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1
情怀,创业者的“标配”,寇权也不例外。而且,他的情怀有点大。
“实业报国。 ”第一次接触天津鑫茂科技投资集团,寇权就被董事局主席杜克荣的发展理念打动,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鑫茂团队,背靠大树,邦帮堂平台应势而生。
“P2P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他还不知道钱为何物时,大家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让他赚钱。这样最终可能会造成婴儿的畸形生长。 ”寇权想得很清楚,邦帮堂绝不是为了金钱而来。
“企业需要资金,用户需要理财,那我们就把这两个群体集中起来,让他们互相帮助。 ”寇权笑了笑,“每个企业都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邦帮堂就是想做一件利国利人利己的事,让更多的人切实感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福利’。”这也正是邦帮堂名字的由来。 “小而美”如何炼成?
200多名员工、近15万“粉丝”、7亿累计成交额(截至2016年1月中旬),光看这一组数字,邦帮堂绝对不是行业里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我们更看重发展的稳定和质量,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可能会得不偿失。 ”有过15年金融从业经历的寇权对邦帮堂的发展节奏把控得十分谨慎。
有人说,伴随行业优胜劣汰,P2P行业可能会进入强者恒强的寡头时代。寇权不以为然, “‘小而美’的平台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将出现多头并进的局面。 ”寇权口中的“小而美”,指的是专注与专业。P2P行业未来将通过细分金融市场,并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
专注于垂直细分市场,正是邦帮堂在做的事。邦帮堂母公司天津鑫茂科技投资集团具有20年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科技园的成功经验,背靠母公司,邦帮堂建立起颇具特色的“园区型O2O模式”。2015年10月,邦帮堂“园区型O2O模式”被作为行业细分发展的典型案例正式写入央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2015中国网贷运营模式调研报告》。那么,“园区型O2O模式”是什么?它又有何过人之处?
所谓“园区型O2O”,其实就是给园区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寇权以产业园区内一家专门做淘宝图书销售的小微企业为例,由于淘宝平台结款有较长周期,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该企业需要进行融资。“园区内的企业遇到了难题,我们就帮他们解决。 ”寇权告诉记者,这家企业在产业园里已经运作三年以上,具有完整的企业信息和良好的办公条件,此外企业上游的结款方为淘宝平台,具有良好的信用保障。综合考虑后,邦帮堂迅速将这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平台,并在三天内为其找到合适的投资者。
问题来了,邦帮堂如何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寇权的答案是园区管理机构。通过园区管理机构,邦帮堂可以了解到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物业费、水电费缴纳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信用评估。“园区模式从风控角度看更具优势,园区管理公司掌握借款企业的最新动态,小到每个月用电量、用水量是否有异常,大到经营情况、人员变动都可以一手掌握,从根本上杜绝了借款企业跑路的情况。”
说到底,“园区型O2O”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将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与产业园区内优质借款企业结合起来,通过将企业的水电、物流等运营数据纳入平台风控系统,使邦帮堂对企业进行全方位了解,不仅有利于平台自身风控,也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投资与理财》:希望邦帮堂未来成为一个怎样的平台?
寇权:对外,不急不躁做好细分市场,明确园区O2O定位。园区中小微企业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邦帮堂。对内,扎实练好“内功”,夯实平台基础,不断完善风控体系、运营体系等,做一个对出借方和借款方都负责任的平台。
《投资与理财》:e租宝、大大事件发生后,投资者直呼心凉了一截,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应该怎样打理钱袋子?
寇权:e租宝、大大事件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发展,投资人不应该一叶障目,把所有的平台拒之门外。当然,最重要的是投资人必须对自己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例如这个钱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基本生活等等。此外,合格的投资者不应盲目追求高收益,更不应通过别人天花乱坠的描述、包装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2
一、“十一五”以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县域经济总量、财政税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四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79.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76.6亿元,年均增长16.3%;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30.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04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176.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8.64亿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722元增加到2010年10873元,年均增长18%。
2、经济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十一五”时期,各县(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54.4:30.6调整到2010年的9.2:68.8:22.0。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点建设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四大产业走廊,基本形成了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传统生态农业“三环四廊”的产业布局。新型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2010年全市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9.2%。目前全市重点培育的工业六大产业集群及两区九园的主要工业均在四县(市),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经开区等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形成了一批优势、支柱产业,如县的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产业、浏阳市的花炮和生物产业。
3、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吸引外资能力明显增强,大大促进了经济外向度水平的提升。“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918个,新批合同外资124.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7.8亿美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1倍、2倍和2.5倍;累计利用市外境内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6亿元。目前,已有102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长直接投资、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其中直接投资的达34家;央企、国内上市公司、知名民营企业等有70余家在长兴办投资实体。先后引进日本住友、华菱管线、英博雪津、五凌电力、美国空气化工、东洋铝业、韩国三星电子、广汽菲亚特等重大项目,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通过利用外资,引进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企业,对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嫁接和改造,加速了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4、发展支撑逐步夯实。“十一五”时期四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6.85亿元,比“十五”时期净增2239.24亿元,其中2010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达37.6%。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9.9亿元,增长38.6%,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2%。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1、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精心包装项目,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近三年通过举办各类农业、农村投资洽谈会,吸引了大批外来企业到四县(市)投资兴业,签约额和实际到位资金逐年大幅增长,外来资金已成为县(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四县(市)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浏阳生物医药园、浏阳现代制造园、暮云工业园等县(市)园区已成为我市园区经济中的主力军,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服饰、烟花、鞋业等10多项支柱产业。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采取多种措施繁荣非公有制经济,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用地和财产权益保障上与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一视同仁。最近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对全市363项行政许可项目作了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精简幅度达46%。同时,扩大市场准入,让出更大的产业和行业空间,允许实力较强、经营规范、素质较好的私营企业进入。二是放宽融资渠道。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金融服务的工作重点,建立了风险担保机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引导管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上来,特别是引导民营企业搞农副产品加工、搞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有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728亿元,占全市GDP60%,四县(市)税收收入有7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非公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
