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0年7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46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654例,占77.30%,女性为192例,占22.70%,年龄分布为38.9±9.7岁,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12岁,病因研究分析车祸致伤为441例。高处坠伤为214例,运动致伤为138例,其他原因为5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按照是否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因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分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和出院健康教育三个方面。
1.2.1术前健康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建立积极的心态。首先在患者入院时由主管护士进行住院环境、合理饮食和个人卫生教育,通过入院时健康教育可有效的加快患者及其家属适应医院环境,熟悉医务人员和知晓注意事项,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积极的配合完成检查治疗任务。针对骨科患者卧病时间较长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容易引起焦虑和紧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管理,介绍积极心态的重要作用及手术注意事项。注意手术前准备充分,例如医疗器械、试剂和血液等。进行必要的术前锻炼,以加快适应术后长期卧床的需要。
1.2.2术后健康教育
由于骨科患者术后需进行长时间的卧床,造成患者进食及排尿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配合;采取有效的祛痰法和皮肤护理法,防止出现卧床褥疮或感染。采取石膏固定的患者应对其介绍固定及牵引的注意事项,对患者患肢进行末梢循环检查。在卧床后期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功能锻炼。
1.2.3出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或在家修养,此时功能锻炼和复查是治疗的要点。进行积极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建立良好的家庭访问和指导,进行定期电话指导,并防治手术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2结果
对研究人群骨科患者健康作用分析研究显示,护理质量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住院环境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临床骨科护理的质量,见表1。
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2
1制定健康宣教计划为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和教育时间的安排,提高教育质量,将宣教项目和内容制成健康教育实施单。
2健康教育方法
2.1讲授法将入院介绍、住院须知、骨科疾病的特点、合理用药、科室治疗仪器使用说明等,分阶段指导患者学习并给予解释。
2.2示教与指导相结合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被动运动和功能训练等进行有效的训练指导。
2.3治疗与护理相结合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的生理变化,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不失时机地反复进行讲解,采用提问方式了解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4书面法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卡片,供患者和家属阅读,以达到向患者和家属宣教的目的。
3宣教的内容
3.1入院宣教骨科患者入院时因疼痛和功能障碍而痛苦,往往情绪低落,宣教时不能急于求成,应待患者情绪稍稳定后再进行,向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及各项规章制度;详细询问病情,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尊重关心他们,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和信任感,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3.2心理适应骨科患者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与家属不能接受现实,对疾病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在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的支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药物知识使患者与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严格按医嘱用药、用药时的注意事项、饭前与饭后服、静脉输液的滴数调节与目的等。
3.4合理饮食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为促进伤口愈合,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食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3.5术前、术后教育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很重要。术前及术后宣教包括饮食、心理、生活起居、用药及手术的目的、术前和术后的注意事项等。
3.6功能训练功能训练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向患者讲解骨折早期、中期、后期的病理和生理特点,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对骨折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针对不同情况,指导功能训练的方法、目的及时间等。
3.7并发症预防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针对老年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的健康宣教,告之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巧,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8出院宣教由于骨折治疗病程长,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时间在家养病,必须让患者认识到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使其在家也能主动配合。设立骨科咨询电话,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提醒复查时间,按时服用出院带药,使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3
1健康教育应用于骨科护理方法
1.1入院宣教
微笑迎接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清楚自己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接下来的检查流程,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病房内相关设施,耐心解释疑问,让患者在第一时间消除恐惧、陌生感,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从而拉近护患距离,配合治疗护理,利于早日康复[2]。
1.2住院教育
在接下来的每日查房中,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还应关注患者的生活起居。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适当的帮助,认真做好治疗,密切观察病情,主动健康宣教,加强专科护理,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信息和情感支持,由“帮他做”过渡到“教育、支持他做”。
1.2.1日常生活护理
指导和教会患者在维持自身健康及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进食、更衣、如厕、肢体活动等训练。责任护士经常巡视病房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忙,这些细节不仅对患者病情有直接影响,更是优质护理服务所需要做的。细节护理让护士有发挥专业知识的机会和领域,不仅顺利完成本职工作,还充分调动了护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护患关系更融洽[3]。
