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史论文

文化史论文范文1

1.中式烹饪方法的种类和特点

通过加工加热等方式将食物原料制成色香味俱全的,容易被人吸收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烹饪。中式烹饪方法一共有14种,分别为:

1.1煮。煮是将原材料洗好置于具中,加水开火进行加热,待其成熟时出锅。在煮的过程中,原材料中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以及无机盐等会融入汤中,使汤具有丰富的营养。例如米汤蟹黄煮大白菜,米汤煮生鱼片等。

1.2烧。烧是将主料用火焯过或用油炸过,并加入辅料和汤汁煨至熟烂。其特点是汤少、汁浓、菜质软烂、口感较好、容易消化,例如烧茄子、红烧海参等。

1.3溜。溜可分为两步,首先,对原材料进行挂糊或上浆处理,并经油炸,然后,将芡汁调料等加入锅中,略等片刻后放入已经炸过的原料,并使用旺火对其进行快速的翻炒,最后出锅。溜菜具有口感滑软柔嫩、味道鲜香可口等特点,例如溜白菜、焦溜肉片等。

1.4焖。焖是先把食物原料用热油炸到半熟,然后在锅中加入相应的汤水,用文火焖至熟烂。其操作步骤简单,所做出的食物具有软烂而不腻的特点,例如油焖大虾、黄焖鸡块等。

1.5蒸。蒸可分为清蒸、干蒸和粉蒸三种形式,是采用生料或半熟原料,加调料调味后上笼,通过水蒸气的高温将原料蒸熟。其特点是成品能够保持原有的形状和味道,物质损失少,营养保持高,且口感鲜嫩,容易消化,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例如清蒸桂花鱼、清蒸大闸蟹等

1.6氽。氽是先将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加调料进行调味,然后放开水锅中煮熟,其特点是操作简单、重在调味。其特点是清淡、爽口,例如氽丸子等。

1.7炸。炸是将原料在热油锅中炸至熟的过程,可挂糊,也可不挂糊。油温不同,加热的时间不同,其口味也会有所不同。其特点是外焦里嫩,酥脆香爽,不宜消化,具有较好的饱腹作用,不过其营养价值比较低,且易致癌。例如油条、炸馒头、炸里脊肉等。

1.8酥。酥是先对原料进行蒸或者煮的处理,使其变熟,然后再在热油中对其进行油炸处理,待其变得香酥时即可出锅。其食物的特点是外部焦酥、里面柔嫩、味道也非常的鲜香,常见的有香酥鸡、香酥肉、酥炸鸡翅以及酥炸大鱿鱼等。

1.9扒:扒是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油,加热,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食物原料用旺火或中火进行翻炒,七成熟后汤汁、主料以及调料等,将火调为文火进行勾芡收汁。其食物的特点是有菜有汤、食物鲜软、汁浓味美、且比较容易消化,常见的有冬菇扒三鲜等。

1.10烩。烩是经油炸或煮将原料制熟,然后用刀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并放入锅内加入高汤和调料等进行烩制。其食物具有香嫩、鲜美的特点,但是需要注意火候,用中火使汤收浓。例如烩鸡丝、烩三鲜等。

1.11炖。炖是将切好的食物原料进行煸炒,待其五分熟时兑入汤汁,用文火慢煮,最后出锅即可。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做出的食物特点是有汤有菜,菜软烂,汤清香。例如清炖鸡等。

1.12爆:爆是用旺火热油对原料进行爆炒。要求刀工精湛、操作迅速、提前做好准备,例如酱爆鸡丁、葱爆羊肉等。1.13炒:炒是锅内放油,待油热后将原料放入用旺火或中火炒熟,以减少菜的维生素损失。这种方法比较常见。

1.14砂锅:砂锅是将加工过的食物原料放入砂锅内,并加入适量的配料和调料等,加水或汤汁,用文火慢慢煨炖至熟烂,其特点是食物熟烂,营养丰富。例如砂锅鸡、砂锅豆瓣焖嘎鱼等。