3、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选取了11个村由市领导联点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选择10个乡镇、21个村由区县(市)领导联点开展“以镇带村示范、统筹城乡发展”活动。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三个带动”,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主要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做好城市、县域和乡镇的规划;严格城乡规划管理,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同时重视乡村规划,规范乡村建设有序发展。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是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扩容、公路通达、饮水安全、环境整治、校舍改造“五大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是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文体事业等领域的投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等体系的建设。四是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加速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五是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大力发展以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重点解决工业企业污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乡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六是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主要是进一步理顺市、县(市)区与乡镇、街道的关系,规范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4、积极拓展农业经济发展空间。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目标,坚持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对外开放和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扶优扶强,引资引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能力增强。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7000多家,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68亿元,“十一五”期间保持20%的年均增长率,成为工业经济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二是发展主导产业。几大优势产业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百里有机茶叶走廊、百里优质水稻走廊、百里优质水产走廊四大产业带逐步形成,竞争优势明显。三是提升园区品位。建成了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隆平高科技园、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浏阳现代农业园和宁乡农业科技园五大农业园区,全市已有75%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五大农业园区落户,实现了集群式、抱团式发展。四是健全流通体系。现已建成红星、马王堆、金霞物流等8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50个农副产品市场、1470家“农家店”,实现了城乡物流体系无障碍对接。五是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加强沟通,建立畅通的劳务信息渠道;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加强推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输出与引进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了劳务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目前,全市农村常年外出从事劳务的劳动力为70万人,约占农业劳动力的30%,年劳务收入60多亿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相差较大。2010年,全市四县(市)中,GDP总量最大的县达630.0亿元,比最小的望城县多387.1亿元;GDP增速差距达2.1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发展差距明显。2010年四县(市)中第三产业增速最高为11.7%,最慢的为6.3%。
2、县域经济人均拥有财富水平不高。县域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反映人均创造和拥有财富、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与市区比较尚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县域人均GDP为48588元,而市区为84931元;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5元,而市区为268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14。
3、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四县(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缺乏优势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没有形成农产品基地的规模聚集和辐射效应。从城镇化水平来看,2009年四县(市)的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4.03%,比全市平均水平62.63%低18.6个百分点。
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设想
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经途径,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重点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可行性、权威性;二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以农村公路通达、电力扩容、安全饮水、环境整治和校舍修缮为重点的“五大工程”建设;三是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从规划层面开始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为农民就业开辟门路;四是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重点解决农村资源污染问题。
2、做大做强县域专业经济园区。发展园区经济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全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时要坚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科学规划园区布局,搞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落实政策,完善功能,创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市场前景好、能够充分发展劳动力资源的大企业入园。目前,四县(市)的园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如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和省台商投资区、含浦科教产业园、浏阳生物医药园、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均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今后还将继续做大做强。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绿色制造 工业园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13-02
工业园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资源整合,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形成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党的“十七”以来,山西省大同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出一系列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方针办法。这些措施既提升了全市工业的整体水平,又促进了循环经济有序、平稳、健康发展。大同市工业园区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基地、传统产业的延伸基地、发达地区的承接基地和民营经济的创业基地已具雏形。
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行业增长方式要明显转变,生产组织方式和重要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得到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大型企业集团的现代制造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推进装备自主化是这份规划强调的重点。那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的这项规划对于大同市这样一个正在转型的城市传递的信号是什么呢?
