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人才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人才培训范文1
*月*日-*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举办的旅游演艺内容创作人才培训班的学习,此次学习对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收获颇丰。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领导和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的老师对我们此次培训学习非常重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覆盖全面,并进行了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培训效果明显,是自己思想和认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自身不断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和如何更有效的整合市场资源和辨析宏观方向产生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3月印发,将旅游演艺的转型升级作为首要任务,提升旅游演艺创作生产水平,提质增效。该指导意见我们应该认真研读。
二、诗和远方如何在一起?二者能否实现融合互鉴?
旅游演艺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经历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旅游演艺已成为全国各大景区的标配。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艺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等问题。
之前吴丽云老师讲到旅游演艺创作坚持的方向是“市场为基、品牌为核、创意为根、科技为辅”,我们在做项目还增加了“内容为本、服务为王”。通过学习,了解到做旅游演艺项目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创作内容要明确给谁看以及创作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宣传营销很重要,要抓住宣传的点和面。
三、“沉浸式演出”成为旅游演艺的新主流
沉浸式演出的吸引力还在于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也是科技发展给观众带来的新体验。未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沉浸式演艺产品的升级。有幸听到上海尚演文化投资管理公司运营的《不眠之夜》的案例分析,他们的票房奇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案例。演艺产业中“沉浸体验”致力于在故事构建中为受众提供临场感、交互性、想象力、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通常具有意义,目标也是在于寻求作品与观众更深刻的连结方式。
四、我们的现状
*算是起步比较晚的,我们在旅游演艺这一块暂时没有成功的项目经验可以分享。这次培训班我收获很大,学习到很多。就像老师们讲的,旅游演艺是锦上添花,旅游演艺的成功也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和挖掘。从《井冈山》《梦里老家》到《寻梦龙虎山》,江西也探索了一批旅游演艺项目。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大型行进与沉浸交互式多媒体展演剧目《梦回井冈山》,作为献礼建党百年项目。艺术要接地气,要走进观众,同时还要融入商业思维和运作才能长久。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舞美呈现,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舞台呈现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
五、旅游演艺如何落地有声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目前的旅游演艺项目投入的规模越来越大,形式大于质量,多感观刺激、少文化品位。灿烂盛宴背后的是文化营养贫乏甚至低庸,且亏损严重,内容趋同的旅游演艺项目,也会受到夜游等创新文旅项目的冲击。
老师分享到旅游演艺项目成功落地的关键有6大要素:市场与态势、景区与转化、竞争与选择、团队与营销、内容与业态、投资与回报。我们要做到精确的项目选址,把控产品本身的质量,打造完整的旅游演艺产业链,形成有效的游客滞留机制。
六、自我收获,明确努力方向
成功的旅游演艺是一个优秀的商业产品,但和高品质、艺术价值不一定是划等号的,而是在于把握好品质、接受度、成本控制、可复制性之间的完美平衡。
旅游人才培训范文2
一、秀山地区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界结合部。东邻湖南省花垣、龙山、保靖县毗,西南连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北接本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湖北省来风县仅20余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是全国著名的武陵山风景区的一部分,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与贵乐洞森林公园建设保护区,以及长江三峡至乌江天险环形旅游的回旋地,主要风景有龙凤客寨桥、梅江民俗文化村、妙泉湖、孔明洞、川河奇观等。此外,还有丰富的地热旅游资源,境内有石耶、肖塘、峨溶温泉。民俗民风、民族文化是秀山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秀山花灯历史悠久,名扬海外,“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花灯名曲已唱遍全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使秀山旅游业形成了一个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态势。重庆秀山,湖南省的凤凰、张家界,湖北省来凤县,贵州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依托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通力合作,形成渝、湘、黔、鄂边界旅游圈,秀山景区正处于这个旅游圈之间,尤其是渝怀铁路的开通,使秀山的旅游产业高速增长。
秀山县依靠旅游景区,凭借独特的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旅游的产业集聚效应得到显现。秀山民族地区景区旅游景点尤其以花灯寨、边城洪安、石堤古渡、凤凰山等景点成为该地区的最佳旅游亮点。以2006年为例这些景点旅游收入分别达:120万、140万、110万元和60万,并由此带动的旅游从业人员分别为:220人、260人、192人和152人,占所在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大约为:12%、14%、10.7%、8.4%。民族地区的乡村生态、乡村风光、乡村民俗、乡村生活等成为了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旅游活动和产品系列更加丰富,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更加全面。旅游的发展为秀山的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转移载体。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懂民俗民风、有知识、会管理的乡土人才积极参与。根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那些精通少数民族风情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受过高中等教育的青年人不甘心扎根于山区的村寨,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研究和实际工作。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在秀山民族景区旅游出现了“克隆”现象和旅游景点生命周期的短暂,同时也影响了秀山旅游业产业集聚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秀山民族地区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在秀山县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近1.5万余人,秀山县旅游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依托秀山县独特的自然风貌及其淳朴的民族民俗风情。经过景区经营者的培训和旅游实践锻炼秀山旅游人力资源较最初兴起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旅游人才匮乏不是秀山所特有的弊病,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通病”。2006年末秀山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0.2万人,35岁以下年龄占76.5%,属一只年轻的队伍,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24.5%,获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13.7%。笔者通过对秀山旅游从业人员的实地调查发现:秀山民族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中有高级职称2人(退休干部),中级职称50人(其中退休教师2人)。
2.旅游乡土人才匮乏