1.2.2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以自理模式为指导思想,让患者掌握方法技巧,自觉主动参与锻炼,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真正达到康复目的。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计划,患者因每天有计划、任务和目标,锻炼的积极性增高。护士因要督促患者锻炼,其责任心增强,真正达到参与的效果和目的。住院患者普遍需要卧床休息,但任何治疗都有双重性。卧床一方面有助于疾病痊愈和身体恢复,另一方面,因卧床不动易致各种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韧带挛缩、压疮、下肢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和增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功能。同时有效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促进心理康复。
1.2.3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应自骨折复位固定后开始,直至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到最大程度为止。在骨折治疗及康复的过程中,功能锻炼须贯穿始终,因此患者要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功能锻炼单调枯燥,要告知患者忍受痛苦,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不会取得满意效果的。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可促进骨折部位骨质形成和生长,促进愈合;改善血液循环,利于保持和恢复肌力与关节活动,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实现生活自理。上肢锻炼以恢复手指的拿、捏,及肩、肘、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下肢锻炼以恢复站立、行走和负重为目标,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强度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反复、强力活动,以防再次骨折[4]。早期功能锻炼:伤后2周内因局部反应明显,肿胀达最大限度,骨痂尚未形成,应劳逸结合,不应操之过急。锻炼原则是在关节不能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舒张,从而达到初步锻炼的目的。中期功能锻炼:伤后3周~6周内,骨痂逐渐生成或成熟,局部肿胀消失,骨折端较稳定。锻炼原则是在不影响骨折稳定的情况下,需以各关节和功能位为中心,可做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位关节锻炼。晚期功能锻炼:此期骨折愈合坚固,外固定解除,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还要通过全面肌肉与关节锻炼,逐渐恢复肢体功能。
1.3出院指导
向家属讲解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交代出院后用药、饮食、功能锻炼、复诊等相关事项,并征求患者在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教会家属为卧床患者翻身、叩背及皮肤护理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医生协同制定锻炼计划,预防废用综合征发生[2]。定期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锻炼情况、治疗情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对不清楚的问题不得随意敷衍,对不能马上解决或电话解答的问题应另行答复,或请患者回院复查。
2结果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其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加,自我价值提高,社会地位提升。且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患者遇到问题时主动提供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满意度逐步提高,医院的信誉度也逐步提升。又由于护士能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第一时间向医生报告,避免了许多潜在危险,为医生提供第一手资料,医护关系更加密切。
3健康教育应用于骨科护理发展与展望
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4
关键词:量化健康教育 小儿骨科 功能完全恢复比例 骨性愈合比例 畸形愈合比例 骨折断端错位比例 家属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小儿骨折作为小儿时期多发病以及常见病一种,疾病类型主要体现为上肢骨折方面[1]。因为小儿时期呈现出较好的骨头柔韧性,表现出生长快速以及可塑性强的特点,所以对于小儿骨折患者而言,如未表现出严重错位情况,则不会使其关节正常功能受到影响[2]。小夹板外固定术获得广泛运用,在实施外固定过程中,需将小儿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力度有效加强,以提高其医护依从性[3]。本次研究将我院小儿骨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探析采用量化健康教育方式以及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方式完成骨科护理可行性,以实现小儿骨科患者预后提升以及疾病恢复。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小儿骨科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2.2~12.3岁,平均(6.13±1.15)岁。对照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2.3~12.4岁,平均(6.15±1.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呈现出上肢骨折;(2)骨折通过X线拍摄检查等获得有效证实。
排除标准:(1)家属对于研究要求不遵从;(2)患有先天性疾病。
方法:(1)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方式完成骨科护理:在患儿日常治疗、晨间护理、护理观察以及巡视病房期间,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就系列知识对患儿与家属展开对应指导,合理完成随机健康教育工作。(2)试验组采用量化健康教育方式完成骨科护理:合理完成骨折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制作,对患儿家属进行免费发放。治疗内容主要包括骨折诱因、小儿时期骨头特点以及骨折后的一系列处理方法等,对于骨折相关知识,确保患儿与家属可以合理掌握。此外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巡视力度加强,就患儿患肢末端正确观察给予指导,防止呈现出外固定过松或者过紧现象,就外固定必要性以及意义对患儿与家属进行讲解,对于患儿不合理要求禁止家属给予迁就,避免呈现出系列骨折并发症现象;于骨折恢复期,就一系列功能康复锻炼对患儿以及家属进行指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并且合理完成出院指导,就复诊时间进行告知。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完全恢复率、骨性愈合率率、畸形愈合率、骨折断端错位率及家属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上肢骨折外固定知识、小儿骨头特点以及骨折后观察护理)。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功能完全恢复率、骨性愈合率、畸形愈合率、骨折断端错位率比较:试验组功能完全恢复率、骨性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畸形愈合率、骨折断端错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功能完全恢复率、骨性愈合率、畸形愈合率、骨折断端错位率比较[n(%)]
两组家属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家属上肢骨折外固定知识掌握率、小儿骨头特点掌握率及骨折后观察护理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比较[n(%)]
讨论小儿骨折作为常见病一种,临床治疗期间,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对于夹板约束持以拒绝态度,并且诸多家属对患儿过于担心,惧怕患儿呈现出畸形愈合以及骨折愈合欠佳现象,所以不但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而且使患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对此采取有效方式展开护理干预,存在显著意义,以使患儿依从性提高。传统护理方式主要将医嘱作为中心,无法对患儿综合情况进行有效顾及。在此种情形下,确定新型护理模式展开对应护理干预,意义显著。
