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创业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创业培养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1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研究性学习 培养目标 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237-02

当前社会环境急速变化,面对大学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校大学生体会到了教育、学习和社会带来的多重压力,他们不仅要迅速掌握日新月异的知识技能,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而那些能得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学生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外,还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今后高等教育一面新的旗帜。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值得实施的教育实践模式。

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有相通之处,比如“探究性学习”“项目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行动导向的学习”等。20世纪90年代至今, 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理念一直广受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同层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而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和选择的十字路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着力方向,结合研究性学习,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机制,将有助于高校进一步打破传统围墙式教育,加快实现开放式、自由化、尊重个性的高等教育环境。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环境,体验学习经历

研究性学习其过程与实践特点就是营造有益的学习经历,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强化了学生探索、分析、决策以及自主运用综合知识的水平。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经历下感受知识重构和创新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坚持科学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经历,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认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可能产生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发现”相互割裂的局面。

与传统课堂学习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其方式、内容、时间、空间和评价指标是具有差异化和可变性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单独的学科理论,而是以某一问题或现象为学习源,运用各种方法、知识、技能去认知、探索、解释,从中实现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探索为基础进行,学生的学习组织方式是呈现多样性的,可以是独立研究也可以是集体研究,可以是网络讨论也可以是现场交流。其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经验接受的被动者转变为渴求知识的自我指导者和发现者。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为学生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从有助于激发学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出发,通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经历及学习完成的创造性作品的评价与分析,引导学生更好地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新方法,塑造创新人格

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就是大学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形成创新人格的最佳时期。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非常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和开展,打破了以往“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惯性思维,以模块、知识点为学习启动点,强调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过程,这种非绝对智力因素导向的教育模式对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改变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是追求纯粹的知识传承,强调经验的间接获取和知识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具有多样、开放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主动、自信的意识,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更加注重学习个体的全面发展。(2)促进高校革新大学生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把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学习结果量化指标的考核,无法准确描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因此必须要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和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专长,提高学习信心和学习质量,进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创新学习。(3)推动高校转变大学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情景创造和知识重构,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促进者,知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存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去获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

(三)改革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导传授、自主认知、知识获取、综合评价。每个阶段都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个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开放的认知情景中,围绕具体的知识点、问题或项目,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将获取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并以实践结果为依据重新认知、整合和构建自身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与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这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1)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目标要求,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让研究性学习更具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信息整理,主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领悟思想,完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强化。(2)自主研究探索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的完善不能仅靠拿来主义,学生以专题知识讨论、项目研究、课题设计等为契机,根据研究的目标、程序以及预期效果为蓝图,运用独立思维、协同创造的方式去研究、探索、论证知识存在的唯一性和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实现自主研究探索能力的提升。(3)自主创新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探索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创新,使得学生个体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可以是发明创造、重大发现、决策制订、知识更新,也可以是认知否定、方案完善、知识应用等,创新不在于大小,任何对知识、方法、成果的重新认识、完善或否定都是体现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体现。

二、研究性学习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综合性、探索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为保障,进而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一)知识发现、成果形成机制,实现知识创造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教师充当了方向引导的作用,是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协助者,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主角,他们需要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而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思路的不同,最后获得的知识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知识发现机制:他以某一知识点、问题或论点为导向,鼓励、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研究方法和思路,以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选择知识、建立结论假设,然后再以学习的知识去确认或者否定这一假设,最后发现、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成果、发明创造和技术专利等。这种通过知识拓展获得知识创造的过程可能会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并同时对探究新问题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无限的勇气。

(二)个体激励、集体约束机制,实现主体成长

美国哈佛大学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除了从教师处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通过自身努力从图书馆、网络和其他同学那里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思想。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师生、学生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合作学习,通过互动的过程,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加快知识学习的速度,使大学生能及时分享知识发现、经验获得与发明创造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研究性学习还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洞察、价值澄清和自主实践的方式,激励自己发现新问题、接受新知识,而当学生理解现实生活的问题,发现自己知识构建和发明创造的潜能时,研究性学习就能真正实现主体成长。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同机制,实现对象融合

社会认知是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解决结果,打破原有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从而认识社会的过程。而社会认同则是学生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发现和经验发明实现社会价值,得到社会认同感的过程。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机制营造了平等、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融入社会的速度,增强了学生面对社会的勇气。其所倡导的平等交流、大胆假设和自由抒发,对培养学生理性怀疑和科学求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当前时期正处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恰巧顺应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将会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开展过程中必须以强化机制为保障,以为传统教育模式提供有益补充为使命,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

2003(05):71-76.