1.15拔丝:拔丝主要分为干熬,水熬、油熬、油水熬这四种方式。方法是将过油预制的熟料放入整好糖浆的锅内搅拦浆,然后装盘热吃。其特点是对技术要求较高,重在掌握炒糖稀,掌握火候,操作要快,食物口味香甜腻。例如拔线山药、拔丝菜果等。

2.中式烹饪方法的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烹饪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求菜品的精致和口感美味,同时还更加注重饮食文化。中式烹饪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还要善于将西餐中比较先进的东西融入到本民族的食物制作中。中式烹饪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原料的选择、调料的使用、加热方法的改进及工艺的革新等方面[1]。例如西红柿酱、铁板烧、咖哩粉、可乐、火鸡等。也可以借鉴西餐的餐烹调技法,并结合中式的原料和调味品进行烹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食物的安全性和绿色性。菜品的创新是中式烹饪进步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中式烹饪要在坚持自我的同时,用于创新,敢于进取,不断进步。

总结语

文化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文化史论文范文3

关键词:石桥;乡村景观;乡土建筑;文化景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95-02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是人类“行”的需要,跨越江河的需要,是道路在江河上的延续。我国河流众多,建造桥梁的历史悠久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历代的桥工匠师创建了以木、石为主要材料的桥梁建筑,无论是桥梁结构的运用,建筑形式的表现及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和地域性。这些古代桥梁将建筑、艺术和科学完美的融为一体,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地处中国的中南部,境内河流纵横,深壑遍布,自然条件的影响造就了丰富的桥梁类型。石桥作为运用最多且易保存的桥梁类型广泛的存在于农村地区,它们土生土长于自然环境中,浓郁的乡土气息、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特殊的石桥民俗文化,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本文就石桥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特性进行分析与阐述。

石桥原本是乡村景观中的一个基点,由于人的活动,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从最初的交通功能发展到以桥梁为核心的景观场所空间。在这里,石桥建筑既可以成为景观主体,也可以是景观的载体。作为景观的主体,石桥本身的艺术造型,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作为景观的载体,表现为桥梁所承载的文化现象——记载历史的兴衰,铭刻当地的风土人情。

一、石桥的视觉景观效应

石桥景观因为其异质的形态——其关键的桥体造型特征具有单一性,甚至唯一性,使得它最易于从诸多的环境元素中脱颖而出,极具识别性。湖南地区乡村景观中的石桥所处的环境多为山脉转折、两山对峙或溪流环绕之处,常是村落的交通要塞,村民对修筑桥梁非常重视,尤其水口桥的修建极尽精工,具有很强的营造景观形态的作用。当人们在桥的或进入桥的过程,石桥的建筑形态和周围的环境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远景被观赏,走近,桥的细部设计和桥空间则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桥空间又是非常具有亲和力的场所,村民乐意在此休憩,是村落当中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另外,长期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石桥还具有了其他的功能,如祭祀,其地域特征更加凸显。因此,在农村错综复杂的地形和道路中,人们一看到特征明显的石桥就会很容易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桥梁景观典型的地标作用。此外,人们也会利用这种地标属性将桥梁当作村与村之间的地界标志,作为一种行政区域范围的划分方式。

古人云,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人类有亲近水流的天性,从景观角度讲,桥梁使人占有“河流空间”成为可能,精心设计的桥梁以其震撼的技术美再加上桥梁空间环境的艺术美为观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和体验之外,又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观景平台,成为欣赏河流美景和村落景观的最佳观赏点。桥是乡村景观中的活跃因子,凭借强烈的视觉效应,成为地标的桥梁景观,提高了乡村景观的品质,甚至可能成为知名的风景区,而带动整个村落的发展。如,有着中国廊桥之乡之称的浙江泰顺,境内现存古廊桥35座,这些古桥造型独特,风格各异,艺术价值极高,在中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这些体态优美的廊桥、别致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共同组成了一副精美的乡村景观,引众多外地人前往,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乡村旅游,使泰顺县一跃发展为著名景区。湖南地区的石桥景观虽在规模上不如泰顺地区那么集中,但数量众多,亦不乏经典之作,如邵东县洪桥村洪桥就是县级旅游景点。利用石桥景观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角,带动乡村的发展,也是桥视觉景观效应的典型表现,正如日本学者伊藤学所说,“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二、石桥的人文景观效应