临床针对小儿骨科患者实施护理期间,有效运用量化健康教育方式,就小儿时期骨头生理特点、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以及骨折后外固定系列方法等,对患儿与家属进行认真讲解,并确保家属能够充分掌握,从而对患儿病情康复有效促进[4]。此外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护理工作,可以充分避免患儿不必要损伤,获得理想骨折护理效果[5],最终促进小儿骨科患者综合表现改善。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功能完全恢复率以及骨性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畸形愈合率、骨折断端错位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儿骨科患者家属上肢骨折外固定知识掌握率、小儿骨头特点掌握率以及骨折后观察护理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量化健康教育方式有效运用,可充分做到以患儿为中心,能够依据骨折患儿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确保有计划进行,可将家属针对疾病了解程度显著提高。对于治疗工作重要性,确保患儿家属可以充分了解,从而对于医护人员工作做到积极配合。通过积极交流,可将同患儿之间距离有效拉进,将患儿信任感显著增强,使患儿依从性显著提高,对患儿疾病康复发挥明显促进作用,充分证明量化健康教育方式运用于小儿骨科护理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量化健康教育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使小儿骨科患者功能完全恢复率、骨性愈合率显著提升,畸形愈合率、骨折断端错位率有效降低,并将家属骨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效提升,最终促进小儿骨科患者预后提升以及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王辉.耳穴埋豆联合基于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对小儿骨科术后疼痛及健康知识通晓情况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14):2194-2197.
[2]王亚茹,张茜,王利杰.治疗性沟通联合量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骨科围术期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0):142-143.
[3]陈晶晶.互动健康教育运用于小儿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20,12(7):228.
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5
关键词:骨外科;护理问题;护理策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69-01
1当前骨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大部分骨外科病人都会有家属陪护,家属往往并不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如擅自挪动病人、擅自减轻牵引重量、过早让病人走动,致使石膏变形,对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1.2护理人员的操作失误。有的护理人员粗心大意,工作时心不在焉,导致换错药、打错针、接错输液瓶,由此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3护理记录模糊不清。很多医院的护理记录缺乏有效的管理,护理时间记录不详细,在没有搞清患者具体症状的情况下就乱记录,致使漏掉了很多隐藏性的症状,耽误了病情。等出了问题后又擅自修改以前的记录,使得原始记录偏向于治疗,侵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1.4护理制度本身就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医疗机构的舆论监督很强,然而很多医院依然沿袭以前的老制度,很多条款过于陈旧,已经不适用于现在。这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制度的更改却迟迟未纳入医院年度议事日程。
2新形势下骨外科护理的相应策略
2.1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各大医院应尽快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这里要强调的是,制度中一定要把骨外科创伤病人的护理条款与其他病人的护理条款分开,因为骨外科创伤的病人行动不便,因此需要24小时监护,一般情况下会有家属陪护,但家属对于护理知识比较缺乏[1],所以需要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不能让他们与患者同床睡,这么做是为了给患者足够的空间;如果是脊柱或者颈椎损伤的患者,翻身或大小便一定要通知护士,切不可让家属自行处理。
2.2有了完善的制度,还要让护理人员切实的遵守。相应的监督体制应该与之相配套,如果护理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院方要有明确的惩罚措施,以确保护理人员做到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2.3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数据表明:80%~90%医疗纠纷其基本起因都是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力所致[2],结果双方都在自己认为正确的范畴内行事,由此导致不可预想的后果。其实双方的初衷是一致的,患者家属不了解具体的治疗过程也是正常的,并且一般骨外科受伤的患者家属心情都比较急躁,此时护理人员需耐心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及康复过程,耐心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和想法并尽力消除他们的疑惑。如此以来护理人员就能够在患者及其家属心中建立起和蔼、专业、平易近人的形象,从而大大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障碍。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会提升整个医疗机构在患者及其家属心目中的形象,而且还顺应了时展的需求,体现了“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
2.4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3]。责任心体现了护理人员的道德操守,医院要敦促护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责任心的培养,不断增强其自身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着“治病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此外,医院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学法,懂法,依法行护,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5要将数字化和信息化逐步引入到医疗体系中,从诊断、开处方到住院治疗再到监护记录,所有环节均要进行电子归档储存。此举旨在方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治疗过程,帮助主治医师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此外还有利于监督机关的监督检查,使治疗及护理过程完全透明化。
3骨外科护理中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3.1对患者要告知其病情发展状况,使其了解应该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康复。具体而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及忌口方面的注意事项,骨外伤患者不宜过早下地走动,因此要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和自我保护意识。
3.2对于骨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骨外伤患者因为伤势重,恢复缓慢,往往出现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负面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多多开导,让其对于康复充满信心,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如此患者方可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治疗,临床效果会更好。
3.3患者进入术后康复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具体的康复过程,告诉他们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摒弃畏惧心理,时时鼓励患者,必要时可以陪同患者一同锻炼,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4小结
在新的形势下,医疗模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医院及护理人员需本着“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把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中去,在完善的护理制度下,对骨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并对其开展正确的健康教育。这不仅是新形势下对医院及护理人员的要求,更是“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薛素兰,伍晓莹.护理行为风险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5,5(1):20
