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1

《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提出:“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标准中已经可以看出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受到了重视。

二、如何在初三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注重“双基”,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的新课改都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在许多的中考试题都在围绕提高叙事的科学素养,注重了以“双基”为载体,通过态度、观点、方法、情感及现实生活中重大化学问题进行“包装”,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搞好“双基”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牢牢撑握“双基”,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并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和理解书中的理论。

2利用好试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考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掺杂着许多的习题训练与评讲。因此教师利用好了习题,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能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这个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一则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二则巩固了对比探究的科学实验方法,三则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由此可见习题的讲解并不是枯燥的对答案阐释,而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承载体。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2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培养途径

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逐渐意识到,所谓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单单是GDP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实质是创新的比拼。同志在1995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创新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所以笔者认为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学生开始,这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完成的使命。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理念及综合的科学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感悟探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的相关问题。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结合国际对科学素养的界定来看,科学素养是指在获取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对日常生活现象或者规律加以合理清晰的解释,在遇到问题时,知晓其过程或方法,不盲目迷信,听信他人言论。比如电视里播报过某地村民看见家附近有“鬼火”,而经过科学研究人员相关了解研究后知道,所谓的“鬼火”不过是该处有沼气池,夏天温度高,引起部分沼气发生自燃现象。所以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效利用物理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厚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秀教育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人师者,在课堂上积极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兴趣,该堂课便已经成功了一半。物理课堂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对于能够培养科学素养的素材善于累积,切实写入教案里,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使课堂的模式与思维活跃起来。

2.巩固基础知识,倡导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上干巴巴的理论其实体都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完成的科学结晶。所以在物理实验室里还原知识体系,在讲解相关基本知识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明确一个科学理论的诞生过程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人人都是参与者与主导者,真正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3.举办课外活动,开设专题讲座。物理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更广阔的思维平台。比如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自制望远镜、潜望镜;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社会调查活动,等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外,在合适的时机邀请专家学者,就物理前沿问题或者热点问题,比如当今社会军事方面的先进物理武器,隐形飞机、雷达;近几年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等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给学生,使他们对于物理的了解不只是限于书本和课堂,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三、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

1.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使得教师与学生一味地追求好的分数。所以教师课上“满堂灌”的现象便不足为奇,而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就是成绩单上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快节奏的物理课堂上,教师唯恐知识讲得不够多不够细,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的思考被无情地忽视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问题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思者有慧,教师不妨在课上留有部分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与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要知道,思考的意义要比学生会解几道大题更深刻。

2.运用科学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尤为重要。例如,中学物理中对叠放的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会使得问题变得简单;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摩擦力时,除了依据题中条件外,还可以采用假设法;在研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时,用铁屑的分布情况等效实际磁场的分布,等等。正因为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该怎样设计实验,控制哪些变量,采用的科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物理学史的渗透教育。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与经历,体会学者攀岩科学高峰的勇气与毅力。物理学不是一部历史,物理学家也不是一堆数字与符号的代言人,他们和今天的我们一样,都是自然奥秘的探索者。开普勒一生颠沛流离,生活极其惨淡,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也没有使他的梦想泯灭,相反,他以超出常人的毅力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开普勒三大定律。伽利略再接再厉,对千年未变的“真理”向亚里士多德问难,最终建立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些科学家们不畏艰险,不惜自己的生命,不贪慕个人利益,不惧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近年来,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但较之发达国家,我们仍是任重而道远。教育改革的呼声愈发响亮,我们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素养,这一改革将会是几代人的福祉。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若能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尽些绵薄之力,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参考文献: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更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我们每天都通过媒介接受科技方面的新名词、新信息。诸如“纳米”、“克隆”、“干细胞”、“转基因”“苏丹红”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食品的化学污染、日用化学品污染、化妆品污染等污染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就其原因,往往是科学素养高低所致。因此科学素养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象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我认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并从课堂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和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三个方面来体现,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化学课程自始至终的教育目标。

一.更新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过去的教学不太重视科学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化,虽然新课程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做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但在教学实施中,怎样培养,培养到什么“度”,仍然为教师所忽视,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像基础知识方面如“识记”、“理解”、“掌握”、“运用”等要求具体,教师多年的体会比较深刻、操作比较熟悉,所以特别关注书本知识,不习惯或不懂或忽略了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忽略了学生是一个跑动的主体。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反映在课堂教学目标之中,并落实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个人经验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强调探究学习,不是时时事事都要求学生探究,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用探究的方法。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教师也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途径来达到教学的目标,特别是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验能力的方法,并将具体的方法落实在教学目标中。例如,“用探究、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体验形成结论的过程。”这个教学目标指向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结论,而是利用了科学的方法,遵从了获得知识是一个感悟、理解、内化的人性化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科学知识。

二.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加工”不是任意将知识加深或增减,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把教材内容“问题化”,“结构化”和“最优化”,并能较好地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实在具体环节上。教师在收集反馈信息时,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只是关注学生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了知识,而更要关注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如学习“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为: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何异同点?②根据钠的性质能否推断钾的性质?③从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能推出什么结论?使问题一环扣一环,并呈开放状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证明了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原子结构知识又为实验事实做了理论的支持。从而,因课程内容的“问题化”的解决而形成了“结构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了假设、实验、推理、归纳等科学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新课程价值观体系下的课堂教学“最优化”。