凯文·林奇在总体设计中提出“一个场所的感觉质量是它的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强调了景观认知感受的中心内容是“场所形态”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对话。杨盖尔也认为“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正是由于人的活动才给环境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乡村环境中,人际交往的场所是丰富多样的,巷道街坊、田间村头、桥头河边等都是随时可以交往的场所,于是,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也酿成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民俗文化。

桥在中国人的观念上具有超凡的象征意义,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从起居旅行到互通有无, 从爱情到事业,从理想到信仰,举凡涉及人生的一切主要方面,大都可以通过桥来象征,而这些内涵也融入进各种桥俗当中,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湖南各地区的桥俗虽然千姿百态,但是关于“桥”的文化原理是共同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文化史论文范文4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目的通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各种智慧化手段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缓解、消除城市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赋予城市空间更丰富的多维感知性,减少城市居民因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生活上的压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美好的发展。

1.2智慧城市智慧化的具体表现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逐步改变着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使得城市体系中的诸多因素被更加清楚的认识、辨析、判别和处理,促使城市运作过程中将更多的对自身运行的规律有所把握。以此达到城市运作更加高效、精确、便捷的智慧化目的。城市的智慧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全面感知

通过物理城市空间内部无处不在的传感、遥感装置,构建城市的感知网络,全面、透彻、实时的获取城市运行的数据。从而对城市运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②深度融合

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网络通信系统的深度互联与融合,使得城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频繁、有效的信息沟通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系统,或系统中的个体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③协同运行通过信息的高效获取、处理

以及高度集成化的信息实现了共享,减少了资源利用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利益相关的各方可步调一致的采取相应的行动,加强了系统、个体之间的协同性。

2徐州城市智慧化转型的必要性

紧跟世界、国家的脚步,徐州亦把城市化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根据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徐州市域总人口95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6%,预计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达到1000万,城市化水平预计达到58%。徐州以苏北“老工业基地”著称,在以往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各种有毒的废弃物,占用绿地等破坏生态资源环境的代价,为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伴随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降低了城市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徐州城市化发展方式急需由“粗放型”向可持续健康的“智慧化型”进行转变,以和谐、智能、方便、节约、生态生活为宗旨,为城市居民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城市的智慧化转型是提升徐州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必然选择。

3徐州城市智慧化转型的科技保障

科技的发展是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在《智慧城市之路》中曾指出“智慧城市就像是一台电脑”,没有当前的信息技术作为后盾,城市的智慧化发展便等同于无米之炊。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技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徐州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365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形成较为丰富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7家。2013年,徐州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达8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总数达196家,其中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8家,科技服务平台16家。2013年8月13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宣布:徐州列入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计划,标志着徐州市现有的科技环境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向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升级的条件。在科技大环境的带动下,徐州城市进行智慧化转型所需要的感知、网络通讯及网际融合等基本硬件基础设施也已初步具备,如:

①感知网络

近年来,徐州以传感器、自动识别、条形码、遥测遥感、卫星空间定位等为主的感知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另外,中国矿业大学与市政府合作成立了“感知矿山”的国建重点研究实验室,对带动当地的感知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新一代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便于实时、全面的掌握城市运行、发展的状态数据,直接推动了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感知、互联互通。

②网络通信技术

文化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化视窗;新模块教学;多元智能化教学

一、前言

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之父、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文仲教授在20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研讨会》上指出:“外语专业毕业生人文基础很差,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弱;对西方文化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了解更少。”(胡文仲、孙有中,2008:141)“英语专业怎么办?”办法之一是在英语文学课上做文化导入,以“少而精”(孙有中,2008:前言)的原则以多元智能的文化补白、文化嵌入、文化丛和文化高地的方法进行文学教学的文化导入来“医治”罹患:“思辨缺席证”(黄源深,1999)的“英国病人”,解决我们的学生“没文化”的问题。(孙有中,2008:110)的问题。下面是以文化内容为依托的部分文学课表。

二、新教学模块

Table 1 Curriculum/(课表)

