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1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2

关键词:创新团队 团队建设 创新能力 质量工程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此外,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科研活动已经由传统的“单兵作战”向“团队协同作战”转变。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研基金,建立创新实验班,开展各种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助计划等,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有效运行机制不够成熟,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科学,对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精神的培育不足,广大师生的主动参与不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些创新活动基本上是少数尖子生参与,绝大多数大学生无缘于此,参与面越来越窄,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实现创新活动的普及深入,形成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氛围,从而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明确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社会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旺盛的需求,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生创新培养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做好学生创新团队的全面普及与重点扶持工作等。

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开放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科技活动、竞赛活动等方式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并将在相应教学活动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激励措施、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人才的团队式培养模式。

2.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践平台建设

提供丰富的创新实践资源,寻找合适的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1)加强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团队以及本科生开展科技项目实验研究的平台。专门设立指导本科生创新实验的指导老师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小组,帮助本科生进行本专业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同时鼓励他们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提高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和实验仪器的开放与管理工作,并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措施。由教研较为丰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可行的课题,将课题题目公布,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和整理材料,提交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加强大学生开放实验室创新平台建设。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延长了实验室的利用时间,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内容的多样化、方法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求知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开放实验室要做到时间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对象开放等全方位开放,使其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建立新型教研工厂,开展多层次的创新科研活动。

新型教研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将基础研究平台开发出的产品或技术应用到中试生产线上来,解决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教研工厂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利用设平台可以更好地使科研项目与企业对接。教师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和企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向学生开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能通过该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学生能通过该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造与设计、设计竞赛等,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载体建设

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了更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有了好的创新平台,还必须有好的更多的创新载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创新能力。除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技创新外,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作用,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1)以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带动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组建一引起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学生创新小组,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带动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人才。

(2)以教师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可以吸纳本科生参与,在项目内部成立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创新成员不要限于打杂,做一些边角工作,要切实参与到项目的主体活动中来:参与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修改;实验方法的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定期的项目组内研究进展报告;项目的结题验收或产业化对接等等,多方面、全方位得到锻炼。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提供1项创新研究项目,为学生科技创新不断提供新的创新实践机会,有利于广大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2.3加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与运行管理

(1)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保障创新团队的活动。

“创新团队”是一个群体的模式,因此需要把一大批学生都吸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创新团队活动中来。组建创新团队时按“宽进严训的原则,制定宽松的创新团队准入条件,成立完善的团队组织机构,建立卓有实效的管理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小组,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给学生创新团队参加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要成立以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小组,加强与学生创新团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指导,做好技术保障工作。

(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团队稳定发展。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引导学生将参与创新实践的成果写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根据成果的类型和层次,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学分奖励或精神奖励。

(4)要确立长期的创新团队任务。

创新团队的任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层面,要设立近期、中期、远期的系统目标,做好跟踪调查,完成长期研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不断凝练先进的团队理念。

通过对学生创新团队的深入研究,要形成先进的创新团队理念,深刻挖掘其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总结摸索学生创新团队的组织原则、发展原则、形成规律、与教学科研以及各部门的关系等。

3、结语

高校要以推进质量工程为契机,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以及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着眼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水平,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玥,张祎.以创新和实践构建开放性实验室[J]. 黑龙江:科技促进发展. 2010(3):279.

[2]段远源,张文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23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3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5]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1).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4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先进观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卓越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构筑教育实践平台等多方面渠道入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汇集优势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从本质上来讲,是要素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汇聚。高等学校应全面开放教育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育人优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基于兴趣与个性,实施个性化培养,面向学生全方位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无偿提供创新实验所需的物品、材料、电脑等全套实验设备,为学生提前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高等学校是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通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进行教学指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质,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可采取分阶段配备导师的办法,强化导师责任制,实施全程导师制。

2.更新教育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都不一样。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性,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发现知识的弊端。高校课堂教学应逐渐从知识灌输地转变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基地。高等教育亟须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结构,建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博客、文献预习,课堂师生互动,课外小组研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自主学习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