秀山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的区域。2005年末秀山县总人口61万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1.6万人,占总人口的51.8%,少数民族人口优势,并未换来人才优势,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人才可谓凤毛麟角。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懂少数民族民俗民风、有知识、会管理的乡土人才积极参与。而目前存在的矛盾是,那些精通少数民族风情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受过高中等教育的青年人不甘心扎根于山区,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研究和实际工作。
3.旅游人力资源构成不合理
(1)从素质结构上看,我国旅游人才队伍整体学历不高,高学历人才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2002年对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9%的旅行社经理有大学学历,41.7%的导游是高中或中专学历。2005年,重庆市各类人才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5.3%、高级职称仅占9.1%,而且80%以上集中在重庆主城区。显而易见,经济欠发达的秀山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
(2)旅游人才的年龄与专业结构极其不合理。目前,在秀山的民族景区旅游人力资源整体上呈现年轻化的态势。但刚刚开始发展的秀山景区旅游其从业人员称得上人才的实在太少,更多的是人力资源而已。具体情况以边城洪安景区为例进行说明(见下表1)
表1边城洪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情况表
工作类别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人数(人)平均年龄(岁)
表演5.255033.42
推销7.453031.36
卫生3.352048.67
基建3.455047.35
管理9.151045.31
数据来源:实地调查
从上表数据可知该村旅游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3年,旅游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1.22岁与旅游从业人员年轻化的趋势不符。由此可见,边城洪安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在太底,并且年龄太大,与旅游从业人员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并不相符,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推销人员素质太低根本无法将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俗进行理解和表达,根本不能满足游客的民族文化消费需求。
4.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旅游管理素养
旅游经营专业人才知识缺乏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欠发达民族地区。在笔者所调查的景点中能将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的几乎没有,所设计表演的节目和展示的少数民族文物多年没有得到更新,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不能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经营者没有一人系统学习过旅游专业知识,根本无法理解处于民族景区旅游的定位,盲目开发,最终导致了各个景点相互“克隆”,恶性竞争,进而影响了景点的生命周期和旅游产业集聚步伐以及整个景区竞争力的提升。
三、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旅游产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必将是秀山的支柱产业。当前,高素质旅游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秀山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显得重要而紧迫,这关系到秀山旅游发展的实力和后劲。树立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有组织地形成一种鼓励学习,惩治怠惰的氛围,在边学边干的“研究型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实现从“低素质劳动者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转变”。因为高智力、高文化含量的劳动者是任何事业得以发展的前提。
1.促进各方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的培养
旅游部门要配合项目开发帮助,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训规划,并争取与教育、农业、劳动、民政、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口合作,共同推进和实施。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中心,争取必要的财力支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和开发、景区管理、家庭旅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市场促销、语言、传统技艺、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中心,争取必要的财力支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
2.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民族地区旅游人才
“以人为本”是秀山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则,针对目前秀山旅游人才特别匮乏的实际,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旅游人才,留住人才,在小学和中学开设民族旅游课程,积极鼓励本土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参加旅游活动,多学习土家族、苗族民间的歌舞和其他表演节目并能懂得和表达出土家族、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培养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对现有的旅游技艺人才应给予较高的报酬,把他们的报酬与一般群众的报酬档次拉大,创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表演的氛围,对现有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想法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综合素质,并想法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招回来。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导游人员,对教师、学生等有文化的年轻人有意识地培养成能说会演的导游人员,并经济鼓励他们取得合格的导游证书,并投入到旅游活动中去。
3.实施动态激励管理机制,激励相关各级党政领导抓好民族地区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县直各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赋予一定分值,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实施动态激励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单项表彰奖励制度,每年年终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搞得好的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抓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同时,形成必要的压力机制,迫使相关党政领导不得不抓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年终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得评定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表彰的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在一年之内不得同级重用或提拔使用,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切实搞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4.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出台旅游人才的选拔、培养、吸引、表彰、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政策措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中、更宽的领域里合力推进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使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建设要围绕强化服务功能和拓展开发领域两个方面来展开,力争达到扩张旅游人才数量、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和发挥旅游人才作用三个方面效果。