一、大同市机械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大同市机械制造业已经形成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继煤炭产业之后又一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同市机械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省前列。虽然全市机械制造业发展较快,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全市机械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目前全市机械制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废旧或闲置设备回收和再利用率较低。这些问题在旧机床处理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在全市的许多工厂常见的场景就是厂房内满身锈迹的废旧设备,大批五六十年代的旧机床和数控机床、加工中心、FMS、CIMS甚至网络加工等先进制造系统并存,如何改造和利用好这些旧设备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大课题。
2.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在部分国营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满地的切屑、小零件和无从下脚的遍地油污也最能说明我们在由原料到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为什么比欧美先进国家高出数十倍之多的原因。
3.环境保护意识在机械制造行业管理者头脑中还比较淡薄,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还比较严重。
4.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很低。长期以来内地沿袭的生产模式是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的开式循环,现在国际上普遍提倡的是闭式循环的生产模式,就是在原来的生产模式中增加一个“回收”环节。厂家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回收的问题,我国清华大学的家电产品和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现在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乃至我市的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除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外,基于大同市前所未有的城市改造建设,作为全市机械和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同车、大齿、山柴等也将完成部分企业搬迁和项目转移,这为大同市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的调整和布局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二、绿色机械制造理论的提出
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当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子技术和机械工业相结合,使传统的机械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消耗和浪费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使得全世界的技术人员和环保人士都在努力解决此类问题,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我国对该领域也逐步重视起来。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绿色制造理论,正是针对以上这些现象,提出了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传统制造和绿色制造二者的最大区别就是传统制造只是根据市场信息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而其余就考虑得较少。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即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能达到最高。目前已经颁布的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和ISO14000国际环保标准更为绿色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一场机械行业的“绿色革命”已经来到。
三、绿色制造工业园区的功能
1.竞争功能。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环保产业和循环产业体系,并要求大型的企业有相应的消化废物和副产品的卫星企业,这样既可满足国内外日益提高的绿色消费要求,又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中才有较强的竞争力。
2.示范功能。绿色工业园区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到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既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资产重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又充分体现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意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3.带动功能。绿色工业园区通过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产品培育,既可以带动绿色消费增长,又可以带动环保产品的普及与推广。通过新型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的应用,带动了企业应用新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通过建立循环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四、大同市发展绿色机械工业园区的对策
绿色机械工业园区的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和生态化的特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设措施与对策来实现。基于当前大同市的经济结构布局情况,对于绿色机械工业园区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做好园区发展规划的和项目论证。根据园区的主要工业链,从加速推广绿色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工业产业化结构升级的高度出发,制定不同类型园区的发展机制,编制相应的建设技术指南。本着与国际接轨的意识,确定重点建设项目,避免园区重复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选择具有优势的企业和项目优先入园。对其他项目应根据入园项目指南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根据园区实际和市场调研情况,按园区发展目标和园内项目内容,选择起点高、科学性强、结构合理的方案和项目入园发展。为此,我们对全市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截至到2010年6月,大同市拥有省重点扶持工业园区3个,即:南郊区塔山工业园区、大同医药工业园区、阳高龙泉工业园区。南郊区塔山工业园区、大同医药工业园区2006年被省经委列入示范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县、区工业园区15个,即左云(2个)、天镇(2个)、新荣(2个)、浑源(1个)、灵丘(3个)、南郊(2个)、大同县(3个),全市共18个工业园区。
作为机械产业园区,目前具备条件的有两个:一个是新荣区花园屯经济开发园区,该园区机械制造基地借助大齿集团投资7.6亿元建设大齿新荣区花园屯工业园区的契机,打造机械制造基地,目前已有两家机械制造企业入驻园区;另一个是大同县周士庄工业园区,该园区可作为同车集团扩大产业和项目转移的备选园区。而且上述两个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良好的基础。
2.加强政府在园区产业定位中的引导作用。产业定位是园区各项工作的前提,因此,制造园区的建设应当规划先行,做好产业定位,在此前提下,进行产业招商,招商之后要做好服务,加强软环境的建设。
(1)依据产业定位,开展产业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和产业定位密切相关,招商引资工作要严格按照产业定位进行,以产业为依托,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产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上下游产品进行招商,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链的断层缝合、空白填补。
产业招商要有针对性,依托产业定位进行招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因为园区处于初始阶段,而忽视产业定位,更不能为增加产值,而来者不拒,否者会造成产业众多、杂乱无章,缺乏重点的局面,既不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后续的招商引资。
(2)围绕产业定位,加强软环境建设。制造园区的发展不仅需要道路、厂房、水、电等硬环境的完善,更需要科技、人才、信息等软环境的完善。明确产业定位的园区,需要围绕产业定位发展建设良好的软环境,才能做强做大。
围绕产业定位,建立科技研发体系。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离不开研发的大量投入,但是研发往往会占用大量的资金,拖累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公共研发平台十分必要。要围绕产业定位,联合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应用技术市场转化中心、建立专利技术转化中心等,为园区企业研发服务,促进技术水平和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
围绕产业定位,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园区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许多企业面临人才引进的困难,因此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如山西大同大学和同车技校、大同市劳动局下属的两所技校等具有培养数千专业人才的能力,但却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也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做产业规划时,建议大同市政府鼓励、引导大同大学等不同层次的院校,根据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机械制造、自动化、企业管理、质量监督、工业生产、财务统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3.抓好示范,树立典型,做好宣传。不断推广和积累绿色园区建设的经验和示范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宣传生态工业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操作知识,充分利用相关网站、报刊、杂志和电视媒体等手段,宣传普及绿色园区建设的思想及其有关知识和最新动态,加快循环经济建设步伐。在这一点上,塔山循环工业园区的经验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的成功之处值得在机械工业园的建设中借鉴。