[2]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78-81.

[3]王涛.研究性学习中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6):66-67.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运行机制;氛围营造;教育体系

1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内涵

创新创业能力是依靠能力这一基础环节,将创新和创业的理念进行相互融合,一方面,该理念是对创新的应用途径进行明确的指向,必须是围绕创业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创业的形态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创业必须要通过创新来践行,融合了创新的创业,实际上是对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创业能力的提法包含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两个维度,不能将其进行割裂,二者在逻辑上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形式提出来,本身就是代表了该能力的综合性和系统性[1]。创新创业能力的内部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知识、技能、动机、特质等,这些要素之间应该是一个共同体,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内部联系,从逻辑上来说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2]。其中知识一般是指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应该具备的事务性与经验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有关行业选定的知识、有关创新创业法律法规的知识和组织运作管理方面的知识等;技能则一般包括从事某一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其他相关能力的部门,比如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技能是各要素的核心部分,不论从事何种行业,学生都应该从技能的角度对自身进行打造,满足创新创业对技能的深层次要求;动机一般是指学生选择创新创业时的内部驱动力量,由需要而产生,在不断的刺激中进行转化,一旦出现则有较强的指向性。当然,动机在实践中会进行相应的转化,通过态度和思维来展现,例如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渴望以及创新创业的信念等;特质是指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个性特征和各方面素质。特质的出现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在创新创业问题上,学生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应变力、创造力、适应力等,除此之外,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也是其中的构成要素。综上所述,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该从内涵入手,以构成要素为框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应该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各模块进行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的有效路径和策略

2.1打造创新创业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环境和氛围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要从打造创新创业氛围的角度,对当前的校园文化进行重新塑造。因此,校园文化应该以创新创业为主题,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活动、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3]。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宣传工作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高职院校当前能够采用的宣传手段较多,既包括单向的校园网、校园广播、布告栏和宣传等,也可以包括各种互动形式,例如成功校友返校讲座、企业宣讲会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多样化宣传手段,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创业的训练,提高其相关综合能力。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为在校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沟通和交流,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帮助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获取更多的行业资讯和信息。最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定期组织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例如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这类赛事的举办,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国家层面的各类赛事取得更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依托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社会实践机会,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当然,这样的赛事还可以帮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益颇多[4]。

2.2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依托校内成熟的教育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完善校级管理体制,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其中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例如教学处、科技处、就业指导部门、校团委等,要明确对应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做好分工与协作,一旦进行运转要能够产生协同联动的效果;同时,学校应注重与校外组织的紧密联系,包括政府机关、合作企业等,通过协商和交流,打造校内外协同机制;在协同中,积极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的资源共享作用,不断优化合作和沟通平台,将产学研逐步深化,促进科研成果与学生能力的转化[5]。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强化校园制度建设,尤其是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的制度应该贯彻和落实。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动,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针对后续的创新创业机制建设与管理、实施与评估、诊断与改进等环节进行妥善筹划,制订具体的具有较强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列出实施细则,以便更好地进行实施。要关注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有效采用创新创业学分互换机制,允许学生将创新创业所积累的学分与相应的课程进行置换,提高其创新创业积极性。学分置换的细节和操作规范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体现,让学生有据可查。加强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通过保留学籍的方式暂时投入创新创业活动,灵活调整学生评价和考核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平台。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具体的项目,并对学生做出指导,参考平时工作量核算方案核定创新创业工作量;构建奖励机制,针对参与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师实施专项奖励,并纳入年终考核;对于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和个人,应该根据开展情况和成效进行相应的奖励,找到典型模范代表,引领其他部门和个人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去[6]。

2.3构建合适的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应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合适的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宏观的角度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注意人才培养模块设计,注重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二是要将创新创业意识融汇到课程体系中去。针对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不同模块的设计,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在部分课程中纳入创新创业思维;三是完善学分置换制度,针对学生参与实践、社团活动、赛事等情况和成果核算对应的学分,形成协同联动的学分置换机制,全方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四是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不断引进创新创业类线上课程,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7]。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构建创新创业专职、兼职教师队伍。针对专职教师,学校应该积极更新教师的创新创业知识,适时开展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意识和观念的改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学校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联系企业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实践基础。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学校应该利用各种途径,与校外专家进行交流、合作,聘请企业讲师进入学校课堂,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及时了解外界市场和企业变化的动态,完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最后,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挥应用型高校的优势与校内外组织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经费支持方面、场地提供方面、设备设施筹备方面等提供相应的支持,保障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和有序运行;二是学校应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打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地,既是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实践平台,也是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帮助;三是学校应该建立校友会,针对已经毕业且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回校进行座谈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参考的资料。高职院校通过这种互动机制,不仅能够优化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优势。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动相应机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燕.“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湖北农机化,2019,(12):48-49.