旅游人才培训范文3
义乌现有5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7家,三星级酒店4家。旅行社17家,外地旅行社分社3家,旅行社门市部14家。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深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义乌对旅游国际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义乌目前国际性旅游人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国际性旅游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义乌国际性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国际化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义乌旅游业的发展。从数量看,义乌涉外旅游企业多,国际性旅游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大,义乌旅游行业缺少旅游营销人才、外语导游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景区管理人才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义乌旅游市场外向度高,出境和入境旅游人数多,除了缺少英语、日语等语种旅游人才外,还缺少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旅游人才。从质量上看,缺少多层次、高学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缺少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国际规则、跨文化管理和沟通能力的中高级旅游从业人员。以义乌会展行业为例,会展所需人才结构是旋涡型的,而旋涡型结构的核心就是会展运作人才。其中包括会展、语言、公关、会展营运服务等人才,是专业性最强、需求数量最大的部分。而目前义乌展览公司中绝大多数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造成展会水平普遍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义乌国际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一)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将国际性旅游人才纳入义乌整体人才规划
2011年3月,义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把义乌建设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因此,义乌旅游人才规划应该以服务“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义乌宜商、宜居、宜游”城市建设为主线,充分调动和发挥用人主体积极性,努力形成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全面开放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注重培养一批既有现代经营理念,又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队伍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专业性强、政策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旅游行政管理者队伍。引进和培养旅游企业CEO、旅游市场营销、旅游项目策划、中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中高级旅游景区管理人才、旅游咨询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多层次培养国际性旅游人才
1.培养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旅游人才到义乌工作,吸引景区策划规划、景区管理、景区营销等旅游人才,吸引更多高校和旅游管理部门优秀人才到景点景区挂职锻炼。加强旅游景区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组织旅游中高级管理人才到国内外学习、参观和考察。选送4A级以上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到国内外著名旅游景区进修深造。选派专门人员到国外旅游业发达城市和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引进国外高素质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2.培养旅游星级饭店管理人才与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学院或国际认证等机构合作,加大现代酒店管理理念和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国际性酒店管理人才,应对国际酒店管理一体化挑战。3.培养旅行社经营管理和导游人才培养精通旅行社营销策划、经营管理、通晓多种语言和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开展导游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升导游的综合素质。建立以院校培养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的导游人员培养体系,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导游资源,接待重要贵宾和从事导游工作。4.培养旅游会展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展旅游人才到义乌,选送一批优秀会展旅游人才到著名高校会展旅游专业进修深造,以及到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培训考察,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和行业的资源优势,加强会展旅游人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一批义乌会展旅游产业发展的中高级人才。5.培养乡村旅游创业人才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创业能力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旅游创业人才培训。围绕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以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服务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
(三)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整合地方教育资源
加大高学历、高学位、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在浙中高校设立本科及硕士教育层次旅游及相关专业,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国内外旅游企业、机构、团体、行业协会和院校间的交流、学习和合作。建设本地人才国际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以行业协会为主导、高等院校为依托、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采取课堂授课、实务操作和介入性培训等形式,开办各类培训班,使职业培训时效化和制度化。根据人才类别设计开发国际化培训项目,鼓励地方旅游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企业等参与旅游培训,强化需求导向,加强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师资安排的个性化与针对性。大力推行现代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推动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继续实行并不断完善旅游企业订单培养、定制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旅游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模式,深化教学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旅游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四)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提升旅游人才晋升空间
推动旅游职业资格制度,建立旅游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促进旅游人才职称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推动完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和审批制度。推行旅游企业岗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服务薪酬机制。支持和资助本地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活动,推荐和鼓励本地高层次人才加入相关组织和协会,不断提升义乌本地人才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实施本地优秀人才培养工程,采取专家讲座、参观考察学习、院校进修等形式,加大对义乌本地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和目标,选送优秀义乌本地人才到境内外培训基地参与各类项目培训,不断提升本地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素质。规范和完善优秀人才荣誉表彰制度,表彰和奖励为义乌旅游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覆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旅游人才的荣誉表彰项目。完善旅游人才技能大赛制度,推荐旅游优秀人才参加各种高端人才和杰出人才选拔活动,开展“商城十佳导游”“酒店管理之星”“优秀会展人才”等评选活动,提升旅游人才的成就感和行业认同感。