4.进一步完善园区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信息系统建立包括入园项目指南、园区工业网络设计、物质流集成设计、清洁生产技术、各主要行业关键的先进技术、园区环境管理措施、相关政策、专家名录、主要参考著作、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等绿色工业园区信息系统,使各企业能获得可以和那些行业建立起物质流动的配对关系,以及在能源、水、资源或废物的最佳流动渠道和最佳利用技术等信息,并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该区进行建设水平评价,推进生态绿色园区不断完善和进步。而建立信息平台主要是指园区要围绕机械制造产业,建立能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并能为企业提供信息交流的科技博物馆、信息化图书馆和学术交流中心;建立为企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建立集园区产业原辅材料和产成品为一体,包含采购、分销等多种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为打造信息化、先进性强的科技园区而不断增强园区软实力和开展园区新服务。
5.加强绿色机械制造园区体系化管理。加强对绿色园区建设的调查研究,总结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规范系统科学的立项审批、中期鉴定、后期评价和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的园区建设审批条例,使我市绿色机械工业园区建设迈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现有或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也是衡量绿色园区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需建立三个层次的的绿色管理体系:第一个层次是产品层次,要求园区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第二个层次是园区的企业,尽可能在企业本身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零排放,同时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三个层次是园区层次,建立园区水平上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园区APPEL计划、园区废物交换系统(WES)以及园区的生态信息公告制度等。通过园区、企业和产品不同层次的生态管理,树立园区良好的环境或生态形象,为机械行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保障。
参考文献:
1.大同市经委.大同市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Z].2006
2.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Z].2009
3.吕月英,谭金艳.山西装备制造业中小产业机群发展模式研究[M].科技和产业,2009(5)
4.段宁,孙宁.关于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和建议[M].环境保护,2002(2)
5.刘志峰.绿色制造的理论基础――工业生态方法研究[M].中国机械工程,2002(9)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4
按照*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要求,围绕“两新两带头”学习实践主题,社会事业局班子成员带领全局党员干部,按照要求顺利启动了学习实践活动。结合社会事业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学习动员、在线培训、专题讲座、基层调研、问需于民(企业)、问政于民(企业)和做好学习实践活动与“服务、履职、效能、作风”结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第一阶段学习活动,我们共收集到了各类希望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意见和建议25条,找到了自身在履行职能、服务科学发展观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在局班子如何率领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好地服务*区的科学发展方面,有了一些思考。社会事业工作,更多的是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对于征集到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作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具体的思考和解决的措施,将在较为成熟的专题调研报告中上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面,我就如何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做好当前,特别2009年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民生工作,给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2009年,是推进落实*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关键的一年,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以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为指导,“主动服务世界一流园区创建,主动服务*区和谐社会构建”。以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和天府新城建设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社会事业“四化”建设为重点,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有为,超常工作,争创一流,全面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社区建设等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专项工作方面
(一)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
(二)积极创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
(三)积极创建教育现代化城区。
(四)推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建设。
(五)开展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六)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七)开展城乡清洁大行动。
(八)开展法制*创建工作。
二、机制创新方面
(一)推动教育社会化进程。探索“管、办、评”分离,引进或购买社会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推动教育社会化进程,筹建*区职教中心和*区教育服务中心,外包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等业务。
(二)探索*区卫生执法监督体制新模式。依托市上卫生资源,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健全*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区食品卫生、公共卫生安全。同时,加强卫生市场管理,推行“餐饮店铺公示制”,提升社会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及服务水平。
(三)在20*年成功实施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向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夯实管理机制狠抓内涵建设。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开展,着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率先实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及载体全覆盖,带动园区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五)创新社工队伍建设举措和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社工队伍建设举措,建立社区工作者统一集中公开招聘工作机制,实施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工作制度。以社区综合效能建设和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为抓手,完善基层治理结构,探索实施“居站分离”的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社区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市首家高档示范社区(神仙树社区)创建工作。整合社区建设资源,依托与XX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建的社区建设实践基地,组建专项课题组,推动社区工作者培训、教育和能力建设体系建构;“一居一品”社区整体规划、打造,以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深化和推进文化服务体制改革。继续以社会化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拓展与社会专业机构、企业和媒体的合作,提高公共文化阵地利用率。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组建文化发展顾问团,扶持行业自治组织发展。在全市首先试点引入网吧监管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开展体育产业普查。与XX音乐学院、体院等专业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依托协会、俱乐部和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文体活动,以社会化方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设立*区“虚拟图书馆”,全区公共藏书量增长20%。
三、民生工程方面
(一)政策引导,机制创新,促进西部园区繁荣。在西部园区创建邻里中心或社区工作站,将社区管理服务延伸到工业园区,为企业职工提供医疗、卫生和文体等服务。依托园区企业和高等院校,吸引社会力量构建“共驻共建”工作体系。以农迁安置小区为重点,全力推进社区建设,加大社区各类公共设施的配置密度和容量,在卫生、医疗、餐饮和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配套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吸引居民子女就近入学。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二)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加快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和全市中小学规划布点新要求,加快新学校规划建设及开办工作。确保石墙小学、神仙树大院、丰收小学、晨风学校四所学校顺利开学。加快推进仁和小学二、清河小学、三瓦窑小学、软件园学校、玉林中学石羊校区等新建和扩建项目的建设。