[2]蔡子娟,刘亮.试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J].知识经济,2019,(16):118+120.

[3]刘燕侠,张自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2):38-41.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3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

作者简介:丁新泉(1979-),男,江西金溪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魏鹂(1978-),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B11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17-02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寻求培养模式的突破,初步凝炼成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实施六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两项改革,六大抓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种理念——生态化教育

在对国内外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农林大学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化教育”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1]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二、一个目标——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实施《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坚持生态化教育理念,坚持能力培养与竞争意识培养并举,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坚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2]

三、两项改革

1.深化学分制改革

深化学分制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选择性。一方面,适度压缩总学分和课时,精简课程门数,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毕业最低总学分适当降低。另一方面,实行全面选课制,允许学生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和选择授课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与积极性。[3]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适度拓宽基础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既要保证专业学习的深度,又要达到强化通识教育的目的。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结构优化改革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我校采取了强化实践、提升专业核心课水平、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平台等措施,将课程总体分为三大块,即通识课程平台、专业大类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根据专业学科归属的特点,将我校本科专业分为工科、理科、农林、经管、文法、艺术等六大类,同一类别的通识必修课保持一致,它与通识选修课一起构成课程的通识课程平台;同一大类的大类必修课保持一致,构成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核心课精简至8~10门,作为专业的核心内容,专业限选课作为专业方向的模块选修,与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专业课程平台的主要部分。

同时,为充分体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分比例不低于25%,文法经管艺类专业不低于20%;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要求一定的学分比例;每个专业都开设创新创业类体验课程或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六大抓手

为建立并充分实现以“生态化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构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六大抓手。

1.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是我校的战略愿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的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和浙江现代农林业的未来领导者是我校本科教育的重要使命。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结合浙江经济特征,与省内兄弟高校共同深入推进多维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4]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通过坚持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总体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我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切入点。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4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02-03

我们知道,任何社会的教育目的都是这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而言,其高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素质全面的、多规格、多层面的、理论型、技能型、研究型、应用型配置合理的人才队伍;建立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结合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偏离了我们的教育方向,错误地选择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但应该肯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断得到修正,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也输送了大量的有用人才,我国的教育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要求有了新的变化,社会需求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和效果却明显滞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也愈来愈多,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普通工科院校,其教育教学目标忽视了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这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创新实践能力教育的培养模式造成了我国相当数量的学子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难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站稳脚跟,工作缺乏开拓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有的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学得很好、掌握了较深的理论知识,却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和创新,虽然大学毕业了,却很难经受住市场经济的检验和洗礼,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1]。

造成这样的一种局面,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在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上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其中高校毕业生日益凸显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对高校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的更多关注,使高校教育模式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普及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育中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2]。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思想的创新。思想的创新离不开行动的落实,行动的落实需要有创业的精神。

“创业创新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于1991年提出的,这一概念在当时被诠释为:培养最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开创性价格品质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介入主题可谓内涵丰富,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个体发展、创业投资以及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企业技术改革创新等不同角度都有其不同的研究内容。创新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它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理念,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为目的的教育[3];而创业教育是一种使学生从单纯的就业和单位谋职者变成个体发展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从而培养学生开展和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是培从事养具有开创性精神和具备开创实践能力的人,这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4]。

从本质上来看,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交集,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和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样的,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创业教育则使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实在,创新教育使创业教育融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两者的作用是同效的。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别,创新教育侧重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开发,更注重的是对大学生的发展潜力的总体把握;而创业教育则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如何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践。两者的共性要远远大于其个性[5,6]。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总数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每年毕业的各类高等院校学生更是数以百万计,但我国仍处于一个世界加工厂的尴尬地位,这说明我国的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高校大学生是实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的生力军,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7]。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提高和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能有效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从而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8,9]。

教育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中国教育部在教办[2010]3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才是学生能够得以受益终身的法宝。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措施和思路

(一)制度上的变革

正确认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及时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和观念。从教育体制上、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上、舆论宣传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教育体制和模式上注重学生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实践环节

增加必要的实践实验设备和设施,建设适当规模的实践场所和实训基地,积极创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加大经费的投入,除保证常规的基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投入,努力建设开放实验室,针对相关专业学生实行全天候预约开放,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出率;加大对实习、实训工厂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和建设新的实习、实践基地。