骨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89-01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于上世纪50年代源起于国外工业质量管理体系,它对护士的工作进行预见性的指导,促使护士主动地开展工作,通过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整合护理医学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自觉性的参与管理过程中,明晰自我护理的目标,实现最经济的方式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的理想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这一模式在医学护理过程中经过30余年的实践,应用成熟,可以帮助患者在恢复中实现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通过对2008-2012年我院四年来骨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康复情况和实际做法为例,对98例骨科患者进行调查,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2年以来在我院骨科住院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患者以住院号顺序随机抽取,并分组进行对照实验,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范围在18-76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患者在文化程度、病情和手术方式方面显示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对49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49例对患者采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为患者提供的健康指导的传统的方法进行教育,出院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评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制订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健康教育路径是以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动态过程中根据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给与某一类疾病患者(包含正在执行特殊治疗的患者)所制定的在患者住院期间所进行的健康教育的路线和表格。健康教育的表格或者路线包含了健康教育的参照时间和实际教育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健康教育的评价效果以及施教者的签名。护理人员则通过护理路径实现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动态化、针对性、规范化,完成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体健康教育活动。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路径――以腰椎间盘突出的骨科患者为例。入院时,护理通过对医院环境、医生、护士、作息时间、探视时间、陪护制度和安全制度进行介绍,告知病人疾病的相关知识,疾病起因、体征、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并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讲解相关内容,辅助心理疏导技术。患者入院当天所做检查的原因和注意事项也属于护士告知范围内。在手术前让患者知道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需要准备的内容,饮食注意事项和大小便训练,对便秘的预防情况,并在心理上为患者疏导,促进其对手术的积极配合。在术后当日,要告知患者麻醉的注意事项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术后药物的意义和副作用。术后1-3天主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直腿抬高的训练意义和方法。术后一周后注意锻炼腰背肌的方法。出院前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要预防复发,并强调正确的坐、走姿,及时复查。
护士根据患者每日的健康教育路径判断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需求的评估、教育和评价,使患者真正理解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对疾病痊愈有利的康复行为。护士长要在晨会或者查房时对护士进行检查和指导,把健康教育的处方交给患者,督促患者实施。
1.2.3 临床教育路径的评价指标。患者通过护士引导提升了疾病相关的知识,掌握疾病的技能增强。必须遵循医生和护士的要求。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2 结果
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数据对比,其中实验组的满意率达到97.9%,对照组的满意率达到61.5%,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的SPSS分析,得出p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水平。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的住院流程得到优化,既规范了诊疗的护理操作程序,又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连贯和效率,在提升医院护士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让患者受益。临床健康教育路线的设计将患者所需要的服务流程文字化,明晰化,减少或者杜绝因工作任务繁忙而导致的护理人员工作失误和遗漏,也规避了护士的个人能力的不足。
3.2 临床护理路径厘清了护理程序,减轻了病人的焦虑。临床护理路径积极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根据预先所做的康复计划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且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减少了患者在治疗中的焦虑和恐惧。有效的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同时掌握了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
3.3 临床护理路径确保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短缺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缺口,每名患者一名护理人员的理想状态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要受到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健康教育照顾,这就必须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面对繁杂的工作,护理人员难免出现遗漏和工作失误,这不利于实现患者住院接受全面和连贯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这一状态下显得尤为重要。它强调了根据路径图标进行工作,由专门护士负责,减少了患者就医的风险,保证了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治疗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4 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协调护理,避免医患纠纷。临床护理路径的设计是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理疗师、麻醉师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完成,他们能够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护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解除学科间的障碍。临床护理路径线路图的内容和实施设计合理,有效的划分了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职责,强化了医生的分工合作,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谢先霞,吕德春.骨科护理路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8.12
[2] 苏秀宁,王小玲,覃智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