(三)积极探索构建优质教育体系。重点关注玉林中学、七中初中、电子科大实验中学、银都小学的发展,争取1-2所学校进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行列。继续打造优质学校,推动*七中高中*校区规划和建设,确保2010年投入使用。高水平启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办学工作,争取省教育厅的支持,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力争南苑小区配套学校引进市内优质小学(泡桐树小学)领办。高水平开办*区金苹果小学。继续办好与部属师范大学签订的优秀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面向部属师范大学招聘优秀教师加盟*教育。
(四)扩大社区卫生综合改革试点的成果,夯实管理机制狠抓内涵建设。一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区级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二是对医护人员实施“内培外引”,加强继续教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及公共卫生质量和水平;三是规范中心医疗设备配制标准,提高医学检测水平;四是全面推广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实施基础医疗,卫生应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五大职能对社区的全覆盖,优化15分钟健康圈,提高惠民、便民服务水平,力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达到中西部地区一流水平。
(五)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继续实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继续实施计划生育三结合户帮扶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关爱工作,积极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关爱女孩,帮困助学”行动。
(六)继续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学费补贴、帮困助学等教育民生工程。积极推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共同体的发展。
(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直属学校办学条件,实现技术装备实验类和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装备达到*市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按标准改造玉林中学、和平学校、大源学校和顺江学校。
(八)加强卫生市场管理,提升社会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及服务水平。完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九)推动老年福利中心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和规范运营,打造一流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项目。推动“两中心”二期建设和*区福利中心建设。
(十)夯实困难群众医疗、低保和就学救助等托底性保障措施,强化受助者能力建设,推动个性化救助帮扶,指导街道着力打造“小兰在行动”日间照料和心理慰籍等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十一)推动公证处和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
(十二)加强文体队伍建设,发展文体事业。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培训和建设,重点向农转居小区倾斜。开展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国民艺术教育推进工程”,引导群众文化创品牌上档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辖区群众尤其是农转居小区居民的公共文化权益。继续发展垒球、跆拳道等特色体育项目。继续做好广电、旅游业务工作。
(十三)积极争取依托现有在建项目达标建设*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推进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完善农转居小区和薄弱区域的公共文体设施配套,加强对基层文化活动场所的指导,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四、服务企业方面
(一)主动服务企业,解除企业员工子女就学后顾之忧。(社会事业局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局党员干部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真心和真情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以优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实现与现实工作结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处党员干部立即行动,在义务教育、企业子女读书等工作上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企业和群众称赞。一是简化免费义务教育程序,率先实施农民和失地农民子女全免费义务教育,优化报销程序,将报账审批权限下放各街道办事处,实行随时报销,变承诺为即办。二是改革学校拨款体系,实施教育“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本上规范学校的教育收费行为、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收入,使学校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管理,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主动上门服务。仅从去年秋季以来,就解决了地奥、华为、京东方、恒风动漫等企业员工子女近60批次约200人次入学问题。特别是为解决*中芯国际公司、*成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子女幼儿入学需求,特事特办,设立临时过渡幼儿园;帮助*美国学校解决了学校登记更新困难,组织专人联系,积极协调关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申报、办学场地扩迁等具体问题。)
(二)强化社区建设进园区工作,推动园区社区管理和服务载体建设。积极探索律师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着力抓好法律进企业活动。组建律师服务团队,在软件园、孵化园、创新中心以及各类企业社团组织设立服务窗口,通过建立服务档案、举办讲座和跟踪服务等方式开展“一对一”服务企业活动。
(三)在企业及出口加工区设置医疗站点,同时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建立企业职工就医绿色通道。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5
关键词 草莓;品牌创建;问题;对策;江海;黄川镇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325-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Huangchuan strawberry brand building status were elaborated,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rawberry brand creation,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uangchuan strawberry brand creation.
Key words strawberry;brand cre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Donghai Jiangsu;Huangchuan Town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果等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以往是不同的鲜果上市时间受到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而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季节和地域对鲜果农产品的生产影响越来越小。利用设施栽培技术,使得很多只能在夏秋季节才能上市的鲜果,在冬春也能正常生产。
然而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经营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特别是一些素质较低的农业生产者,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滥用)各种激素、化肥、农药,导致产品不合格,甚至危害消费者健康,经济损失惨重。这也导致了市场经常出现农残超标的西瓜、草莓等鲜果农产品,而这也极易造成全行业的产品滞销,现时很多无辜农户、生产销售企业的利益受损,对已经苦心经营多年而创建起来的农产品品牌造成致命打击。
2015年春,央视曝光部分市场上草莓农残超标事件,导致全国各地草莓滞销,如安徽省长丰县直接损失达1.5亿元,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直接损失更是逾1 000万元。因草莓这类鲜果的存储时间极短,滞销的草莓只能选择贱卖或者烂在地里。损失的不止是种植农户,消费者的盲从心理,使其转而选择价格高昂的进口水果。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1-5]。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说:“我们卖的是水,顾客买的是品牌。”陈良珠[6]阐述了创建农业名牌的客观依据,认为创名牌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Derden-Little等[7]研究了加利福尼亚区域农业市场营销计划,发现基于地域的农产品品牌命名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认知,从而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市场有助于提高农户的收入。笔者以黄川草莓为例,探讨鲜果农产品品牌创建过程的对策。
1 黄川草莓品牌建设现状