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其莘教授指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美文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作者加)要特别注意语言背后的东西。教学中,老师的教材选择不固定。1.文化嵌入:以莎士比亚的课程内容为例。十四行诗第18首的“sum-mer”和“夏天”文化区别作文化嵌入。2.文化补白:《哈姆莱特》中俄狄浦斯情节可以用文化补白。3.文化丛:《威尼斯商人》中犹太教的历史用文化丛并以新视角重新审视“吝啬鬼”夏洛克。4.文化碰撞:雪莱的《西风颂》里的“west wind”在汉语里是贬义,让学生进行文化讨论。5.文化高地:把文学中与文化有关的有争议的内容进行文化补白/嵌入/文化丛的新模块教学,比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8首中的summer译成夏天有争议。这是中英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所以产生碰撞的翻译值得学生深思。

在讲杰克伦敦的作品《马丁·伊登》时老师用文化补白的形式把中国文化老庄的“不得已”与美国的首创精神进行文化嵌入然后进行比较,之后再加入他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和《生火》,然后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智力较量等哲学内容置于精神高地进行文化补白。《马丁·伊登》这一课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愿下课。两周后,老师在课上问学生:哪种文学课你们最喜欢?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从此文化视窗里的文学景象以文学课上的文化介入的教法诞生了。教师挖掘出了多维度的文学教学文化介入的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从论文写作和收集的数据来看,学生的思辨能力确实有了提高,打通中西文化初见成效。

三、数据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权威性,问卷采用北外胡文仲教授的问卷模板,稍加修改。问卷班级为2007级9-14班非师学生。有效问卷116份。

从表2中看出通过文化视角下的文学讲课,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了。73.3%的同学发现有文化冲突。93.1%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66%的同学感到文化错误让他们最不舒服;而59.4%的学生认为多数的文化错误出现在书面语言中;在问到《马丁·伊登》和《热爱生命》这两课的效果时,居前三位的是A.有趣,B.新鲜,C.获得更多本国文化知识。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表4中居首位的是阅读文学作品占38.7%,其次是与外国人交谈占26.7%,学生在校园里有许多机会和外籍学生交流。表2从学生反映语言交流的错误显示,居首位占66%是文化错误,远远高于其他各项。从这一点看出我们给学生开的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太少。通过文学教学文化介入的新模式教学实验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文学阅读吸收中西方文化知识来提高它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一个不小的教学飞跃。

文化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武术;暗器;飞镖武术

暗器文化,是中华武术文化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篇章。在众多武侠小说与电影等各类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大量特色鲜明的暗器。无论是李寻欢的小李飞刀,还是东方不败的绣花针,亦或是唐门暗器,这些神秘莫测的暗器都颇受人们的青睐。暗器无论对于中国的兵器发展史还是武侠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暗器的历史文化却在如今网络信息时代下,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在现实中与其重要意义不相称的是社会上与暗器文化相关的学术性研究文章以及书籍却乏善可陈。周遭的人们在生活中或许会谈及与武术相关的话题,但是涉及到暗器这一领域,也许我们只能在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影中才能看见其鬼魅的身影。