增加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加大实践动手环节比例,增加和保证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时间,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研课题、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师生共同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不参与实践,也不能与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教师如果不积极参与实践,就很难提高教学水平,也难以帮助学生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指定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中高年级学生班主任或科研导师,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课题、师生共同参与工矿企业的横向课题等方式,积极鼓励师生共同自制教学实验设备,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效果[10]。

(三)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师生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

以笔者所在的佳木斯大学机械学院为例,我院积极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以修理农机具、家电、农机技术知识讲座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下乡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

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创新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在注意保证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服务,通过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型改革,培养学生从简单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转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任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或者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独立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与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不同本科专业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反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重点面向省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点与工具软件应用的对应关系方面,针对不同学期、不同重点理论课程制订了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便适时适度地考核学生在该阶段下对知识点及其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同时在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加入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案例、大学生KBA创业基础、创业心理学、创业与人生设计、创业经济学、创业案例学等新课程、新思路,培养复合型与实用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大力推行“导师制”改革尝试,构建“教、学”平台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促进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院强调构建“教、学”平台,摒弃以往构建学生“学习”平台的做法,实行“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方面,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形“教、学”团队,提供多个教室作为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较好的创新条件,拉近大学教育过程中专业教师与各级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主动为导师“服务”好,即完成导师制订的学习任务,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尽可能地协助老师解决一些科研项目中较为简单的问题和任务,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锻炼学生的“被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和保证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设置立体的实践培养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构筑基地化依托,鼓励师生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建成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全天候为学生开放,成为学生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现已开出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试验项目近40个,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专项基金等措施,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我院学生在全国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六)紧密结合科技下乡、社会实践环节,开展多元化的创业活动

社会实践注重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如以科技竞赛为主的“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以科技推广为主的“携手农合”和“科技富民行动”;以锤炼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的“三下乡”、“星火科技”活动和“学生创业社团”活动等。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载体,注重对优秀创业项目的培育和孵化,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大赛,开设“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提高班”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五、结论与展望

学院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生培养模式,修订了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培养方案,推出创新工程,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重视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自身特点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思路,可为其他工科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可进行推广试行,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影,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4]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5]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6]吴华,罗海萍.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7]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8]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9]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赛;三圆环模型

如今,国内大学生竞赛活动日益繁荣。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仅教育部确认的全国性竞赛就多大二十多个,涵盖各个专业,而其他的省级竞赛项目更是多如牛毛,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

但是如此多的竞赛是否都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培养呢?学生的投入和收获是否匹配?如何辨别这些竞赛的利弊?以及如何将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向纵深发展是我国目前竞赛项目遇到的“瓶颈”。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起源于国际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目前FSAE已发展成为由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中国等15个国家举办的20场赛事所组成,并有数百支来自全球顶级高校的车队参与的青年工程师盛会。

中国自2010年开始引进FSAE赛事,即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AE of China)。FSC发展迅速,多年来比赛规模不断扩大,2015赛季,已有超过80个高校的100多支支车队报名参赛。

FSC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执委会秘书处:主要负责大赛筹办和运行;规则委员会:主要负责大赛规则的制定;裁判委员会:主要负责比赛过程中各项竞赛项目的评分;宣传推广与奖项委员会:主要负责比赛的宣传。大赛组委会各部门分工合作,负责组织协调比赛的进行。

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各个车队配备指导老师两名,设队长一名,经理一名,其可根据车队需求设置副队长和设计总监等职位。

各个车队的队员需要自主设计制造一辆能够持久运行的赛车。在赛车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每个车队需要按时完成组委规定的各项文件指标。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首先是昆仑油和易车公司冠名赞助这个比赛,大部分车队也有自己的冠名赞助商,如江苏超力集团连续五年赞助江苏大学方程式赛车队。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企业对该比赛进行支持,他们为车队提供技术、资金、材料、软件等方面的支持。

除了汽车行业,相关媒体也对这项赛事大力宣传,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对这项比赛进行报道,另外还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等大量媒体关注报道,每年报道该比赛的媒体多大100多家。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所有参赛队伍中感觉自身运营差的只有14%,虽然没有其他竞赛项目的数据作比较,但是就个人参加其他竞赛的直观感受,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比率是比较低的;另外我们可以看到83%的车队感觉自己的运营并不是很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虽然相对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依然可以更优。通过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各个车队对影响车队发展的因素最看重的分别是学校支持(31%)、资金(24%)和团队管理(22%)。