2002年,黄川镇申请注册了“黄川”牌草莓商标,并对草莓进行精包装[1-4,8]。同年9月,“黄川”牌草莓获取了江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绿色无公害认证[1-4]。2003年底,又取得了国家级无公害认证,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成为连云港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1-5]。2007年11月,“黄川”牌草莓还荣获市“知名商标”。同月,“黄川”牌草莓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1-6]。2007年12月,又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评为国家级“绿色食品”。2009年、2012年,“黄川”牌草莓获江苏省“著名商标”,黄川镇的草莓特色连片种植模式还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认证为“中国草莓之乡”,并于2012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川”草莓成为连云港市乃至苏北鲁南地区的区域性品牌,每到春季踏青时节,到黄川镇采摘草莓成为当地市民乡村游的必选项目,带动乡村休闲游的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粗放式经营,品牌形象差
黄川镇位于苏北石梁河库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广大农户经营思维落后,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多使用较差的包装材质,不注重草莓包装的设计,运销条件不理想,缺乏正规化营销网络,最终导致草莓分销不规范,呈现乱、散的不良局面[1-5,9]。如盒装的草莓,因为没有内包装,胡乱堆放在盒子里的草莓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破损,进而影响销售。
2.2 经营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
面对市场的变化,草莓种植主体大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个体经营者无法独自承担品牌推广的高额成本,例如申请注册1个商标费用3 000元左右,有机草莓认证及年检费等每年需20 000元左右,在电台、报刊等传播媒体上做广告,1年的费用逾10万元,还有名目繁多的展销会、博览会每年需花费近20 000元,累计1个产品1年的费用近20万元[1-4]。其往往只注重生产而忽视市场需求,更很少关注农产品品牌,没有形成强烈的品牌运作意识,其生产的优质草莓仅仅通过小贩收购的传统方式进行廉价销售。
2.3 产业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程度低
黄川草莓种植已有3年以上的历史,草莓种植的品种退化严重,导致产品低质低价,产品整体形象不高。农业标准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农产品的质量水平[1-3]。品牌的信誉度首先是由产品过硬质量建立起来[1-11],有了优质的产品才能塑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品牌是品质的承诺[1-2]。进入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时代,强化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对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2]。
3 对策
3.1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
黄川镇在“黄川”牌商标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黄川草莓产业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是,对于品牌的建设依然是政府主导,农户和合作社普遍缺乏热情,农户对品牌建设不感兴趣,导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建议政府应该改变现今的工作方式,通过财政奖补项目优先扶持规模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集体商标建设为农户、企业牵线搭桥,整合多方力量。政府主要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广及保护工作,品牌的具体经营交由市场经营主体来管理,切实提高黄川草莓品牌的营运能力。
3.2 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创品牌的主力作用
黄川草莓营销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全镇仅有1家市级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难以同农户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关系。建议政府在品牌创建上给予一定扶持,如增加品牌创建奖励、银行给予品牌信用担保、税务部门给予品牌产品税费减免等。
3.3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民和农业企业开展品牌营销的积极性
在稳定基础上,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1],以镇土地流转交易中心为平台,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地有偿流转[1-5],实现草莓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建立农业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机制,保证农民获得经济收益,促进其参与到“黄川”牌草莓的建设发展中,引导其珍惜土地,增加收入,逐步提高产出率。
3.4 强化质量监管,保障品牌品质
2015年央视曝光草莓农残给全国各地的莓农造成惨重损失的惨痛教训,倒逼草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强化生产过程监管。上海市建立“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于2007年基本建成全覆盖的农产品身份网上查询系统[8]。北京市农业局与河北省农业厅建设完成的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覆盖蔬菜、水果、畜禽和水产等多个领域[1-2,8],横跨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加工及零售等环节。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于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积极开展食品跟踪与追溯的情况下,国内部分畜产品、粮食、果蔬、中药材等开始拥有身份证[1-2,9]。
泗洪县华翔蔬菜专业合作社、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台市益群植保专业服务合作社、无锡水蜜桃科技园等多家企业已成功应用江苏省基于QR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系统通过使用二维码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品追溯标识以及生产过程的电子化监管[1-2,8-10]。江苏省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利用JS-APQT系统,打造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11]。
下一步,可通过对黄川草莓种植大棚进行统一编码,利用微信公共号、二维码、QR码等“互联网+”技术在草莓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黄川草莓的精确身份认证,消费者通过关注黄川草莓公众号“追本溯源strawberry”,了解黄川草莓栽植、生产情况,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使黄川草莓附加值最大化,进而吸引更多农户愿意接受统一、标准化的管理,再实现有机草莓栽植的规模化,降低有机草莓的生产成本[12-18],实现草莓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19]。
3.5 科技兴农,依靠科技创品牌
为改变过去农民因势单力薄、面对市场风险、对采用农业新技术必须承担的风险感到畏惧、举棋不定的状况[1-5],依托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省农委、省草莓协会等科研单位,积极推广与普及草莓现代种植技术,这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20-22]。
4 参考文献
[1] 赵骏汝.浅析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95.
[2] 蔡云生.品牌营销.农产品拓展市场的利器[J].经济视角(下),2009(9):15-18.
[3] 杨怀周,张开虎.黄川做大“中国草莓第一镇”品牌[N].连云港日报,2009-10-30.
[4] 曹海禄,焦炜,黄Z,等.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述[J].中国现代中药,2013(3):233-237.
[5] 张光辉,张蓓.农产品品牌系统及其管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 29(4):453-456.
[6] 陈良珠.关于农业名牌评价问题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998(11):40-43.
[7] DERDEN-LITTLE E,FEENSTRA G.Regional agricultral marketing:a review of programs in California[R/OL].[2015-07-29].http://sarep.uedavis.edu/ edpp/foodsystems/.
[8] 赵荣,乔娟.中国农产食品追溯体系实施现状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0(5):45-48.
[9] 王兆丹.羊肉产品追溯系统的构建[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0] 白红武,孙爱东,陈军,等.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2):415-420.
[11] 王坤,白红武,王富国,等.基于SaaS模式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414-418.
[12] 李倩兰.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3.
[13] 蔡靖杰.福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评价[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4] 曹庆臻.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观察,2015(6):70-74.
[15] 三明市农办课题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创业资本问题的研究:三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抵押贷款调研报告[J].三明农业科技,2006(3):29-32.
[16] 白跃宇,张震,谭旭信,等.我国牛肉质量追溯体系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5):75-78.
[17] 霞.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现状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4):87.
[18] 吴础南.论政府在我国农业品牌化中的作用:基于农业品牌现状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2):16-17.
[19] 周应堂,欧阳瑞凡.品牌理论及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理论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2-47.