(五)借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旅游人才居住环境
给予特殊的旅游人才政策,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人才良好的宜居环境,提供旅游人才创业的平台。在工商注册、社会保障、本地购房、银行贷款等方面提供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对引进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帮助他们解决来义乌后子女在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就学等实际困难。设立人才购房专项资助资金,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开展高层次人才联谊活动、组建人才沙龙、丰富人才文体生活,为旅游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服务。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培养国际化的人文环境。
旅游人才培训范文4
关键词泸州旅游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Luzhou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ormation
LIANG Tao
(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5)
Abstract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t a certain stage and an inevitalbe choice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Effective stategie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uzhou tourism is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the local areas: first, to get acquainted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take the opportunites of the market based on our own advantages; second,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veness of tourist enterprises by optimizing their patterns; third,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ractioners by e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staff.
Key wordsLuzhou; tourism;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国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首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标志着“转型升级”、“转型增效”已被正式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中国旅游业的战略共识。
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构成了以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体系。近年来,泸州以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旅游组织中心目标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产业综合体系。但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经济”的旅游初级发展阶段、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粗放型增长方式还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泸州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泸州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 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泸州按照“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发展定位,抓住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旅游精品线路、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推进了全市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综合体系。
1.2 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泸州市依托富集的旅游资源,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目前,全市共拥有星级宾馆2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13家)、旅行社2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14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8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3家,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
1.3 产业效益逐年递增
2008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916.88万人次,同比增长4.19%,实现旅游总收入44.73亿元,同比增长17%;2009年接待游客1000.31万人次,同比增长9.10%,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22.96%;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62.35万人次,同比增长26.20%,实现旅游总收入66.08亿元,同比增长20.15%,旅游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 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1 旅游资源开发粗放,产品结构单一
泸州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但由于旅游资源缺乏系统规划,缺乏市场细分,缺乏完善服务,处于低层次开发状态。从开发类型上看,主要以资源导向型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体系尚处在形成过程之中;从产品类型上看,主要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度假型、体验型产品较少,且受季节性变动影响较大;从开发力度上看,虽然大力宣传推广以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体系,但在优势发挥、深度开发、强化特色、市场开拓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泸州市旅游产品向系列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2.2 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竞争力较弱
泸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效益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目前,泸州市大部分旅游企业是中小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旅游企业的牵动作用和招徕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如旅游饭店业没有根据目标市场的差异进行合理布局,缺少度假饭店、度假公寓、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产品体系;实力雄厚的旅行社较少,缺乏旅行社集团和中外合资、外商独资旅行社;旅游商品在游客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偏低。
2.3 旅游人力资本供需失衡,高层次人才缺乏
随着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旅游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当前泸州市旅游人才队伍面临着供需关系失衡、整体素质偏低、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