一、武术暗器及其文化的起源

所谓的武术暗器,是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能够在暗中实施突袭的兵器。暗器,古人将它称之为“护身符”。暗器及其文化的发展,要追溯它的根源,主要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捕猎活动。远古时期的人类为了生产生活,制造了大量的武器用以猎杀动物、防身护卫、农业耕作。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发现的最早期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已经可以熟练地制造与使用石器,这也为以后的暗器“飞蝗石”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人们又在石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在石头上加上绳索演化出“绊兽索”,这也是后来索击类暗器最早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又出现了弓箭等武器。弓箭类武器的出现大大地提升了生产力与战斗力,这也对原始社会部落间的战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后世机射类暗器的出现也是由此而来。随着时代不断地变迁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升级发展,武器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武器的种类也不断地增加。为了提升武器的杀伤力,人类在武器的制作用材、外形等方面更是费尽心思。暗器的出现,远在周代就已经初露锋芒,而它的广泛运用与发展则是在宋元之后。宋代,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女真族与契丹族经常与宋军发生战争。他们在战争中发现,由于在马背上作战,通常骑兵所使用的武器在战斗中无法离手,使得士兵处境十分不利,于是便发明了诸如流星锤、连弩、钩抓之类的暗器供士兵使用,便于在战斗中掌握战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能够雄霸亚洲远征欧洲,其军队战斗力十分强大。当时蒙古族的士兵们都普遍装备了一种叫乾坤圈的暗器,又名“阴阳刺轮”,其圈一半手握另一半装有猪牙形的尖刺,刺尖弯转,投掷出去便可以在长矛利剑刺不到的地方重伤敌人。武侠作品的作者以及民间传说也将“阴阳刺轮”这种暗器加以丰富,例如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他便是不折不扣的蒙古人,其所使用的武器便是“阴阳刺轮”的衍生。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逐步走向成熟并且进入绚烂夺目的巅峰时期。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有文武状元之分。武状元不仅要精通十八般武艺,同时还要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这大大地推进了武术文化在民间的传播,也使得各种武术流派蓬勃发展。在清代暗器与弓弩、枪炮合称为三大射远器。这一时期暗器的使用效果更加注重打击,往往还带有许多残忍与血腥。例如让人闻风丧胆的“血滴子”,便是将暗器甩出,直接切割掉对手的头颅。清末时期,外国洋人的入侵让西洋火枪、大炮盛行,民国时期的各种战争也是枪炮的对决,这宣告了数千年的冷兵器时代开始终结,同时也加速了暗器的没落。现如今,人们更多地是选择习武来强身健体,武器已经失去了其搏斗杀戮的原始功能。而暗器更是早已失去了它当年的用武之地,纯属强健身心的器械,除在杂技表演中供人欣赏外,民众练习者已经寥寥无几。可以说,现在暗器在武术器械谱中的处境十分尴尬,其相关的文化也正面临濒危的绝境。

二、武术暗器的特点

无论是暗器制作材料、形状构造还是其使用方式,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暗器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甚至植物。形状构造可以是飞镖、飞刀、梅花针或者毒箭,造型有尖有刃,锋利无比。使用方式可通过手的投、甩、掷、按、弹,脚踏、踢甚至用嘴吹。可以说暗器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由此也造就了暗器文化的发展。1.暗器制作使用材料的特点暗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暗器,其制作的材料便有所不同。暗器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甚至植物。早期的暗器制作方法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唾手可得不需要精加工的物品,比如竹箭、木刃、飞蝗石,更有高手可以用树叶当做飞刀掷出。其后,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兵器功能的需求,更多的暗器选择了用金属来制作,比如飞刀、飞镖、流星锤、梅花针、手里剑等种类繁多的暗器,全部是选择用金属制作,这样更能提高战斗力增加杀伤力。选择金属制作的同时,也增加了暗器的重量,这为暗器的投掷与使用增加了难度与不便,于是便又出现了将金属与自然物品混合起来制作的暗器,比如将飞刀的手柄部位做成木制结构,或者将竹箭的箭头换成金属制作。暗器更多的是在常规战斗势均力敌拖延太久不能战胜对手,或者在战斗中处于劣势,为了打破僵局反败为胜所使出的出其不意的特殊攻击手段。其目的多是一击必杀,能够将对手置于死地,所以暗器的制作一般十分精良,能够符合暗器使用者的习惯与心理。2.暗器制作采用形状的特点暗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暗器,其制作的形状便有所不同。手掷类的暗器大多数都会有一个手把让投掷者握住,暗器刃部则是尖刃突出状或者呈锯齿状,这样容易给对手造成杀伤。索击类暗器则有尖有钝,这样设计不仅能给对手造成外伤,同时也能给对手造成致命的内伤。机射类暗器一般都会有一个发射器装置,射出的暗器多呈尖刃状,发射器推送出强大的物理力量能给对手造成严重的杀伤。暗器的制作所采用的各种形状与形状之间的搭配十分考究,其制作的形状与结构之间的搭配通常便决定了该暗器的使用功效。不同形状不同搭配的暗器,它的使用效果是不尽相同的。除了这些外部形状的设计,绝大多数暗器的构造都具有体积较小重量轻的特点,所以也可以将暗器说成是袖珍型的武器。这样设计便于携带更多的数量,同时更加方便地投入实战中。3.暗器使用方式的特点暗器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种类的暗器,其使用的方式便有所不同。“出其不意,防不胜防”,通常是用来形容暗器的形容词。当然,暗器的使用方法也正如这些词的形容一样,当对手疏忽大意之时突然掷出暗器,往往当使用者投出暗器的时候都会使对手猝不及防、惊慌失措。在具体的使用方式中,操作方法虽然十分普通简单但是对技巧性的要求相当精湛。手掷类暗器与索击类暗器一般采用甩、投、掷等手法将暗器发出克敌。机射类暗器一般通过按、拉、弹、吹、抖等方式触发弹射机关,弹射机关通过物理力学等方式将暗器弹射出去。当然,各种类型中不同的暗器又有着自己特殊的使用方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的技巧性要求十分严格,只有经过长时间刻苦严格的训练,才能做到驾轻就熟地使用该暗器,熟练的掌握该种暗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机等等,以达到击杀对手的目的。同时,除了需要掌握使用的要领,还需要使用者有着极其深厚的武功基础作为保障,俗话说高手对决内力取胜,只有拥有深厚的功力,才能将暗器发射得更加快速更加有力更加准确并且还能增加隐蔽性,在造成应有杀伤效果的同时还能恫吓对手,让其他敌人闻风丧胆,从而树立自己的威名。