3.借力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伴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托教材,这种授课渠道更新周期过长,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目前极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有效传递最新学科前沿信息。教育信息化通过营造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有效的网络视频课程系统平台和在线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高等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不断结合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

二、依托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不断创新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可以有效整合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各自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生产、科研实践相互结合,缩短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界定不同的功能定位、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形成差异化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偏向于强调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将学术研究与学生培养紧密结合,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科研实验室等科研资源,使其接受更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基础性研究课题的机会,同时,突出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推进国内导师和海外导师双导师制,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联系。相比较而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建立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行业与专业培养的紧密结合。

2.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限的学生实践,很难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通过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高校可根据产学研用结合的特点,积极构建丰富多样的课外创新训练平台。一方面,打造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科竞赛平台,面向广大学生增加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构建开放的创新基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模仿华中科技大学点团队模式,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以真实科研项目为牵引,构建“干中学”的培养路径,将教学、科研、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再次,给予学生科研活动充分物质保障。高校每年应设置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的专项活动经费,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解除勇于创新实践学生的后顾之忧。

3.打造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企业或者地方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共建企业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一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装备、人才等全方位服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资源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将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作为实习基地,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融入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提高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学生进入企业、行业部门实习的长效机制;其二,明确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对其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学科型公司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社会实践的形式,能在真情实景中领悟到企业从研发、生产、经营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不同内容。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行,制定优惠的政策制度,鼓励教师走入园区,支持学生在园区创业实践,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三、浓郁人才成长氛围,完善协同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多元文化背景的熏陶。多元文化有利于形成宽松的文化环境,鼓励学生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形成新思路;有利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催生和发展新的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正确观念,促进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成才。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积极营造浓郁的多元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开设面向创新文化的跨学科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内容过于系统完整的状况,提供跨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机会,构建宽厚的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塑造人格品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二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在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完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高校应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无私奉献,对追求真理的执着不悔。比如举办以在挑战杯等全国类赛事中获奖的学生、指导教师为主人公的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两院院士来校巡讲,让全校师生在共享科学盛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意识。三是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创新、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高等学府需要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交汇,应积极营造学科之间交流交汇的浓厚氛围,鼓励全校师生自由、平等地交流讨论,扩大师生自,让创新思想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迸发。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5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联动机制 形成条件 形成路径

一、引言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在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其发展中必须全面地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多年来,国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开发。由于实施这一战略及对技术和教育的重视,各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院校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比较多,如何使它们顺应时代的要求,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高校管理、评价标准的不断创新,适应培养创新人才新的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以达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初,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社会精英。近年来各国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罗哈利,洛伦佐麦格纳尼,保罗萨伽德,南希圭・J,霍华德・E和丹尼尔等从不同角度着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技术创新,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模型的研究。当前,学者们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整性的统一,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与他相关联的整体发展意识。

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背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更是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我国,“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创造学”等有关创新的研究轰轰烈烈,先后出版了一些专著及学术论文等。比较典型的如:孙吉力等人基于人才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张武升(2001)、燕良轼(2002)、丁纲(2000)、段继杨(2000)、朱卫国、王廷山(2003)等在创新教育方面,着重对创新人格的涵义、作用、影响因素、培养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佟景才(2000)、刘凤泰(1999)、王英杰、刘宝存(2005)等人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研究。

当前的研究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及有待改进的方面,本文基于系统理论,从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的建立出发,探索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运行机制。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的形成条件

本节将从系统的观点,利用熵理论讨论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构建的路径。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系统不需要特定的外部效应时,系统会通过某种内部机制进行交互,从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其复杂性和精细度,动态地形成自主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序结构。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联动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效路径,其组织运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的特定外部条件。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式系统可以与外部环境连通,并通过与外面世界的交流,维护他们的功能和结构,系统的熵值(熵值是对系统无效、无序、混沌的一种常用度量)正在减少。令deS表示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与外界交流的熵,diS表示创新人才培育内部产生的熵值,那么系统总熵值为:

dS=deS+diS (1)