根据《泸州旅游发展产业总体规划》,到2015年, 泸州市主要旅游企业从业人员需求量将达到一万三千余人,而目前泸州地方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200名旅游专业毕业生,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较大。另外,通过对全市主要旅游企业在职人员的抽样调查看,目前泸州旅游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4.2%,专科学历约占13.2%,而初、高中(中专)学历占80%以上;从业人员持有与旅游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不足20%;从业人员技术等级较低,全市近200名导游级、高级导游人数为零,中级导游员2人,其余为初级导游。同时,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待遇较低,导致旅游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泸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
3推动泸州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
3.1 整合旅游资源,调整产品结构
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旅游市场的逐步成熟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促使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型、粗放型向系列化、精品化的方向调整。泸州市在资源开发中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在巩固、发展和提升传统观光旅游品牌的同时促进产品的高级化,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系列化产品。
重点打造三大精品旅游区。整合张坝桂圆林、国宝窖池、沿江景观、城区景观、方山等旅游资源,深挖名酒、历史、宗教、长江文化内涵,建成以张坝桂圆林为核心的复合型旅游区;加快佛宝大旅游区开发建设力度,建成以生态、岩居、民俗、古镇文化等为特色的佛宝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快黄荆大旅游区开发建设力度,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探险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黄荆生态、红色文化度假旅游区。
深入开发三大精品旅游线路。依托佛宝、黄荆、四洞沟、四面山等景区,联合遵义、江津共同打造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线;依托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茅台,联合宜宾、遵义,打造中国名酒金三角国际旅游专线;依托中国工农 “四渡赤水”纪念地、和扎西会议会址以及娄山关等,联合遵义、昭通,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3.2 优化旅游企业格局,提升企业竞争力
旅游企业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也是旅游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目前,泸州市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弱”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并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引进四川省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来泸州设立分支机构,创建旅游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分工协作经营中的优势,做专做精一批中小旅游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的旅游企业发展格局,推动泸州市旅游产业升级,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效益。
3.3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我国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已越来越倚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保证。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要改变短视人才培训的做法,清楚认识到加强人才培训力度,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和培养旅游人才,积累一批质量规模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人才队伍,是提升泸州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泸州市应围绕精品线路和产业要素,进一步完善泸州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培训,强化旅游从业人员、企业家、师资和管理干部的培训,切实提高泸州市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旅游人才培养在数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柳雄.中国旅游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6(12):101-103.
[2]谢春山,魏巍.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 (12):133-137.
旅游人才培训范文5
一
、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培训工作
3、根据各类培训班的需要,认真做好培训班培训教材的选购、入库、销售工作,并将书籍的销售收入及时交局财务。上半年,共购进各类书籍5000多套(其中2009年导游考试系列教材3000套),到6月5日止,共售出2500多套,目前还在继续与各州、市旅游局办理导游资格考试用书的相关销售工作;
5、为加大全省旅游教育培训的宣传和交流力度,拓展旅游教育培训信息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完成了第一季度《**省旅游教育培训简讯》的编撰、发放工作;二季度简讯正在办理中;
(二)考务工作
7、根据《2008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安排,于3月份组织完成了2008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及习题集的再版和订购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认真修编了《2009年导游考试大纲》及《考务相关规则》;
(四)其他工作
9、根据局党组的安排,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思想准绳和工作准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结合业务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撰写个人总结,相互交流学习。通过本次活动,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定了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
10、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导游考试考务工作管理水平和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袁副局长的委派下,由局人教处、省旅游培训中心、昆明市旅游培训中心等4位同志于3月25日至27日赴四川省旅游局就导游考试相关考务工作等事宜进行了考察学习。
(五)日常工作
12、圆满完成了培训中心的2009年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劳动保障执法年检、社会保险、《机构代码证》等四项年检工作;
13、完成了局、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09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培训中心将在局党组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围绕省旅游局2009年的中心工作,加大推进我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旅游人才培训相关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人才兴旅战略,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目标,以推进旅游教育培训改革发展、创新教育培训的机制体制为突破口,以导游考试考前培训、国际旅行社导游年检、领队年检培训,旅行社、旅游饭店经理等各种
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手段,加大对旅游重点人才、短缺人才的培训力度。同时,继续全面提升我省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科学管理水平,为我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保障。在局相关处室和局属相关事业单位的支持配合下,认真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培训、考务工作
2、在局导考办的
指导下,认真做好2009年**省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的报名、培训、考试等具体工作;导游等级考试为8月3日-8月28日。导游等级考试为12月5日;