三、武术暗器的功能

暗器的功能不胜枚举,从远古时期的狩猎耕作,到近代的战争防卫,再到现在的强身健体。暗器最常见的用处自不用说,当然还是其战斗、防身的用途。在战斗中,除了用最常规的武器搏杀外,又出现了暗器的使用,这当然与暗器所创造的特殊功能密不可分。一是隐蔽。最大特殊性,莫过于暗器的隐蔽。常规武器对决,双方厮杀的过程十分激烈,两方精神都高度紧张,如果在这个时候突然向对手掷出一枚暗器,一定会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掷出暗器那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就有可能创造有利战机给对手致命一击,也有可能逆转当前不利的战局创造反败为胜的机会。二是灵活。暗器的灵活性也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功能。暗器的使用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也不受使用方式的限制。第一,常规兵器的攻击范围都有一个限制,短刀短剑只能做到近身攻击,对稍远的敌人很难给予伤害,而长枪长矛攻击距离较大,但是容易折断且攻击近身敌人的时候又显得十分无力。暗器的出现就弥补了这一缺陷,近战可将暗器握于手中同敌人搏斗,远战亦可将暗器甩掷出去击杀对手。第二,常规兵器的使用又无法离手,一旦兵器脱手之后便毫无攻击能力与防卫能力。暗器的出现,又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可以投射出去伤敌,携带数量多的情况下还可以多次使用,多次给予对手打击也可以同时打击多名敌人。三是攻击防御。另外,暗器除了在攻击性上给以强大的支持外,在防御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暗器不仅有在战斗中防守反击的功能,还有制作暗器机关来防御保护的功能。防御型的暗器机关,可以拖延对手保护己方,也能在对手触发机关后给予打击伤害。