[20] 吉沐祥,李国平,庄义庆,等.实施草莓绿色品牌,提高草莓市场竞争力[J].江苏农业科学,2012(1):7-9.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转型发展
[作者简介]刘欣(1962-),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湖北荆门44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人文社科2010年重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d112,项目主持人:刘欣)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05-03
在“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标杆。地方大学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使命,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无疑是践行总书记“协同创新”重要思想,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及特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转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内涵
我国已从经济建设为主的阶段,进入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由“物本”中心向“人本”中心、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人本价值,从根本上化解“弯道”阶段社会发展滞后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集聚“弯道跨越”的内涵发展能量,汇聚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教育的一体化支撑。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工业化和现代化并行阶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随着现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专业化分工的日益深化,要求大学能更有效地提高专业性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集成化培养能力,形成教育与社会集成发展的核心优势,成为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这一背景下,开放融合成为决定地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地方大学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着眼社会服务能力和特色创建的战略层面,进一步细分并确立社会化导向的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真正超越学术型办学的应用型教育模式,融入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之中,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国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范式,形成特色办学的特异能力和核心价值。
正因为如此,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成为重大的时代命题。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彰显大学“社会属性”与“社会人”人才培养质量观,实现大学教育由学校本位向社会本位、由传授型培养模式向“产学研一体化”集成型培养模式转型的发展。其重要使命是以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创新以育人为宗旨的“产学研合作”特色发展之路;其根本要求是突破学术导向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促进社会导向的集成化办学,实现大学转型发展的“弯道跨越”;其主要路径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一体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汇聚到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中来,实现产学研三大职能的一体化和社会化发展;其关键所在是遵循大学与社会协同发展规律,贯穿“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想,确立“社会人”人才培养质量观和“社会化”师资建设观,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新体系,真正实现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发展转向开放融合,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集成,最终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集聚“弯道跨越”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地方大学的建设目标。
二、转型攻坚: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现实误区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转型发展成为决定地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地方大学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立足基层经济社会建设,探索以育人为宗旨的“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办学的特异能力和核心价值。如上所述,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要跳出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到“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来,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 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社会化发展,在开放融合中促进个体与社会、大学与社会的协同进步。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上,地方大学主要存在“三大误区”,即认识上的误区、研究上的误区、机制上的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首要挑战来自“学校本位观”,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学科制”壁垒根深蒂固,“开放合作、整合资源”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其次是认为产学研合作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合作教育局限于培养环节层面,缺乏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社会化设计,合作办学缺乏深度融合,合作育人缺乏整合模式,合作过程缺乏创新机制,合作发展缺乏有效平台;第三是产学分离导致合作教育重心偏移,或片面追求研发平台建设,或单纯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没能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一体化整合社会资源到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建构上来,真正把全面提高学生“社会人”综合素质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应当看到,产学研合作的根本所在是以合作教育为突破口,通过一体化人才培养凝聚人才、科技和服务优势,使协同育人真正成为服务之本、强校之基、转型之源。
2.研究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深层挑战来自“学术本位观”,认为高深学问才是大学的根本,大学必须坚守学术理性。这种观点将“学理之学术”视为唯一,重学轻术,知行分离,不免失之偏颇。大学之学术并非纯粹“主知之学”,还有“主行之术”。“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梁启超),“学术”内涵理应涵盖科研的学术、教研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独尊“主知之学”,眼中便只有学科知识形态,而缺失学科应用形态,导致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游离,与学校特色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陷入与学术型大学同质化发展误区。地方大学必须跳出纯学术理性的校本思维定式,其学术研究应强调崇学尊术,以用为本,切实提高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强化社会化培养人才的功能定位,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机制与模式,着重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领域,围绕行业或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突显专业建设、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功能等。
3.机制上的误区。合作教育的最大挑战来自“行政本位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项复杂艰难的系统工程,机制上的突破和跟进是个关键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要充分汇聚团队学习力、创新力、融合力,在转变发展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团队、合作共建平台等重点特色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彰显特色示范和引领功能。因此,从学校层面而言,必须突破行政本位的管理模式,优化学术主导、开放合作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域性学科平台建设,充分激活教师主体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进学校组织结构向更具开放性的“产学研平台”模式转型,增强以“平台+项目”为运行架构的战略管理能力;从合作层面而言,应突破“政―校―企”各自为政的格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实体性支撑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浅层次向深层次、短期性向长效性转变,着力建构“产业+平台+项目+人才”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模式,形成“依托产业打造平台、依托平台孵化项目、依托项目培育人才、依托人才支撑产业”的“大教育”循环发展链。
三、卓越发展: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
教育模式在宏观上体现为办学模式,在微观上体现为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较稳定的简约化的教学结构或活动程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合作主体和关系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及路径选择也应是多元化的。其主要特征是以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完整人格和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为目标,在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同生产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体化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平台、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化、实践化发展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平台+项目”合作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项目建设,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理事会机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把合作教育直接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评价体系。其主要策略:一是以专业大类为突破口,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六个紧密对接”,即校企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行业紧密对接;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规格标准紧密对接;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开放式产学研示范基地,实现专业教学环境与生产实践环境紧密对接;校企互聘兼职人员、互培在职员工,实现专业教学队伍与企业技术革新紧密对接;校企共建企业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对接;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紧密对接。二是积极探索校企“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知行一体课程结构;以典型项目、产品、案例为载体,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产学研一体”;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
2.“两基三段”合作教育模式。“两基”是指建立校内校外两类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三段”是指把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个学段,一是专业认知实践阶段(专业认知工作学期),二是专业综合实践阶段(创新实践工作学期),三是专项特长训练阶段(专业顶岗工作学期),统筹设计三段实践教学体系。为此,应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纽带,着力推行“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培养对接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在课程结构上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教学安排上体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实现基础课程综合化,专业课程集成化,能力培养项目化,育人目标岗位化。