3、认真做好各类培训班教材、资料的征订和选购工作。重点做好全省2009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和习题集、考试大纲销售工作。
4、在有关处室的配合下,组织开展好已定培训班的各项工作,如7-10月份拟举办的“导游资格考试考前授课教师及面试考官培训班”、“新考导游人员考前培训班”、“加试语种导游考前培训”、“中级导游等级考试前培训”、“出境旅游领队年检培训、新考领队资格考前培训”等等培训班;
5、认真做好二、三、四季度的《旅游教育培训简讯》工作,扩大我省旅游教育培训宣传和交流工作;
6、配合人教处完成2009年全省28家非学历旅游培训单位资质复核工作;
(二)其他工作
7、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实施行政问责制办法等四项制度有关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心将继续全面贯彻实施四项制度,结合自身的职能职责,对制定实施四项制度的方案进行科学分解职能,在明确中心各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把四项制度的内容具体化,切实履行好中心的各项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中心良好形象。
8、加强与省外的交流学习,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拓宽教育培训工作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全省旅游教育培训相关人员到省外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做得较好的省市、地区考察学习其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省整体教育培训的质量。同时,促进全省各州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交流与合作。
9、加强与机关各处室,各州、市旅游培训中心的沟通和协调,及早制定2012年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
旅游人才培训范文6
一、“县校合作”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职院校可助力县域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阶段,以县域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亟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的“校县合作”模式通过8年的建设,率先在制造业领域形成了“总部―基地”办学特色,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此基础上,各方将拓宽合作领域、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县校合作’从单一的科技合作向一体化合作发展,建立“资源整合、多赢共进”的全方位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此为契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新近成立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将继续引领“县校合作”的发展方向,续写新的篇章。
2、休闲度假旅游的不断兴起,旅游教育可加速行业转型
众多学者认为,休闲度假旅游、休闲产业将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经济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发展速度非常迅速[2]。宁海县作为徐霞客开游地和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拥有海洋、温泉等特色资源,2011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亿元,已有9大旅游景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2家,现已将休闲度假旅游作为拉动消费、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推进,亟需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徐霞客旅游学院的成立正当其时,能够发挥其支撑作用。
3、旅游管理毕业生培养方案有待提升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分别在地理、历史、经济、英语、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相继成立或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规模庞大,质量不高;专业同质,缺乏特色;理论滞后,脱离实践;课程求全,体系不佳;技能不足,训练较少;以及师资培养不畅,教材建设落后,教学方法呆板等,难以完成培养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往往达不到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且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流失率较高[3],此种状况亟需改变。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始于2001年,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先后尝试了“岗位课程”、“工学交替”、“订单式”、 “2+1”等多种模式改革,导游资格证通过率、首次就业率等多项指标领先于同类院校,具备了一定的改革经验和基础。
4、高职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专业人员急缺的局面,但在培养质量上却无法完全满足客人需要和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水平仍尚待提高。如何与地方县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良性互动,与旅游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是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进行提升水平应重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持续改革和创新。
二、“四维联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
我们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调查政府、企业、学校状况,了解旅游职业岗位需求及岗位技能,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摸清了旅游工作岗位与教学环节内在的对应关系,探索“校县全面合作、多元多层对接、学工紧密相连,企业全程参与、课堂与职场打通,校企相互渗透”的机构、时间、空间、人员“四维联动”的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1、探索“校县全面合作,多元多层对接”的机构联动模式
“县校合作”层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共同组建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宁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和宁海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走向全面合作,便于教师开展研究、服务实践锻炼。专业与旅游主管部门对接层面,探索与旅游局下属的旅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培训。教师与旅游行业对接层面,探索与旅游协会合作,成立旅游专业(行业)委员会。在学生与旅游企业对接层面,新开辟一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作为紧密型合作企业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并尝试共建营业性的酒吧及旅行社。探索发挥高职院校、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资源共享,共同投资和建设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如此,校县搭台,从上至下,多层对接,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全面联动,在纵向延伸,在平面延展,形成从上而下的环环相扣的各级各类机构,成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组织保证。
2、探索“学工紧密相连,企业全程参与”的时间联动模式
在教学安排中,高职阶段三年实践不中断,每个学期有训练,认识实习、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层层递进。我们推出实践学分,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在旅游企业进行兼职打工,反复强化,不断深入,从而实现时间的“分段分时联动、课内课外联动、学期内外联动”。同时,还将在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中引入产业经营理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借助优秀旅游企业的外力促进专业发展:研究旅游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举办旅游专业(行业)委员会活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企业交流讨论,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授课或讲座,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担任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合作开发教材,以及旅游企业赞助并参与导游风采大赛、小批量订单培养、企业提前录用毕业生及做好行业名师带徒工程,加大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高职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日益贴近岗位和企业需要,最终服务于当地旅游经济。