四、武术暗器的分类

暗器飞镖的分类十分细致,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手掷类暗器、索击类暗器、机射类暗器以及药喷类暗器这四大类,四大类型中则罗列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暗器。另外还有一些暗器很难归入以上四类,便将它归类为其他暗器。(1)手掷类暗器。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手握器,通过手、手腕、手臂的甩、投、掷等手法将暗器发射出去的暗器类型。人力有强有弱,暗器也有大有小,其射程的远近也不等。此类暗器使用简便且能大量携带,所以应用最为广泛。其类型南北各地也不尽相同,主要类型有标枪、金钱镖、飞镖、掷箭、飞叉、飞铙、飞刺、飞刀、飞蝗石、铁橄榄(枣核箭)、如意珠、乾坤圈、铁鸳鸯、铁蟾蜍、梅花针等。手掷类暗器最负盛名的代表就是飞镖与飞刀了。镖,主要靠掷射伤人,一般由金属材质做成长短轻重不一的镖形。适用于近距离使用,但是也有武功高强者能够接住对方射出的飞镖并还击对方,这就是有名“接镖还镖”。武林中属于暗器的镖主要有四种:带衣镖、袖镖、简镖和钱镖。飞刀,同样是靠掷射伤人,亦属镖中的一类。一般由金属材质做成刀刃,由木质材料做成刀柄。近战可防身,远战可掷射。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兵器排行榜中“小李飞刀”位列第二,可以看出飞刀的威力有多强大。飞刀有单刃、双刃之分,其中属柳叶飞刀最为常见。(2)索击类暗器。索击类暗器是指以绳索系住暗器的一段,手握住另一端,用力抛出伤人,同时攻击之后可以迅速回收暗器再次攻击,如此连续不断地使用。鞭法是以圆周运动为主,借助于手臂的摇动和身体各部位的转动,增加惯性动力而改变圆心及其方向。其优点是攻击之后可以再次收回然后再次发动攻击,但缺点是用法较单一且只能携带一个,速度较慢。主要类型有:绳镖、流星锤、狼牙锤、龙须钩、飞爪、软鞭、锦套索、铁莲花等等。索击类暗器大家熟悉的有绳镖、流星锤、飞爪以及软鞭。(3)机射类暗器。机射类暗器是依靠弹力或机关来发射暗器,其射程是各暗器种类中中最远的一种,护身自卫的能力十分强大。著名的诸葛连弩就属于机射类的武器。机射类暗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时刻都准备好,可以掌握任何时机来发射,可以提前发射也可以视情况推迟发射亦可以用机关预测时机来发射。同时机射类暗器借助物理的力量,提高了暗器射出的速度、力量以及准确性,提高了杀伤力。主要类型有:袖箭、弩箭、弹弓、踏弩、背弩、雷公钻等等。(4)药喷类暗器。药喷类暗器即是在暗器中,装入各种剧毒以及可燃物,让人中毒、燃烧而死。主要类型有:喷筒、袖炮、迷迭香、鸟嘴铳等等。

