,制订各类人才阶段和年度培养计划,在技术项目、论文、科研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促进人才的成长和进步。选拔优秀人才,分别列入省、市级人才培养工程,有计划地培养国家、省、市级重点人才。

2.3重视使用人才。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并趋于稳定,医院引进人才的重点从适应医院扩大规模的需要为主,转移到配合医院整体学科建设、合理调整人才梯队结构方面为主。在引进的同时,医院确立了合理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工作思路,大胆使用人才,用人不求全责备,重在用其所长,形成了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良性机制。让更多的硕士、博士担任主诊医师、副主诊医师。

3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提高人才的知名度

3.1以人才为重点,落实三甲医院技术项目。进一步强化医院的功能定位,以解决疑难危重疾病为重点,走高端、差异化发展之路。对已经常规开展的项目,我们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增加数量上,使项目更加完善。对少数尚未开展的技术项目,医院指定项目负责人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在人才、设备、经费上给予全力支持,促进技术进步。

3.2 以对外合作为载体,扩大人才的影响。通过加强与上海、南京、北京知名大医院的合作,成立了8个医学合作中心。加强院内专家与院外专家的联系,明确专职联络员,做好来院专家的服务工作,指定院内专家参与合作中心具体项目,尽快把外院专家的"真经"取到手。

3.3以院内协作为手段,发挥人才团队作用。近年来,我院先后建立了高级专家会诊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肺栓塞协作中心,成立了盐城市微创中心、心脏介入中心,发挥了人才的优势,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以中心ICU为基础,吸收专科医师参加查房、会诊,制订联合诊疗方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锻炼了年轻人才的急救水平。

4 积极创建重点专科,加快业务科室发展

医院坚持以高要求带动高起点,明确各专科都要达到三级医院重点专科的水平。在综合实力较强的市级重点专科中开展创建省级重点专科的工作。我们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在人才梯队建设、技术项目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设备配套使用上下功夫,逐步向省级重点专科的标准迈进。

4.1明确重点专科建设目标。对照重点专科标准,医院组织内部评审,把基础条件较好的科室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创建科室,加大全科人员的压力,使科室时刻不忘重点专科建设。

4.2积极扶持,实施倾斜政策。在编制全院各科室毕业生需求计划时,有意识的进行人才结构调整,优先满足创建科室需要;优化资源(床位)配置,满足临床要求。在技术项目、论文、科研方面,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在设备上按照标准要求,及时配备到位,保证技术项目的开展。及时安排人员和场所,组建专科实验室。

4.3加大奖励力度,调动创建积极性。医院建立了人才奖励基金,旨在对有突出成就、业绩显著的人才进行奖励,以提高积极性,培养学科带头人对医院的忠诚度。对申报省重点专科的科室我们在年度表彰大会给予奖励,对创建成功的科室,对学科带头人给予重奖。同时,提高省级重点专科及学科带头人的地位,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评先选优、岗位设置中优先考虑。

5 畅通与高层次人才及用人科室的联系渠道,人才工作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

5.1为进一步畅通与高层次人才及用人科室的联系渠道,实现医院人才工作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我们还针对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务机制"的实施意见》,重点做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333"、"135"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及其他具有特殊专长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服务工作。为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改善及进修、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2加强对优秀人才日常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制度,落实配套经费,建立优秀人才学术业绩档案,督促帮助优秀人才完成培养目标。对在临床、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填补本地区和医院临床技术空白,影响较大的科技人才,除上级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外,根据医院制定出台的《科技人员奖励办法》还给予奖金额度1-3倍的重奖,为高层次人才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6 加强人才建设工作的设想

6.1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加大力度,完善创新工作思路。人才高地建设要有新进展,人才队伍的层次有新提高,人才的比例要有新提升,努力打造苏北一流的医学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