3、探索“课堂与职场打通,校企相互渗透”的空间联动模式
将探索把课堂与职场相连 ,努力尝试理论学习与职业工作的一致性,如:在校园进行导游基本功训练,在景区进行景点讲解训练,在本市进行地陪导游训练,在华东地区进行全陪导游训练。不断加强实践,积累服务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同时,结合线路踩点、景点采风、课余兼职、跟团实习、顶岗导游、义务导游、撰写导游词大赛、摄影比赛等,大力推行工学交替,加大实践学分比重,使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先进的生产现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战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创设真实环境,努力往“课堂即职场、职场设课堂”的方向迈进,使得空间联动起来。由于学生有多次在旅游企业工作的机会,有多次与旅游企业接触的机会,也有了更多双向了解和选择的机会,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和顺利就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实现零距离或近距离就业。
4、 探索“人员身份互换,多方互惠共赢”的人员联动模式
我们选择合作基础良好、关心高职教育发展、管理先进水平的高星级饭店、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为合作伙伴,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旅行社的生产和服务,参与导游培训、线路设计、活动策划、营销推广,并为其旅游景区的开发、导游词的撰写、服务程序的设计、管理过程的诊断、在岗员工的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为宁海县提供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另一方面,企业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指派专人为学院实验旅行社提供人力支持等。同时,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研究、培训、服务一条龙。
三、“县校合作”下“四维联动”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我们的改革方案以机构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以管理为保障,以人员为动力,创造了“多元参与,多层对接,共建共享,永续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重心下移,服务县域,面向基层培养高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受制于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和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配置不均等原因,高校毕业生中真正深入县域就业的不多,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县域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局面。我们主动适应县域发展需要,找准旅游专业在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面向旅游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旅游人才,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面向岗位,工作导向,工学结合提高实践有效性
我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面向导游、酒店服务等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专业实践(实训)体系,基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和获取从业资格的需要选择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所学能所用。同时,注重在做中学,在工作当中获取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既能反映真实生产的复杂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又可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功能的实践实训教学场所,工学结合将能大幅提高实践(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3、多元参与,多层对接,拓展服务社会广度和深度
我们充分考虑了地方上的县政府、旅游局、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的多元参与,又在学校层面有相应的徐霞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师、高职学生的参与,通过徐霞客旅游学院、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旅游培训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校企合办旅行社或酒吧、企业实践(实训)等,让专业教师迈出校门,让企业骨干走进课堂,让学生服务于企业,拓展了师生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4、利益驱动,各方合力,助推校企合作的永续发展
在“四维联动”模式下,各相关方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县级政府追求经济发展及形象提升,旅游局追求旅游经济发展及行业地位提升,旅游协会期望增加凝聚并解决问题,旅游企业渴望获取人才及提升素质;高职院校追求扩大办学空间及社会影响,专业教师期望自我提升及施展才华,专业学生期待提升技能及增强就业竞争力……在组织、制度保障下,各方投入资金、设施、设备、智力、人力及其他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共享建设的成果,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永续发展。
四、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保障机制
1、政府支持的推动机制
我国高职教育尚处低级阶段,且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若无政府的大力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经验表明,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资金投入,是推进专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县校合作中,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奖励措施和经费资助,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四维联动”改革中必须予以重点考虑的问题。
2、校企互惠的利益机制
在高职旅游专业改革与建设中,企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获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廉价劳动力,争取到政府对企业的鼓励政策、因校企合作而带来的良好社会声誉,以及学校对企业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而学校的利益体现在:得到企业设施、环境和师资的支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完成实践实训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在此过程中,如何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使得它们为了自身需求的利益而主动付出,通过互利共赢来维系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是必须重点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3、组织运行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包括功能设定、机构设置、环境建设、人员配备、日常运行等,应做好教学、师资、学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应建立评估机制,从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评价,教师的配备、进修、考核 ,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参考文献】
[1]熊惠平, 蔡泽伟. “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下移”发展简论[J]. 教育与经济, 2012, (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