五、武术暗器文化

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发展又推动着暗器文化的发展,而暗器文化的发展又回过头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第一,由暗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暗器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暗的字面意思是光线不足、黑暗的,其引申的含义则是隐藏不露的、秘密的、不明朗的。对于暗器的使用是在暗中进行的,是令对手在不知不觉中中招,不是光明正大的胜过对手,是一种暗地里使用的阴招。所以,由暗器所产生的这类文化现象也能充分地展现出暗器的这些特点。最有名的一句话莫过于“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箭难防,很显然字面上就能得知难以防范的暗箭是暗器中的一种。其次还有“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另外诸如“暗藏玄机”、“趁其不备”、“暗箭伤人”等各类的词语、成语、歇后语,都是由暗器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暗器在这时早已脱离了一种伤人武器的原始含义,形成了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第二,由暗器所产生的社会生活现象。在暗器里,范围类型最广、使用最多的当属镖。由镖又产生了一种社会生活现象,一种职业,那就是镖师。镖头成立镖局,聘请镖师,镖师们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武艺与团队的配合,护送雇主投保的物品上路,直至目的地。与今日的快递行业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镖局之所以能够出现,除了社会自身的发展需要外,中华武术的存在也是其出现的重要物质条件。没有武功就不能成为镖师,而没有镖师则不能成立镖局。镖局出现在明末,兴盛于清朝。与暗器在明朝走向成熟,在清朝达到巅峰不谋而合。这也在某种程度说明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镖局、镖师的出现,推动了民间武术的传承,推动了武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武术的交流与创新,促进了武德的发扬光大。这也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之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并在这么多年后受到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当然一些镖局压镖的传奇故事,也在坊间传为佳话。第三,暗器飞镖对于主流武术文化的影响。武术文化流传至今,已经产生了许多流派。但是,所有习武之人都有自己必须具备必须遵循必须信仰的东西,那就是武德。所谓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武是停止干戈;德是以仁、义为核心理念,以上、止、正为行为操守的言行举止。主流武术文化虽然在发展,但始终离不开其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习武之人对练,讲究的是点到为止。而古时候的武林中人,决斗也讲究武德,讲究以一敌一、讲究正大光明的对决。暗器的出现却恰恰违反了这些观念,趁其不备趁人之危、暗中偷袭突施冷箭、下手狠毒致残致死。所以暗器会给主流武术文化施以一些黑暗的、不光彩的影响。但事实上,主流武术文化并不排斥暗器的出现,暗器其自身并无好坏是非。暗器的出现只是顺应了社会的需要和生产力的发展,它只是一种使用的器具。重点在于制造使用这些暗器的人们怀着什么样的心理,有着什么样的道德修养。侠客们使用暗器防身救人、劫富济贫,而恶徒们则使用暗器杀人放火,谋财害命。第四,暗器飞镖与武侠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于刀光剑影中渗透着中国文化精神,这是武侠文化的特殊魅力所在。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了暗器,武侠小说所演绎出的武侠文化具有超越现实的意义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武侠小说之所以如此吸引读者,就是因为其中总会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有打动人心的儿女情长,有义薄云天的侠义精神,有让人兴奋的神兵利器,当然也离不开暗器那神秘诡谲的魅影。小说创造的世界神奇、自由、神秘,玄幻而又不失真实。各类人物性格各有特色,各种绝世武功令人眼花缭乱、神兵利器也是五花八门。百余年来,武侠小说的故事思路与打斗场面基本相同,满是杀伐之声,而侠客总是拥有盖世武功绝学持有绝世神兵利器,纵横天下除暴安良赢得江山美人。侠客们打斗的能力则经历了“宝剑宝刀”到“宝剑宝刀加暗器”再到“宝剑宝刀加暗器加内力”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武侠作品创作也加入了新的东西。暗器在作品中的加入,以及暗器在作品中重要的地位,都有其充分的道理。所以回到本质的问题上来,不知道是暗器影响了武侠文化还是武侠文化影响了暗器。亦或者说暗器影响了武侠文化不断的发展,武侠文化也推动着暗器不断的进步。

六、武术暗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暗器及其文化,对于生产生活、文化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出现短暂的鼎盛时期之后,便开始走上了没落的道路。直到如今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暗器及其文化,属于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加以保护并传承下去,保留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完整性。第一,武术暗器文化保护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武术文化在21世纪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文化融合、全球联系更加紧密的时代,其作用显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得不到重视。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暗器文化更是无人问津。现如今,见过真正暗器的人少之又少,真正在习练暗器之术的武林中人更是寥寥无几,而相关方面的研究性文章更是乏善可陈。可以说,国粹正在逐渐地消失,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将面临消亡的危险,也许再过几代人,这些名词可能就出现字典里了。第二,武术暗器文化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首先要结合我国自身体育文化的特点,合理地制定武术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注重其中各个细节,重视边缘部位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修复、弥补、升级,保证其完整性不受缺失。其次要反思武术暗器文化失落的原因,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武术文化遗产进行明确的定位,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将丢失掉的东西及时找回。最后则是要重建武术暗器的文化体系,使其能够适应现今的文化氛围和时代节奏,构建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第三,武术暗器文化的传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武术文化的内涵开始逐渐淡化,并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加速消亡,这对武术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虽然暗器已经被岁月淘洗出历史的舞台,但它所留下的文化底蕴却依然存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武术暗器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吴志勇 潘炎 单位: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庆杰.武术暗器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2).

[2]汪宝树.暗器琐谈[J].辽宁体育科技,1989(Z1).

[3]次春雷.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林建华.论中国武术文化的保护[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5]李翰如.逝去的飞刀[J].读者,2005(3).

[6]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7]古龙.天涯明月刀[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8]古龙.飞刀,又见飞刀[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9]刘东波.镖局的生存空间与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

[10]于志均.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11]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吴超.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及其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3]吴超.中国武侠电影中冷兵器影像的暴力美学[J].南方电视学刊,2011(4).

[14]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文化课论文

下一篇水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