3.“3+1”合作教育模式。“3+1”是指三年在校进行专业基础 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一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工作。其本质特征是形成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以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使人才培养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1”模式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组织运作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组织运作系统包括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的确立、选择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合作教育组织、建立“双导师制”教师队伍、联合设计教学方案、开展“项目化”等教学模式改革;质量评价系统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评价系统;保障系统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条件保证和机制保证组成。其核心内容为“两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三体系”――理论教学体系、能力培养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三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能力平台;“三能力”――实践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4.共建专业实体教育模式。专业实体化建设是指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把专业建设成为具备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教学实体和经营实体,在教学、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收益共享、责任共担”紧密型合作教育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建设机制为:建立学院层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理事会,发挥理事会在政策研究、资源整合、规划指导、经费筹措、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咨询、协调和评价作用;建立专业大类层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专业规划与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专业层面的教学项目建设团队,发挥团队在专业实体化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其主要做法为: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等机制,共建专业教学工厂、科技应用中心和项目工作室等,创新教学性与生产性实训并举的基地建设模式,有效推进集“教学做、生产实训、教学与技术服务三合一”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体实行理事会和监事会监督领导下的项目主管负责制,享有相应的人事聘任权、收入分配权、教学安排权、经营管理权和经费使用权等,并建立“校―院―实体”共同参与的绩效考核体系,从教育教学效果、技术研发与服务成果、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四、服务地方:地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实践
荆门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荆门市委市政府根据湖北省委作出的全力打造“中国农谷”的战略决策,提出高举“中国农谷”旗帜,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实力荆门、文化荆门、生态荆门、幸福荆门的奋斗目标。荆门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积极服务荆门大战略,确立“服务新农村,建设一老一少一循环特色学院”的战略新构想,设立新农村科技学院、老龄事业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科学学院、循环经济工程学院等特色学院,不断汇聚各学科优势,在领域性学科发展层面上打造特色学科平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突显专业建设、人才塑造和产业支撑功能。其中,新农村科技学院是我校积极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在合并升格之初就创建的特色学院。我校主动对接“中国农谷”发展战略,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筹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中国农谷”的规划构想及其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建设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提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示范平台和智力支持。
1.基本建设目标。贯彻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立足荆门、辐射全省,着力服务荆门市新农村建设,搭建“一主两翼”新农村建设平台(“一主”即以“中国农谷・屈家岭”建设为主体,为中国农谷建设提供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和人才培训,发挥农谷智库的作用;“两翼”一是全国城乡统筹试点区――荆门掇刀区,二是湖北省新农村示范村彭墩村),探索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建立集教学、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于一体的窗口示范基地和信息化网络平台,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特色建设探索。服务中国农谷,发挥智库作用。根据《荆楚理工学院支持屈家岭・中国农谷核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在屈家岭建立“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科技学院屈家岭分院”“荆楚理工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屈家岭分院”,开展中国农谷建设宏观战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在屈家岭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开展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在校内组建若干研究所:组建屈家岭文化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所、乡村文化与产业研究所、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研究所、乡村社会管理研究所,对屈家岭文化及农村乡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等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培养、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扩大新农村科技学院的规模,增设农产品种植类、畜牧兽医类专业。二是重点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农民投资创业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分层定向型培训、对口型培训、专业型培训和三产服务型培训,加强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乡土人才培训等。三是打造农村创业讲坛,并借助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氛围,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在我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近400多名毕业生中,不少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养殖专业大户、种植专业大户等。四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和联络员制度,选派骨干教师和干部到县市区、龙头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人员“移位嫁接”,把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衔接起来。如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专业王劲松老师,挂职湖北金龙泉啤酒集团副总工程师,负责米糠复合饮料、米糠功能保健品的产品研究,为金龙泉带来上亿元的产值;丁建军教授挂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王坪村,从事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所撰写的调研报告获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推进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支撑。一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全面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行动计划,采取“技术寻亲、服务联 姻”和“科技人员到户、技术服务到田”办法,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百人联千户带万家科技促增收”“农业科技成果进田入户”活动。二是建立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联合打造荆门市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农业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政策法规宣传平台、技术交流与学习平台、政产学研用(或农科教)合作平台,利用信息平台,整合全方位资源,提供最新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促进地方农业的科学发展。三是建设智能农业示范科技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公司+农户”为纽带,集成生物、物理、计算机控制等现代科技,开发植物非试管智能繁育、植物水生诱变、工厂化育苗液流培植、管道式蔬菜智能栽培技术、芽苗菜培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对光、温、水、气、热、营养等植物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为植物高效栽培和优良品种繁育创造良好条件,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陈可夫教授、杨希雄教授等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平台进行“智能农业科技园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树形金银花中银1号新品种的选育”“荆半夏优良品种的筛选及组培脱毒和智能化快繁技术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并分别在京山荆半夏种植基地和钟祥市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了品种推广。
3.运行机制创新。成立理事会,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荆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理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由市委书记任名誉理事长,校长任理事长,组成学校+政府+涉农部门(包括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农机局、卫生局等部门)+社会专家的运行模式,并探索一条“学院+涉农企业+政府+基地+农户”的政产学研用服务新农村建设之路。目前我校已与中国农谷――屈家岭、荆门掇刀开发区以及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城乡统筹,培育办学特色;与荆门市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金龙泉啤酒公司、湖北白鹿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汇澄茶油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主要在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攻关以及实验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与荆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彭墩村、王坪村等7个村签订校村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涉及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村务管理的改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素质培训等。
成立专家、企业家协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我校同市委组织部合作,成立了荆门市专家协会,我校领导担任专家协会负责人,协会聘请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专家、农村管理专家以及一些乡土人才,作为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我校还同市农业局合作,成立了涉农企业家协会,包括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组织理事长,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通过协会的形式,打造了一批“社会专家+涉农企业家+乡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专家团队和研究队伍。
[参考文献]
[1]周绍森.科技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