三.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4

摘要: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在本文就生物课程实施中如何以实验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谈几点意见。

关键词:生物教学 科学素养 提高 方法探究

科学素养一词源自英文“Science Literacy”,最早提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是1958年美国学者赫德教授,他认为:“科学素养”是“对科学与科学应用于我们社会经验里的了解”。目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新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将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科学知识、科学品质和科学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符合新时代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著名化学家戴安帮曾精辟地指出:“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因此,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验教学息息相关。

一、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2.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分段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独自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主动获得知识。

3.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的组织训练后,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能用解剖器解剖小动物;学会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初步具备了独立实验的能力。

4.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的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

二、实验是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大弊端是学生的知识几乎全部是从书本文字信息中获取的,学生学习中缺少实验探究,讨论等实践活动,因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思维定势状态,对问题的理解和解释经常是借助于教材中现成的知识概念和知识理论,这正是造成他们科学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实验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去领悟、去体会、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结论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从客观实际中探求知识,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整合信息中获得知识,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因此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观察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例如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讨论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三、实验是倡导科学精神的有效手段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是一个人探求科学真理的执着品质,而科学精神只有在科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养成,因此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科学实验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学习和体验,使他们在实践中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在实践中萌生科学精神。

四、实验是有助于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品格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素养;问题;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3-0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3年进行了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而欧共体国家在1992年为5%,美国在1995年达到12%。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拥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对科技发展持积极的肯定态度,具备良好的科技强国的信念。但是,他们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发展史了解较少,科学实践能力较差,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不足,对伪科学及封建迷信活动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科技知识了解肤浅,科学方法缺乏理解和掌握

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科技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大学生对于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相对较好,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了解还处于一种比较低的水平,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科学研究领域的了解很少。有关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状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2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高达65%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本质尚缺少必要的掌握和理解。

(二)科学精神欠缺,科学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有学者曾做过调查,在理性上,有43%的学生是肓目的怀疑,或者是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对事物较少有自己的看法;在探索求知精神上,“科学功利主义”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使得学生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在实证精神上,有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精神,偏重抽象思维,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和价值眼光。在对科学的追求与关注上,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出现了偏差。有调查表明,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愿意将来投身科学事业(15.5%),而且多数大学生对民生之本的农业科技信息兴趣较为冷淡。大学生把学习目的畸形地建立在了个体狭隘的功利性需要之上,急功近利的偏狭意识取代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单纯的求知目的。

(三)科学技能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高校缺乏针对大学生的专门科研活动,大学生缺少科学技能培养与锻炼的途径。高校的科学研究,似乎是教师和研究生的“专利”,大学生很少涉及,并且多数高校缺少针对大学生科研活动作出指导和安排的专门机构。对于普通大学生,既缺乏场所,又缺乏途径,更缺乏经费开展科研活动。这种体制上的欠缺使得大学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学生较难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由此科学实践能力也较差。

二、影响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内外因素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抑制科学精神

学校正规教育,是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通观我国的教育,不论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大中专专业教育,都长期困守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一味简单地灌输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轻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而实际上,创造力和想象力才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容。

(二)高校开展科学教育的缺陷

高校所开展的科学素养教育更多的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师和学生成为了围绕知识活动的工具,教学方法也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高校的科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训练;教学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先进;缺乏科学精神的培植;学生缺乏实践活动机会。

(三)大学生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偏差,目前,多数大学生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应表现在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至于科学素养,只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软条件,因此无须花大力气加强。这些偏见影响了大学生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主体自觉性与主动性。

三、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措施

(一)重视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传授

通过科学教育,使大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原理和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拓展充实科学教育教学内容

立足于专业教学,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和背景,对课堂教学做出必要的调整,拓展和充实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科技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实行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方式,通过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来进行。

(三)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大学生的科学方法教育应结合专业学习进行,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通过科学方法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科技实践活动

科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就课堂教学而言,可以尽量增加演示实验的数量,尽可能地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给学生以实验的场所和时间保证。其次,在课外举办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可以在实验室、工厂或者校外进行,结合专业学习建立各种科技兴趣活动小组,举办系列科普讲座,进行科技制作比赛。第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较为全面的科学实践训练。通过参与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更好的领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五)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

首先,营造生动活泼、勤奋学习、崇尚科学、学术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通过组织系列科普讲座和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以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其次,营造良好的社会科学教育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批判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良好环境。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可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科学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海滨,刘婷婷.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3):40-42.

[2]郭清芬.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J].文化学刊,2009,(1):36-38.

[3]王冰.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11-113.

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方法范文6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目前,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各个领域日新月异。这对于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早在十几年前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的问题。但在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另外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以及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或变相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注重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

4、注重学习结果,轻视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问题的策略与思考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和恰当的知识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另外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主要包含有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其中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所以,我们所说的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2、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坚决执行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教与学。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要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而且要形成科学的认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真实的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把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

4、分层次教学,螺旋式上升。

科学素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科学素养教育中要有层次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和发展。学生只有理解了科学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才不会丧失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数据(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最后进行分类。

3.得出规律性结论。抽象的科学,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作者单位:南阳市第二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