当deS=0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封闭的,由于内部的熵值产生的影响,联动机制并不会形成;当deS>0,创新人才体系增加了系统的混乱;当deS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必须是有限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即通过合理的开放获取来自外部的负熵。超过或是未达到这个阈值势必将对系统熵产生影响。如果开放程度不够,自身的熵增加不能被通过熵交换从外部得到的负熵克服,则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仍然不能形成。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是非线性系统。如果它是一个线性系统,那么包括它的元素必须是少于三个的(此时,耗散结构不会出现,因为耗散结构内部应不少于三个元素)。

4.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经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开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这将是远离联动机制的状态。该系统只有远离联动状态,系统才能不断从无序到有序,从初级到高级。开放的系统能够继续投入到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使系统维持原有的序状态,或者迈入一个更高级的有序状态。

5.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和机制。建立组织结构,适应环境的变化,避免系统结构退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了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从而使系统保持稳定和有效的运行效率,降低管理熵的影响。

6.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渠道,一方面是实现培养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通信,另一方面理顺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准确的指令、计划或政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系统的熵减少。

7.自适应的制度体系。老旧僵化的制度体系将会阻碍系统目标的实现,而形成自适应的、自调节的弹性制度体系则具备适应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的可能,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发挥应有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水平,帮助管理熵减少。

四、创新人才培育联动机制的形成路径

根据自组织理论对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构建的分析,遵循系统发展的规律,努力建立自适应的制度体系和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人才培育联动机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交换。在多方面合作模型中,校企合作是由高校技术供给与企业技术需求之间的碰撞产生的,高校、企业双方的供需都需要“信息”来传递。高校和企业都应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应包括高校的资源投入、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还包括企业的主营产品、知识储备、技术创新等。通过信息系统可以了解高校的技术供给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在合作过程中,信息系统应具备信息披露机制,使合作双方在信息透明的状况下合作,进一步减小系统内部的管理熵。通过竞争与合作,建立横向的信息传递渠道,可以使高校之间创新人才培育的信息得到流通,实现整个系统熵的交换。特别是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方法,以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促使团队产生协同效应。通过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指导、支持与合作建立信息垂直传播的渠道,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大学实践创新项目,并从宏观层面对高校进行指导,同时让高校学生参与当地政府的一些活动。

2.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以服务双方的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是一个为大学、研究中心、企业、政府部门在开展人才培养、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过程中进行管理服务的专门机构。或者成立一个独立的具有法律管控能力的技术和技术合作服务机构,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技术方面的存储和合作条件缺口信息,管理校企双方合作的协议、合同。提供双方合作的担保、协调管理合作双方的利益分配是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外力的一方面,可推动高校集中精力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的效率。

3.自组织的合作机制的运行。系统的功能,通过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系统的功能可以由运行的校企合作机制的自组织实现,促进系统内部链接的改进。在操作过程中,自组织机制能够继续交流内部和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满足外部环境需要,推动内部组织结构的制度和自律的职能分工,从而优化校企合作制度。

4.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推动系统联动的必要条件。各参与主体的合作,需要由激励分配制度和沟通渠道来保障。约束机制由目标约束和行为约束构成。目标约束是以明确合作双方应达到的目标为前提,以目标实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约束;行为约束要求双方约定特定的条款,以指导双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能推进校企合作管理熵的减小,达到自组织的联动效果。

五、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的不是仅仅由学校或者政府或者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相关方面共同面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实现。因此笔者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由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或行业协会)参加的系统,研讨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协商提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中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问题,即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负熵的增加,最终达到高校、政府和企业协调联动、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余际从.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3).

[2]Rom Harry.Modeling:Gateway to the Unknown.Elsevier,2004.

[3]Lorenzo Magnani,Nancy J.Nersessian and Paul Thagard.Model-based Reasoning in Scientific Discovery.Kluwer Academic Press,1999.

[4]Howard E.Creativity,Psyc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Springer,2005.

[5]Dean K.Simonton.Creativity in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Daniel Kothbart Explaining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Metaphors,Models,and Meanings.The Edw in Mellen Press,1997.