通过综合分析,企业对这个比赛的参与度非常高,其中被企业冠名的车队达到总参赛队伍的73%,而且根据访谈的结果,只要是冠名赞助商,其出资额不低于10万。各车队赞助商数量平均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平均每个车队的赞助商有20个,这相对与其他比赛来说企业的参与度相当的高。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拥有强大的组委会。大赛的组委会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拥有完善的规则;拥有大量的企业支持;拥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学校和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每个参赛车队学校都会配备大量的经费、工作室和车间。学校的各种实验室都为车队的队员开放,他们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如发动机标定、风洞试验等。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将影响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对人才创新创业培养的因素总结归纳为三个:

1.团队因素。包括学校的支持、团队人才素质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2.组委会因素。包括组委会的执行力、完善的规则以及专业并且公平的评审。

3.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培养模式的研究,使用演绎法得出了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竞赛项目三圆环模型:

三圆环模型主要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层面,所有的竞赛都应该建立在社会的需求上,这里的社会需求是比较广泛的社会需求,包含学校、公司、政府、社会公益等。例如节能减排大赛就是建立在企业、政府和社会公益的需求之上;互联网+大赛也是建立在政府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之上。一个好的竞赛项目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全面的市场调研结果上的,这样才不会和企业背离,不和社会背离,这样的竞赛一定能够吸引足够的媒体关注。

然后是组委会层面个,组委会是一个重要环节,衔接了社会和学生,是一个裁判的角色,是竞赛公平公正的标尺。

最后是团队层面,包括学校的支持度,人员素质以及团队的管理。

建立该模型的目的有两点:1.为新竞赛项目的成立提供理论依据;2为已有竞赛项目进行自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该模型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是建立一个新的比赛项目,需要从社会层面到团队层面进行建设,然后从团队层面到社会层面进行审核。如果在进行现有竞赛项目的诊断的时候,只需要从团队层面到社会层面逐步进行分析改进就可以。

创新创业培养范文6

关键词:创新创业;广告学;实践教学

0引言

创新能力是广告学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实践教学是广告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得的主要渠道。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广告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探索,是广告学学科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1高等院校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告人才供求市场存在“广告人才缺乏,但广告毕业生不被业界看重”的现象,国内高校培养的广告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教学缺乏行业性和系统性

从内容上看大部分高校存在实践教学案例陈旧的问题,很多课程还停留在对十多年前的作品分析的层面,无法匹配广告行业新的发展需求。此外,广告学的每门课程几乎都有实践教学的部分,然而课程与课程之间、实践环节之间缺乏梯度性和关联性等问题,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并没有掌握真正的“硬功夫”。

1.2教学方法单一,教与学缺少互动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大主体。目前很多高校课堂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动机被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机械化,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师生之间的教学反馈渠道没有打通,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1.3实践教学资源及平台的短缺

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实践教学设备、环境、实践教师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高校广告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多依赖学校单方面的资金投入,缺少与社会及一线企业间的互动和联系,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较薄弱。在师资方面,很多在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承接广告实操课题的技能与行业经验,校企合作停留在参观学习的层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广告学实践教学改革

2.1创新创业能力获得是广告学实践教学的培养

目标欧阳泓杰(2014)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包含: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创业潜能。广告业的实践特质决定了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提升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广告学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可分解为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创新创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综合实践三个梯度。

2.2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持续的过程,且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梯度性的发展,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逐步开展而获得。学校广告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个梯度,构建了以课程案例教学、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学科竞赛、课题科研训练、暑期专业实践为提升手段,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目标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体系,深化教学改革。

2.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知识、技能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学习者积极实践的结果。因此,了解学生的诉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知识、技能建构的切入点。

2.4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

课程实践、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源源不断地紧扣行业前沿和业内标准作为保障。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学校、企业、社会共建服务于教学,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实践教学平台。我校广告学拥有省级实践教学基地“泉州源”和“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级广告园区“泉州领SHOW天地”两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和闽南地区的广告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依托两大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去,每年由专业老师带队开展广告学暑期专业实践,为园区企业输送优秀广告毕业生;把专家请进来,邀请业内精英进课堂,作为导师指导学生作品,举办了诸如:源和世界环境日、优品橱窗比赛、泉州市创意文化节等等,社会反响良好。

3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创新创业能力是广告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特质决定了广告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获得。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需明确以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为培养目标,与行业接轨,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强调实践内容的梯度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机,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建设校企双方共赢的实践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