[7]王耀农.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06).

[8]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9]王扬,等.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10]何钟宁,等.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途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10(10).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思路

学校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立了学科竞赛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了以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为平台,以多形式多层次学科竞赛为载体,以科研训练项目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教育平台。

一、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学科竞赛内容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或项目背景,内容广泛,综合性强,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参赛团队往往是多个专业或几个学科学生的集合。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和智能汽车大赛等竞赛活动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跨学科、专业和年级组队参赛,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交叉与融合;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直面有应用背景和应用潜力的实际问题,达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参赛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对于参赛者来讲,是人生财富积累的过程。

(二)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作为参赛的主体,同时又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现、发挥、发展大学生的优势潜能和个性特点,还能督促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就业观和社会观。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坚强的毅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将有力推动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最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力支撑

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校园学术氛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打基础。学科竞赛所倡导的这种竞赛文化,赋予了校园文化新的内涵,既推广了竞技性学习这一快速获取知识的新思路,又加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

二、“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解读

从课外科技活动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承了“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宗旨,又在培养时代急需的创新人才课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一)“挑战杯”竞赛模式的形成

各高校为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制定了各种校内各部门联动政策,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为龙头,以资助类竞赛为主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格局。依托逐渐稳定的科技活动格局和日益成熟的“科研立项”项目遴选制度,完成从项目到竞赛,竞赛到项目的转化,学校“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校园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基础。伴随创新课题立项、项目研究、竞赛的开展、层级选拔赛程与科技成果转化,承担“挑战杯”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也完成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凝练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

(二)“挑战杯”模式的运行过程解读

“挑战杯”模式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主线,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挑战杯”竞赛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将其实用性和可行性、专业性展露出来。“挑战杯”项目遴选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省校院三级的科技立项;学术导师有意识的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挑战杯”模式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表现浓厚的创新氛围,释放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深入的项目扶持,选拔和保护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想”。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挑战杯”项目遴选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挑战杯”比赛与成果转化成就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人才的诞生

“挑战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竞赛将学生的作品成果转化成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技术成果,或者商业模式。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浓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创新实践的证明。笔者所在的学校2010年至2012年的新苗计划省级立项中,155篇,调研报告12篇,创意方案30个,实物作品41件,专利45项、软著21项,软件平台26个。

三、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思路

(一)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制度平台

为保障科技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鼓励广大师生踊跃参赛、多出成果,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院在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多项规章制度,划拨了科技竞赛专项保障经费,明确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的考核奖励办法。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评奖评先中予以加分,在保送研究生、就业推荐过程中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在指导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卓越的指导老师在津贴分配方面给予额外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参与创新教育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科技竞赛活动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此外,明确了校院两级工作职责,规范组织机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任课教师、辅导员、学校网站、校园展板等多种途经宣传和倡导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同学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榜样,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为科技竞赛搭建科学的制度平台。

(二)优化队伍,强化科技竞赛智慧平台

教师的悉心辅导是提高科技竞赛活动质量的必要保障,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学院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抽调老、中、青骨干教师并注重职称、年龄、专业搭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每逢大赛,学院从指导老师团队中抽调精兵强将,安排指导学生参赛,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在进修、聘级和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来吸引优秀教师投入竞赛工作,采取了引进竞赛专长师资、多渠道派遣教师参加培训以及加强竞赛指导教师间的经验交流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精神,为学科竞赛构建一个核心的智慧平台。

(三)营造氛围,优化科技竞赛环境平台

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科技竞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营造浓厚的氛围,我院采取了多方面的举措。

首先,举办电气学院学生科技讲堂、科技创新一席谈、创意大杂烩和学科竞赛成果报告会等,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发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并专注于科技竞赛活动。其次,着力打造品牌活动,充分利用影响广、水平高、趣味性强的科技竞赛活动,注重积淀,形成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天华杯”和“美新杯”等几大特色竞赛活动。最后,树立民主开放、自由创新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保护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行为,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新和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群,赵薇.论“挑战杯”竞赛与工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 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